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工業生產 > 閔行區工業油脂定量閥生產哪裡好

閔行區工業油脂定量閥生產哪裡好

發布時間:2022-09-09 08:45:47

① 目前我國的海上開採石油的技術成熟嗎有發展前景嗎

海上油氣開發 海上油氣開發與陸地上的沒有很大的不同,只是建造採油平台的工程耗資要大得多,因而對油氣田范圍的評價工作要更加慎重。要進行風險分析,准確選定平台位置和建設規模。避免由於對地下油藏認識不清或推斷錯誤,造成損失。60年代開始,海上石油開發有了極大的發展。海上油田的採油量已達到世界總採油量的20%左右。形成了整套的海上開采和集輸的專用設備和技術。平台的建設已經可以抗風、浪、冰流及地震等各種災害,油、氣田開採的水深已經超過200米。
當今世界上還有不少地區尚未勘探或充分勘探,深部地層及海洋深水部分的油氣勘探剛剛開始不久,還會發現更多的油氣藏,已開發的油氣藏中應用提高石油採收率技術可以開采出的原油數量也是相當大的;這些都預示著油、氣開採的科學技術將會有更大的發展。
石油是深埋在地下的流體礦物。最初人們把自然界產生的油狀液體礦物稱石油,把可燃氣體稱天然氣,把固態可燃油質礦物稱瀝青。隨著對這些礦物研究的深入,認識到它們在組成上均屬烴類化合物,在成因上互有聯系,因此把它們統稱為石油。1983年9月第11次世界石油大會提出,石油是包括自然界中存在的氣態、液態和固態烴類化合物以及少量雜質組成的復雜混合物。所以石油開采也包括了天然氣開采。
石油在國民經濟中的作用 石油是重要能源,同煤相比,具有能量密度大(等重的石油燃燒熱比標准煤高50%)、運輸儲存方便、燃燒後對大氣的污染程度較小等優點。從石油中提煉的燃料油是運輸工具、電站鍋爐、冶金工業和建築材料工業各種窯爐的主要燃料。以石油為原料的液化氣和管道煤氣是城市居民生活應用的優質燃料。飛機、坦克、艦艇、火箭以及其他航天器,也消耗大量石油燃料。因此,許多國家都把石油列為戰略物資。
20世紀70年代以來,在世界能源消費的構成中,石油已超過煤而躍居首位。1979年佔45%,預計到21世紀初,這種情況不會有大的改變。石油製品還廣泛地用作各種機械的潤滑劑。瀝青是公路和建築的重要材料。石油化工產品廣泛地用於農業、輕工業、紡織工業以及醫葯衛生等部門,如合成纖維、塑料、合成橡膠製品,已成為人們的生活必需品。
1982年世界石油產量為26.44億噸,天然氣為15829億立方米。1973年以來,三次石油漲價和1982年的石油落價,都引起世界經濟較大的波動(見世界石油工業)。
油氣聚集和驅動方式 油氣在地殼中生成後,呈分散狀態存在於生油氣層中,經過運移進入儲集層,在具有良好保存條件的地質圈閉內聚集,形成油氣藏。在一個地質構造內可以有若干個油氣藏,組合成油氣田。
儲層 貯存油氣並能允許油氣流在其中通過的有儲集空間的岩層。儲層中的空間,有岩石碎屑間的孔隙,岩石裂縫中的裂隙,溶蝕作用形成的洞隙。孔隙一般與沉積作用有關,裂隙多半與構造形變有關,洞隙往往與古岩溶有關。空隙的大小、分布和連通情況,影響油氣的流動,決定著油氣開採的特徵(見石油開發地質)。
油氣驅動方式 在開採石油的過程中,油氣從儲層流入井底,又從井底上升到井口的驅動方式。主要有:①水驅油藏,周圍水體有地表水流補給而形成的靜水壓頭;②彈性水驅,周圍封閉性水體和儲層岩石的彈性膨脹作用;③溶解氣驅,壓力降低使溶解在油中的氣體逸出時所起的膨脹作用;④氣頂驅,存在氣頂時,氣頂氣隨壓力降低而發生的膨脹作用;⑤重力驅,重力排油作用。當以上天然能量充足時,油氣可以噴出井口;能量不足時,則需採取人工舉升措施,把油流驅出地面(見自噴採油法,人工舉升採油法)。
石油開採的特點 與一般的固體礦藏相比,有三個顯著特點:①開採的對象在整個開採的過程中不斷地流動,油藏情況不斷地變化,一切措施必須針對這種情況來進行,因此,油氣田開採的整個過程是一個不斷了解、不斷改進的過程;②開采者在一般情況下不與礦體直接接觸。油氣的開采,對油氣藏中情況的了解以及對油氣藏施加影響進行各種措施,都要通過專門的測井來進行;③油氣藏的某些特點必須在生產過程中,甚至必須在井數較多後才能認識到,因此,在一段時間內勘探和開采階段常常互相交織在一起(見油氣田開發規劃和設計)。
要開發好油氣藏,必須對它進行全面了解,要鑽一定數量的探邊井,配合地球物理勘探資料來確定油氣藏的各種邊界(油水邊界、油氣邊界、分割斷層、尖滅線等);要鑽一定數量的評價井來了解油氣層的性質(一般都要取岩心),包括油氣層厚度變化,儲層物理性質,油藏流體及其性質,油藏的溫度、壓力的分布等特點,進行綜合研究,以得出對於油氣藏的比較全面的認識。在油氣藏研究中不能只研究油氣藏本身,而要同時研究與之相鄰的含水層及二者的連通關系(見油藏物理)。
在開采過程中還需要通過生產井、注入井和觀察井對油氣藏進行開采、觀察和控制。油、氣的流動有三個互相聯接的過程:①油、氣從油層中流入井底;②從井底上升到井口;③從井口流入集油站,經過分離脫水處理後,流入輸油氣總站,轉輸出礦區(見油藏工程)。
石油開采技術
測井工程 在井筒中應用地球物理方法,把鑽過的岩層和油氣藏中的原始狀況和發生變化的信息,特別是油、氣、水在油藏中分布情況及其變化的信息,通過電纜傳到地面,據以綜合判斷,確定應採取的技術措施(見工程測井,生產測井,飽和度測井)。
鑽井工程 在油氣田開發中,有著十分重要的地位,在建設一個油氣田中,鑽井工程往往要佔總投資的50%以上。一個油氣田的開發,往往要打幾百口甚至幾千口或更多的井。對用於開采、觀察和控制等不同目的的井(如生產井、注入井、觀察井以及專為檢查水洗油效果的檢查井等)有不同的技術要求。應保證鑽出的井對油氣層的污染最少,固井質量高,能經受開采幾十年中的各種井下作業的影響。改進鑽井技術和管理,提高鑽井速度,是降低鑽井成本的關鍵(見鑽井方法,鑽井工藝,完井)。
採油工程 是把油、氣在油井中從井底舉升到井口的整個過程的工藝技術。油氣的上升可以依靠地層的能量自噴,也可以依靠抽油泵、氣舉等人工增補的能量舉出。各種有效的修井措施,能排除油井經常出現的結蠟、出水、出砂等故障,保證油井正常生產。水力壓裂或酸化等增產措施,能提高因油層滲透率太低,或因鑽井技術措施不當污染、損害油氣層而降低的產能。對注入井來說,則是提高注入能力(見採油方法,采氣工藝,分層開采技術,油氣井增產工藝)。
油氣集輸工程 是在油田上建設完整的油氣收集、分離、處理、計量和儲存、輸送的工藝技術。使井中采出的油、氣、水等混合流體,在礦場進行分離和初步處理,獲得盡可能多的油、氣產品。水可回注或加以利用,以防止污染環境。減少無效損耗(見油田油氣集輸)。
石油開采中各學科和工程技術之間的關系見圖。

石油開采
石油開采技術的發展 石油和天然氣的大規模開采和應用,是近百年的事。美國和俄國在19世紀50年代開始了他們各自的近代油、氣開采工業。其他國家稍晚一些。石油開采技術的發展與數學、力學、地質學、物理學、機械工程、電子學等學科發展有密切聯系。大致可分三個階段:
初期階段 從19世紀末到20世紀30年代。隨著內燃機的出現,對油料提出了迫切的要求。這個階段技術上的主要標志是以利用天然能量開采為主。石油的採收率平均只有15~20%,鑽井深度不大,觀察油藏的手段只有簡單的溫度計、壓力計等。
第二階段 從30年代末到50年代末,以建立油田開發的理論體系為標志。主要內容是:①形成了作為鑽井工程理論基礎的岩石力學;②基本確立了油藏物理和滲流力學體系,普遍採用人工增補油藏能量的注水開采技術。在蘇聯廣泛採用了早期注水保持地層壓力的技術,使石油的最終採收率從30年代的15~20%,提高到30%以上,發展了以電測方法為中心的測井技術和鑽4500米以上的超深井的鑽井技術。在礦場集輸工藝中廣泛地應用了以油氣相平衡理論為基礎的石油穩定技術。基本建立了與油氣田開發和開采有關的應用科學和工程技術體系。
第三階段 從60年代開始,以電子計算機和現代科學技術廣泛用於油、氣田開發為標志,開發技術迅速發展。主要方面有:①建立的各種油層的沉積相模型,提高了預測儲油砂體的非均質性及其連續性的能力,從而能更經濟有效地布置井位和開發工作;②把現代物理中的核技術應用到測井中,形成放射性測井技術,與原有的電測技術, 加上新的生產測井系列,可以用來直接測定油藏中油、氣、水的分布情況,在不同開發階段能採取更為有效的措施;③對油氣藏內部在採油氣過程中起作用的表面現象及在多孔介質中的多相滲流的規律等,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並根據物理模型和數學模型對這些現象由定性進入定量解釋(見油藏數值模擬),試驗和開發了除注水以外提高石油採收率的新技術;④以噴射鑽井和平衡鑽井為基礎的優化鑽井技術迅速發展。鑽井速度有很大的提高。可以打各種特殊類型的井,包括叢式井,定向井,甚至水平井,加上優質泥漿,使鑽井過程中油層的污染降到最低限度;⑤大型酸化壓裂技術的應用使很多過去沒有經濟價值的油、氣藏,特別是緻密氣藏,可以投入開發,大大增加了天然資源的利用程度。對油井的出砂、結蠟和高含水所造成的困難,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解決(見稠油開采,油井防蠟和清蠟,油井防砂和清砂,水油比控制);⑥向油層注蒸汽,熱采技術的應用已經使很多稠油油藏投入開發;⑦油、氣分離技術和氣體處理技術的自動化和電子監控,使礦場油、氣集輸中的損耗降到很低,並能提供質量更高的產品。
靠油藏本身或用人工補給的能量把石油從井底舉升到地面的方法。19世紀50年代末出現了專門開採石油的油井。早期油井很淺,用吊桶汲取。後來井深增加,採油方法逐漸復雜,分為自噴採油法和人工舉升採油法兩類,後者有氣舉採油法和泵抽採油法(又稱深井泵採油法)兩種。

