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工業生產 > 工業廣譜殺菌劑有哪些

工業廣譜殺菌劑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2-09-08 04:59:21

❶ 殺菌劑 抑菌劑有那些

殺菌劑主要分為農業殺菌劑和工業殺菌劑兩種,殺菌劑別稱殺生劑、殺菌滅藻劑、殺微生物劑等,通常是指能有效地控制或殺死水系統中的微生物——細菌、真菌和藻類的化學制劑,主要分為農業殺菌劑和工業殺菌劑兩種。

是用於防治由各種病原微生物引起的植物病害的一類農葯,一般指殺真菌劑。但國際上,通常是作為防治各類病原微生物的葯劑的總稱。隨著殺菌劑的發展,又區分出殺細菌劑、殺病毒劑、殺藻劑等亞類。

按照殺菌機理可分為氧化性殺菌劑和非氧化性殺菌劑兩大類。氧化性殺菌劑通常為強氧化劑,主要通過與細菌體內代謝酶發生氧化作用而達到殺菌目的。

(1)工業廣譜殺菌劑有哪些擴展閱讀:

農葯說明書都有推薦使用濃度,但最好還是根據當地植保技術部門在葯效試驗基礎上提出的使用濃度進行施用。

乾旱或炎熱的夏天應當降低使用濃度,避免產生葯害。其次,使用殺菌劑時還要注意使用時期和使用次數,掌握好噴葯時期的關鍵是掌握病害發生和發展的規律,做好病害發生的預測預報工作,或根據當地植保部門對作物病害的預測預報做好噴施殺菌劑的准備。

一般情況下殺菌劑的噴灑都是在病害發生的初期進行,如稻瘟病等,尤其在高溫天氣,稻瘟病發展快,應立即噴葯。

❷ 廣譜性殺菌劑有哪些

常見的廣譜殺菌劑有很多。
三唑酮又稱粉銹寧、百理通,是一種高效、低毒、低殘留、持效期長、內吸性強的廣譜性殺菌劑,對銹病、白粉病具有預防、鏟除、熏蒸等作用。三唑酮的殺菌機理主要是抑制菌絲的生長和孢子的形成,對銹病及白粉病有獨特的防治效果。如蘋檜銹病、毛白楊銹病、菊花銹病、薹草銹病、玫瑰銹病、草坪銹病、黃櫨白粉病、月季白粉病、菊花白粉病、海棠白粉病、大葉黃楊白粉病、瓜葉菊白粉病、常春藤白粉病等均可防治。

如用25%的三唑酮可濕性粉劑噴霧,常用濃度為3000-4000倍;如用20%的三唑酮乳油噴霧,常用濃度為2000倍。此外,三唑酮對花卉的葉枯病、褐斑病、葉斑病等也有一定的防治效果。

百菌清為一種非內吸性的低毒、廣譜殺菌劑,對多種植物病害具有預防作用。它主要是通過破壞植物表面細菌的新陳代謝,使其喪失生命力,來防止致病真菌侵染。百菌清在植物表面有良好的粘著性,不易被雨水沖刷、因此具有較長的葯效期,一般為10天。但它沒有內吸傳導作用,不會從噴葯部位及根系被吸收,故噴霧應均勻、周到。

通常用75%的廣譜殺菌劑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1000倍噴霧,可有效地防治月季黑斑病、楊樹黑斑病、菊花褐斑病、牡丹褐斑病、橡皮樹炭疽病、君子蘭炭疽病、櫻花褐斑穿孔病等。使用時要注意,百菌清對人的皮膚和眼睛有一定的刺激,要有相應的保護措施。

溶菌靈為近期研製的新型葯劑,是一種高效、低毒、具有內吸及特殊殺菌機理的廣譜殺菌劑,對多種植物病害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發病前及初期用葯,植物葉面迅速吸收溶菌靈,產生保護作用;發病後用葯,溶菌靈能將真菌細胞角質膜溶化,干擾其正常代謝,從而控制病情,防止病害繼續蔓延。用50%的溶菌靈可濕性粉劑800-1000倍噴霧,可有效地防治月季白粉病、黃櫨白粉病、月季黑斑病、月季枯枝病、菊花枯萎病、香石竹灰霉病、仙客來灰霉病、蘇鐵葉枯病、唐菖蒲枯萎病、草坪白粉病、草坪錢斑病、草坪褐斑病等。

消菌靈為一種高效、低毒的廣譜殺菌劑。它可在植物表面及植物體內釋放次溴酸,殺滅真菌、細菌,防止致病菌侵入植物體內,阻止病害繼續蔓延;釋放次漠酸後的母體可形成三嗪二酮,對病毒有防治作用。因此,消菌靈不僅能預防和殺滅細菌,還具有強烈的殺滅病毒的能力。另外,由於生產原料是尿素、鉀鹽,所以它還有促進植物生長的作用。用50%的消菌靈可濕性粉劑1000-2000倍噴霧,可有效地防治月季黑斑病、月季白粉病、月季枯枝病、月季灰霉病、月季根癌病、鬱金香疫病、百合葉枯病、菊花花葉病、一串紅花葉病、草坪褐斑病、草坪錢斑病、草坪莖腐病以及多種根腐病、莖腐病等。

❸ 殺菌劑有哪些

1.代森鋅

理化性質和作用特點

原葯為白色或淡黃色粉末,不溶於水和大多數有機溶劑,揮發性小,吸潮性強,吸水分解失效,遇光、熱和鹼性物質易分解。代森鋅為廣譜保護性殺菌劑,對許多病菌有較強觸殺作用,但對已入侵到植物體內的菌絲體殺傷作用很小,應用時應掌握在病害始見期。

毒性

低毒。但對人體皮膚、粘膜有刺激作用。

劑型

80%、65%可濕性粉劑。

防治對象和使用方法

(1)蔬菜病害:瓜類霜霉病、炭疽病;番茄早疫病、晚疫病、炭疽病、斑枯病、輪紋病、葉霉病;十字花科蔬菜黑斑病、白斑病、炭疽病、霜霉病;茄子綿疫病、褐紋病;辣椒炭疽病、瘡痂病;萵苣霜霉病;芹菜疫病;圓蔥紫斑病;馬鈴薯早疫病、晚疫病、瘡痂病、黑痣病等。在發病初期用80%可濕性粉劑500~600倍液均勻噴霧。一般隔7~10天噴葯1次。

