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吉林市一共有多少個鄉鎮、村
吉林市行政區劃情況
吉林市幅員面積27120平方公里,轄4區(昌邑區、船營區、龍潭區、豐滿區)、5縣市(永吉縣、舒蘭市、磐石市、蛟河市、樺甸市)。轄78個鄉鎮、71個街道辦事處。
縣(市)區概況
1、 樺甸市
歷史沿革:樺甸是古肅慎部族的故土,其後裔靺鞨、女真等部族相繼生息繁衍於此。唐玄宗開元年(713年),粟末靺鞨首領大祚榮受唐冊封,建立「渤海國」,樺甸即渤海王朝長嶺府屬地。1908年(清光緒33年)設縣,定名樺甸。1988年5月25日經國務院批准撤縣設市。建國後,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全市經濟與社會發展迅速,現已成為吉林省東部山區的經濟強縣(市)之一。
地理位置:樺甸市位於吉林省東南部,地處龍崗山脈北側,第二松花江上游,東界敦化,南臨靖宇、撫松、輝南,西接磐石,北與永吉、蛟河毗連。絕對地理位置為北緯42°34′—43°29′,東經126°16′—127°45′,東西長119.4公里,南北寬101.7公里,幅員面積為6250平方公里,佔全省面積的3.45%,是吉林省幅員面積較大的市(縣)之一。全市地勢為兩翼高,中間低,東、南和西北向中部傾斜。全市大小山峰共有119座,最高山為北部與永吉交界的南樓山,海拔1404米,最低處為東北部樺樹松花湖沿岸,海拔僅為249米,高低相差達1155米。松花江、揮發河縱貫全境,在這樣地貌格局的支配下,全境明顯地分為山地、低山丘陵、溝川河谷平地三部分,總的地貌類型可概括為:「八山一水一分田」。樺甸市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捷,已形成四通八達的交通網路。西距磐石67公里,被距吉林市110公里,距吉林市飛機場130公里,距省會長春市240公里。到2001年末,已建成公路90條,通車里程1360.5公里,其中省級干線1條126.8公里,縣(市)級公路6條,281.2公里,重點鄉村公路13條256.9公里。煙(筒山)白(山鎮)鐵路樺甸段92.5公里,有14個站、所。即將修建的長春—長白山國家一級公路穿境而過。
行政區劃:2001年底,樺甸市共轄新華、啟新、明華、勝利、永吉5個街道辦事處,夾皮溝、白山、紅石。
人口民族:2001年末,全市總戶數13.08萬戶,人口44.44萬人,其中男性23.9萬人,女性20.54萬人;農業人口20.6萬人,非農業人口23.84萬人;城區人口14.6萬人。全市有漢、朝、回、滿、苗、蒙古、藏、黎、壯、侗、白、土家、彝、僳僳、景頗、土、布依、高山等20個民族。全市人口以漢族為主,其他19個民族人口數為1.99萬人,占總人數的4.5%。
自然條件:樺甸市幅員遼闊,不僅土地豐腴,四季分明,山青水秀,而且森林茂密,礦產豐富,動植物種類繁多,為全市經濟和社會迅速發展奠定了雄厚的物質基礎。
1、 氣候條件樺甸市地處北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區,一年四季明顯。春季乾燥多風,夏季炎熱多雨,秋季秋高氣爽,冬季嚴寒漫長。平均氣溫3.9℃,最熱在7月份,極端最高氣溫出現在1972年,為36.3℃,最冷出現在1月份,極端最低氣溫出現在1970年,為零下45℃。10℃以上活動積溫多年平均2731℃,日照多年平均為2379小時,日照率為54%。年平均降水748.1毫米,且多集中在7至8月份。初霜多在9月下旬,山區9月上旬即可見霜,終霜期一般在5月中旬,山區110天左右。一年之中降雪長達六個月,最大凍土深度197厘米。總的氣候條件基本適合各種早中熟農作物生長發育,但由於雨熱同季,早春低溫,秋季霜早、風大的年份出現較多,豐平歉年景交替循環。
2、 土地資源全市土地總面積為970.2萬畝,其中耕地面積101.6萬畝,佔10.5%,林地面積769.3萬畝,佔79.3%,草地面積60.9萬畝,佔6.3%,水域面積16.8萬畝,佔1.7%,園地、工礦、交通、城鄉居民等用地21.6萬畝,佔2.2%。全市土地利用結構可以概括為「八分山地,一分田、一分草地、村屯、道路和水面」。廣闊的山地是土地資源中最大的優勢。尤其是西部半山區,有大量的荒山草坡和疏林灌叢,且多為植物腐爛而成的山地森林土,土質肥沃,氣候適宜,為發展糧食作物和特產業提供了良好的條件。
