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四川綿陽的江油市怎麼樣啊,詳細介紹下,經濟,交通,能多詳細就多詳細,謝謝,
江油是由涪江上游而命名,江油以平壩和丘陵的地貌為主,自然條件優越,農副產品豐富。這里氣候溫和,冬暖春早,夏長秋短,無霜期長,是國家重要的商品糧基地,能源基地,冶金基地,建材基地。據2007年的統計江油城市規模居四川前十(包括地級市)屬中等城市。江油市是四川省「擴權強縣」省直轄試點縣級市,市府駐中壩鎮。由綿陽市代管。是唐代大詩人李白的故里,一座風景如畫的歷史文化名城,也是位於成都經濟圈北端的一座正在崛起的新興工業城市、旅遊城市,素有「李白故里,九寨門戶,蜀道咽喉,華夏詩城」之稱。中國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為江油親筆題寫了「李白故里」四個蒼勁有力的大字
㈡ 四川的重工業城市有哪些
四川重工業城市有德陽市,攀枝花市。
德陽市
1、德陽毗鄰省會成都,位於絲綢之路經濟帶和長江經濟帶的交匯處、疊合點,傾力打造成都國際化大都市的北部新城 。
2、德陽交通發達,距雙流國際機場50公里,距青白江亞洲最大的鐵路集裝箱中心站24公里。
3、德陽因」三線建設」國家布局現代大工業而建市 ,是中國重大技術裝備製造業基地。
4、 2017年11月,德陽成為第二批國家應急產業示範基地。
5、2018年,德陽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2213.9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9.0%,經濟增速連續兩年保持在9.0%,比全國、全省分別高2.4、1.0個百分點。
攀枝花市
1、攀枝花,四川省地級市,地處中國西南川滇結合部,位於四川最南端,北距成都614公里,南至昆明273公里,西連麗江、大理;地處攀西裂谷中南段,屬浸蝕、剝蝕中山丘陵、山原峽谷地貌。
2、2017年,攀枝花市全部工業增加值706.11億元,增長7.3%,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61.7%,年末規上工業企業324戶,全年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7.5%,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產銷率為97.2%。
3、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726.7億元,增長21.9%、主營業務成本1540.7億元,增長24.1%、銷售費用25.4億元,增長0.6%、資產合計2283.6億元,增長3.1%。
(2)江油有哪些重工業擴展閱讀
攀枝花市礦產資源
1、攀枝花市已探明鐵礦(主要是釩鈦磁鐵礦)71.8億噸,佔四川省探明鐵礦資源儲量的72.3%,是中國四大鐵礦區之一。
2、伴生鈦資源儲量佔全國的93%,居世界第一,伴生釩資源儲量佔全國的63%,居世界第三,探明石墨資源儲量全國第三。
3、經過多年開發利用,全市釩鈦磁鐵礦保有資源儲量66.4億噸,其中伴生鈦礦4.3億噸,伴生釩礦1020.3萬噸,鈷查明資源儲量2.7萬噸,此外還伴生有鉻、鎵、鈧、鎳、銅、鉛、鋅、錳、鉑等多種稀貴金屬。
4、非金屬礦產中,煤炭保有資源儲量3.4億噸,晶質石墨保有資源儲量1555.2萬噸,苴卻石保有資源儲量2077.5萬噸,溶劑石灰岩保有資源儲量3.4億噸。
冶金白雲岩保有資源儲量4743.5萬噸,耐火粘土保有資源儲量1209.8萬噸,硅藻土保有資源儲量1355.6萬噸,花崗石保有資源儲量8120萬立方米。
㈢ 四川的重工業城市有哪些(包括重慶)
四川省主要是:成都、綿陽、德陽、攀枝花
重慶是最好的工業城市,比四川的好得多!