(2)果樹病害:蘋果、梨花腐病、褐斑病、黑星病、霉點病、炭疽病、銹病、黑腐病;葡萄黑痘病、褐斑病、霜霉病、炭疽病;柿子落葉病;桃縮葉病、穿孔病、銹病;山楂和李穿孔病等,用80%可濕性粉劑500~700倍液在發病前或發病初期均勻噴霧,隔10天左右噴葯1次,一般噴3~4次。

(3)煙草病害:炭疽病、立枯病、黑脛病、赤星病等,用80%可濕性粉劑400~600倍液,在發病初期噴葯。

(4)其他作物病害:花生葉斑病,花卉炭疽病、葉斑病、銹病,甜菜褐斑病等,用80%可濕性粉劑500~700倍液,在發病初期噴霧。

注意事項

不能與鹼性農葯及含銅葯劑混用;葯劑應貯存在乾燥、避光和通風良好的地方,以免分解失效。

2.代森錳鋅

理化性質和作用特點

原葯為灰黃色粉末,不溶於水和大多數有機溶劑,遇酸、鹼、高溫或潮濕即分解。代森錳鋅是代森錳和鋅離子的配位絡合物,是殺菌譜較廣的保護性殺菌劑。主要用於防治蔬菜等作物的多種病害。其作用機制主要是抑制菌體內丙銅酸的氧化。

毒性

低毒。對敏感的人皮膚和粘膜有刺激作用。

劑型

70%、50%可濕性粉劑。

防治對象和使用方法

(1)蔬菜病害:馬鈴薯早疫病、晚疫病;番茄早疫病、葉霉病、炭疽病、輪紋病、斑枯病、灰霉病;茄子灰霉病、黑枯病;黃瓜霜霉病、蔓枯病;白菜、甘藍霜霉病、白斑病、黑斑病;胡蘿卜黑斑病、芹菜早疫病,菜豆角斑病;蔥、圓蔥銹病、霜霉病;蔥、韭菜灰霉病;瓜類、甜椒、菜豆炭疽病等,用70%可濕性粉劑400~500倍液,在病害發生前或發病初期噴葯,隔10天左右噴葯1次,共噴3~5次。

(2)棉花病害:防治棉鈴疫病,用80%可濕性粉劑400倍液噴霧。防治棉花苗期病害用70%可濕性粉劑0.5千克,對水15千克,拌棉種100千克,能獲得較好的保苗和防治效果。

(3)其他作物病害:花生葉斑病;麥類條斑病、葉斑病;玉米大斑病,人參葉斑病,蘋果炭疽病等,用80%可濕性粉劑400~500倍液噴霧。

注意事項

不宜與鹼性農葯或含銅葯物混用;注意防潮,一袋未用完時,要將葯劑袋口封嚴。

3.福美雙

理化性質和作用特點

純品為無色無味結晶。原葯為無色或淡黃色粉末,不溶於水,微溶於乙醇、乙醚,可溶於氯仿、丙酮等有機溶劑。遇酸易分解。福美雙是保護性殺菌劑,主要用於處理種子和土壤,還可做為忌避劑,施於果樹。

毒性

中等。對人體皮膚、粘膜有刺激作用。

劑型

50%可濕性粉劑。

防治對象和使用方法

(1)拌種:大、小麥黑穗病,玉米黑穗病,水稻稻瘟病、胡麻葉斑病、稻秧苗立枯病,松苗立枯病等,每100千克種子用50%可濕性粉0.5千克拌種。花葉菜、甘藍、萵苣等立枯病,每100千克種子用50%可濕性粉劑0.25千克拌種。豌豆褐斑病、立枯病,每100千克種子用50%可濕性粉劑0.8千克拌種。黃瓜、蔥立枯病,每100千克種子用50%可濕性粉劑0.3~0.4千克拌種。

(2)土壤處理:番茄、瓜類幼苗猝倒病、立枯病、煙草和甜菜根腐病等,每平方米苗床用50%可濕性粉劑8~10克加70%五氯硝基苯可濕性粉劑10克,再加細干土15千克混勻,播種時用葯土下墊上覆。

(3)葉面噴霧:黃瓜霜霉病、炭疽病,白菜、油菜霜霉病,蘋果、梨黑星病,葡萄白腐病、炭疽病、白粉病等,用50%可濕性粉劑500~800倍液噴霧,間隔5~7天噴葯1次,噴2~3次。

注意事項

不可與銅制劑及鹼性葯劑混用或前後緊接使用;葯劑處理過的種子不可食用或作飼料。

4.二硫氰基甲烷

其他名稱:浸種靈。

理化性質和作用特點

純品為淺黃色針狀晶體,易溶於二甲基醯胺,微溶於一般有機溶劑,室溫水中溶解度300微克/毫升。該葯為非內吸性保護性殺菌劑,具有極高的殺菌活性,對許多植物病原真菌、細菌及線蟲都有作用。主要用於種子處理,防治種傳病害。

毒性

高毒。對兔、眼有重度刺激性。

劑型

10%乳油。

防治對象和使用方法

(1)水稻干尖線蟲病:以2500~5000倍液浸種,浸泡2~3天,即可催芽播種。

(2)水稻惡苗病、大麥條紋病:以5000~8000倍液浸種,浸泡2~3天,即可催芽播種。

注意事項

不與鹼性物質混用,以免分解失效;本品毒性較高,使用中應注意個人防護。

5.百菌清

理化性質和作用特點

原葯為淺黃色粉末,稍有刺激性氣味,不溶於水,溶於有機溶劑。在常溫下穩定,在強鹼性介質中分解。百菌清是1種非內吸性廣譜殺菌劑,對多種作物真菌病害具有預防作用,在病菌侵入植物體後,殺菌作用很小。常規用量下,葯效期7~10天。