2、蛟河市
蛟河市位於吉林省東部,長白山西麓,東與敦化市相鄰,南與樺甸市接壤,西隔松花湖與吉林市、永吉縣相望,北與舒蘭市、黑龍江省五常市毗連。松花江、牡丹江水系貫穿其中,屬亞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3.4℃,降水量708.8毫米,無霜期120-130天。
蛟河市幅員面積6429.3平方公里,其中山地丘陵3725.56平方公里,耕地面積74160公頃,水流域面積2426平方公里。全市轄6鄉、9鎮、4街和1個省級經濟開發區。總人口約47萬人,其中農業人口29.9萬人。有朝、滿、回等18個少數民族約4萬人。
蛟河市自然資源豐富,現已探明礦產資源35種,是全國四大花崗岩產地之一,鎳礦探明儲量居全省第二位,泥炭資源探明儲量佔全地區40%,林地面積45萬公頃,是全省林業重點縣和木材生產基地之一,以林蛙、食用菌、中草葯材為代表的野生動植物資源開發利用潛力很大。
3、舒蘭市
在舉世聞名的長白山向松嫩平原過渡地帶,在碧波盪漾的松花江畔,鑲嵌著一顆璀璨的明珠,這就是有"魚米之鄉、園林城市"美譽的吉林省舒蘭市。
舒蘭,滿語果實之意,因其乃盛產碩果饒實之地而得名。改革開放以來,勤勞智慧的舒蘭人民發揚"和諧、務實、熱情、奮進的舒蘭精神,努力開拓,銳意進取,創造了亘古未有的奇跡。舒蘭由過去鮮為人知的小城變成一座開放的新興城市。
舒蘭依山傍水,幅員廣袤。東部山高林密,西部沿江沃土。這里人傑地靈,物華天寶,自然資源十分豐富,早在清朝被皇帝封為皇貢區。如今,這里已是吉林省著名的產糧大市(縣),農作物達上百種,尤為盛產水稻、大豆、玉米,其中水稻產量居全省第二。野生經濟植物124科549種、有元蘑、木耳、猴頭、人參、貝母 、天麻等山珍和葯用植物。森林覆蓋率為41%,有馳名中外的紅松、白松、黃玻璃、柞、椴等幾百種樹種。
礦產資源以煤為主,儲量大、煤質好、易於開采。專利技術褐煤造氣被國家批准為國家級科技成果重點推廣項目 。舒蘭的高嶺粘土 ,紅 、白花崗岩和泥炭在全國佔有重要位置。白色花崗岩質量最佳,曾被選作北京人民大會堂建築基石。泥炭儲量達2億立方米、粘土儲量1236萬噸,開發前景十分可觀。
農業生產已邁入產業化軌道。在抓好糧食生產的同時,香菇、白鵝、烤煙、林蛙、草編織、黃牛、生豬等主導產業齊頭並進,生產基地遍地開花。綠色水稻種植遍及8個鄉鎮,年產量5萬余噸。由其加工而成的豐珠牌舒蘭貢米獲得國際食品博覽會國際名牌食品獎,享譽海內外。1997年,又被國家批准為綠色食品水稻生產基地。工業生產同樣成就顯著。全市擁有各類工業企業4743家,是吉林省煤炭、合成葯、汽車零部件生產基地之一。醫葯、機械、化工、建材等企業集團不斷發展壯大,吉舒牌鐮刀、無水咖啡因等名牌產品打入國內外市場。
隨著經濟的發展,舒蘭市投資環境在不斷改善。以生態園林城建設為突破口的城市建設突飛猛進,市容市貌煥然一新,城市品位不斷提高。1996年創建省級衛生城,當年提出,當年實現。目前,舒蘭的城市總體風貌已呈現出綠樹、白牆、碧水、藍天、華燈、磚巷的特點。舒蘭市交通方便,四通八達。拉濱、龍舒兩條鐵路貫穿全市南北,經由9個鄉鎮,連接全國各地。有國、省、市級7條干線公路通往長春、吉林、哈爾濱等大城市,並有286條鄉、村級公路縱橫貫通全市。郵電通訊事業發展迅速,全市實現了城鄉電話程式控制化,已與國際國內聯網,並開通了行動電話和無線傳呼系統。市內建設有一次變電所和二次變電所各一座,年供電能力3.1億千瓦時,直接與東北輸變電網相接。
為加快舒蘭經濟和改革開放步伐,舒蘭市在擴大對外開放、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方面採取了超常規的措施,加大招商引資項目的儲備,為投資者提供了極為寬松的招商引資優惠政策,吸引了一大批客商來舒一展才華。"發揚進取精神,推進創新實踐",正在進行的新一輪解放思想教育活動、更是使全市上下形成了營造經濟發展軟環境的合力。
一代業績載清史,更盼風流譜新篇。美麗的北方明珠正以嶄新的形象向世人展示著日益成長的現代文明。67萬舒蘭人民願以最優美的環境,最優惠的政策,最優質的服務、竭誠歡迎國內外有識之士和各界朋友到舒蘭投資興業,共謀發展,共創輝煌!
