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廣州市增城區新塘鎮牛仔城一路二巷興派工業園屬於哪個辦事處
摘要 您好,您的提問我已經看到了,我正在整理答案,請稍等一會哈。
㈡ 芳村的芳村地區街道
芳村地區一般指芳村區,已於2005年4月28日撤銷,原芳村區的行政區域劃歸荔灣區管轄。
芳村區:
芳村區是廣州市昔日的一個市轄區,位於廣州市西部。北、東面臨珠江(南航道),與白雲區石井鎮、荔灣區、海珠區隔江相望,南靠珠江的佛山水道,與番禺區大石鎮、佛山市南海區平洲鎮相鄰,西與南海區鹽步、黃岐接壤。截止2005年,芳村區下轄9個街道:花地街道、沖口街道、茶滘街道、白鶴洞街道、東沙街道、東漖街道、石圍塘街道、海龍街道、中南街道。
歷史沿革
1949年11月15日,芳村、崇文兩個區公所合並成芳村區。
1954年6月,撤銷芳村區。所屬沖口、山村、芳村和花地4鎮劃入河南區(今海珠區);所屬沙涌、鶴洞、東塱、西塱、南漖、東漖、茶滘和葵蓬8鄉劃入新滘區(已撤銷)。
1959年4月,原屬南海縣的龍溪、海北、海中、海南、增滘、秀水劃歸廣州市,並入新滘區(已撤銷)的鶴洞公社。至此,芳村所轄區域全部劃入廣州市。
1960年5月23日,成立芳村人民公社,後改為芳村區,受廣州市管轄。
1962年5月,再次撤銷芳村區,芳村地區歸廣州市郊區(今白雲區)管轄。
1985年,再次成立芳村區。
2005年4月28日,撤銷廣州市芳村區,將原芳村區的行政區域劃歸荔灣區管轄。
荔灣區
廣州市市轄區,位於廣東省廣州市西部,東與越秀區相連,北部、西北部與白雲區水陸相通,西部與佛山市南海區接壤。
歷史沿革
2002年,荔灣區轄13個街道:沙面、華林、多寶、昌華、逢源、龍津、金花、彩虹、南源、西村、站前、嶺南、橋中。
2005年4月28日,撤銷廣州市芳村區,將原芳村區的行政區域劃歸荔灣區管轄。
截至2021年7月,荔灣區轄22個街道:沙面、華林、多寶、昌華、逢源、龍津、金花、彩虹、南源、西村、站前、嶺南、橋中、沖口、花地、茶滘、白鶴洞、石圍塘、東漖、東沙、海龍、中南)。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芳村地區、網路-荔灣區
㈢ 請問廣州市從化區環亞工業園包含哪幾條街道
環亞工業園周邊的道路見下圖
周邊的街道居委會
神崗社區居民委員會
太平鎮廣從北路36號二樓
7.5公里
街口街道
廣東省廣州市從化區
5.9公里
廣州市從化區江埔街海塱社區居民委員會
廣州市從化區江灣路與從化大道南交叉路口往西約50米(上城灣畔)
15.5公里
龍湖街道
廣東省廣州市黃埔區九佛中路978號
㈣ 荔灣區的行政區劃
截至2005年12月,荔灣區轄22個街道:沙面街道、嶺南街道、華林街道、多寶街道、昌華街道、逢源街道、龍津街道、金花街道、彩虹街道、南源街道、西村街道、站前街道、橋中街道、白鶴洞街道、沖口街道、花地街道、石圍塘街道、茶滘街道、東漖街道、海龍街道、東沙街道、中南街道。
荔灣區是廣州市中心城區,國家重要中心城市核心功能區。東部與越秀區相連,西北部與白雲區水陸相通,西部與佛山市南海區接壤。陸地面積59.1平方公里,水陸面積62.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89.15萬,下轄22條行政街,186個社區居委會。
荔灣區的歷史沿革:
荔灣區歷史上地處廣州府城西門外,俗稱西關,因「一灣溪水綠,兩岸荔枝紅」的美麗景緻而得名。荔灣地區外通大洋,內航各地,水陸交通暢達,商貿漁農得天時地利,民殷物阜,向為府治所重。歷代人民智慧,使西關名傳嶺海,留下不少史跡名勝,源遠流長,人文繼起,歷代不衰。
公元前196年,漢大夫陸賈南來,在其泥城駐地不遠的溪中河旁種植蓮藕和荔枝。至東漢年間,這里的荔枝成為上貢皇帝的佳品和朝廷贈送外國使臣的禮物,故這一片風水寶地被稱為「荔枝灣」。
