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四大工業基地
一、遼中南工業基地(含沈陽、撫順、鞍山、本溪、大連等一系列工業城市),該地以鋼鐵、機械、石油化工等重工業為主。
二、京津唐工業基地(以北京、天津、唐山為頂點的三角地帶,唐山的「唐」,不是塘沽的「塘」),有鋼鐵、機械、化工、電子、紡織等工業,它是我國第二大綜合性工業基地;我國北方最大的綜合性工業基地。
三、滬寧杭工業基地(以上海、南京、杭州為頂點的三角地帶,還包括蘇州、無錫、常州、熹興、寧波等城市,也稱長江三角洲),它是我國第一大綜合性工業基地,輕重工業都很發達;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大、結構最完整、技術水平和經濟效益最高的綜合性工業基地。位於亞熱帶地區;瀕臨長江、東海,地理位置優越。亞熱帶季風氣候,熱量充足,降水豐富,雨熱同期;三角洲地形,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河網密布,水源充足。工業基礎雄厚;科技力量強;水陸交通便利;勞動力豐富,素質高;市場廣闊;經濟腹地寬廣;工業聯系好;政策扶持;浦東開發提供新的發展機遇;豐富的農副產品等。
四、珠江三角洲工業基地(含廣州、深圳、珠海、東莞、佛山、中山等一系列工業城市),該地以服裝、電子、玩具、食品等輕工業為主。
京津唐工業基地
1.工業中心:北京、天津、唐山。
2.地位:輕重工業都較發達的綜合性工業基地,中國北方綜合性工業基地。
3.發展方向:今後重點可放在鋼鐵、石油化工、海洋化工、電子、高檔輕紡和精細化工方面。
遼中南重工業基地
1.工業中心:沈陽和大連為中心,包括鞍山、本溪、撫順、遼陽等工業城市。
2.地位:是我國重要的古老工業基地之一,全國最大的重工業基地。
3.發展方向:今後仍應發揮其作為重工業基地的優勢,要更新設備,提高產品質量,適當限制某些耗能大,當地又缺乏原料資源工業的發展。
珠江三角洲輕工業基地
1.工業中心:廣州、深圳、珠海為中心,包括珠江三角洲經濟開放區各城鎮。
2.地位:以輕工業為主的綜合工業基地。
3.發展方向:發展以出口為主的多種加工工業和製造業等。
滬寧杭工業基地
1.工業中心:上海、蘇錫常(蘇州、無錫、常州)、南通、杭州等。
2.地位:輕重工業都非常發達,全國最強的綜合性工業基地。
3.發展方向:以輕工、紡織、機械、電子、冶金和化工為主體。
[編輯本段]各工業區的優缺點
珠江三角洲由於改革開放初期的優厚政策,大量電子電器加工組裝企業發展起來,由於交通上的便利,特別是據港澳台較近,來料加工來樣加工企業發展特別迅速,但是該地區的工業綜合實力不是很強。
滬寧杭即是長江三角洲地區,該地歷史上就是人口稠密,生產生活高度發展的地區,蘇南與浙北依託上海,這個中國的經濟首都,有著廣闊的市場與經濟腹地,交通也十分便利,較珠三角更接近北方地區,市場潛力很大。由於綜合實力較強,該地區的發展將使四地區中最快的。不足:能源、資源缺乏;人多地少,土地緊張;污染嚴重。
京津唐工業基地在很大程度上依託的是北京的眾多高校,這是在技術上的獨特優勢,而且礦產豐富,有利於經濟發展。但是環境問題,特別是沙塵暴和缺水問題一直制約著發展。而人民收入普遍較低,則更是大的阻礙。
遼中南重工業基地,重工業較全面,但結構老化,管理落後,大企業一般歷史長,負擔重,不適合市場經濟的發展。該地區資源豐富,但天氣因素是巨大的制約因素。
Ⅱ 我國四大工業基地