㈣ 重工業有哪些
重工業包括鋼鐵工業、冶金工業、機械、能源(電力、石油、煤炭、天然氣等)、化學、材料等工業行業。
重工業與「輕工業」相對,它以能源原材料工業為基礎、以高檔耐用消費品、裝備工業和機械工業等的生產為核心。
擴展內容:
中國重工
行業
中國的重工業包括能源、鋼鐵、機械、化工等行業。1999年全部國有及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重工業增加值11617億元。能源工業有煤、石油和電力,其中煤是主要能源。大型煤炭基地有:山西大同、河北開灤、河南平頂山、安徽淮北、山東兗州、江蘇徐州、黑龍江雞西、遼寧鐵法等16個。隨著工業體制的改革,煤炭企業的經濟增長方式向集約型轉變,同時煤炭工業多種經營迅速發展,產業結構不斷變化。中國重點煤礦已發展多種經營企業1.7萬家,產值相當於煤炭產值的一半以上。
我國重工業升級主要的政策措施
(一)完善依託重大工程發展高端裝備的體制機制。以用戶為龍頭,以裝備製造單位為主體,發揮產學研用相結合的優勢,共同開發先進裝備;鼓勵由裝備使用單位和製造企業組成的產業聯盟參與工程招投標;完善招投標制度,消除對國產裝備歧視性條款,發揮投資、工業主管部門的作用,加強對招投標工作的指導和監管。
(二)加大財稅支持力度。充分利用民用飛機、民用航天、高技術船舶等科研計劃的作用,加大創新支持力度。發揮節能減排專項資金的作用,組織實施節能和新能源汽車創新工程。設立高端裝備發展專項,支持高端裝備及其關鍵零部件、配套系統的研發和產業化。鼓勵開展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對研製生產國家鼓勵發展的高端裝備,確有必要進口的核心裝置、關鍵部件、原材料和關鍵技術,免徵關稅和進口環節增值稅。
(三)完善金融支持政策。建立支持重大技術裝備發展的多渠道、多元化的投融資機制。鼓勵金融機構創新金融產品品種,支持裝備製造企業融資、規模化發展;發揮現有裝備製造業基金的作用,支持裝備製造企業轉型升級;鼓勵支持符合條件的裝備製造企業上市,加大創新投資和股權投資向裝備製造領域傾斜;支持金融租賃公司開展裝備的融資租賃業務。
(四)突出抓好重大專項。繼續抓緊抓好高端數控機床與基礎製造裝備、大飛機、大型先進壓水堆和高溫氣冷堆核電站、極大規模集成電路製造裝備及成套工藝等科技重大專項的實施工作,開發關鍵製造裝備,突破核心共性技術,為實現我國高端裝備產業化提供基礎支撐。
(五)加大市場培育力度。建立裝備首台套保險機制和示範應用制度。探索設立裝備風險基金,為裝備使用單位採用首台套高端裝備及配套系統提供擔保,鼓勵裝備使用單位為研製企業提供工業試驗條件和應用機會,建立裝備示範應用制度。加速推進低空空域開放,為通用飛機的發展奠定市場基礎。
(六)加強國際合作交流。充分利用各種渠道和平台,積極探索合作新模式,融入全球產業鏈。鼓勵境外企業和科研機構在我國設立研發機構,支持國外企業和國內企業開展先進裝備聯合研發和創新。支持國內企業到境外設立公司,並購或參股國外先進裝備製造企業和研發機構,支持國內企業培育國際化品牌,開展國際化經營,高層次參與國際合作。
