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和鎮的鎮情概述
中和鎮位於資陽市雁江區東北部,居東經104°45' 49 --104°53' 08,北緯30°03' 17 --30°13' 31″之間,平均海拔445米,其東、南、北面分別與雁江區的丹山鎮、東峰鎮、清水鄉、寶台鎮、保和鎮接壤,東北部與樂至縣的中天鎮毗鄰。幅員面積121平方公里,有耕地面積77222畝(以下數據均以2005年統計數據為准),其中田24500畝,土52722畝,占雁江區22個鄉鎮中的第二位,系雁江區第二大農業鎮。307縣道(板永路)自西向東穿境而過,鄉道貫穿南北。鎮區距資陽市區27公里。鎮區內有街道8條,轄居委一個,鎮人民政府駐中和街。農村轄中和、銅鑼、大聖、白雲、廣德、魚水、飛山、獅馬、青龍、羅家、紅光、干溝、巨善、雷廟、金馬、龍嘴、清涼、三清、瓦蓋、方家、涼風、明月、羅漢、高字、龍虎25個村,451個組。該鎮有人口56931人,其中藏族9人,彝族6人,僳僳族1人,佤族1人,布衣族1人,傣族3人,苗族2人,納西族2人,非農人口2936人。
中和歷史悠久,唐屬丹山縣,宋隸磐石縣,明歸資陽縣北鄉,1743年(清乾隆八年)移寶台寺香館建中和場,1747年呈准開市,1909年置中和鄉(宣統元年);民國時期屬九區,轄保和場、中和場、太和場、人和場、裕通場,區公所駐地保和場;解放初期屬二區管轄,區公所駐地丹山鎮。土改時期改為第四區,轄中和、金星、太和、添福、涼風、永泰、復興、吉祥、迎龍、光明、真武、龍潭、方家、干溝、大同、高字、勝利17鎮鄉,區公所駐地中和場;合作化時期設保和區,中和、高字、涼風隸屬保和管轄;干溝、龍潭、太和隸屬丹山管轄。1961年10月,從保和區分出中和、涼風公社,丹山區分出干溝、太和、龍潭公社,臨江區分出大洪公社,增設中和區,區公所駐地中和場。1992年撤區並鄉建鎮,將原屬中和區管轄的太和、中和、涼風、龍潭四鎮鄉合並建立中和鎮,鎮人民政府駐地中和場。
解放初,只有一條老街,約300餘米長,石板鑲嵌,街道狹窄。改革開放以來場鎮建設發展較快,特別是撤區建鎮以來,場鎮建設突飛猛進。水泥澆鑄的板永路由西向東貫穿鎮域全境,竹太路、中大路橫跨鎮域南北,全鎮通村公路縱橫交錯,以鎮區為中心,向西可通往區內老君鎮、保和鎮、資陽城區;向東可通往區內丹山鎮、回龍鄉、新場鄉和東至縣石湍鎮、通旅鎮等;向南可通往區內東峰、小院、堪加和資中縣駿馬鎮等;北可通樂至中天鎮等,公路寬闊,四通八達。先後修建了1000米長的方碧路水泥街道(為板永路的組成部分)、建橫街,修建了育英橋、林江橋,引資1000萬元修建的20000平方米的綜合商貿市場全部完工並投入使用,成為丹山、中和、保和農副產品交易中心;新近澆躊完工的林江路水泥大街與原有的方碧路水泥大街縱橫交錯,投資80萬元完成了三級客運站的建設,增設了移動和聯通機站各一處。在鎮上,小靈通也能使用,信號很好。
鎮區面積迅速擴大到1.5平方公里,有街道8條,場鎮可容納人口8000餘人;計劃2000萬元的老街改造.正在規劃中。並在2013年成為四川省21個重點建設鎮之一,依託遂資眉高速 ,新機場高速,打造資陽東區工業集聚區。
⑵ 四川省資陽市雁江區有哪些鄉和鎮
截至2019年,四川省資陽市雁江區有22個鄉鎮,其中有19個鎮和3個鄉。
20個鎮分別為:雁江鎮、松濤鎮、寶台鎮、臨江鎮、保和鎮、老君鎮、中和鎮、丹山鎮、小院鎮、堪嘉鎮、伍隍鎮、石嶺鎮、東峰鎮、南津鎮、忠義鎮、豐裕鎮、碑記鎮、迎接鎮、祥符鎮、清水鎮;
2個鄉分別為:新場鄉、回龍鄉。
(2)資陽中和鎮屬於哪個工業園區擴展閱讀:
雁江是資陽唯一市轄區。資陽市雁江區位於四川盆地腹心地帶,歷史悠久、區位優越、產業興盛、宜商宜居,是資陽市唯一的市轄區,也是全市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幅員面積1632平方公里,總人口110萬。