一、遼中南工業基地(含沈陽、撫順、鞍山、本溪、大連等一系列工業城市),該地以鋼鐵、機械、石油化工等重工業為主。 二、京津唐工業基地(以北京、天津、唐山為頂點的三角地帶,唐山的「唐」,不是塘沽的「塘」),有鋼鐵、機械、化工、電子、紡織等工業,它是我國第二大綜合性工業基地;我國北方最大的綜合性工業基地。 三、滬寧杭工業基地(以上海、南京、杭州為頂點的三角地帶,還包括蘇州、無錫、常州、熹興、寧波、南通等城市,也稱長江三角洲),它是我國第一大綜合性工業基地,輕重工業都很發達;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大、結構最完整、技術水平和經濟效益最高的綜合性工業基地。位於亞熱帶地區;瀕臨長江、東海,地理位置優越。亞熱帶季風氣候,熱量充足,降水豐富,雨熱同期;三角洲地形,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河網密布,水源充足。工業基礎雄厚;科技力量強;水陸交通便利;勞動力豐富,素質高;市場廣闊;經濟腹地寬廣;工業聯系好;政策扶持;浦東開發提供新的發展機遇;豐富的農副產品等。 四、珠江三角洲工業基地(含廣州、深圳、珠海、惠州、東莞、佛山、中山、江門等一系列工業城市),該地以服裝、電子、玩具、食品等輕工業為主。
京津唐工業基地
1.工業中心:北京、天津、唐山。 2.地位:輕重工業都較發達的綜合性工業基地,中國北方綜合性工業基地。 3.發展方向:今後重點可放在鋼鐵、石油化工、海洋化工、電子、高檔輕紡和精細化工方面。
遼中南重工業基地
1.工業中心:沈陽和大連為中心,包括鞍山、本溪、撫順、遼陽等工業城市。 2.地位:是我國重要的古老工業基地之一,全國最大的重工業基地。 3.發展方向:今後仍應發揮其作為重工業基地的優勢,要更新設備,提高產品質量,適當限制某些耗能大,當地又缺乏原料資源工業的發展。
珠江三角洲輕工業基地
1.工業中心:廣州、深圳、珠海為中心,佛山、惠州為副一級中心,包括珠江三角洲經濟開放區各城鎮。 2.地位:以輕工業為主的綜合工業基地。 3.發展方向:發展以出口為主的多種加工工業、汽車製造、核電、旅遊、石化、文化、電子和製造業等。
滬寧杭工業基地
1.工業中心:上海、蘇錫常(蘇州、無錫、常州)、南通、杭州等。 2.地位:輕重工業都非常發達,全國最強的綜合性工業基地。 3.發展方向:以輕工、紡織、機械、電子、冶金和化工為主體。
各工業區的優缺點
珠江三角洲由於改革開放初期的優厚政策,大量電子電器加工組裝企業發展起來,由於交通上的便利,特別是據港澳台及東南亞較近,多僑鄉,來料加工來樣加工企業發展特別迅速,但是該地區的工業綜合實力不是很強。 滬寧杭即是長江三角洲地區,該地歷史上就是人口稠密,生產生活高度發展的地區,蘇南與浙北依託上海,這個中國的經濟首都,有著廣闊的市場與經濟腹地,交通也十分便利,較珠三角更接近北方地區,市場潛力很大。由於綜合實力較強,該地區的發展將使四地區中最快的。不足:能源、資源缺乏;人多地少,土地緊張;污染嚴重。 京津唐工業基地在很大程度上依託的是北京的眾多高校,這是在技術上的獨特優勢,而且礦產豐富,有利於經濟發展。但是環境問題,特別是沙塵暴和缺水問題一直制約著發展。而人民收入普遍較低,則更是大的阻礙。 遼中南重工業基地,重工業較全面,但結構老化,管理落後,大企業一般歷史長,負擔重,不適合市場經濟的發展。該地區資源豐富,但天氣因素是巨大的制約因素。該地區有稠密的鐵路,公路交通運輸網
Ⅲ 北京順義金馬工業開發區在哪個鎮
北京順義金馬工業開發區在順義區高麗營鎮。依據北京市順義區人民政府2020年5月官方網站發布的高麗營鎮單位概況可知,金馬工業區是位於高麗營鎮的。