毒性

低毒。對人體皮膚和粘膜有一定刺激作用,對魚類毒性高。

劑型

75%可濕性粉劑,45%、10%、2.5%煙劑,5%粉塵。

防治對象和使用方法

(1)蔬菜病害:番茄晚疫病、灰霉病、早疫病、葉霉病、斑枯病、炭疽病等,用75%可濕性粉劑400~500倍液噴霧。茄子綿疫病、早疫病,甜椒炭疽病,十字花科蔬菜黑斑病,大蔥紫斑病,用75%可濕性粉劑500~600倍液噴霧。蔬菜苗期猝倒病、立枯病,馬鈴薯早疫病、灰霉病、晚疫病,甜椒疫病、黃瓜蔓枯病,瓜類炭疽病、霜霉病、白粉病、葉斑病,菠菜霜霉病,胡蘿卜黑斑病等用75%可濕性粉劑600倍液噴霧。日光溫室和大棚可使用煙霧劑或噴粉,每667平方米用45%煙劑200~250克或5%粉塵劑1千克,傍晚蓋棚後,點燃熏煙或噴粉,翌日早上放風。

(2)果樹病害:蘋果樹白粉病、炭疽病、黑星病、早期落葉病等,用75%可濕性粉劑600倍液噴霧。桃褐腐病、瘡痂病、穿孔病,草莓灰霉病、葉枯病、葉焦病、白粉病等,用70%可濕性粉劑800~1000倍液噴霧。葡萄霜霉病、炭疽病、黑痘病、白腐病、白粉病等,用75%可濕性粉劑600~700倍液噴霧。

(3)其他作物病害:小麥葉斑病、葉銹病、赤霉病、白粉病,水稻稻瘟病、紋枯病,花生銹病、葉斑病,豆類銹病、炭疽病,啤酒花霜霉病等,用75%可濕性粉劑500~800倍液噴霧。

注意事項

不得與鹼性農葯混用;本劑對魚類有毒,使用時應注意。

6.敵磺鈉

其他名稱:敵克松、地克松。

理化性質與作用特點

原葯為黃棕色粉末。極易吸潮。可溶於水及乙醇等極性有機溶劑。水溶液易光解。敵磺鈉屬內吸性殺菌劑,以保護作用為主,兼具治療作用,是較好的種子和土壤處理劑。

毒性

中等。對人體皮膚有刺激性。

劑型

95%、75%可溶性粉劑,55%膏劑。

防治對象和使用方法

(1)種子處理:小麥腥黑穗病、粟粒黑粉病、糜子黑穗病、馬鈴薯環腐病等,每100千克種子用95%可溶性粉劑220克,拌種。棉花苗期病害,每100千克種子用95%可溶性粉劑500克,拌種。甜菜立枯病、根腐病用95%可溶性粉劑500~800克,拌種。松杉苗木立枯病、根腐病,用95%可溶性粉劑150~370克,拌種。

(2)土壤處理:煙草黑脛病,每667平方米用95%可溶性粉劑350克與15~20千克細土混勻,在移栽時和起壟培土前,將葯土撒在煙苗基部周圍,並立即覆土。溫室蔬菜苗期立枯病、猝倒病,每平方米用95%可溶性粉劑4.2克對20倍細土,混勻配成葯土,均勻撒施。

(3)其他施葯方法:西瓜、黃瓜立枯病、枯萎病、炭疽病,大白菜軟腐病,番茄綿疫病、炭疽病,每667平方米用95%可溶性粉劑184~368克,對水噴霧或潑澆。水稻苗期立枯病、黑根病、爛秧病,每667平方米用95%可溶性粉劑921克,對水噴霧或潑澆。

注意事項

葯液應隨用隨配,最好在陰雨天或傍晚施葯,以免在光照下有效成分分解;土壤施葯後要覆土;不宜與鹼性農葯、含鈣、銅制劑和抗生素劑混用。

7.三環唑

其他名稱:克瘟唑、比艷。

理化性質和作用特點

原葯為白色結晶固體。不溶於水,可溶於氯仿、二氯甲烷、甲醇等有機溶劑。對水介質和光照較穩定。三環唑屬內吸性較強的保護性殺菌劑,施葯後能迅速被水稻根、莖、葉吸收,並輸送到稻株各部。作用機制主要是抑制孢子萌發和附著孢子形成,是防治稻瘟病的專用殺菌劑。

毒性

低毒。對魚類有一定毒性。

劑型

75%、20%可濕性粉劑。

防治對象和使用方法

(1)水稻葉瘟:用75%可濕性粉劑2~3克,對水3千克,均勻澆於1平方米苗床上,24小時後播種,或用2~3克對水0.5千克,均勻澆於(30厘米×60厘米×30厘米)育苗箱土中,24小時後播種。將拔起的秧苗晾乾水後整株秧苗或秧葉部分置於75%可濕性粉劑2500~5000倍葯液中浸蘸,取出後堆置半小時後移栽。

(2)水稻穗瘟:用75%可濕性粉劑2000倍液在水稻孕穗末期或破口初期噴霧,隔10~14天噴第二次。

注意事項

本劑治療效果較差,應在病菌浸染前噴葯;最後1次施葯應在收獲前21天,噴葯次數不應超過2次。

8.三唑酮

其他名稱:粉銹寧、百理通。

理化性質和作用特點

原葯為白色至淺黃色固體。微溶於水,溶於大部分有機溶劑。在酸、鹼性介質中穩定。三唑酮屬內吸性殺菌劑,被植物的各部分吸收後,能在植物體內傳導。對銹病、白粉病具有預防、治療、鏟除和一定的熏蒸作用。作用機制是抑制病原真菌麥角留醇的生物合成,破壞細胞膜生成,抑制或干擾菌體附著胞及吸器的發育。