自噴採油法: 當油藏壓力高於井內流體柱的壓力,油藏中的石油通過油管和採油樹自行舉升至井外的採油方法。石油中大量的伴生天然氣能降低井內流體的比重,降低流體柱壓力,使油井更易自噴。油層壓力和氣油比(中國石油礦場習稱油氣比)是油井自噴能力的兩個主要指標。
油、氣同時在井內沿油管向上流動,其能量主要消耗於重力和摩擦力。在一定的油層壓力和油氣比的條件下,每口井中的油管尺寸和深度不變時,有一個充分利用能量的最優流速范圍,即最優日產量范圍。必須選用合理的油管尺寸,調節井口節流器(常稱油嘴)的大小,使自噴井的產量與油層的供油能力相匹配,以保證自噴井在最優產量范圍內生產。
為使井口密封並便於修井和更換損壞的部件,自噴井井口裝有專門的採油裝置,稱採油樹(見彩圖)。自噴井的井身結構見圖。自噴井管理方便,生產能力高,耗費小,是一種比較理想的採油方法。很多油田都採取早期注水、注氣(見注水開采)保持油藏壓力的措施,延長油井的自噴期。

人工舉升採油法: 人為地向油井井底增補能量,將油藏中的石油舉升至井口的方法。隨著采出石油總量的不斷增加,油層壓力日益降低;注水開發的油田,油井產水百分比逐漸增大,使流體的比重增加,這兩種情況都使油井自噴能力逐步減弱。為提高產量,需採取人工舉升法採油(又稱機械採油),是油田開採的主要方式,特別在油田開發後期,有泵抽採油法和氣舉採油法兩種。

氣舉採油法: 將天然氣從套管環隙或油管中注入井內,降低井中流體的比重,使井內流體柱的壓力低於已降低了的油層壓力,從而把流體從油管或套管環隙中導出井外。有連續氣舉和間歇氣舉兩類。多數情況下,採用從套管環隙注氣、油管出油的方式。氣舉採油要求有比較充足的天然氣源;不能用空氣,以免爆炸。氣舉的啟動壓力和工作壓力差別較大。在井下常需安裝特製的氣舉閥以降低啟動壓力,使壓縮機在較低壓力下工作,提高其效率,結構和工作原理見圖。在油管外的液面被壓到氣舉閥以下時,氣從A孔進入油管,使管內液體與氣混合,噴出至地面。管內壓力下降到一定程度時,油管內外壓差使該閥關閉。管外液面可繼續下降。油井較深時,可裝幾個氣舉閥,把液面降至油管鞋,使啟動壓力大為降低。

氣舉採油法:
氣舉井中產出的油、氣經分離後,氣體集中到礦場壓縮機站,經過壓縮送回井口。對於某些低產油井,可使用間歇氣舉法以節約氣量,有時還循環使用活塞氣舉法。
氣舉法有較高的生產能力。井下裝置簡單,沒有運動部件,井下設備使用壽命長,管理方便。雖然壓縮機建站和敷設地面管線的一次投資高,但總的投資和管理費用與抽油機、電動潛油泵或水力活塞泵比較是最低的。氣舉法應用時間較短,一般為15~30%左右;單位產量能耗較高,又需要大量天然氣;只適用於有天然氣氣源和具備以上條件的地區內有一定油層壓力的高產油井和定向井,當油層壓力降到某一最低值時,便不宜採用;效率較低。
泵抽採油法: 人工舉升採油法的一種(見人工舉升採油法)。在油井中下入抽油泵,把油藏中產出的液體泵送到地面的方法,簡稱抽油法。此法所用的抽油泵按動力傳動方式分為有桿和無桿兩類。
有桿泵 是最常用的單缸單作用抽油泵(圖1),其排油量取決於泵徑和泵的沖程、沖數。有桿泵分桿式泵、管式泵兩類。一套完整的有桿泵機組包括抽油機、抽油桿柱和抽油泵(圖2)。

泵抽採油法 泵抽採油法
抽油機主要是把動力機(一般是電動機)的圓周運動轉變為往復直線運動,帶動抽油桿和泵,抽油機有游梁式和無游梁式兩種。前者使用最普遍,中國一些礦場使用的鏈條抽油機屬後一種(見彩圖)。抽油桿柱是連接抽油機和抽油泵的長桿柱,長逾千米,因交變載荷所引起的振動和彈性變形,使抽油桿懸點的沖程和泵的柱塞沖程有較大差別。抽油泵的直徑和沖程、沖數要根據每口油井的生產特徵,進行設計計算來優選。在泵的入口處安裝氣體分離裝置——氣錨,或者增加泵的下入深度,以降低流體中的含氣量對抽油泵充滿程度(即體積效率)的影響。

泵抽採油法
有桿泵是一個自重系統,抽油桿的截面增加時,其載荷也隨著增大。各種材質製成的抽油桿的下入深度,都是有極限的,要增加泵的下入深度,主要須改變抽油桿的材質、熱處理工藝和級次。根據抽油桿的彈性和地層流體的特徵,在選擇工作制度時,要選用沖程、沖數的有利組合。有桿泵的工作深度在國外已超過 3000m,抽油機的載荷已超過25t,泵的排量與井深有關,有些淺井日排量可以高達400m3,一般中深井可達200m3,但抽油井的產量主要根據油層的生產能力。有桿抽油機泵組的主要優點是結構簡單,維修管理方便,在中深井中泵的效率為50%左右,適用於中、低產量的井。目前世界上有85%以上的油井用機械採油法生產,其中絕大部分用有桿泵。
無桿泵 適用於大產量的中深井或深井和斜井。在工業上應用的是電動潛油泵、水力活塞泵和水力噴射泵。
電動潛油泵 是一套多級離心泵和電動機直接連接的機泵組。由動力電纜把電送給井下的電機以驅動離心泵,把井中的流體泵送到地面,由於機泵組是在套管內使用,機泵的直徑受到限制,所以採取細長的形狀(圖3)。為防止井下流體(特別是水)進入電樞使電機失效,需採取特殊的密封裝置,並在泵和電動機的連接部位加裝保護器。泵的排量受井眼尺寸的限制,揚程決定於泵的級數,二者都取決於電動機的功率。電動潛油泵適用於中、高產液量,含氣和砂較少的稀油或含水原油的油井。一般日排量為100~1000m3、揚程在2000m以內時,效率較高,可用於斜井。建井較簡單,管理方便,免修期較長,泵效率在60%左右;但不適用於高含氣的井和帶腐蝕性流體的井,下井後泵的排量不能調節,機泵組成本較高,起下作業和檢修都比較復雜。

泵抽採油法
水力活塞泵 利用地面泵注入液體驅動井下液壓馬達帶動井下泵,把井下的液體泵出地面。水力活塞泵的工作原理與有桿泵相似,只是往復運動用液壓馬達和換向閥來實現(圖 4)。水力活塞泵的井下泵有單作用和雙作用兩種,地面泵都用高壓柱塞泵。流程有兩種:①開式流程。單管結構,以低粘度原油為動力液,既能減少管道摩擦阻力,又可降低抽出油的粘度,並與采出液混在一起采出地面。②閉式流程。用輕油或水為動力液,用水時要增添潤滑劑和防腐劑,自行循環不與產出的液體相混,工作過程中只需作少量的補充。水力活塞泵可以單井運轉,也可以建泵組集中管理,排量適應范圍寬,從每日幾十到上千立方米等,適用於深井、高揚程井、稠油井、斜井。優點是可任意調節排量,起下泵可不起油管,操作和管理方便。泵效率可達85%以上。缺點是地面要多建一條高壓管線,動力液要處理,增加了建井和管理成本。

泵抽採油法
水力射流泵 帶有噴嘴和擴散器的抽油泵(圖5)。水力射流泵沒有運動零件,結構簡單,成本低,管理方便,但效率低,不高於30~35%,造成的生產壓差太小,只適用於高壓高產井。一般僅在水力活塞泵的前期即油井的壓力較高、排量較大時使用;當壓力降低、排量減少時,改用水力活塞泵。

② 化妝品在生產過程中要用真空泵嗎

第一部分 乳劑類化妝品生產工藝

乳液配製長期以來是依靠經驗建立起來的,逐步充實完善了理論,正在走向依靠理論指導生產。但在實際工作中,仍然有賴於操作者的經驗。至今,研究和生產乳化產品的專家,仍然承認經驗的重要性,這是因為乳液制備時涉及的因素很多,還沒有哪一種理論能夠定量地指導乳化操作。即使經驗豐富的操作者,也很難保證每批都乳化得很好。

經過小試選定乳化劑後,還應制定相應的乳化工藝及操作方法,以實現工業化生產。制備乳狀液的經驗方法很多,各種方法都有其特點,選用哪種方法全憑個人的經驗和企業具備的條件,但必須符合化妝品生產的基本要求。

一、乳化體制備工藝

在實際生產過程中,有時雖然採用同樣的配方,但是由於操作時溫度、乳化時間、加料方法和攪拌條件等不同,製得的產品的穩定度及其他物理性能也會不同,有時相差懸殊。因此根據不同的配方和不同的要求,採用合適的配製方法,才能得到較高質量的產品。

(一)生產程序

(1)油相的制備 將油、脂、蠟、乳化劑和其他油溶性成分加入夾套溶解鍋內,開啟蒸汽加熱,在不斷攪拌條件下加熱至70-75℃,使其充分熔化或溶解均勻待用。要避免過度加熱和長時間加熱以防止原料成分氧化變質。容易氧化的油分、防腐劑和乳化劑等可在乳化之前加入油相,溶解均勻,即可進行乳化。

(2)水相的制備 先將去離子水加人夾套溶解鍋中,水溶性成分如甘油、丙二醇、山梨醇等保濕劑,鹼類,水溶性乳化劑等加人其中,攪拌下加熱至90-100℃,維持20min滅菌,然後冷卻至70~80℃待用。如配方中含有水溶性聚合物,應單獨配製,將其溶解在水中,在室溫下充分攪拌使其均勻溶脹,防止結團,如有必要可進行均質,在乳化前加入水相。要避免長時間加熱,以免引起粘度變化。為補充加熱和乳化時揮發掉的水分,可按配方多加3%~5%的水,精確數量可在第一批製成後分析成品水分而求得。

(3)乳化和冷卻 上述油相和水相原料通過過濾器按照一定的順序加入乳化鍋內,在一定的溫度(如70-80℃)條件下,進行一定時間的攪拌和乳化。乳化過程中,油相和水相的添加方法(油相加入水相或水相加入油相)、添加的速度、攪拌條件、乳化溫度和時間、乳化器的結構和種類等對乳化體粒子的形狀及其分布狀態都有很大影響。均質的速度和時間因不同的乳化體系而異。含有水溶性聚合物的體系、均質的速度和時間應加以嚴格控制,以免過度剪切,破壞,聚合物的結構,造成不可逆的變化,改變體系的流變性質。如配方中含有維生素或熱敏的添加劑,則在乳化後較低溫下加入,以確保其活性,但應注意其溶解性能。