金馬工業區是順義區人民政府1993年批准成立的工業小區,總規劃面積為307.12公頃。是北京市擬定保留的工業區之一。
(3)非京工業區在哪裡擴展閱讀:
高麗營鎮區域介紹:
1、一區:中心區,打造基礎配套、功能齊全的新型城鎮。將噪音污染區內張喜庄、文化營、西馬各庄及中心區前渠河、後渠河、閆家營、河津營等7個非保留村,按照《順義區高麗營鎮總體規劃》逐步實現整體拆遷,推進城鎮化建設,並入中心區。
2、兩河:將方氏渠、牤牛河進行科學規劃、系統升級,使之成為銜接高麗營復合型小城市不同片區的天然鏈條。
3、五圈層:即金馬工業區、高鐵商務核心片區、副中心回遷商住片區、中央綠地主題公園片區、於庄休閑商住綜合片區。
4、多點位:將方氏渠兩岸的一村、水坡、羊房及南郎中,打造成點狀的美麗鄉村、民俗村落,形成多點的風貌景觀帶。
Ⅳ 天津最大的工業園區在哪裡
摘要 你好,這個是天津京濱工業園,市級示範工業園區,高新技術產業園區。座擁國家級生態鎮——大王古庄鎮,北與北京市通州區、西與河北省廊坊市接壤,雄踞京津冀「金三角」核心區域。距首都國際機場65公里,距濱海新區75公里, 周邊有三條高速公路四個出入口,5-15分鍾車程即可到達。優越的區位交通為區域開放發展提供了先決條件
Ⅳ 中國四大工業基地分別為,遼寧(遼中南),京津(北京天津)滬杭寧(上海杭州南京)廣東(珠三角)
中國的四大工業區分別是遼中南工業基地、京津唐工業基地、滬寧杭工業基地(長江三角洲工業基地)和珠江三角洲工業基地。
一、遼中南工業基地(含沈陽、撫順、鞍山、本溪、大連、遼陽、營口等一系列工業城市),是我國重要的重工業基地,也是我國最大的重工業基地。該地以鋼鐵、機械、石油化工等重工業為主。
二、京津唐工業基地(以北京、天津、唐山為頂點的三角地帶),有鋼鐵、機械、化工、電子、紡織等工業,它是我國第二大綜合性工業基地;也是北方最大的綜合性工業基地。
三、滬寧杭工業基地又叫長江三角洲(以上海、南京、杭州為頂點的三角地帶,也稱長江三角洲),它是我國第一大綜合性工業基地,輕重工業都很發達;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大、結構最完整、技術水平和經濟效益最高的綜合性工業基地。
四、珠江三角洲工業基地(含廣州、深圳、珠海、惠州、東莞、佛山、中山、江門等一系列工業城市),位於我國東南沿海,同香港、澳門毗鄰,靠近東南亞,同時是著名的僑鄉有利於吸引海外華人投資。該地以服裝、電子、玩具、食品等輕工業為主。
Ⅵ 北京工廠在哪裡
北京工業布局是不斷變化的,隨著北京中心功能區(城區)范圍的逐漸擴展,北京的工業區也正在一步步向北京的遠郊區縣甚至是北京周邊的河北、天津轉移。
具體來講,如今北京五環以內基本沒有大型、重型工廠了,有的話也多是一些科技水平高的電子信息科技企業的研發機構、實驗室等,也從事工業活動,但大都是科研型而非生產性的;
六環附近甚至更遠一點的地方,包括大興、通州、順義、昌平這些遠郊區縣,則是北京的輕工業基地,比如亦庄經濟開發區、良鄉工業園等等。這些輕工業主要是兩類,一類是高科技產品例如電子、信息技術等的生產基地;另一類則是食品工業,是北京的供給站。
北京的重工業基地都建在遠郊區縣,例如門頭溝、房山、平谷。在這些區縣,集中著北京的煤炭工業、鋼鐵工業、石化工業、水泥工業、建材加工業、裝備製造業、軍事工業等佔地面積大、能耗大、污染重的重工業。
滿意請採納。
Ⅶ 世界乃至中國的著名工業區拜託各位了 3Q
