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工業生產 > 民國的軍工業有哪些

民國的軍工業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2-09-25 22:08:44

① 洋務派創辦的軍用工業有哪些

創辦時間 企業名稱 創辦人 地點 備注

1861年 安慶內軍械所 曾國藩 安慶 最早的近代兵工廠
1865年 江南製造總局 曾國藩 李鴻章 上海 規模最大的軍事工業
1866年 福州船政局 左宗棠 福州 設備最齊全的船舶製造廠

② 洋務運動所創辦的軍事、民用工業有哪些

洋務運動前期,洋務派以「自強」為旗號,採用西方先進生產技術,創辦了一批近代軍事工業。

1861年,曾國藩創辦的安慶軍械所,任用中國工匠,仿製西式槍炮,是中國最早的近代軍事工業。從1862年起,用三年時間研製成功的我國第一艘輪船「黃鵠」號。

洋務運動後期,洋務派為解決軍事工業資金、燃料、運輸等方面的困難,打出「求富」的旗號,興辦了一批民用工業。

下面的這份時間表,可以幫助我們了解洋務運動中的一些最重要的內容:
1861年,清政府設立「總理各國事務衙門」,這是清政府新設立的外交機構。
1862年,在北京設立專門培養翻譯翻譯人員的「同文館」,這是清代最早的「洋務學堂」(1902年
並入京師大學堂)。
1863年,在上海設立「廣方言館」;第二年又在廣州設立一個「廣方言館」。「廣方言館」的主要目的,就是在於培養通曉外語的人才。
1865年,在上海建立江南機器製造總局,內設翻譯館;同年,又在南京建立金陵機器製造局。
1866年,在福州建立馬尾船政局。
1870年,在天津建立軍火機器總局(後改名為北洋機器製造局)。
1872年,在上海建立輪船招商局;中國第一批官派留學生出洋,由容閎指導選派。
1875年,建議在各省設立洋學堂;創立科舉考試中「洋務進取」一項。
1878年,在蘭州建立蘭州織呢局,這是中國最早的一家機器毛紡織廠。
1880年,在上海建立機器織布局,這是中國最早的機器棉紡織廠;同年,在天津設立京師學堂,購置軍艦;設立南北電報局。
1881年,設立開平礦務局。
1882年,建立旅順軍港。
1885年,清政府新設立了海軍衙門;在天津設陸軍武備學堂。
1890年,在漢陽建立湖北槍炮廠;在湖北,江西設立漢冶萍煤鐵廠礦公司。

以上這些當然不是完整的洋務運動內容,而僅是列舉了一些最重要,也最有代表性的內容,實際上當時小一點的廠礦企業還有不少。
安慶內軍械所

1861年,曾國藩在安慶創設的製造近代武器的軍事工業,也是洋務派創辦的仿製西式武器的第一個軍事工業。主要製造子彈、火葯、炸炮等。「內」,表示這個軍械所屬於安慶軍內的設置。1864年,湘軍攻陷南京後,該廠由安慶遷到南京,改名為金陵機械製造局。

江南製造總局

又稱江南製造局,1865年由李鴻章在上海創辦。1867年,由虹口遷至高昌廟,經過不斷擴充成為清政府最大的軍事工業。該廠技術和機械設備主要依靠外國,除製造槍炮彈葯外,也製造機器和修造輪船。1905年造船部分獨立,稱「江南船塢」,兵工廠部分人稱製造局。後分別改稱「江南造船所」和「上海兵工廠」。

福州船政局

福州船政局,是清政府經營的設備最齊全的新式造船廠。1866年由左宗棠在福州馬尾創辦。聘用外國人擔任技師。主要由鐵場、船場和學堂三部分組成,1884年馬尾海戰中遭到嚴重破壞。後雖經恢復但大不如前,辛亥革命後,改稱海軍造船所。