4、磐石市
磐石市位於吉林省中南部,隸屬吉林市。全市幅員面積3960平方公里,人口54萬,轄14個鄉鎮,3個街道,1個省級經濟開發區。境內川平土沃,資源富庶,山青水秀,林茂糧豐,有巨大的發展潛力和開發價值。2003年GDP實現80億元,實現財政收入3.2億元。
礦產資源豐富。有金、銀、銅、鐵、鎳等高品位金屬,硅灰石、方解石、石墨、花崗岩等非金屬礦藏尤為豐富,硅灰石儲量2000萬噸,佔中國儲量的四分之一。不僅品位高,而且質量為世界之首;石墨儲量1200萬噸,是中國三大石墨產地之一;8種花崗岩和12種大理石儲量都超過億立方米;方解石、白雲石、透閃石、石灰石、沸石等均為中國縣級儲量之冠,磐石也因此成為中國十大非金屬礦業開發基地之一,吉林省非金屬礦產品開發基地。
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屬於長春、吉林、沈陽三角區的中心。202國道縱貫南北,省道長青公路、磐朝公路和磐樺公路橫跨東西,沈吉鐵路、煙白鐵路在境內交匯。發達的公路、鐵路網把磐石與長春、哈爾濱、吉林、延吉、通化、沈陽、大連、北京等城市連接起來。
水資源豐富全市地下水總量12.3億立方米,人均2278立方米,比全省人均1450立方米多828立方米。
電力資源充沛地處東北電網中心,現有容量33萬KVA。2003年總容量可達36萬KVA。
基礎設施齊全通訊業務實現了傳輸數字化,交換程式控制化。程式控制電話、移動通訊網覆蓋全市。
各項公益設施齊全城市建設、文化生活不斷向現代化城市邁進。
我們磐石市積極推進和實施開放帶動戰略,著力優化投資環境,大力開展招商引資,年引資額均在15億元以上。杭州娃哈哈集團、長春亞泰集團、河北冀東集團、遵化建龍集團、美國PIC集團等規模較大企業相繼落戶磐石。經過幾年的努力,現已形成以食品、非金屬加工、金屬冶煉為三大支柱的產業格局。「九五」期間,我市在兩個文明建設方面成績斐然。2001年、2002年榮獲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先進縣(市);榮獲吉林省委、省政府實施的縣域經濟突破戰略競賽二等獎(全省一等獎一個,二等獎二個);2002年度被吉林省委、省政府評為縣域經濟升位活動優勝單位;連續十二年榮獲全省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標兵市榮譽稱號。我們將繼續堅持以工業為主導、以招商引資為重中之重的經濟發展思路,著力優化環境,擴大開放,優化結構,擴大總量,努力實現「十五」計劃確定的「三大目標」。到2006年,GDP達到120億元以上,財政收入實現5億元,基本實現工業化並建成中等城市,經濟實力在全國有影響,在全省排前列、爭排頭。
5、永吉縣
永吉縣位於吉林省中東部,地處美麗的松花江畔,屬吉林市所轄縣,總面積2625平方公里,轄13個鄉鎮、15個社區和2個省級經濟開發區,總人口42萬,以漢、朝、滿、回等民族居住為主。
地理位置優越永吉位於長春、吉林兩大城市之間,依城靠路,縣成口前鎮及城東永吉經濟開發區(省級)位於吉林市西南方向12公里處;永吉岔路河特色農業經濟開發區(省級)位於吉長南線公路中段,西距長春市45公里,東距吉林市40公里,是吉林省開發建設「長吉經濟走廊」的重要地帶。
交通條件便利永吉交通四通八達,十分便利。黑大公路(202國道)、吉樺公路和吉林至沈陽、大連、天津、寧波鐵路干線從縣城內通過。縣城口前鎮及城東永吉經濟開發區距北大湖滑雪場20公里、松花湖風景區10公里、吉長高速公路入口10公里、吉林市孤店子飛機場30公里、長春國際機場100公里。
農、牧、林業資源豐富永吉土地肥沃,水源充足,氣候條件良好,適宜現代農業種植業和養殖業發展,已形成綠色稻米、專特用玉米、優質大豆、特色雜糧、棚膜蔬菜、優質柞蠶、金紅蘋果、黃牛、生豬、梅花鹿等十大特色農業產業規模發展基地;永吉森林茂密,植被豐富,現有林地12.6公頃,活立木蓄積量720萬立方米,蕨菜、薇菜、蘑菇、刺嫩芽、黑木耳等山野菜和人參、貝母、天麻、五味子、黃芪等葯材產量可觀,可宜林養殖開發的林地達公頃。
礦藏資源開發潛力巨大目前已發現28個礦種40餘種處礦點,金屬礦種主要有鉬、鎵、錸、銅、鐵、金、鉻,其中鉬礦儲量11.7億噸,居亞洲第一;非金屬礦種主要有瑩石、花崗岩、石灰石、硅石、方解石,其中石灰石儲量近5億噸。萬昌、岔路河、一拉溪境內地下的石油天然氣、萬昌地熱以及官廳鄉暖泉子礦泉水、口前鎮宏志礦泉水儲量豐富,品質上成,皆具有很高的開發價值。
