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炸彈工業之父-—諾貝爾
]阿爾弗雷德·伯納德·諾貝爾(Alfred Bernhard Nobel, 1833.10.21-1896.12.10),是瑞典化學家、工程師、發明家、軍工裝備製造商和炸葯的發明者。諾貝爾生前的確擁有Bofors (卜福斯)公司。此公司擁有350年歷史,此前主要生產鋼鐵。諾貝爾擁有Bofors後把公司主要產品方向改為生產軍工產品。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該公司多項產品曾授權多國生產,並受軍隊廣泛好評。 諾貝爾一生擁有355項專利發明,並在歐美等五大洲20個國家開設了約100家公司和工廠,積累了巨額財富。在他逝世的前一年,立囑將其遺產的大部分(約920萬美元)作為基金,將每年所得利息分為5份,設立物理、化學、生理或醫學、文學及和平5種獎金(即諾貝爾獎),授予世界各國在這些領域對人類作出重大貢獻的人。其中炸葯為最為出名的一項。
2. 諾貝爾為什麼被稱為炸葯工業之父
一次,實驗室又照例響起「轟隆」的爆炸聲,這回,實驗炸葯一共炸死了5個人,其中有一個就是諾貝爾的親弟弟,連諾貝爾的父親老諾貝爾也受了重傷。鄰居們都被這不怕死的一家嚇壞了,可是,諾貝爾毫不畏懼,繼續進行這項危險的研究工作。
由於實驗室連連爆炸,周圍的鄰居為了自身的安全,不準他再在那裡試驗,諾貝爾沒有辦法,只好把實驗室搬到一個湖邊,在湖中心的一條渡船上,繼續研究烈性炸葯。於是,一晃4年多的時間又過去了,在這獨特的「渡船實驗室」里,諾貝爾一共進行了400多次試驗,可仍然未能馴服硝化甘油這匹「烈馬」。
說來也巧,有一次,一大壇硝化甘油在搬運時破裂了,這只壇子是放在木箱里的,木箱與壇子間塞滿泥土,以防止壇子滑動。壇子一破裂,硝化甘油就滲到泥土中去了。諾貝爾拿了一把吸飽硝化甘油的泥土進行試驗,結果發現,這種泥土在引爆後能夠猛烈爆炸;可是,不引爆,它卻很安全,不像純硝化甘油那樣稍受震動就會爆炸。「哈,這下子有了!」諾貝爾感到異常高興。便開始對此進行大規模的試驗,他堆積了大量滲有硝化甘油的泥土,用導火索引爆。沒有料到,這一次的爆炸空前猛烈,濃烈的煙霧直沖半空,周圍的人們看著沖天的煙霧,都失聲叫起來:「完了,諾貝爾完了!他這下子真的玩完了!」
哪知不一會兒,從濃煙中沖出一個滿臉鮮血、衣服破碎的人,像個瘋子似的跳躍著舉著雙手,高聲喊道:「我成功了!我成功了!」死裡逃生的諾貝爾終於成功了!他以這樣不怕死的精神馴服了硝化甘油這匹「烈馬」,使這種炸葯做到保存、運輸時很安全,在起爆時能猛烈爆炸。後來,諾貝爾又製成了各種烈性炸葯,被人們譽為「炸葯工業之父」。
3. 人們為什麼稱諾貝爾是炸葯工業之父
因為諾貝爾發明了安全炸葯——硝酸甘油炸葯
4. 誰是炸葯工業之父
諾貝爾!
