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工業生產 > 先進工業生產技術對勞動者的要求有哪些

先進工業生產技術對勞動者的要求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2-09-10 01:06:26

『壹』 《工業企業會計》舉例說明勞動三要素(勞動者、勞動資料和勞動對象)的具體內容

傳統教科書中關於「生產力」的定義:是指生產過程中人對自然的關系,它是人類用以影響和改造自然界,獲取物質生活資料的能力。生產力的三要素:一是勞動者。二是勞動資料。三是勞動對象。從理論上講,這是沒有太多異議的「定義和三要素」。其無非就是指:具有一定勞動知識和技能的「勞動者」,使用商品生產的工具和手段等的「勞動資料」,對「勞動對象」進行加工製造,「生產」出人類賴以「衣食住行用」等的生存生活的「商品、產品或是叫財富」的能力,或者說是形成的「商品生產的效率、效益和效果」的力度。

比如:就拿機械化、規模化、科技化的「糧食種植」來說吧,其就是具有較高種植糧食作物的育種、使用化肥農葯等知識和技能,具有使用先進聯合播種、收割大機器設備等知識和技能的「勞動者」;使用「良種、化肥、農葯和大型種糧機械設備等的「勞動資料」;針對土壤肥沃和廣闊土地面積等這個「勞動對象」進行糧食作物的種植。由於「科學技術」在推動糧食種植之「良種、化肥、農葯、糧食種植、收割大型機械設備等方面立下了汗馬功勞,由此所產生的強大糧食「生產力」,或是叫形成的強大「糧食這種商品的生產能力」,或是叫形成的強大糧食這種商品生產高效率、高效益和高效果,也就與以往的糧食「生產力」不能同日而語了。

『貳』 什麼是生產工藝

生產工藝是指生產工人利用生產工具和設備,對各種原料、材料、半成品進行加工或處理,最後使之成為成品的工作、方法、和技術。它是人們在勞動中積累起來並經總結的操作技術經驗,也是生產工人和有關工程技術人員應遵守的技術規程。好的生產工藝是生產低成本、高質量產品的前提和保證。

拓展資料:

生產工藝的推行,必須有良好的生產技術組織措施作保證。任何一種生產工藝都具有一定的相對穩定性,不能任意改動; 但它又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隨著技術進步和生產裝備的更新而不斷改進的。

生產工藝的確定一般要經過一定的工藝准備工作,如對產品圖紙進行工藝分析審查,編制工藝方案和工藝文件,進行工藝術方案的技術經濟評價等。

選擇生產工藝的主要依據有: 原材料的特點,產品的用途以及質量和精度要求,經濟效果情況,現有技術與裝備水平等。

網路

『叄』 勞動法對從事技術工種的勞動者要求是什麼

有一些特殊工種,比如鍋爐工、電工、車工等是要求有上崗證的,必須持證上崗。

『肆』 試分析技術進步對勞動力需求的影響要求舉例說明

技術進步對勞動力需求的影響表現在:企業能用較少的勞動力投入生產,減少一部分的勞動力需求量,還能使生產成本下降,產品的產量上升,產出規模擴大,從而使勞動力需求量增加。例如我國廣東出口貿易增加後對勞動力需求激增形成用工荒。
當技術的使用在現代社會無所不在,一套共同的特性可以用來現代技術上。
McGinn(1991)和Winston(2003)列了下列一些關鍵的特性
復雜度,指大多現今的工具都很難以了解的特性(即需要一連串對製造或使用的事先訓練)。一些較相對簡單使用,但卻相對困難去理解其來源和製造方法,如餐刀、棒球及高加工食品等。另外也有很難使用且很難理解的,如拖拉機、電視、電腦等。
依賴性,指現今工具多依賴著其他的現代工具,而其他的現代工具又依賴著另外的其他現代工具的事實,不論是在製造、使用上面。例如,車子便有一巨大且復雜的製造及維護工業持撐著。而使用也需要有一復雜的公路、街道、高速公路、加油站、保養廠和廢棄物收集等設備。
多樣性,指相同工具的不同類型和變異。想像今日所存在的眾多湯匙和剪刀。即使是更復雜的工具也通常有許多的形狀和樣式,如建築起重機或挖掘機。
普及性,規模,指現代技術的普及。簡單地說,技術似乎在每一個角落。它支配了現代的生活。另外,規模亦指許多現代技術計劃的范圍,如手機網路、網際網路、飛機航行、通訊衛星及其對地球上人們的影響。
勞動力需求,是指企業對勞動力的需求情況,即企業在一定時期內對勞動力數量的需求增減變化情況。企業在某一特定時期內,在某種工資率下願意並能夠僱傭的勞動量,是企業僱傭意願和支付能力的統一,二者缺一不可。
勞動力需求是企業僱傭意願和支付能力的統一。

