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地理問題。印度班加羅爾,加爾各答,孟買,德里,分別是什麼產業
班加羅爾是印度的矽谷,為著名的高興技術開發區。加爾各答為東北部的港口城市,主要發展化工、製造產業等。孟買西部城市,產業主要有鋼鐵、紡織、化等產業。新德里是印度的首都,為政治中心,有機械製造工業和紡織工業。恆河平原種植水稻、小麥,經濟作物有甘蔗、黃麻;印度平原種植小麥,經濟作物主要是棉花。
『貳』 印度的鋼鐵工業主要分布在哪
主要分布在德干高原東北部。因為鋼鐵工業對煤炭,鐵礦的需求較大,而德干高原的東北部的奧利薩邦有世界最大的赤鐵礦礦床之一。
『叄』 恆河下游平原及三角洲地區的主要農產品
恆河下游平原及三角洲地區的主要農產品是水稻和黃麻。
『肆』 恆河下游主要經過() (哪個國家)
恆河下游主要經過印度和孟加拉國。
西孟加拉邦以下為下游,入孟加拉國後,恆河被稱為帕德瑪河(意為荷花),分成數條支流,在達卡西北與布拉馬普特拉河匯合,形成「丫」字形,最後注入孟加拉灣。
由於受氣候的影響,雨季時,泛濫成災;旱季時,水量卻供不應求。特別是1970年,印度在靠近孟加拉國邊界建成法拉卡水壩,使恆河旱季時流入孟加拉國的水量減少了3/4,導致兩國原來因為水資源問題而緊張的關系更加突出。
為緩和緊張的關系,兩國於1996年12月達成協議:旱季期間,當恆河的流量在1980m³/秒以上時,孟加拉國可得到至少約990m³/秒的流量;當流量低於1980m³/秒時,孟加拉國將分得流量的一半。
恆河污染嚴重
恆河是印度教徒心中的「聖河」,他們相信在恆河水中沐浴可以洗滌罪孽。印度政府公布的一份報告顯示,每天約265億升未經處理的臟水流入恆河及沿海水域,印度城鎮處理的下水道污水不到污水總量的30%。
恆河和其他印度河流現在的污染十分嚴重,河水中的下水道污水比淡水中所佔比重更大,沿岸工業排放廢水以及火葬焚燒屍體產生的污染物,更加劇了污染。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恆河
以上內容參考鳳凰網-印度恆河污染嚴重 百萬教徒無處「洗罪惡」
『伍』 上游清澈的的恆河為什麼在中游卻有嚴重的污染
印度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曾創造出了著名的「恆河文明」。而恆河這條歷史悠久的河流,也被印度人認為是「印度的母親」和「聖河」。
然而,恆河雖然被印度尊為聖河,但卻是世界上污染最嚴重的河流之一。並且多年以來,印度政府始終沒有對恆河進行有效的治理。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首先我們要知道,恆河是起源於喜馬拉雅山,最後注入孟加拉灣的一條河流。在起源那一段,恆河水的確是無比清澈、甘甜,完全當得起「神聖」之名。
但當河水流入印度之後,恆河開始遭到重度污染。而恆河下游的孟加拉國,則只能忍受印度帶來的各種垃圾。甚至有人調侃說:「從孟加拉的恆河裡舀出一碗水,都可以直接當作農化肥使用了。」
(莫迪)
那麼,為什麼印度不對恆河進行治理呢?
實際上,印度也有不少人對恆河的境況感到擔憂。比如印度總理莫迪,就曾經提出過凈化恆河的計劃。但因為一些原因,這些計劃最終並沒有實行。
第一個原因,是印度人數千年來的宗教觀念。
在莫迪計劃凈化恆河,准備禁止人們將屍體、骨灰投入恆河後。印度國內立馬就出現了大量的反對聲音。在印度人看來,禁止到恆河進行水葬,是對印度教文化極不尊重的表現。由於國內反對的意見過多,莫迪的凈化計劃只能暫時擱淺。
第二個原因,是印度本身的經濟原因。
二戰之後,盡管印度憑借不結盟政策,在國際社會中左右逢源,得到了一定的發展,但其總體經濟仍然算不上發達。在印度國內,仍然有眾多地方需要大量金錢進行建設。與其把金錢投入去治理恆河,招致人們的反對。倒不如加大對國內基礎設施的建設。
第三個原因,是印度為了發展必須付出的代價。
我們知道,印度一直想成為南亞霸主,成為一個真正的超級大國。要成為超級大國,就必須在軍事、科技、經濟等方面達到一定的硬性指標。
印度的很多企業,都在恆河邊設有工廠。一旦政府禁止他們向恆河排放污水廢料,那麼很多環保標准不達標的企業,都會面臨著倒閉的風險。而如果印度的企業大面積倒閉,毫無疑問將會對印度的發展產生巨大沖擊。
所以,為了保持持續發展,印度政府只能對這些企業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而恆河則只能繼續擔當受害者角色。
『陸』 比較印度河河口和恆河入海口的氣候特點、附近的工業城市城市、農產品、宗教方面的差異。
印度河入海口(在巴基斯坦境內):
氣候特點:熱帶沙漠氣候,氣候特點終年炎熱乾燥。
附近城市:卡拉奇(巴基斯坦最大的港口及城市)、蓋蒂本德爾、特達
農產品:主要是工業城市、港口,作物有棉花。
宗教:伊斯蘭教
恆河入海口(恆河主要在印度境內,其入海口在孟加拉國境內):
氣候特點:熱帶季風氣候,氣候特點是全年高溫,有明顯的旱雨兩季。
附近城市:達卡(孟加拉國首都,全國政治、經濟、交通中心)、吉大港(孟加拉國最大港口)
農產品:黃麻
宗教:伊斯蘭教(不過恆河大部分在印度境內,印度主要信奉印度教)
『柒』 印度吠陀時代恆河流域,新興的手工行業有哪些
恆河流域手工業也有了進一步的發展和創新。一些新興的手工行業如雨後春筍般悄然涌現,如鐵匠、編織工、刺綉工、染工等。新的手工部門的出現必然的將帶動一系列的社會發展效益,同時還標志著社會生產力得到了進一步發展。
『捌』 恆河平原特色
恆河平原特點:
地面平坦,河網縱橫,土地肥沃,人口密集,工農業發達,城鎮眾多,交通便利,為印度、孟加拉的主要經濟地區。地勢利於進行大規模軍事行動。包括印度東北部和孟加拉國。地面平坦,水網稠密,土壤肥沃,人口眾多。盛產水稻、玉米、油菜籽、黃麻、甘蔗等。屬熱帶季風氣候,雨季易泛濫成災。降水量900—1,500毫米,自東而西減少,且變率大,有德里、加爾各答、勒克瑙、瓦拉納西、巴特那(印度)和達卡(孟加拉國)等大城市。
長江三角洲平原:屬北亞熱帶季風氣候,雨量充沛,水道縱橫,湖盪棋布,向有水鄉澤國之稱。土地肥沃,農業產水稻、棉花、小麥、油菜、花生、魚蝦等,是中國人口最稠密的地區之一。在長江下游和滬寧線兩旁有許多重要城鎮,如上海市、蘇州市、常州市、無錫市、鎮江市、揚州市、泰州市、南通市等。其中,上海是中國最大的工商業城市,世界著名的外貿港口,蘇州、無錫、常州等是風景游覽地和新興的工業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