中國四大工業區: 1、全國最大的綜合性工業基地:滬寧杭工業區(也就是常說的「長三角」),中心城市有上海、南京、杭州。 2、北方最大的綜合性工業基地:津京唐工業區。中心城市是北京、天津、唐山、秦皇島。 3、以重工業為主的綜合性工業基地:遼中南工業區,中心城市有沈陽、大連、鞍山等。 (津京唐工業區、遼中南工業區和山東的煙台等又合稱為環渤海工業帶) 4、以輕工業為主的綜合性工業基地:珠江三角洲工業區,中心城市包括深圳、廣州。珠海、東莞。(泛珠三角還包括香港、澳門) 世界主要工業區 ,集中在北半球中緯度地區,呈東西向不連續的帶狀分布,包括北美、西歐、東歐、日本和亞洲東部沿海。南半球比較重要的工業區則集聚在南非、澳大利亞及南美中東部地區。 1、北美工業區:主要位於美國東北部和加拿大東南部,是世界上最大的工業區。哪裡的煤鐵資源豐富,交通運輸便利,農業發達,人口稀疏,工業部門齊全,尖端技術和高新技術居世界領先地位。20世紀50年代以來,在國際市場上受到歐盟,日本等國家的競爭,在這里許多工業部門在世界工業中的優勢逐漸降低,但仍然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綜合型工業區。 2、 西歐工業區:位於歐洲西部,主要包括英國,法國,德國,荷蘭,比利時,義大利北部等重要工業區,是現代工業的發源地。這里經濟基礎雄厚,交通便利,勞動力質量高,煤鐵資源豐富,核能,航空,汽車,化工等技術密集型工業作為發達,鋼鐵,機床,船舶,電力等產量居世界前列。工業地域逐漸從內陸向沿海地區發展。 3、東歐工業區:主要包括俄羅斯,烏克蘭,捷克,波蘭等國的主要工業區。這里資源豐富,基礎工業實力雄厚,屬資源密集型重工業地區,工業也多布局在靠近原料和燃料產地的內陸。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電子,宇航等新興工業發展較快。 4、日本太平洋沿岸工業區:分布在日本太平洋沿岸長達1000千米的地區,約佔全國面積的近30%,人口的2/3,工廠的72%,工業產值的75%。工業多數依靠進口原料,燃料的加工貿易型,是世界上著名的臨海工業帶。鋼鐵,汽車,造船,電子,化學,家用電器在世界上佔有重要的地位,近年來技術密集型產業發展迅速。 5、亞洲東部沿海工業區:北起韓國東南沿海和中國東部沿海,向南延伸到東南亞一些國家。20世紀50年代以來,這一地區的國家競相發揮各自的優勢,根據國情實施對外開放戰略,推動了各國工業的發展。在進入20世紀80年代後各國工業的發展更為迅速。工業類型逐漸從勞動密集型向技術型過渡。各國紛紛建立出口加工區,自由貿易區,經濟特區等,是這一帶成為二戰後新興的工業區。 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
Ⅷ 我國的著名工業區都有哪些
全國最大的綜合性工業基地:滬寧杭工業區(也就是常說的「長江三角洲」),中心城市的上海,南京,杭州。
北方最大的綜合性工業基地:天津京唐港工業區。中心城市的北京,天津,唐山,秦皇島。
在重工業的綜合性工業基地:遼中南工業區,中心城市沉陽,大連,鞍山。
(京唐港工業區,天津,遼寧,中南工業區,山東煙台人,統稱為環渤海產業帶)
主要光源產業基地:珠三角工業區,中心城市,包括深圳,廣州。珠海,東莞。 (泛珠江三角洲,包括香港和澳門)
滬寧杭工業基地,全國最強的綜合性工業基地
北京,天津,唐山的工業基地。在中國北方的綜合性工業基地
遼南重化工業基地,全國最大的重工業基地
在珠江三角洲,主燈加工基地的產業基地
珠江三角洲,由於利好政策的改革開放,發展了大量的電氣和電子加工和組裝公司,由於,交通便利,尤其是,根據香港,澳門和台灣接近特別快速處理樣品加工企業的發展,但該地區的工業園區的實力不是很強。