漢陽鐵廠

1889年春,兩廣總督張之洞籌劃在廣州建立煉鐵廠,同年他調任湖廣總督,籌辦的煉鐵廠也隨遷漢陽,1890年在大別山下動工興建,1893年漢陽鐵廠基本完工,共有六個大廠,四個小廠,煉鐵爐兩座。1894年投產,開始均為官辦,從籌辦起至1895年,共用經費五百八十餘萬兩。中日甲午戰爭後,清政府因無力籌措經費,於1896年改為「官督商辦」。辛亥革命前夕,漢陽鐵廠工人約三千人,每年出鋼七萬噸。抗日戰爭時期,漢陽鐵廠部分設備被國民黨政府遷往重慶成立大渡口鋼鐵廠。解放後收歸人民所有。

輪船招商局

簡稱「招商局」。中國最早設立的輪船航運企業。1872年(清同治十一年)李鴻章招商籌辦。1873年1月成立。總局設上海,分局設煙台、漢口、天津、福州、廣州、香港以及橫濱、神戶、呂宋、新加坡等地。1885年(光緒十一年)改為官督商辦。1909年(宣統元年)歸郵傳部管轄。1912年改為商辦,更名商辦招商局輪船公司,後又改稱商辦招商輪船有限公司。1932年國民黨政府收歸國營,更名國營招商局,歸屬交通部。抗日戰爭期間,總局先遷香港,後移重慶。戰後遷回上海。1947年共有船460艘,33萬余噸。1948年成立招商局輪船股份有限公司。1951年改稱中國人民輪船總公司,香港仍沿舊稱。1985年成立招商局(集團)有限公司。

天津機器製造局

1872年,李鴻章在上海開辦的輪船招商局,是中國第一家近代輪船公司,也是洋務派興辦的第一個民用企業。它成立時買輪船3艘,到1877年收買了美國旗昌輪船公司,擁有輪船30多艘,形成一支實力較強的商船隊。

中國海軍新式軍艦「南琛」號

北洋海軍實力最為雄厚。1888年,北洋艦隊正式組成,擁有軍艦25艘,官兵4000多人,由淮軍將領丁汝昌任海軍提督。與此同時,旅順口和威海衛兩個海軍基地竣工,整個北洋海防體系的建設宣告完成。李鴻章得意地說:北洋海軍「聲勢已壯……入可以駐守遼渤,出可以援應他處,輔以各炮台陸軍駐守,良足拱衛京畿。」

③ 近代洋務派創辦的軍事工業和民用工業有哪些(有8個) 時間 地點 創辦人

安慶內軍械所

1861年,曾國藩在安慶創設的製造近代武器的軍事工業,也是洋務派創辦的仿製西式武器的第一個軍事工業。主要製造子彈、火葯、炸炮等。「內」,表示這個軍械所屬於安慶軍內的設置。1864年,湘軍攻陷南京後,該廠由安慶遷到南京,改名為金陵機械製造局。

江南製造總局

又稱江南製造局,1865年由李鴻章在上海創辦。1867年,由虹口遷至高昌廟,經過不斷擴充成為清政府最大的軍事工業。該廠技術和機械設備主要依靠外國,除製造槍炮彈葯外,也製造機器和修造輪船。1905年造船部分獨立,稱「江南船塢」,兵工廠部分人稱製造局。後分別改稱「江南造船所」和「上海兵工廠」。

福州船政局

福州船政局,是清政府經營的設備最齊全的新式造船廠。1866年由左宗棠在福州馬尾創辦。聘用外國人擔任技師。主要由鐵場、船場和學堂三部分組成,1884年馬尾海戰中遭到嚴重破壞。後雖經恢復但大不如前,辛亥革命後,改稱海軍造船所。

漢陽鐵廠

1889年春,兩廣總督張之洞籌劃在廣州建立煉鐵廠,同年他調任湖廣總督,籌辦的煉鐵廠也隨遷漢陽,1890年在大別山下動工興建,1893年漢陽鐵廠基本完工,共有六個大廠,四個小廠,煉鐵爐兩座。1894年投產,開始均為官辦,從籌辦起至1895年,共用經費五百八十餘萬兩。中日甲午戰爭後,清政府因無力籌措經費,於1896年改為「官督商辦」。辛亥革命前夕,漢陽鐵廠工人約三千人,每年出鋼七萬噸。抗日戰爭時期,漢陽鐵廠部分設備被國民黨政府遷往重慶成立大渡口鋼鐵廠。解放後收歸人民所有。