明朝時,這里已是中國對外通商與文化交流的重要口岸。是時廣州海外貿易的管理機構「懷遠驛」設在今十八甫附近,專供海外各國使節來華下榻,成為中外商人從事貿易的館所。
公元1685年,清政府設立粵海關。1757年清政府實施「閉關鎖國」,但特許十三行為經營對外貿易的廣州商行。1757~1842年,十三行成為清政府唯一合法對外通商口,長達85年。
1859年,因第二次鴉片戰爭,沙面被迫租借給英、法作租界,外商進駐沙面直接開展在中國的貿易。
民國十年(1922年),廣州市政廳成立,西關地段歸屬廣州市。
民國三十四年(1946),收回沙面租界。
新中國成立後,1952年設西區,1960年8月改稱荔灣區至今。2002年廣州市政府實施行政區劃調整,將大坦沙島劃入荔灣區。2005年經國務院批准,將原芳村區的行政區域劃歸荔灣區管轄。
(4)增滘工業園屬於哪個街道擴展閱讀:
荔灣區區域特色:
荔灣自古風物薈萃、名勝雲集,很早就成為對外貿易和中外文化活躍之地,被譽為「廣州作為海上絲綢之路的起始地、嶺南文化的中心地、近代中國革命的策源地和中國改革開放的前沿地」的縮影和窗口。
文化:擁有禪宗達摩的「西來初地」、千年道教廟宇「仁威祖廟」、明代海外貿易管理機構「懷遠驛」、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嶺南建築藝術寶庫「陳家祠」、清代唯一的外貿通商口岸「十三行」、「中國歷史文化名街」和歐陸風情歷史建築群「沙面」嶺南一代名園「海山仙館」。
粵劇藝術聖地「八和會館」、全國最早的絲織行業協會「錦綸會館」、中國最早柴油機廠「協同和機械廠」、中國最早最大百貨商店「南方大廈」、新中國第一家五星級酒店「白天鵝賓館」、廣州市第一條商業步行街「上下九」、嶺南建築重要標志「騎樓街」。
名人:荔灣人傑地靈,才人輩出。政界清太子少保鄧華熙、變法維新康有為、著名革命活動家何香凝、廣州起義的領導人之一周文雍等。經濟界商文博才清代五大首富之一潘仕成等。科教界有鐵路之父詹天佑、清學者書法家李文田等。藝術界粵劇宗師千里駒、武打巨星李小龍等。
醫界「南梁北林」之譽的婦產科專家梁毅文、「獨立神州樹一軍」的革命女醫生張竹君等。體育界乒乓球世界冠軍梁麗珍、舉重世界冠軍陳偉強、羽毛球世界冠軍庾耀東等。他們都出生於荔灣,或成長在荔灣,或其主要生活范圍在荔灣。
名食:「食在廣州、味在西關、源自泮塘」。漢時荔枝上貢皇帝,南漢後主在昌華苑大擺「紅雲宴」。明代泮塘「五秀」(蓮藕、馬蹄、菱角、茨菇、茭筍)飄香。清代荔灣枝小花艇盛起牛腩粉、雲吞面、艇仔粥、炒粉面、炒田螺、芝麻糊等各式美食。
皇上皇臘味、趣香餅家特色糕點、南信雙皮奶、伍湛記狀元及第粥、銀記腸粉、順記冰室椰香雪糕等民間美食深入民心。茶樓、食店遍布大街小巷,泮溪酒家、陶陶居、蓮香樓、廣州酒家等一批中華老字型大小享譽全球。
商貿:全區現有專業市場233個,涵蓋18個商品類別。茶葉、鞋類、服裝、中葯材、玉器、珠寶、花卉、飾品、文具、塑料等居全國領先地位。
交通:荔灣區位於廣州市中心城區西部,是連接佛山的主要出入口,交通網路縱橫交錯:連接周邊市區的內環路西半環、環城高速西半環等快速幹道,貫通珠江兩岸的珠江大橋、人民橋、鶴洞大橋、東沙大橋及珠江隧道、洲頭咀隧道等橋梁隧道;
由北往西南方面分別連接機場高速、廣清高速、廣佛放射線、龍溪大道、廣珠西線、東新高速等主要交通出口;已有和規劃地鐵1、5、6、8、11、10、13、19號線及廣佛線共9條城市地鐵,以及廣佛肇城際線、廣佛江珠、廣珠城際北延線3條城際輕軌貫穿。
參考資料來源:廣州市荔灣區人民政府-荔灣概述
網路-荔灣區
㈤ 廣東省深圳市龍華區觀瀾街道 福城街道,獅徑路13號,外經工業園,是居住區嗎
摘要 是的
㈥ 海龍街道增滘大和東約的郵政編碼是什麼
廣州市荔灣區 海龍街道增滘大和東約的郵政編碼是
510145
荔灣區,廣州市市轄區,位於廣東省廣州市西部,東與越秀區相連,北部、西北部與白雲區水陸相通,西部與佛山市南海區接壤。荔灣,俗稱「西關」,
㈦ 深圳各區工業園地址
懸賞分很高,滿足你條件的答案不能一一給你貼上來了
回答你怎麼拿到這些地址吧!
