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合肥工業大學總共有幾個校區(各專業新生在哪個校區)
合肥工業大學 總共有4個校區,分別為 合肥工業大學 屯溪路校區、六安路校區、翡翠湖校區、宣城校區。
一、合肥工業大學總共有幾個校區
屯溪路校區
合肥工業大學 屯溪路校區(南校區),地處合肥市繁華路段,校區由屯溪路(南一環路)、馬鞍山路、九華山路、寧國路環繞,校區佔地面積1250畝。
翡翠湖校區
2001年4月, 合肥工業大學 新校區開始建設,校長陳心昭命名新校區為 合肥工業大學 翡翠湖校區。
六安路校區
六安路校區為原安徽工學院校址,安徽工學院在「文化大革命」時期與 合肥工業大學 合並,1978年經國務院批准,在原址恢復安徽工學院。1997年1月重新與 合肥工業大學 合並,組建成新的 合肥工業大學 ,當年6月掛牌,成為 合肥工業大學 六安路校區,也稱北校區。
宣城校區
合肥工業大學宣城校區 位於位於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區薰化路301號,2011年,經教育部批准, 合肥工業大學 、宣城市人民政府共同建設 合肥工業大學宣城校區 。
二、合肥工業大學簡介
合肥工業大學 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全國重點大學,教育部、工信部和安徽省政府共建高校,國防科工局與教育部共建高校。學校創建於1945年,1960年被******批准為全國重點大學。劉少奇、朱德、董必武、陳毅、鄧小平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先後來校視察指導工作,鄧小平同志1979年親筆為學校題寫了校名。學校2005年成為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2009年成為國家「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台建設高校,2017年進入國家「 雙一流 」建設高校行列。
學校深懷「工業報國」之志,秉承「厚德、篤學、崇實、尚新」的校訓,以「培養德才兼備,能力卓越,自覺服務國家的骨幹與領軍人才」為人才培養總目標,形成了「工程基礎厚、工作作風實、創業能力強」的人才培養特色。學校培育踐行「愛國愛校、篤學問道、團結合作、盡己奉獻、追求一流」的校園文化,不斷深化教育教學改革,人才培養質量持續提高。學校已經成為國家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文化傳承創新和國際交流合作的重要基地。
學校大力實施「人才強校」戰略,現有專任教師2300餘人,擁有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院院士(雙聘)、「*」入選者、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入選者等各類高層次人才100餘人。
學校重視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人才培養效果顯著。進入新世紀以來,學校共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12項,其中我校為第一完成單位的9項。4部教材獲首屆全國優秀教材獎,1人獲全國教材建設先進個人獎。目前在校全日制本科生3.24萬餘人、碩士和博士研究生1.3萬餘人,設有本科專業101個,其中48個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擁有全國大學生「小平科技創新團隊」2個,學生在「互聯網+」、「挑戰杯」等各類賽事中取得包括金獎在內的一系列優異成績。學校連續多年居《全國普通高校大學生競賽排行榜(本科)》各項榜單前列,在《2021年全國普通高校大學生競賽榜單(本科)》TOP100中位列第8位。學生橋牌隊多次代表中國青年隊參加國際比賽並取得優異成績;大學生藝術團多次參加「五月的鮮花」全國大學生文藝匯演。
學校現有4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1個國家級虛擬模擬實驗教學中心、3個國家級工程實踐教育中心。學校先後入選全國首批「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高校」、「全國高校實踐育人創新創業基地」、教育部「卓越工程師培養計劃」首批試點高校、全國首批高校共青團「第二課堂成績單」試點單位、「全國創新創業典型經驗高校」、教育部首批大學生網路文化工作室等。
