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工業生產 > 棗庄市南工業區有哪些發展

棗庄市南工業區有哪些發展

發布時間:2022-09-18 21:41:52

⑴ 我們棗庄還有發展空間嗎

魯南經濟帶區域發展規劃

棗庄、濟寧、日照、臨沂、菏澤5個區域中心城市,通過優化產業配置和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完善城市功能,擴大城市規模,提高集聚擴散效應,增強輻射帶動能力。

到「十一五」末,臨沂、棗庄中心城區人口分別達到145萬人和85萬人,

日照、濟寧、菏澤分別達到80萬人、70萬人和50萬人。

魯南五市臨沂棗庄是中心.淮海經濟區20個市棗庄人均產值是第一名.

山東省政府批復了棗庄市城市新一輪城市總體規劃,確定棗薛一體,構築大棗庄的格局,依託薛城向東建設新城區,逐步實施行政中心西移。已編制了10平方公里的城市分區規劃,總規劃面積26平方公里。

總體布局

西城區:西城區位於店韓路、郯薛路、棗曹路和潘龍河圍合區域。規劃重點是加強棗庄新城和高新技術開發區的建設,在棗庄新城集中建設以市級行政辦公、商務會展、文化娛樂、體育等為主導功能的城市中心,與環境優美、設施齊全的居住區有機結合,形成現代化新城區;積極吸引高新技術、高效能、無污染的新興工業向高新技術開發區集聚。規劃西城區人口規模控制在55萬人,城市建設用地控制在66平方公里。

東城區:東城區位於東環路以西,明泉路以東,市中區南部區界與北部山體之間。規劃重點是疏解老城、優化用地結構、改造提升環境、強化商業服務功能,同時結合棗庄經濟開發區,發展建設現代製造工業。規劃東城區人口規模控制在50萬人,城市建設用地控制在49平方公里。

嶧城組團:嶧城組團位於東環路以西,孫庄、韓樓村以東,嶧城北部區界與棗嵐高速公路之間。規劃重點是完善組團功能布局,大力發展特色旅遊業及相關產業。規劃嶧城組團人口規模控制在12萬人,城市建設用地控制在12平方公里。

張范組團:張范組團位於光明大道兩側,以現狀張范鎮駐地為基礎,發展一類工業和部分生活居住。規劃重點是加強光明大道兩側的發展建設。規劃張范組團人口規模控制在3萬人,城市建設用地控制在5平方公里。

中心城,

至2020年,人口將增至120萬人左右。西城區,到2020年,人口將增至70萬人。

棗庄的交通優勢非常顯著,京滬鐵路、京福高速、206國道、104國道和京滬高速鐵路縱貫南北,並在棗庄新城區設客運、貨運站,

棗曹公路、光明大道、郯薛路、京杭大運河、薛棗鐵路和棗臨高速公路(京福、京滬高速公路連接線)棗臨鐵路橫穿東西。

其潛在的經濟優勢突出,位於京滬城市發展軸上,是魯蘇聯系的重要門戶,處於京滬、隴海、魯南三個經濟發展帶的交匯處,可藉助區域聯合,兼收並蓄,實現社會發展和經濟騰飛。

⑵ 山東省棗庄城市怎麼樣

直接告訴你經濟發展情況吧! 2009年全市生產總值(GDP)完成1201億元。如今在修建BRT交通運輸。 什麼叫BRT, 你可以去網路。

棗庄還有很多全省、全國乃至全世界之最! 具體有哪些可以去網路。

謝謝。

補充一點, 棗庄經濟不是不發達, 應該看如何比較了。 不說上海、北京了,你就是和濟南、青島這些比,當然也不行了。 但是和省外一些地級市相比, 就算這些地級市在他們省經濟不錯的,和棗庄比起來也可能會有差距的! 為什麼呢? 告訴你原因, 因為山東省整體經濟實力太強了,棗庄跟不上的。不過棗庄經濟水平按照數據顯示表明還算湊合的! 不要被當地一些無知愚昧的市民忽悠了。