在網路地圖里先設置城市為深圳,搜索工業園
頁面上顯示的就是你想要的答案了
附上截圖
㈧ 廣州海珠區有什麼街道辦
海珠區下轄18個街道:赤崗街道、新港街道、昌崗街道、江南中街道、濱江街道、素社街道、海幢街道、南華西街道、龍鳳街道、沙園街道、南石頭街道、鳳陽街道、瑞寶街道、江海街道、琶洲街道、南洲街道、華洲街道、官洲街道。政府駐地海珠區廣州大道南999號。
(8)增滘工業園屬於哪個街道擴展閱讀:
海珠區位於廣州市中部,北部與荔灣區、越秀區、天河區隔珠江相鄰,東部、西部、南部分別與黃埔區、荔灣區(含芳村)、番禺區相望,全區總面積90.40平方公里。區域的主體為海珠島、河南島,此外還有官洲島和丫髻沙島。
2015年,海珠區生產總值達到1422.97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2014年增長8.5%,高於廣州市平均水平(8.4%)0.1%,增速居全區第三。 2015年海珠區轄18個行政街道和257個社區,常住總人口為161.37萬人。
2018年9月,《2018年中國百強區發展白皮書》在京發布,白皮書以高質量發展為導向,綜合評析了全國968個地級市市轄區發展情況,並以統計數據為依據,量化評選出2018年中國百強區,其中海珠區位列第21名。
㈨ 深圳沙井有哪些工業園
沙井有大多工業區了,不過現在一般好廠都是在海上田園附近,招工比較多的有,長興工業園,安托山工業園,這兩個工業園很大,坐653路車都會經過。
㈩ 想問一下廣州的雲城西路屬於哪個街道的
沙面街道是廣東省廣州市荔灣區下轄的一個街道。其所管轄的行政區域為珠江上的一個人工小島,稱為沙面島,簡稱沙面,沙面島位於六二三路的對岸,地處白鵝潭北部,翠洲社區
嶺南街道:揚仁東社區、揚仁西社區、故衣街社區、十三行社區、冼基社區、沙基社區、清平社區、和平社區、
華林街道:華林街位於廣州市荔灣區西南部,東起人民路,西到寶華路,北到長壽路,南到和平路,面積0.72平方公里, 人口6萬多人 ,華林街歷史悠久,
光復社區、德星社區、荔廣社區、寺前社區、彩園社區、興賢社區、曾巷社區、連登社區、懷遠社區、福安社區、河傍社區、湛露社區、
多寶街道:多寶街社區、服務中心地址:恩寧路多寶坊23號
昌華街道:昌華街位於廣州市荔灣老城區的西部轄內面積161平方公里,人口近35萬,東起龍津西路、恩寧路,西臨珠江邊,南接蓬萊路,北達中山八路.轄內有國內外頗負盛名:荔湖社區、如意坊社區、逢慶社區、昌華苑社區、西關大屋社區、泮塘社區、
龍津街道位於廣東省廣州市荔灣區東北部,轄區總面積0.53平方公里,總人口5.3萬人,其中常住人口4.9萬人,流動人口0.4萬人。下轄11個社區、居委會:
惠城社區、泰興社區、源勝社區、華貴社區、何家祠社區、耀華社區、厚福社區、馬基涌社區、隆城社區、富力東社區、富力西社區、逢源北社區、
金花街道位於廣州市老城區荔灣區中部,東、北鄰接越秀區,西與彩虹街相接,南與龍津街、逢源街相接,總面積1.168平方公里
三甫社區、桃源社區、錦綉社區、和安社區、蟠虯社區、吉祥社區、隆慶社區、龍源社區、世紀社區、陳家祠社區、小梅社區、林苑社區、