學校現有19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3個博士專業學位授權點;39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21個碩士專業學位授予點;學校高質量完成了首輪「 雙一流 」建設任務,順利進入新一輪「 雙一流 」建設。學校8個學科進入ESI全球排名前百分之一,其中工程科學學科進入ESI全球排名前千分之一。現有(聯合)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和國家工程實驗室各1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2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5個、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實驗室(試點)1個、國家國際科技合作基地(示範型)2個,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3個、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1個,安徽省實驗室1個。
B. 北京工業大學有幾個校區
北京工業大學共有6個校區:
校本部:北京市朝陽區平樂園100號
中藍校區:北京市朝陽區惠新東街8號
通州校區:北京市通州區潞苑南大街89號
管庄校區:北京市朝陽區管庄西里20號
花園村校區:北京市海淀區車公庄西路35號
琉璃井校區:北京市東城區永外琉璃井路41號
惠新東街校區:北京市朝陽區惠新東街8號100號
學校本部位於北京市朝陽區平樂園100號,東臨東四環南路,西鄰西大望路,南抵雙龍路,北望平樂園小區;另有中藍、管庄、花園村、琉璃井、惠新東街和通州6個校區;佔地面積96.0151萬平方米。
(2)中國工業大學有哪些校區擴展閱讀:
北京工業大學創建於1960年,1981年成為國家教育部批準的第一批碩士學位授予單位,1985年成為博士學位授予單位,1996年通過國家「211工程」預審,2017年9月,學校正式進入國家一流學科建設高校行列。
學校擁有3個國家重點學科、21個北京市重點學科、18個北京市重點建設學科;20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33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
教職工3201人,其中,專任教師1916人,包括正高職稱393人、副高職稱699人,博士生導師346人,碩士生導師1171人,外籍教師88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專家45人,科學院院士1人,工程院院士9人,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13人。
學校現有二級教學科研機構27個,包括信息學部、城建學部(由建築工程學院、環境與能源工程學院、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城市交通學院等4個二級教學科研機構組建)、北京智慧城市研究院、北京未來網路科技高精尖創新中心、北京科學與計算工程研究院、北京人工智慧研究院。
C. 合肥工業大學有幾個校區
合肥工業大學現在有4個校區,分別為合肥工業大學屯溪路校區、六安路校區、翡翠湖校區、宣城校區。
合肥工業大學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全國重點大學,教育部、工信部和安徽省政府共建高校,國防科工局與教育部共建高校。
1、合肥工業大學屯溪路校區
合肥工業大學宣城校區為合肥工業大學唯一坐落於江南的校區,風景最為秀麗,環境最為宜人,設施最為現代化。宣城校區於2012年正式投入使用,佔地面積3135畝,總建築面積60萬平方米,是合肥工業大學最為年輕的校區,校區融合徽派古典風格,依山就勢,山水相間,島翠墨香,茶園青蔥。
地址: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區薰化路301號。
D. 南京工業大學有幾個校區及校區地址 哪個校區最好
南京工業大學有三個校區,江浦校區:南京市江北新區浦珠南路30號;丁家橋校區:南京市鼓樓區新模範馬路5號;虹橋校區:南京市鼓樓區中山北路200號。江浦校區最好。
南京工業大學(Nanjing Tech University),簡稱「南工」,由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與江蘇省共建。
師資力量
截至2021年6月,學校有教職工3000餘人,擁有高級職稱人員1400餘人。
其中有中國科學院院士3人、中國工程院院士6人、第七屆國務院學科評議組成員2人、第八屆國務院學科評議組成員1人、國家級人才132人次,國家級高層次人才團隊13個,省部級重點高層次人才139人次、省部級重點高層次團隊35個;有國家級教學團隊2個。
以上內容參考 網路-南京工業大學
E. 合肥工業大學有哪些校區
合肥工業大學有共4個校區,分別是屯溪路校區、翡翠湖校區、六安路校區、宣城校區。屯溪路校區、翡翠湖校區、六安路校區坐落在安徽省合肥市,簡稱「合肥校區」;宣城校區坐落在安徽省宣城市區。
合肥工業大學在安徽省省會合肥市設有屯溪路校區、翡翠湖校區、六安路校區和合肥工業大學智能製造技術研究院,在安徽省宣城市設有合肥工業大學宣城校區。學校先後榮獲第四屆全國文明單位和首屆「全國文明校園」等多個榮譽稱號。
屯溪路校區
合肥工業大學屯溪路校區(南校區),地處合肥市繁華路段,校區由屯溪路(南一環路)、馬鞍山路、九華山路、寧國路環繞,校區佔地面積1250畝。
翡翠湖校區
2001年4月,合肥工業大學新校區開始建設,校長陳心昭命名新校區為合肥工業大學翡翠湖校區。
六安路校區