⑶ 棗庄市台兒庄區2010年政府工作報告的二

2010年主要工作任務
2010年,是十一五規劃的最後一年,也是全區實現經濟跨越、城市轉型、社會全面進步的關鍵一年。在這一年裡,運河古城將正式對遊客開放,海峽兩岸交流基地將發揮出應有的作用,台兒庄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將進一步擴大,我們既感到無比的自豪,也感到肩頭擔子的沉重。當前,國際經濟形勢還不明朗,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還不可能在短期內消除,國內既面臨著拉動內需的繁重任務,也潛藏著通貨膨脹的較大壓力。從區內看,我們既處在城市轉型的起步階段,也處在工業經濟快速發展的爬坡時期,財源、資源、客源,個個都是難題,改革、發展、穩定,樣樣都有壓力。但我們更要看到,新的一年全區發展也面臨一些難得的機遇,中央繼續實行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成為區域發展的持續動力;運河古城A區的建成和招商工作的進展,極大的提振了幹部群眾的信心;近幾年招商引資成果的逐步顯現,必將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強大的支撐。我們既要有如履薄冰、逆水行舟的危機感和壓力感,更要有乘勢而上、爭創一流的進取心和自信心,科學把握形勢,正確應對挑戰,巧妙捕捉機遇,推動台兒庄發展進入一個嶄新的歷史階段。
根據中央、省、市的部署和要求,結合我區實際,2010年政府工作總的指導思想是: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七大和十七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以「轉方式、調結構」為主線,突出工業強區、古城重建、創業富民「三個關鍵」,統籌推進招商引資和重點項目建設、城市建設與管理、新農村建設、計劃生育、社會穩定「五項重點」,努力實現經濟實力明顯增強、居民收入明顯增長、城市形象明顯提升、生態環境明顯改善、社會事業明顯進步的目標。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全區生產總值增長12%,地方財政收入增長12%,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4%,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7%,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9%,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8.5%,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8%以內,萬元生產總值能耗下降6%左右,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6.3‰以內。
(一)以資源型城市轉型為動力,調整優化經濟結構,加快提升綜合實力。緊緊抓住結構調整這條主線,加快發展農村經濟,培植壯大工業經濟,著力提高服務業占生產總值的比重。
優化結構抓調整,開啟現代工業裂變發展新征程。工業是財源基礎,是辦好其他一切事業的重要支撐。近年來,我區煤炭、化工等產業已經在裂變發展上作出了有益探索,尤其是與一批上市企業開展了合資合作,初步形成了產業發展鏈條,具備了裂變發展的基礎,我們必須乘勢而上,努力擴大與大企業、大集團和上市公司的合作成果,推動產業優化升級,膨脹經濟總量。煤炭產業,以王晁集團為龍頭,一方面拓展新煤源,抓好境外100萬噸煤礦項目建設,壯大煤炭主業;一方面積極開發炭黑及余熱發電、橡膠製品等下游產品,延伸拉長煤炭產業鏈,力爭年內達到20萬噸炭黑、67萬平方米橡膠輸送帶生產能力,形成循環經濟發展模式。化工產業,以豐元化學為龍頭,引進資金、技術,從單一生產液氨,到由液氨生產硝酸,硝酸生產草酸,再由草酸生產草酸鹽、精細電子化學產品,逐步壯大產業鏈,佔領市場制高點。通過上市融資,啟動3個募投項目建設,打造稅收過億元企業。水泥產業,取締高耗能的立窯水泥,發展低耗能的旋窯水泥、余熱發電,穩定產量,提高質量,降低耗能和污染,盡快實現由量的擴張向質的提高轉變、由水泥大區向水泥強區轉變。紡織產業,以海揚王朝、魯棉紡織為龍頭,由紡紗、織布到制衣,由粗加工到精深加工,積極優化產品結構,加快技術改造和創新,提高產品附加值和經濟效益。造紙產業,積極發展高端產品,力爭20萬噸牛卡紙項目盡快落地,同時通過節能降耗和污染治理,實現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新興產業,鼓勵發展新能源、電子產品、新材料、生物科技等高新技術產業,積極推進自主創新和技術改造,鼓勵引導企業爭創「名牌產品」和「馳名商標」。強化調度與指導。引導企業強化內部管理,推進現有企業挖潛改造,加大市場開拓力度,鞏固提高市場佔有率和企業效益。完善載體建設。加快推進經濟開發區道路、集中供熱、供電等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增強吸納力、承載力和聚集力。
建好古城抓旅遊,開啟現代服務業跨越發展新時代。古城重建是台兒庄的百年大計、千秋偉業,對於改變城市面貌、推動旅遊業發展、加快城市轉型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必須堅定不移的加以推進。在古城建設上,進一步細化完善A區,從綠化美化、業態布局、文化氛圍等全方位入手,實行精細化包裝,把A區建成古城的樣板;借鑒A區建設經驗,加快推進其他區域建設,爭取五一節前完成主體工程,貫通古城水系,基本形成古城風貌。在古城招商經營上,堅持「政府主導、市場運作」的原則,組建古城經營管理公司,推進與上海百馬集團的合作,加快A區業態布局調整和招商工作進度,進一步完善餐飲、住宿、游樂、購物、休閑等功能,爭取五一節前具備開城條件。在配套建設上,加快清御園大酒店、溫泉度假村、美食街等配套建設,完成華興路、沿河路建築仿古改造,規范完善城市公交、計程車運營;按照建設節能古城、數字古城、生態古城的要求,搞好地源熱泵、一卡通等配套建設,增強服務功能;加快國家級「運河濕地公園」、「運河水利風景區」建設,豐富古城看點。在海峽兩岸交流基地建設上,積極爭取政策扶持,改造提升大戰紀念館展陳設施及周邊環境,努力推動兩岸高層互訪,精心組織青少年交流、經貿和文化交流等系列活動,提高台兒庄在海內外的知名度。在旅遊開發上,充分挖掘運河文化、大戰文化和民俗文化,增強古城文化底蘊。按照大旅遊、大產業、大市場的要求,搞好旅遊商品、特色餐飲開發,組織好美食文化節、運河龍舟大賽等活動,以「棗庄二日游」為抓手,加大宣傳推介與客源引進力度,著力打造全市乃至全省的旅遊龍頭。在服務業發展上,實施文化路市場改造、整合區農資銷售市場,搞活糧食流通,組織好「家電下鄉」、「汽車下鄉」等活動,加快沿運港口整治,提升港航業規模和檔次。加強金融運行監管,廣開融資渠道,促進全區經濟平穩快速增長。
創業富民抓投入,開啟新農村建設新局面。農業是基礎產業,農民是拉動內需的主力軍。在工業反哺農業的新階段,重點從加大投入、調整結構和示範引導三個方面入手,不斷加快新農村建設步伐。扎實推進「創業帶就業」。實施「以創業帶就業」是深化農村富餘勞動力轉移計劃、促進農民致富增收的重要舉措,必須堅定不移的抓好落實。採取農村經紀人帶動、典型示範推動、政策扶持拉動等多種方式,培植專業戶、專業村,促使就業崗位向低收入農戶、困難群眾、零就業家庭集中,加工企業向連片村聚集。建立完善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長效機制,以加工專業村創建為抓手,努力培植一批市場前景好、就業容量大、易於普及的農村加工產業,不斷增加農民的工資性收入。各鎮街年內新發展專業村5個,力爭初具雛形專業村的覆蓋面達到30%以上,通過兩至三年的努力,使小加工、小作坊變成「大產業」。積極發展現代農業。推廣優質高效新品種、新技術,做大做強蓮藕、林果、食用菌、「三水」農業等優勢產業。加快農業品牌化、產業化進程,新發展一批綠色、有機食品,加快培植祥和乳業等農業龍頭企業,促進農產品加工增值。鼓勵發展農村合作經濟組織,提高農民的市場化組織程度。建設區、鎮兩級「三農服務中心」,組織開展好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試點,優化勞動力資源配置。加大農田水利建設投入。抓住治淮南下、東調南下二期配套等工程機遇,投資1.76億元,啟動新溝河黃林橋改建、伊家河南堤防汛道路硬化、運河北堤東段路面硬化及濤溝河、大沙河、四支溝復堤工程,精心組織實施勝利渠馬蘭泥溝灌區續建配套、張山子鎮自然災害損毀修復項目,加快推進2.5萬畝農業綜合開發、勝利渠邳庄灌區末級渠系配套等工程建設進度,提高防汛除澇能力。加強農村設施和環境建設。扎實推進農村新型能源和自來水建設,擴大沼氣建池規模,提高沼氣利用率。以鎮駐地和城鄉結合部為重點,大力開展農村住房建設與危房改造,促進村莊布局優化和居住條件改善。加強村莊環境綜合整治,提升農村環境質量。全面落實各項惠農政策。加大種糧直補、農資補貼和良種補貼力度,確保改革發展成果惠及農村、造福農民。加強重大動物疫病及美國白蛾等災害防控,確保農業生產安全。
開源節流抓規范,努力實現財稅工作新突破。大力培植財源,涵養稅源,落實稅收優惠政策,重點扶持納稅大戶,蓄積財政增長後勁。嚴格依法治稅,創新稅收監管模式,充分挖掘增收潛力,確保應收盡收,逐步提高稅收佔地方財政收入的比重。強化非稅收入管理,突出抓好國有資源、資產有償使用收入和國有資本經營收益的徵收管理,切實增強政府調控能力。堅持勤儉辦一切事業,嚴格控制和壓減一般性支出,千方百計保民生、保運轉、保穩定,逐步加大「三農」、教育、衛生、社會保障、節能減排等方面的投入。深入研究國家和省、市扶持政策,科學編報項目計劃,爭取項目資金。堅持自力更生為主、上級扶持為輔的原則,加快鎮街財源建設,盡快扭轉部分鎮街財政困難的局面。
(二)以招商引資為手段,加快重點項目建設,增強區域經濟發展活力。繼續把招商引資和重點項目建設作為經濟工作的「天字型大小」和「一把手」工程,進一步優化投資環境,著力提升項目對經濟的拉動力。
以更大的力度推進招商引資。按照「招大引強、量質並舉」的原則,不斷創新招商思維和方式,全面落實招商引資目標責任制和激勵機制。政府各部門要進一步強化招商服務,主動幫助投資商辦理各項審批手續。同時,搞好項目包裝、推介,組織開展好招商活動,營造招商氛圍。突出企業招商,繼續將區屬企業招商納入年薪制考核,區屬重點調度的萬通公司、水泥公司、張山子煤業、閆布煤礦年內至少新上一個大項目;王晁集團重點抓好與森佩理特公司合作的後續工作,同時再新上兩個大項目。突出鎮街招商,繼續把每個鎮街年內至少引進1個投資過5000萬元、廠房面積不低於1萬平方米的項目作為及格線,完不成的「一票否決」;運河街道把招商重點放在三產服務業上,力爭今年各鎮街至少有一個新上項目達到市級觀摩標准。突出開發區招商,經濟開發區要自主引進兩個過億元項目,力爭在培植高新技術和新型產業上作出示範,重點抓好聚苯乙烯、康潔科技等項目的引進落地。進一步做好外資外貿工作。建立重點企業聯系制度,加大對豐元化學、海揚王朝、魯棉紡織、聖馬生物科技、創新山水、百斯達化工等企業的扶持力度,積極培育新的增長點。
以更有效的手段加快重點項目建設。加大幫扶推進力度。繼續實施重點項目幫扶制度,按照職能對口的原則,確定包幫部門,一個重點項目明確一套班子,從項目洽談、手續辦理、開工建設直至生產運營各個環節靠上幫扶,由牽頭責任人和部門主要負責人靠上指揮,並抽調精幹人員駐點包幫,倒排工期,全力推進。加快在建項目進度。力爭創新山水日產5000噸水泥熟料、9兆瓦余熱發電、金晁礦用設備、王晁熱電公司8兆瓦炭黑尾氣發電、聯合豐元4萬噸合成氨技改、華錦紙業10萬噸牛卡紙、國風精工鋁業一期、恆茂鈣粉一期、百斯達化工3萬噸濕法炭黑等9個項目一季度投產;力爭聯合豐元10萬噸硝酸、4兆瓦余熱余壓發電、聯合王晁4.5兆瓦余熱發電等3個項目上半年投產。力爭森佩理特百斯特(山東)制帶有限公司輸送帶、20萬噸草酸擴建、10萬噸葡萄糖、3.5萬噸電子新材料、聯合王晁100萬噸粉磨站、天潤機械技改、栢儷源15萬噸膳食纖維、谷元粉、麥芽油等7個項目一季度開工建設;萬通紙業20萬噸塗布牛卡紙、百斯達炭黑擴建等2個項目上半年開工建設。加快洽談項目速度,爭取森佩理特乳膠手套、青啤麥芽10萬噸麥芽擴建等項目盡快簽訂合同。抓好項目庫建設,儲備包裝一批符合產業政策、市場前景好的項目,搞好宣傳推介,積蓄發展後勁。
以更靈活的措施破解瓶頸制約。在土地保障上,堅持保護耕地和保障發展相結合、向上爭指標和向下挖潛力相結合、整合土地資源和提高投資強度相結合,搞好新一輪土地修編,科學合理配置建設用地,有效拓展發展空間。認真開展城鄉建設用地「雙掛鉤」試點工作,各鎮至少啟動一處集中連片住房建設項目、增加掛鉤試點用地100畝。全面梳理閑置土地,穩妥處理、有效利用久占不用的土地和廠房,切實保障項目用地需要。在企業融資上,推進資產運營公司、擔保服務公司、擔保商會等中介服務機構建設,積極為項目建設提供信用擔保,爭取銀行信貸支持。金融部門持續加大對重點企業、新興產業的扶持力度,努力實現銀企雙贏。在政策爭取上,抓住國家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的機遇,認真研究政策,積極申報項目,獲取更大的政策和資金支持。
(三)以生態環境建設為保障,完善城市功能,不斷提升城市形象。按照「國際知名旅遊目的地」的城市發展定位,把城市作為景區來規劃、建設和管理,突出抓好一批城建重點工程,以良好的生態環境、優美的生活環境,塑造「江北水鄉、運河古城,大戰故地、時尚生活」城市名片。
繼續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完善城市規劃,做好沿路沿河景觀、重要景點、重點區域的控制性詳規和修建性詳規編制,完成城市風貌規劃設計,為精緻建設城市、精細管理城市提供科學依據。完成葉小路台兒庄段改建、206國道澗頭集至賈汪段路面改造、廖巷橋改建等工程;開工建設萬年閘大橋,力爭完成台利路張山子段改建工程,改善城鄉交通條件。啟動3萬噸北郊水廠項目,加快實施220千伏台兒庄輸變電、110千伏林橋輸變電工程和35千伏侯孟輸變電擴建工程,改善供水、供電條件。完成長安路綜合配套和林運路、康寧路、康泰路、金光東路、文化東路、廣進路南段綜合改造工程,提升城市路網等級,形成特色鮮明的城市街道風貌。完成興隆、陳塘等城中村改造,全面落實廉租房政策,擴大經濟適用房建設,加強房地產市場管理,改善居民住房條件。繼續實施城區集中供熱工程和戶用天然氣項目,提高循環水集中供熱、供氣覆蓋能力。實施污水處理廠升級改造工程,強化垃圾處理場運行監管,新建、改建一批公廁,提高城市清潔水平。加快構建城市綠地系統,推進城市綠化向社區、背街小巷延伸,不斷增加城市綠量。
持續加強城市管理。繼續堅持「控」字當先,嚴厲打擊違法建設行為,切實維護城市規劃的嚴肅性。深入開展城市環境綜合整治,突出治理佔道經營、亂停亂放、亂倒垃圾、渣土拋撒等重點難點問題,積極開展創建園林景觀街、亮化示範街、文明優美廣場、文明靚麗社區、文明有序車站等活動,深化「門前五包」責任制,加強文化路、興中路等主要道路立面改造及市容管理、廣告管理,合理調整沿街經營業態。深入實施「古城重建、文明先行」活動,嚴查破壞城市公共設施行為,努力營造「清潔、優美、暢通、有序」的城市環境。
努力改善生態環境。以「天藍、水清、路暢、城潔」為目標,持續開展大氣和水污染治理、城鄉環境綜合整治活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推廣應用清潔生產和節能技術,減少污染排放,提高資源和能源的利用率。加大土小企業整治力度,搞好企業廢氣排放、秸稈焚燒等關鍵環節的治理,進一步改善空氣質量。加強企業污水治理和排污監管,確保廢水達標排放;發揮污水處理廠的作用,及時收集處理企業和生活廢水,提高水資源利用率。加快實施截污導流和中水回用、人工濕地工程,進一步凈化水環境,滿足南水北調和城鄉用水需要,保清水出轄區,讓碧水繞古城。
(四)大力發展各項社會事業,加快推進和諧社會建設。堅持執政為民、造福於民,全力以赴辦好關系民生的各項事業,努力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優先發展科技教育。強化科技投入,加大科技創新和科技普及力度,加快發展高新技術產業,不斷提高科技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度。優化配置教育資源,實施區職業中專、三十九中、實驗小學、實驗幼兒園布局調整,緩解大班額問題。加強師資隊伍建設,不斷縮小城鄉教師工資差距;扎實推進素質教育,深化中小學課程課堂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規范民辦教育,發展職業教育,重視學前教育,支持區職業中專創建全國特色職業中專和千所示範職業學校。
突出抓好人口計生工作。緊緊圍繞「四個100%」的要求,盡快轉變工作思路,改進工作方法,結合第六次人口普查,澄清人口底數,嚴格落實「四術」任務,嚴厲查處「兩非」案件,保持全區低生育水平的持續穩定。進一步完善人口目標管理責任制,嚴格考核獎懲,全面兌現各項獎勵扶助政策,堅決堵塞管理漏洞,確保完成年度人口計劃目標。
統籌發展社會事業。科學規劃,完善城鄉衛生基礎設施,啟動建設區人民醫院內系病房樓、區中醫院老年托撫中心,力爭實施區中醫院整體搬遷,新建40所農村標准化衛生室,改善城鄉醫療條件。完善突發衛生應急體系,加強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加強文化設施建設,積極興辦文化產業,規范、繁榮文化市場,繼續推進廣播電視村村通和農村電影「2131」工程,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群眾性文化活動。建設高標準的體育中心,廣泛開展全民健身運動,積極引進和舉辦各類大型賽事活動,打造水上運動和休閑運動品牌。
切實加強就業和社會保障。抓好創業培訓,提高群眾就業能力;完善城鄉社會保障體系,抓好社會保險擴面征繳,確保參保人數、基金征繳同步增長。鞏固發展新農合、新型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制度,強化監管,改進服務質量。積極推進新型農村養老保險試點工作,完善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擴大低收入困難家庭救助范圍。做好擁軍優屬和優撫安置工作,實施「扶老助殘濟困」安居工程,啟動區社會福利綜合服務中心建設,保障人民群眾基本權益。
努力維護安全穩定。切實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嚴厲打擊違法犯罪行為,不斷提升群眾的安全感;深入開展矛盾糾紛排查調處活動,努力把不穩定因素化解在萌芽狀態。認真落實信訪工作目標管理責任制,預防重大群體性事件發生。嚴格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加強對重點領域、重點行業的專項整治和食品葯品監管,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五)切實轉變政府職能,深入推進服務型政府建設。新的形勢和任務對政府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我們將全面加強政府自身建設,進一步提高執政能力和服務水平,以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爭先進位的進取意識和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更好地擔負起推進台兒庄科學發展、跨越發展的歷史重任。
改進作風,提高效能。繼續倡導落實文化,營造落實氛圍。政府系統各級幹部要切實發揮表率作用,深入工作實際,走到工作一線,真抓實干,一抓到底,務求實效。以建立目標、業績、過錯「三位一體」績效考核體系為重點,完善獎懲考核機制,以制度促進作風轉變,以業績衡量工作成效。強化行政問責,嚴肅查處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作風浮漂等問題。強化督查督辦,對重點工作一周一調度、一月一通報、一季度一考評,力求承諾的話,說一句是一句,句句算數;要辦的事,辦一件成一件,件件落實,推動全區整體工作上台階、晉位次、顯成效。
加強學習,開拓創新。強化學習意識,創造學習氛圍,努力建設學習型政府。採取黨校培訓、派出學習、實地考察等多種形式,以宏觀經濟政策、現代服務業發展等為重點,對政府部門負責人、中層以上幹部開展教育培訓。同時,有計劃、有針對性的開展大規模的公務員培訓工作,為城市轉型奠定基礎。在學習培訓的基礎上,加強調查研究,做好理論知識、上級政策與工作實際結合的文章,以新思路、新舉措解決發展中的難題,奮力爭當先進,傾力打造亮點,全力創造業績。
廉潔從政,務實為民。依法規范行政行為,強化行政執法人員法制意識、責任意識,做到按規矩辦事、按程序辦事、按法律辦事,確保政府行為合法適當。認真執行區委的決策部署,自覺接受人大法律監督、工作監督和政協民主監督,切實增強決策力、執行力和落實力。認真貫徹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健全監督制約機制,堅決制止和有效預防腐敗。嚴格執行財經紀律,降低行政成本,勤儉節約,清正廉潔,勤政為民。認真解決與人民群眾生產生活關系密切的熱點、難點問題,努力建設人民滿意政府。
各位代表,站在新起點,我們信心百倍,展望新征程,我們豪情滿懷。讓我們攜起手來,在市委、市政府和區委的正確領導下,認真貫徹黨的十七大和十七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以舍我其誰的責任感、如履薄冰的危機感、寢食難安的緊迫感,進一步自我加壓,狠抓落實,為建設富裕文明秀美和諧的新台兒庄而努力奮斗!