旅遊資源開發前景可觀永吉風光秀麗,景色宜人,全國最大的北大湖滑雪場坐落在永吉境內。省內文明的星星哨水庫、萬昌地熱、肇大雞山,紅峰石砬子、黃榆溶洞、雙河鎮蓮花寺等自然景觀以其獨特的魅力吸引著各地旅遊,皆可開發成現代大型旅遊景區,塑造都市「後花園」。
工業經濟發展勢頭強勁幾年來,永吉突出工業經濟為主導,全力打造城市主導產業的配套區,已形成汽車配件、食品加工、醫葯、化工、機械加工、新型建材六大工業體系,規模工業企業達到50餘戶,工業資本總量9.1億元。
永吉經濟開發區作為全縣發展工業經濟主戰場,以其優越的地理位置、完備的基礎設施,優惠的招商政策、優質的投資服務吸引著八方客商來投資創業。
6、船營區
吉林市船營區地處吉林省中部,位於第二松花江畔,是一座歷史悠久的老城區。 它原為古城舊址,因明清兩代在此設船廠和水師營而得名。明永樂十八年,洪熙元年和宣德七年(公元1432年)遼東都指揮使劉清奉命來松花江上造船。這是稱船廠的起由。順治十三年(公元1656年),寧古塔昂邦章京沙爾虎達在松花江建船廠造船, 後又設水師營訓練水軍。康熙十五年(公元1676年)寧古塔將軍徙駐船廠,設將軍衙,船廠從此稱吉林烏喇。全區幅員面積710.81平方公里,轄11個街道,3鄉2鎮,2個管理區,72個自然村,44.7萬人口,現為吉林市政治、經濟、文化、商貿、 科 技的中心。船營區依山傍水,風光秀麗,景色宜人,以寒江雪柳、玉樹玉花而馳名中外的"霧凇",以廟宇文化而遠近聞名的北山,以商貿繁榮而享譽國內的河南街 均座落在轄區內。
7、龍潭區
政區位置:龍潭區是吉林市四個城區之一,位於中國東北部的長白山下,地處吉林市區北部,第二松花江北岸,山青水秀,景色宜人。
政區沿革:龍潭區設立於1942年,為當時吉林市所轄十區之一。1946年2月,民主聯軍進駐吉林市,建立龍潭區公所,1949年10月撤銷龍潭區,將其轄區分別劃歸江南、江北兩區。1950年8月恢復龍潭區建制,稱第四區人民政府。1956年8月改稱為龍潭區人民委員會。1960年5月成立龍潭區人民公社,1962年恢復龍潭區人民委員會。1968年6月撤銷龍潭區人民委員會,建立龍潭區革命委員會。1980年11月稱龍潭區人民政府。
政區劃分:2000年初,吉林市行政區劃後,全區現轄4個鄉、4個鎮,4個小城鎮試點管理區,126個行政村,11個街道辦事處,169個居民委員會。
人口面積:區內居住有漢、蒙、回、朝、錫伯、赫哲、俄羅斯、瑤等20多個民族。全區總人口52.8萬,其中農業人口22.7萬,非農業人口28.9萬。幅員面積1209平方公里。
自然特徵:位於長白山向松遼平原過渡地帶,第二松花江在境內流過,其支流看氂牛河貫通全區,龍潭山等長白山余脈座落在境內。地勢多為平原和丘陵。屬中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春季一般少雨乾燥,多風;夏季溫熱多雨,較濕潤;秋季較短,涼爽宜人,多晴好天氣,晝夜溫差較大;冬季較長,寒冷多雪。年平均氣溫為3-5攝氏度。
資源特點:龍潭區有廣闊的林區,森林覆蓋面廣,是重要的後備森林資源基地,主要樹種有樟子松、長白落葉松、胡桃秋、柞樹、楊樹、水曲柳等。經濟動植物資源豐富,梅花鹿、紫貂、林蛙、獺兔等久負盛名,東?quot;三寶"(人參、貂皮、鹿茸角)享譽中外。礦物質資源的貯量較大,1.2億立方米的優質花崗岩、優質白粘土、竭煤、白矽土等資源的開發利用前景十分廣闊。
經濟概況:龍潭區經濟發展幾年來一直保持較快增長勢頭,2001年,全區國內生產總值實現28.91億元,同比增長21.9%;全口徑財政收入實現1.45億元,按可比口徑同比增長12%;固定資產投資完成7.4億元,同比增長66%;實現一產業增加值5.2億元,同比增長10.4%;實現二產業增加值10.97億元,同比增長26億元;實現三產增加值12.7億元,同比增長23.8%。
8、豐滿區
豐滿區位於吉林市南部,地處東經126度55分,北緯43度27分至52分。全區幅員面積1066.7平方分里,屬中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年平均降水量度150~160毫米,無霜期127~130天,轄四鄉一鎮和六個街道辦事處,總人口是24萬。
豐滿區城鄉環境整潔優美,全區城市綠化覆蓋面積達33.5%,硬覆蓋面積達到35227平方米,這里春季垂柳婀娜,綠草如茵;夏季濃蔭蔽日,鳥語花香;秋季紅葉滿山,魚肥蝦美;冬季寒江雪柳。文明街路、文明小區創建活動多次受到省、市的表彰。1996年6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書記處書記胡錦濤同志,到送配電小區視察工作,給予了很高的評價。