輪船招商局

簡稱「招商局」。中國最早設立的輪船航運企業。1872年(清同治十一年)李鴻章招商籌辦。1873年1月成立。總局設上海,分局設煙台、漢口、天津、福州、廣州、香港以及橫濱、神戶、呂宋、新加坡等地。1885年(光緒十一年)改為官督商辦。1909年(宣統元年)歸郵傳部管轄。1912年改為商辦,更名商辦招商局輪船公司,後又改稱商辦招商輪船有限公司。1932年國民黨政府收歸國營,更名國營招商局,歸屬交通部。抗日戰爭期間,總局先遷香港,後移重慶。戰後遷回上海。1947年共有船460艘,33萬余噸。1948年成立招商局輪船股份有限公司。1951年改稱中國人民輪船總公司,香港仍沿舊稱。1985年成立招商局(集團)有限公司。

天津機器製造局

1872年,李鴻章在上海開辦的輪船招商局,是中國第一家近代輪船公司,也是洋務派興辦的第一個民用企業。它成立時買輪船3艘,到1877年收買了美國旗昌輪船公司,擁有輪船30多艘,形成一支實力較強的商船隊。

開平礦務局
光緒二年(1876)九月,李鴻章派輪船招商局總辦唐廷樞赴唐山開平一帶勘測,發現此地蘊藏有豐富礦產,且質地優良,李遂於次年八月派唐籌辦,並擬定《直隸開平礦務局章程》,招商集股。光緒四年(1878)六月二十五日,在直隸(今河北)唐山開平鎮正式成立「開平礦務局」。光緒七年(1881)正式投產。僱工三千人,當年產煤三千六百餘噸,次年增至三萬八千噸,第三年又增至七萬五千噸,光緒十五年(1889)達二十四萬七千噸,到光緒二十四年(1898)更增至七十三萬噸。該局不斷擴充設備,改善運輸條件,光緒十二年(1886)成立了開平鐵路公司,光緒十五年(1889)還購買了一艘運煤船,往來於天津、牛庄、煙台等地。至光緒二十年(1894),輪船增至四艘。在塘沽、天津、上海、牛庄等港口,設有專用碼頭和堆棧。該局產煤主要供應輪船招商局和天津機器局,也大量銷售市場,獲利甚厚。到十九世紀末,總資產已近六百萬兩,是洋務派所辦采礦業中成效最著者。
蘭州機器織呢局 中國第一家機器毛紡織廠。1877年(光緒三年)陝甘總督左宗棠開始籌設,任總兵賴長為總辦,從甘肅善後局撥款20萬兩做經費。由商人胡光庸在上海訂購全套德國織呢機器,1880年5月運到蘭州,9月建成開工。共有蒸汽機兩架,粗紡錠1000枚,織機20台,以及清毛、烘毛、漂染等機器。廠房230餘間,佔地20餘畝。開工後一直不能正常生產,主要因為所購機器性能與原料不符,以及水源缺乏、交通不便、市場狹小等因素所致。1883年因廠內鍋爐炸裂,無法修復而停工。織呢局雖然失敗,但起了開風氣的作用。
還有很多不累述了