『伍』 舉例說明當前先進生產力表現在哪些方面

先進生產力主要包含以下幾個方面內容:

一是先進的認知能力。人與自然和人與人之間更深入和更和諧的交往,取決於人類認知能力的提高,需要不斷增加認知的廣度和深度。這種認知包括對自然的認知,對人類個體和人類群體的認知,對新的生存環境和新的生產方式的認知,等等。

二是先進的知識創新能力。知識的積累、利用和創新是人類發展的前提,先進的知識創新能力是先進生產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歷史表明,知識積累越豐厚的國家,社會文明程度越高;知識、技術和制度等創新領先的國家,其生產力水平則最為發達,財富增長最快,經濟結構和形態都比較好。

三是先進的科技創新能力。人類生產總是要不斷使用新的科技方法和手段。先進的科技創新能力對生產方式變革和生產力保持先進性具有重要意義,對認識社會、改造社會也有重要的價值。生產力的發展,必須建立在勞動者具有較高的科技創新意識和能力的基礎之上。

四是先進的協作關系。由於生產的社會化,幾乎所有的勞動都離不開必要的分工和協作。因此,勞動者的勞動能力不僅包含其自身的認識、知識和科技能力,還進一步體現為協作的能力。

一般來說,協作產生的生產力是「總和的生產力」,它要遠遠大於個體的生產力,否則協作就沒有存在和發展的動力和可能性。先進的協作關系應當包含協作者之間的契約規范、協作的內容和手段、形式等,總的要求是利益公平、權責分明、各盡其力,最終實現協作的效用最大化和利益最大化。

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勞動者具有先進的協作關系,將有利於平衡協作主體之間的利益關系,有利於資源要素的充分利用,有利於實現協作利益和社會總產出的最大化。

(5)先進工業生產技術對勞動者的要求有哪些擴展閱讀

評判標准

一種觀點認為,以文明的進步水平可以考量先進的生產力。先進的生產力能提供文明進步更充分的動力保障,促進文明水平的直接提升,能給予文明發展更有力的推動,同時還能保證文明沿著正確的方向前進,使文明得到持久的維持。

另一種考量則是科學技術,現代生產力體系涵蓋了與自然、人相關的多種構成,其知識性構成特別是科學技術因素,其地位和作用越來越突出和重要,發展先進生產力主要通過發展科學技術來實現,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成為考量先進生產力的直接標志。

對先進生產力的評判標准問題,存在以下幾種觀點:

一種觀點認為,衡量是否促進先進生產力發展的標准在於是否有利於生產力的科學技術屬性的發展,是否有利於生產力推動人和社會整體發展功能的發揮,是否有利於生產力符合整個生態演變規律的發展(簡稱「三個有利於」),最根本和最核心的是第三個「有利於」,它在總體上決定當代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路徑。

第二種觀點認為,既然是先進生產力,必然要理性地對待生態系統,使生態系統越來越適合人類的生存和發展,而且會不斷地滿足生產力系統的需要,促進社會經濟的持續快速增長。先進生產力就是人類改造自然、協調自然以獲得物質的生產資料和創造更好的生態環境的能力。

第三種觀點認為,以生產力主體為坐標系,相對於動力型、經驗型生產力主體而言,智力型生產力主體代表當代先進生產力;以生產力結構為坐標系,相對於牧業經濟、農業經濟、工業經濟而言,知識經濟代表當代先進生產力;以生產力功能為坐標系,相對於生存型、征服型的生產力而言,和諧型的生產力代表當代先進生產力。

『陸』 第二次工業革命的資金、勞動力、技術、市場條件等與第一次工業革命有什麼不同

1、資金方面,第二次工業革命極大地推動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對人類社會的經濟、政治、文化、軍事,科技和生產力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資本主義生產的社會化大大加強,壟斷資本和壟斷組織應運而生。

2、勞動力方面:第一次工業革命時期,許多技術發明都來源於工匠的實踐經驗,科學和技術尚未真正結合,而在第二次工業革命期間,自然科學的新發展,開始同工業生產緊密地結合起來,科學在推動生產力發展方面發揮更為重要的作用,它與技術的結合使第二次工業革命取得了巨大的成果。