豐滿區24萬人民發揚"和諧、實干、奉獻、豐滿"的精神,努力實現五年再造兩個豐滿的奮斗目標,把富裕文明的豐滿區帶入場21世紀的重大責任。為實現跨世紀的宏偉目標,豐滿區將繼續堅持走以開放促開放的路子,大力招商引資,進一步擴大國內外的經濟技術交流合作。牢固樹立人民利益高於一切,把經濟工作搞上去超過一切的使命感,為豐滿人民辦事、辦好事、辦真事。
9、昌邑區
昌邑區面積757平方公里,轄3個鎮、2個鄉、13個街道、總人口60萬,建成區面積和總人口居四城區之首。是吉林市的核心城區之一。吉林火車站、公路客運站、民航機場等交通樞紐和市郵政、通訊、有線電視等信息傳媒均坐落在轄區內。商貿業發達,人流物集中順暢,城市基礎設施條件良好,是經商、居住的理想之地。
昌邑區特色鮮明、底蘊豐厚充滿魅力,是全國農業特產科研中心,特產養殖業和綠色水稻生產全國聞名,發展潛力巨大;工業基礎雄厚,駐區大企業眾多,特別是隨著民營經濟的迅猛發展,已初步形成了以化工、制葯、機械製造、新型建材、糧食加工轉化等產業為支柱的都市工業發展格局。
進入新世紀,昌邑區確定了以"城鄉融合、開放帶動、科教興區、載體突破"戰略,加快區域跨越式發展步伐,以東市商貿示範區為代表的七個經濟載體憑借良好的投資環境吸引著眾多商賈,成為昌邑區乃至吉林市對外開放與合作交流的窗口和新的經濟增長點。
2. 工業用地辦理流程
所需材料:
1、申請報告(原件及A4紙)
2.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原件及A4紙復印件各一份)
3.營業執照及企事業代碼證(核對原件存A4紙復印件各兩份)(限單位申請用地)
4.法人代表身份證書(原件兩份)(限單位申請用地)(由本局服務大廳提供給申請者填寫蓋章)
5.法人代表身份證(核對原件存A4紙復印件兩份)(限單位申請用地)
6.代理人身份證(核對原件存A4紙復印件兩份)(限委託辦理)
7.委託書(原件兩份)(由本局服務大廳提供給申請者填寫蓋章)(限委託辦理)
8.立項批文(原件)或經核對的政府常務會議記要(A4紙復印件)
9.項目可行性報告及批文(原件)
10.資信證明(原件)
11.項目平面布置圖(原件)
12.環保、林業、消防部門意見(原件)
13.用地紅線圖(本局信息中心出的原件兩份、規劃局出的原件及復印件各一份)
14.地籍調查土地登記審批表(原件)(由本局服務大廳提供給申請者,不用填寫只在第4頁「本宗地指界人簽名」處簽上經辦人名字即可)
15.需提供的其他部門書面意見
辦理流程:
1、申請者先到本局服務大廳領取相關表格後到信息中心出建設用地紅線圖;
2、備齊材料後再到國土資源局服務大廳遞交申請。
(2)吉林市工業用地在哪裡擴展閱讀:
審核要求:
(一) 投資強度
工業用地最低投資強度為: 1000萬元/萬平方米。
(二)資信證明
1.資信證明應不少於上述投資強度標准。
2、如同一家銀行出具兩張以上(含兩張)資信證明,必須為不同帳號。
3、如多家銀行出具資信證明,必須是同一日期。
(三)工業項目配套設施用地的規定
1、工業項目用地必須明確規定投資強度、容積率、建築密度、行政辦公及生活服務設施用地所佔比重這四項指標,投資強度和容積率因行業不同可有所差別,建築密度不能低於30%。
2、工業項目所需行政辦公及生活服務設施等配套用地面積不得超過總用地面積的7%,嚴禁在工業項目用地范圍內變相建成套高尚主宅、專家樓、商場、賓館、招待所和培訓中心等非生產性配套設施。
3.鼓勵建設多層標准廠房,嚴格控制廠區綠化率,嚴禁建設「花園式工廠」。
參考資料:
工業用地審批流程-惠州市惠城區人民政府網
3. 吉林市有幾個區
截至2018年底,吉林市下轄船營區、昌邑區、豐滿區、龍潭區、高新區、經開區共6個區。
4個縣級市:舒蘭市、磐石市、蛟河市、樺甸市和1個縣:永吉縣。
一、船營區
是吉林市的中心城區,位於吉林市中西部。是市委、市政府所在地。是全市政治、經濟、文化、科技、旅遊中心。船營區幅員面積613平方公里,其中,建成區面積41平方公里。
行政:轄1個省級經濟開發區,1鄉3鎮,59個行政村,11個街道,53個社區。
二、經開區
地處東北交通主幹線樞紐,長琿高速公路在區內設有出口;長圖鐵路貫區而過,有九站、新九站兩個鐵路中間站和高鐵雙吉火車站;距長春龍嘉國際機場60公里,距計劃復航的吉林商務機場8公里。
吉林經開區擁有各類駐區企業753戶,其中主板上市公司4戶,新三板上市企業3戶,外商投資企業17戶,規模工業企業88戶,納稅超百萬元企業75戶。
三、龍潭區
