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國建國來四大老工業基地是什麼
四大工業基地指的是中國遼中南工業基地、京津唐工業基地、滬寧杭工業基地(長江三角洲工業基地)和珠江三角洲工業基地。
1、遼中南重工業基地
遼中南重工業基地,煤鐵資源豐富,水陸交通便利,勞動力豐富,農業資源支持,又有國家政策支持,土地租金不高等。
2、京津唐工業基地
京津唐工業基地,資源豐富(華北油田、開灤煤田、長蘆鹽場、棉花等);交通便利,科技發達,勞動力豐富,市場廣闊;能源充足(靠近山西能源基地)。
3、滬寧杭工業基地
滬寧杭工業基地工業基礎雄厚,科技力量強,水陸交通便利,勞動力豐富,素質高,市場廣闊,經濟腹地寬廣,工業聯系好,有政策扶持。
4、珠江三角洲工業基地
海陸交通便利,勞動力豐富,靠近港澳地區便於引進外資和技術管理,地處僑鄉,藉助華僑和華人引進外資和技術,市場經濟發達。
(1)哈爾濱歷史有哪些工業擴展閱讀:
滬寧杭工業基地依託上海市這個解放前的經濟中心,長期左右著華東地區乃至全國的經濟發展。尤其是九十年代,小平同志南巡之後,上海浦東地區迅速發展,帶動長三角其他城市的經濟發展。
滬寧杭工業基地地處我國中部,瀕臨黃海、東海,擁有得天獨厚的長江航運,以點連線,以線帶面,帶動東部地區,長江流域經濟的迅速發展。
所以,在中國市場上有這么句話,八十年代看深圳,九十年代看浦東。直至今日,長三角地區也散發著巨大的活力。
2. 哈爾濱都有哪些歷史遺跡
哈爾濱作為一個近代興起的城市,在興起緣由有些類似上海,都是因大量的外籍人士,以及便利的交通,作為一個東西方交流的口岸城市,但又有自身獨特的風情。
哈爾濱在民國年間作為一個國際性商埠城市,大量的西方人士在此定居,留下了大量西式建築。
日本軍部曾以石井部隊、東鄉部隊、關東軍防疫給水部的名義:從事人體實驗、動物實驗、生化武器研究生產等戰爭犯罪活動。1936年開始在哈爾濱平房建立細菌武器研究生產基地。
這一段罪惡的歷史,始作俑者卻百般逃避。日軍在這里做著慘無人道的凍傷、鼠疫等各類實驗。其中最讓人感到無力恐怖的實驗,是一名731軍官說的話,“人凍傷之後,最快的治癒方法就是在37攝氏度的溫水下浸泡,直到消退為止。”
3. 哈爾濱工業介紹
2008年,哈爾濱市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868.2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13.2%,連續15年保持兩位數增長。其中,第一產業實現增加值390.2億元,增長6.9%;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1077.6億元,增長14.5%;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1400.4億元,增長13.9%。三次產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分別為7.5%、40.7%和51.8%。三次產業結構為13.6∶37.6∶48.8。人均地區生產總值29012元,比上年增長12.6%。
全年完成農林牧漁業總產值670億元,比上年增長7%。糧食總產量首次突破百億公斤,達105.4億公斤,比上年增長8.1%,創歷史新高。
[1]工業生產穩步增長大項目建設成效顯著