乳化後,乳化體系要冷卻到接近室溫。卸料溫度取決於乳化體系的軟化溫度,一般應使其藉助自身的重力,能從乳化鍋內流出為宜。當然也可用泵抽出或用加壓空氣壓出。冷卻方式一般是將冷卻水通人乳化鍋的夾套內,邊攪拌,邊冷卻。冷卻速度,冷卻時的剪切應力,終點溫度等對乳化劑體系的粒子大小和分布都有影響,必須根據不同乳化體系,選擇最優條件。特別是從實驗室小試轉人大規模工業化生產時尤為重要。

(4) 陳化和灌裝 一般是貯存陳化l天或幾天後再用灌裝機灌裝。灌裝前需對產品進行質量評定,質量合格後方可進行灌裝。

(二)乳化劑的加入方法

(1)乳化劑溶於水中的方法

這種方法是將乳化劑直接溶解於水中,然後在激烈攪拌作用下慢慢地把油加入水中,製成油/水型乳化體。如果要製成水/油型乳化體,那麼就繼續加人油相,直到轉相變為水/油型乳化體為止,此法所得的乳化體顆粒大小很不均勻,因而也不很穩定。

(2)乳化劑溶於油中的方法

將乳化劑溶於油相(用非離子表面活性劑作乳化劑時,一般用這種方法),有2種方法可得到乳化體。

①將乳化劑和油脂的混合物直接加入水中形成為油/水型乳化體。

②將乳化劑溶於油中,將水相加入油脂混合物中,開始時形成為水/油型乳化體,當加入多量的水後,粘度突然下降,轉相變型為油/水型乳化體。

這種制備方法所得乳化體顆粒均勻,其平均直徑約為0.5цm,因此常用此法。

(3)乳化劑分別溶解的方法

這種方法是將水溶性乳化劑溶於水中,油溶性乳化劑溶於油中,再把水相加人油相中,開始形成水/油型乳化體,當加人多量的水後,粘度突然下降,轉相變型為油/水型乳化體。如果做成W/O型乳化體,先將油相加入水相生成O/W型乳化體,再經轉相生成W/O型乳化體。

這種方法製得的乳化體顆粒也較細,因此常採用此法。

(4)初生皂法

用皂類穩定的O/W型或W/O型乳化體都可以用這個方法來制備。將脂肪酸類溶於油中,鹼類溶於水中,加熱後混合並攪拌,2相接觸在界面上發生中和反應生成肥皂,起乳化作用。這種方法能得到穩定的乳化體。例如硬脂酸鉀皂製成的雪花膏,硬脂酸胺皂製成的膏霜、奶液等。

(5)交替加液的方法 在空的容器里先放人乳化劑,然後邊攪拌邊少量交替加入油相和水相。這種方法對於乳化植物油脂是比較適宜的,在食品工業中應用較多,在化妝品生產中此法很少應用。

以上幾種方法中,第1種方法製得的乳化體較為粗糙,顆粒大小不均勻,也不穩定;第2、第3、第4種方法是化妝品生產中常採用的方法,其中第2、第3種方法製得的產品一般講顆粒較細,較均勻,也較穩定,應用最多。

(三)轉相的方法

所謂轉相的方法,就是由O/W(或W/O)型轉變成W/O(或O/W)型的方法。在化妝品乳化體的制備過程中,利用轉相法可以製得穩定且顆粒均勻的製品。

(1)增加外相的轉相法

當需制備一個O/W型的乳化體時,可以將水相慢慢加入油相中,開始時由於水相量少,體系容易形成W/O型乳液。隨著水相的不斷加入,使得油相無法將這許多水相包住,只能發生轉相,形成O/W型乳化體。當然這種情況必須在合適的乳化劑條件下才能進行。在轉相發生時,一般乳化體表現為粘度明顯下降,界面張力急劇下降,因而容易得到穩定,顆粒分布均勻且較細的乳化體。

(2)降低溫度的轉相法

對於用非離子表面活性劑穩定的O/W型乳液,在某一溫度點,內相和外相將互相轉化,變型成為W/O乳液,這一溫度叫做轉相溫度。由於非離子表面活性劑有濁點的特性,在高於濁點溫度時,使非離子表面活性劑與水分子之間的氫鍵斷裂,導致表面活性劑的HLB值下降,即親水力變弱,從而形成W/O型乳液;當溫度低於濁點時,親水力又恢復,從而形成O/W型乳液。利用這一點可完成轉相。一般選擇濁點在50-60℃左右的非離子表面活性劑作為乳化劑,將其加入油相中,然後和水相在80℃左右混合,這時形成W/O型乳液。隨著攪拌的進行乳化體系降溫,當溫度降至濁點以下不進行強烈的攪拌,乳化粒子也很容易變小。

(3)加入陰離子表面活性劑的轉相法

在非離子表面活性劑的體系中,如加入少量的陰離子表面活性劑,將極大地提高乳化體系的濁點。利用這一點可以將濁點在50-60℃的非離子表面活性劑加入油相中,然後和水相在80℃左右混合,這時易形成W/O型的乳液,如此時加入少量的陰離子表面活性劑,並加強攪拌,體系將發生轉相變成O/W型乳液。

在制備乳液類化妝品的過程中,往往這3種轉相方法會同時發生。如在水相加入十二烷基硫酸鈉,油相中加入十八醇聚氧乙烯醚(EO10)的非離子表面活性劑,油相溫度在80-90℃,水相溫度在60℃左右。當將水相慢慢加入油相中時,體系中開始時水相量少,陰離子表面活性劑濃度也極低,溫度又較高,便形成了W/O型乳液。隨著水相的不斷加入,水量增大,陰離子表面活性劑濃度也變大,體系溫度降低,便發生轉相,因此這是諸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應當指出的是,在制備O/W型化妝品時,往往水含量在70%-80%之間,水油相如快速混合,一開始溫度高時雖然會形成W/O型乳液,但這時如停止攪拌觀察的話,會發現往往得到一個分層的體系,上層是W/O的乳液,油相也大部分在上層,而下層是O/W型的。這是因為水相量太大而油相量太小,在一般情況下無法使過少的油成為連續相而包住水相,另一方面這時的乳化劑性質又不利於生成O/W型乳液,因此體系便採取了折中的辦法。

總之在需要轉相的場合,一般油水相的混合是慢慢進行的,這樣有利於轉相的仔細進行。而在具有膠體磨、均化器等高效乳化設備的場合,油水相的混合要求快速進行。

(四)低能乳化法

在通常製造化妝品乳化體的過程中,先要將油相、水相分別加熱至75-95℃,然後混合攪拌、冷卻,而且冷卻水帶走的熱量是不加利用的,因此在製造乳化體的過程中,能量的消耗是較大』的。如果採用低能乳化,大約可節約50%的熱能。

低能乳化法在間歇操作中一般分為2步進行。

第l步先將部分的水相(B相)和油相分別加熱到所需溫度,將水相加入油相中,進行均質乳化攪拌,開始乳化體是W/O型,隨著B相水的繼續加入,變型成為O/W型乳化體,稱為濃縮乳化體。

第2步再加入剩餘的一部分未經加熱而經過紫外線滅菌的去離子水(A相)進行稀釋,因為濃縮乳化體的外相是水,所以乳化體的稀釋能夠順利完成,此體。如果做成W/O型乳化體,先將油相加入水相生成O/W型乳化體,再經轉相生成W/O型乳化體。

這種方法製得的乳化體顆粒也較細,因此常採用此法。

(4)初生皂法

用皂類穩定的O/W型或W/O型乳化體都可以用這個方法來制備。將脂肪酸類溶於油中,鹼類溶於水中,加熱後混合並攪拌,2相接觸在界面上發生中和反應生成肥皂,起乳化作用。這種方法能得到穩定的乳化體。例如硬脂酸鉀皂製成的雪花膏,硬脂酸胺皂製成的膏霜、奶液等。

(5)交替加液的方法

在空的容器里先放人乳化劑,然後邊攪拌邊少量交替加入油相和水相。這種方法對於乳化植物油脂是比較適宜的,在食品工業中應用較多,在化妝晶生產中此法很少應用。

以上幾種方法中,第1種方法製得的乳化體較為粗糙,顆粒大小不均勻,也不穩定;第2、第3、第4種方法是化妝品生產中常採用的方法,其中第2、第3種方法製得的產品一般講顆粒較細,較均勻,也較穩定,應用最多。

(三)轉相的方法

所謂轉相的方法,就是由O/W(或W/O)型轉變成W/O(或O/W)型的方法。在化妝品乳化體的制備過程中,利用轉相法可以製得穩定且顆粒均勻的製品。

(1)增加外相的轉相法

當需制備一個O/W型的乳化體時,可以將水相慢慢加入油相中,開始時由於水相量少,體系容易形成W/O型乳液。隨著水相的不斷加入,使得油相無法將這許多水相包住,只能發生轉相,形成O/W型乳化體。當然這種情況必須在合適的乳化劑條件下才能進行。在轉相發生時,一般乳化體表現為粘度明顯下降,界面張力急劇下降,因而容易得到穩定,顆粒分布均勻且較細的乳化體。

(2)降低溫度的轉相法

對於用非離子表面活性劑穩定的O/W型乳液,在某一溫度點,內相和外相將互相轉化,變型成為W/O乳液,這一溫度叫做轉相溫度。由於非離子表面活性劑有濁點的特性,在高於濁點溫度時,使非離子表面活性劑與水分子之間的氫鍵斷裂,導致表面活性劑的HLB值下降,即親水力變弱,從而形成W/O型乳液;當溫度低於濁點時,親水力又恢復,從而形成為O/W型乳液。利用這一點可完成轉相。一般選擇濁點在50-60℃左右的非離子表面活性劑作為乳化劑,將其加入油相中,然後和水相在80℃左右混合,這時形成W/O型乳液。隨著攪拌的進行乳化體系降溫,當溫度降至濁點以下時,發生轉相乳液變成了O/W型。

當溫度在轉相溫度附近時,原來的油水相界面張力下降,也就是說降低了乳化它所需的功,所以即使不進行強烈的攪拌,乳化粒子也很容易變小。

(3)加入陰離子表面活性劑的轉相法

在非離子表面活性劑的體系中,如加入少量的陰離子表面活性劑,將極大地提高乳化體系的濁點。利用這一點可以將濁點在50-60℃的非離子表面活性劑加入油相中,然後和水相在8013左右混合,這時易形成W/O型的乳液,如此時加入少量的陰離子表面活性劑,並加強攪拌,體系將發生轉相變成O/W型乳液。