位於吉林市東北部,松花江北岸,因地處龍潭山麓而得名,為吉林市所轄四個城區之一。龍潭區東部與蛟河市接壤,東南與豐滿區相連,南部和西部與昌邑區隔江相望,北部與舒蘭市毗鄰。
轄區面積1208.9平方公里,耕地29227公頃,下轄12個街道、37個社區、1個鄉、5個鎮、125個行政村和一個省級開發區。
四、豐滿區
位於吉林市城區南部,地處長白山區向松嫩平原過渡地帶,東南部為山地,西北部為沖積平原,間有部分丘陵。 東接蛟河市,西鄰永吉縣,南與樺甸市接壤,北與船營區、昌邑區隔江相望。
總面積1,062平方公里。有漢族、滿族、朝鮮族、回族、蒙古族、壯族、瑤族、土家族、土族、羌族、錫伯族和達斡爾族等12個民族。轄3鄉1鎮、6街、1個省級經濟開發區。境內的地理標志性建築為長1 080米,高91.7米的豐滿電站大壩。豐滿區因電站而得名。
五、高新區
轄區總規劃面積130餘平方公里,總人口20餘萬人。由高新南區(建成區)、高新北區(新建區)和江北精細化工試驗區(政策區)組成。現有各類工商企業3000餘家。已形成以汽車整車及零部件、電子信息、生物醫葯、數據信息、職業教育等為代表的現代產業體系。
六、昌邑區
全區土地總幅員面積769.92平方公里。2016年末,昌邑區實有耕地面積32414公頃,農業人口人均佔有耕地2.48畝,是全國平均水平的1.5倍。可利用建設用地170公頃,而且土壤肥沃,日照充足,80%的耕地分布在森林環抱的山區、半山區。
4. 吉林的土地面積
吉林省位於日本、俄羅斯、朝鮮、韓國、蒙古與中國東北部組成的東北亞幾何中心地帶。地跨東經121°38′~131°19′、北緯40°50′~46°19′之間。東西長769.62公里,南北寬606.57公里,土地面積18.74萬平方千米,佔中國國土面積的2%。北接黑龍江省,南鄰遼寧省,西接內蒙古自治區,東與俄羅斯聯邦接壤,東南部與朝鮮隔江相望。吉林省地處邊境近海,邊境線總長1438.7公里,其中,中朝邊境線1206公里,中俄邊境線232.7公里。最東端的琿春市最近處距日本海僅15公里,距俄羅斯的波謝特灣僅4公里。
吉林市位於吉林省中部,東北腹地長白山脈,長白山向松嫩平原過渡地帶的松花江畔,地理位置介於東經125°40′~127°56′,北緯42°31′~44°40′。東接延邊朝鮮族自治州,西臨長春市、四平市,北與黑龍江省哈爾濱市接壤,南與白山市、通化市、遼源市毗鄰。吉林市面積27120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395 916公頃。
吉林市位於長白山區向松嫩平原過渡地帶,自然環境優越,地貌類型復雜,有「遠迎長白,近繞松花」之勢。由於不同時期的大地構造運動,以及江河的侵蝕、剝蝕和堆積形成的流水地貌,地勢由東南向西北逐漸降低,形成中山山區—低山丘陵區—峽谷湖泊區—河谷平原區四大地貌景觀。中心城市四面環山,三面環水,松花江呈倒「S」形穿城而過,整個城市由江而來,沿江而走,依江而展,為江而美,具有山水園林城市特有的魅力。平均海拔196米,海拔高度依次遞減的地理景觀。
中山山區,在位於吉林地區中、東部和東南部。南有長白山地龍崗山脈,東南有龍崗山脈的余脈富爾嶺。東北部有呼蘭嶺。松花湖有老爺嶺,湖西有摩天嶺、南樓山、肇大雞山,皆為中山山群。中山山區中有1 000米以上高峰110座。中山山區是全市主要林區和特產區域。
低山丘陵區、分布在蛟河、樺甸盆地和舒蘭、永吉縣的中部。山嶺海拔300~400米,少數山峰高達600~700米。峽谷湖泊區,從豐滿大壩到白山水庫上游金銀別,沿湖、沿江區域,是豐滿、紅石、白山三大梯級電站興建後形成的人為地貌區域。河谷平原區,分布在松花江中游、永吉縣北部、舒蘭市中部及松花江支流的局部地段,是全市重要的農業經濟區。
吉林市境內水系發達,由松花江、拉林河、牡丹江3個水系的部分河段和支流組成。10公里長以上河流277條,20公里以上的73條。松花江水系在吉林市境內流域面積為22 336平方公里,佔全市總面積的84%,拉林河佔15%,牡丹江支流威虎河僅佔1%。還有小流域溝溪1327個,多分布在丘陵山區及盆谷地。全區蘊藏350萬千瓦電力資源,水資源異常豐富。
5. 吉林省地理位置和自然狀況
簡稱吉,因境內吉林城而得名。省會長春市。滿語吉林烏拉意為沿江。面積18萬多平方千米,人口2728萬(2000年)。吉林以吉林烏拉前二字得名,滿語吉林烏拉意為沿江。唐屬東北民族地;遼屬東京路;金屬上京路;元屬遼陽行省;明屬奴兒干都司;清設吉林將軍,清末改吉林省,省名至今未變。
