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工業生產 > 工業革命印刷業發展的原因有哪些

工業革命印刷業發展的原因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2-09-15 04:58:18

❶ 第一次工業革命的原因是什麼怎麼發展的

第一次工業革命的意義是大多數人類開始真正意義上的科學技術進步,促進了世界各地的民主進步,思想解放,如果不是第一次工業革命,統治階級對全世界的皇權也應該在今天存在,也許是今天,還是中國封建社會,工業革命後的進步思潮席捲了全世界。如果沒有第一次工業革命和當時英國的社會制度,世界人民今天仍將生活在黑暗中,因為世界其他地方沒有工業革命的制度土壤。

❷ 第一次工業革命的原因

工業革命
工業革命有時又稱產業革命(近年來一些學者認為這兩個概念之間有區別1),或者稱為第一次科技革命,指資本主義工業化的早期歷程,即資本主義生產完成了從工場手工業向機器大工業過渡的階段。是以機器取代人力,以大規模工廠化生產取代個體工場手工生產的一場生產與科技革命。 有人認為工業革命在1750年左右已經開始,但直到1830年,它還沒有真正蓬勃地展開。大多數觀點認為,工業革命發源於英格蘭中部地區。18世紀中葉,英國人瓦特改良蒸氣機之後,由一系列技術革命引起了從手工勞動向動力機器生產轉變的重大飛躍。隨後傳播到英格蘭到整個歐洲大陸,19世紀傳播到北美地區。 一般認為,蒸汽機、焦炭、鐵和鋼是促成工業革命技術加速發展的四項主要因素。 在瓦特發明蒸氣機之前,整個生產所需動力依靠人力和畜力。伴隨蒸氣機的發明和改進,工廠不再依河或溪流而建,很多以前依賴人力與手工完成的工作自蒸氣機發明後被機械化生產取代。工業革命是一般政治革命不可比擬的巨大變革,其影響涉及人類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使人類社會發生了巨大的變革,對人類的現代化進程推動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把人類推向了嶄新的蒸汽時代。 工業革命對19世紀科學發展也產生了重要的影響。以前的科學研究很少用於工業生產,隨著工業革命的發展長大,工程師與科學家的界限越來越小,更多的工程師埋頭做科學研究。以前的科學家多是貴族或富人的子弟,現在則有許多來自工業發達地區和工人階級的子弟成為了科學家。他們更加對化學和電學感興趣,這也促進了這些學科的發展。
工業革命前後的一些重要發明 時間 發明人 發明
1764年 詹姆士·哈格里夫斯 珍妮紡紗機
1778年 約瑟夫·勃拉姆 抽水馬桶
1796年 塞尼菲爾德 平版印刷術
1797年 亨利·莫茲萊 螺絲切削機床
1781年 詹姆斯·瓦特 蒸汽機
1812年 特列維雪克 科爾尼鍋爐
1815年 漢·戴維 礦工燈
1844年 成廉·費阿柏恩 蘭開夏鍋爐

❸ 工業革命的原因、影響、意義及啟示

原因:

1,18世紀時英國的工場手工業的生產已經不能滿足市場的需要。

2,資產階級統治在英國確立,為英國資本主義的迅速發展奠定了基礎。

3,英國資產階級統治一方面積極發展海外貿易,進行殖民統治,積累了豐富的資本,擴展了廣闊的海外市場和最廉價的原料產地。

4,進一步推行「圈地運動」,獲得了大量的廉價勞動力,蓬勃發展的工場手工業,積累了豐富的生產技術知識,增加了產量,但還是無法滿足不斷擴大市場需要,於是,一場生產手段的革命呼之欲出。

影響:

1,提高了生產力,鞏固了資本主義各國的統治地位。隨著資產階級力量的日益壯大,他們希望進一步加強自身的經濟和政治地位。

2,要求進一步解除封建壓迫,實行自由經營,自由競爭和自由貿易。

3,生產組織形式發生變化,機器為主的工廠製取代了手工工場。

4,引起社會結構的改變,出現工業資產階級與工業無產階級,引發新的社會問題。

意義:

1,工業革命極大地提高了生產力,鞏固了資本主義各國的統治。

2,工業革命引起了社會結構的重大變革,使社會日益分裂為兩大對立階級-工業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