在制備乳液類化妝品的過程中,往往這3種轉相方法會同時發生。如在水相加入十二烷基硫酸鈉,油相中加入十八醇聚氧乙烯醚(EOl0)的非離子表面活性劑,油相溫度在80-90℃,水相溫度在60℃左右。當將水相慢慢加入油相中時,體系中開始時水相量少,陰離子表面活性劑濃度也極低,溫度又較高,便形成了W/O型乳液。隨著水相的不斷加入,水量增大,陰離子表面活性劑濃度也變大,體系溫度降低,便發生轉相,因此這是諸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應當指出的是,在制備O/W型化妝品時,往往水含量在70%-80%之間,水油相如快速混合,一開始溫度高時雖然會形成W/O型乳液,但這時如停止攪拌觀察的話,會發現往往得到一個分層的體系,上層是W/O的乳液,油相也大部分在上層,而下層是O/W型的。這是因為水相量太大而油相量太小,在一般情況下無法使過少的油成為連續相而包住水相,另一方面這時的乳化劑性質又不利於生成O/W型乳液,因此體系便採取了折中的辦法。

總之在需要轉相的場合,一般油水相的混合是慢慢進行的,這樣有利於轉相的仔細進行。而在具有膠體磨、均化器等高效乳化設備的場合,油水相的混合要求快速進行。

(四)低能乳化法

在通常製造化妝品乳化體的過程中,先要將油相、水相分別加熱至75~95℃,然後混合攪拌、冷卻,而且冷卻水帶走的熱量是不加利用的,因此在製造乳化體的過程中,能量的消耗是較大的。如果採用低能乳化,大約可節約50%的熱能。

低能乳化法在間歇操作中一般分為2步進行。

第1步先將部分的水相(B相)和油相分別加熱到所需溫度,將水相加入油相中,進行均質乳化攪拌,開始乳化體是W/O型,隨著B相水的繼續加入,變型成為O/W型乳化體,稱為濃縮乳化體。

第2步再加入剩餘的一部分未經加熱而經過紫外線滅菌的去離子水(A相)進行稀釋,因為濃縮乳化體的外相是水,所以乳化體的稀釋能夠順利完成,此過程中,乳化體的溫度下降很快,當A相加完之後,乳化體的溫度能下降到50~60C。

這種低能乳化法主要適用於制備O/W型乳體,其中A相和B相水的比率要經過實驗來決定,它和各種配方要求以及製成的乳化體稠度有關。在乳化過程中,例如選用乳化劑的HLB值較高或者要乳狀液的稠度較低時,則可將B相壓縮到較低值。

低能乳化法的優點:①A相的水不用加熱、節約了這部分熱能;

②在乳化過程中,基本上不用冷卻強制迴流冷卻,節約了冷卻水循環所需要的功能;

③由75-95℃冷卻到50-60℃通常要佔去整個操作過程時間的一半,採用低能乳化大大節省了冷卻時間,加快了生產周期。大約節約整個製作過程總時間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

④由於操作時間短,提高了設備利用率;

⑤低能乳化法和其他方法所製成的乳化體質量沒多大差別。

乳化過程中應注意的問題:

①B相的溫度,不但影響濃縮乳化體的粘度,而且涉及到相變型,當B相水的量較少時,一般溫度應適當高一些;

②均質機攪拌的速率會影響乳化體顆粒大小的分布,最好使用超聲設備、均化器或膠體磨等高效乳化設備;

③A相水和B相水的比率(見下表-1)一定要選擇適當,一般,低粘度的濃縮乳化體會使下一步A相水的加入容易進行。

表-1 A相和B相水的比率

乳化劑HLB值 油脂比率 攪拌條件 選擇B值 選擇A值

10-12 20-25 強 0.2-0.3 0.7-0.8

6-8 25-35 弱 0.4-0.5 0.5-0.7

(五)攪拌條件

乳化時攪拌愈強烈,乳化劑用量可以愈低。但乳化體顆粒大小與攪拌強度和乳化劑用量均有關系,一般規律如表-2所示。

表-2 攪拌強度與顆粒大小及乳化劑用量之關系

攪拌強度 顆粒大小 乳化劑用量

差(手工或槳式攪拌) 極大(乳化差) 少量

差 中等 中量

強(膠體磨) 中等 少至中量

強(均質器) 小 少至中量

中等(手工或旋槳式) 小 中至高量

差 極細(清晰) 極高量

過分的強烈攪拌對降低顆粒大小並不一定有效,而且易將空氣混人。在採用中等攪拌強度時,運用轉相辦法可以得到細的顆粒,採用槳式或旋槳式攪拌時,應注意不使空氣攪人乳化體中。

一般情況是,在開始乳化時採用較高速攪拌對乳化有利,在乳化結束而進入冷卻階段後,則以中等速度或慢速攪拌有利,這樣可減少混入氣泡。如果是膏狀產品,則攪拌到固化溫度止。如果是液狀產品,則一直攪拌至室溫。

(六)混合速度

分散相加人的速度和機械攪拌的快慢對乳化效果十分重要,可以形成內相完全分散的良好乳化體系,也可形成乳化不好的混合乳化體系,後者主要是內相加得太快和攪拌效力差所造成。乳化操作的條件影響乳化體的稠度、粘度和乳化穩定性。研究表明,在制備O/W型乳化體時,最好的方法是在激烈的持續攪拌下將水相加入油相中,且高溫混合較低溫混合好。

在制備W/O型乳化體時,建議在不斷攪拌下,將水相慢慢地加到油相中去,可製得內相粒子均勻、穩定性和光澤性好的乳化體。對內相濃·度較高的乳化體系,內相加入的流速應該比內相濃度較低的乳化體系為慢。採用高效的乳化設備較攪拌差的設備在乳化時流速可以快一些。

但必須指出的是,由於化妝晶組成的復雜性,配方與配方之間有時差異很大,對於任何一個配方,都應進行加料速度試驗,以求最佳的混合速度,製得穩定的乳化體。

(七)溫度控制

制備乳化體時,除了控制攪拌條件外,還要控制溫度,包括乳化時與乳化後的溫度。

由於溫度對乳化劑溶解性和固態油、脂、蠟的熔化等的影響,乳化時溫度控制對乳化效果的影響很大。如果溫度太低,乳化劑溶解度低,且固態油、脂、蠟未熔化,乳化效果差;溫度太高,加熱時間長,冷卻時間也長,浪費能源,加長生產周期。一般常使油相溫度控制高於其熔點10-15℃,而水相溫度則稍高於油相溫度。通常膏霜類在75~95℃條件下進行乳化。

最好水相加熱至90~100℃,維持20min滅菌,然後再冷卻到70-80℃進行乳化。在制備W/O型乳化體時,水相溫度高一些,此時水相體積較大,水相分散形成乳化體後,隨著溫度的降低,水珠體積變小,有利於形成均勻、細小的顆粒。如果水相溫度低於油相溫度,兩相混合後可能使油相固化(油相熔點較高時),影響乳化效果。

冷卻速度的影響也很大,通常較快的冷卻能夠獲得較細的顆粒。當溫度較高時,由於布朗運動比較強烈,小的顆粒會發生相互碰撞而合並成較大的顆粒;反之,當乳化操作結束後,對膏體立刻進行快速冷卻,從而使小的顆粒「凍結」住,這樣小顆粒的碰撞、合並作用可減少到最低的程度心但冷卻速度太快,高熔點的蠟就會產生結晶,導致乳化劑所生成的保護膠體的破壞,因此冷卻的速度最好通過試驗來決定。

(八)香精和防腐劑的加入

(1)香精的加入

香精是易揮發性物質,並且其組成十分復雜,在溫度較高時,不但容易損失掉,而

且會發生一些化學反應,使香味變化,也可能引起顏色變深。因此一般化妝品中香精的加入都是在後期進行。對乳液類化妝品,一般待乳化已經完成並冷卻至50~60℃時加入香精。如在真空乳化鍋中加香,這時不應開啟真空泵,而只維持原來的真空度即可,吸人香精後攪拌均勻。對敞口的乳化鍋而言,由於溫度高,香精易揮發損失,因此加香溫度要控制低些,但溫度過低使香精不易分布均勻。

(2)防腐劑的加入

微生物的生存是離不開水的,因此水相中防腐劑的濃度是影響微生物生長的關鍵。

乳液類化妝品含有水相、油相和表面活性劑,而常用的防腐劑往往是油溶性的,在水中溶解度較低。有的化妝品製造者,常把防腐劑先加入油相中然後去乳化,這樣防腐劑在油相中的分配濃度就較大,而水相中的濃度就小。更主要的是非離子表面活性劑往往也加在油相,使得有更大的機會增溶防腐劑,而溶解在油相中和被表面活性劑膠束增溶的防腐劑對微生物是沒有作用的,因此加入防腐劑的最好時機是待油水相混合乳化完畢後(O/W)加入,這時可獲得水中最大的防腐劑濃度。當然溫度不能過低,不然分布不均勻,有些固體狀的防腐劑最好先用溶劑溶解後再加入。例如尼泊金酯類就可先用溫熱的乙醇溶解,這樣加到乳液中能保證分布均勻。

配方中如有鹽類,固體物質或其他成分,最好在乳化體形成及冷卻後加入,否則易造成產品的發粗現象。

(九)粘度的調節

影響乳化體粘度的主要因素是連續相的粘度,因此乳化體的粘度可以通過增加外相的粘度來調節。對於。O/W型乳化體,可加入合成的或天然的樹膠,和適當的乳化劑如鉀皂,鈉皂等。對於W/0型乳化體,加人多價金屬皂和高熔點的蠟和樹膠到油相中可增加體系粘度。

第二部分 雪花膏的生產

雪花膏搽在皮膚上會立即消失,與雪在皮膚上融化相似,故而得名。它是水和硬脂酸在鹼的作用下進行乳化的產物。生產雪花膏的主要原料為硬脂酸、鹼、水和香精。但為了使其有良好的保濕效果,常常添加甘油、山梨醇、丙二醇和聚乙二醇等。雪花膏的膏體應潔白細密,無粗顆粒,不刺激皮膚,香氣味宜人,主要用作潤膚、打粉底和剃須後用化妝品。

(一)原料加熱

(1)油脂類原料加熱 甘油、硬脂酸和單硬脂酸甘油酯投入設有蒸汽夾套的不銹鋼加熱鍋內。總油脂類投入量的體積,應占不銹鋼加熱鍋有效容積的70%-80%,例如500L不銹鋼加熱鍋,油脂類原料至少佔有350L體積,這樣受熱面積可充分利用,加熱升溫速度較快。

油脂類原料溶解後硬脂酸相對密度小,浮在上面,甘油相對密度高,沉於鍋底,硬脂酸和甘油互不相溶,油脂類原料加熱至90-95℃,維持30min滅菌。如果加熱溫度超過110℃,油脂色澤將逐漸變黃。夾套加熱鍋蒸汽不能超過規定壓力。如果採用耐酸搪瓷鍋加熱,則熱傳導性差,不僅加熱速度慢,而且熱源消耗較多。