滬寧杭的長江河三角洲地區區域,土地的歷史密集的人口,高度發達的生產和生活區,南部的江蘇和浙北依託上海,中國的經濟中心,有一個巨大的市場和經濟腹地,交通運輸是非常方便接近北部地區與珠江三角洲相比,市場潛力巨大。綜合實力強,發展的地區將在四個方面做出最快的。
北京,天津,唐山工業基地主要是依靠在北京的許多學院和大學,這是技術上的獨特優勢,礦產資源豐富,有利於經濟發展。但在特定的環境問題,沙塵暴和缺水問題一直制約其發展的。一般低收入的人,更是一大障礙。
遼南的重工業基地,重工業是比較全面,但老化,管理不善和,一般一個歷史悠久的大企業,負擔非常沉重,不適合市場??經濟的發展。該地區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但天氣是一個巨大的制約因素。
所謂的重工業生產的生產行業,輕工等行業的綜合性產業,是兩者協調發展,生產生活。輕工重工業相對更緊密地與人們的生活
北京 - 天津 - 唐山
優越的地理位置。是坐落在北部的一部分,中國的東部沿海地帶,扼的海上門戶,中國北方地區,與日本,朝鮮及南韓國和便捷的東部末端的歐亞大陸橋「天津港,大連港,中國北方,東北經濟核心區,腹地范圍是巨大的,幾乎囊括了大半個中國。
豐富的天然資源。已探明儲量佔40%,該國的鐵礦石和石油資源,以及大面積的沿海灘塗,自然條件優越。
農業生產發展固,強基礎產業,以及一個完整的產業體系,特別是在石油工業,煤化工,冶金,海洋化工,機械,電子等行業的發展,是中國北方最大的工業密集區。
發展文化,科技,高品質的人力資源,研究和開發具有很大的潛力。機構的1/4,1/4的研究和開發機構和情報文件機構,國有企業專業技術人員的17%都集中在這一領域,特別是在京津地區的高等學府國家經濟發展所需要的知識最密集的地區,可以提供各種高層次人才。
該地區的經濟發展最大的問題是水和能源短缺,此外,缺乏大,中型國有企業,主要的工業結構轉換困難的問題,但區域經濟發展的活力。要加強農業,發展水節約生態農業;發揮一個發達的交通和專業技術人員的集中和鋼鐵優勢,豐富的石油資源,積極發展汽車,電子和高新技術產業,以提高競爭力的產業鋼鐵,石油化工,重型機械的技術水平和能力,開拓創新,知識密集的產業,加快產業結構的同時,加快基礎設施建設,信息,金融,商貿,旅遊,大力發展第三產業。
珠三角
的珍珠河三角洲地區中南部廣東省,具有廣闊的平??原,氣候溫和,河流和其他有利的自然條件,中國的人口,人口密集的城市,經濟發達的地區之一,也是中國對外開放的區域的前緣到外界。
改革開放以來經濟持續高增長和開放。珍珠河三角洲地區的更好的經濟基礎,1981年至1995年,國內生產總值(GDP)平均每年遞增18%,高於廣東省,14%和12%的國家的增長速度,國家經濟是最快的增長最有錢的人的生活地區。
該地區位於中國東南沿海,毗鄰香港,澳門,東南亞,地理位置十分優越。這樣的地理條件的地區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勞動力豐富,地價成本低的優點,最接近產業的擴散,香港,澳門,香港和澳門的貿易渠道再出口了大量的出口商品,參與廣泛的國際分工。
外商投資的熱點。珠江三角洲是著名的僑鄉,海外華人,港澳同胞,海外華人有一個共同的文化背景和親密的關系。優惠政策的改革和開放,吸引了大量的外國投資,並促進該地區的發展。從1979年到1995年,珠江三角洲地區實際利用外資佔全國的16%,包括港澳的資金佔77%。國家的最先進的技術設備和管理經濟的方式,以及傳統產業的技術改造,一組現代中外合資企業的創始人引進的外資進入,成為區域經濟增長的一個重要來源區。
