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世界的工業大國是那個國家
西方七大工業國美、英、法、德、意、加、日,指原料採集與產品加工製造的產業或工程。工業是社會分工發展的產物,經過手工業、機器大工業、現代工業幾個發展階段。
工業是第二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分為輕工業和重工業兩大類。2014年,中國工業生產總值達4萬億美元,超過美國成為世界頭號工業生產國。
工業是唯一生產現代化勞動手段的部門,它決定著國民經濟現代化的速度、規模和水平,在當代世界各國國民經濟中起著主導作用。工業還為自身和國民經濟其他各個部門提供原材料、燃料和動力,為人民物質文化生活提供工業消費品;
它還是國家財政收入的主要源泉,是國家經濟自主、政治獨立、國防現代化的根本保證。除此以外,在社會主義條件下,工業的發展還是鞏固社會主義制度的物質基礎,是逐步消除工農差別、城鄉差別、體力勞動和腦力勞動差別,推動社會主義向共產主義過渡的前提條件。
⑵ 工業發達的發展中國家有哪些
發達國家(Developed Country),又稱已開發國家,指經濟發展水平較高、技術較為先進、生活水平較高的國家。發達國家有美國、法國、英國、日本、德國、加拿大、義大利、瑞典、芬蘭、丹麥、挪威、荷蘭、比利時、瑞士、奧地利、土耳其、澳大利亞、紐西蘭、希臘、冰島、愛爾蘭、盧森堡、葡萄牙、西班牙。 發展中國家(Developing country)也稱作開發中國家、欠發達國家,指經濟、技術、人民生活水平程度較低的國家,與發達國家相對。發展中國家有安道爾、巴林、巴貝多、汶萊、塞普勒斯、愛沙尼亞、中國香港、以色列、列支敦斯登、馬爾他、摩納哥、卡達、聖馬利諾、新加坡、斯洛維尼亞、阿聯酋阿爾及利亞、吉布地、埃及、伊拉克、約旦、科威特、黎巴嫩、摩洛哥、巴勒斯坦被佔領土、阿曼、沙烏地阿拉伯、索馬里、蘇丹、敘利亞、突尼西亞、葉門、柬埔寨、中國、斐濟、印度尼西亞、吉里巴斯、朝鮮、寮國、馬來西亞、馬紹爾群島、密克羅尼西亞、蒙古、緬甸、諾魯、帛琉、巴布亞紐幾內亞、菲律賓、薩摩亞、索羅門群島、泰國、東帝汶、湯加、吐瓦魯、萬那杜、越南、阿爾巴尼亞、亞美尼亞、亞塞拜然、白俄羅斯、波黑、保加利亞、克羅埃西亞、喬治亞、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拉脫維亞、立陶宛、摩爾多瓦、黑山、羅馬尼亞、俄羅斯、塞爾維亞、塔吉克、馬其頓、土耳其、土庫曼、烏克蘭、烏茲別克、安地卡及巴布達、阿根廷、巴哈馬、貝里斯、玻利維亞、巴西、智利、哥倫比亞、哥斯大黎加、古巴、多米尼克、多米尼加、厄瓜多、薩爾瓦多、格瑞那達、危地、馬拉蓋亞那、海地、宏都拉斯、牙買加、墨西哥、尼加拉瓜、巴拿馬、巴拉圭、秘魯、聖克里斯多福及尼維斯、聖露西亞、聖文森及格瑞那丁、蘇利南、特立尼達和多巴哥、烏拉圭、委內瑞拉、阿富汗、孟加拉國、不丹、印度、馬爾地夫、尼泊爾、巴基斯坦、斯里蘭卡、安哥拉、貝南、波札那、布吉納法索、蒲隆地、喀麥隆、維德角、中非、查德、葛摩、剛果(布)、剛果(金)、象牙海岸、赤道幾內亞、厄利垂亞、衣索比亞、加彭、甘比亞、迦納、幾內亞、幾內亞比索、肯亞、賴索托、利比亞里、馬達加斯加、馬拉維、馬里、茅利塔尼亞、模里西斯、莫三比克、納米比亞、尼日、奈及利亞、盧安達、聖多美和普林西比、塞內加爾、塞席爾、獅子山、南非、史瓦濟蘭、塔桑尼亞、多哥、烏干達、尚比亞、辛巴威
⑶ 國際上的七大工業國具體是指哪七個國家
七大工業國美、英、法、德、意、加、日(即通常說的G7)