(2)去離子水加熱 去離子水和防腐劑尼泊金酯類在另一不銹鋼夾套鍋內加熱至90—95℃,加熱鍋裝有簡單渦輪攪拌機,將尼泊金酯類攪拌溶解,維持30min滅菌,將氫氧化鉀溶液加入水中攪拌均勻,立即開啟鍋底閥門,稀淡的鹼水流人乳化攪拌鍋。水溶液中尼泊金酯類與稀淡的鹼水接觸,在幾分鍾內不致被水解。

如果採用自來水,因含有Ca2+、Mg2+離子,在氫氧化鉀鹼性條件下,生成鈣、鎂的氫氧化合物,是一種絮狀的凝聚懸浮物,當放人乳化攪拌鍋時,往往堵住管道過濾器的網布,致使稀淡鹼水不能暢流。

因去離子水加熱時和攪拌過程中的蒸發,總計損失約2%-3%,為做到雪花膏製品收得率100%,往往額外多加2%-3%水分,補充水的損失。

(二)乳化攪拌和攪拌冷卻

1.乳化攪拌

(1)乳化攪拌鍋的主要裝置

乳化攪拌鍋有夾套蒸汽加熱和溫水循環迴流系統,500L乳化攪拌鍋的攪拌槳轉速約50r/min較適宜。密閉的乳化攪拌鍋使用無菌壓縮空氣,用於製造完畢時壓出雪花膏。

預先開啟夾套蒸汽,使乳化攪拌鍋預熱保溫,目的使放人乳化攪拌鍋的油脂類原料保持規定范圍的溫度。

(2)油脂加熱鍋操作

測量油脂加熱鍋油溫,並做好記錄,開啟油脂加熱鍋底部放料閥門,使升溫到規定溫度的油脂經過濾器流入乳化攪拌鍋,油脂放完後,即關閉放油閥門。

(3)攪拌乳化和水加熱鍋操作

啟動攪拌機,開啟水加熱鍋底部放水閥門,使水經過油脂同一過濾器流入乳化攪拌鍋,這樣下一鍋製造時,過濾器不致被固體硬脂酸所堵塞,稀淡的鹼溶液放完後,即關閉放水閥門。

應十分注意的是:油脂和水加熱鍋的放料管道,都應裝設單相止逆閥。當乳化攪拌鍋用無菌壓縮空氣壓空鍋內雪花膏後,可能操作失誤,未將鍋內存有0.1~0.2MPa的壓縮空氣排放,當下鍋開啟油或水加熱底部放料閥門時,乳化攪拌鍋的壓縮空氣將倒流至油或水加熱鍋,使高溫的油或水向鍋外飛濺,造成人身事故。

(4)雪花膏乳液的軸流方向

乳化攪拌葉槳與水平線成45『安裝在轉軸上,葉槳的長度盡可能靠近鍋壁,使之攪拌均勻和提高熱交換效率。攪拌槳轉動方向,應使乳液的軸流方嚮往上流動,目的使下部的乳液隨時向上沖散上浮的硬脂酸和硬脂酸鉀皂,加強分散上浮油脂效果。不應使乳液的軸流方嚮往下流動,否則埋人乳液的攪拌葉槳,不能將部分上浮的硬脂酸、硬脂酸鉀皂和水混在一起的半透明軟性蠟狀

③ 流量控制閥廠家介紹

流量控制閥是一種高精度先導方式控制流量的多功能閥門,又叫400X流量控制閥主要適用於需要控制流量的水管和壓力管,目的是保持固定的流量不變,將流經管道的水控制在一個定值,並對上游的高壓管適當的進行減壓,即便是上流閥門的壓力變大,也不會影響流量控制閥門這里的流量。其廣泛用於各水廠、化工業、石油業等領域,那麼下面就給大家介紹一下生產流量控制閥的廠家,來讓大家做個參考。

河北滬博閥門製造有限公司

廠家簡介:河北滬博閥門製造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業生產高、中、低壓閥門的廠家,集合了研發、生產、銷售等多元化一體的企業。其公司技術力量先進,設備精良,擁有一流的CAD閥門設計團隊,嚴格保證了產品從生產到出庫的嚴密性,精心做好每一個產品。將一流的服務、一流的品質、一流的效率,贏得了廣大用戶的好評,並將良好的信譽打入了商界。

主營產品:排氣閥、溝槽蝶閥、流量控制閥、溝槽閘閥、水力控制閥、防污隔斷閥等。

永嘉中特閥門有限公司

廠家簡介:公司位於被譽為「中國泵閥之鄉」的永嘉縣甌北鎮。是一家集生產、研發及銷售於一體的閥門製造企業。經過多年的不斷創新,具備了豐富的產品製造和開發經驗,現在已經具備了現代化企業規模。從創辦到現在,一直堅持「努力打造中國特種閥門」的原則,確保每一台產品都能讓客戶滿意。不僅如此,其公司還提供專業定製服務,用來滿足不同用戶的需求。

主營產品:鑄鐵鑲銅閘門、啟閉機、渠道閘門、拍門、刀型閘閥、盲板閥等。

北京宏通萬里液壓機械有限公司

廠家簡介:北京宏通萬里液壓機械有限公司是一家生產製造及銷售的液壓專業型公司,公司堅持質量第一,顧客至上的原則,注重信譽,嚴格按照ISO9001:2008國際質量認證體系規格來生產,並採用高新儀,對產品進行檢測,確保每一個產品的質量,其產品廣泛應用於農業機械、工程機械、環衛機械、礦山機械、冶金及造紙行業,深受廣大用戶的好評。

主營產品:電磁換向閥、電液換向閥、液壓油泵、齒輪泵、柱塞泵等。

流量控制閥價格-上海嘉德閥門

上海嘉德閥門製造有限公司是一傢具有二十多年歷史的大型閥門生產企業,是全國最主要和最大的閘閥、截止閥、球閥、蝶閥、水力控制閥等通用閥門供應商之一。產品廣泛使用於石油,化工,冶金,礦山,電力,樓宇控制等領域。

公司憑借多年的生產經驗和管理理念,不斷引進吸收國內外先進製造商的研發和管理,已具有國際性的生產、銷售和服務團隊。擁有多名高級技術工程師,擁有數控加工中心、車床、銑床、鑽床、檢測、鑄造、熱處理、試驗台等設備百餘台。技術力量雄厚、製造設備精良和高素質團隊等是對質量和服務體系的保證,使企業在閥門和執行器製造業中成為具有較強實力和富有競爭力的供應商。

一、400X流量控制閥結構特點和用處

400X流量控制閥由主閥、流量調節閥、針閥、導閥、球閥、微形過濾器和壓力表組成水力控制接管系統。利用水力自動操作,控制和調節主閥開度,使通過主閥的流量保持不變。本產品利用水力自力控制,不需要其它裝置和能源,保養簡便,流量控制穩定。600X水力電動控制閥廣泛用於高層建築、生活區等供水管網系統及城市供水工程。

二、400X流量控制閥工作原理

當閥門從進口端給水時,水流過針閥進入主閥控制室,並經過導閥、球閥流出主閥控制室到出口,此時主閥處於全開或浮動狀態。調定主閥上部的流量調節閥,可為主閥設定一定開度。調節針閥開度和調節導閥彈簧壓力,即可使主閥開度保持在設定開度,並在壓力變化時導閥進行自動調節,保持流量不變。三、400X流量控制閥主要技術參數

當閥門從進口端給水時,水流過針閥進入主閥控制室,並經過導閥、球閥流出主閥控制室到出口,此時主閥處於全開或浮動狀態。調定主閥上部的流量調節閥,可為主閥設定一定開度。

調節針閥開度和調節導閥彈簧壓力,即可使主閥開度保持在設定開度,並在壓力變化時導閥進行自動調節,保持流量不變。

三、400X流量控制閥主要技術參數

四、400X流量控制閥主要零件材料

各類流量控制閥價格:

1:供應流量控制閥/溝槽式流量控制閥;訂購數量:¥10000/件;供應商:上海唐京閥門流體有限公司供應商名片;經營模式:商業服務;所在地區:閔行區2。

2:DGMX7PPBH20流量控制閥;訂購數量:¥9987/台;供應商:武漢晨豐自動化設備有限公司供應商名片;經營模式:商業服務;所在地區:河東區3。

3:流量控制閥;訂購數量:¥7599/件;供應商:南通澳潤建材科技有限公司供應商名片;經營模式:生產型;所在地區:南通市4。

4:阿托斯流量控制閥DHQ-016盛美特現貨;訂購數量:¥3250/個;供應商:武漢盛美特機電設備有限公司供應商名片;經營模式:經銷批發;所在地區:武昌區5。

5:廠家供應電液動平板閘門,DPZS型雙油缸流量控制閥;訂購數量:¥2800/個;供應商:揚州巨能機械有限公司供應商名片;經營模式:生產型;所在地區:高郵市6。

6:阿托斯流量控制閥QV-10系列;訂購數量:¥2800/件;供應商:武漢盛美特機電設備有限公司供應商名片;經營模式:經銷批發;所在地區:武昌區。

7:油脂定量閥,流量控制閥,定量注脂閥,定量注脂閥,定量注油閥FR150g(可調式);訂購數量:¥2580/個;供應商:江陰市潤強機電有限公司供應商名片;經營模式:商業服務;所在地區:江陰市8。

8:派克流量控制閥D41VW009E2NUWTI4N91原裝美國產品;訂購數量:¥2560/件;供應商:武漢盛美特機器設備有限公司供應商名片;經營模式:經銷批發;所在地區:武昌區9。

9:RPC1-16/CT/41迪普馬流量控制閥;訂購數量:¥2400/個;供應商:武漢億嘉隆機電設備有限公司供應商名片;經營模式:經銷批發;所在地區:洪山區10。

10:2FRM16-32/100L力士樂二通流量控制閥供應商,進口流量控制閥現貨出售;訂購數量:¥2300/件;供應商:廈門東乾國際貿易有限公司。

流量控制閥作為各類生產上的常用物品之一,其具有優良的控制功能,在一定的壓力差下,可以依靠改變節流口液流的大小來控制流量,從而可以執行水流運動速度的控制,並且可以調節為手動和自動,方便使用。以上給大家介紹的以流量控制閥為主的生產廠家,其產品型號居多,適用於不同產業的使用,並可以結合客戶自身的需求,進行量身定做,感興趣的不妨聯系一下。

④ 如何檢測壓縮空氣的油含量和水含量

一,水中油含量檢測


利用紅外分光光度法原理依據國標來檢測生活污水、工業廢水中的石油類和動植物油以及飲食業油煙排放檢測。在現場進行安裝調試後,開機預熱5分鍾即可檢測水樣,

採用了四氯乙烯萃取技術,測量前,先萃取出被測水樣中碳氫化合物(油),並讓它浮出水面。這種獨特的設計和一次性工具的採用,排除了樣品間的交叉污染帶來的影響,使測量過程安全,結果可靠。

