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工業生產 > 哪些單位屬於信息化工業廳

哪些單位屬於信息化工業廳

發布時間:2022-09-05 20:59:26

Ⅰ 陝西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的其他事項

(一)省工業和信息化廳作為行業管理部門,主要是管規劃、管政策、管標准,指導行業發展。要堅持政企分開的原則,不幹預企業生產經營活動。充分發揮行業協會和社會中介組織的作用。
(二)煉油、燃料乙醇和煤制燃料的行業管理由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負責,其他石油化工和煤化工的行業管理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負責。
(三)管理省國防科技和航空工業辦公室。
(四)原省工業交通辦公室管理的省輕工行業管理辦公室、省冶金行業管理辦公室、省機械行業管理辦公室、省石油和化學行業管理辦公室、省建材行業管理辦公室(省建材協會)、省紡織行業管理辦公室(省紡織協會)分別轉制為省輕工業協會(省手工業合作社聯合社)、省冶金工業協會、省機械工業協會、省石化工業協會、省建材工業協會、省紡織工業協會,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負責聯系(按副廳級管理)。協會事業編制各8名,其中:會長職數1名,副會長職數2名。
(五)原省信息產業廳管理的省無線電管理委員會辦公室派出機構劃歸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管理。
(六)原省信息產業廳、省工業交通辦公室和省機械設備成套局所屬事業單位整建制劃歸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管理。

Ⅱ 什麼是工信廳

工信局是2010年中國機構改革後改名為工業和信息化局,簡稱工信局,以前叫經濟貿易委員會,內設經濟運行科等機構。

根據新型工業化發展戰略和規劃,負責擬定近期和年度工業發展目標;監測、分析和評估工業運行態勢並發布相關信息,進行預測預警和信息引導;負責經濟運行調節,協調財政、金融、稅務、統計、電力、交通等相關部門與企業的關系等工作。

(2)哪些單位屬於信息化工業廳擴展閱讀:

相關職能

(一)負責全市工業經濟的日常運行調節,編制並組織實施近期工業運行調控目標、政策和措施;分析監測全市工業經濟運行態勢,統計並發布相關信息,進行預測預警和信息引導,協調解決經濟運行中的突出矛盾和問題並提出政策建議。

(二)擬訂全市新型工業化的發展戰略、規劃和相關政策措施並組織實施,協調解決有關重大問題;負責組織、協調全市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工作;

綜合管理全市工業經濟,指導、協調和服務工業企業;推進信息化和工業化融合;推進全市國民經濟和社會信息化。

(三)擬訂並組織實施工業、信息化的發展專項規劃,貫徹落實國家和省產業政策;擬定優化產業結構和產品結構的地方配套政策措施,並監督檢查執行情況;

研究和規劃全市工業產業投資布局;依法組織實施相關行業的准入管理;負責工業與信息化領域的產業安全和應急管理工作;指導市直工業企業安全生產,協調處理重大安全事故。

(四)對涉及工業和信息化領域相關法律法規的執法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協調減輕企業負擔工作。

(五)組織擬訂全市工業企業技術進步的發展戰略、規劃並組織實施;編制和組織實施技術改造規劃,提出工業和信息化固定資產投資規模和方向;

抓好重大工業項目的督查與協調;推進企業技術創新體系建設,指導行業技術創新和技術進步,以先進適用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組織實施有關科技重大政策,推進產學研結合和科研成果產業化。

Ⅲ 科技和工業信息化局是什麼單位

(一)提出地方新型工業化發展戰略和政策,協調解決新型工業化進程中的重大問題,推進產業結構戰略性調整和優化升級,推進信息化和工業化融合,促進民營經濟發展。

(二)制訂並組織實施地方工業行業規劃、計劃和產業政策,提出優化產業布局、結構的政策建議,推進現代產業體系建設,起草相關地方性法規、政府規章草案,組織實施行業技術規范和標准,指導行業質量管理工作。

(三)監測、分析地方工業運行態勢,統計並發布相關信息,進行預測預警和信息引導,協調解決行業運行發展中的有關問題並提出政策建議,負責工業用電監測,負責工業應急管理、產業安全有關工作;

負責本地區葯品儲備管理的有關工作;發揮工業相關行業協會紐帶作用,加強對行業、企業發展態勢的把握。

(四)負責提出地方工業固定資產投資規模和方向(含利用外資和境外投資)、工業轉型升級(技術改造)投資方向(含利用外資和境外投資)、國家和省、市財政性轉型升級(技術改造)專項資金安排的意見。