④ 洋務運動中創辦的軍事工業和民用工業有哪些


⑤ 中國最早的近代軍事工業是

安慶內軍械所
安慶內軍械所
又稱「內軍械所」。清末最早官辦的新式兵工廠。1861年由曾國藩創設於安徽安慶。製造子彈、火葯、槍炮。科學家徐壽曾在此主持製造中國第一艘輪船。1864年遷南京,改建為金陵機器製造局。
晚清時期清政府創辦最早的以手工製造近代武器的軍工作坊。又稱「內軍械所」。1861年(清咸豐十一年)底由兩江總督曾國藩籌設於安徽安慶。規模較小,以手工仿製開花炮、彈葯及輪船,為湘軍提供部分武器裝備。所內「全用漢人,未雇洋匠」,集合了一批當時中國著名科學技術專家,如徐壽、華蘅芳、龔芸棠、徐建寅、張斯桂、李善蘭、吳嘉廉等,還有上百名工人。1862年(清同治元年)8月,製造出我國第一台蒸汽機。同年底,試製成一艘小火輪,成為爾後「黃鵠」號的雛形。1863年初開始生產各種劈山炮和開花炮彈。1864年湘軍攻陷南京後,遷往南京,後並入金陵機器製造局。該所的創辦,是晚清近代軍事工業和中國近代工業的發軔。
江南機器製造局
江南機器製造局在同治年間是全東亞最大的兵工廠,對於清朝的軍事力量以及重工業生產都有提升作用。例如從1865年開始,在李鴻章、曾國藩的主持下,江南機器製造局開始了對德式武器的仿製,1867年仿製出德國毛瑟11mm前膛步槍,這是中國自己生產的第一種步槍,該槍使用黑火葯和鉛彈頭,威力驚人,在1867年時,每天平均可以生產十五枝毛瑟槍和各式彈葯,李鴻章認為當時該局生產的槍械彈葯,對於後來捻亂的平定有所助益。除了槍彈之外,該局也在1868年生產出了中國第一艘自造的汽船(木製船身)惠吉號。1891年時,為中國首次煉出鋼鐵。
但整體而言,江南製造局在晚清時的軍備生產品質並不好,例如步槍的水準不高,性能不佳(據說因此連李鴻章率領的淮軍都拒絕使用),且生產成本高於直接購買。造船的情形亦類似,1868年首次生產之後,陸續造了數艘汽船,但所造船的速度不快,整體生產成本及耗燃料都高,結果反而不如直接向外國購買(自造一艘船的錢大約可以向英國買兩艘船)。
製造局軍備生產成本的高漲,可歸因於幾個方面:一、所有的生產原料幾乎都靠進口。二、人員薪水偏高。三、申購物資浮濫。四、人員人數過於浮濫:除了外國顧問日漸增加,中國官員、職員有不少人是利用關系進入,坐領乾薪。以官員而言,1870年代初期只有40人,大約不到十年人數就增加了一倍之多。
到20世紀末,江南製造總局一年可以製造子彈9萬發,地雷200枚,槍支2000支
福州船政局
1866年,左宗棠設立福州船政局。這是當時最大的船舶修造廠,用以製造和修理水師武器裝備。
是左宗棠創辦的
19世紀60年代到90年代中國掀起了洋務運動。創辦了一批近代軍事工業。比較重要的有曾國藩創辦的安慶內軍械所,李鴻章成立的江南製造總局,左宗棠開辦的福州船政局,崇厚的天津機器製造總局。左宗棠的建造船廠,醞釀較早。1864年,他曾在杭州製成一艘小輪船,「試之西湖,行駛不速」。1866年,鎮壓了太平軍余部以後,著手籌建船廠。他奏稱:「自海上用兵以來,泰西各國火輪兵船直達天津,藩籬竟同虛設。」「臣愚以為欲防海之而收其利,非整理水師不可;欲整理水師,非設局監造輪船不可。」同時指出:「輪船成則漕政興,軍政舉,商民之困紓,海關之稅旺,一時之費,數世之利也。」顯然,他把建設船廠看成是富國強兵、得民惠商不可缺少的要務。經清廷批准,他便同法國人日意格、德克碑商訂合同,議定自鐵廠開工之日起,五年內由他們監造大小輪船16艘,並訓練中國學生和工人。廠址設在福州馬尾羅星塔地方。除開鐵廠和船廠之外,船政局還設立船政學堂(又稱「求是堂藝局」),分前後兩堂,前堂學習法文,以培養造船人才為主;後堂學習英文,以培養駕駛人才為主。