⑷ 西方七大工業大國有哪些
指的是西方七大工業國美、英、法、德、意、加、日(即通常說的g7)加上俄羅斯。嚴格地講,它並非一個嚴密的國際組織,俗稱為"富國俱樂部"。在8個國家裡,除俄羅斯之外的7個國家是核心成員國,也就是以前的七國集團(g7)。
20世紀70年代,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的經濟形勢一度惡化,接連發生的"美元危機"、"石油危機"、"布雷頓森林"體系瓦解和1973-75年的嚴重經濟危機把西方國家弄得焦頭爛額。為共同解決世界經濟和貨幣危機,協調經濟政策,重振西方經濟,1975年7月初,法國首先倡議召開由法國、美國、日本、英國和西德5國參加的最高級首腦會議。
同年7、8月間舉行的歐安會最後階段會議上,5國代表經過協商,同意召開西方主要工業國最高級會議,指出首腦會議議程"涉及世界經濟危機的所有經濟問題 "。9月底,5國最高級首腦會議籌備小組成立。10月初,在紐約舉行的籌備小組會議決定邀請義大利參加。同年11月15-17日,第一次會議在法國的朗布依埃舉行。
1976年的第二次會議在波多黎哥首府聖胡安召開,加拿大總理應邀出席了此次會議。會議還確定了每年一次的首腦會議輪流在各參加國召開,時間都在7月。此後由法、美、英、西德、日、意、加主要西方工業國家參加的最高級首腦會議通稱為西方七國集團首腦會議。
1991年7月,七國集團首腦會議第 17屆會議在倫敦舉行。當時的英國首相梅傑作為東道主邀請前蘇聯總統戈爾巴喬夫前往倫敦,以客人身分與7國領袖見面,但無權出席會議。蘇聯解體之後,俄羅斯總統葉利欽成為七國首腦會議的"客人"或稱"觀察員"。但直到1994年7月,在那不勒斯舉行的第20屆首腦會議上,俄羅斯才獲准參加政治問題的討論,但仍然被排斥在關鍵會議的大門之外。從那時候起,這種"7+1"的模式一直保持到1997年第23屆首腦會議上,這次會議除了一個小時的專門討論財政金融問題的會議俄羅斯不參加之外,葉利欽和西方七國首腦一起討論了全球的政治和經濟問題。1998年在德國科隆舉行的第23屆首腦會議上,最終結束了"7+ 1"模式,俄正式成為會議的全權成員,八國集團首腦會議宣告定型。
⑸ 七大工業國包括哪些國家
「七大工業國」包括法國、美國、英國、西德、日本、義大利、加拿大,即現今世界七大工業領袖國。
七大工業國也就是以前的七國集團(Group of 7,G7)。20世紀70年代,世界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的經濟形勢一度惡化,接連發生的「美元危機」、「石油危機」、「布雷頓森林體系」瓦解和1973—1975年的嚴重經濟危機把西方國家弄得焦頭爛額。為共同解決世界經濟和貨幣危機,協調經濟政策,重振西方經濟,1975年7月初,法國首先倡議召開由法國、美國、日本、英國、西德和義大利六國參加的最高級首腦會議,1976年加拿大加入,稱為7國集團,1998年俄羅斯加入後又改成「八國集團」。八國集團成員國的國家元首每年召開一次會議,即八國集團首腦會議(簡稱「八國峰會」)。2014年俄羅斯的資格被暫停,又回到7國。
【成員國】:
美國:美國工業發達,生產規模巨大,部門結構完整,生產技術先進。
法國:法國是世界上工業發達的國家之一。電設備能力和石油工業技術僅次於美國,居世界第二位。
義大利:義大利工業十分發達,生產技術較為先進,且規模龐大,為西方七大工業國之一。享有「中小企業王國」的美譽。義大利的年原油加工能力達1億噸,有「歐洲煉油廠」之稱。鋼鐵產量居歐洲第二位。