(五)負責對中小企業和民營經濟促進工作進行指導和綜合協調,會同有關部門擬訂促進中小企業發展和民營經濟發展的相關政策和措施並組織實施,協調解決有關重大問題。

(六)貫徹國家政策和標准,擬訂高技術產業中涉及生物醫葯、新材料、信息產業等規劃並組織實施;指導行業技術創新和技術進步,以先進適用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推進實施有關國家和省、市科技重大專項,推進相關科研成果產業化,推動全市軟體業、信息服務業和新興產業發展。

(七)承擔振興裝備製造業的組織協調,貫徹執行國家、省重大技術裝備發展和自主創新規劃、政策,依託國家和省、市重點工程建設,協調有關重大專項的實施,推進重大技術裝備國產化,指導引進重大技術裝備的消化創新。

(八)擬訂並組織實施全市工業能源節約和資源綜合利用促進政策,參與擬訂能源節約和資源綜合利用促進規劃,組織協調相關重大示範工程和新產品、新技術、新設備、新材料的推廣應用。

(九)推進地方工業體制改革和管理創新,提高行業綜合素質和核心競爭力,指導相關行業加強安全生產管理,負責民爆行業生產

地市級的工業和信息化局一般設置有以下機構(科室):

1、 辦公室 

2、政策法規處

3、規劃處   

4、科技處 

5、節能與綜合利用處 

6、運行監測協調處 

7、 中小企業處 

8、安全生產管理處 

9、原材料工業處

10、裝備與電子工業處

Ⅳ 工信廳與工信局什麼關系

工信廳和工信局屬於上下兩級政府機構,存在業務上的指導關系。

工信廳是工業信息化廳的簡稱,工信局是工業信息化局的簡稱。一般省一級的工信部門叫做工信廳,地級市及以下的縣市叫做工信局。
隨著政府機構的不斷深化改革,目前工信廳已經改組為:工業和信息化委員會,簡稱工信委。