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增加值513.5億元,比上年增長14.7%。其中,四大主導產業實現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達到83.1%。
全年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341.3億元,比上年增長30.2%,比上年提高2.9個百分點,增幅創1994年以來新高。全年在建項目中計劃總投資1億元以上的大項目238個,共完成投資493.0億元,佔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為36.8%。
房地產開發
房地產平穩增長。全年房地產開發完成投資215.8億元,比上年增長15.1%,佔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為16.1 %,比上年下降3.6個百分點。房地產開發施工面積1610.8萬平方米,增長7.2%;竣工面積467.3萬平方米,下降33.1%;商品房銷售面積586.1萬平方米,下降21.7%。
消費品市場較為繁榮利用外資規模擴大
全年完成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264.0億元,比上年增長22.0%。全市擁有各類商品交易市場275個,其中年成交額超億元的商品交易市場47個,成交額482億元;超10億元的11個,成交額363億元。
全年實現進出口總值36.4億美元(海關口徑),比上年增長21.6%。全年實現出口總值17.5億美元,增長11.0%;進口總值19.0億美元,增長33.3%。全年實際利用外資5.7億美元,比上年增長28.1%,新批准外商直接投資項目82個,合同外資金額4.4億美元;直接使用外資金額5.4億美元,增長22.3%。
4. 哈爾濱有哪些比較好的工業
1、哈爾濱飛機製造公司 2、哈爾濱軸承廠 3、哈爾濱汽輪機廠 4、哈爾濱東安發動機製造公司 5、哈葯1-6廠、總廠 6、世一堂制葯廠 7、秋林公司 8、哈爾濱電機廠 9、哈爾濱啤酒廠 10、哈爾濱亞麻廠 11、哈爾濱鍋爐廠 。。。。。。
5. 東北地區的老重工業基地有哪些
遼寧省:
1、沈陽市:沈陽第一機床廠、沈陽航空工業學院、沈陽風動工具廠
2、撫順市:撫順西露天礦、撫順鋁廠、撫順勝利礦
3、阜新市:阜新平安(五龍)立井、阜新海州露天煤礦、阜新電站
吉林省:
1、長春第一汽車製造廠
2、中國石油吉林石化公司
3、吉林染料廠
黑龍江:
1、哈爾濱:哈爾濱電機廠、哈爾濱汽輪機廠、哈爾濱東安機械廠
2、其他:鶴崗東山1號立井、鶴崗興安台洗煤廠、雞西城子河洗煤廠
(5)哈爾濱歷史有哪些工業擴展閱讀
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目標:
1、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經濟保持又好又快發展。在優化結構、提高效益、降低消耗的基礎上,實現人均地區生產總值比2002年翻一番。
2、經濟結構調整取得較大成效。服務業比重、非公有制經濟增加值佔地區生產總值比重均有明顯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增強,形成一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知名品牌和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優勢企業。