日本:日本為亞洲著名的工業大國,汽車產量世界第一,工業高度發達。日本的汽車、鋼鐵、機械、電子,電器產量非常大,且享譽世界。日本還是高速鐵路技術較為成熟的少數國家之一。
英國:英國的工業在世界上高度發達,是歐洲最大的軍火、石油產品、電腦、電視和手機製造國。
加拿大:加拿大為西方七大工業國之一,工業十分發達。加拿大是礦產、紙張、木材最主要的生產國之一。其傢具、尖端葯物、軍火更是享譽世界。
德國:工業產品以做工細膩而享譽世界,但成本較高。德國是世界第四大汽車生產國,是不少著名汽車製造商總部所在地。
俄羅斯:俄羅斯是當今世界工業國家之一,其重工業享譽世界。核工業和航空航天業佔世界領先地位。
⑹ 世界第二大工業國是什麼
是中國。
中國的工業主要以有基礎工業部門為主,包括能源工業,鋼鐵工業,機械工業等,擁有聯合國產業分類中所有的大小工業門類,就是說所有工業產品都可以自給自足,一旦外部環境有變,在國內都可以找到替代品。
隨著航空發動機等最後的短板被攻克,我國成為全球工業最全,綜合實力最強的工業國。
美國是世界上工業最發達的國家,工業歷來是美國經濟的重要基礎支柱。
美國的工業產業比如鋼鐵,機械,汽車,化工等傳統工業大部分集中分布在東北部地區,特別是其發達的軍工工業,戰機,大型軍艦,航母都能進行自主生產,美國主要工業產品有,汽車,航空設備,計算機,電子和通訊設備,鋼鐵,石油產品,化肥,水泥,塑料及新聞紙,機械等。
美國的大學聚集了世界上百分之70以上的諾貝爾獎獲得者,在全球最頂尖的20所大學中,若按科學貢獻度計算,美國就占據了17所,無論是從哈佛到耶魯,還是從麻省理工到加州理工,可以說,美國培養了全世界最好的工程師和最頂尖的科學家。
⑺ 西方七大工業國的簡介
美國:美國工業發達,生產規模巨大,部門結構完整,生產技術先進。
法國:法國是世界上工業發達的國家之一。電設備能力和石油工業技術僅次於美國,居世界第二位。
義大利:義大利工業十分發達,生產技術較為先進,且規模龐大,為西方七大工業國之一。享有「中小企業王國」的美譽。義大利的年原油加工能力達1億噸,有「歐洲煉油廠」之稱。鋼鐵產量居歐洲第二位。
日本:日本為亞洲著名的工業大國,工業十分發達。日本的汽車、鋼鐵、機械、電子電器產量非常大。日本還是高速鐵路技術較為成熟的少數國家之一。
英國:英國的工業在世界上高度發達,是歐洲最大的軍火、石油產品、電腦、電視和手機製造國。
加拿大:加拿大為西方七大工業國之一,工業十分發達。加拿大是礦產、紙張、木材最主要的生產國之一。其傢具、尖端葯物、軍火更是享譽世界。
德國:工業產品以做工細膩而享譽世界,但成本較高。德國是世界第四大汽車生產國,是不少著名汽車製造商總部所在地。
⑻ 世界主要工業區有哪些各自形成的條件及特點是什麼
世界主要工業傳統區有美國五大湖工業區、德國魯爾區、英國中部區、法國巴黎盆地、我國沿海工業區、日本太平洋沿岸工業區等。它們的形成的條件主要是礦產資源的開發和水運或者鐵路運輸便利。世界主要的高科技工業區有美國矽谷、日本硅島、德國南部地區、中國北京中關村、印度班加羅爾等。這些地區高科技人才多,現代化交通便利。
⑼ 全世界八大工業國有哪些國家
八大工業國
美國、英國、德國、法國、日本、義大利、加拿大及俄羅斯
⑽ 世界工業強國排名
1.美國
美國是世界上工業最發達的國家,工業是是美國經濟的重要基礎支柱。鋼鐵、機械、汽車、化工等傳統工業大部分集中分布在東北部地區。軍工上,戰機、大型軍艦、航母都能自主生產,美國主要工業產品有汽車、航空設備、計算機、電子和通訊設備、鋼鐵、石油產品、化肥、水泥、塑料及新聞紙、機械等。
2.中國