吉林省位於東北地區中部,地處北緯40°52′~46°18′,東經121°38′~131°19′之間,東西最長約750千米,南北最寬約600千米,總面積187400平方千米。吉林省東界俄羅斯(界線長232.7千米),東南隔圖們江、鴨綠江與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相望(界線長1206千米),南連遼寧省,西接內蒙古自治區,北鄰黑龍江省。
2003年,全省總戶數為8046886戶,總人口為26586522人,其中非農業人口為11954191人。2004年末全省總人口為2708.5萬人,其中城鎮人口1416.5萬人。
幅員面積為18.74萬平方公里,佔全國總面積的2%,東西長650公里,南北寬300公里。東南部高,西北部低,中西部是廣闊的平原。管轄一個少數民族自治州即延邊朝鮮族自治州、一個副省級城市即省會長春和吉林、四平、通化、白山、遼源、白城、松原7個地級市。
6. 越南的工業區主要分布在哪裡
日本工業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瀨戶內海沿岸的狹長地帶。東京大阪、名古屋、北九州等大城市及其附近地區是主要的工業區。 2. 影響日本工業分布的原因。 以...
7. 吉林市人民政府關於城區國有土地有償使用的暫行規定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加強土地管理,合理開發、利用土地,促進城市建設和經濟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鎮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和轉讓暫行條例》(以下簡稱《條例》)的有關規定,結合我市實際,特製定本規定。第二條凡在本市城區范圍內國有土地使用權(以下簡稱土地使用權)的出讓、轉讓、出租、抵押、終止活動,均適用於本規定。第三條公民、企業法人和其它經濟組織,除法律另有規定者外,均可按本規定取得土地使用權,從事土地開發、利用和經營活動。第四條依照本規定取得的土地使用權在規定的使用年限內可以轉讓、出租、抵押,其合法權益受國家法律保護。第五條市土地管理局統一主管全市的國有土地有償使用工作,負責城區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的管理,並依法對土地使用權的轉讓、出租、抵押、終止活動進行監督檢查。
市土地管理局委託市房產管理部門負責土地使用權的轉讓、出租、抵押的管理。第二章土地使用權出讓第六條土地使用權出讓,是指市人民政府(以下簡稱政府)代表國家以土地所有者身份,將土地使用權在一定年限內讓與土地使用者,並由土地使用者向政府支付土地使用權出讓金的行為。第七條土地使用權出讓,應簽訂出讓合同。出讓合同由市土地管理局(以下簡稱出讓方)與土地使用者(以下簡稱受讓方)簽訂。第八條土地使用權出讓地塊的位置、面積、用途、年限和其它條件,由市土地管理局會同市城市規劃建設房產管理部門共同擬定方案,按審批許可權報經批准後,由市土地管理局組織實施。第九條土地使用權出讓的地類有六種:
(一)國有空閑地;
(二)單位、企業閑置未用的土地;
(三)房地產開發的商品房建設用地;
(四)各類開發區用地;
(五)政府認為需要收回的,通過劃撥方式取得使用權的土地;
(六)由政府徵用後再出讓的土地。第十條土地使用權出讓的最高年限按下列用途規定:
(一)居住用地七十年;
(二)工業用地五十年;
(三)教育、科技、文化、衛生、體育用地五十年;
(四)商業、旅遊、娛樂用地四十年;
(五)綜合或者其它用地五十年。第十一條土地使用權出讓,可以採取協議、招標、拍賣的方式。協議出讓必須按下列規定辦理:
(一)出讓方向有意受讓方提供出讓土地使用權地塊的有關資料和規定;
(二)有意受讓方向出讓方提出書面用地申請,並遞交有關資信證明和文件;
(三)出讓方對有意受讓方提交的申請、文件等進行審查論證,並於十五日內作出答復;
(四)出讓方與受讓方協商達成協議後,雙方簽訂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並由受讓人向出讓方預交20%的土地使用權出讓金定金(不計息);
(五)受讓方須按合同規定於六十日內支付全部土地使用權出讓金後,到出讓方辦理登記,領取土地使用證,取得土地使用權。
招標出讓須按下列規定辦理:
(一)出讓方發布招標公告,公布出讓地塊的位置、面積、用途、使用年限,用地規劃要求和招標的時間、地點及有關資料,或直接向投標對象發出邀請招標通知書。