1866年9月,左宗棠調任陝甘總督,赴任前推薦前江西巡撫沈葆楨任部理船政大臣。
福州船政局製成的第一艘輪船「萬年青」號,於1869年6月下水。至1874年2月,共造輪船15艘。至此,日意格等及法籍工匠數十人照原合同規定從船廠撤退,廠務和技術由船政學堂培養出來的學生接管?新造諸船,俱用華人駕駛。後來雖然也僱用一些洋匠,但人數很少,僱用時間也很短。
福州船政局建廠費用不40餘萬兩,由閩海關四成結款撥付。常年經費每年60萬兩,亦由閩海關以六成洋稅項下按下月以5萬兩撥付。後來又由閩省茶稅項下和沈葆楨兼辦台灣防務的費用中以『養船經費『名目,按月撥付2萬兩。至1874年,共用銀535萬余兩。1878年以後,閩海關不能按照原來規定按期撥款,積欠甚多,以致造成經費短缺,生產困難。自1874年至1895年,生產萎縮,二十多年中共造船約20艘,平均每年不到1艘。
船政局在辦廠過程中,雖然遇到了種種困難,但在造船技術方面則逐漸有所提高。最初只能製造150馬力以下的木殼,到1887年則製成第一艘鐵甲船,輪機也由舊式單機改為復合機,馬力由150增至2400,在中國近代造船史上,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
至中日甲午戰時福建船政所造艦船如下:
艦名 艦種 完工日期 排水量 造價 隸屬 附註
「萬年青」 運船 1869.6.10 1,370噸 163,000兩 福建水師 1887.1.20撞沉
「湄雲」 木質兵船 1869.12.6 578噸 163,000兩 北洋水師 1895.3.6被日俘
「福星」 木質兵船 1870.5.30 515噸 106,000兩 福建水師 1884.8.23被擊沉
「伏波」 木質兵船 1870.12.22 1,258噸 161,000兩 福建水師 1884.8.23自沉
「安瀾」 木質兵船 1871.6.18 1,258噸 165,000兩 福建水師 1874.9.29遇風沉
「鎮海」 木質兵船 1871.11.28 572.5噸 109,000兩 福建水師
「揚武」 木質兵船 1872.4.23 1,393噸 254,000兩 福建水師 1884.8.23被擊沉
「飛雲」 木質兵船 1872.6.3 1,258噸 163,000兩 福建水師 1884.8.23被擊沉
「靖遠」 木質兵船 1872.8.21 572.5噸 110,000兩 南洋水師
「振威」 木質兵船 1872.12.10 572.5噸 110,000兩 福建水師 1884.8.23被擊沉
「濟安」 木質兵船 1873.1.2 1,258噸 163,000兩 福建水師 1884.8.23被擊沉
「永保」 木質兵船 1873.8.10 1,353噸 167,000兩 福建水師 1884.8.23被擊沉
「海鏡」 運船 1873.11.8 1,358噸 167,000兩 北洋水師
「琛航」 運船 1874.1.6 1,391噸 164,000兩 福建水師 1884.8.23被擊沉