3,工業革命還促進了近代城市的興起。

4,工業革命大大密切了世界各地之間的聯系,改變了世界的面貌,最終確立了資產階級對世界的統治。

5,率先完成了工業革命的英國,很快成為世界霸主,奴役當地人民,加劇了當地的貧困落後,是東方從屬西方

6,同時,他們也在客觀上傳播了先進的生產技術和生產方式,猛烈沖擊著舊思想和舊制度。

啟示:

發展經濟必須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促進社會的共同富裕;在經濟發展過程中要注意對自然環境的保護。

(3)工業革命印刷業發展的原因有哪些擴展閱讀

工業革命的重大發明:

1,飛梭。

飛梭實際上是安裝在滑槽里帶有小輪的梭子,滑槽兩端裝上彈簧,使梭子可以極快地來回穿行。所以飛梭的發明使織布速度變快。它大大提高了織布效率。

飛梭於1733年被鍾表匠約翰·凱伊發明,大大提高了織布效率,也刺激了對棉紗的需求。

2,珍妮機。

18世紀中期,大英帝國商品越來越多地銷往海外,手工工場的生產技術供應不足。為了提高產量,人們想方設法改進生產技術。在棉紡織部門,人們先是發明了一種叫飛梭的織布工具,大大加快了織布的速度,也刺激了對棉紗的需求。

18世紀60年代,織布工詹姆士·哈格里夫斯發明了「珍妮機(Spinning Jenny)」的手搖紡紗機。「珍妮機」一次可以紡出許多根棉線,極大地提高了生產率。

3,蒸汽機車。

利用蒸汽機,把燃料(一般用煤)的化學能變成熱能,再變成機械能,而使機車運行的一種火車機車。1814年,英國人喬治·斯蒂芬森發明了第一台蒸汽機車,從此開始,人類加快了進入工業時代的腳步,蒸汽機車成為這個時代文化和社會進步的重要標志和關鍵工具。