㈤ 四川江油市有多少鄉鎮,具體有哪些
截至2016年10月四川省江油市有40個鄉鎮,30個鎮、10個鄉
鎮:中壩鎮、三合鎮、太平鎮、青蓮鎮、武都鎮、彰明鎮、含增鎮、龍鳳鎮、大康鎮、新安鎮、戰旗鎮、雙河鎮、永勝鎮、小溪壩鎮、河口鎮。
重華鎮、厚壩鎮、二郎廟鎮、馬角鎮、雁門鎮、九嶺鎮、八一鎮、方水鎮、西屏鎮、香水鎮、大堰鎮、貫山鎮、文勝鎮、東興鎮、義新鎮。
鄉:新興鄉、新春鄉、東安鄉、銅星鄉、重興鄉、雲集鄉、石元鄉、敬元鄉、六合鄉、楓順鄉。
江油,四川省下轄縣級市,綿陽市代管,位於四川盆地北部、成渝經濟區北端,面積2719平方公里,總人口88萬,城市建成區面積50平方公里、城區常住人口50萬,下轄40個鄉鎮、3個辦事處和1個省級高新技術產業園區。2017年,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84.6億元。
(5)江油有哪些重工業擴展閱讀:
江油區位優勢明顯,交通便捷。距省會成都160公里,綿陽市區35公里;至綿陽機場只需30分鍾,直達北京、上海、廣州、深圳、西安、昆明等22個城市。
從江油驅車至綿陽南郊機場只需45分鍾即至,現已開通上海、北京、廣州、鄭州等20餘條全國大中主要城市航線。
驅車從成都方向過來,途經成綿廣高速公路(江油貫山道口下)及中貫連接線到達江油市區僅需1小時40分左右;從廣元方向過來,途經綿廣高速公路(江油北道口下)及萬阿公路到達江油市區僅需3個半小時左右。
㈥ 江油有哪些水泥廠,主要分布在哪裡
江油大的水泥廠有:國大,紅獅國際,在武都。像知名品牌就不用說了:幾個壩到處都是!還有一個駟馬水泥就在我們美麗家園貢獻者(江電)的旁邊了!俺就知道這些了 不知夠不!!
㈦ 江油市有哪些發電廠
目前只有1個了,中國神華集團江油發電廠(簡稱 江電)。前身是四川巴蜀江油電廠與江油發電廠合並而成的「巴蜀江油電廠」。
㈧ 江油有哪些重工業
一是水泥、二是鋼鐵、三是礦山設備等
㈨ 江油有哪些國企
長鋼、江電、川西北、礦機、624、903
㈩ 涪江的流域概況
涪江幹流在江油中壩鎮涪江大橋以上為上游,上遊河長254公里,流域面積5930平方公里。涪江以江油至遂寧段為中游,江段長237公里,平均比均1‰,遂寧以上流域面積約27000平方公里。涪江遂寧以下至合川河口為下游,下游江段長179公里,平均比降0.5‰。涪江下游段流經潼南、銅梁直至合川。 流域地勢自西北向東南傾斜,江油以上延伸至若爾蓋高原東南邊緣山地,其下始入盆地。武都鎮以上為上游,地處海拔4500-5000米的高、中山區,河流深切,河谷狹窄,谷寬100~300米,谷坡45°左右,呈「V」型或箱型谷,嶺谷高差200米以上。水面寬一般為30-80米,河道比降5.8‰,河中灘多流急。平武以下山勢降低,兩岸有斷續階地分布。武都鎮至遂寧為中游,河流流經方山丘陵及緩丘平壩區,河谷寬闊,谷寬一般為2-8公里,郪口一帶可達10公里。河道比降減為0.9‰,河流水面開闊,水較淺,河中分流汊道較多,沙洲、漫灘發育。河流兩岸有廣大的沖積階地。遂寧至河口為下游,河流為中丘束狹,河床穩定,坡度平緩,比降僅0.4‰,兩岸階地與江面高差增大,到合川附近,一級階地相對高度達25米。