「大雅」 運船 1874.5.16 1,391噸 164,000兩 福建水師 1874.9.29遇風沉
「元凱」 木質兵船 1875.6.4 1,258噸 162,000兩 福建水師 1894.11被日俘
「藝新」 木質兵船 1876.6.10 245噸 5,100兩 福建水師 1884.8.23自沉
「登瀛洲」 木質兵船 1876.9.15 1,258噸 162,000兩 南洋水師
「泰安」 木質兵船 1876.12.2 1,258噸 162,000兩 北洋水師 1937自沉
「威遠」 鐵脅木殼兵船 1877.5.15 1,258噸 195,000兩 北洋水師 1895.2.6被擊沉
「超武艦」 鐵脅木殼兵船 1878.6.19 1,268噸 200,000兩 南洋水師
「康濟」 練船 1879.7.21 1,310噸 211,000兩 北洋水師
「澄慶」 鐵脅木殼兵船 1880.10.22 1,268噸 200,000兩 南洋水師 1885.2自沉
「開濟」 鐵脅雙重快碰船 1883.1.11 2,153噸 386,000兩 南洋水師 1902.6.22爆炸沉
「橫海」 鐵脅木殼兵船 1884.12.18 1,230噸 200,000兩 南洋水師 1886.2觸礁沉
「鏡清」 鐵脅雙重快碰船 1885.12.23 2,200噸 363,000兩 南洋水師
「寰泰」 鐵脅雙重快碰船 1886.10.15 2,200噸 366,000兩 南洋水師 1902.8.17撞沉
「廣甲」 鐵脅木殼兵船 1887.8.6 1,296噸 220,000兩 北洋水師 18949.17擱淺
「平遠」 鋼甲鋼殼兵船 1888.1.29 2,150噸 524,000兩 北洋水師 1895.2.17被日俘
「廣乙」 鋼脅鋼殼魚雷快船 1889.8.28 1,110噸 200,000兩 北洋水師 1894.7.25擱淺自焚
「廣庚」 鋼脅木殼兵船 1889.5.30 316噸 60,000兩 廣東水師
「廣丙」 鋼脅鋼殼魚雷快船 1891.4.11 1,030噸 200,000兩 北洋水師 1895.2.17被日俘
「福靖」 鋼脅鋼殼魚雷快船 1893.1.20 1,030噸 200,000兩 福建水師 1898.7遇風沉
「通濟」 鋼脅鋼殼練船 1894 1,900噸 1,100,000元 中央海軍 1937自沉
江南造船廠
江南造船廠的前身是江南機器製造總局(簡稱江南製造局),曾用名江南船塢、江南造船所,始建於清同治四年(1865年)。
同治四年,江海關道丁日昌奉兩江總督李鴻章之命,以4萬兩白銀買下位於上海虹口地區的美商旗記鐵工廠的全部設備,又以2萬兩白銀購買該廠的庫存材料及工具。李鴻章以此為基礎,將江海關道丁日昌、總兵韓殿甲分別在上海開設的2個洋炮局合並進來,成立江南機器製造總局。同治四年至光緒三十一年(1865~1905年)系製造局時期。同治六年,江南製造局從虹口遷至城南高昌廟鎮(現址),先後建立機器廠、木工廠、鑄銅鐵廠、熟鐵廠、輪船廠、鍋爐廠、槍廠、火葯廠、槍子廠、炮彈廠、水雷廠、煉鋼廠等13個廠和1個工程處以及庫房、棧房、煤房、文案房、工務廳、中外工匠宿舍等,並建有泥船塢1座,共佔地70餘畝(4.3萬平方米),在設備和規模上已具近代工業的雛型。這一時期的主要任務是從事軍火生產,中國的第一批機床、第一爐鋼,以及無煙火葯、步槍、鋼炮、鐵甲炮艇等,均始出於此。光緒十七年由於生產的發展,工廠面積從原來佔地4.3萬平方米擴展至24.6萬平方米;工人由建局初的200多人,增至2913人,加上管理人員,約3600餘人。