❹ 工業革命行期和發展的原因、特點和影響

在政治上,從17世紀末到18世紀初,英國建立了有利於資本主義發展的君主立憲政體、兩黨制和內閣制,政府採取措施,保護關稅,促進商業、航運和工商業的發展。制定合適的對外政策也是政府維護商人和工業家在海外利益的手段。對外政策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是確保海外商路的安全,保證原料的來源,開拓英國商品的銷售市場。革命後,英國還把殖民擴張和對殖民地的開拓作為一項國策,到了18世紀,殖民擴張已達到了相當大的規模。
革命後,政府為促進流通,扶植銀行信貸業的發展,地主、資本家手中積攢的財富在商業中得到了有效利用。工業革命需要大量金錢。在資本主義初期,資產階級對金錢的聚斂就是資本的原始積累,這是工業革命的基本前提。而英國原始積累所包括的兩個方面——大量貨幣集中被少數人佔有,大量自由勞動力出現——的實現方式是圈地運動、國債稅收、殖民掠奪和奴隸貿易。圈地運動實際上是英國式的土地革命。它的出現使英國農業發生了根本變化。封建的地產在這一「羊吃人」的過程中變成了近代意義的資本主義財產。
而失去土地的大批農民四處流亡,除了勞動力外別無他物,為工業革命提供了自由的勞動力。圈地運動還消滅了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使失去土地的農民開始仰賴市場,從而促進了國內市場的擴大從17世紀下半葉到19世紀20年代,英國連年進行對外戰爭,耗資巨大。為籌集經費,政府增加了國債和捐稅。這樣,資本家就以向政府放債取息的方式,經過國家稅收的渠道吮吸人民血汗,積累大量資本。18世紀中葉,英國完成了同競爭對手西班牙、荷蘭和法國的戰爭,確立了海上霸主地位。在北美,在亞洲,在澳大利亞……英國奪取了大量殖民地。這些殖民地成了英國資本主義發展的「生命線」,是重要的原料產地和銷售市場。
工場手工業時期,商業霸權造成工業優勢,殖民制度起著決定性作用。用「罪惡」來形容奴隸貿易最恰當不過。英國的奴隸貿易始於16世紀下半葉,300多年後英國成為最大的奴隸貿易國。奴隸販子通過三角航程,用欺騙和暴力牟取資本,數量驚人。總之,圈地運動、國債稅收、殖民掠奪和奴隸貿易積累了資本,造成大量僱傭勞動力,開辟了國內外市場,提供了工業原料,是原始積累的主要手段,為工業革命准備了必要的經濟前提。此外,工業革命還與工場手工業和科學技術的發展密不可分。18世紀下半葉,英國手工工場相當發達,分工更細,技術提高
而自然科學方面,萊布尼茨、波義爾、布萊克等人的巨大成就,也在一定程度上為技術革命准備了條件,政治、經濟、技術前提都具備了,18世紀中葉工業革命應運而生。由於國內外市場迅速擴大,對工業品的需求量大大超過了手工業生產所能提供的數量,市場的需求刺激了生產技術的變革。於是工業革命隨著紡紗機和蒸汽機的發明開始了。時間是18世紀60年代。
首先在棉紡織業發生重大技術變革,是因為棉織品物美價廉,是社會必需品;棉紡織業投資少,資本運轉較快;棉紡織業是新興的工業部門,不像毛紡織業那樣受行會規章的束縛;棉紡織的機械化在技術上比較容易。英國氣候潮濕,適合於發展棉紡織業。棉紡織業的技術革新經歷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1733年,鍾表匠約翰·凱伊發明了飛梭織布法,經過改進後得到推廣,初步改變了靠手工穿梭織布的落後方法,提高功效兩倍。飛梭織布機的運用使棉紗供不應求,造成了紡織和織布之間的不平衡。為解決這個矛盾,英國皇家學會公開懸賞徵求新式紡紗機。
1761年,英國「藝術與工業獎勵協會」呼籲用物質獎勵辦法鼓勵人們發明創造新式紡紗機。在眾多設計者里,首先獲得成功的是織工哈格里夫斯1765年的一天,哈格里夫斯偶然發現,妻子的手搖紡車翻倒在地,但紡車上的輪子仍繼續轉個不停。他大受啟發,想既然紡車輪子有這么大的轉動力,為什麼只讓它帶動一根紗錠?如能帶動更多的紗錠豈不更好?於是他動手設計了一個能同時帶動8個紗錠的手搖紡車,使紡紗速度提高了8倍。哈格里夫斯把這個發明歸功於妻子珍妮。這個紡紗機就被取名為「珍妮機」,以後,經改造的「珍妮機」能紡80-130根紗,大大提高了功效。
資本主義的大機器工廠出現了,這是工業革命的重要標志。後來,童工出身的紡織工人克隆普頓經過5年的反復實踐,結合了「珍妮機」和水利機的優點,於1779年發明了騾機——因取前兩者之長而得名。這是一種新型紡紗機,後來又經他人改進成自動紡紗機,每架機器同時可紡三、四百個紗錠,而且紡出的棉紗精細而又結實。紡紗機械化的技術問題基本解決了,紡紗的效率大大提高。於是紡紗和織布之間又出現了嚴重的比例失調,織布技術的革新又成了當務之急。
因此,蒸汽機大大促進了機器的運用和工廠的生產,使工業技術的變革出現了新的飛躍。資本主義工業生產迅速發展起來了。蒸汽機在其他部門也推廣開來。1785年,蒸汽機開始用於棉紡廠,1791年開始用於織布廠,以後逐漸在毛麻紡工業、煤炭、冶金、交通運輸等工業部門廣泛採用。鋼鐵工業技術的變革在工業革命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因為各種機器和交通運輸工具都離不開金屬。18世紀綱鐵工業最重大的突破是用焦炭取代木炭煉鐵和煉鋼新技術的發明
1814年,史蒂芬遜又發明了一種更完善的機車。1825年,英國出現了世界上第一條運送旅客和貨物的鐵路。史蒂芬遜的機車在鐵路上以驚人的速度行駛——也許現在人看來這不算什麼,但這確實是人類交通史上有里程碑意義的一件大事。從此,史蒂芬遜製造的機車被實際運用於鐵路上,他本人便以蒸汽機車的發明聞名於世。在19世紀三、四十年代,英國出現了修建鐵路的狂潮。
工業革命使工業生產完成了從手工生產方式到機器生產方式,從手工工場制到工廠制的過渡,使經濟基礎發生了根本的變化。各主要工業部門的勞動生產率成幾倍、十倍地增長。工業革命在一個世紀所創造的生產力比過去所有年代創造的生產力還要大。英國的工業,因首先發生工業革命而遙遙領先於世界其他各國,英國獲得了「世界工場」的稱號。工業革命加強了英國海上霸主的地位,英國憑借強大實力加緊殖民擴張,攫取殖民利益,為「日不落帝國」的建立奠定了物質基礎。
工業革命造成階級關系的深刻變化,其中最重要的政治後果,是工業資產階級和工業無產階級的產生。工業革命簡化了社會階級關系,土地貴族、商業資產階級向工業資產階級靠攏,以工業資產階級為主體;農民作為階級消失,和破產手工業者加入無產階級的隊伍。一切階級矛盾轉化為工人和資本家之間的對立。在大機器生產制度下的無產階級受壓迫、受苦難的程度最深:嚴酷的工作條件,長達十五、六個小時的工作日,大量的女工和童工……他們為資本家創造大量的財富,卻收入微薄,常處於失業、飢餓和貧困之中。
工業革命所造成的生產力巨大飛躍及生產關系和上層建築領域的一系列重大變化,標志著資本主義的生產方式在英國最終確立,封建生產方式走向消亡,社會大大向前推進了一步。但另一方面,工業革命又帶來了廣大工業階級的貧困、失業和周期性的危機,也造成了亞非拉各國遭侵略的深重災難。英國工業革命對世界上其他國家經濟和政治產生了重大影響。英國成為歐洲和世界頭號強國,國際政治地位提高,在國際事務中的作用大大加強了。工業革命的成果傳到歐洲、北美等國,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幫助各地的新興資產階級打擊了封建勢力。