⑷ 中興公司在棗庄近代工業化過程中的貢獻有哪些

棗庄礦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簡稱棗礦集團)位於山東南大門、鐵道游擊隊故鄉——棗庄市、濟寧市境內,是集煤炭生產加工、煤電、煤化工、機械製造、建築建材、家用電器、生物工程、鐵路運輸、醫療、教學等於一體,跨行業、跨國界、跨所有制的大型企業集團,現為山東省國有資產管理委員會監管的省管大型企業。

目錄

企業簡介
企業發展

發展戰略

環境面貌

政治面貌

大集團戰略

科技戰略

走出去戰略
企業結構

內設機構

直屬單位
企業歷史

企業前身

企業實力
領導成員

成員組成
戰略目標

建大礦

辦大電

做資本
科技創新

蔣庄煤礦噴漿風動上料裝置獲國家專利

濱湖煤礦十字型刮板獲國家實用新型專利

通晟公司三項創新成果通過省級專家鑒定
企業意識
媒體聚焦

國資委信息中心

人民日報

新華社

香港文匯報
展開

企業簡介
企業發展

發展戰略

環境面貌

政治面貌

大集團戰略

科技戰略

走出去戰略
企業結構

內設機構

直屬單位
企業歷史

企業前身

企業實力
領導成員

成員組成
戰略目標

建大礦

辦大電

做資本
科技創新

蔣庄煤礦噴漿風動上料裝置獲國家專利

濱湖煤礦十字型刮板獲國家實用新型專利

通晟公司三項創新成果通過省級專家鑒定
企業意識
媒體聚焦

國資委信息中心

人民日報

新華社

香港文匯報
展開

編輯本段企業簡介

棗礦公司前身是1878年(清光緒四年)成立的中興礦局,當時為中國三大煤礦之一。

現有職工6.8萬人,生產礦井12座,年產原煤2000萬噸,企業總收入150億元,是集煤炭生產加工、煤電

棗庄礦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8張)
、煤化工、機械製造、建築建材、家用電器、生物工程、鐵路運輸、醫療、教學等於一體,跨行業、跨國界、跨所有制的大型企業集團。

被國務院國資委推薦為「全國九大典範企業」,榮列中國500強企業208位,全國最大500家企業集團166位,全國煤炭工業100強企業第9位,位居兗礦之後,是山東第二大煤炭企業。

編輯本段企業發展

發展戰略

目前正在國內山東、貴州、雲南、安徽,國

title
外印尼、加拿大,開發建設煤礦、煤化工、電力、森林、貿易等項目。棗礦集團以生產優質煤炭而聞名,主要生產肥煤、氣煤、焦煤,品種有冶煉精煤、洗混煤、洗末煤、水煤漿等。產品內銷十幾個省市,出口日本、韓國、朝鮮、巴西等國家。是華東地區重要的優質煤炭生產基地和全國四大出口煤基地之一。

多年來,棗庄礦業集團公司與國內外40多家用戶建立了長期穩固的貿易關系。在國際市場上,產品主要銷往日本、韓國、朝鮮、巴西、印度等國家和地區;國內主要有寶鋼、武鋼、濟鋼、萊鋼、上海焦化等大型冶金和焦化企業及珠江電、華電等電力行業,市場領域分布十幾個省市。

