⑴ 武漢分哪幾個區
中心城區7個,分別是江漢區(漢口中部),江岸區(漢口長江沿岸),石喬(一個字)口區(漢口西部),武昌區(武昌北部,西部),洪山區(武昌中部,南部廣大區域),青山區(武昌東北部,東部),漢陽區(就是一般口頭上說的漢陽),6個郊區,分別是東西湖(位於漢口西部,西北部).黃陂(位於漢口北部,東北部),新洲(位於漢口東部),蔡甸(位於漢陽西部,南部),江夏(位於武昌南部),漢南(位於蔡甸東南部,江夏西南部.)還有兩個開發區,分別是武漢開發區(位於漢陽南部,在漢陽和蔡甸中間)和東湖開發區(位於洪山區東南部,在洪山區和江夏中間.
⑵ 陽邏經濟開發區的介紹
武漢陽邏經濟開發區地處長江中游北岸,距武漢中心城區20公里,是武漢通向沿海地區的水路咽喉和華中地區對外聯絡的水上門戶,是長江經濟帶的重要組成部分,肩負著帶動和促進武漢東北地區經濟發展的重任,戰略地位十分重要,是省級重點開發區之一。武漢陽邏經濟開發區是湖北省、武漢市重點對外開發區,是新世紀武漢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點。武漢陽邏經濟開發區地處長江中游北岸武漢市新洲區陽邏街,距武漢中心城區20公里,是武漢通向沿海地區的水路咽喉和華中地區對外聯絡的水上門戶,是長江經濟帶的重要組成部分,肩負著帶動和促進武漢東北地區經濟發展的重任,戰略地位十分重要,是省級重點開發區之一。開發區規劃面積35平方公里,分為港口物流區、工業園區和綜合生活配套區,其發展定位為:華中地區重要物流中心,現代港口 工業新城。
⑶ 誰知道武漢市新洲區
[地理]武漢市新洲區位於大別山南麓、長江中游北岸,地形如一葉風荷,山崗與河川呈「川」字形相間排列,似手背平伸,習慣稱「一江、兩湖、三河、四崗」。長江流經區境南端;漲渡湖、武湖並排西南,偎倚江北;舉水、倒水、沙河自北向南注江,縱貫全區,在新洲境內入注長江;新洲有四崗:樓寨崗、葉顧崗、長嶺崗、倉陽崗自東到西,分列河間。
[人文]新洲古為邾城,早在殷商,新洲就有人群聚居,迄今長達3000餘年,歷史文化豐厚。因孔子使子路問津,西漢淮南王劉安在問津河畔修建的孔廟,即問津書院,歷史上曾與白鹿書院、東林書院、嶽麓書院等齊名為中國四大書院,2002年被列為湖北省文物保護單位;以儒家思想、漢學文化和唐太宗李世民御敕霞寺、報恩禪寺所體現的宗教文化為典型代表,彰顯出新洲古往今來的人文光彩;由乾隆帝觀雨而得名的賽雨山;因新四軍豐碑而名揚的蓮湖畈;李先念、方毅、張體學、魏文伯等老一輩革命家曾在新洲將軍山、漲渡湖、倒水河等地留下足跡;計劃經濟年代,棉花生產和農業機械化聞名全國,曾受到周恩來總理的高度贊揚。新洲區內土特產豐厚,有張店捶魚、汪集雞湯、陶河板鴨、徐古蘑菇、舉堤十里湘蓮。新洲民風純朴,人民勤勞智慧,熱情好客,創造了良好的人文環境。在改革開放中,全區各項工作取得了長足進步,現在成為荊楚聞名的「中國建築之鄉」、「教育之鄉」、「蘑菇之鄉」和「民間藝術之鄉」...千百年來,在這塊美麗的土地上,沉澱著周楚文化,飽經著戰火硝煙,演繹過燦爛輝煌的歷史,出產過可歌可泣的故事。