❺ 英國工業革命發生的歷史背景和原因是什麼呢

英國工業革命或稱作英國產業革命一般認為是18世紀發源於英格蘭中部地區的工業革命。英國的工業革命影響了整個歐洲大陸,並帶動了當時許多國家相繼發生工業革命。嚴格來說,工業革命不能算上是真正的革命,它沒有推翻任何的政權或階級,只是屬於社會、科技方面的急劇進步和發展。
背景
家庭工廠化
殖民地掠奪與奴隸貿易,給英國帶來了巨額的貨幣資本,從而為工業革命累積了財力上的准備。從十六世紀到十九世紀,英國繼續了近三個世紀的圈地運動,為工業革命提供了大批廉價的勞動力。並且,英國過去是以國王名義借債,來彌補宮廷財政運轉的不足。1694年,英格蘭國家銀行的成立,標志著由國王債務制度過渡到國家債務制度,這從另一條渠道為工業革命積累了資金。
英國政府大力開拓海外殖民地,積極實行保護關稅制度,為本國工商業尋找海外市場。與此同時,還把從各個渠道聚斂來的財富,絕大部分都用作生產性投資,以轉換為再生產的資本。而法國卻把資金都用來維持費用浩大的軍隊和宮廷享樂,西班牙更是把海外貿易盤剝來的巨額財富,用來購買國外廉價的商品,結果沖擊了本國的市場。
工業革命是以機器生產代替手工勞動,就是手工工場向大機器工廠的一個飛躍。這個飛躍之所以能夠實現,與手工工場的高度發展有著密切的關系,因此,工場手工業的高度發展是工業革命不可缺少的技術前提。此外,英國為追求更多的利潤,還以滿腔的熱情來關注生產的發展,從而刺激了機器的發明和新科學技術的使用。
早在十五世紀,英國半農半工的農村家庭手工業就非常普遍,最初主要是毛紡織業。這種家庭的毛紡織手工業,後來隨著農民的貧富分化,而發生了改變。很多家庭手工業者變成了為商人進行原料加工的僱傭勞動者。於是,呢絨商人們逐漸把單獨的家庭手工業聯系起來,便形成了毛紡織業的手工工場。這種手工工場有分散的和集中的兩種形式。
在十六世紀時,分散的手工工場佔主要地位。隨著圈地運動而使喪失土地的農民日益增多,由大商人所創辦的集中的手工工場便逐漸發展起來,達到了僱傭一千名以上工人的規模。到十七世紀時,僱傭幾百名工人的手工工場已經非常普遍了。這些手工工場並不限於毛紡織業,在采礦、冶金、制鹽、造紙、玻璃、制硝、啤酒等部門,都建立起很大的手工工場。
英國工場手工業的發展,不僅表現為生產規模的擴大,而且還表現為技術上的巨大進步。英國手工工場在生產技術方面的進步,與歐洲大陸上的大量工匠遷居英國有著密切的關系。在中世紀末期,法國與尼德蘭等國在手工業技術方面,特別是絲織業技術方面,都比英國進步,擁有很多技術熟練的工匠。但是不斷發生宗教戰爭,迫使許多信奉新教的熟練工匠逃亡到英國避難。
尼德蘭人才的流入
十六世紀末十七世紀初,西班牙鎮壓尼德蘭革命時,也有大批尼德蘭工匠逃往英國,從此以後就在英國東部地區定居下來。當時,英國女王伊麗莎白允許這些工匠定居下來,條件是每一戶外來工匠必須負責培養一名英國學徒。這些技術熟練的工匠湧入英國後,對於改良和革新英國的手工業技術,起到了很大的促進作用,並且使英國新建了一些過去沒有過的工業部門。英國的染織業¸製糖業¸陶瓷業的發達,就是同尼德蘭工匠的貢獻分不開的。
在十七世紀以後建立和發展起來的各種工業部門中,棉紡織業發展得尤其迅速。十八世紀初,運到英國加工的棉花只有一百萬磅,但是,隨著國內外市場的擴大,手工工場的生產已經不能滿足市場的需要。資本家為了追求越來越多的利潤,除了增加工人以擴大生產規模外,迫切希望改革生產技術以提高勞動生產率。
紡織業崛起
1733年,機械師約翰·凱伊發明飛梭。凱伊發明飛梭以後,一個織布工人可以做過去兩個工人的工作,使效率提高了一倍。後來, 凱伊的兒子又加以改進,發明了上下自動的杼箱,使用起來更為方便,織布能力更為提高。由於織布效率提高,出現了極其嚴重的紗荒。