環境面貌

環境面貌是顯示一個企業綜合實力、發展水平和發展前景的名片。棗礦集團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引下,從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以誓把「黑色變綠色」的環境理念,對礦區環境面貌進行了無所不至、無處不新的全面整治,徹底改變了煤礦黑亂臟差的環境面貌,呈現在人們眼前的是煥然一新的現代煤礦形象,使人身臨其中,有「不識廬山真面目」的錯覺。井下通過大抓質量標准化,大搞文明生產,實現了整潔

title
明亮、整齊有序、環境舒適。井上營造了三季花香、四時草綠、有水皆清、無處不凈的舒心環境。在環境面貌治理上,棗礦集團自我加壓、永不滿足,在深化道路、廁所、房屋、管線、垃圾、生活用水「六項治理」的基礎上,又全面實施了垃圾袋裝化、廁所水沖化、「四線」平直化、道路暢通化、飲水標准化、住房安居化、公共場所無蠅化、環境面貌美化、綠化和凈化的「十化工程」,努力實現公共場所無落葉、無紙屑、無煙頭、無痰跡、無蒼蠅、無敞開式垃圾箱,地礦結合部無大宗垃圾,房道間無雜物、無違章建築、無菜地、無飼養物,房頂無堆積雜物、無架棚,無危房、無漏雨、無裂隙,室內無灰塵、無蛛網、無亂擺亂放,廁所無旱廁、無污物、無異味,「四線」無蛛網、無亂搭亂掛、無安全隱患,道路無破損、無坑窪、無積水,飲水無病菌、無污染的「三十無」目標。為抓好「十化」工程「三十無」目標,棗礦集團專門出台了文件,成立了領導小組,明確了責任部門,下達了具體標准,進行了經常性的督促檢查通報。這項民心工程的開展,造福了職工家屬,東部老區煥然一新、西部新區錦上添花,都顯示出蓬勃的發展勢頭。

政治面貌

在大抓環境面貌改善的同時,棗礦集團又致力於職工生活質量的提升。公司領導時刻把職工群眾的冷暖放在心上,付諸行動,提出建設「和諧棗礦、溫馨家園」的口號,以極大的熱情,不惜財力解決了職工群眾關心關注的熱點、難點和焦點問題。突出抓好「放心水」工程,由公司衛生防疫中心負責對礦區飲用水進行監督監

title
測,按照組織領導、衛生管理、水質防護、飲水消毒、水質檢驗、群眾評議等項目實行百分考核、逐家驗收,礦區飲用水已全部達標,一些單位已超前實現了「直飲水」。為確保職工家屬安居樂業,棗礦集團成立了社區便民聯動服務調度中心,24小時專人值守,開通了「440」求助熱線,在物業管理、醫療服務、居民區治安保衛方面為職工家屬提供幫助。成立了困難職工幫扶中心,積極開展了對弱勢群體的救助工作。此外,隨著經濟發展,不斷提高職工收入水平,實現了人均收入每年遞增10-15%的目標。如今的棗礦集團環境宜人、氛圍和諧、家園溫馨、職工的生活質量大為提高。新時代的棗礦人正在用自己勤勞的雙手建設著一個富美和諧生態型的新型礦區。

大集團戰略

棗礦集團以加快建設國際化的大企業集團為目標,依靠擁有的核心技術、先進的管理理念、良好的企業形象,大力推進「走出去」戰略, 這標志著我們在通往跨國界、跨區域、跨行業、跨所有制的大型集團的征程上已實現了歷史性的新突破。

科技戰略

棗礦集團努力開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加快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的轉化。開展了「六機一架」煤礦生產設備的研製。自主研製的ZY2400型支架,最高月產達到10.4萬噸。開發綜掘快速掘進新工藝,創出了月進1050米的全國新紀錄。

走出去戰略

棗礦集團大力推進「走出去」戰略, 努力打造百年棗礦。已成功邁向「四省兩國」。在雲貴地區已獲得資源儲備30億噸。在安徽淮北收購了兩對礦井,在省內收購承包了兩對礦井。在印尼注冊了中印南洋科技貿易公司,目前正在籌備開發公路、港口、煤礦、鐵礦、洗煤廠、國際貿易等項目。在加拿大籌備開發煤炭森林資源和有色金屬礦產資源項目。
企業歷史
企業前身
山東棗庄礦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前身為清朝光緒五年(1878年)創辦的山東中興礦局「官窯」—「中興煤礦股份有限公司」, 當時與開灤、撫順並稱為中國三大煤礦。1956年成立棗庄礦務局,1998年改

title
制為山東棗庄礦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企業實力
棗礦集團曾有過輝煌的歷史,為當地經濟和中國煤炭事業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特別是在煤炭緊缺的年代,為保證華東地區的煤炭供應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被命名為「大慶式企業」。2000年以來,棗礦集團整體競爭實力不斷增強。原煤產量每年以近200萬噸的幅度持續遞增。2005年,完成煤炭產量2001.6萬噸,總收入162.28億元,總資產達到152.33億元,職工工資收入27382元,上繳稅費15.97億元,均創歷史最高水平,分別是1999年的2.2倍、6.29倍、3.09倍、4.13倍、6.12倍。1999年實際虧損13859萬元,2002年開始扭虧為盈,2005年實現利潤4.16億元,是2002年的36倍。

⑸ 棗庄市內各區排名

滕州毫無疑問第一,山亭毫無疑問墊底。市中區老牌,但薛城有藉助新城區向上攀升的可能,剩下兩個區差不多。個人觀點

⑹ 山東棗庄在古代叫什麼它的發展進程是什麼

棗庄,簡稱嶧,民國時稱臨城。

棗庄因多棗樹而得名,是著名的煤城。2009年成為國務院政策支持的東部地區唯一轉型試點城市,2013年又被國務院列為中國老工業城市重點改造城市。截至2016年2月,棗庄總面積456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94萬,轄薛城區、市中區、嶧城區、山亭區、台兒庄區、滕州市。

棗庄的歷史沿革:

夏朝時期,今棗庄地區南屬鄫國,北和西部屬滕國和薛國。

商朝時期,今棗庄地區西北部為滕國、郳國和薛國,東北屬鄫國,中部為蔇國,南部為逼陽。

西周時期,今棗庄地區東部屬鄫國,南部屬逼陽,西屬薛國,北屬滕、郳二國。

春秋時期,今棗庄地區東屬鄫國、南屬逼陽國,西部屬薛國,北部屬滕國和小邾國。

戰國時期,今棗庄地區東部為蘭陵、南部為傅陽,西為齊之舒州,北部為齊之滕國。

秦朝,今棗庄地區東部為郯郡的蘭陵縣、鄫縣,南部為傅陽縣,西部為薛郡的薛縣、戚縣,北部為滕縣。

西漢時期,今棗庄地區北部屬魯國、南部為楚國。

東漢時期,今棗庄地區屬東海郡。

三國時期,今棗庄地區全境屬魏。

兩晉時期,今棗庄地區北部初屬魯郡,先後置蕃縣、薛縣、公邱縣、戚縣,南部屬蘭陵郡,先後置氶縣、鄫縣、陰平縣、昌慮縣、合鄉縣。

南北朝時期,今棗庄地區北部屬魯郡,轄蕃、永興、昌慮,南屬蘭陵郡,轄氶、鄫、傅陽。

隋朝,今棗庄境內北為蕃縣,後改為滕縣,南為蘭陵縣,後改為氶縣。

唐朝,今棗庄地區屬河南道,北置滕縣,南置蘭陵縣,後改為氶縣。宋朝,今棗庄地區北部為滕縣,南部為氶縣。

金朝,今棗庄地區北部為滕縣,南部置嶧州。

元朝,今棗庄地區北部置滕縣,南部置嶧州。

明朝,今棗庄地區屬濟寧府,後屬兗州府,北部置滕縣,南部置嶧州,後降為嶧縣。

清朝,今棗庄境內屬兗州府,北部置滕縣,南部置嶧縣。

1960年,嶧縣改為縣級棗庄市。

1961年9月12日棗庄建制為省直轄地級市,轄齊村、台兒庄、嶧城、薛城4個區及棗庄鎮,56處人民公社,為當時山東省四個地級市之一。

1976年7月12日,設立市中區,將齊村區所轄部分劃歸市中區。

1979年滕縣劃歸棗庄管轄,至1988年,全市轄5區一市。

(6)棗庄市南工業區有哪些發展擴展閱讀

2012年,棗庄市轄市中區、薛城區、嶧城區、台兒庄區、山亭區、滕州市等5區1市,設18個街道、44個鎮、2個鄉。

滕州市,位於山東省南部,總面積1485平方公里,轄21個鎮街、1246個行政村(居),總人口170萬,是山東省人口最多的縣級市。

薛城區,地處棗庄市西部,是山東省的南大門,棗庄市新的政治、文化中心,總面積423.02平方公里。

市中區,位於省轄棗庄市中部偏東,總面積375.27平方千米,占棗庄市總面積的8.25%。下轄孟庄、稅郭、齊村、西王莊、永安5個鎮。

山亭區,2006年,轄10個鄉鎮(街道),255個行政村(居委會)。

嶧城區,地處魯南,為山東省棗庄市縣級市轄區,總面積635平方公里,占棗庄市總面積的14%,佔山東省總面積的0.14%。2001年3月,鄉鎮合並。嶧城區轄5個鎮2個街道。