流域內最高處為源頭雪寶頂,海拔高程558S米:最低處為合川河口,海拔高程約200米。域內包括23個縣(區、市),耕地面積1300萬畝,居住著漢、藏、回等民族,人口1200餘萬。
涪江源頭松潘縣黃龍至平武一帶,地處川西北高山區,兩岸層巒迭峰,絕壁對峙,河谷寬多在100米以內,在懸崖絕壁的挾持下,狹窄的河谷多呈「V」型或「U」形,江中亂石縱橫,江水迂迴跌宕,江面寬大多不足30米,河床陡峻,平均比降15‰以上。平武以下為高、中山過渡區至盆周低山帶。涪江由平武縣城龍安鎮西南流過,兩岸山勢漸低,河流穿行於山間小盆地與山嶺之間,時而兩山對峙,呼之欲應,時而河谷開闊,人稠物豐。河谷寬一般在100~250米之間,間有300米以上寬度的河谷,枯水期江面寬30~100米,江中灘多流急,河床平均比降6.3‰。平武至江油中壩有險灘50多處,灘口處水深一般0.4米左右,槽寬多數不足10米,江中可漂運竹木,偶有農用木船作短途運輸。
涪江中游段流經江油、綿陽、三台、射洪、蓬溪、遂寧等市、縣。域內包括低山、深丘、中丘、低丘、河谷平原等多種地貌,以中、低丘為主,域內高程700~300米。丘陵區多渾圓丘頂,成串珠狀分布,間有台狀、方山狀丘原,相對高差一般在100米以下。涪江中遊河道遷迥曲折,水流平緩,江面寬200~500米,江中漫灘發育,多沙洲、支濠,汛期河床變化大。江油至遂寧有灘140餘處,枯水期航道水深0.6米,槽寬8~10米,可通行小型機動船及30噸級以下木船。沿江一帶河谷開闊,谷寬一般2~8公里,最寬處遂寧郪口河谷,寬達10公里。河流兩岸間隔分布著河流沖積層形成的一階台地小平原,地面一般高出江面5~10米。
下游域內以中、低丘丘陵地貌為主,至台川後受華瑩山、歌樂山影響,間有嶺伏深丘、低山帶,海拔高程600~200米。下遊河谷寬闊,沿江兩岸間隔分布著河流沖積層形成的一、二階台地平壩,地面高出江面8~20米,合川境內台地高出水面在20米以上。下遊河道河曲發育,灘沱相間,多沙洲、支濠。下游有灘80餘處,以合川境內刮骨、青竹偏二灘落差最大,均在1.5米以上,水流湍急、行船困難,是涪江下游有名的險灘。下游航道河槽水深在0.8米左右,槽寬一般10~15米,可通行50~70噸以下機動船和木船。 春秋戰國時,涪江即為巴國與蜀國的界河。三國時,梁州和益州以此為界。歷史上涪江的戰略意義很重要,凡東道入蜀取成都的,到重慶後多分兩路西進,一路安昌河,又名安昌江,是中國四川省境內的河流,屬於長江流域、嘉陵江水系,流經綿陽市下的北川羌族自治縣、安縣、涪城區等,是涪江的一條支流,發源於龍門山地,於綿陽市區注入涪江,長度76.24公里,流域面積1,180km²,多年平均流速37m³/s。長江、岷江,稱「外水」;另一路則是溯涪江而西北上,經綿陽、廣漢到達成都,稱「內水」。東漢建武十一年(公元35年)岑彭伐公孫述,東漢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劉備入蜀,晉文熙三年(公元407年)劉敬宣討譙縱,晉義熙九年(公元413年)劉裕滅西蜀,均由涪江入蜀。