萃取過程非常簡單:首先將被測水樣及四氯乙烯按一定比例加入樣品瓶中,搖動樣品瓶兩分鍾後再靜置兩分鍾,萃取後的油樣就浮在水面上。用一次性吸管從樣品瓶中吸取萃取出的油樣品,並注入到小樣品管中即可進行測量

繽磁LS3600水中油含量分析儀功能/特點:

●採用高通量進口光學平台系統,精密的折射光路設計,光程短,能量大,儀器體積小,重量輕,先分光後吸收,符合紅外光譜特點要求,穩定性好,信噪比高。

●採用進口紅外光源,降低光源發熱強度,利於系統散熱,光源壽命可達1萬小時以上,提高了儀器穩定性。

●採用精密步進電機細分控制光柵,波長精度高,重復性好。

●獨特的比色池結構設計,適用0.5到5厘米任何比色皿。

●具有譜圖連續掃描功能,顯示樣品譜圖,從而准確分辨出干擾物,並能檢驗萃取劑的純度是否符合測量需要。

●儀器可手動定位波長位置,以達到精確測量波數2930cm-1、2960cm-1、3030cm-1處吸光度。

●分析軟體功能強大,可自動計算,測量結果自動保存為檢測報告,包含樣品結果,樣品譜圖,設定條件,客戶信息等,可以查詢,列印,保存10萬條以上的信息數據。

●可選使用多種環保試劑,三氯三氟,997,S316,四氯乙烯。

主要特點

檢測項目:工業廢水和生活污水中石油類和動植物油類、土壤及污泥中石油類、固定污染源廢氣中油煙和油霧的測定。

智能校準:具備開機智能校準功能,標准曲線校準和校正系數校準多種校準方式。

聯機操作:可連接Windows電腦操作,便於波譜掃描和數據處理。

存儲功能:主機可存儲樣本編號、檢測時間、檢測結果、萃取劑種類等內容。

光源性能:精製光柵系統,壽命長達6000小時以上。

應用范圍:

可用於:生活污水、工業廢水中的石油類和動植物油以及飲食業油煙排放檢測

適用於:環境監測站、水文站、石油化工、機械、汽車飛機製造等企事業單位。醫葯、農業科技、海洋運輸等行業。

水中油含量分析儀

符合國家標准:「GB3838-2002 地表水環境質量標准"

符合國家標准:「GB18483-2001 飲食業油煙排放標准"

符合國家標准:「HJ1051-2019土壤 石油類的測定方法

1.1符合國家環境標准:「HJ637-2018水質 石油類和動植物油的測定 紅外光度法"

1.2符合國家標准:「GB3838-2002 地表水環境質量標准"

1.3符合國家標准:「GB18918-2002 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准"

1.4符合國家標准:「GB18483-2001 飲食業油煙排放標准"

1.5符合國家計量檢定規程:JJG 950—2012水中油份濃度分析儀

1.6符合國家標准:「HJ1077-2019固定污染源廢氣 油煙和油霧的測定 紅外分光光度法"

1.7符合國家標准:「HJ1051-2019土壤 石油類的測定 紅外分光光度法"

1.8符合國家標准:GB/T 12152-2007 鍋爐用水和冷卻水中油含量的測定

二,氣體中的油含量測試方法

1、氣體中的油含量是評價氣體產品質量的一個重要指標.對氣體中的含油的檢測已成為氣體產品生產使用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環節。

2、氣體當中的油分主要來源於壓縮機壓縮氣體時或盛裝容器介質對其的污染, 以及原料空氣中化合物的污染,其存在狀態可分為以液體微粒存在的氣溶膠形式和以氣態形式,體中油含量的濃度都較小。

3、氣體中油含匿的濃度范闈一般在幾十毫克每立方,因此在整個測定過程中,從標准油的配製、稀釋,到樣品的制備、試劑空白選取都需要使用同瓶試劑,或根據預先混勻所需用量的試劑和油標校準。

使用設備:紅外光譜分析軟體氣體中有分析方法,在吸光上的吸收算出油含量,此方法是很多國標測試油含量使用的方法,能夠全面測試出油含量的方法。

推薦產品(插入儀器的圖片型號和聯系電話)該產品是針對氣體油分析開發的一款非常成熟的紅外分光光度法分析儀,針對油含量分析提供專業的系統方案。

特點:1、符合國標標准,是專門針對氣體的油含量測試開發一款專用氣體測試儀器,

2對氣體中的油含量進行全面的分析含量,無需復雜的計算

3、30秒中直接讀取結果值,易於上手的使用步驟,不需要專業人員就就可以完成整個測試方法,

4、儀器測試結果直接讀出,軟體自動導入公式計算,不需人工手動計算結果。

5、具有數據儲存,自動導入文件表格,專用的一款氣體油含量分析儀,

6、符合空分工藝中的礦物油測定,並且支撐多種油含量國標的測試方法,具有便攜 式和全自動,台式機器多種型號可選。

7、專業從事各類工業氣體、特種氣體、電子氣體、醫療用氣的質量檢驗

3、取樣過程

在取樣管中充填一定屋的纖維材料(脫脂棉, 玻璃纖維、聚丙烯纖維等)、定量濾紙、玻璃纖淮 薄膜或其它吸附材料(如活性炭等),取樣時讓樣氣以一定的流速通過取樣管,並用濕式氣體流星計記下氣體的取樣體枳氣體中的油分被吸附材料吸附下來,再通過有機溶劑將其溶解後測定,將經吸收後的樣品溶液定容.並在與繪制標准曲線相同的條件下進行測試,根據測得的吸光度在標准曲線上得出溶液中的油分濃度,再換算成單位氣體體枳內的含油量。

4、注意事項

僅用脫脂棉作吸附材料 無法吸收粒徑在0.1 Um以下的微量油分,可在吸收管內兩端各加上兩層定量濾紙,與脫脂棉共同組成吸收系統。實該方法的吸附過濾效果要大大優於僅用脫脂棉,

由於油的種類非常多,不同種類的油成分差別較大,在應用

由於油的種類非常多,不同種類的油成分差別較大,在應用分光光度法測定時.它們的吸收譜帶也會有一定的差別所以,標准油的選擇是否恰當是含油量測定準確度的關健,應盡可能選用與污染源種類相同或相近的油品來制標准溶液。當無法明確氣體中油的來源和成分時,則只能選用適當的曾代品.可以使用: 正十六烷、異辛烷、苯按65: 25: 20 (體積比)的配 比人工配製標准油

6、氣體中油含量測定中需要注意的一些問題

油分吸收時流量和取樣時間的控制油分吸收時氣體流量的大小是影響吸收效率的 重要因素使用溶劑吸收時,流置過大會使吸收溶劑大量揮發,既影響油分的吸收,又污染周圍的環境;使用吸附材料吸收時,流量過大會極大地降低吸附效率.其至會損壞膜或濾紙等吸附材料.造成實驗失敗,而流量過小,又可能大大延長吸收時間。所以針對不同的樣品、實驗設備和條件,需通過不斷實驗,逐步摸索最佳的取樣流量,在吸收效 率和吸收時間上取得較好的平衡。

7、推薦的設備繽磁LS3600精密油分測量儀器

公司研發部門經過實驗室做出便捷快速的取樣設備,在測試氣體過程中快速准確的完成樣品測試和分析結果,公司提供一整套油含量檢測解決方案:方法簡單實用,測量准確度高,快捷方便。

⑤  油氣田監測與動態分析技術

一、動態監測技術要求

中國海洋石油制定的《海上油氣田開發井動態監測技術要求》,規定了公司所屬油氣田的油、氣井,注水井,觀察井動態監測資料錄取內容及要求。其內容及要求:單井生產能力監測;取油樣要求及油井含水監測;液體性質監測;井口資料錄取要求;地層壓力監測;油井產液剖面監測;注水井監測要求。

二、油氣田監測技術

目前海上人工舉升的油井佔有很大比重,由於受到海上生產平台條件的限制,主要採用的人工舉升方法有電潛泵採油和氣舉法採油,少部分井採用螺桿泵、射流泵、增壓泵等採油方法。因此,採用的監測技術亦不同。

(一)自噴井電纜過油管測井監測技術

惠州21-1、惠州26-1油田及西江30-2油田自噴井採用國際上先進的井下作業監測系統,通過電纜過油管作業技術與一系列儀表工具配套使用,進行生產測井(PLT),獲得井溫、分層含水、產量、井底壓力等數據。

定期的生產測井可以用來確定油井的產液部位、流體類型和比例、井下溫度、井下壓力、流體的流動速率,監控儲層消耗進程,發現水侵部位、氣侵部位、油水界面變化等,為油井配產提供重要的依據。

通過系統的生產測井資料分析,可以掌握儲集層變化情況,採取相應措施,使油井(或油田)維持在最佳狀態下生產,解決油田高產和提高採收率等問題。

西江30-2油田根據生產測井資料發現,影響油田產量的主要原因是水層的水向油層中倒灌,為此採取了相應的措施保證油田高速生產。

目前已建立了幾種三相斜井、水平井模型,並依據經驗公式編出了解釋軟體。可以定性解釋所有的井下情況,對90%以上的井況做出定量解釋。

(二)電潛泵井監測技術

通過海上油田開採的實踐,逐漸形成了一套適用於不同油層特點、不同開采方式(分采、合採)、不同管柱結構的電潛泵井監測技術系列:「Y」管柱測試技術;測壓閥測試技術;井下測壓裝置(PSI和PHD)測試技術;毛細管測試技術;無線電波傳遞測試技術;液面測試技術等。

1.「Y」管柱測試技術

「Y」型管柱是電潛泵井採油和測試的一種特殊管柱,只適用於

油層套管的油井。「Y」型管柱顧名思義,是指在油井生產管柱上端安裝一個「Y」型接頭,其一側懸掛電潛泵機組,另一側懸掛可以通至油層部位的測試管柱。測試管柱這一側有一工作筒,筒內安放堵塞器,測試時通過鋼絲作業,先撈出生產堵塞器,後將組合好的測試工具串和測試堵塞器一起下入井內,測試堵塞器在工作筒內被擋住,測試工具串繼續下行到達預定的測試位置並進行測試。這種方法可以測試任何位置的油井溫度、壓力和出液剖面,既可以進行分層測試,又適用於單采或多層分採油井測試,解決了電潛泵井不起泵便可分層開采和隨時進行測試作業的難題。該項技術是目前渤海灣地區電潛泵井測試的主要方法之一。

2.測壓閥測試技術

是一種機械式測壓裝置,裝置本身不能進行測壓,必須通過鋼絲作業下入壓力計才能完成測壓工作,故不能連續監測,但可以准確測試泵出口和入口壓力和溫度,適用於有自溢能力的單采或多層合採的油井。具有測試時操作方便、作業時如發生事故也易處理、費用較低等特點。該項技術在渤海灣及南海西部北部灣地區部分電潛泵油井被使用。