光緒三十一年至民國元年(1905~1912年)為江南船塢時期。清政府決定局塢分家,把船塢部分從製造局中劃分出來,成立江南船塢;製造局的另一部分成為專門製造軍火的兵工廠,辛亥革命後改稱上海製造局。民國6年改稱上海兵工廠,直至民國21年停辦,大部分機器搬遷至杭州和南京金陵兵工廠,小部分並入武漢漢陽兵工廠。局塢分家後,船塢採用商務化的經營方針,生產業務漸有起色,過去船塢長期荒廢的局面逐漸改觀。光緒三十一年至宣統三年共造船136艘,總排水量21000多噸,其中宣統三年(1911年)建造的「江華」號長江客貨輪,船長330英尺,寬47英尺,吃水7.5英尺,排水量4130噸,被當時航運界評為「中國所造的最大和最好的一艘輪船」。在修船方面內外招攬,業務甚廣,光緒三十三年至宣統三年的5年間,共修理大小艦船524艘,年均修船量105艘。由於經營業務擴大,營業額和利潤猛增。局塢分家時,借用江安糧道庫銀20萬兩的開辦費,原定10年內分期歸還,由於營業狀況好轉,提前4年全部還清。這一時期的技術力量也不斷增強,局塢分家時,固定工人約60~70人,至宣統三年已增至1000餘人。
民國元年至1949年上海解放為江南造船所時期。辛亥革命後,江南造船所仍採取商務化經營方針,造船業務逐漸趕上和超過當時造船工業中處於壟斷地位的英商耶松船廠。耶松船廠在宣統二年至民國6年間共造船82艘,總噸位42700噸;江南造船所在同一時期間共造船208艘,總噸位38846噸,已接近耶松船廠。民國7年江南造船所的造船總噸位增到60373噸,大大超過耶松船廠,居上海造船工業的首位。民國7~10年是江南造船所的全盛時期,在此期間為美國建造成4艘排水量萬噸級的運輸艦,被當時傳媒評為「中國工業史,乃開一新紀元」。
民國16年後,國民政府海軍部管理江南造船所,一度進行局部帶軍事性擴建。民國19年冬,將海軍輪電工作所並入江南造船所;次年1月,又將福州馬尾船政局(今馬尾造船廠)的製造飛機處並入江南造船所,後建成「江鶴」、「江鳳」等水上教練機和偵察機5架。這個時期的海軍艦艇修理業務相當頻繁,民國17~22年的6年間,共修理海軍艦艇271艘次,平均每年45艘次,而民國10~15年的6年間只修理海軍艦艇74艘,平均每年12艘次。當時的所長馬德驥引進西方的一套管理方法,改變了過去由英人毛根獨攬大權的局面。
民國26年7月,抗日戰爭爆發,11月上海淪陷,江南造船所為日本陸軍侵佔,日軍把上海兵工廠(原製造局的另一部分)場地劃入江南造船所,並強行圈佔附近民地,使全所面積增達34.3萬平方米,還把南京的3家民營小船廠的機器設備,全部拆並入所內,使江南造船所的場地和設備都有較大擴展。民國27年1月,移交日本海軍管理,改名「朝日工作部江南工場」,同年3月,又由日本海軍委託日商三菱重工業株式會社接辦,改名「三菱重工株式會社江南造船所」。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日軍又將新侵佔的英聯船廠所屬的和豐船廠與瑞鎔船廠劃歸江南造船所。改名「淑浦船塢」和「楊樹浦工場」。日軍佔領時期,江南造船所共建造各類船舶100多艘,還造了300多艘攻擊型的「自殺艇」,並進行了大量的船艇修理。