新洲最輝煌的時候
1965年,新洲棉花位列全國單產第一,被評為全國棉花生產先進縣,周恩來總理曾接見新洲的棉花代表。1966年,全國第一次農業機械化現場會在新洲召開,之後,全國農業展覽館兩次展覽了新洲大辦農業機械化的典型經驗,新洲曾接待過國內省、市、自治區和許多國際友人的參觀訪問。
新洲各個鄉鎮的介紹
邾城,為舉水河畔的新洲城,古為古邾子國邾城所在地,公元前1066年,武王伐紂,曹俠為武王「挾轂驂乘」因而有功,封國於邾,名邾子國,邾城由此而名。隋至唐末,曾是黃州府治所,唐會昌二年至四年,詩人杜牧任黃州刺史。
陽邏,濱臨長江,古名邏汭,又名若城,舊稱陽邏堡,歷為兵家必爭之地,至今已有3000多年歷史。考古證明,早在殷商時期,即有人群「依山結茅」、「逐水而居」,周期,已成著名「水埠」,今有香爐山文化遺址。公元前537年,「楚子伐吳,濟於邏汭」,陽邏開始成為軍事要塞。三國時期,因其地在長江之北,《水經注》謂「水之北為陽」,又因孫、劉聯軍,北拒曹操,劉備士卒在此「旦大邏吳兵之至」,遂取一「陽「一「邏」名之,「陽邏」自此得名。 公元1274年,忽必烈率軍兵臨陽邏,在此駐軍指揮渡江。陽邏是省級經濟開發區,陽邏港是長江中下游唯一天然深水良港,目前正以現代化港口工業新城規劃加以建設,已形成一定規模。香爐山,現為華中地區最大的火力發電廠、武漢陽邏電廠所在地。陽邏城將是未來的武漢衛星城.
倉埠,是一座古老的名鎮,自古以來是商賈雲集之地,物華天寶,人傑地靈.周邊有紅安烈士陵園和林家大灣烈士陵園,報恩寺舊址、報祖寺是著名的佛教聖地。北洋時期的湖北軍政府首領蕭耀南、國民黨上將徐源泉均為倉埠人.
舊街,孔子周遊列國「使子路問津」處,西漢淮南王劉安在問津河畔修建的孔廟,宋末湖廣儒學提舉龍仁夫於此設院講學,取名問津書院。院周圍還有孔子山、孔子河、顏子港、長沮沖、桀溺畈、回車埠、孔嘆橋、問津碑、講經台、曬書場、墨池、硯石等諸多勝跡,正殿依存,古風猶在。歷經800餘載的舊街花朝節吸引著鄰近6省群眾趕集觀光.
辛沖,素有「武漢建築之鄉」美譽,被成為「魯班鎮」。一個人口不過6.5萬的小鎮,走出了200多位「建築能人」,每人的資產都過百萬,其中的劉先成、余寶琳、陳繼、姚科學,喻友旺尤具傳奇色彩。新八建和新七建如今都成了湖北建築行業和慈善事業的佼佼者,先後成立「教育獎勵基金」和「希望工程獎勵基金」造福一方百姓.
徐古,被譽為「楚天第一蘑菇鎮」。是著名的革命老區之一,國務院原副總理方毅、劉西堯、漆光庭、湖北省原省長張體學、文祥等革命前輩率部駐扎於徐古鎮周圍建立紅色根據地,為新中國的成立建立了不朽功勛。將軍山地處徐古鎮內,位於樓寨崗,將軍山上有將軍洞,將軍洞在革命戰爭時期,是老一輩革命家指揮戰斗和辦公的地方。徐古鎮兩千餘先烈前仆後繼,新中國成立後,徐古鎮建立了革命烈士紀念碑,文祥同志和汪敬先同志分別題寫了「革命烈士永垂不朽」、「雖死猶生,浩氣長存」的碑文。
三店,東坡大學士河東獅吼之典故出處.