3、可持續發展能力明顯增強。資源利用效率顯著提高,生態環境惡化趨勢基本遏制,遼河、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和區域大氣污染治理取得顯著進展,海洋生態環境得到改善。
4、社會發展水平明顯提高。基本公共服務得到改善,教育、衛生、社會保障體系逐步健全,貧困人口繼續減少。防災減災能力增強,社會治安和安全生產狀況進一步好轉。
5、改革開放取得突破性進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不斷完善,體制機制創新取得重大突破,國有企業改制基本完成。形成以沿海、沿邊和主要城市為重點的對外開放格局。進一步發展對外經濟合作,對外貿易繼續保持較快增長,利用外資質量和水平有較大提高。
6. 哈爾濱的歷史
哈爾濱的歷史源遠流長,是一座從來沒有過城牆的城市。早在兩萬兩千年前,舊石器時代晚期,這里就已經有人類活動。大約5000年前,哈爾濱地區進入新石器時代。
大約3000年前,殷商晚期,哈爾濱進入青銅時代,屬於黑龍江地區最早的古代文明國家——白金寶文化的分布區域。哈爾濱是金、清兩代王朝的發祥地。
金收國元年(1115年),金代在上京(哈爾濱阿城區)建都。金大定十三年(1173年),上京重新被立為陪都。元、明時,哈爾濱又成為成吉思汗三弟斡斤家族的領地和奴爾干都司的轄地。
明末清初時期,女真人曾用此城遺存的建築材料在原地修築阿勒楚喀要塞。清朝建立後,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在阿城設阿拉楚喀副都統,哈爾濱為其所轄,屬於吉林將軍。
清末民初哈爾濱屬於吉林省濱江縣治。清中後期,隨著「京旗移墾」和「開禁放荒」政策的實施,大量滿漢百姓移居哈爾濱地區。
哈爾濱是中國馬克思主義思想傳播較早、工人和學生運動比較活躍的城市。民國十二年(1923年),哈爾濱成立東北地區第一個黨組織。
民國十六年(1927年),在哈爾濱召開了東北地區第一次黨代會,並成立滿洲臨時省委。哈爾濱成為黨領導東北人民進行革命斗爭和後來抗日斗爭的指揮中心。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哈爾濱從日偽統治下解放,人口70餘萬。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4月28日,哈爾濱正式建立人民政權,成為全國解放最早的大城市。
(6)哈爾濱歷史有哪些工業擴展閱讀:
哈爾濱歷史悠久,不僅薈萃北方少數民族的歷史文化,而且是中外文化融合的名城。哈爾濱文廟、極樂寺與西方古典式建築及造型奇特的東正教、天主教、基督教的教堂相映成輝。
被世人譽為"東方小巴黎",「東方莫斯科」。哈爾濱自然風光旖旎,四季分明,多姿多彩,太陽島、東北虎林園、松花江畔斯大林公園、松峰山、二龍山、玉泉狩獵場和亞布力都是著名的旅遊勝地。
哈爾濱還是世界冰雪文化發源地之一,亞布力高山滑雪、兆麟公園冰燈游園會、松花江上冬泳、雪雕、冰雪游樂、一年一度的冰雪大世界在國際上享有盛譽。此外,還有馳名中外的"哈爾濱之夏音樂會"、每年一屆的中國哈爾濱經濟貿易洽談會。
哈爾濱位於最北端,是我國緯度最高、氣溫最低的大都市。四季分明,冬季漫長寒冷,而夏季則顯得短暫涼爽。