中國的工業主要以有基礎工業部門為主。包括能源工業,鋼鐵工業,機械工業等。擁有聯合國產業分類中所有的大小工業門類,就是說所有工業產品都可以自給自足,一旦外部環境有變,在國內都可以找到替代品。隨著航空發動機等最後的短板被攻克,我國成為全球工業最全,綜合實力最強的工業國。
3.法國
法國是最發達的工業國家之一,在核電、航空、航天和鐵路方面居世界領先地位。鋼鐵、汽車、建築為其工業的三大支柱。法國主要工業部門有礦業、冶金、汽車製造、造船、機械製造、紡織、化學、電器、動力、日常消費品、食品加工和建築業等。核電設備能力、石油和石油加工技術居世界第二位,僅次於美國;航空和宇航工業僅次於美國和獨聯體,居世界第三位。鋼鐵工業、紡織業佔世界第六位。但工業中佔主導地位的仍是傳統的工業部門,其中鋼鐵、汽車、建築為法國工業三大支柱。
4.英國
英國過去工業發達,航空發動機、艦船發動機都很強,是全球僅有的四個航空、艦船發動機製造強國。英國主要工業有:采礦、冶金、化工、機械、電子、電子儀器、汽車、航空、食品、飲料、煙草、輕紡、造紙、印刷、出版、建築等。生物制葯、航空和國防是英工業研發的重點,也是英最具創新力和競爭力的行業。
5.德國
德國是全球八大工業國之一,工業發達,在汽車、機械、重化工等領域都很強。魯爾區是德國的傳統煤鋼工業區。慕尼黑(寶馬汽車總部所在地)、漢堡、斯圖加特(賓士和保時捷總部所在地)、沃爾夫斯堡(大眾汽車總部所在地)也形成了強大的製造業集群。柏林、萊比錫、德累斯頓則是德國東部的工業重鎮。新興工業集中在慕尼黑一帶。
6.日本
日本工業高度發達,工業結構向技術密集型和節能節材方向發展。主要部門有電子、家用電器、汽車、精密機械、造船、鋼鐵、化工和醫葯等,工業產品在國際市場上具有很強的競爭力。主要工業區大都集中在太平洋沿岸,主要形成了京濱、阪神、中京、北九州4個主要的工業區。機械工業一直處於重化學工業的中心地位。
7. 俄羅斯
俄羅斯,工業發達,核工業和航空航天業佔世界重要地位。工業基礎雄厚,部門全,以機械、鋼鐵、冶金、石油、天然氣、煤炭、森林工業及化工等為主,木材和木材加工業也較發達。俄羅斯IT業發展迅速,尤其是在軟體開發方面已經走在世界前列,涌現出了Yandex,卡巴斯基等世界著名的軟體製造商。
8.瑞士
工業是瑞士國民經濟的主體,鍾表業是瑞士第三大出口行業。作為世界最大的鍾表生產國之一,瑞士擁有眾多享譽世界的鍾表品牌,產品以腕錶為主,另有座鍾和擺鍾等。瑞士每年生產的手錶中有95%以上用於出口。機械製造業主要生產紡織機械和發電設備。機床、精密儀器、儀表、運輸機械、農業機械、化工機械、食品機械、印刷機械也很重要,近些年來,打字機、計算機、照相機和電影攝像機生產的發展十分迅速。
9.西班牙
西班牙,歐洲五大工業強國之一,也是少數幾個能製造大型艦船的國家之一,部分工業領域在全球佔有一席之地。汽車工業是西班牙支柱產業之一,世界上最大的6家汽車跨國集團都在西班牙設有工廠。
10.瑞典
瑞典擁有自己的航空業、核工業、汽車製造業、先進的軍事工業,以及全球領先的電訊業和醫葯研究能力。在軟體開發、微電子、遠程通訊和光子領域,瑞典也居世界領先地位。瑞典主要工業部門有礦業、機械製造業、森林及造紙工業、電力設備、汽車、化工、電信、食品加工等。大名鼎鼎的薩博、沃爾沃等公司都來自這個國家。
其他工業發達國家 荷蘭、韓國、以色列、義大利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路存儲空間,所有內容均由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