流域內的綿陽在漢高祖時稱涪縣。古代巴蜀以嘉陵江為界,蜀為內,巴為外,所以涪江又稱內水或內江。涪江流域人口稠密,農業發達,是四川開發較早的地區。雄踞川北的重鎮綿陽位於陰平、金牛兩條古道的會合之處,西北倚龍門山、摩天嶺,東北臨劍門山,據兩山之險要,扼百川之要沖,自古為囤糧駐兵的重地。自漢、晉以來,涪縣(綿陽)就是涪江流域政治、經濟、軍事的中心,涪江也因此得名。
上游山區屬於農作區,主產玉米、小麥、馬鈴薯等。龍門山摩天嶺的原始森林連綿無際;平武一帶喬木、灌木叢從山腳延伸到山腰,拖綠曳翠,森林茂密,植被較好。這一地區有大熊描、蘇門羚、扭角羚、金絲猴等珍稀動物。在主要支流火溪河源頭,1965年9月經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了總面積330平方公里的王朗自然保護區。上游地區上特產眾多,如平武縣是全國木耳和省內核桃生產基地縣,歷史上的傳統產品茶葉,近幾年也有所發展。此外,還盛產桐油、生漆及蟲草、川貝、天麻、當歸、黨參等中葯材。礦產資源也較豐富,有煤、鐵、銅、錳、金等礦藏。
涪江中遊人稠物豐,早在舊石器時期,我們的祖先就在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農作物以水稻為主,其次有小麥、紅苕、玉米、棉花、油菜、甘蔗、花生等。農業生產人平糧食佔有量高出全省平均數10%以上;棉花產量佔全省總產量的40%以上,是四川省主要糧棉產區之一。涪江中下游也是全省蠶繭生產的重要基地,1987年產蠶繭近3萬8千噸,佔全省總量的三分之一強;三台縣的產繭量達到4848噸,居全省第一。同時中游地區還有豐富的石油、天然氣資源。水果有聞名省內外的柑桔、蘋果、葯材有白芷、麥冬、半夏、香附子、暢銷各地,尤以遂寧特產白芷為著。涪江中遊人口眾多,城鎮密集,交通發達。勾通南北的重要鐵路--寶成線,橫貫綿陽、江油,綿陽以下除水運外,還有沿江而下的國道公路直達下游潼南、江津。沿江城市已初步建成各具特色的輕、重工業體系。江油市是四川省鋼鐵、水泥等建材工業的重要基地之一。綿陽市是新興的電子工業城,遂寧市是聞名全省的紡織城。
涪江下游土地開墾率高、森林覆蓋率低,水土流失較嚴重。農作物以水稻、小麥、玉米、油菜、甘蔗為主,土特產有桐油、棕片、茶葉、水果等;中葯材有川芎、杜仲、生地、白芷、苡仁等,下游又是歷史上有名的蠶桑養植區,礦產資源有煤、石油、天然氣等,橫跨遂寧、蓬溪、潼南等地,方圓120公里的磨溪氣田,是四川新探明的第三大型氣田,現正在開發中,預計在1993年可全部建成投產,年產氣將達到數億立方米:工業有機械製造、農業機械、紡織、蠶絲及食品加工等。 涪江流域有眾多的風光景物、名勝古跡,它們把這條江點綴得更加多姿多彩。
源頭就有被人們贊譽為「世界上最美的天然公園」-黃龍寺自然保護區。那一帶上有莽莽雪嶺,下有清泉淙淙,尤以重重疊疊、美如璞玉、明凈無瑕、流紅盪綠的湖沼蔚為奇觀,號稱人間瑤池。黃龍位於松潘古城東側約70華里處,背靠「川西第一峰」雪寶頂,巍峨壯麗的皚皚雪山象是她忠實的衛士,滿山的青松、冷杉蒼翠欲滴,碧藍如緞的溪水清澈見底,漫坡淌下,在濃密的樹叢中穿行,淙淙地流向遠方,象是要把黃龍的聖浩帶向人間。山上有寺,名為「黃龍寺」,又叫「雪山寺」,亦稱「白鹿寺」,其實這是三群寺廟,他們依次在山腳、山腰、山頂,因而又分別稱為「前寺」、「中寺」、「後寺」。