Ⅳ 陝西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的內設機構

根據上述職責,省工業和信息化廳設18個內設機構:
(一)辦公室。
負責廳機關政務工作,督促檢查機關工作制度的落實。承擔重要會議的組織和會議決定事項的督辦;承擔文秘與公文管理、辦公自動化、重要文件的起草、新聞發布、政務信息、機要、保密、檔案、信訪、安全保衛和值班接待等工作。
(二)產業政策與法規處。
研究全省新型工業化的戰略性問題;組織研究工業、信息化發展的戰略,提出政策建議;組織擬訂全省工業產業政策並監督執行,提出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工業與相關產業融合發展及管理創新的政策建議;擬訂和修訂全省產業結構調整目錄的相關內容,參與投資項目審核;負責機關有關規范性文件的合法性審核工作;承擔相關行政復議、行政應訴工作;承擔重要文件起草工作。
(三)規劃處。
組織擬訂全省工業和信息化發展規劃;提出工業和信息化固定資產投資規模和方向(含利用外資和境外投資)、省級財政性建設資金安排的建議;承擔固定資產投資審核的相關工作。
(四)財務處。
編報部門預決算和管理資金的使用;組織實施內部審計和績效檢查;提出有關行業財稅、價格、金融等政策建議;負責機關財務、資產管理等工作。
(五)科技處。
組織實施國家高技術產業中涉及生物醫葯、新材料等的規劃、政策和標准;組織實施國家工業行業技術規范和標准,指導行業質量管理工作;組織實施行業技術基礎工作;組織重大產業化示範工程;組織實施有關國家科技重大項目,推動技術創新和產學研相結合。
(六)運行監測協調處。
監測分析全省工業日常運行,分析國內外、省內外工業形勢,統計並發布相關信息,進行預測預警和信息引導;協調解決行業運行發展中的有關問題;承擔應急管理、產業安全和國防動員相關工作。
(七)節能與綜合利用處。
貫徹落實國家有關工業能源節約和資源綜合利用、清潔生產促進的方針政策,參與擬訂能源節約和資源綜合利用、清潔生產促進規劃和污染控制政策;組織協調相關重大示範工程和新產品、新技術、新設備、新材料的推廣應用。
(八)安全生產處。
指導工業企業加強安全生產管理,指導重點行業排查治理隱患,參與重特大安全生產事故的調查、處理。
(九)原材料工業處(省履行《禁止化學武器公約》工作辦公室) 。
承擔鋼鐵、有色、黃金、石化、化工(不含煤制燃料)、建材等的行業管理工作;研究國內外、省內外原材料市場情況並提出建議;負責辦理國家履行《禁止化學武器公約》在陝事務;承擔農業化學物質行政保護有關工作。
(十)裝備工業處。
承擔全省通用機械、汽車、民用船舶、軌道交通機械製造業等的行業管理工作;提出重大技術裝備發展和自主創新規劃、政策建議並組織實施;依託國家、省重點工程建設協調有關重大專項的實施,推進重大技術裝備國產化;指導引進重大技術裝備的消化創新。
(十一)消費品工業處。
承擔全省輕工、紡織、食品、醫葯、家電等的行業管理工作;組織落實國家有關卷煙、食鹽和糖精的生產計劃;承擔中葯材生產扶持項目管理、國家葯品儲備管理工作。
(十二)軍民結合推進處。
貫徹落實國家軍民兩用技術雙向轉移、軍民通用標准體系建設等軍民結合發展規劃,擬訂我省的實施辦法並組織實施,推進相關體制改革。
(十三)電子信息與軟體服務業處。
承擔全省電子信息產品製造的行業管理工作;組織協調重大系統裝備、微電子等基礎產品的開發與生產;組織協調國家有關重大工程項目所需配套裝備、元器件、儀器和材料的國產化;促進電子信息技術推廣應用;指導全省軟體業發展;貫徹執行國家有關軟體、系統集成及服務的技術規范和標准;推動全省軟體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和軟體服務外包;指導、協調信息安全技術開發。
(十四)無線電管理處(省無線電管理委員會辦公室)。
貫徹執行國家有關無線電管理的法規和政策,負責省內無線電頻率的劃分、分配與指配;依法監督管理無線電台(站);協調處理軍地間無線電管理相關事宜;負責無線電監測、檢測、干擾查處,協調處理電磁干擾事宜,維護空中電波秩序;依法組織實施無線電管制;指導無線電監督管理派出機構的業務工作;承辦省無線電管理委員會日常工作。
(十五)信息化推進處。
指導推進全省信息化工作,協調信息化建設中的重大問題,協助推進重大信息化工程;指導協調電子政務和電子商務發展,協調推動跨行業、跨部門的互聯互通;推動重要信息資源的開發利用、共享;促進電信、廣播電視和計算機網路融合;承辦省信息化領導小組辦公室的日常工作。
(十六)信息安全協調處。
組織實施全省信息安全保障體系建設;協調推進信息安全等級保護等基礎性工作;指導監督政府部門、重點行業的重要信息系統與基礎信息網路的安全保障工作;承擔信息安全應急協調工作,協調處理重大事件;負責聯系駐陝各信息機構和企事業單位,協助工業和信息化部對在陝的公用通信網、互聯網、專用通信網運行及電信與信息服務市場進行監督與服務,協調省內電信資源分配管理,推進電信普遍服務,保障重要通信。
(十七)省機械設備成套局(機械設備招標處)。
負責核准《招標投標法》中規定的工業和信息化行業投資項目、技改項目和國債項目的招標組織形式、招標范圍和招標方式;承擔全省工業和信息化行業招標代理機構及自行招標機構的資質、資格認定和年度審核;承擔全省工業和信息化行業監理機構和監理人員資格認定和年度審核工作。
(十八)人事處。
負責機關和所屬單位人事管理、機構編制、隊伍建設及專業技術職務的管理指導等工作;承擔本系統幹部教育培訓工作。
機關黨委負責機關和所屬單位的黨群工作。
離退休人員服務管理局(副廳級)
承擔廳機關及原輕工、冶金、石化、機械、建材、紡織、醫葯等行業離退休人員服務管理工作;承擔機關辦公及家屬區日常管理。下轄綜合處和離退休人員服務管理一處、二處、三處、四處、五處、六處、七處、八處、九處、十處。