雙柳,因古龍鄉有兩顆百歲柳樹而得名,南宋著名愛國詩人陸游入川蜀途中曾在此逗留。雙柳現建有10萬畝無公害蔬菜產業園,被譽為武漢最大的無公害「菜籃子」。老一輩革命家前國家司法部長、書法家就是雙柳人。
武湖,古稱黃漢湖,東漢時江夏太守黃祖曾在這里習武閱兵。20世紀60年代末期,武湖經過圍墾治理,水域減少,大部分湖區已是沃土良田,成為現代化都市農業示範區。
漲渡湖,被譽為武漢的白洋淀,是中國最大的城中湖,是在抗日戰爭時期,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抗日根據地,李先念、劉西堯、張體學、陳少敏等革命先輩曾在這里戰斗和生活過。
參考http://hi..com/whxinzhou
⑷ 武漢市新洲區是個什麼地方
新洲區是湖北省武漢市管轄的一個市轄區,位於武漢市東北部、大別山余脈南端、長江中游北岸,東鄰黃岡市團風縣,西接武漢市黃陂區,南與武漢市洪山區、鄂州市華容區隔江相望,北與黃岡市紅安縣、麻城市毗鄰交錯。
新洲區總面積1500.66平方公里,介於東經114°30′—115°5′和北緯30°35′—30°2′之間,2017年常住人口105萬人,轄10街3鎮1個經濟開發區和1個風景旅遊區。
1998年成為武漢市的一個新型城區。
新洲區歷史沿革
1996年,新洲縣面積1500平方千米,人口約90.5萬人,轄18個鎮、3個鄉。
1999年12月調整後,新洲區轄9個街道、9個鎮、3個鄉。
2001年5月,撤銷劉集鄉,並入邾城街道;撤銷金台鎮,並入陽邏街道;撤銷方楊鄉,並入倉埠街道;撤銷孔埠鎮,並入汪集街道;撤銷張店鎮,並入李集街道;撤銷和平鄉,並入三店街道;撤銷新集鎮,並入舊街街道;撤銷大埠鎮,並入雙柳街道。
2004年,設立漲渡湖街道,以原漲渡湖和龍王咀兩個農場區域為其管轄區域。
⑸ 武漢市新洲區共有多少個鄉鎮
截止至2017年末,武漢市新洲區轄12個行政街道,1個鎮,1個開發區,1個管理處。分別為:
1、行政街道
轄邾城、陽邏、倉埠、三店、舊街、雙柳、李集、汪集、潘塘、漲渡湖、辛沖、徐古。
2、鎮
鳳凰鎮
3、開發區
陽邏經濟開發區
4、管理處
道觀河風景旅遊區
基本情況
新洲區位於武漢市東北部,東臨團風縣,西接黃陂區,南與洪山區隔江相望,北與紅安縣、麻城市交錯眥鄰。全區土地面積1463.43平方千米。
其中耕地面積6.1萬公頃。全區戶籍總人口96.12萬,其中農業人口74.06萬,非農業人口22.06萬,人口密度0.0657萬/平方千米。有漢、回、土家、苗、壯、朝鮮等23個民族。
(5)武漢新洲有哪些工業區擴展閱讀
新洲地處湖北省武漢市東北郊,周屬邾國,戰國歸楚,秦入南郡,漢隸衡山國、江夏郡。自周至清,稱名迭改,建置屢變。歷名邾、西陵、南安、西陽、齊安、永安、衡州、定州、亭州、黃州、黃岡,始立國、封邑,後設郡、置縣。民國時為黃岡縣之西鄉,俗稱「崗西」。
1951年,「崗西」從黃岡縣析置,以域內新洲鎮之名設新洲縣,縣治新洲鎮易名城關鎮。
1983年新洲縣從黃岡地區劃屬武漢市。
1998年撤縣設立武漢市新洲區,區治城關鎮易名邾城街。
⑹ 武漢有幾個區武漢有幾個區哪個區最好
武漢有幾個區⑺ 武漢市有哪幾個區以及各區的情況
截至2018年末,武漢市下轄江岸區、江漢區、硚口區、漢陽區、武昌區、青山區、洪山區、蔡甸區、江夏區、黃陂區、新洲區、東西湖區、漢南區等13個行政區。
1,江岸區
截至2016年,江岸區戶籍人口71.11萬,常住人口100萬。2018年,江岸區下轄16個街道、1個社區。2017年,江岸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1073.60億元,第二、第三產業增加值佔GDP比重分別為19.6%和80.4%。
2,江漢區
2018年,江漢區地區生產總值1255億元,一般公共預算總收入240億元、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35.5億元、固定資產投資420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213.19億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9%。
3,硚口區
截至2016年,硚口區總面積41.46平方千米;2017年常住人口62萬人;轄11個街道;130個社區,1個行政村。2016年,硚口區完成生產總值509.56億元,按可比口徑比2015年增長7.3%。
4,漢陽區