(二)投標者應在規定時間內投標,並向出讓方支付出讓金總額5%的保證金。
(三)開標、評標和定標工作由出讓方會同有關部門組成評標小組,對有效標書進行評審,決定中標者後,由出讓方向中標者發出中標通知書。
(四)中標者接到中標通知書後十日內按本條第一款第(四)、(五)項的規定,到出讓方辦理有關手續。
(五)中標者在規定的期限內不簽訂出讓合同,出讓方可取消其中標權,所交保證金不予退還。
拍賣出讓須按下列規定辦理:
(一)出讓方發布拍賣公告,公布出讓地塊的位置、面積、現狀、使用年限、用途、用地規劃要求和拍賣的時間、地點以及報名的時間、地點。
(二)參加競買者,在規定時間內持有效證件報名,索取「競買須知」、「土地使用規則」等文件資料。
(三)由出讓方主持拍賣,經過叫價應價,價最高者為土地使用權獲得者,出讓方與應價最高者當場簽訂出讓合同並經公證,受讓方支付地價款20%的定金。
(四)受讓方按本條第一款第(五)項的規定到出讓方辦理有關手續。
8. 2022長春第二輪土拍時間
2022長春第二輪土拍時間是2022年8月12日。中指雲網訊:吉林省長春市掛牌19宗地,其中2宗為商業/辦公用地,11宗為住宅用地,6宗為工業用地,總起價11.14億元,總出讓面積950010㎡。報名時間是2022年8月1日,出讓時間是2022年8月12日。
9. 吉林市2022年土地規劃
吉林市2022年土地規劃包括:本次規劃范圍為吉林市行政轄區全域,面積 2.77 萬平方公里。包括船營、昌邑、龍潭、豐滿 4 個市轄區,永吉、舒蘭、磐石、蛟河、樺甸 5 個縣(市)。
2025年目標是國土空間開發與保護格局更加協調,自然生態與黑土地農業安全保障能力顯著增強,國土安全、城市韌性和用地效率進一步提升,山水人文城市風貌更加彰顯,區域協同發展布局、老工業基地振興、城鄉融合發展、民生補短板工程、重點基礎設施建設取得積極成效,基本建成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奠定吉林省經濟高質量發展增長極的重要基礎。
強化區域聯動與協同發展的要求包括:
1、積極促進對外開放,構建區域開放合作重大平台;
2、貫通哈大第二通道,對接遼中南、京津冀等區域;
3、全面融入長春都市圈建設,夯實長吉兩市發展紐帶;
4、共建長吉一體化先導區,實現雙城發展新突破。
協調城鄉發展格局 凝聚發展合力,構建「一核一帶四心兩軸」的城鎮空間格局,優化縣級中心城市職能分工,積極培育重點鎮和特色鄉鎮,優化全域村莊布局。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
第二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實行土地的社會主義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勞動群眾集體所有制。
全民所有,即國家所有土地的所有權由國務院代表國家行使。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侵佔、買賣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轉讓土地。土地使用權可以依法轉讓。
國家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法對土地實行徵收或者徵用並給予補償。
國家依法實行國有土地有償使用制度。但是,國家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劃撥國有土地使用權的除外。第四條 國家實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
國家編制土地利用總體規劃,規定土地用途,將土地分為農用地、建設用地和未利用地。嚴格限制農用地轉為建設用地,控制建設用地總量,對耕地實行特殊保護。
前款所稱農用地是指直接用於農業生產的土地,包括耕地、林地、草地、農田水利用地、養殖水面等;建設用地是指建造建築物、構築物的土地,包括城鄉住宅和公共設施用地、工礦用地、交通水利設施用地、旅遊用地、軍事設施用地等;未利用地是指農用地和建設用地以外的土地。
使用土地的單位和個人必須嚴格按照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確定的用途使用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