⑥ 洋務運動中的軍事工業有哪些,民用工業有哪些

洋務運動(1861年至1894年),又稱自強運動,是清朝政府內的洋務派在全國各地掀起的「師夷之長技以制夷」的改良運動。

在兩次英法聯軍失利、太平天國起義後,清廷上層為應對內憂外患形成了「洋務派」與「守舊派」兩種陣營,以李鴻章、曾國藩、左宗棠為代表的洋務派官員主張摹習列強的工業技術和商業模式,利用官辦、官督商辦、官商合辦等模式發展近代工業,以獲得強大的軍事裝備、增加國庫收入、增強國力,維護清廷統治。因為清軍北洋水師在甲午戰爭中全軍覆沒,沉重打擊了清廷的信心,洋務運動黯然收場。

洋務運動進行30多年雖然沒有使中國富強起來,但洋務運動引進了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使中國出現了第一批近代企業,在客觀上為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起到了促進作用。

⑦ 請問,民國時期,中國有沒有軍事工業,機關槍,大炮,飛機能不能自己生產

第1工廠 漢興公司 漢廠 重慶鵝公岩, 張家溪 丁天雄 槍彈 手榴彈 甲雷 機槍
第2工廠 天成公司 漢葯廠 重慶納溪溝 熊夢莘 發射葯 黑葯
第10工廠 忠恕林場 炮技處 重慶空水沱 庄權 小炮彈 葯包
第11工廠 鞏固商行 鞏廠 四川銅鑼驛 李待琛 炮彈 步機槍 手榴彈
第20工廠 川益公司 川一廠 重慶銅元局 李維城 槍彈 甲雷 銅皮
第21工廠 寧和號 寧廠 重慶簸箕石 李承干 步機槍 迫炮 迫炮彈
第21工廠 昆明分廠 昆明始甸 范志遠 迫炮 迫炮彈
第22工廠 容光公司 光學廠 雲南昆明 周自新 望遠鏡 測遠鏡
第23工廠 洽蘆東齋 鞏分廠 四川瀘縣 吳欽烈 面具 特種葯 火葯
第24工廠 蓬光別墅 渝鋼廠 重慶磁器口 楊吉輝 鋼料 手榴彈
第25工廠 念吾農場 重慶張家溪 丁天雄 槍彈 手榴彈 銅皮
第26工廠 四川長壽 周宗祥 炸葯
第30工廠 濟川公司 陝一廠 重慶王家沱 李世瓊 手榴彈 擲彈筒 擲榴彈
第40工廠 柳絲農場 桂廠 四川綦江 劉守愚 槍彈 擲彈筒 擲榴彈
第41工廠 桐葉公司 粵一廠 貴州桐梓 鍾道錩 機槍 步槍
第42工廠 綠溪林場 粵面具廠 貴州遵義 陳正修 面具
第50工廠 務實林場 粵二廠 重慶郭家沱 江杓 炮彈 炮樣板
第51工廠 無逸林場 昆明海口區 毛毅可 輕機槍
第52廠籌備處 無量林場 雲南宜良 王仍之 炮 炮彈
鋼鐵廠遷建委員會 瀘漢公司 重慶大渡口 楊繼曾 鋼鐵 工兵器材
航空兵器技術研究處 萬能林場 不明 四川萬縣 劉東騋 槍擲彈筒及彈

⑧ 洋務運動中創辦的軍事工業和民用工業有哪些

  1. 洋務運動時期舉辦的軍事工業主要有:江南製造總局(李鴻章)、上海輪船招商局(李鴻章)、福州船政局(左宗棠)、安慶內軍械所(曾國藩)。

  2. 洋務運動時期舉辦的民用工業主要有:天津機器製造局 (崇厚)、湖北織布局(張之洞)、天津開平煤礦 (李鴻章)、湖北漢陽鐵廠(張之洞)。

  3. 洋務運動是在晚清時期也就是19世紀60~90年代由洋務派所發起的一場引進西方軍事裝備、機器生產和科學技術的運動,目的是維護封建統治。但在客觀上來講一系列企業的舉辦促進了社會進步。

閱讀全文

與民國的軍工業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賓士斯賓特胎壓打多少 瀏覽:290
戶口轉香港後汽車如何報廢 瀏覽:773
賓士車c260sd卡在哪裡買 瀏覽:359
青島到紅島河套工業區怎麼走 瀏覽:821
我國的最大工業基地在哪裡 瀏覽:120
寶馬4s店電瓶質保多久 瀏覽:856
長春汽車廠哪裡可以游泳 瀏覽:426
賓士與寶馬30幾萬哪個值得買 瀏覽:597
奧迪s4定製要等多久 瀏覽:307
如何通過汽車胎壓看前輪 瀏覽:259
奧迪a4l什麼時候恢復生產 瀏覽:509
汽車過戶在哪裡查詢進度 瀏覽:532
寶馬3系和x1買哪個好 瀏覽:690
寶馬m5貸款多少錢 瀏覽:588
博越和寶馬哪個好 瀏覽:317
奧迪儀表盤怎麼設置顯示胎壓 瀏覽:620
5字頭寶馬是什麼意思 瀏覽:824
電力工業標准有什麼 瀏覽:656
工業降溫的方式有哪些 瀏覽:105
如何學會單手汽車 瀏覽:7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