Ⅵ 陝西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的直屬機構

單位名稱:陝西省輕工業協會
辦公地址:省政府前大樓6-092室 郵編:710006
單位名稱:陝西省冶金工業協會
辦公地址:省政府前大樓8樓 郵編:710006
單位名稱:陝西省機械工業協會
辦公地址:省政府前大樓5樓 郵編:710006
單位名稱:陝西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
辦公地址:西安市雁塔路中段118號 郵編:710054
單位名稱:陝西省建材工業協會
辦公地址:西安市西七路420號 郵編:710003
單位名稱:陝西省紡織工業協會
辦公地址:西安市西八路29號 郵編:710004
單位名稱:陝西省無線電監測站
辦公地址:西安市南二環88號老三屆世紀星大廈22層 郵編:710065
單位名稱:西安市無線電監測站
辦公地址:西安市鳳城八路109號市政府2號樓10層 郵編:710007
單位名稱:寶雞市無線電監測站
辦公地址:寶雞市行政中心6號樓F座5樓 郵編:721004
單位名稱 :咸陽市無線電監測站
辦公地址:咸陽市寶泉路1號凱瑞大廈8樓 郵編:712000
單位名稱:銅川市無線電監測站
辦公地址:銅川市新區正陽路9號 郵編:727031
單位名稱:渭南市無線電監測站
辦公地址:渭南市朝陽大街2號恆生國際大廈610室 郵編:714000
單位名稱:延安市無線電管理處
辦公地址:延安市棗園風情街C4號樓 郵編:716000
單位名稱:榆林市無線電管理處
辦公地址:榆林市人民政府2號樓4樓 郵編:719000
單位名稱:漢中市無線電管理處
辦公地址:漢中市漢台區西大街123號 郵編:723000
單位名稱:安康市無線電管理處
辦公地址:安康市漢濱區瀛湖路1號 郵編:725000
單位名稱:商洛市無線電管理處
辦公地址:商洛市政府南院西辦樓5樓 郵編:726000
單位名稱:陝西省無線電管理委員會辦公室駐楊凌示範區辦事處
辦公地址:楊凌示範區展館北路石頭河水庫管理局8樓 郵編:712100
單位名稱:陝西省散裝水泥與預拌砂漿管理辦公室
辦公地址:西安市金花北路10號 郵編:710032
單位名稱:陝西省經濟貿易委員會信息中心
辦公地址:省政府前大樓7樓 郵編:710006
單位名稱:西安工程技術學院
辦公地址:西安市長安區東大鎮 郵編:710114
單位名稱:陝西省機械高級技工學校
辦公地址:漢中市河東店鎮 郵編:723003
單位名稱:陝西電子四〇九醫院
辦公地址:陝西省寶雞市渭濱區清姜路4號 郵編:721006
單位名稱:漢江職工醫院
辦公地址:漢中市漢台區河東店鎮 郵編:723003
單位名稱:陝西省電子信息產品監督檢驗院
辦公地址:西安市西五路62號 郵編:710004
單位名稱:陝西省新技術開發推廣站
辦公地址:西安市環城東路22號 郵編:710048
單位名稱:陝西省機電設備招標中心
辦公地址:西安市長安北路14號省政務大廳3樓 郵編:710061