3、技術方面,第一次工業革命首先發生在英國,重要的新機器和新生產方法主要是在英國發明的,其他國家工業革命的發展進程相對緩慢;而第二次工業革命幾乎同時發生在幾個先進的資本主義國家,新的技術和發明超過一國的范圍,其規模更加廣泛,發展也比較迅速。

4、市場條件方面,第二次工業革命,使得資本主義各國在經濟、文化、政治、軍事等各個方面,發展不平衡,帝國主義爭奪市場經濟和爭奪世界霸權的斗爭更加激烈。第二次工業革命,促進了世界殖民體系的形成,使得資本主義世界體系的最終確立,世界逐漸成為一個整體。

(6)先進工業生產技術對勞動者的要求有哪些擴展閱讀:

第二次工業革命的重大發明:

1、第二次工業革命以電器的廣泛應用最為顯著。1866年,德國人西門子製成了發電機;到70年代,實際可用的發電機問世。隨後,電燈、電車、電影放映機的相繼問世,人類進入了「電氣時代」。

2、科學技術的進步也帶動了電訊事業的發展。19世紀70年代,美國人貝爾發明了電話,90年代義大利人馬可尼試驗無線電報取得了成功。

3、以煤氣和汽油為燃料的內燃機相繼誕生,90年代柴油機創製成功。內燃機的發明解決了交通工具的發動機問題。80年成功地製造出由內燃機驅動的汽車,內燃汽車、遠洋輪船、飛機等也得到了迅速發展。內燃機的發明,推動了石油開采業的發展和石油化工工業的生產。

『柒』 勞動生產安全的保障措施有哪些

一、勞動生產安全的保障措施有哪些
1、勞動生產安全的保障措施如下:
(1)制定和完善勞動保護法規和規章制度;
(2)設置勞動保護國家監察員,負責監督檢查單位和個人執行勞動保護規章制度和安全衛生技術標准、作業規程的情況;
(3)加強勞動保護科學研究,為制定勞動保護法規和安全衛生技術標准提供科學依據,為採用新技術新設備擬定相應的勞動保護技術措施,研製監測儀器設備。
2、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五十二條
用人單位必須建立、健全勞動安全衛生制度,嚴格執行國家勞動安全衛生規程和標准,對勞動者進行勞動安全衛生教育,防止勞動過程中的事故,減少職業危害。
第五十三條
勞動安全衛生設施必須符合國家規定的標准。
新建、改建、擴建工程的勞動安全衛生設施必須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生產和使用。
第五十四條
用人單位必須為勞動者提供符合國家規定的勞動安全衛生條件和必要的勞動防護用品,對從事有職業危害作業的勞動者應當定期進行健康檢查。
二、勞動生產安全有哪些特點
勞動生產安全特點如下:
1、保護勞動者的生命安全和職業健康是安全生產最根本、最深刻的內涵,是安全生產本質的核心;
2、突出強調了最大限度的保護;現實經濟社會所能提供的客觀條件的基礎上,盡最大的努力,採取加強安全生產的一切措施,保護勞動者的生命安全和職業健康;
3、突出了在生產過程中的保護;
4、突出了一定歷史條件下的保護;特定歷史時期的社會生產力發展水平和社會文明程度。

閱讀全文

與先進工業生產技術對勞動者的要求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賓士w12噴油嘴怎麼拆 瀏覽:781
如何管理汽車維修工人 瀏覽:902
奧迪漏水如何處理 瀏覽:370
vq35發動機汽車有哪些 瀏覽:693
哪裡學汽車考試好一點 瀏覽:570
寶馬沒p檔怎麼辦 瀏覽:260
長江沿岸有哪些工業區 瀏覽:13
汽車怎麼轉彎開不了 瀏覽:295
寶馬奧迪大奔哪個國家 瀏覽:811
汽車之家怎麼升精華帖 瀏覽:833
工業視頻拍攝哪裡有 瀏覽:272
賓士s掉價多少 瀏覽:638
雙門汽車有哪些車 瀏覽:325
寶馬解押後多久能拿到綠本 瀏覽:332
寶馬525的音響怎麼樣 瀏覽:263
兩廂賓士價格最低的什麼車 瀏覽:612
宋dm和智能汽車哪個好 瀏覽:869
賓士一邊低一邊高怎麼回事 瀏覽:816
寶馬x5減震器多少錢 瀏覽:289
府谷到西寧汽車多久 瀏覽:8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