「前寺」在山腳,整個建築面積約有400多平方米,可惜現只留下幾塊殘存的基石和四周高大、粗壯的雲杉、冷杉。
「中寺」座落在一處小山崗上,周圍叢林密布,瀑布眾多。四壁上殘留著許多明代以來的詩句,憂國憂民、敘懷述志,或贊頌黃龍美景,或記述黃龍傳說。
「後寺」在山頂,庭堂整齊,結構嚴謹。從山門起直至後殿,四周題滿了歷代墨客騷人各種字體的詩句。最使人贊不絕口的是大門外那塊匾額。從正、左、右三個方向看,分別呈現出「黃龍古寺」、「山空水碧」、「飛閣流丹」四個不同的字。
黃龍風景區的主體結構是從山頂到山腳互相銜接、緊密相連的3000多個大大小小的「水池」,大者有一、二畝,碧波盪漾,宛如天池,小者僅一平方米左右,池中綠樹婆婆,婷婷玉立。每個水池均有金黃閃光的邊壁,碧如翡翠的池水充盈其中。從山頂望下去,整座山恰似一條鱗光燦燦的大黃龍,俯卧在這雪山幽谷之中。
涪江流到平武,在那萬山深處,隱藏著一座金碧輝煌的「王宮」,它就是四川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平武報恩寺。這座宮殿,相傳為明朝英宗時,鎮守龍州的世襲土官王璽,用重金招聘曾修建過北京「紫禁城」的工匠,仿其形制,大興土木而建的。它是我國保存較完整的古代宮殿式建築群之一,現佔地近2.8萬平方米,建築面積3500多平方米。主要建築布置在一條長約300米的中軸線上,共分二進院落,由東而西,地勢次第升高,規模宏大,布局嚴謹,裝飾華麗,工藝精湛。是宮殿、廟宇兼而有之的旅遊名勝。這里有9999條龍,有1004隻手的千手觀音,有堪稱稀世珍寶的轉輪藏,被譽為報思寺的「三絕」。報恩寺獨特的建築結構、優美的藝術造型,動人的故事傳說吸引著四方遊人。
江油是涪江幹流流經的第三個縣,這里是唐代詩人李白的故鄉,太白故里遺址有:宋朝時建,清代又重建的隴西院;李白妹月圓舊居的粉竹樓,竹影婆娑,清幽雅靜,殿宇輝煌、芳草四溢的太白祠;松柏蒼翠、枝葉扶疏的李白衣冠墓;水泉清澈、清雅幽靜的太白洞,還有洗墨池、月圓墳等古跡;以及20世紀60~70年代建成的李白紀念館;數十畝的庭園,地勢開闊,溪流環繞,林木森森,頗富田園野趣。
竇山,在江油縣城北的涪江東岸。相傳唐代彰明(今屬江油縣)主簿竇隱居於此,故名。由麓至頂約5公里,行道迂迴盤旋,林木蒼翠,景色秀麗。山巔三峰,拔地而起。高逾100米。峰頂各有古廟一座,名東岳、竇真、魯班。三峰之中唯一峰有險路可通,其餘兩峰由上下兩根鐵索組成的懸橋相連。峰下不遠處的雲岩寺,始建於唐,明末毀於兵火,清代重修,殿宇五重,建築雄偉。地勢開闊。殿內有工藝精美、世所稀有的宋代木作轉輪經藏(又稱飛天藏、星辰車)一具。寺前山門外有唐李白題贊山石碑一通,謂:「樵夫與耕者,出入畫屏中。」