Ⅶ 海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的內設機構

根據上述主要職責,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內設16個處級職能機構。
(一)辦公室
起草和審核有關文件和報告;負責會議組織、秘書事務、信息綜合、文電處理、文書檔案管理和機要保密工作;制定機關內部規章制度;負責本廳信訪工作;財務管理職能按有關規定執行。
(二)綜合規劃處(政策法規處)
組織擬訂並監督執行全省工業、信息化和信息產業的法規規章草案和產業政策;組織編制全省工業和信息化領域的發展規劃與年度計劃;指導行業技術法規和行業標準的擬訂;組織制定和實施相關行業准入條件;負責機關有關規范性文件的合法性審核和重要文件的起草;承擔相關行政復議、行政應訴工作。
(三)高技術產業處
研究提出全省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產業技術進步的戰略、規劃和重大政策;負責國家高技術產業化重大專項、示範工程、信息化項目和技術創新項目的上報和管理;組織擬訂行業技術規范和標准,指導行業質量管理;組織推動技術創新和產學研聯合,推進企業技術中心建設;推動全省國民經濟新產業的形成。
(四)經濟運行處
監測分析工交行業經濟運行態勢,研究提出工交行業經濟運行方面的政策建議;協調解決全省工交行業經濟運行的有關重大問題,組織煤電油氣及其他重要物資的緊急調度和交通運輸協調工作;負責組織應對全省經濟運行中有關重大突發事件;負責指導工業、信息產業安全生產、應急管理;承擔國防動員相關工作。
(五)中小企業處(省中小企業局)
承擔全省中小企業發展的宏觀指導,會同有關方面擬訂並組織實施促進中小企業和非國有經濟發展的相關政策措施;指導和推動全省中小企業的對外交流合作;推動建立完善服務體系;協調解決全省中小企業和非國有經濟發展中出現的有關重大問題。
(六)節能與資源綜合利用處(應對氣候變化處)
綜合分析全省經濟社會與環境資源協調發展的重大問題;組織擬訂全省能源、資源節約和綜合利用、發展循環經濟以及應對氣候變化的規劃、政策措施,並協調實施;協調全省環保產業和清潔生產促進有關工作;組織協調全省重大節能減排示範工程和新產品、新技術、新設備的推廣應用;承擔省應對氣候變化及節能減排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日常工作。
(七)原材料工業處
負責全省原材料工業、裝備工業的行業發展和管理工作;提出並組織實施原材料工業、裝備工業的發展規劃、政策建議並組織實施;推進重大技術裝備國產化;指導引進重大技術裝備的消化創新;負責本省有關國家履行《禁止化學武器公約》的工作事務;承擔農業化學物質行政保護有關工作。
(八)消費品工業處
負責全省輕工、紡織、食品、醫葯、家電等的行業發展和管理工作;擬訂全省卷煙、食鹽和糖精的生產計劃;承擔鹽業和國家儲備鹽行政管理、中葯材生產扶持項目管理、國家葯品儲備管理工作。
(九)國防科技與軍民結合推進處
負責國防科技工業的綜合協調和管理工作;提出軍民兩用技術雙向轉移、軍民通用標准體系建設等軍民結合發展規劃;擬訂相關政策並組織實施;承擔省國防科技工業辦公室的日常工作。
(十)信息產業處
負責全省信息產業的行業發展和管理工作;指導、協調信息安全技術開發以及全省重要信息系統與信息網路的安全保障工作,承擔信息安全應急協調工作;參與信息產業知識產權管理工作。
(十一)信息化推進處
負責推進全省信息化工作;指導協調全省電子政務和電子商務發展,協調推動跨行業、跨部門的互聯互通;推動重要信息資源的開發利用、共享;促進電信、廣播電視和計算機網路融合;承辦全省信息化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的具體工作。
(十二)工業項目招商處
負責提出全省工業與信息化領域固定資產投資規模和方向,承擔中央和省財投資項目、省重點年度工業和信息產業項目的審核及綜合管理;負責全省工業、信息產業和高技術類招商項目綜合管理及協調服務工作。
(十三)行政審批辦公室
負責制定工業和信息產業、無線電管理的行政許可和行政審批事項的管理制度和審批程序;負責辦理本部門行政許可和行政審批事項等工作。
(十四)組織人事處(機關黨委、機關工會、老幹部工作處)
負責廳機關及所屬事業單位的機構編制、人事管理、老幹部服務、黨群、紀檢和協會工作;負責本系統的教育培訓工作;負責機關及所屬單位的離退休幹部工作。
(十五)信息安全協調處
貫徹落實國家有關信息安全的政策,組織協調全省信息安全保障體系建設;參與協調推進信息安全等級保護等基礎性工作;指導監督政府部門、重點行業的重要信息系統與基礎信息網路的安全保障工作;承擔信息安全應急協調工作;協調處理網路與信息安全的重大事件。
(十六)工業園區發展處
貫徹執行國家和本省有關工業園區規劃建設的方針、政策、法規;負責擬定並指導實施本省工業園區產業發展規劃、工業行業布局和配套支持政策;指導和推進全省工業園區產業集聚、優化升級、招商引資、發展評價和功能轉型等工作;指導推進工業用地的節約集約利用,協調工業用地指標工作;協調並幫助解決工業園區煤、電、油、氣等重要生產資料;監測園區發展和運行情況,開展考核及開發效果評價等。