由於棉紗供應不足,出現了紡與織之間的矛盾。這個矛盾很長時間沒有得到解決,有些棉布工廠因缺紗而停產。棉紗價格猛烈上漲,接著紡紗工人的工資也提高了。這種情況,對於追逐利潤的資本家來說,是不能忍受的。為了解決棉紗不足的問題,政府也採取了各種措施。1761年,英國「藝術與工業獎勵協會」兩次懸賞,徵求新式紡紗機的發明。
1764年,蘭開夏郡內的詹姆士·哈格里夫斯發明了珍妮紡紗機。珍妮紡紗機的發明是棉紡織技術上一個巨大的飛躍,使棉紗的產量迅速提高,引起了紡織業的一系列變化,並且帶來了巨大的社會影響。因為棉紗生產成本的減少,也就使布匹的價格隨之降低,從而使布匹的需求量增大,這樣就需要更多的織布工人。
由於織工工資跟著棉布需求量的增長而提高,就使得原來兼營農業的織工逐漸拋棄農業,成為專靠工資收入的工薪階層。同時,珍妮機的使用排擠了舊式紡車,使那些買不起珍妮機的原來從事家庭手工業的紡工也放棄農業,到擁有珍妮機的人那裡去工作,從而成為雇傭工人。紡工和織工放棄的土地就為農業資本家所收買,小自耕農無力與資本主義大農場競爭,他們逐漸受到排擠而破產之後,也就淪落為農業或者工業中的無產者了。
機械化工廠
珍妮紡紗機雖然大大提高了棉紗產量,但紡出的紗不結實,細而易斷。由於珍妮機帶動的沙錠日益增多,卻需要手工來搖轉紡輪,這樣就使人力越來越難以勝任。於是,便需要在質量和動力方面加以改進。1769年,鍾表匠理查·阿克萊特發明了水力紡紗機。這種機器用水力推動,機器上安裝著許多滾軸,旋轉很快,紡出的紗質地堅韌。
由於水力紡紗機體積大,又必須設置在可以利用水力的地方,因此,它就不能象舊式紡車或珍妮機那樣安裝在家庭內,而必須建立廠房,集中工人進行生產。這樣,就為工廠制度的確立奠定了基礎。1771年,理查·阿克萊特建立了第一個棉紡廠,成為最早使用機器生產的工廠主。水力紡紗機紡出的紗線雖然結實,但是很粗糙。因此,還需要繼續進行技術革新,以提高棉紗的質量。
1779年,工人賽米爾·克隆普頓發明了騾機。騾機綜合珍妮紡紗機與水力紡紗機的優點,紡出來的棉紗既結實又精細。此外,還提高了紡紗的效率,最初,騾機帶動二三十個紗錠,後來隨著機器的改進逐漸增加,到十八世紀末,已經有了能夠帶動四百個紗錠的紡紗機了。自從騾機發明與廣泛應用以後,集中從事生產的紡紗工廠迅速增加起來。
棉紗產量的大幅度增加,把織布拋到了後面,於是,紡與織之間又出現新的脫節現象。這種情況下,迫切需要改良織布機。1785年,牧師埃德門特·卡特萊特發明了用水力推動的織布機。但是,這種機器非常呆笨,銷路不廣。後來,經過拉德克利夫、霍洛克斯等人的改進,這種織布機才日益完善,逐漸推廣應用。
1803年,拉德克利夫還發明了一種整布機,霍洛克斯又發明鐵制的織布機器。經過改進的自動織布機,比手工織布提高了四十倍的效率。棉紡織業機器的使用又引發了其他行業的連鎖反應,不久在採煤、冶金等許多工業部門,都陸續有了機器生產。隨著越來越多的工業部門實現了機械化,一個新的課題又擺在人們面前,這就是動力問題。
水燒熱了之後就膨脹為水蒸汽。事實上,這個道理人們在很早就知道了。約在公元前二世紀末,亞歷山大里亞的赫羅,就認識到蒸汽的動力作用。在他的著作中,記載了他曾經製造過一種利用水蒸汽旋轉的玩具。文藝復興時期,達·芬奇嘗試過設計一種利用蒸汽開動大炮的圖紙。然而,為了工業的目的把蒸汽用來作為動力的試驗,則是從近代才開始的。
蒸汽機現世