毒性

低毒。對魚類低毒,對蜜蜂、家蠶、天敵和有益生物無害。

劑型

25%、15%可濕性粉劑,20%乳油,15%煙霧劑。

防治對象和使用方法

(1)噴霧:麥類白粉病,對常發田或易發田,在拔節前期和中期每667平方米用20%乳油15毫升,對水15~20千克,全田噴霧。在晚發田或偶發田,每667平方米用20%乳油30~40毫升,對水50~100千克噴霧,保護頂部功能葉。麥類銹病,在發病初期,每667平方米用15%可濕性粉劑35克,對水75~100千克噴霧,如有感染時噴第二次葯。在病害嚴重時,每667平方米用15%可濕性粉劑60~80克。瓜類白粉病,蘋果白粉病,可用15%可濕性粉劑1500~2000倍液噴霧。

(2)拌種:麥類黑穗病、白粉病、苗期白粉病、銹病、根腐病等,每100千克種子用15%可濕性粉劑200克拌種。玉米絲黑穗病,每100千克種子用15%可濕性粉劑400~600克拌種。

(3)土壤處理:溫室蔬菜白粉病,每立方米用15%可濕性粉劑12克,對溫室土壤進行處理,持效期可達2個月以上。

注意事項

用作種子處理時,有時可能延遲出苗1~2天,但不影響出苗率、後期生長和產量;安全間隔期為20天。

9.丙環唑

其他名稱:敵力托。

理化性質和作用特點

原油為黃色粘滯液體。水中溶解度為110ml/L,易溶於有機溶劑。丙環唑屬內吸性殺菌劑,具有保護和治療作用,被植物吸收後,很快在植物體內向上傳導。可防治子囊菌、擔子菌和半知菌所引起的病害,但對卵菌病害無效。

毒性

低毒。

劑型

25%乳油。

防治對象和使用方法

(1)小麥病害:小麥白粉病、條銹病、根腐病、穎枯病等,每667平方米用25%乳油33.2毫升對水噴霧防治。

(2)大麥病害:大麥葉銹病、網斑病,燕麥冠銹病等,每667平方米用25%乳油33.2毫升對水噴霧。

(3)水稻病害:水稻惡苗病,用25%乳油1000倍液浸水稻種子,2~3天後直接催芽播種。

(4)花生葉斑病:每667平方米用25%乳油100~150毫升對水噴霧,間隔期14天。

(5)葡萄白粉病、炭疽病:保護性防治可用25%乳油10毫升加水100千克噴霧,間隔期14~18天。若用於治療性防治,可用25%乳油14毫升加水100千克噴霧,間隔期31天。

注意事項

應避免葯劑接觸皮膚和眼睛。

10.葉枯凈

其他名稱:5-氧吩嗪、殺枯凈、惠農精。

理化性質和作用特點

純品為金黃色針狀結晶。難溶於水,微溶於乙醇、乙醚,易溶於苯。葉枯凈是以保護作用為主的防治水稻白葉枯病的專用殺菌劑,主要影響病菌在酵解過程中的電子傳遞過程,因而對病菌起到抑制效果,一旦葯效消失,病菌又復原。

毒性

低毒。

劑型

10%可濕性粉。

防治對象和使用方法

(1)水稻秧田白葉枯病:在拔秧前3~7天用10%可濕性粉劑1000~1500倍液噴霧。

(2)大田水稻白葉枯病:在水稻孕穗期用10%可濕性粉劑400~500倍液噴霧,每667平方米每次噴50~70千克葯液,噴葯間隔2~3天,噴2~3次。

注意事項

水稻秧苗和抽穗揚花期對葯劑比較敏感,噴葯時必須掌握好濃度。重復噴葯也易產生葯害,應注意均勻噴葯;本劑屬低毒殺菌劑,但也要按操作規程施葯。

11.異菌脲

其他名稱:撲海因。

理化性質和作用特點

純品為無色結晶,不溶於水,易溶於丙酮、苯、甲醚等有機溶劑。遇鹼性物質不穩定。異菌脲屬廣譜性接觸殺菌劑,對葡萄孢屬、鏈孢霉屬、核盤菌屬、鐮刀菌屬等具有較好的殺菌效果。

毒性

低毒。

劑型

25%懸浮劑,50%可濕性粉劑。

防治對象和使用方法

(1)蔬菜病害:番茄早疫病、灰霉病,黃瓜、菜豆、萵苣、蔥頭灰霉病,十字花科黑斑病等,每667平方米用50%可濕性粉劑100~200克對水噴霧。油菜菌核病,每667平方米用50%可濕性粉劑70~100克對水在油菜初花期和盛花期各噴葯1次,間隔期15天。

(2)蘋果斑點落葉病:在蘋果春梢生長初期發病時開始噴葯,用50%可濕性粉劑1000~1500倍液噴霧,10~15天後噴第二次,新梢生長期再噴1次。

(3)草莓灰霉病:每667平方米每次用50%可濕性粉劑100~135克,對水75千克,在發病初期噴霧。

注意事項

不能與鹼性農葯混用;葡萄上施葯,以開花和幼果期為好;本葯劑安全間隔期為7天。

12.烯唑醇

其他名稱:速保利。

理化性質和作用特點

純品為白色顆粒,能溶於大多數有機溶劑。除鹼性物質外,能與大多數農葯混用。烯唑醇屬內吸性廣譜殺菌劑,具有向上傳導作用。對病菌具有抑制、治療和鏟除作用。其作用機制系麥角甾醇生物合成抑制劑。

毒性

中等毒。

劑型

12.5%可濕性粉劑,2%拌種劑。

防治對象和使用方法

(1)小麥病害:小麥白粉病、銹病等,每667平方米用12.5%可濕性粉劑32~64克,對水噴霧,於發病初期噴第一次葯,間隔15天噴第二次。小麥黑穗病可採用拌種法防治,每100千克種子用2%拌種劑200~250克,拌種時先用少量水將種子濕潤,然後加入葯粉並充分拌勻。