雁江是古蜀文明發源地。堯為資國地,夏屬梁州,周入雍州為蜀國地,公元前135年(漢武帝建元6年)置縣,因城在資水(今沱江)之北,故名「資陽」。
沱江生態完美,金雁常住,故而江稱雁江,城叫雁城。雁江是「資陽人」的故鄉,挖掘出土的35000多年前的人類頭骨化石——「資陽人」,填補了舊石器時代人類歷史的空白。
既是東周天文學家、孔子之師萇弘,西漢諫議大夫、辭賦鼻祖王褒,東漢五官中郎將、經學家董鈞等古代「三賢」的故鄉;也是原上海市市長曹荻秋,現代作家邵子南,抗日名將饒國華,革命烈士余國禎等現代「四傑」的故鄉。
始建於唐貞元九年的半月山大佛為四川四大座佛之一,「資陽河」流派在川劇高腔中獨樹一幟。
雁江是成都近郊東大門。雁江與成都山水相連、地緣相近、人緣相親,是成都東向重要門戶,自古就有「東大路」穿境而過,縱連成渝,交通便利,商賈雲集;
現今成渝鐵路、成渝高鐵、成渝高速公路、遂資眉高速公路和國道321、351線等國省干線構成四通八達的交通網路,雁江已全面融入成都半小時經濟圈,率先開啟「同城時代」。
隨著天府國際機場和蓉昆高鐵、成都地鐵18號線、成資渝高速等重要通道的規劃建設,未來的雁江必將成為成都東部重要的臨空綜合交通樞紐,迎來資源要素的廣泛匯聚。
⑶ 中和鎮的地理概況
中和鎮原名黎梓衛,鎮境位於岳池縣東南部,與華鎣市明月鎮、岳池縣臨溪鎮、伏龍鎮、羅渡鎮、廣安區化龍鄉接壤,黎梓衛社區又坐落於渠江河畔,水陸交通發達,曾經是水上重鎮。位於縣境東南部,距縣城43公里。面積34.7平方公里,人口3.1萬。該鎮下轄羊頭壩、河峽溪、祝埡、太陽坪、山陵灣、兔兒梁、涼風埡、大廟山、河堰溝、長梁子、智光嘴、長石壩、龍泉寺、卿家堂、金鼎山、甘家梁、左家寨、馬家橋、大廟、資陽坪、二郎廟21個村委會和新場街、正南街、上東街3個居委會。
⑷ 資陽市雁江區中和鎮工業園區現有幾家廠入住
資陽市雁江區中和鎮有那些廠在招工
⑸ 四川省資陽市有哪些鄉鎮
截止2019年,下轄鎮68個鎮,48個鄉。
雁江區:雁江鎮、松濤鎮、寶台鎮、臨江鎮、保和鎮、老君鎮、中和鎮、丹山鎮、小院鎮、堪嘉鎮、伍隍鎮、石嶺鎮、東峰鎮、南津鎮、忠義鎮、豐裕鎮、碑記鎮、迎接鎮、祥符鎮。
鄉:新場鄉、回龍鄉、清水鄉
安岳縣轄32個鎮:岳陽鎮、興隆鎮、龍台鎮、通賢鎮、石羊鎮、鴛大鎮、姚市鎮、林鳳鎮、毛家鎮、李家鎮、永清鎮、周禮鎮、馴龍鎮、鎮子鎮、兩板橋鎮;
護龍鎮、元壩鎮、天林鎮、文化鎮、華嚴鎮、石橋鋪鎮、永順鎮、長河源鎮、卧佛鎮、護建鎮、忠義鎮、南薰鎮、思賢鎮、人和鎮、協和鎮、清流鎮、朝陽鎮。
37個鄉:魚龍鄉、來鳳鄉、高升鄉、合義鄉、白塔寺鄉、雙龍街鄉、乾龍鄉、大平鄉、千佛鄉、城北鄉、天馬鄉、悅來鄉、岳新鄉、偏岩鄉、雲峰鄉;
東勝鄉、頂新鄉、橫廟鄉、高屋鄉、努力鄉、天寶鄉、九龍鄉、岳源鄉、寶華鄉、拱橋鄉、大埝鄉、城西鄉、石鼓鄉、團結鄉、坪河鄉、瑞雲鄉、和平鄉、建華鄉、龍橋鄉、自治鄉、共和鄉、白水鄉。
樂至縣轄17個鎮、8個鄉:天池鎮、石佛鎮、回瀾鎮、石湍鎮、童家鎮、寶林鎮、大佛鎮、良安鎮、金順鎮、中和場鎮、勞動鎮、中天鎮、佛星鎮、蟠龍鎮、東山鎮、通旅鎮、高寺鎮等17個鎮,龍溪鄉、全勝鄉、孔雀鄉、龍門鄉、雙河場鄉、放生鄉、盛池鄉、涼水鄉。
1、元壩鎮
元壩鎮為地名,隸屬四川省資陽市安岳縣,安岳縣下轄鎮。因此地場壩較圓而得名,位於安岳縣境南部略偏東,居安岳縣城區東南方向,距安岳縣城區67公里。
2、天池鎮
樂至縣天池鎮位於樂至縣城區,幅員面積42.12平方千米,轄26個行政村、12個社區居委會。
衛生事業成績突出,大大小小醫療機構遍布鄉鎮。醫德醫風良好,醫療條件改善。極大地改善了鎮上百姓的就醫情況,得到了百姓的一致好評。
3、中天鎮
中天鎮隸屬於四川省資陽市樂至縣,位於樂至縣西南部,東鄰樂至縣佛星鎮,南鄰雁江區永太,西鄰雁江區吉祥,北鄰樂至縣高寺鎮。距樂至縣城24公里,距資陽市區31公里。且地處資樂路上,是樂至縣的南大門,區位優勢明顯。有30 多條,100 余公里鄉、村、社公路連通全鎮,交通條件便利。
4、佛星鎮