法國物理學家尼斯·帕旁稱得上是第一個蒸汽力的實驗者,他於1680年在英國試驗成功第一台可以把熱能轉變為機械能的蒸汽泵。但是,帕旁的發明並沒有實際用於工業上。1698年,英國人托瑪斯·塞維利發明了利用蒸汽力而製成的抽水機,但是不夠堅固,經受不住大量蒸汽的壓力,常常破裂。1705年,鐵匠托馬斯·紐科門在塞維利抽水機的基礎上加以改進,製造出了第一台真正可用作動力的蒸汽抽水機。瓦特在格拉斯哥大學擔任製造和修理自然科學儀器的工作時,注意到紐科門式蒸汽機之所以浪費很多熱量和時間,是因為汽缸里既要產生蒸汽,又要注入冷水。1765年春,瓦特終於想出解決問題的辦法。在安上一個隔離式冷凝器裝置後,蒸汽不是在汽缸內冷卻凝固,而是讓蒸汽通過一個閥門,進入一個單獨保持冷卻的冷凝器,這樣就不需要降低汽缸的溫度,真空也能夠不斷產生。
1769年,瓦特製成第一台蒸汽機。這一年,瓦特以發明分離冷凝器,獲得他在革新紐可門蒸汽機過程中的第一個專利。但這種蒸汽機仍無法克服紐可門蒸汽機只作往返運動的缺點,不能使蒸汽機變成能帶動各種工作機的原動機。1781年,瓦特研製出一套齒輪聯動裝置,可以將活塞的往返直線運動,轉變為輪軸的旋轉運動,他因此獲得了第二個專利。接著為了進一步提高效率,增大蒸汽機的動力,瓦特對汽缸本身進行了分析與研究。1782年,瓦特試制出一種帶有雙向裝置的新汽缸,把原來的單向汽缸組裝成雙向汽缸,並首次把引入汽缸的蒸汽,由低壓蒸汽改為高壓蒸汽,他也因此取得第三個專利。
1784年,經過再次改進的蒸汽機,不僅能夠適用於各種機械運動,而且還增加了一種自動調節蒸汽機速率的裝置。1785年,一個使用瓦特蒸汽機的紡紗廠建成。很快,蒸汽機在棉紡織業、毛紡織業、采礦業、冶金業、造紙業、印刷業、陶瓷業等工業部門,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瓦特蒸汽機的問世,解決了工業發展中的動力問題。從此以後,只要有煤作為燃料,就可以開動蒸汽機。並且,工廠也是根據需要建立起來,而不再受河流水力的限制。馬克思說:「瓦特的偉大天才表現在1784年4月他所取得的專利的說明書中,他沒有把自己的蒸汽機說成是一種用於特殊目的的發明,而是把它說成是大工業普遍應用的發動機。」
蒸汽機的發明使機械化生產沖破自然條件的限制,是人類社會進入機械化時代的標志,從而大大加速了工業革命的進程。蒸汽機的廣泛利用,出現了發明和使用機器的熱潮,促使工業革命開展起來。英國到處建立起大工廠,那些高聳入雲的煙囪噴出縷縷煙霧,龐大的廠房發出轟鳴,打破了原來中世紀田園生活的恬靜。以此為標志,歷史跨入一個新的時代,人類社會由此進入了蒸汽時代。
煤礦業崛起
煤炭可以說是近代工業的食糧,如果沒有煤,就沒有大機器工業的發展,也就沒有工業革命。正因為英國的煤炭儲藏量非常豐富,所以才支撐著英國工業革命的蓬勃發展。在中世紀,由於燒煤使空氣污染,封建統治者嚴厲禁止採煤。然而,由於工業革命的興起,英國對於煤炭的需求擴大,煤炭工業迅速發展。1846年,英國煤炭年產量已經達到四千四百萬噸,成為歐洲乃至全世界第一大產煤國。
隨著工業生產中機器生產逐漸取代手工操作,傳統的手工工場無法適應機器生產的需要,為了更好地進行生產管理,提高效率,資本家開始建造廠房,安置機器,僱用工人集中生產,這樣,一種新興的生產組織形式工廠出現了。工廠成為工業化生產的最主要組織形式,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
1840年前後,英國大機器生產已基本取代工場手工業,用機器製造機器的機器製造業也建立起來,工業革命基本完成,英國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工業國家。機器的廣泛使用,根本改變了工業的技術面貌,大大提高了勞動生產率。工業革命造成的生產力大發展,使英國出現了空前的繁榮。