(2)玉米絲黑穗病:在玉米播種前,每100千克種子加12.5%可濕性粉劑480~640克均勻拌種。

(3)果樹病害:梨黑星病、蘋果白粉病,在初發病時用12.5%可濕性粉劑3000~4000倍液噴霧,隔10~15天噴葯1次,共噴3~4次。

注意事項

該葯不能與鹼性農葯混用;葯品應存放在陰暗處。

13.多菌靈

其他名稱:苯並咪唑44號、棉萎靈。

理化性質和作用特點

原葯為棕色粉末。不溶於水,微溶於丙酮、氯仿、乙酸乙酯等有機溶劑。對熱穩定,對酸鹼不穩定。多菌靈屬內吸性殺菌劑,具有保護和治療作用,對許多子囊菌和半知菌都有效,對卵菌和細菌病害無效。其主要作用機制是干擾病菌的有絲分裂中紡錘體的形成,從而影響細胞分裂。

毒性

低毒。對魚、蜜蜂低毒。

劑型

50%、25%可濕性粉劑,40%懸浮劑。

防治對象和使用方法

(1)噴霧:50%可濕性粉劑每667平方米100克對水於小麥揚花期噴霧,可防治麥類赤霉病。50%可濕性粉劑每667平方米130克在油菜盛花期噴1~2次,可防治油菜菌核病。每667平方米52~65克,對水65千克噴霧,可防治瓜類白粉病。500倍液噴霧可防治蘑菇褐斑病、菌蓋斑點病、軟腐病和褐腐病。1000倍液噴霧,可防治蘋果白粉病、白腐病、炭疽病、早期落葉病,梨黑腥病、黑斑病,葡萄白粉病、黑痘病、炭疽病,桃褐腐病、炭疽病,花生褐斑病、黑斑病,蠶豆赤斑病等。25%可濕性粉劑250倍液噴霧可防治大麗花花腐病、月季褐斑病、君子蘭葉斑病、海棠灰斑病、蘭花炭疽病和葉斑病及多種花卉的白粉病。

(2)拌種:小麥腥黑穗病、穀子黑穗病,用50%可濕性粉劑200克,對水4千克,拌種100千克。花生莖腐病、根腐病、立枯病,用50%可濕性粉劑50克,對水5千克,拌花生種50千克。

(3)浸種:棉苗炭疽病、立枯病用50%可濕性粉劑50克,對水12.5千克,浸棉種12.5千克,浸24小時,其間需不斷上下翻攪。甘薯黑斑病,用50%可濕性粉劑50克對水40千克,浸薯塊5分鍾。

注意事項

不能與鹼性農葯及含銅制劑混用;水稻收獲前30天、小麥收獲前20天停止用葯。

14.稻瘟靈

其他名稱:富士一號、IPT。

理化性質和作用特點

原葯為黃色結晶,略有臭味。難溶於水,易溶於氯仿、二甲苯、丙酮等有機溶劑。對光、溫度穩定。在水中、紫外線下不穩定。稻瘟靈屬內吸性殺菌劑,對稻瘟病有特效。水稻植株吸收葯劑後累積於葉組織,特別是集中於穗軸與枝梗內,從而抑制病原菌侵入,阻礙病菌脂質代謝,抑制菌絲生長,起到預防與治療作用。

毒性

低毒。對魚類毒性中等。對鳥類、家禽安全。

劑型

30%、40%乳油,40%可濕性粉。

防治對象和使用方法

防治葉瘟每667平方米每次用40%可濕性粉劑60~75克或40%乳油52~72毫升對水噴霧。防治稻瘟,在水稻剛抽穗和齊穗期各施葯1次,每667平方米每次用40%可濕性粉劑65~75克或40%乳油52~72毫升。

注意事項

不能與鹼性農葯混用;本劑在正常用量下,對魚和水生生物有一定影響,注意不要在養魚水田中使用;施葯時田間要保持水層2~3天;收獲前安全間隔期早稻為14天,晚稻為28天。

15.腐霉利

其他名稱:速克靈。

理化性質和作用特點

原葯為白色或淺棕色結晶,易溶於丙酮、二甲苯、氯仿等,幾乎不溶於水,在鹼性條件下不穩定。屬接觸型保護性殺菌劑。

毒性

低毒。對皮膚、眼睛有刺激作用。

劑型

50%可濕性粉劑,10%煙劑。

防治對象和使用方法

(1)油菜菌核病:每667平方米每次用50%可濕性粉劑30~50克,對水噴霧,輕病田在盛花期噴1次,重病田在初花期和始盛期各噴1次。

(2)黃瓜菌核病:在發病初期每667平方米每次用50%可濕性粉劑33~50克,對水噴霧,共噴1~2次,間隔7~10天。

(3)作物灰霉病:發病前用50%可濕性粉劑1500~2000倍液噴霧。溫室、大棚用10%煙劑每667平方米每次250克,熏棚。

注意事項

應在發病前或發病初期用葯;不要與強鹼性農葯混用,也不宜和有機磷農葯混用;葯劑要隨配隨用,不要長時間放置。

16.萎銹靈

理化性質和作用特點

純品為米色結晶。溶於水和苯、丙酮、甲醇等有機溶劑,不溶於乙烷。萎銹靈屬選擇性內吸殺菌劑,主要用於由銹菌和黑粉菌引起的病害。對植物生長有刺激作用。

毒性

低毒。對鳥類低毒。

劑型

20%乳油。

防治對象和使用方法

(1)種子處理麥類黑穗病,每100千克種子用20%乳油500毫升拌種。高粱散黑穗病、絲黑穗病和玉米絲黑穗病,每100千克種子用20%乳油500~1000毫升拌種。穀子黑穗病,用20%乳油800~1250毫升拌種或悶種。棉花苗期病害,每100千克種子用20%乳油875毫升拌種。