2017年,漢陽區完成地區生產總值948.31億元,同比增長6.5%;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3946 元,同比增長9%。
5,武昌區
截至2018年,武昌區下轄15個街道,常住人口126.37萬人,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1290.08億元,其中,第二產業增加值176.91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1113.17億元,二、三產業對GDP增長貢獻率分別為9.8%和90.2%。
6,青山區
截至2016年,青山區轄10個行政街道、1個管理委員會、1個經濟開發區,82個社區居委會和12個行政村。10個街道辦事處是紅鋼城、新溝橋、紅衛路、冶金、鋼花村、工人村、青山鎮、廠前、武東、白玉山,1個管理委員會是鋼都花園,1個經濟開發區是青山經濟開發區。
7,洪山區
2018年,洪山區地區生產總值1044億元;同比增長9%,公共財政總收入和地方公共財政收入分別達到183億元和108億元,增長15%和12.1%。
8,東西湖區
截至2018年,東西湖區下轄12個街道,另設有7個管理處,常住人口58.48萬人,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903.6137億元,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4.0005億元,第二產業增加值617.9190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271.6942億元,三次產業結構比重為1.5:68.4:30.1。
9,漢南區
截至2017年,全區版土面積287平方公里,2017年常住人口21萬人,轄4個街、4個國營農場、一個農科所、一個畜禽公司。2012年,漢南納入國家發展戰略,並且獲批「全國發展改革試點城區」、「中國汽車零部件製造基地」。
10,蔡甸區
截至2018年,蔡甸區下轄12個街道、1個鄉,另設有4個管委會,常住人口46.66萬人,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476.07億元,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42.98億元,第二產業增加值247.39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185.70億元,一、二、三產業比重9.0:52.0:39.0。
11,江夏區
截至2017年末,江夏區常住人口91.37萬人,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770.98億元,其中,第一產業實現增加值103.86億元,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478.07億元,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189.04億元,三次產業的比重為13.5:62.0:24.5。
12,黃陂區
2018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809.19億元,獲評中國最具投資潛力百強區,名列第66名,中國工業百強區,名列第100名。2019年9月,入選首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
13,新洲區
2017年新洲地區生產總值676.3億元,比上年增長8.0%。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83.35億元,增長3.0%;第二產業增加值381.33億元,增長8.1%;第三產業增加值211.64億元,增長9.9%。三次產業比為12.3∶56.4∶31.3。
⑻ 武漢市新洲區居住環境怎麼樣
環境確實沒有怎麼污染,比起武漢中心城區的天空當然好很多~
目前的房價相比武漢城區還是有很大的優勢~
唯一的缺點就是距離武漢中心城區比較遠~
以後規劃也是武漢的後花園和居住區~
工業區全部安排在陽邏和武湖經濟開發區了~
適合目前社會上絕大多數的中低等收入家庭居住~
但物價注意是和武漢市並軌的~
超市東西一點都不比武漢便宜~
房價和房租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