台兒庄,轄張山子鎮、澗頭集鎮、泥溝鎮、馬蘭屯鎮、邳庄鎮5個鎮和運河街道辦事處,共有211個行政村(居)347個自然村。

⑺ 棗庄怎麼樣

棗庄是一塊古老的土地,根據考古發現,早在7300年前的新石器時期,就有人類繁衍生息。夏時南部為鄫國,北和西北為滕國和薛國。後幾經變稱,明時,北置滕縣,南置嶧州,後降嶧州為縣。清循明制。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棗庄地區分屬台棗專署和尼山專署,1950年5月,屬滕縣專署。1953年7月,屬濟寧專署。1960年1月,撤銷嶧縣,建立縣級棗庄市。1961年9月,定為省轄市。1979年,滕縣由濟寧專區劃歸棗庄市。棗庄市駐地,早在唐寧時就形成村落,因多棗樹而得名。近百年來,隨著煤炭工業的發展,逐步演進為集鎮,現已建成以能源生產為主,煤焦化工、建材、食品、電力、紡織、機械、電子等門類比較齊全具有中等規模的工業城市。

在這塊土地上,近百年來發生過多次震驚中外的歷史事件。1923年,「桿子」首領孫美瑤率部在津浦鐵路臨城與沙溝之間毀軌,將2次特快列車上的中外旅客300餘人,其中外籍旅客39人,劫持到抱犢崮,製造了轟動世界的民國第一大案「臨城劫車案」。1938年3月,中國軍隊與侵華日軍在棗庄境內台兒庄會戰,戰役歷時33天,共消滅日軍1萬多人,最後以日軍潰敗而告終。1940年鐵道游擊隊成立,這支搞日武裝活動在棗庄、臨城的鐵道線上,打洋行、扒鐵道、炸火車、拔據點,打得日本侵略軍聞風喪膽。

在這塊土地上,幾千年來涌現出許多重要的歷史人物。戰國時,齊貴族田文,號孟嘗群,受封於薛,門下有食客3000,先後出任齊相、秦相和魏相,是當時名揚四海的顯赫人物。薛人毛遂,為趙國平原群門下,自薦出使楚國,說服楚王聯合抗秦,「毛遂自薦」被歷代傳為佳話。漢初薛人叔孫通才智過人,被漢高祖劉邦拜為博士,後為太子太傅,為漢王朝的建立和鞏固起了重要作用。西漢曾縣人匡衡,自幼勤奮好學,曾流傳「鑿壁偷肖」的故事,在朝遷中官至太子太傅、丞相等職,被歷代推為名人。明隆慶進士賈三近學識淵博,曾兩次出任現南京光祿寺卿,據考證《金瓶梅》作者即為此人。另外,墨子、滕文公、疏廣、疏受等都是享有千古盛名的歷史人物。

歷史沿革

夏朝時期,今棗庄地區南屬鄫國,北和西部屬滕國和薛國。商朝時期,今棗庄地區西北部為滕國、郳國和薛國,東北屬鄫國,中部為蔇國,南部為逼陽。西周時期,今棗庄地區東部屬鄫國,南部屬逼陽,西屬薛國,北屬滕、郳二國。春秋時期,今棗庄地區東屬鄫國、南屬逼陽國,西部屬薛國,北部屬滕國和小邾國。戰國時期,今棗庄地區東部為蘭陵、南部為傅陽,西為齊之舒州,北部為齊之滕國。公元前254年,今棗庄地區全境屬於楚國。秦朝,今棗庄地區東部為郯郡的蘭陵縣、鄫縣,南部為傅陽縣,西部為薛郡的薛縣、戚縣,北部為滕縣。西漢時期,今棗庄地區北部屬魯國、南部為楚國。東漢時期,今棗庄地區屬東海郡。三國時期,今棗庄地區全境屬魏。兩晉時期,今棗庄地區北部初屬魯郡,先後置蕃縣、薛縣、公邱縣、戚縣,南部屬蘭陵郡,先後置氶縣、鄫縣、陰平縣、昌慮縣、合鄉縣。南北朝時期,今棗庄地區北部屬魯郡,轄蕃、永興、昌慮,南屬蘭陵郡,轄氶、鄫、傅陽。公元550年以後,今棗庄境內只有氶、蕃兩縣建置。隋朝,今棗庄境內北為蕃縣,後改為滕縣,南為蘭陵縣,後改為氶縣。唐朝,今棗庄地區屬河南道,北置滕縣,南置蘭陵縣,後改為氶縣。宋朝,今棗庄地區北部為滕縣,南部為氶縣。金朝,今棗庄地區北部為滕縣,南部置嶧州。元朝,今棗庄地區北部置滕縣,南部置嶧州。明朝,今棗庄地區屬濟寧府,後屬兗州府,北部置滕縣,南部置嶧州,後降為嶧縣。清朝,今棗庄境內屬兗州府,北部置滕縣,南部置嶧縣。中華民國時期,沿襲清代區劃。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今棗庄地區仍為滕、嶧兩縣,屬濟寧專署領導。1960年,嶧縣改為縣級棗庄市。1961年棗庄升格為山東省省轄市。

古今名人

奚仲

任姓,古薛國(今滕州市)人。據傳為黃帝之後,夏禹之臣,因善造車,受封於薛,為異姓諸侯。奚仲生活在夏初,自幼就受到良好的教育與熏陶,非常喜愛科學技術,再加上天資聰明、勤奮好學,青年時期就成為遠近聞名的能工巧匠。奚仲運用自己所學的知識,決心把車造成,為人們解決陸路交通運輸的困難,進行了一次又一次的試驗,終於試製成功了。夏王大禹封奚仲為「車正」。後來奚仲告老回家,大禹就封他為薛國的國君,奚仲遂成為薛國的始祖。今滕州市與薛城區的交界處奚公山西南的小南山上,就是奚仲造車的地方。

墨子

名翟,戰國時期魯之小邾國(今山東省滕州市木石一帶)人,約生於公元前480年,卒於公元前390年。墨子工匠出身,我國歷史上第一位出生於勞動人民並為勞動人民呼喊奔波的思想家。墨子博學多才,創立了墨家學派。以「興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為宗旨,提出「兼愛、非攻、尚賢、尚同,節用、節葬、非命」等主張,其主要思想、業績體現在《墨子》一書。墨子是一位學貫文理、注重實踐、網路全書式的平民聖人。墨子不但是一位偉大的思想家,還是一位傑出的科學家,他在力學、數學、光學等方面的某些創見與近代科學原理幾乎完全相同,後人尊稱墨子為「科聖」。當代著名學者楊向奎先生說:「墨子在自然學上的成就,決不低於古希臘的科學家和哲學家,甚至高於他們。他個人的成就,就等於整個希臘。」毛澤東主席曾高度評價墨子是古代辯證唯物主義大家。

滕文公

戰國中期滕國(今滕州市)國君,滕定公之子。周顯王四十三年(公元前326年),滕文公以太子身份出使楚國,在途經宋國時,兩次拜見孟子,向他請教治理國家的辦法。文公受到孟子的教誨。增強了將滕國治理為善國的信心。滕文公做國君後,根據孟子的意見,在國內推行仁政,實行禮制,興辦學校,改革賦稅制度等。不久,滕文公名聲大震,遠近都稱文公為「賢君」,自願來滕定居者絡繹不絕。數年後,滕國人丁興旺,國富、民強、賢君,善國之名遠揚。

毛遂

戰國時薛(今滕州市張汪鎮)人,趙國平原君的門客。三年無所為,不被人所知。公元前257年,秦昭王派兵圍攻趙國都城邯鄲。趙孝成王派平原君去楚國求援,臨行前,平原君准備挑選20名門客隨同前往,已選中19人,尚缺1人。這時,毛遂自告奮勇,願與平原君同往。到楚國後,平原君與楚王會談,求其出兵援趙。半日已過,會談仍不見成效。毛遂手握寶劍登階而上,陳其利害,毛遂一席話語說得楚王連連點頭稱是,遂與平原君歃血為盟,決心楚趙聯合共同抗秦。至趙國後,平原君將毛遂視為上客。毛遂後卒於薛,葬於薛城北門外(原滕州官橋火車站處),民國初年,修建津浦鐵路時,遷葬官橋車站西,現遷葬墓址尚存。

孟嘗君

姓田名文,田嬰之子,戰國時期四君子之一。薛國(今滕州市張汪鎮)人。田文繼位後,他輕財下士,廣招八方誌士仁人。不久,門下食客達3000人,境內百姓達6萬余戶。公元前298年,秦昭王聞知孟嘗君賢能,聘為國相,後聽信讒言,將孟嘗君囚禁。孟嘗君靠門客有「狗盜」「雞鳴」之技方才逃出。後孟嘗君又被齊閔王聘為齊相。在任期間,他主張聯合韓、魏,牽制楚、趙,發展合縱抗秦勢力,使齊國名聲大震。有一年,門客馮諼替孟嘗君到薛地收債,競「竊矯君命,以債賜諸民,因燒其券,民稱萬歲。」並稱「乃臣所以為君市義也」。後因同姓田甲劫閔王,遭人誣告。孟嘗君謝病歸薛時,「未至百里,民扶老攜幼,迎君道中。」孟嘗君卒後,葬於薛城東北隅,現墓址尚存。

叔孫通

漢初薛國(今滕州)人。秦末,參加了項梁的起義軍。漢高祖二年(公元前205年),叔孫通在彭城率領儒生弟子百餘人歸順劉邦。叔孫通聰明機警,善於言辯,審時度勢,得到了劉邦的賞識。叔孫通見劉邦為群臣無禮而憂慮,召集儒生,參照周朝和秦朝的禮儀結合漢初的實際情況制定漢代的朝儀。孝文帝時,叔孫通又任奉常,並制定了宗廟儀法。叔孫通不僅幫助劉邦整頓了朝綱,而且制定了一套適合當時形勢需要的政治禮儀制度,他的一生為漢王朝的建立和鞏固起了重要作用。司馬遷稱叔孫通為「漢家儒宗」。