❻ 工業革命發生的直接原因

工業革命的直接原因是手工勞動無法滿足日益增長海外市場的需求。

政治方面,英國是第一個發生具有世界影響的資產階級革命的國家,革命推翻了封建專制制度,打擊和削弱了大封建主的勢力,掃除了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的主要障礙。從17世紀末到18世紀初,英國建立了有利於資本主義發展的君主立憲政體、兩黨制和內閣制,並採取了一系列促進商業、航運和工業發展的政策,大大解放了生產力。

經濟方面,資產階級革命前後,英國把圈地運動、國債和稅收制度、殖民掠奪及奴隸貿易等作為原始積累的主要手段,在積累資本、形成僱傭勞動大軍、開辟國內外市場和提供工業原料等方面起了巨大作用,為工業革命准備了必要的經濟前提。

技術方面,工業革命前,英國的手工工場比較發達,分工較細,手工業工人技術水平比較高。同時,在自然科學方面,奠定了經典力學基礎的牛頓,又在熱學方面確定了冷卻定律。波義耳用試驗證明了氣壓升降原理,確立了氣體定律等。這些,也在一定程度上為技術革命准備了條件。

(6)工業革命印刷業發展的原因有哪些擴展閱讀:

一般認為,蒸汽機、煤炭、鋼鐵是促成工業革命技術加速發展的三項主要因素。工業革命都是以輕工業開始,向其他部門發展。在瓦特改良蒸汽機之前,整個生產動力依靠人力和畜力。

伴隨蒸汽機的發明和改進,工廠不再依河或溪流而建,很多以前依賴人力與手工完成的工作自蒸汽機發明後被機械化生產取代。工業革命是一般政治革命所不可比擬的巨大變革,其影響涉及人類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使人類社會發生了巨大的變革,對推動人類的現代化進程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把人類推向了嶄新的「蒸汽時代」。

另外,在西歐國家和美國轟轟烈烈革命時,中國清王朝正做著「天朝大國」的美夢,英國等國是不會放過這塊能掠取財富的土地,這也是誘發鴉片戰爭的一個原因。工業革命開始後,英國對印度、東南亞的侵略加劇,印度、埃及、緬甸相繼落為英國的殖民地、半殖民地。

❼ 工業革命產生的原因是什麼

從最早的時代起,就有機器給發明出來,它們極為重要,如輪子,如帆船,如風車和水車。但是,在近代,人們已發明了作出發明的方法,人們已發現了作出發現的方法。機械的進步不存是碰巧的、偶然的,而成為有系統的、漸增的。我們知道,我們將製造出越來越完善的機器;這一點,是以前的人們所未曾認識到的。