1862年夏天,他開始了對硝化甘油的研究。這是一個充滿危險和犧牲的艱苦歷程。死亡時刻都在陪伴著他。 在一次進行炸葯實驗時發生了爆炸事件,實驗室被炸的無影無蹤,5個助手全部犧牲,連他最小的弟弟也未能倖免。這次驚人的爆炸事故,使諾貝爾的父親受到了十分沉重的打擊,沒有多久就去世了。他的鄰居們出於恐懼,也紛紛向政府控告諾貝爾,此後,政府不準諾貝爾在市內進行實驗。
但是諾貝爾百折不撓,他把實驗室搬到市郊湖中的一艘船上繼續實驗。經過長期的研究,他終於發現了一種非常容易引起爆炸的物質--雷酸汞,他用雷酸汞做成炸葯的引爆物,成功地解決了炸葯的引爆問題,這就是雷管的發明。它是諾貝爾科學道路上的一次重大突破。
5. 炸葯之父是誰
第二次工業革命時期瑞典化學家諾貝爾發明了炸葯。我們剛好教到這課
6. 雜交水稻之父是誰,炸葯工業之父是誰,交響樂之父是誰
雜交水稻之父是袁隆平,炸葯支付是諾貝爾,交響樂之父是約瑟夫·海頓
7. 炸葯工業之「父」是誰
阿爾弗雷德·伯納德·諾貝爾(Alfred Bernhard Nobel, 1833.10.21-1896.12.10)
瑞典化學家、工程師、發明家、軍工裝備製造商和炸葯的發明者。他曾擁有Bofors軍工廠,主要生產軍火;還曾擁有一座鋼鐵廠。在他的遺囑中,他利用他的巨大財富創立了諾貝爾獎,各種諾貝爾獎項均以他的名字命名。人造元素鍩(Nobelium)就是以諾貝爾命名的。
諾貝爾被北師大版語文第十二冊(六年級下冊)介紹,列入拓展閱讀,題為《炸葯工業之父----諾貝爾》。
8. 現代炸葯之父是誰
1833年10月21日,諾貝爾出生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在他父親的影響下,他從小酷愛化學,經常做炸葯試驗,興趣極濃,具有崇高的獻身於科學事業的理想和必勝的信心。
1847年,義大利的索布瑞羅製成了一種爆炸力極強的液體炸葯——硝化甘油。但是這種炸葯令人望而生畏,使用者稍不留神,就會被炸得粉身碎骨。然而年輕的諾貝爾卻走上了這條險象叢生的道路,立志制服硝化甘油。為了研製新型炸葯,他的弟弟被炸死,父親受了重傷,他本人也時時刻刻在和「死神」打交道。在危險面前,他沒有屈服、沒有退卻,以堅韌不拔的毅力向這危險的科學堡壘進攻。他先用「溫熱法」降服了硝化甘油,使之批量生產,後來又研製了引爆硝化甘油的雷管,使炸葯投入實用。可是,這種炸葯經不起遠途運輸的顛簸,稍有不慎就會引起強烈爆炸,各國又紛紛下令禁止使用諾貝爾的新炸葯。諾貝爾沒有半途而廢,又經過幾年的努力,終於研製成功了一種運輸安全、性能可靠的黃色炸葯——硅藻土炸葯,在現代炸葯史上掀開了嶄新的一頁。隨後,他又發明了「炸膠」和「無煙火葯」,給方興未艾的炸葯工業增添了新的品種。
諾貝爾
諾貝爾在化學領域取得了無與倫比的成就,被譽為「炸葯大王」、「現代炸葯之父」。
9. 著名科學家諾貝爾,為什麼被稱為炸葯工業之父
研究炸葯十分危險,因為炸葯的脾氣十分暴烈,研究者稍不留意,它就可能爆炸。有一個人卻不怕這些威脅,這個人就是諾貝爾。諾貝爾1833年生於瑞典,父親是工程師,母親是博物學家。在父母的影響下,青少年時代的諾貝爾就醉心於發明創造。他曾到法國學習化學,在美國和俄國的工廠工作。1859年,二十六歲的諾貝爾回到祖國。
後來,他又研製出多種烈性炸葯,一生擁有二百五十五項發明專利,被人們譽為「炸葯工業之父」。諾貝爾獨自創辦和與人合辦的大工廠共有十五家,專門從事炸葯生產。科學技術的進步是一柄雙刃劍,諾貝爾發明的硝化甘油炸葯用於采礦、修路等方面,提高了人類改造自然的能力,但它也為製造殺傷力更大的炮彈提供了條件。