哈爾濱的集中降水期為每年7至8月,集中降雪期為每年11月至次年1月。年平均溫度3.6℃。最冷的1月份,平均氣溫為-13.2℃至-24.8℃,最熱的7月份,平均氣溫為18.1℃至22.8℃。
3-5月份為春季,易發生春旱和大風,氣溫回升快而且變化無常,升溫或降溫一次可達 10℃左右。6-8月份為夏季,炎熱濕潤多雨,7月份平均氣溫19 ~ 20℃,最高氣溫達38℃。
平均降水量佔全年的60%-70%,由於降水集中,間有暴雨,易發生洪澇災害。9-11月份為秋季,降雨明顯減少,晝夜溫差變幅較大,9月份平均氣溫為10℃。
10月份北部地區已到0℃,南部地區2-4℃。12-次年2月份為冬季,漫長而寒冷乾燥,雪覆大地。1月平均氣溫-15℃ ~ -30℃,最低氣溫曾達 -52.3℃。
7. 哈爾濱建成機械廠歷史
哈爾濱建成集團有限公司(原哈爾濱建成機械廠)地處北國名城哈爾濱,創建於 1952 年,是中國兵器工業集團公司所屬軍民結合型骨幹企業。現有職工 6000 餘人,佔地面積 2400 萬平方米,固定資產凈值 3 億元。
公司已通過 ISO - 9001 國際質量保證體系認證,同時具有自營出口權。公司現有各類中高級工程技術人員 500 多人,營銷人員 100 多人。我公司產品遍及除台灣省以外的全國各省市、自治區,深受廣大用戶歡迎。
專用車產品上有:中德、中韓合作的建成通用儲運設備製造公司 ,中南合資的哈爾濱建薩專用汽車製造有限公司,公司設有專用車研究發展中心,有著很強的產品開發能力。民品生產還有建成機電設備製造公司,哈爾濱市建成工業公司。
經過近 40 年的民用產品開發和產品結構優化,已經形成三大系列民用主產品,涉及焊接、沖壓、機加、化工等 20 多學科工種,在同行業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我公司是國家定點生產改裝汽車的廠家。產品包括:輕質燃油運油罐車、加油罐車、液態食品運輸車、爆破器材運輸車、廂式車、散裝物料運輸車、水泥攪拌車、啤酒車、冷藏車、酒精車、瀝青車、豆油車、灑水車、吸污車、垃圾車、軍用指揮方艙車等。半掛車有:低欄半掛運輸車、鵝頸低平板半掛車、轎車運輸半掛車等。底盤採用各類國產和進口底盤,可根據用戶要求設計不同規格產品。我公司改裝車產品均列入國家汽車產品目錄。
我公司本著"質量第一、信譽至上"的經營宗旨,願為廣大用戶提供優質產品,優良服務,竭誠歡迎各界朋友蒞臨哈市,洽談業務,同時領略素有東方莫斯科之稱的哈爾濱冰雪文化和異域風情。
8. 哈爾濱的歷史
「哈爾濱」地名來源於女真語「阿勒錦」「哈喇賓」「哈喇賓忒」,漢譯為光榮、榮譽、名譽等含義。據《金史·本紀卷二》。 近年來,哈爾濱市社科院地方史研究所所長王禹浪集十年研究成果提出的「天鵝論」。 這一說法主張哈爾濱的原始語音是「galouwen」,即「哈爾溫」,本意是「天鵝」之意。女真語中天鵝一詞是摹聲詞,天鵝叫起來是「嘎魯——嘎魯」即「kaloun——kalou」,而黑龍江流域、松花江流域的廣闊濕地與河流兩側,正是天鵝遷徙時的必經之地。那麼這個音怎麼轉變為哈爾濱的呢?原來,古代中原音韻中沒有北方少數民族常發的「嘎」音,所以在地名中出現的「嘎」、「喀」等音,基本都寫成「哈」、「合」或「阿」。「爾」則更是具有特色的北方少數民族發音。 關於哈爾濱地名由來至今史學界上存在幾種爭論: 1.天鵝論:許多女真語言學家、歷史學家、考古學家都對這一成果深表贊同,認定其為目前哈爾濱地名由來的「通說」。 2.