(2)葉面噴霧:麥類銹病,用20%乳油200~400倍液噴霧。

注意事項

不能與強酸性葯劑混用;葯劑處理過的種子不可食用或作飼料。

17.三乙磷酸鋁

其他名稱:乙磷鋁、疫霜靈、疫霉靈。

理化性質和作用特點

原葯為白色粉末,揮發性小,易溶於水,難溶於一般有機溶劑。遇強酸、強鹼易分解。屬內吸性殺菌劑,在植物體內可雙向傳導,具有保護和治療作用。

毒性

低毒。對魚、蜜蜂較安全。

劑型

40%、80%可濕性粉劑、90%可溶性粉劑。

防治對象和使用方法

(1)白菜、黃瓜、球莖甘藍、萵苣等作物的霜霉病,用40%可濕性粉劑200~300倍液,在發病初期噴葯,間隔7~10天,共噴3~4次。

(2)馬鈴薯、番茄的晚疫病,番茄早疫病,番茄、茄子綿疫病,甜椒疫病,用40%可濕性粉劑200倍液,在病害初發生時噴葯,間隔7~10天,共噴葯2~3次。

(3)啤酒花、葡萄霜霉病,煙草黑脛病,用40%可濕性粉劑300~500倍液噴霧,間隔10~15天,共噴2~3次。

(4)棉苗疫病、棉花爛鈴,油梨根腐病,用40%可濕性粉劑200~300倍液噴霧,間隔7~10天,共噴2~3次。

注意事項

不得於強酸、強鹼性葯物混用;宜在發病前或發病初期施葯。

18.稻瘟凈

理化性質和作用特點

原葯為黃色或棕黃色油狀液體,有特殊臭味,能溶於水,易

❹ 常用的化學殺菌劑有哪些

按化學成分來源和化學結構可分為:

無機殺菌劑(硫磺、硫酸銅、波爾多液、石硫合劑)、有機殺菌劑(有機硫類、有機磷類、有機錫類、氨基甲酸酯類、苯並咪唑類、三唑類、雜環類)生物殺菌劑(多氧清(多抗黴素)、井岡黴素、春雷黴素、鏈黴素)

農業生產中常見的殺菌劑分類
2、按作用方式或機制可分為:

保護劑(波爾多液、百菌清、代森錳鋅)

治療劑(甲基托布津、多菌靈、三唑酮、腈菌唑、霜脲氰)

農業生產中常見的殺菌劑分類
3、按使用方法可分為:

土壤處理劑(五氯硝基苯)

葉面噴灑劑(三唑酮、多菌靈、代森錳鋅)

種子處理劑(咪鮮胺、苯醚甲環唑)

❺ 殺菌劑有哪些

目前登記用於生物殺菌劑的有真菌、細菌、抗生素及植物源殺菌劑。

❻ 常見的幾種殺菌劑及其特性

一、波爾多液 是一種良好的保護性殺菌劑,由硫酸銅、生石灰和水配製而成,根據硫酸銅和生石灰用量不同可分為等量式(1:1),半量式(1:0.5),多量式(1:3)和倍量式(1:2)等數種。配製時,先各用一半的水化開硫酸銅和生石灰,然後將硫酸銅倒入生石灰溶液中,並用棍棒攪拌均勻即可。配成的波爾多液呈天藍色的膠體懸浮液,呈鹼性,粘著力強,能在植物表面形成一層薄膜,有效期可維持半個月左右。波爾多液不耐貯存,必須現配現用,不能與忌鹼農葯混用。可防治黑斑病、銹病,霜霉病,灰斑病等多種病害。

二、石硫合劑 也是一種保護性殺菌劑,以生石灰,硫磺粉和水按1:2:10的比例經過熬制而成,原液為深紅褐色透明液體,有臭雞蛋味,呈鹼性。配製時,先將水放鍋中煮開,倒入1份生石灰,等石灰溶解後,再加入先用少量水調成糊狀的2份硫磺粉,邊加邊攪拌,加畢用大火燒沸1小時左右,等

葯液呈紅褐色時停火,冷卻後,濾去沉渣,即為石硫合劑原液,其波美充度一般為20-24。原液在使用前必須稀釋,休眠期噴灑可用波美3-5度,生長期只能用波美度0.3-0.5的稀釋液。能
防治白粉病,銹病,霜霉病,穿孔病,葉斑病等多種病害,還可防治粉虱,葉蟎,介殼蟲等害蟲。

三、百菌清 有保護和治療作用,殺菌范圍廣,殘效期長,對皮膚和粘膜有刺激作用。常用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1000倍液噴霧防治銹病,霜霉病,白粉病,黑斑病,炭病,疫病等病害。不能與強鹼性農葯混用。

四、多菌靈 是一種高效低毒,廣譜的內吸殺菌劑,具有保護和治療作用,殘效期長。一般用50%可濕性粉劑1000-1500倍液噴霧防治褐斑病,菌核病,炭疽病,白粉病等病害,也可用拌種和土壤消毒,拌種時,用量一般為種子重量的2-3/1000。

五、托布津 是一種高效低毒、廣譜的內吸殺菌劑,具有保護和治療作用,殘效期長,其殺菌范圍和葯效和多菌靈相似,對人畜毒性低,對植物安全。常用50%的可濕性粉劑500-1000倍液噴霧防治白粉病,炭疽病,煤污病,白絹病,菌核病,葉斑病,灰霉病,黑斑病等病害,常用的還有甲基托布津。

六、代森鋅 是一種廣譜性有機硫殺菌劑,呈淡黃色,稍有臭味,在空氣中或日光下極易分解,常用65%的可濕性粉劑400-600倍液噴霧防治褐斑病,炭疽病,猝倒病,穿孔病,灰霉病,白粉病,銹病,葉枯病,立枯病等,不能與鹼性或含有銅,汞的葯劑混用。

七、退菌特 是一種有機砷,有機磷混合殺菌劑,白色粉末,難溶於水,易溶於鹼性溶液中,在酸性高溫及潮濕的環境中易分解。一般用50%的可濕性粉劑1000-1500倍液,或80%的可濕性粉劑2000-2500倍液噴霧防治炭疽病,銹病,立枯病,白粉病,菌核病等病害。

八、苯來特 是一種廣譜性的內吸性殺菌劑,兼有保護和治療作用,不溶於水,微有刺激性臭味,葯效期長,常用50%的可濕性粉劑2000-5000倍液噴霧防治灰霉病,炭疽病,白粉病,菌核病等病害。

九、代森銨 殺菌力強,兼有保護和治療作用,分解後,還有一定肥效作用,呈淡黃色液體,常用1000倍液噴霧防治白粉病,霜霉病和葉斑病,也可用200-400倍液澆灌土壤防治立枯病。

十、鏈黴素 為白色粉末,一般用100-200毫克每升濃度噴霧,灌根或注射,防治細菌性病害,霜霉病等。

❼ 常見農葯殺菌劑品種,區別你有哪些了解呢

常見的殺菌劑應該都知道,比如百菌清、多菌靈、霜霉威等殺菌劑,也許很多人都知道它們是殺菌的,但是它們之間有什麼區別,比如百菌清和多菌靈的區別,它們有什麼不同的殺菌效果,殺菌效果的持續時間,哪個強?