匡衡

字稚圭,西漢著名經學大師,東海郡承縣(今棗庄市嶧城區王莊鄉匡談村)人,匡衡幼年好學,勤奮努力,據《西京雜記》載:「匡衡勤學而無燭,鄰居有燭而不逮,衡乃穿引其光,以書映光而讀之。」匡衡讀書不但刻苦勤奮,而且說《詩經》見解獨特。當時流傳著這樣的話:「無說《詩》,匡鼎來。匡說《詩》,解人頤」。匡衡任少傅數年,多次向皇帝上疏,陳述治國之道,並經常參與研究討論國家大事,按照經典予以答對,言合法義,博得元帝信任。建昭三年(公元前36年)為丞相,封樂安侯,輔佐皇帝,總理全國政務。在後幾年裡,匡衡與同僚間漸有離隙,被人彈劾,貶為庶民,返回故里,不幾年,病死於家鄉。

疏廣 疏受

疏廣,字仲翁,西漢東海蘭陵(今棗庄市嶧城區)人。自幼好學,博通經史,被朝廷征為博士。漢宣帝時,選疏廣為太子太傅。疏廣的侄子疏受,當時亦以賢明被選為太子家令,後升為太子少傅。疏廣、疏受在任職期間,曾多次受到皇帝的賞賜。並稱之為朝廷中的「二疏」。疏廣任太傅五年,稱病請求還鄉。皇上考慮到他們年邁,就答應了,並加賜黃金20斤,皇太子贈金50斤。二疏辭官回到家鄉蘿藤之後,將金遍贈鄉里。二疏去世之後,鄉人感其散金之惠,在二疏宅舊址築一座方圓三里的土城,取名為「二疏城」;在其散金處立一碑,名「散金台」,在二疏城內又建二疏祠,祠中雕塑二疏像,世代祭祀不絕。

賈三近

(1534――1592)字德修,號石葵,別號石屋山人,明隆慶進士。賈三近出身仕官之家。賈三近24歲舉山東鄉試省魁;隆慶二年(1568年),以博學宏詞一舉成名,高中進士,名次為山東省第一,被選為翰林庶吉士,授吏科給事中。自此,開始宦海政治生涯。賈三近一入仕途,即注意興利除弊,嫉恨貪官污吏如寇讎。明萬曆十二年,賈三近任光祿寺卿。不久又拜為都察院右僉都御史。到任之初,宣布科條,接見吏民。改革弊政,嚴懲貪污,政績卓著,受到朝廷嘉獎。萬曆二十年(1592年)夏,朝廷遣使至嶧縣賈三近家拜為「兵部右侍郎」,賈三近以父母年高,上書辭謝。後因背疽發作,長逝於家,終年59歲。賈氏一生著作多有散佚,見於賈氏譜載的僅奏疏、雜文等三十餘篇。詩詞、碑記等十餘篇。據張遠芬在其所著《金瓶梅新證》一書中指出:「《金瓶梅》的作者蘭陵笑笑生就是明代嶧縣文學家賈三近」。

劉平

(1812――1862)原名劉平先,棗庄市台兒庄侯孟村人。清咸豐八年春,劉平以販糧、鹽同夥為骨幹,在侯孟村發動和領導了農民起義。後響應太平軍北伐,參加幅軍起義,隊伍迅速發展到2000多人。以逼陽城一帶為根據地,起義軍聲威大震,很快增加到幾萬人,劉平成為幅軍的主要領袖。咸豐十年,太平天國封劉平為「北漢王」。清同治元年二月,當清將翼長索爾固善進攻幅軍駐台兒庄的營區時,幅軍遭到慘敗,德棱額趁機率領清軍進攻陽城主寨,劉平指揮軍隊斬殺清將索爾固善、琦勝等人,身受重傷,沖出重圍,率部至蠍子山中養傷時,被叛徒待衛殺害。

戴華藻

號新齋,安徽壽縣人。曾任清政府直隸東明候補知縣、直隸望都知縣,中興公司主要創辦人和總辦。清光緒六年,李鴻章奏派戴華藻等來棗庄設立中興礦局,用土法開採煤礦。他受命後,輕行至嶧,躬自相度,擇地興辦。使棗庄煤礦成為山東省第一座近代化煤礦。

光緒七、八年間,戴華藻為了進一步籌集資金,先後函請張蓮芬等一批清政府官僚集股。資本到位之後,中興礦局便陸續購買了4架抽水機器,又從上海、廣東等地雇請技師和技術工人操作,生產局面逐漸打開。在醞釀籌議創辦中興公司時,他積極支持和協助張蓮芬工作。清光緒二十五年,中興公司成立時,他任協理,直到光緒三十一年,因年老多病而辭職。

張蓮芬

(1851――1915)又名張毓蕖,官僚資本家,商辦嶧縣中興煤礦股份有限公司總理,浙江餘杭人。1881—1882年,應山東嶧縣中興礦局創辦人戴華藻之邀,參與礦局投資。以張蓮芬為首的一部分官窯局股東,於1898年10月決定稟告辦理北洋通商事宜直隸總督王部堂,要求復業開礦。在取得清政府同意後,於光緒二十五年春招收德股,集股200萬兩,將公司定名為「華德中興煤礦公司」,自任總辦,德璀琳為洋總辦。光緒三十三年,張蓮芬在全國人民反帝愛國運動的推動下,趁德國在山東侵略行動較緩和時,毅然不再招收德股。

1908年,中興公司將公司改名為「商辦山東嶧縣中興煤礦股份有限公司」,注銷「華德」字樣,取銷洋總辦。中興公司從形式到實質都完完全全是中國人自辦的民族工業。1915年2月1日,南大井透水,災情慘重,停產半年多,經理張蓮芬因憂致疾,是年底病故。

張蓮芬經營中興煤礦股份有限公司17年,計籌股本300萬(連同借款共500萬)銀元,修築50公里運煤鐵路一條,近代化大井一座,並附建了自備電廠、機械修理廠和車輛修理廠,使棗庄煤礦成為「唯一能與外人競爭之礦」。

孫美瑤

(1898――1923)棗庄市付庄鄉康宅村人。其胞兄孫美珠,清末秀才出身,為這一帶有名的知識分子。1918年,孫美珠等聯絡地方武裝和各路「竿子」,築寨於君山(即抱犢崮),與其族叔孫桂枝分別為大寨主、老寨主。蘇、魯、豫、皖四省數十縣的飢民,相與雲集,不期而聚者達七八千人。孫美珠等於1920年清明節,正式組成「山東建國自治軍」,由孫美珠任五路聯軍總司令。1922年7月15日,在西集的一次遭遇戰中,孫美珠為官軍所殺。孫美瑤繼被推舉為司令。當時的北洋政府,為了消滅「山東建國自治軍」,委山東督軍田中玉為剿匪司令,對抱犢崮山區繼續進行圍剿。山上水糧俱絕,隨時有被消滅的危險。孫美瑤在沙溝、臨城間的姬庄附近,把路軌拆開。1923年5月6日凌晨2時50分,由浦口開出的第二次特別快車,至此出軌,孫美瑤將中客30人,西客39人,虜到抱犢崮山區。臨城劫車案的發生,中外為之震驚。駐北京各國公使團,公推葡萄牙公使符禮德為領袖,向北洋政府提出口頭抗議。北洋政府屈於外力,積極設法與孫美瑤談判。田中玉、鄭士琦等在領事團的壓制下,答應於13日上午9時前把官軍撤離。談判達成了協議:圍剿「自治軍」的官兵,一律撤回原地,並將「山東建國自治軍」改編為「山東新編旅」,委孫美瑤為旅長。