滿語「打魚泡」或「曬漁網」之說:這一說法1898年出自一個俄國采礦工程師之口,1922年《哈爾濱指南》和1929年《濱江塵囂錄》都沿用了此說。 3.蒙語「平地」說:這是1913年魏聲和先生在《吉林地誌》中提出的,從發音角度跟蒙語相碰得出的結論。 4.俄國「大墳墓」之俄語「大墳墓」之說:見於1928年俄文版《商工指南》一書,說明俄國人一開始就有永久佔有此地之意。 5.「人名」說:這種說法純粹是一種猜測,《東省鐵路沿革史》中認為這個詞可能是從前某個強大的統治者的名字。這一猜測有可能是對的,但到底是誰的名字,似乎無從考證。 6.滿語「鎖骨」說:這又是完全的音譯,因滿語「哈拉吧」是鎖骨之意,由此推論。 7.滿語「哈勒費延」及「扁」說:這個譯音很有些相似,「哈勒費延」在滿語中是「扁」的意思,引申為「狹長」,象形之意。 8.通古斯語「渡口」說與「船渡場」說:這也是俄國人的研究成果,認為哈爾濱一詞源於通古斯語,含義為船隻停泊之地。 9.女真語「阿勒錦」說:「阿勒錦」譯為漢語有名譽、榮譽、聲譽等含義。此說依據在《金史·本紀·卷二》中,流傳較廣。
歷史沿革
哈爾濱的歷史源遠流長,是一座從來沒有過城牆的城市。早在22000年前,舊石器時代晚期,這里就已經有人類活動。大約5000年前,哈爾濱地區進入新石器時代。大約3000年前,殷商晚期,哈爾濱進入青銅時代,屬於黑龍江地區最早的古代文明國家——白金寶文化的分布區域。 哈爾濱是金、清兩代王朝的發祥地。公元1115年,金代在上京(哈爾濱阿城市)建都。19世紀末,哈爾濱已出現村屯數十個,居民約3萬人,交通、貿易、人口等經濟因素開始膨脹,為城市的形成與發展奠定了基礎。 1896年至1903年,隨著中東鐵路建設,工商業及人口開始在哈爾濱一帶聚集。中東鐵路建成時,哈爾濱已經形成近代城市的雛形。20世紀初,哈爾濱就已成為國際性商埠,先後有33個國家的16萬余僑民聚集這里,19個國家在此設領事館。[8]與此同時,中國民族資本也有了較大發展,建立起哈爾濱在當時的北滿經濟中心和國際都市地位。 哈爾濱是中國馬克思主義思想傳播較早、工人和學生運動比較活躍的城市。1923年,哈爾濱成立東北地區第一個黨組織。1927年,在哈爾濱召開了東北地區第一次黨代會,並成立滿洲臨時省委。哈爾濱成為黨領導東北人民進行革命斗爭和後來抗日斗爭的指揮中心。 1932年,哈爾濱淪為日偽統治。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哈爾濱人民進行了艱苦卓絕的斗爭,先後涌現出趙尚志、楊靖宇、李兆麟、趙一曼等名垂千古的民族英雄和革命烈士。1945年,哈爾濱從日偽統治下解放,人口已達70餘萬。1946年4月28日,哈爾濱正式建立了人民政權,成為全國解放最早的大城市。 新中國成立後,哈爾濱迅速恢復和發展國民經濟,在「一五」時期,哈爾濱是國家重點建設城市之一,前蘇聯援建的156項重點建設工程,有13項設在哈爾濱,成為國家重要工業基地,並迅速由一個消費城市轉變為新興工業城市。1958年至1965年,哈爾濱經歷了「大躍進」和經濟調整的曲折發展過程。「文化大革命」期間,哈爾濱的國民經濟遭到嚴重挫折,正常的經濟、社會秩序受到嚴重破壞。 1996年,國務院批准松花江地區與哈爾濱市合並組成新的哈爾濱市。哈爾濱市轄七區十二縣(市),行政區劃面積5.3萬平方公里,全市總人口948.3萬人。 2004年2月4日,國務院批准了哈爾濱市部分行政區劃調整。調整後的哈爾濱市轄道里、道外、南崗、香坊、動力、平房、松北和呼蘭8個區和賓縣、巴彥、依蘭、延壽、木蘭、通河、方正7個縣,代管五常、雙城、阿城、尚志等4個縣級市。