1870年以後,所有工業都受到科學的影響。例如,在冶金術方面,許多工藝方法(貝塞麥煉鋼法、西門子-馬丁煉鋼法和吉爾克里斯特-托馬斯煉鋼法)給發明出來,使有可能從低品位的鐵礦中大量地煉出高級鋼。由於利用了電並發明了主要使用石油和汽油的內燃機,動力工業被徹底改革。通訊聯絡也因無線電的發明而得到改造。1896,古利埃爾莫·馬可尼發明了一台不用導線就能發射和接收信息的機器,不過,他的成果是以蘇格蘭物理學家詹姆斯·克拉克·麥克斯韋和德國物理學家亨利希·赫茲的研究為基礎的。石油工業迅速發展,因為地質學家和化學家做了大量工作;地質學家以非凡的准確性探出油田,化學家發明了從原油中提煉出石腦油、汽油、煤油和輕、重潤滑油的種種方法。科學對工業的影響的最驚人的例子之一可見於煤衍生物方面。煤除了提供焦炭和供照明用的寶貴的煤氣外,還給予一種液體即煤焦油。化學家在這種物質中發現了真正的寶物——種種衍生物,其中包括數百種染料和大量的其他副產品如阿司匹林、冬青油、糖精、消毒劑、輕瀉劑、香水、攝影用的化學製品、烈性炸葯及香橙花精等。

❽ 工業革命的原因是什麼

1、農業革命與人口增加
在18世紀,英國人口不斷增加,以及英國農業革命和圈地運動的後果,以致農業勞動力過剩,不得不尋求新的就業機會,有助於推動工商業的發展;再加上人們的消費需求亦日漸增加,為批量化生產的商品提供了銷路。
2、自然資源的因素
工業革命首先發生在英國中北部,那裡擁有豐富的淺層煤礦和鐵礦資源,但缺乏木材資源。工業革命下產生的蒸汽機,以及利用焦煤而不是木材煉鋼的冶金技術革新,這些使得英國的煤礦和鐵礦有了廣闊的用武之地。
3、貿易限制的解除
1623年英國國王詹姆士一世允許設立專利權保護新發明的權利,開始刺激許多新發明的產生。工業革命約於1750年開始於大英地區。工業革命的展開有多種原因,其中,封建制度的結束就是一個明顯的工業革命導火線。隨著封建制度於18世紀初在西方消失,貴族及大地主所享有的各種特權(例如貿易的專利)也隨之消失。這些改變推動了自由貿易,形成了更大規模的市場,使工商業的發展更為蓬勃。在這種改變下,舊有的家庭式工業生產模式已不能滿足貿易發展的需要,所以人們便致力改進生產技術和生產模式以增加產量,因而引發了工業革命。
4、殖民地市場和原料
此外,世界貿易的發展亦扮演著一個相當重要的角色。從15世紀發現新航路起[1],許多歐洲國家在亞、非、美三洲各自建立殖民地。至18世紀,這些殖民地不僅為它們提供原料和商品出口市場,還推動了世界貿易的發展。為了滿足因世界貿易所引致的龐大需求,人們便開始採用機器和其他方法來提高產量,從而引發了工業革命。
5、資本與新技術
資金的積聚及新機器的發明也是引發工業革命的其中兩個主要原因。18世紀時,歐洲本土的貿易發展蓬勃,使商人累積了大量財富。為了獲得更豐厚的利潤,他們便致力投資開設工廠、購置原料和發明新機器。加上隨著各類型機器的發明及應用,舊有以人力為主的生產工序逐漸被由蒸汽推動的機器取代。生產工序的機械化,提高了工農業的產量。結合以上的種種原因,就成就了工業革命的輝煌。

閱讀全文

與工業革命印刷業發展的原因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寶馬車車窗的排水口在哪裡 瀏覽:226
重慶工業型材多少錢 瀏覽:225
華晨寶馬兩箱x1多少錢 瀏覽:482
奧迪a8l天窗怎麼開 瀏覽:144
山東中煙工業研究生待遇如何 瀏覽:191
如何更好控制汽車 瀏覽:111
奧迪雨刮器電機質保多久 瀏覽:547
工業快速門定製有哪些 瀏覽:516
奧迪q7主駕駛位鎖芯怎麼拆 瀏覽:700
工業鹽中的水垢如何清理 瀏覽:700
汽車業有哪些職位 瀏覽:206
汽車年審軟體哪個好 瀏覽:3
巫溪到廣州汽車票多少錢 瀏覽:497
大奧迪a4l多少錢 瀏覽:93
汽車怎麼升級導航高德導航地圖 瀏覽:773
從天津機場到天津工業大學怎麼走 瀏覽:899
長豐縣下塘工業園有多少家廠 瀏覽:902
別克汽車多少錢能買下 瀏覽:795
六座寶馬x3多少錢 瀏覽:533
大連寶馬車撞人是多久的事 瀏覽: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