中國輕工產業基地。現在,這里已經形成的輕,重化工業較為發達,更多的行業類別,強大的產品競爭力的產業體系。家用電器,消費類電子產品,紡織服裝,食品飲料,醫葯,玩具,鍾表,自行車,各種日用品等輕工業在全國頂部。特別是電子行業的產值佔全國的20%,已成為全國重要的新興的電子工業基地。
然而,雖然珠三角經濟的快速發展,出現盲征地農田大大減少,從而導致在緊張的水資源和土地資源;還有一種傾向,重視農業,農業的基礎地位是顯著減弱,此外,對生態環境的問題不能被忽略。因此,在珠三角未來的發展,可以利用的主權回歸的香港,澳門特別有利的條件,為進一步的工作,並協調與港澳在??產業,金融,交通,貿易,旅遊,和相得益彰。改造和完善現有的支柱產業,如家電,電子,紡織,醫葯,以及發展新的支柱產業,就必須切實加強耕地保護,加大對農業的投入,為經濟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礎。
長江三角洲(上海 - 南京 - 杭州)
上海作為經濟中心的長江三角洲,滬寧杭的主要系列的大,中型城市
地理位置,經濟腹地。該地區是位於中的沿海和長江三角洲地區,海,東北地區,中國北方,中國南方甚至海外的交流,而且內河航運佔1/5星的國家的土地面積,省份和城市在長江流域,1/3的人口進行溝通,也可以與各省,直轄市,在西部區的鐵路連接,幾乎所有的經濟影響遍及全國。
排名的領先地位的工業和農業生產水平,是在強大的經濟在中國的經濟核心區的區域賬目的國家只有1%,佔全國人口的6%,但佔15%的國家的國內生產總值,在全國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一方面,自然條件的區域豐滿,良好的農業基礎,另一方面是全國聞名的高產穩產農業區,農業生產的整體水平比全國平均水平高出30%至50%; ,該地區是中國最大的綜合性工業基地,紡織,化工,電氣,電子,機械,化工,有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交通運輸設備製造業,金屬製品業,食品,服裝加工和其他行業,許多行業在全國總產量占相當大的比重,此外,高科技的產業,微電子科學和電子信息,精細化工,新材料,生物工程,機電一體化具有一定的基礎。
鄉鎮工業的快速發展。區,鄉,鎮,村和較低的工業產值占總數的約40%的相同類型的,大多數的縣和縣級市的鄉鎮工業產值超過1/2的整個行業,大部分市,縣在農村的農業和工業總產值,該行業的可見鄉鎮工業佔90%以上,已成為農村經濟的主要支柱。農村產業化發展的同時,促進農村城鎮化的發展,完成各種大小城鎮的人口水平,使得它在中國的城市化程度最高的地區之一。
但該地區也有許多亟待解決的問題:土地資源緊缺,區域環境質量;能源和原材料的缺乏。因此,未來的主要發展方向是:加強農業發展,鞏固農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的基礎上,大力治理太湖,保護環境,促進技術進步和技術創新,並改造傳統產業,加快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借來的浦東新區開發開放為契機,加快發展第三產業,如金融,保險,外貿,商業,到進一步澄清的地位和長江三角洲經濟核心的領導地位,調整工業結構,上海,長江三角洲地區經濟發展帶動產業結構調整。
Ⅸ 西安有幾個經濟開發區