滾滾涪江,直奔綿陽,繞城而過。綿陽,在戰略家眼裡,乃是「控扼西川,推為要害」的軍事重鎮;在政治家和歷史學家眼中,它是川西北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而在神州大地旅遊業發展方興未艾的當今,它又是「涪水盪盪,綿山麗麗」,魂系中外遊子的旅遊勝地。綿陽境內有名揚天下的西蜀子雲亭,乃西漢著名文學家、哲學家揚雄曾經讀書、作賦的地方。它亭閣宏麗、高雅。登其頂可俯覽全市風貌,那鬱郁街樹,濃濃花香,峨峨新樓,浩浩東流的涪江,連同那遠山近水,歷史風雲皆躍然於目,奔來眼底;平陽府君闕,是保存較好的全國重點文物,對研究我國漢代歷史、藝術有很高的參考價值;富樂山,是三國蜀漢皇帝劉備和蜀郡主劉璋曾經會聚的地方,而今是林木蔥籠。風景優美的苑囿;蔣琬祠墓,是三國蜀漢著名大將軍蔣琬的陵園,庄建肅穆,引人遐想,玉女泉摩崖造像,為隋唐時代作品;碧水寺(又稱觀音堂),是寺廟與園林相結合的游覽勝地,寺中有眾多的摩崖觀音造像,尤以唐代巨型圓雕觀音石像最珍貴,越王台,是唐太宗第八子李貞封為越王,當年在錦州作刺史時所建,六一堂,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宋代著名文學家歐陽修出生在此的紀念堂,李杜祠,是現存罕見的李白、杜甫合祠;仙雲觀,是傳說蜀中八仙之一爾朱先生的道觀,還有抗日愛國將領宋哲元陵墓、環秀樓、北亭、南湖、白鶴林、南山公園、人民公園等游樂場所。
綿陽不僅風光綺麗,而且地靈人傑,這里出生了許多歷史名人:有中國最早的王朝??夏朝第一代君王大禹;北宋大文豪歐陽修,宋代著名詩人、畫家文同;清代著名文學家李調元,當代著名作家沙汀等。而司馬相如、楊雄、諸葛亮、王勃、唐玄宗、杜甫、唐僖宗、白居易、蘇軾、陸游、楊慎、張向陶等等歷代名流騷客,則都在綿陽旅居過,他們留下的勝跡華章,為綿陽;平添了不少光輝。
湯湯涪水繼續向前流去,三台縣的雲台觀,射洪縣的金華山又迎面而立。雲台觀綿延1公里余,樓台殿宇,翠柏參天,始建於宋,重建於明清,至今保存完好:金華山居涪江西岸,是唐代著名詩人陳子昂讀書台所在地,早為蜀中名勝。滿山古柏,茂林森秀,「白日沉沉不到地,秋風颯颯生寒煙。」山中道觀建築鱗次櫛比,其間亭台錯落,斗拱飛檐、古樸雅緻,歷時千餘年,迭經修葺,獨具藝術特色。站在金華山巔,滾滾涪江,陣陣松濤,悅耳滌胸。
涪江幹流中游下段的遂寧有川中著名佛寺廣德寺,下游潼南的大佛寺,建於唐代,涌地插天,凌空而立,十分雄偉壯觀,慢步亭樓,詩畫滿壁,盡收眼底,臨窗遠眺,奔騰的涪江,萬舟千帆,輸貨載客,來往如梭。潼南大佛寺還有許許多多的洪水題刻,它是整個涪江涪域洪水刻記最完整的,對流域洪災的研究具有很高的價值。
涪江的最後一站合川,更是一座歷史名城。那裡有明清時期建造的古聖寺,有南宋時期留下來的英雄名城??鉤魚城,它更為涪江增添了可歌可泣的壯烈景觀。
涪江,不單幹流多姿多彩,就是支流也不乏其美。支流火溪河源頭就有以保護我國特有的珍稀動物大熊貓為主的王朗自然保護區。區內還有金絲猴、牛羚等多種其它國家保護的珍貴動物。這里自然植被完好,原始森林和竹類茂密,山水奇麗,景色幽深;梓江上有「九曲潼水七曲山」的梓潼七曲山大廟,被譽為「三百長程十萬樹」的蜀道翠雲廊,蓬溪河上有省管文物寶梵寺大殿及壁畫,鳳光旋麗的赤城湖等。
涪江流域的這些風光瑰寶,千百年來吸引著無數觀光旅遊者,不僅使涪江名聲顯揚,而且給流域各地帶來了不少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