曹錕為了徹底消滅孫美瑤部,於12月19日通過新任山東督理鄭士琦;指使兗州鎮守使張培榮,在棗庄中興煤礦公司擺下「鴻門宴」,將孫美瑤誘至槍殺。
棗庄石榴園生態旅遊區位於山東省棗庄市嶧城區西部、緊鄰棗庄市區南部的群山之陽,東西長20公里,南北寬2公里,面積達10萬畝,有石榴樹40餘萬株,43個品種,始建於西漢成帝年間,距今已有2000年的歷史。棗庄石榴園以歷史悠久,面積之大,株數之多,品色之全,果質之優而聞名海內外,為目前我國最大的石榴園林,因而被譽為「冠世榴園」,被列為「花之路」旅遊熱線和省級風景名勝區,是一處集生態園林、佛教朝拜、人文歷史、觀光游覽、休閑度假為一體的綜合性旅遊區。這大片園地像一顆隨節令變幻著色彩的璀璨明珠,鑲嵌在魯南的青山綠水之間,而掩映在這座山川園林中的一處處人文古跡,是魯南文化的縮影,引發著不同層次的遊人發思古之幽情。
在生態環境保護和旅遊資源開發利用互為促進下,當地政府在園內先後投入巨額資金,開發了青檀寺、一望亭、園中園、三近書院、匡衡祠等景點,幽谷異洞、奇峰怪石、流泉飛瀑、古木奇樹、碑碣石刻等點綴其間,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融為一體,交相輝映,蔚為壯觀。目前已形成旅遊綜合功能不斷增強和環境設施逐漸配套齊全的旅遊區。而今,古老的棗庄石榴園舊貌換新顏,煥發出更加迷人的魅力,正以嶄新的姿態和綺麗的風采走向全國,走向世界。
游覽棗庄石榴園,從東向西,穿過高大古樸的冠世榴園牌坊,第一個景點就是青檀寺。該寺始建於盛唐開元年間,原名為雲峰寺,坐落在楚、漢兩山峽谷之中,因山谷中長滿青檀樹,故改名為青檀寺。如今經過修復、完善的青檀寺,為魯南地區香火最旺盛、發展佛教文化旅遊的名剎聖地。到青檀寺游覽,一是觀千年古檀;二是朝佛。領略遠離塵囂的清幽和靜謐。生長在青檀幽谷中的數十棵千年古檀,由於飽經風霜,被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歲月的滄桑雕塑成了一件件令人嘆為觀止的藝術品。而寺院內的千年銀杏,雌雄連理,蔭遮廟宇,古意盎然,使這座佛家寺院多了一縷人間煙火和文化張力。金秋送爽之時,層林盡染,丹霞萬朵,山谷中的紅楓、銀杏、青檀紅黃綠三色交相輝映,倒映在波光瀲灧的青檀湖水之中,別有一番意境。幽谷、古寺、湖光山色構成了古嶧縣八景之首———「青檀秋色」。這里,是人文景觀和自然山水完美結合令人驚異之地。
在寺院的大雄寶殿後邊,有一座為紀念民族英雄岳飛而建於北宋年間的「金界樓」,當地人稱此樓為「岳飛養眼樓」。樓後蝙蝠溶洞為石榴園內惟一的天然洞府,堪稱奇觀。新建成的棗庄國際友誼書法碑廊依山傍水,掩映綠樹叢中,融中國古典園林風格和日本和式建築風格為一體,集中國詩詞藝術和書法藝術之長,是收藏國內外著名書法家的書法作品的寶庫,為石榴園增添了詩情畫意,豐富了榴園景區的文化內涵。聽說,佛教徒憑證明可以免費進棗庄的各大寺廟。
一望亭聳立於石榴園的制高點上,在「五月榴花照眼明」的榴花盛開季節,登亭遠眺,萬畝榴園千壑吐翠、萬株流丹、繁花似錦的壯美風光盡收眼底。棗庄石榴園的精華之處是園中園,園中園是石榴園的發祥地,是萬畝榴園原始風貌保存較完好的園區。這里三面環山,古木濃蔭,曲徑通幽,古樸典雅。據記載,漢丞相匡衡當年從皇家禁苑中引來榴種,逐漸形成今天聞名遐邇的萬畝園林。因為榴園依山傍水,榴樹造型奇特遒勁,且花木枝葉俱美,形成了四季皆宜觀賞的景觀,猶如打開了一幅風情畫卷,向遊客展示著天地造化與地域文化交匯的神秘魅力。
園中園內的大部分石榴樹的樹齡都在300年左右,榴樹密布,千姿百態,蒼勁奇崛,錯落有致,依山石溪流的地勢而生,形成了曲折蜿蜒之勢,是一處獨特典雅的組合園林。園內有聖水泉、恩賜泉、滾鍋泉,終年不涸,潺潺流泉,匯成青龍溪。傳說中的石榴仙女偷撒石榴籽於山川,賜福人間,她是榴園的守護神,如今在龍池的北面豎有體態俊美的榴花仙女的雕像。另外,園中園內還有茶社、會議室和別墅區等,是休閑度假和舉辦中小型會議的理想去處。園中園以西一公里的兩壁巨石之間,有一處石屋山泉,根據明代大文學家賈三近留下的文獻資料,在泉邊建起了「三近書院」,再現了賈三近當年舞文弄墨、著書立說的場景,是飄著書香的聖地。榴園南部匡衡祠內,西漢著名經學家、「一代名相」匡衡鑿壁偷光、發奮讀書的精神,激勵著後人勤學奮進。

⑻ 山東棗庄是曾經的「煤都」,那麼如今發展的怎麼樣了呢

棗庄擁有7300年的始祖文化、4300年的城邦文化、2700年的運河文化;棗庄,因煤而興、因煤而建、因煤而成。這里是一座充滿活力、獨具魅力的“中國優秀旅遊城市”。既有北方城市的豪放,又兼具江南水鄉的秀美,“江北水鄉·運河古城”已經成為棗庄新的城市名片。


棗庄,“棗”來“棗”成,“棗”來就成。

⑼ 魯南地區未來的發展前景和方向如何

魯南地位未來的發展要以臨沂和濟寧兩個城市為中心,做大做強,以點帶面,撬動整個魯南經濟的發展。 魯南就是山東南部地區,包括菏澤、濟寧、棗庄、臨沂和日照五個地級市,這5個地級市的人口分別是:菏澤843萬;濟寧808萬;棗庄394萬;臨沂1124萬;日照295萬;總人口近3500萬,比重慶的人口還多,近乎一個省的人口數量。

這么多的人口,而經濟產值2017年合計只有16000億,大致只相當於中國一個二線城市的GDP,還不如蘇州一個普通地級市高,甚至不及西部的重慶,重慶人口3000萬,還沒有魯南人口多,比人均產值更是讓魯南無比難堪。

作為地理位置不差,土地也不貧瘠的魯南來說,這點經濟實力實在拿不出手。雖然這其中的濟寧、臨沂、菏澤3市的GDP還能在中國百強地級市之列,但那也無非是靠人口堆積起來的,這3市的人口都超過800萬,在全國地級市人口排名中都位居前列,如果按人均產值計算,都低於全國平均水平。

這么差的經濟條件,要想發展也不是短期內能實現的,唯有盡快推進城市化的發展進程才能看到前景,當前魯南5市中,濟寧和臨沂兩市有望脫穎而出,以大城市的規模形成凝聚力和吸引力,帶動整個魯南地區的發展,大城市的帶動作用已經不言而喻,山東省在城市發展規范上將魯南分成了濟棗菏和臨日兩個城市群。這兩個城市群中,濟寧和臨沂勢必將起到帶頭大哥的作用,成為魯南發展的戰略增長極。

而隨著魯南高鐵的建設,將使5個城市緊密連接起來,成為兩小時城市帶,魯南高鐵今後應在日照規劃連接青島,與膠濟線高鐵以及京滬高鐵山東段共同形成山東省內一個城市內環線。加速融合與互利,徹底改變魯南經濟低谷的身份。

魯南的未來必然是濟寧和臨沂一決雌雄,短期看濟寧還會領跑一段時間,長期看臨沂必然成為魯南地區中心城市,下面說下原因。

1.一個城市的發展短期靠政策,長期看人口。換句話說,只要中國經濟能夠穩步增長,城鎮化能持續推進,那麼未來城市的人口數量和質量終將決定這個城市最終的未來,濟寧人口八百多萬,臨沂一千一百多萬,從數量上來說,臨沂比濟寧多出了個日照,從質量上來說都半斤八兩,所以長遠來看,臨沂的人口占很大的優勢。

2.目前山東規劃的都市圈體系中,魯南被分為了濟棗菏都市圈和臨日都市圈,這種劃分只是單純行政意義上的劃分,而真正的都市圈恐怕應該是濟菏都市圈(其中包括滕州)和臨日棗都市圈,而且濟寧市區並不能對棗庄和菏澤形成有效的吸附作用,但是臨沂對棗庄和日照的吸附是實打實的,日照縣城和棗庄市有很多在臨沂買房置業的。

3.兩市的發展模式註定了他們的未來。濟寧市是典型的小馬拉大車,即中心城區過弱,周圍縣城過強,而臨沂恰恰相反。在如今城鎮化加速的時代,誰的中心城區更強就越能吸引人才,越能讓人口聚集形成虹吸效應。山東的群象經濟造成了山東群山無峰的現象,雖然濟南現在終於想通了這一點卻為時已晚,而且魯南地區距離濟南和青島距離較遠,兩市都無法對魯南地區形成有效的吸附作用,所以未來濟南會是一極,青島會是一極,而臨沂會是第三極,這也能從山東省未來的規劃中看出來。

4.第四點就是未來臨沂將會成為山東乃至全國的高鐵樞紐城市,魯南高鐵將和濟萊臨,臨連,京滬二線交匯,屆時臨沂將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山東南大門,更能為現在物流之都的稱號如虎添翼,到那時臨沂的高鐵將不僅僅是對物流的促進,更是對經濟和招商引資的促進了。

所以我認為臨沂未來必然會成為魯南的中心城市,與濟青三分山東,只是目前這個目標仍然任重而道遠。

魯南高鐵不走繞過棗庄,如果不建支線的話,棗庄直接就成淮海經濟區了,未來有可能直通徐州,棗庄必定被肢解,濟寧區位卻是很關鍵,但是輻射區域卻是很有限。自己下屬縣市吸引力都不怎麼樣,看似人口眾多,但是凝聚力太弱。臨沂確實是未來的發展中心,但是產業不足,地理位置很重要,只要得到省里的支持,必定發展的尤為快速。未來呀,誰主沉浮,還得看下一代咯。我是滕州人,我們滕州不做中心,但卻是每一個老滕縣的中心,這是文化凝聚力。

人口老齡化,未來萎縮已經不可阻擋。高鐵時代,5G時代,市場經濟,人口遷徙自由。人口自然集中。魯南臨日棗濟菏五家,菏澤有人口,有資源,古代曹州,會越來越好。日照,是臨沂派生出來的地級市,臨沂作為一個魯南一哥,國家物流中心。下一步極大可能臨日合並。棗庄,因為煤炭而成立的兩個縣的地盤,面積小,本來是濟寧的兩個縣,現在變成六區一縣級市,一個地級市。苦於圖變,搬家建設新城,經濟乏力,長期找不到出路,煤炭資源枯竭,煤化工是污染企業,夾於臨沂,徐州,,濟寧之間,優質人口多被三家吸走。大學生不回來,就是靠教育資源吸引自己的人,依靠資源轉移聚集人口。很大可能會回歸濟寧。濟寧人多,圈子大,有資源,濟寧人歷來精明。魯南將會形成三個地級市。不會形成所謂中心。如此,撤銷倆地級市,可以節約大量行政開支。

濟寧的發展一直在內訌各自為戰沒有缺乏有人格魅力和氣魄的規劃者一盤散沙

說實在的,魯南的幾何中心在棗庄,但是棗庄轄區面積小,人口少,屬於資源枯竭型城市,現在的工業基礎薄弱,臨沂和濟寧的經濟發展的不錯,但是棗庄的優勢還是在京滬線上,又有大運河,兩條黃金通道,如果加上離徐州較近,與經濟強省江蘇經濟往來較方便,屬於淮海經濟區核心城市之一,相信將來的發展一定不可限量。特別是棗庄薛城之間工業園區勢頭強勁,曾經的魯D再創輝煌指日可待。新一屆棗庄市黨和政府決心很大,相信一定會取得良好的發展。