西安市目前的經濟架構稱為:四區兩基地。北郊的經開區是其中之一,也是唯一的經濟技術開發區。
四區:
1、西安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2、西安經濟技術開發區
3、西安曲江國家文化產業示範區
4、西安滻灞河生態區
二基地:
1、西安國家民用航天產業基地
2、西安閻良國家航空基地
Ⅹ 中國工業分布情況
1937年抗日戰爭全面展開後,戰區工廠內遷,連同大後方新設工廠,比較偏僻的西南地區逐漸成為民族資本工業的陣地,重慶成了後方工業中心。
其他如四川的成都、萬縣、瀘州、宜賓,雲南的昆明,貴州的貴陽,廣西的桂林、柳州,湖南的衡陽、祁陽、芷江、沅陵,陝西的西安、寶雞,甘肅的蘭州等城市都陸續發展成為後方的新工業區。
就資本狀況看,當時以四川和雲南的私營工廠規模較大,而湖南、廣西的工廠規模較小,總的說來都較戰前為弱。但由於國民黨政府推行錯誤政策,使一度興起的後方工業,到1943年便陷於停工關廠的困難境地,其後幾年中艱難竭蹶的情景更見嚴重。
(10)非京工業區在哪裡擴展閱讀:
一、中國工業發展歷程:
甲午戰爭後,民族矛盾日趨激化,抵制外貨,設廠自救的呼聲遍及全國。1895~1913年,中國近代民族工業進入初步發展時期,並且在1896~1898年和1905~1908年出現了兩次投資工業的熱潮。
這19年中國內新創辦的、資本在1萬元以上的工廠共有468家,平均每年增設24.6家,新投資總額達9822萬元,平均每年新投資為516.9萬元。值得指出的是,新投資本中80%以上屬於商辦企業,改變了甲午戰爭前以清政府投資為主的特點,民族資本成為本國工業資本的主體。
同時在工業企業的地區配置上,開始越出沿海、沿江口岸,逐漸向內地城市伸展。唯初步發展時期的工業主要是輕工業,重工業才見露頭,如創建於1889年的漢陽鐵廠,幾經改組,於1904年與大冶鐵礦、萍鄉煤礦合組為漢冶萍煤鐵廠礦有限公司,但1913年僅生產生鐵9.7萬噸、鋼4.2萬噸。
在民族工業稍見發展的時節,外資在華工業憑借特權有了更為迅速的增長。據統計,這一時期中,外國在華設立的資本在10萬元以上的工廠共達104家(其中以外國資本為主中外合辦的有18家),資本額4952萬元,為甲午戰爭前50年間投資總額的5倍以上。所以,在這段時間里,與外國在華工業投資激增速度相比較,本國工業仍處於劣勢地位。
1914年,發生了第一次世界大戰。戰爭的主要參加者英、德、法等帝國主義國家轉入戰時經濟,放鬆了對遠東市場的追逐。中國民族工業遂獲得一個發展時機,從1914~1919年,新開設資本在1萬元以上的工業企業(包括礦場)共379家,資本額8580萬元,平均每年開設63家,新投資1430萬元。
二、工業地位
工業是唯一生產現代化勞動手段的部門,它決定著國民經濟現代化的速度、規模和水平,在當代世界各國國民經濟中起著主導作用。工業還為自身和國民經濟其他各個部門提供原材料、燃料和動力,為人民物質文化生活提供工業消費品。
它還是國家財政收入的主要源泉,是國家經濟自主、政治獨立、國防現代化的根本保證。除此以外,在社會主義條件下,工業的發展還是鞏固社會主義制度的物質基礎,是逐步消除工農差別、城鄉差別、體力勞動和腦力勞動差別,推動社會主義向共產主義過渡的前提條件。
工業是國民經濟中最重要的物質生產部門之一。工業生產主要是對自然資源以及原材料進行加工或裝配的過程。這是一個工資相對較高,但工作也比較艱苦的行業。對從事此行業的人要求有一定的體能和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