六安路校區為原安徽工學院校址,安徽工學院在「文化大革命」時期與合肥工業大學合並,1978年經國務院批准,在原址恢復安徽工學院。1997年1月重新與合肥工業大學合並,組建成新的合肥工業大學,當年6月掛牌,成為合肥工業大學六安路校區,也稱北校區。
宣城校區
合肥工業大學宣城校區位於位於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區薰化路301號,2011年,經教育部批准,合肥工業大學、宣城市人民政府共同建設合肥工業大學宣城校區。
F. 工業大學有幾個校區呢
4個。分為合肥校區和宣城校區。合肥校區有:翡翠湖新校區,主要為全體大一大二學生和部分部分學院的本科生,大約有1萬多人。南一環路校區(屯溪路校區),主要是大三大四研究生,大約有1萬5千多人;六安路校區,也稱作工大北區,無本科生及研究生就讀,主要是原安徽工學院舊址,校區內只有部分教師和退休人員,不設教學點
G. 南京工業大學有幾個校區,哪個校區最好及各校區介紹
一、南京工業大學有幾個校區 南京工業大學 有3個校區,分別是丁家橋校區、虹橋校區和江浦校區。
二、南京工業大學哪個校區最好及各校區介紹
丁家橋校區:江蘇省南京市鼓樓區新模範馬路5號
虹橋校區:中山北路200號
江浦校區:江蘇省南京市浦口區浦珠南路30號
總佔地面積3800畝,設有11個學部,29個學院,各類學生3萬餘人。有國家一級重點學科1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7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點6個,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點38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予點19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予點102個,專業學位授權點(含領域)23個,本科專業(含方向)84個,跨工、理、管、經、文、法、醫、藝8個學科門類。
三、南京工業大學簡介
南京工業大學 具有百年辦學歷史,是首批入選國家「高等學校創新能力提升計劃」(2011計劃)的14所高校之一,是江蘇高水平大學建設重點支持高校、江蘇省重點建設高校、江蘇省綜合改革試點高校、江蘇省人才強校試點高校、國家首批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高校、全國高校實踐育人創新創業基地、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師培養計劃試點高校、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綜合改革試點高校、江蘇省落實「科技創新改革30條」試點高校。
學校設有11個學部,28個學院,各類學生3萬餘人。有國家一級重點學科1個,江蘇省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培育建設點1個,江蘇高校國家重點學科培育建設點2個,江蘇高校優勢學科一期項目4項、二期項目6項、三期項目6項,「十三五」江蘇省重點學科2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7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點6個、自主設置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點10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予點22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予點8個、自主設置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予點20個,專業學位授權點16個,本科專業89個,跨工、理、管、經、文、法、醫、藝、教9個學科門類。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中我校化學工程與技術學科獲得A等級(全國前2%~5%),材料科學與工程、安全科學與工程學科獲得B+等級(全國前10%~20%),其中化學工程與技術、材料科學與工程位列全省第一。學校在2020年11月ESI全球綜合排名中位列中國內地高校第54位,化學、材料科學、工程學、生物學與生物化學4個學科進入ESI全球前1%;2020年9月,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 大學排名 中並列中國內地高校第34-50位;2020年11月,自然指數排名中位列中國內地高校第29位;2020年8月,上海軟科世界大學學術排名中位列全球第401-500位,並列中國內地高校第50-71位。
現有教職工3000餘人,擁有高級職稱人員1400餘人,其中中國科學院院士3人、中國工程院院士6人、第七屆國務院學科評議組成員2人、國家級人才146人次,國家級高層次人才團隊9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