對於內吸劑,即葯劑能被作物吸收進入體內而不失效,能引起植物體內的病菌,這種葯劑也叫化學處理劑,一般用於植物的發病,但多數內吸劑也有觸殺作用。多菌靈就屬於這一類。對於消毒劑,它是將消毒劑沉積在植物表面與病原體接觸時殺滅或抑制細菌,這類葯劑或不能被植物吸收或被植物吸收後立即分解無效,對植物內部的細菌不產生作用。百菌清就是其中之一。保護性殺菌劑主要用於施用後在植物表面形成一層薄膜,使細菌無法感染。




這類殺菌劑對氣傳病原體特別有效,如用波爾多液對各種作物的霜霉病;處理植物種子或幼苗可防治種傳病害的感染,如三唑酮拌種可防治穀物煙病;多菌靈浸泡甘薯幼苗可防治苗期病害;福美雙和多菌靈的土壤處理可防治各種作物的土傳病害,如貓眼病和立枯病。


小編針對問題做得詳細解讀,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如果還有什麼問題可以在評論區給我留言,大家可以多多和我評論,如果哪裡有不對的地方,大家也可以多多和我互動交流,如果大家喜歡作者,大家也可以關注我哦,您的點贊是對我最大的幫助,謝謝大家了。

❽ 菌類常用滅菌葯劑有哪些

(一)甲醛 又名福爾馬林。為無色透明液體,有強烈的刺激氣味,標准福爾馬林含甲醛37%~41%,有強酸性反應,能與水或酒精以各種比例相混合。具有強烈的殺菌作用。0.1%~0.25%的甲醛溶液,在6~12小時內能殺滅細菌、芽孢及病毒。其殺菌機理為凝固蛋白質,還原氨基酸,屬廣譜性殺菌劑。性穩定,耐貯存,受有機物影響小。常用於接種時對空氣進行熏蒸消毒或對環境噴灑消毒。也用於物體表面滅菌。此外,用1∶9的水稀釋液,可作為浸制食用菌標本的固定劑和防腐劑。存放後如有白色沉澱出現,可加數滴硫酸溶解。它對人的皮膚、眼睛刺激性很強,使用時要注意防護。可噴灑25%氨水,用量為甲醛的3/4,10~30分鍾後可消除甲醛殘余氣味。

(二)高錳酸鉀 俗名灰錳氧。分子式:KMnO4。暗紫色晶狀體,有金屬光澤,性穩定,耐貯藏。易溶於水,呈紫紅色溶液,其水溶液在酸鹼條件下都不穩定,也易為醇類、亞鐵鹽、磺化物等分解。高錳酸鉀是強氧化殺菌劑,240℃分解放氧。

在灰樹花生產中,常用0.1%~0.2%的溶液,對床架、器皿、用具和皮膚表面滅菌。因是強氧化劑,其水溶液在酸鹼條件下很不穩定,要隨配隨用。0.01%~0.1%濃度的溶液作用10~30分鍾,可殺滅微生物營養體。5%溶液作用24小時,可殺滅細菌芽孢。其殺菌機理是使蛋白質和氨基酸氧化,並使酶失活,導致菌體和芽孢死亡。溫度升高可加強殺菌作用,有機物可降低殺菌效果,碘化物和還原劑對其有拮抗作用。本品與福爾馬林混合進行熏蒸滅菌,可產生甲醛氣體。本品具有腐蝕性,勿以濕手取葯。

(三)酒精 化學名稱乙醇。無色透明液體,易揮發。使用優點是作用較快,性質穩定,無腐蝕性,基本無毒;缺點是有效濃度高,不能殺傷細菌芽孢,僅對細菌營養體、病毒與真菌孢子有殺傷作用。60%~70%溶液作用5分鍾可殺死細菌營養體,對細菌孢子則需作用30~60分鍾。殺菌機理是使蛋白質脫水變性,干擾微生物新陳代謝,抑制其迅速繁殖並有溶菌作用。消毒用酒精配製成70%溶液,濃度低消毒時間長;濃度高可使菌體表面蛋白質脫水凝固而形成保護層,反而妨礙其向深度滲透,降低殺菌作用。配製方法是,量取95%酒精75毫升,加20毫升冷開水即可。一般用於菌瓶試管外表、接種工具及皮膚消毒。

(四)新潔爾滅 陽離子型表面活性殺菌劑。含季銨鹽5%。化學名稱為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銨。分子式:C22H38NBr。為淡黃色膠狀體,具有芳香氣味,極苦。易溶於水,溶液澄清,呈鹼性反應,振搖時能產生大量泡沫。耐光,耐熱,無揮發性,可長期貯存。高稀釋度時能抑菌,高濃度則可殺菌。

殺菌機理是吸附於菌體表面,改變細胞壁的透性。還能降低表面張力,促使物體表面的油脂被乳化而兼起清潔作用。對人體無刺激性,對器械也無腐蝕性,是一種無毒的殺菌劑。在灰樹花生產中,常用0.25%的水溶液對雙手和器皿揩抹消毒,但有效期時間短,應隨配隨用。