全市總面積53068平方公里,其中市區面積4272平方公里;人口974.84萬人,其中市區人口398.96萬人。 2006年8月15日,國務院批准哈爾濱市對部分行政區劃進行調整,即:撤銷動力區、香坊區,組建新的香坊區;撤銷阿城市,設立阿城區;將阿城市永源鎮、巨源鎮劃歸道外區管轄。調整後的哈爾濱市轄道里、道外、南崗、香坊、平房、松北、呼蘭、阿城8個區和賓縣、巴彥、依蘭、延壽、木蘭、通河、方正7個縣,五常、雙城、尚志3個縣級市,全市總面積53068平方公里,其中市區面積7086平方公里,市區人口464.24萬人。
9. 哈爾濱的歷史誰知道哈爾濱到現在有多少年的歷史
哈爾濱市位於東經125°42′-130°10′,地處中國東北北部,黑龍江省南部。哈爾濱是黑龍江省省會,也是東北部最大的城市,全市面積56579平方公里,人口455.79萬,其中市區人口247.72萬,現轄7個區、12個縣鄉市
哈爾濱市的歷史源遠流長,據考古證實,早在兩萬兩千多年前,哈爾濱一帶就有人類活動,大約在距今五千年哈爾濱地區開始進入新石器時代,大約距今三千年左右的殷商晚期哈爾濱開始進入青銅器時代,屬於黑龍江地區最早古代文明國家-白金寶文化的分布區域;是中國金清兩代王朝的發源地,十九世紀末,隨著中東鐵路的修建,哈爾濱從一個古老城市逐漸發展成為一個多民族的聚居地,居民以漢族為主,還居住著滿、回、蒙古、韓鮮等多個民族。19世紀末在現在的哈爾濱地區范圍已分布村屯數十個,居民約3萬人,這一地區的交通、貿易、人口等經濟因素開始膨脹,並為以後城市的形成與發展奠定了基礎。
哈爾濱在全國是馬克思共產主義思想傳播較早、工人和學生運動比較活躍的城市。
哈爾濱市是中國的重要工業城市,形成了以機電工業為主體,輕工、紡織、醫葯、食品、汽車、冶金、電子、建材、化工等行業門類齊全的工業體系,哈爾濱電站集團、飛機製造公司、東北輕合金加工廠、工量集團、亞麻集團等是全國同行業中的重點企業,哈爾濱電機有限公司、汽輪機有限公司、鍋爐有限公司生產的水、火電站設備,佔全國裝機總容量的三分之一,被譽為中國?quot;動力之鄉",哈爾濱飛機製造公司研製生產的Y-12通用飛機首家獲得國際認證,精密儀器、儀表、電纜、電線、絕緣材料、繼電保護裝置等產品。在數量和技術上都處於國內領先地位
哈爾濱是全國特大城市之一,它既是一座歷史名城,又是一座金融名城,早在本世紀十年代末,金融業已在哈爾濱興起,改革開放後,哈爾濱金融業迅速發展,到1999年末,全市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1009億元,非銀行金融機構已達99家。
1998年松花江發生歷史罕見的特大洪水,在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的領導和人民解放軍指戰員及武警官兵的全力支持下,全市人民團結奮戰,取得抗洪斗爭的偉大勝利
哈爾濱——黑龍江天鵝項下的明珠,聞名的冰雪之都,充滿異國情調的城市。在過去的很長一段時間里,哈爾濱一直被認為是一個年輕的城市。但最近在哈爾濱,一個關於這座城市歷史紀年的話題引起了人們的關注。哈爾濱市社會科學院地方史研究所所長李士良提出,哈爾濱城史應該以女真族在阿城建都為紀元,距現在是890年。而黑龍江省文史研究館館員李興盛則認為,哈爾濱城史應該以清政府在哈爾濱設立行政機構即設治為紀元,那麼哈爾濱的歷史應該是100年。哈爾濱到底是古老還是年輕,是890年100年?