3.井下測壓裝置(PSI和PHD)測試技術

屬於電子式測壓系統,是一種隨完井管柱一起下入的測壓裝置,可以進行連續監測,在平台上隨時讀取泵掛處的壓力、溫度,PSI測試系統在停機後還可以測試井下機組系統的絕緣性能。適用於單采或多層合採油井。這項技術在渤海灣、南海西部北部灣部分電潛泵油井採用。

4.毛細鋼管測試技術

通過毛細鋼管傳遞壓力,可以連續工作和監測。其裝置的井下部分通過充滿工業氮氣或氦氣的毛細鋼管將井下壓力傳至平台(地面),平台上的儀器由壓力變送器和數據採集系統組成。特點是可以在平台上隨時直讀井下壓力和壓力恢復數據,並具有數據儲存功能。一般採用此項技術進行電潛泵井長期生產監測、壓力恢復測試、壓降測試、干擾試井等。另外,毛細鋼管測壓裝置可以下到油層部位,測得油層段的壓力數據。該測試設備由於井下無電器元件,一般來講經久耐用,可重復使用,而且測試精度高。毛細管測試技術適用於單采或多層合採油井。例如綏中36-1油田J區是一座無人駐守平台,採用此技術的監測井占該平台開發井總井數的一半。現場應用情況表明,它比PSI、PHD等測壓設備經久耐用。

5.無線電波傳遞測試技術

這是20世紀90年代中後期研製的一種新型電潛泵井監測系統,系統分井下和地面兩部分。井下部分隨完井管柱下入,管柱下部安裝具有溫度、壓力、流量、密度等感應測試功能的高溫耐蝕元件,並將測得的參數調製成無線電波信號,以無線電波形式傳遞到地面(平台)。地面(平台)上安裝有信號接收和解調的監測器,它能將接收到的信號解調還原,並具顯示、儲存和遠傳功能。此項技術已用於惠州32-2油田、惠州32-3油田電潛泵井的監測,並獲較好的效果。

6.液面測試技術

液面測試技術用來監測電潛泵井的動液面深度,分析油井供液狀況。測試方法又可分為回聲法液面測試(氣槍式雙頻道CJ-2型、WSC-1型計算機綜合測試)和物質平衡法液面測試。它能在不影響生產的情況下隨時測試電潛泵井的動液面,分析供應狀況。當採用WSC-1型計算機綜合測試儀測試時,其數據通過計算機以曲線形式顯示出來。該項技術操作簡單,在渤海灣地區的電潛泵井中廣為使用。綏中36-1油田、埕北油田等主要應用電潛泵採油的油田,每年動液面監測井數都不下幾十口。

(三)氣井監測

氣井監測系統主要採用靜壓監測來觀察地層能量損失情況。

位於海南島南部海域的崖城13-1氣田,自1996年1月1日正式投產以來,平均每年進行2次系統壓力測試。1997年5月還利用氣田設備維修改造的時機,對全氣藏關井5d對氣井進行測試、測壓及測壓力梯度。獲得氣藏地層壓力並估算開發區氣藏儲量動用情況,取得了極為寶貴的資料,為其後的增產措施提供了可靠的依據,保證該氣田穩定供氣。

三、油氣田的動態分析(一)查明油井低產原因,實施有效的增產措施

緩中36-1油田J區有16口開發井預測投產初期平均單井日產油94m3,全區日產油1500m3左右,年產油量50×104t。油井全部採用電潛潛泵開采,見圖10-31。

圖10-33埕北油田油藏模擬生產歷史擬合曲線

(三)實施氣層補孔,提高氣田儲量動用程度

崖城13-1氣田位於海南島南部海域,氣田儲量907.9×108m3,是迄今為止在我國海上發現的最大氣田。一期開發氣田北塊,動用儲量602×108m3,設計6口采氣井,日產氣量981× 104~990×104m3。每年向香港輸氣29×108m3,向海南省輸氣5.2×108m3

氣田於1996年元旦正式投產,其生產動態特徵:生產穩定、氣油比和產水均較穩定、氣田壓力有規律地下降。在1997年5月一次利用氣田設備維修改造關井5d的時機,對采氣井進行靜壓測量並在A5井進行測試、測壓,A1、A3井關井測壓力梯度,測量結果壓力值高低不一致。

經過對崖13-1氣田靜壓及動態資料分析認為,造成以上現象的原因是:崖城13-1氣田主要含氣砂岩在縱向上分成的4個氣層組,其間存在薄層(1~3m)泥岩、粉砂岩的夾層,在縱向上起到了一定的封隔作用,氣井射孔時上部2個氣層都已射開,但有些井下部2個氣層沒有全部射開。解決的辦法是對未全部射開下部2個氣層的井實施補孔。

1998年10~11月對Al、A4、A5井實施補孔作業,取得較好的效果。通過補孔,氣井井筒壓力明顯上升,氣田壓降減緩。補孔不僅使下部產層儲量得到充分動用,也將延長崖城13-1氣田穩產年限。

(四)認清油田動態特徵,改善開發效果

潿洲10-3北油田位於南海北部灣盆地,是一個小型碳酸鹽岩潛山底水油藏,油田石油地質儲量僅500×104t。1991年8月投產,其中5口油井日產油量500~1100m3,由於油井過早見水,含水上升速度快,產量迅速下降。1993年,針對油田動態特徵進行系統的油田動態分析。內容包括:水體體積大小、底水活躍程度、驅動類型、極限水錐高度與油層厚度及油層射開程度的關系、採油速度與產量遞減及含水上升速度的關系等。結論是該油田水體體積大(估計水體體積為石油體積的100倍)、能量充足,屬彈性水壓驅動。充分利用天然能量可以不注水開發油田,但需要引起重視的是,帶水錐生產是普遍現象,生產過程中油井產量和生產壓差不要超過極限產量和極限壓差,產量應控制在極限產量30.0%~50%為宜,採油速度為2%較合理,油層射開程度控制在10%為宜。

油田1993~1995年期間採油速度過高,都在3.0%以上,綜合含水也從5.1%猛增至34.6%,到1997年底,由於油田含水較高(80%左右)、產油量較低難以維持平台操作費而廢棄。通過油田生產實踐,更加清楚地認識到,只有充分認清油藏動態特徵,加上科學的管理,才能實現這類油藏最佳開發效果。

⑥ rinai這個牌子,是哪個廠家生產的油煙機,

上海林內有限公司成立於1993年9月,由上海燃氣(集團)有限公司、日本林內株式會社和日本株式會社琦酸三方合資組建,總投資額1500萬美元,注冊資金970萬美元。以生產高性能的燃氣熱水器、燃氣灶具、採暖爐、吸油煙機為主,公司秉承了日本林內集團90多年的技術底蘊,依託先進的設備、工藝和研發能力,始終堅持「以質量和誠意奉獻於客戶」的理念,正一步一個腳印地發展成為中國燃氣具行業的先鋒。

所獲榮譽:

1998年通過ISO9001國際質量體系認證
得到日本JIA品質保證A級工場評價
「上海市高新技術企業」稱號;
連續多年被評為上海市工業企業500強
通過WaterMark體系認證
林內牌燃氣熱水器獲得「全國用戶滿意產品」稱號
熱水器和灶具入選「上海廚衛電器十佳品牌」
獲得CGC-GAS-FIRED標志(簡稱藍火苗標志)認證
林內牌燃氣熱水器2007年獲上海市場金牌暢銷品牌稱號,連續11年上海市場銷量第一(上海市商業信息中心提供)
林內牌灶具2007年獲上海市場金牌暢銷品牌稱號(上海市商業信息中心提供)
林內牌油煙機2007年獲上海市場金牌暢銷品牌稱號(上海市商業信息中心提供)
2008年通過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認證
林內牌熱水器入選2008年度上海家電市場「消費者喜愛的熱水器品牌」(上海交電家電商業行業協會提供)
林內牌入選2008年度上海家電市場「優質服務標兵品牌」 (上海交電家電商業行業協會提供)林內——燃燒的文化 在上海,在中國,林內熱水器早已家喻戶曉。可我們並不一定知道,林內產品的口碑是怎樣締造出來的。
走進林內,才感受到她的熱水器中,燃燒著一種東西,一種儲存著無窮能量的靈魂,一種特殊的東方文化——「和」「氣」「真」……
73年後與上海結緣
我們現在所認識的日本林內株式會社,前身為「林內商會」。1920年,林內商會在日本誕生,當年是由公司的兩位創始人內藤秀次郎先生和林兼吉先生一起創建的。當初從生產使用石油為燃料的灶具開始,逐漸發展成為現今全球領先的專業的燃氣器具製造商,日本主板上市的規模型企業。其產品范圍覆蓋燃氣熱水器、燃氣灶具、燃氣採暖爐、燃氣取暖器、燃氣乾衣機等,在全球16個國家和地區設有生產基地和銷售公司。
「林內」這個品牌,真正進入中國市場,是在她成長了73年之後。
一個偶然的行業活動,使中國人從此多了一個熱水器的品牌。
1992年,當時的日本林內株式會社社長內藤明人先生(現在是會長),在上海參加「中國國際煤氣、天然氣技術及設備展覽會」期間,經日本石油產業新聞社的介紹和聯絡,與當時的上海市煤氣公司總經理進行了會談。雙方都表示了合作的意向,決定在上海創辦一個合資企業,並確定以生產熱水器為合作的開端。1993年3月,上海煤氣公司和日本林內株式會社的代表在上海錦江飯店舉行了意向簽字儀式。1993年9月28日,上海林內公司正式成立。
就這樣林內走進了上海,走進了中國。
艱辛創業鑄就認知度
林內創業初期,不像人們想像的那樣,條件還是很艱苦的。
當時,中外方人員一共才52人,其中作業工人32人,日方代表2名。經過三個月的建設,一期工程結束。當年底,上海林內的第一個產品JSRP10-A的10昇平衡式熱水器上市,所有零部件都是從日本林內進口的SKD和CKD的散件,然後在上海林內組裝。第一批的100台是由當時的上海燃氣實業總公司總經銷推向市場的……雖然,每一個人員都有著自己的職責和分工,但是公司規模小,很多人都會身兼數職。當時銷售部,一共只有2人,他們既是銷售業務,又是物流的送貨人員。那時,「林內牌」的知名度還很低,現在的上海地區銷售經理,就經常開著客貨兩用車,一邊推銷,一邊送貨。當時,金陵路是上海的裝修一條街,他拿著產品宣傳頁,一家一家的上門介紹,有客戶要,他就馬上卸貨,過一段時間再去收款,整個一年上海林內的銷售額才幾百萬元。不過,林內牌現在的認知度就是這樣一點點積累起來的。
僅一年後,上海林內有限公司第二期工程加工棟基礎開挖。1995年9月8日,也就是成立兩年後,8升的電子式全自動燃氣熱水器上市。1996年8月,上海林內被上海市外國投資工作委員會和上海市對外經濟貿易委員會確認為「先進技術企業」稱號。同年12月,JSR(Y)P10-B平衡式燃氣熱水器開始批量生產。1997年10月,家用燃氣灶具JZR(T、Y)2-A開始量產。上海林內進入了快速成長的階段。1998年3月,上海林內被上海市商業信息中心評為「1997年度上海市億元商場熱水器銷售量、銷售額第一名」,從此之後連續11次蟬聯同類評比的冠軍。在此期間,又分別成立了武漢、北京、南京、成都、廣州辦事處和聯絡處,將銷售向全國展開。另外01年8月、我們在中國市場最初投入了由比例閥控制的恆溫(水溫設定功能)11升/16升的強制排氣式燃氣熱水器。接著,公司還在南京、廣州、武漢、重慶、北京相繼開展了10周年紀念活動。2003年,上海林內的銷售額突破了3.5億元(不含稅)。
品牌是一種承諾
品牌,有時候要面臨眼前利益的誘惑與考驗。
林內,擋住了這種誘惑,經受住了這種考驗。
2005年3月,政府的相關管理部門出台了「燃氣熱水器強制報廢的試行國家標准」,此規定要求管道人工氣的熱水器使用6年報廢,天燃氣的8年報廢。精明的商家在充分了解規定後,推出了一系列的促銷活動,提出了「以舊換新,舊機折價」的口號,要求廠家積極配合參與。這一下令林內陷入兩難境地。因為,上海林內的燃氣熱水器是按大大高於國家標準的使用壽命進行設計開發和選材的,所以在同行業價格最高、質量最好。6至8年的報廢標准,只是當時行業的平均水平。如果參加,等於在自我否定林內的原則;如果不參加,將會損失很多的銷售量。最後,林內還是堅持了自己的原則——品牌就是一種承諾,一種高質量熱水器的承諾。為了維護林內的品牌形象,在活動期間,他們確實因沒有參加而損失了很多銷量。但他們認為這還是值得的,長期利益與短期利益相比,長期利益更重要!這個果敢決策,極大的提升了林內品牌的信譽度。
另外,上海林內奉行「以質量和誠意奉獻於客戶「的企業理念。記得在2007年末,由於供應商在原材料供應方面的疏忽,使熱交換器的銅管在加工後出現強度不夠的現象,為此,他們立即查清了源頭,發現在2007年7月9日——2007年7月20日這段時間內,一共有8個型號的液化氣、天然氣熱水器可能有問題隱患,總的數量是4000台。為此,他們根據不同的情況,予以了快速解決。在公司成品倉庫的直接返迴流水線更換零件;在經銷商倉庫的,全部拖回公司更換;對於已安裝的用戶,由公司售後服務根據用戶銷售安裝信息,上門直接更換整機,一共上門為用戶更換了200台新的熱水器。林內的這個舉動,在消費者心目中,又一次贏得了放心品牌的社會效應。
同時,得益於國家西氣東輸戰略以及房地產業的快速發展,上海林內抓住了再次快速發展的契機,銷售額對比93年剛成立時,成數百倍的增長,截止到2008年末,上海林內擁有浦東第一工廠、南翔第二工廠、廣州第三工廠和一些子公司、關聯公司,員工人數超過1500人。可以說,上海林內的快速成長,使它很快邁入歷史上的輝煌期……