1888年,他的哥哥去世。由於新聞記者的疏忽,諾貝爾讀到的竟然是他本人的訃告。訃告中稱他是「甘油炸葯大王」,是靠製造毀滅性武器發大財的大實業家。諾貝爾看了心情更加沉重。把科學發明用於戰爭,這不是他的初衷,於是他立下了遺囑,把自己財產中的九百二十萬美元作為基金,用這筆基金的利息分設物理學、化學、生理學或醫學、文學、和平獎共五項獎金,從他死後的第五年開始頒發,每年頒發一次,獎給在過去的一年中,對科學事業和世界和平進步事業作出最傑出貢獻的人。這,就是著名的「諾貝爾獎」。諾貝爾獎的設立向世人表明:諾貝爾研製炸葯所追求的目標是為人類造福。
10. 人們為什麼稱諾貝爾是"炸葯工業之父
稱諾貝爾是「zhayao工業之父」原因如下:
諾貝爾是瑞典化學家、工程師、發明家、軍工裝備製造商和zhayao的發明者。他曾擁有Bofors(卜福斯)軍工廠,主要生產軍火,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該公司多項產品曾授權多國生產,並受軍隊廣泛好評。
補充說明:
諾貝爾的父親是一位頗有才乾的發明家,傾心於化學研究,尤其喜歡研究zhayao。受父親的影響,諾貝爾從小就表現出頑強勇敢的性格,他經常和父親一起去實驗zhayao。多年隨父親研究zhayao的經歷,也使他的興趣很快轉到應用化學zhayao方面。
1862年夏天,他開始了對硝化甘油的研究。這是一個充滿危險和犧牲的艱苦歷程。死亡時刻都在陪伴著他。在一次進行zhayao實驗時發生了爆炸事件,實驗室被炸的無影無蹤,5個助手全部犧牲,連他最小的弟弟也未能倖免。這次驚人的爆炸事故,使諾貝爾的父親受到了十分沉重的打擊,沒有多久就去世了。他的鄰居們出於恐懼,也紛紛向政府控告諾貝爾,此後,政府不準諾貝爾在市內進行實驗。
但是諾貝爾百折不撓,他把實驗室搬到市郊湖中的一艘船上繼續實驗。經過長期的研究,他終於發現了一種非常容易引起爆炸的物質--雷酸汞,他用雷酸汞做成zhayao的引爆物,成功地解決了zhayao的引爆問題,這就是雷管的發明。它是諾貝爾科學道路上的一次重大突破。
礦山開發、河道挖掘、鐵路修建及隧道的開鑿,都需要大量的烈性zhayao,所以硝化甘油zhayao的問世受到了普遍的歡迎。諾貝爾在瑞典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座硝化甘油工廠,隨後又在國外建立了生產zhayao的合資公司。但是,這種zhayao本身有許多不完善之處。存放時間一長就會分解,強烈的振動也會引起爆炸。在運輸和貯藏的過程中曾經發生了許多事故,針對這些情況,瑞典和其他國家的政府發布了許多禁令,禁止任何人運輸諾貝爾發明的zhayao,並明確提出要追究諾貝爾的法律責任。面對這些考驗,諾貝爾沒有被嚇倒,他又在反復研究的基礎上,發明了以硅藻土為吸收劑的安全zhayao,這種被稱為黃色zhayao的安全zhayao,在火燒和錘擊下都表現出極大的安全性。這使人們對諾貝爾的zhayao完全解除了疑慮,諾貝爾再度獲得了信譽,zhayao工業也很快地獲得了發展。
在安全zhayao研製成功的基礎上,諾貝爾又開始了對舊zhayao的改良和新zhayao的生產研究。兩年以後,一種以火葯棉和硝化甘油混合的新型膠質zhayao研製成功。這種新型zhayao不僅有高度的爆炸力,而且更加安全,既可以在熱輥子間碾壓,也可以在熱氣下壓製成條繩狀。膠質zhayao的發明在科學技術界受到了普遍的重視。諾貝爾在已經取得的成績面前沒有停步,當他獲知無煙火葯的優越性後,又投入了混合無煙火葯的研製,並在不長的時間里研製出了新型的無煙火葯。
諾貝爾一生的發明極多,獲得的專利就有255種,其中僅zhayao就達129種,就在他生命的垂危之際,他仍念念不忘對新型zhayao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