(五)氣霧消毒盒 商品為灰色粉劑。採用國際DCC-NA為主劑,輔以國內煙熏供熱劑為載體,利用煙霧的熱力及其無孔不入的特性,對接種箱、接種室、發菌室、栽培房等進行全方位的消毒。在室溫18℃、相對濕度75%的條件下,對各種雜菌及病毒均有殺滅作用。本品易燃,使用時點火即產生氣霧,含有氯味,對金屬有腐蝕性。

(六)硫磺 殺菌劑和殺蟎劑,黃色固體,在115℃下熔化成黃色易流動的液體。在160℃下變黑、變黏、不溶於水,微溶於乙醇和乙醚。可被水緩慢溶解。除礦油外,可與大多數農葯混用。可加工成粉劑,為防止因靜電而結球,常加入10%的惰性物質;也可加工成可濕性粉劑或微粒膠體懸浮劑。在灰樹花生產中,常用於接種室、發菌室和菇房等空間熏蒸消毒。無內吸活性。殺菌機理:硫磺粉燃燒後產生SO2,其與水作用生成亞硫酸(H2SO3),亞硫酸附著於菌體細胞,能奪取細胞中的氧,菌體細胞因脫氧而死亡。為此,熏蒸時一定要將培養室噴濕。

(七)升汞 重金屬鹽型殺菌劑。化學名稱為氯化汞。分子式:HgCL2。白色結晶性粉末,溶於水。和其他重金屬鹽類一樣,對細菌具毒性,殺菌力特強。

殺菌機理是重金屬離子帶陽電,容易和帶陰電的菌體蛋自相吸附,使其變性或沉澱。如汞能與細菌蛋白中的-SH基相結合,使某些以-SH為必要基團的酶類失去活性,而使細菌的生長和繁殖受到嚴重影響。在灰樹花生產中,常用於分離材料的表面滅菌,一般是用0.1%~0.2%濃度的溶液對材料作揩擦或浸泡。

(八)多菌靈 又稱棉萎靈、苯並咪唑44號。廣譜內吸性氨基甲酸酯類殺真菌劑。化學名稱:N-(苯鮩咪唑基)-氨基甲酸甲酯。分子式:C9H9O2N3。純品為白色晶狀粉末,工業品為棕色粉末。溶點306℃。對人、畜低毒。小鼠LD50(LD50為致死中量,即殺死50%試驗動物所需要的葯量)大於5000毫克/千克。殘效期10天左右。

多菌靈的殺菌機理干擾菌體細胞的有絲分裂過程。對子囊菌類中的某些病原菌以及大部分半知菌類的病原菌有防治效果,對藻狀菌類效果較差。市售主要劑型有25%和50%可濕性粉劑,還有40%乳劑。配成0.25%濃度的水溶液進行噴霧,可以防治木霉、輪枝孢霉、疣孢霉及部分鐮刀菌引起的病害。在灰樹花生料栽培中,配成0.1%~0.2%的水溶液用於拌料,對防治木霉、鏈孢霉等多種黴菌污染有較好效果。但不能與銅制劑混用。且對木耳、銀耳、猴頭菌等菌絲體生長有抑製作用。

(九)苯菌靈 廣譜內吸性雜環類殺菌劑。商品為苯萊特,又名苯拉特等。化學名稱:甲基-1-(丁基氨基甲酸)-2-苯並脒唑氨基酸酯。分子式:C14H18N4O3。純品為白色結晶,熔點290℃,微有刺激性臭味。不溶於水,微溶於乙醇、氯仿、二甲基甲醯胺、丙酮等有機溶劑。乾燥狀態下穩定,在水溶液中可水解生成苯並脒唑氨基甲酸甲酯。對金屬無腐蝕性。工業品純度97%~99%。對多種真菌性病害有預防和治療效果。但是對子囊菌中的鏈格孢屬、多數藻狀菌及擔子菌無效。常用作灰樹花病害的防治劑。它的毒性較低,大鼠口服LD50大於10000毫克/千克。加工劑型為50%可濕性粉劑。常稀釋為800~1000倍液在菇棚噴霧。

(十)百菌清 有機氯保護性廣譜殺菌劑。化學名稱:四氯間苯二腈,也稱2,4,5,6-四氯-1,3-二氰基苯。分子式:C8CL4N2,純品為白色無味結晶,難溶於水,能溶於丙酮、二甲苯等有機溶液。工業品純度98%,淡黃色、稍有刺激性氣味。在常溫下性質穩定,對鹼、酸水溶液及紫外線也穩定,無腐蝕性。對人、畜毒性低。大鼠口服LD50大於10000毫克/千克。對皮膚和黏膜有輕微刺激。加工劑型為75%可濕性粉劑。稀釋600~800倍噴灑菇床及菇(耳)木,可防治木霉等。在發病初期噴1次,以後每隔7~10天再噴1次。注意眼睛、皮膚防護,避免與石硫合劑混用。

閱讀全文

與工業廣譜殺菌劑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工業類大專有哪些專業 瀏覽:19
污物工業廢水的數值是什麼 瀏覽:950
寶馬車要預熱多久 瀏覽:353
寶馬到寧波港到湖州需要多久 瀏覽:680
汽車外表去污和拋光哪個價錢高 瀏覽:977
18款賓士v後窗玻璃怎麼打開 瀏覽:102
永州奧迪改裝升級店哪裡好 瀏覽:269
賓士空調壓力多少bar正常 瀏覽:743
汽車小機器人紅了是什麼情況 瀏覽:350
台山工業新城有哪些工廠招工 瀏覽:327
寶馬ix3跟x3什麼區別 瀏覽:199
王健林座駕賓士加長版值多少錢 瀏覽:450
賓士車的倒車影像在哪個位置 瀏覽:512
汽車一年的保險費多少 瀏覽:908
哪個廠家生產的純電動汽車電池好 瀏覽:289
哪裡奧迪a六降價15萬 瀏覽:714
奧迪空調調多少度合適 瀏覽:70
如何在寶馬上安裝西瓜視頻 瀏覽:400
南京到金壇的汽車在哪裡 瀏覽:752
工業縫紉機怎麼維修 瀏覽: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