強大生命力:「和」「氣」「真」
如果說企業的創業靠拼搏,那麼企業的生命力靠的就是「內功」。「內功」是什麼?就是企業的靈魂,就是企業獨有的一種文化。上海林內創業至今,始終不渝推崇「和」「氣」「真」的企業文化。
「和」即「求同存異、精誠合作」。中日雙方在經營決策的過程中、同事之間在日常工作配合中,應以公司的利益為最終目標來考慮和行動,為著共同確定的目標而努力。「和」不排斥不同的意見,而是決策過程的民主,決策結果的集中。一旦經過討論後確定的方案,大家都會朝一個方向努力。
「氣」即「胸懷大志、腳踏實地」。這就如一個有著崇高理想的人,為了實現自己的目標,一步一個腳印的作好每一件事情。與其說這是種文化,不如說這是實現目標的戰略方法。於上海林內而言,要通過「綜合熱能器具」的製造為人們創造「舒適的生活」,在中國成為以一流燃氣具為中心的綜合熱能器具的製造商」,他們既有宏偉的戰略目標,也有實在的戰術方法。這個「氣」,也有品行修為方面的理解,默默無聞的,謙虛好學是對每一個林內人的要求。
「真」即「術有專攻、精於創新」。這里強調的是上海林內的核心競爭能力和經營戰略。
上海林內要根據中國市場的情況,揚棄的繼承日本林內在燃氣器具製造方面90年累積的經驗和技術,積極創新,不斷研發出適合中國人民洗浴和烹飪習慣的產品。上海林內是以技術見長、制勝的企業,而不是包裝,所以是「真」而非「虛」。當然,從小處著眼,這里也蘊涵著對員工的要求,希望每一個林內人都有自己的一技之長,勝任自己的工作崗位。同時,上海林內也有很好的「容錯」系統,鼓勵創新,對於因創新而導致的一些失敗和損失,只有鼓勵、總結,而沒有批評和懲罰。
上海林內,如今在這種獨到文化的支持下,正向新的目標邁進:未來幾年內,要實現銷售熱水器80萬台,灶具80萬台,銷售額20億元的目標。企業內把它稱為「雙80目標」。不過,這不是盲目的追求目標數量,通過開發、生產、銷售、售後服務的不斷努力,在使用林內公司產品的每一位消費者都能感到真正滿足的基礎上、一步步穩定的發展起來的。雖然,目前全世界都在經歷著金融危機的影響,很多企業都在裁員,我們還在不斷的招人,生產線工人幾乎每周都要加班,產品供不應求,經常出現斷貨現象。同比去年上半年,今年上半年我們的銷售額增長了百分之十幾。林內堅信,在未來的幾年裡,他們一定能達到設定的目標!
林內公司榮獲「2009能效標識優秀企業」榮譽稱號

2009年6月17日,中國標准化研究院在北京舉行新聞發布會,通報了「2009家電節能榜」,上海林內有限公司以其卓越的產品質量,領先的高效節能技術被評為「2009能效標識優秀企業」。「2009家電節能榜」是在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質檢總局等主管部門的領導下,配合國家「節能產品惠民工程」的實施,由中國標准化研究院在2008年著手啟動「家電節能榜項目」,在統計分析能效標識備案信息資料庫的基礎上,進行高效節能產品推廣情況匯總分析。
該項目以較為全面的中國主要家電企業市場數據為基礎,首次運用能效定量評估模型進行能效測評,並經過科學公正的評選程序,產生了「產品節能榜」。
據了解,節能產品評比的目的在於評選出即節能又銷售量大的產品,因此將節能量作為考核指標。節能量的計算思路是以國家標准中規定的節能評價值為基礎,對比產品實際耗能情況,同時考慮銷量和產品使用時間,最終計算出產品節能量,對所有參評產品的節能量進行排序。
節能榜的研究和發布,將樹立中國高效節能典範,引導節能家電消費,形成我國主要家電節能市場引導機制,促進行業整體能效水平的提升。

⑦ 中國油海在哪呢

1、大慶油田
位於黑龍江省西部,松嫩平原中部,地處哈爾濱、齊齊哈爾市之間。油田南北長140公里,東西最寬處70公里,總面積5470平方公里。1960年3月黨中央批准開展石油會戰,1963年形成了600萬噸的生產能力,當年生產原油439萬噸,對實現中國石油自給起了決定性作用。1976年原油產量突破5000萬噸,到1996年已連續年產原油5000萬噸,穩產21年。1995年年產原油5600萬噸,是中國第一大油田。
2、勝利油田
地處山東北部渤海之濱的黃河三角洲地帶,主要分布在東營、濱州、德州、濟南、濰坊、淄博、聊城、煙台等8個地市的28個縣(區)境內,主要工作范圍約4.4萬平方公里。1995年年產原油3000萬噸,是中國第二大油田。
3、長慶油田
勘探區域主要在陝甘寧盆地,勘探總面積約37萬平方公里。油氣勘探開發建設始於1970年,先後找到油氣田22個,其中油田19個,累計探明油氣地質儲量54188.8萬噸(含天然氣探明儲量2330.08億立方米,按當量摺合原油儲量在內),1995年年產原油220萬噸,天然氣1億立方米,從2003年到2007年12月,長慶油田只用了短短四年時間就實現了從1000萬噸到2000萬噸的大跨越,成為名副其實的中國第三大油田。
4、遼河油田
油田主要分布在遼河中下游平原以及內蒙古東部和遼東灣灘海地區。已開發建設26個油田,建成興隆台、曙光、歡喜嶺、錦州、高升、沈陽、茨榆坨、冷家、科爾沁等9個主要生產基地,地跨遼寧省和內蒙古自治區的13市(地)32縣(旗),總面積近10萬平方公里。1995年原油產量1552萬噸,產量居全國第三位,近年來,隨著長慶油田產量的突飛猛進,遼河油田產量暫居國內第四。
5、克拉瑪依油田
地處新疆克拉瑪依市。40年來在准噶爾盆地和塔里木盆地找到了19個油氣田,以克拉瑪依為主,開發了15個油氣田,建成792萬噸原油配套生產能力(稀油603.1萬噸,稠油188.9萬噸】。3.93億立方米天然氣生產能力。從1990年起,陸上原油產量居全國第4位。1995年年產原油790萬噸。
6、四川油田
地處四川盆地,已有60年的歷史,發現氣田85個,油田12個,含油氣構造55個。在盆地內建成南部、西南部、西北部、東部4個氣區。目前生產天然氣產量佔全國總產量的42.2%,是我國第一大氣田,1995年年產天然氣71.8億立方米,年產原油17萬噸。

閱讀全文

與閔行區工業油脂定量閥生產哪裡好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汽車噪音變大怎麼回事 瀏覽:273
奧迪a6尾唇多少錢 瀏覽:231
河南工業大學離哪個站最近 瀏覽:646
賓士官方二手車在哪裡買 瀏覽:348
奧迪q8怎麼更換輪胎 瀏覽:694
工業泡椒雞爪用什麼料 瀏覽:570
怎麼用紙箱做小汽車 瀏覽:640
新款賓士風口怎麼拆 瀏覽:457
工業焊煙凈化器多少錢一個 瀏覽:238
純進口寶馬x4多少錢 瀏覽:452
修一次寶馬x5要多少錢 瀏覽:342
貴港到桂林是哪個汽車站 瀏覽:720
為什麼奧迪叫做官車 瀏覽:709
奧迪車電瓶一般多久沒電 瀏覽:682
柳鋼工業園在哪個市 瀏覽:795
寶馬i3換套電池組多少錢 瀏覽:158
汽車過戶算什麼糾紛 瀏覽:804
工業風格水電怎麼接 瀏覽:398
工業鋼錠如何做 瀏覽:535
18賓士smart空調濾芯在哪裡 瀏覽: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