佛星鎮位於樂至縣之南,距縣城12公里,319國道線擦境而過,全鎮下轄27個行政村,309個農村合作社(合並後為193個社),有耕地36333畝,其中田14942畝、土21391畝。
常年專業種植蔬菜3000餘畝,其中大棚蔬菜800餘畝,其主要分布在觀音岩村(距縣城2公里)、大石包村(距縣城1.5公里)、玉皇廟村、保境村(距縣城9公里)。
5、雙河場鄉
雙河場鄉是四川省資陽市樂至縣轄鄉。1935年置雙河鄉,1958年改公社,1981年更名雙河場公社,1984年置雙河場鄉。雙河場鄉農業主產水稻、小麥、玉米,兼產油菜籽、棉花。養殖生豬、蠶。
⑹ 成都,中和鎮,到底屬於高新區,還是雙流縣管
亂搞。中和鎮實際行政規劃屬於雙流縣(今雙流區);所謂的高新區,高新西區,南區,這些都是一些虛擬架構。並沒有實體組織。根據 現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規定,一個行政單位必須要具備以下機構:行政機構(比如武侯區人民政府),權利機構(比如錦江區人民代表大會)。然而這些所謂的高新區並沒有以上機構,本不應該有任何管轄權和核發證件的權利。其實你們可以看到,全國各地,所謂的高新區,新技術產業區這些都是一個「域」的概念,並沒有實權,所謂的權利機構也只有一個所謂的「XX新區管委會」。 當然,在實際操作中,某些政府實際上是把「XX新區」 當作了一個建制區來管理,以「權利委託」的方式在行使管理權利。 這個必須給各位普及一下。
⑺ 資陽市雁江中和工業園區今年有什麼工程和企業
正在開發初期,先平地,再引進企業
⑻ 有誰知道成都大的工業區在哪些地方
成都各個區比較大的工業區有:成都青羊工業區、成都高新工業區、 成都武侯工業區、成都錦江工業區、成都龍泉工業區、成都龍潭工業區、成都資陽工業區、成都金牛區工業園、成都現代工業港、成都成華工業區、青白江——新都工業集中連片區,基本上是一個區(市)縣一個工業集中發展區。
錦江區:錦江工業區位於中和鎮。
成華區:龍潭工業園區,位於三環路外龍潭寺以南。
青羊區:成都青羊發展工業園又名成都青羊工業總部基地,位於成都重點打造的20個工業集中發展區之一的青羊工業集中發展區核心區域。青羊工業總部基地位於成都市青羊區成飛大道一號,佔地面積933畝。
龍泉驛區:龍泉工業區位於成龍大道以南。主體是國家級成都經濟技術開發區,主要是機械和汽車類工廠多。
(8)資陽中和鎮屬於哪個工業園區擴展閱讀:
成都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Cheng Hi-Tech Instrial Development Zone),簡稱成都高新區,由成都高新南區、成都高新西區、成都高新東區組成。成都高新區實行省市共建、以市為主的管理體制,由成都市直管,不屬於國家法定行政區劃。成都高新區(不含東區)屬於成都市中心城區。
成都高新區託管總面積613平方公里,共劃分為7個街道、12個鄉鎮。其中高新南區87平方公里,包括武侯區的4個街道和雙流區的1個街道;高新西區43平方公里,包括郫都區的2個街道;高新東區483平方公里,包括簡陽市的12個鄉鎮。
成都高新區是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 、全國版權示範園區 、全國科技和金融結合試點地區、國家知識產權示範園區 、國家高新技術產業標准化示範區 、全國知名品牌創建示範區 ,亦是四川天府新區重點區域 。
截至2016年末,成都高新區共設機構34個。其中工作機構16個、派出機構7個、駐區派出機構2個、垂直管理部門7個、企事業單位2個。街道辦事處7個,居民社區50個,社區籌備組13個。全區總人口122.6萬人,其中南部園區669363人、西部園區240088人,東部園區戶籍人口31.7萬人。
2016年,成都高新區在科技部火炬中心國家高新區的綜合排名升至全國第3位,僅次於北京中關村和上海張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