濟寧沒底氣,鎮不住場。九州,聖地。濟寧弱弱的說,運河。

棗庄地理條件優越會有好的發展前景的。

魯南地區未來的發展前景和方向,不是我們普通人能決定的,畢竟一個城市想有未來,首先就是要確定一個城市到底想發展什麼。

臨沂是靠市場發展起來的城市,也是江北最大的物流集散地,臨沂的老鄰居棗庄,要是說市場,棗庄的百貨批發市場起源比臨沂要早,要強,面對市場,臨沂和棗庄不同的態度,決定了一個城市的未來,一山不容二虎,臨沂大市場發展起來了,曾經輝煌的棗庄的大市場煙消雲散。

臨沂走市場之路比棗庄堅決,一個大市場,想維持下去,必須搞好產品的配套,臨沂能發展到魯南地區最大的城市,大市場可以說:功不可沒。

臨沂的產業基礎,靠市場發展,從低端做起到現在的產業升級轉型,都是圍繞市場營銷,如果有一天,即使市場都不存在了,臨沂的產業基礎也完善了,競爭力也加強了。

日照做為沿海大港口城市,理論上應該發展成為山東第三城,最不及也應該成為魯南地區的第一強,事實上日照的經濟實力只比棗庄強一點。

日照沒有發展起來,其實有許多原因,畢竟一個城市的經濟發展,港口是未來,產業是基礎,日照成立時間短,沒有過去靠行政手段發展的模式,只能慢慢靠自己一點點積累。

說到棗庄,理論上棗庄在魯南地區最有發展前途的城市。畢竟在改革開放初期,從交通優勢上,棗庄這個城市,完全有機會成為魯南第一城。

也許是煤炭資源讓棗庄生活太舒適,錯過了一次次發展提升的機會。

至於其他方面的原因,也許就是我們創造能力,思維邏輯慢了一步,直到煤炭資源優勢消失,棗庄才開始重新認識自己,才開始調整棗庄產業結構。

濟寧是山東重點發展的魯南中心城市,濟寧主城區的弱勢是偏離了交通要道。

濟寧是魯南地區,高 科技 企業最強的一個城市,同樣也是煤炭資源依靠最多的城市。

即使是現在的魯南高鐵,並不能提升濟寧在魯南地區的中心位置,不過省內對待濟寧的待遇明顯高於魯南其他城市,這也是濟寧未來發展的基礎。

濟寧未來的發展方向,可能就是魯南地區最大的高 科技 企業聚集地。

說到底魯能地區沒有一個城市能帶動魯南地區發展,臨沂和濟寧一個圍繞市場,一個圍繞高 科技 ,日照有港口,未來的發展肯定有最多的機會,至於棗庄只能考慮產業創新轉型。

魯南地位未來的發展要以臨沂和濟寧兩個城市為中心,做大做強,以點帶面,撬動整個魯南經濟的發展。

⑽ 魯南經濟帶的經濟區

(一)臨港經濟區
該區擁有魯南經濟帶惟一出海口,與山東半島城市群和蘇北兩大經濟板塊緊密相連。日照港是我國綜合運輸體系的重要樞紐和沿海主要港口之一,是魯南擴大開放、參與經濟全球化的戰略資源,是山東省南部及其他內陸腹地外貿物資、能源、化工、糧食、水泥、礦石、木材幹線大港和集裝箱支線港,區內交通網路完善,商貿物流發達,具備發展臨港經濟的得天獨厚條件。
規劃建設魯南臨海產業區。加快魯南經濟帶開發,必須搞好載體建設。要通過建立合理的利益補償機制,打破行政區域限制,依託港口資源優勢,在日照臨海地區劃出一塊區域,規劃建設魯南臨海產業區,實行產業集中布局、聯合共同開發,著力構築臨港產業體系。規劃范圍覆蓋嵐山區和日照經濟開發區及東港區的全部地域。重點打造鋼鐵及配套產業、能源、石油化工和精細化工、糧油加工、漿紙製造、造船、水產及食品、木材加工、汽車發動機及關鍵零部件、物流倉儲加工產業等「十大功能板塊」,建成產業集群優勢明顯、生產力布局合理、科教支撐有力、生態環境優良,工業區、港區、城區、物流區有機融合的山東南大門「黃金產業帶」。
突出發展商貿物流業。積極培育「中國商貿名城」,形成分工明確、優勢互補、綜合競爭力強的市場群體,把臨沂建成功能齊全的物流基地和重要的區域性物流樞紐城市。發揮商貿流通和區位資源優勢,依託龍頭企業,積極發展配套關聯項目,帶動中小企業群體化發展,加快發展農產品加工、工程機械、紡織服裝、化工、建材、醫葯、木材加工等優勢產業集群。
(二)運河經濟區
京杭大運河貫穿整個區域,將濟寧、棗庄兩市緊密相連。區內交通便利,工業較為發達,經濟綜合實力相對較強。充分發揮京杭運河的功能,對優化該區產業布局將起到推動作用。
大力發展沿運河經濟。發揮水運投資省、佔地少、運能大、運價低等優勢,加快運河航道整治和港口工程建設,完善沿運河路網建設,提高港口集疏運能力,改善沿運河地區投資環境,積極發展以京杭運河為依託的工業園區和以港口為依託的優勢產業集群。
以兩大「三角區」城市群為依託加快產業集聚。一是以濟寧中心城區和兗州、曲阜、鄒城為一個「三角區」。堅持中心突破、組群發展、城鄉統籌、梯次推進,加快城市化進程。推動中心城區「東拓西跨南聯北延」,進一步拓展城市空間,加速膨脹城市規模。推進濟寧城區、兗州、曲阜、鄒城、嘉祥組群相向發展,加快基礎設施、產業發展、生態環境一體化步伐。重點培育煤化工、機械製造、生物技術、醫葯食品、紡織服裝五大優勢產業集群,加快發展商貿流通、文化旅遊兩大特色產業。二是以棗庄市中、薛城、滕州為一個「三角區」。促進薛城、市中、嶧城三片城區的一體化整合,東西軸向發展,形成中心城市;構築棗薛滕三角形城鎮密集區,統一規劃布局,著力提升城市功能,增強輻射帶動功能。大力發展煤化工、機械製造、能源、建材四大重點產業,積極培育高技術、商貿物流、紡織、食品、造紙等優勢產業集群,促進工業結構的優化、調整和升級。
加快資源型城市轉型步伐。該區內棗庄市許多煤礦資源逐漸枯竭、報廢封井,新建礦井外遷,帶來生態環境惡化、就業壓力增大等社會問題。應抓緊建立和實施資源開發補償機制和衰退產業援助機制,支持發展接續產業和替代產業,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和升級,促進資源枯竭型城市盡快轉型,實現可持續發展。
(三)京新沿路菏澤經濟區
該區地處魯蘇豫皖4省交界,位於東部沿海發達地區與中西部地區的過渡地帶,是國家重點發展的京九產業帶和陸橋產業帶的連接點,具有東接沿海港口、西連中原市場、承東啟西、引南聯北的區位優勢和戰略地位。
以工業園區為載體提高工業化水平。進一步提高園區建設水平,完善園區功能,搞好市場化運作,吸引更多大項目落地。重點發展能源和煤化工、石油化工、農副產品深加工、商貿物流業。加快發展一批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大力培育能源、化工、食品、紡織、林木、機械等六大產業,形成加工業產業集群。抓好煤炭資源的開發與利用,規劃建設一批能源和煤化工項目。大力推進陸路口岸、現代物流園區和大型批發交易市場建設,加快形成現代商貿物流基地。加強與中原油田和中石化、中石油集團公司的合作,提升石油化工產業,打造東明石油化工基地。
進一步加大「突破菏澤」的力度。把行政推動與市場運作結合起來,創新幫扶機制,拓寬幫扶領域,加大幫扶力度,提高幫扶成效。一是激發內在活力。進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觀念,增強創新意識、創業意識和競爭意識。二是完善政策措施。確保省里已出台的有關政策措施落實到位,同時,針對新情況,研究新政策,把幫扶工作不斷引向深入。三是落實考核制度。進一步完善考核的各項指標體系,全面、客觀、准確地反映出結對幫扶工作的成績,充分調動幫扶各方的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

閱讀全文

與棗庄市南工業區有哪些發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哪個平台發布汽車報價 瀏覽:439
工業級美工刀如何換刀片 瀏覽:103
汽車新換電瓶後要啟動多久 瀏覽:377
望春工業園在哪個街道 瀏覽:980
寶馬x6美規版英文怎麼變中文 瀏覽:581
怎麼讓汽車動力變好 瀏覽:75
浙江工業級白油多少錢 瀏覽:663
汽車警笛哪個好 瀏覽:149
氫能源汽車充電多久 瀏覽:126
沈陽哪裡有賣中興汽車 瀏覽:7
最低配奧迪q5l上路需要多少錢 瀏覽:69
賓士gls標配多少錢 瀏覽:903
奧迪大燈更換後質保期多久 瀏覽:166
汽車玻璃膜撕掉後用什麼去膠 瀏覽:443
永興縣到郴州到哪個汽車站坐車 瀏覽:161
寶馬5系改腰托多少錢 瀏覽:970
汽車電瓶不用多久會虧電 瀏覽:744
汽車音響改裝如何看是正品 瀏覽:841
賓士車玻璃多少錢 瀏覽:667
二手寶馬x5的口碑怎麼樣 瀏覽: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