哈爾濱890年歷史之說
哈爾濱其實並不是一個年輕的城市。它是一座古老的城市,有著890年的悠遠歷史。
金朝1115至1234年間的都城——今阿城市白城地區
時間可以追朔到公元1115年,那時在北方的女真族已日益強大,並開始逐鹿中原。1月1日,女真族首領完顏阿骨打在現今哈爾濱東南約25公里的阿城市白城地區,建國定都。史稱金代上京會寧府。他的繼承人金太宗吳乞買開始大規模興建宮殿。到1153年海陵王完顏亮把都城遷往燕京,也就是現在的北京。2004年北京舉行建都850周年就是以此為建都歷史的起點。
上京會寧府以今天哈爾濱地區的阿什河中、下游為統治中心,是大金帝國的第一個京師都城,大金國初期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的中心。今天的哈爾濱在當時則成為金上京的京畿之地。又由於哈爾濱地近阿什河與松花江的交匯點上,其優越的地理位置則成為金上京北部近畿的門戶。而且當時的哈爾濱是金上京地區水陸交通最為繁忙地區。
史料記載,金代之後,哈爾濱又經歷了元明清三朝,在這階段,哈爾濱城史經歷了文化衰落、停滯和再復興時期。清末,「哈爾濱」已有村屯數十個,人煙稠密,商品經濟發達。後人解說哈爾濱的名稱叫「阿勒錦」,還有人說是「天鵝」。但是不管是「阿勒錦說」、還是「天鵝說」,均源於金代的女真語,這也說明早在800多年前,哈爾濱的地名已載入史冊。
截至1985年,哈爾濱已發現金代居住址和墓葬址達百餘處,城址八處。特別是1983年以來對哈爾濱市新香坊金代墓群的發掘和近年來被譽為「塞北馬王堆」的金代齊國王墓的出土,更是引起了人們極大的震驚和關注。
李士良認為,城市的歷史紀元,它的上限一般是應從該地最早建城鎮的年代開始算起的。城市有形成和發展的過程。一般而言,多是從城鎮形成過程中選擇最早一個或有文獻或有文物可證的最能顯示建城意義的時間,作為起算建城歷史的紀元。
以上可以說是哈爾濱有悠久而燦爛的古代文化特別是金代的歷史文化的佐證。因此,哈爾濱距今應該有890年的歷史。
哈爾濱100年歷史之說
原黑龍江省社科院歷史所國家級專家、現黑龍江省文史研究館館員,國家級突出貢獻專家李興盛認為,2005年10月31日,適值由我國中央政府在沒有外國干涉下批准設立的哈爾濱市最早最高的行政機構哈爾濱關道設治一百周年,他建議應該將該日作為哈爾濱市設治百周年慶典之日。他認為到2005年哈爾濱的城史紀元應該為100年。
他認為每一座城市,不論是否建有城垣,都應該有自己的歷史紀元,即誕生之日。當然,這種歷史紀元,有的已被後人確認而列入慶典,有的因文獻失載,記載混亂或存有爭議等原因未被後人公認而有待於將來論定確認。確定城市歷史紀元的標准主要有兩種,一種是以建城之日為准,另一種是以設治之日為准,即以最早由中央政府自主批准設立的最高行政機構之日為該地之歷史紀元。前一種標准,對於曾經建有城垣的城市來講,自然是首選的方式,但它對於從未建有城垣的城市來講卻不適用,因此又產生了後者。不過,事物是復雜的,曾經建有城垣的城市,並不完全採用前一種標准,也有以設治為準的。可見一個城市的確定城市歷史紀元的標准雖然主要有建城與設治兩種,但相對來講,往往以設治為准。
2001年6月哈爾濱關道衙門遺存被世人發現:1905年10月5日,吉林將軍達桂與黑龍江將軍程德全再次會同奏請添設哈爾濱關道,並奏請以候補知府杜學瀛試署道台之職。10月31日,得到清廷批准。1906年5月11日哈爾濱關道正式啟用。杜學瀛上任後,在今道外區北十八、十九道街傅家甸四家子擇地開工建立官署。
李興盛這樣認為,1905年10月31日,是當時中國中央政府在沒有外國干涉下批准設立的哈爾濱市最早最高的行政機構哈爾濱關道設治,也就是哈爾濱市的歷史紀元。2005年該日應該作為哈爾濱百周年慶典之日。
關於哈爾濱年輕還是古老的話題,兩位學者提出各自的學說,他們也都介紹說,哈爾濱市城市歷史紀元,除了金源說、設治說外,還有1898年6月9日的興工修建或1903年7月14日的竣工之日的中東鐵路說,另有1905年12月22日哈爾濱市開埠說等不同觀點。
10. 哈爾濱有什麼重點企業、工業
進入全國重點企業行列的哈爾濱市企業有7戶:1.哈爾濱軸承集團2.黑龍江省龍海集團3.哈爾濱電站設備集團4.黑龍江北大荒農墾集團5.哈爾濱醫葯集團6.哈爾濱飛機工業集團7.哈爾濱東安發動機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