彩虹街道位於荔灣區中部,廣州城區西郊出0通摳紐地帶位置,轄內主一幹道有中山八路,荔灣路,西華路,周門路,行政管轄面積1.06平方公里:荔溪社區、幸福社區、環彩社區、冼家莊社區、荔景社區、中興社區、西園社區、周門社區、黨恩社區、寶石社區、園中園社區、
南源街道位於荔灣區的西北部,街轄1.85 平方公里,人口5.4萬人。 南源街社區、服務中心坐落於南岸路馬塘坊23號,是街道辦事處屬下多功能,
西場社區、和平南社區、南岸社區、風雨亭社區、源溪社區、環翠園社區、和平新村社區、電業社區、青年社區、西焦社區、澳口社區、塘前新社區、荔港南灣社區、
西村街道:珠江支流的西增河、澳口涌,源溪村、增步圍、西村鄉,位於荔灣的西北部,千百年來,這片古樸的土地,曾以它獨特的地理位置給廣州歷史增添了光輝。 西灣社區、大崗元社區、長樂社區、西灣東社區、廣雅社區、環市西苑社區、增埗社區、協和社區、嶺南灣畔社區、
站前街道:站前街社區、服務中心是一個具有多功能、多層次的現代化社區、服務中心。中心以街道為依託、以社區、居委會為基本單位,以志願者隊伍為骨幹.
站西社區、西站社區、陳崗社區、流花社區、僑苑社區、克山社區、
橋中街道:東海社區、坦尾社區、河沙社區、恆海社區、頤和社區、長安社區、江悅社區、
白鶴洞街道:是中國廣東省廣州市荔灣區下轄的一個街道(舊屬芳村區),位於荔灣區南部(廣州市西南部)。轄區總面積3.1平方公里,下轄9個社區、,常住人口3.4…[詳細]
鶴洞社區、鶴建里社區、山頂社區、金光社區、金達社區、鶴平社區、鶴翔社區、鶴園社區、觀鶴社區、
沖口街道4:地處廣東省廣州市荔灣區南部,東臨珠江,南達鶴洞路,西至地鐵一號線西塱總站,北以下市湧出口為界。轄區總面積4.2平方公里,沿江濱水帶西起下市涌、
鶴松社區、沙涌社區、杏花社區、聯合圍社區、兄弟園社區、聚龍社區、羅涌社區、坑口社區、匯興社區、怡苑社區、
花地街道:位於廣東省廣州市荔灣區城區西南。荔灣區花地街道名由來:花地(Huādì)屬芳村區。原是河灘草坦地。明代居民在此開荒植花,初名「花埭」(「埭」…
明心路社區、民治社區、怡芳苑社區、新隆沙社區、小策社區、中市社區、花地城社區、恆荔灣畔社區、
石圍塘街道:山村社區、山溪社區、杉欄社區、如意社區、南塘社區、秀水社區、塞壩口社區、萬盛社區、橋東社區、滘口社區、芳雅苑社區、逸彩社區、嶺南社區、芳盈社區、芳彩社區、
茶滘街道:茶滘新村社區、合興苑社區、汾水社區、花苑社區、永安社區、芬芳社區、金蘭社區、葵蓬社區、紅棉社區、樂怡居社區、
東漖街道:得名源於有地名東漖。 東漖街位於荔灣區中南部,東至花地大道,南連環翠北路,西至花地河,北至浣花東路,轄內面積4.6平方公里,康乃馨社區、東漖社區、西塱社區、芳村花園社區、芳和花園第一社區、裕安社區、
海龍街道:增滘社區、海北社區、龍溪社區、龍灣社區、大和社區、江北社區、
東沙街道:位於廣東省廣州市荔灣區的東南部,三面環水,與海珠區、番禺區相鄰,是廣州市「西聯」和「南拓」戰略的重要樞紐,地理位置得天獨厚。南漖社區、會村東塱社區、會村沙洛社區、會村金宇社區、
中南街道:海中社區、海南社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