Ⅷ 河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的內設機構

根據上述職責,河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設18個內設機構:
(一)辦公室。
協調機關政務工作;負責文電、會務、機要、檔案等機關日常運轉工作;承擔信息、安全保密、督查督辦、信訪、後勤
保障等工作;承辦人大代表建議、政協提案;承擔政務公開、宣傳報道、新聞發布等工作。
(二)政策法規處。
研究全省新型工業化的戰略性問題;組織研究工業、信息化發展的戰略,提出政策建議;組織起草工業、信息化地方性
法規和規章草案;負責機關有關規范性文件的合法性審核工作;承擔相關行政復議、行政應訴和普法工作;負責起草重
要的綜合性文稿;承擔省政府減輕企業負擔聯席會議辦公室的日常工作。
(三)規劃處。
組織擬訂全省工業和信息化發展戰略、規劃;組織全省工業技術改造工作,推進全省現代產業體系建設;提出全省工業
、信息化固定資產投資規模和方向(含利用外資和境外投資)、國家和省級財政性資金安排的建議,經省政府批准後組
織實施。
(四)財務處。
編報部門預決算和管理資金的使用;組織實施內部審計、專項資金檢查和績效評價;提出行業財稅、價格、金融等政策
建議;負責機關財務、資產管理等工作,指導部門管理單位和直屬單位的財務工作,對部門管理單位和直屬單位的財務
審計和國有資產保值、增值進行監督;負責政府采購工作。
(五)產業政策處。
組織擬訂全省工業產業政策並監督執行,提出推進產業結構調整、產業聚集、工業與相關產業融合發展及管理創新的政
策建議;擬訂和修訂全省產業結構調整目錄的相關內容,參與投資項目審核;組織實施相關行業准入制度,會同有關方
面實施汽車、農葯等准入管理事項。
(六)科技處。
組織擬訂並實施高技術產業中涉及生物醫葯、新材料、信息產業等規劃、政策和標准;組織實施國家工業行業技術規范
和標准,指導行業質量管理工作;組織實施全省工業行業技術基礎工作;組織全省重大產業化示範工程;組織實施有關
國家和省科技重大專項,推動技術創新和產學研相結合。
(七)運行監測協調局。
監測分析工業日常運行,分析全省工業運行態勢和國內外工業形勢,研究提出有關政策措施;統計並發布相關信息,進
行預測預警和信息引導;協調解決行業運行發展中的有關問題;承擔應急管理、產業安全和國防動員相關工作;承擔省
政府清理整頓「五小」領導小組辦公室的日常工作。
(八)節能與綜合利用處。
擬訂並組織實施全省工業的能源節約和資源綜合利用、清潔生產促進政策,參與擬訂能源節約和資源綜合利用、清潔生
產促進規劃和污染控制政策;提出全省工業行業需省政府審批和核准投資項目的能耗、水耗審核意見;組織和指導工業
節能裝備(產品)製造、企業節能管理;組織協調相關重大示範工程和新產品、新技術、新設備、新材料的推廣應用;
研究制定並組織實施工業「三廢」資源的綜合利用政策及項目管理。
(九)安全生產處。
指導全省工業加強安全生產管理,指導重點行業排查治理隱患,參與重特大安全生產事故的調查、處理;負責工業安全
生產信息管理和宣傳教育工作。
(十)原材料工業處(河北省稀土辦公室)。
承擔全省鋼鐵、有色、黃金、稀土、石化(不含煉油)、化工(不含煤制燃料和燃料乙醇)、建材等行業管理工作;研
究擬訂並組織實施原材料工業發展戰略、規劃;提出原材料工業結構調整目標、產業布局和重點技術改造項目貼息資金
意見;承辦需國家和省平衡建設條件的原材料工業固定資產投資前期項目(含利用外資項目)的申報和審批工作;負責
黃金開采證的審核、申報工作;承擔稀土行業管理職責;承擔農業化學物質行政保護有關工作。
(十一)裝備工業處。
承擔通用機械、汽車、民用飛機、民用船舶、軌道交通機械製造業等行業管理工作;研究擬訂並組織實施裝備工業發展
戰略、規劃;提出裝備工業結構調整目標、產業布局和重點技術改造項目貼息資金意見;承辦需國家和省平衡建設條件
的裝備工業固定資產投資前期項目(含利用外資項目)的申報和審批工作;提出重大技術裝備發展和自主創新規劃、政
策建議並組織實施;依託國家和省重點工程建設協調有關重大專項的實施,推進重大技術裝備國產化;指導引進重大技
術裝備的消化創新。
(十二)消費品工業處。
承擔輕工、紡織、食品、醫葯、家電等行業管理工作;研究擬訂並組織實施消費品工業發展戰略、規劃;提出消費品工
業結構調整目標、產業布局和重點技術改造項目貼息資金意見;承辦需國家和省平衡建設條件的消費品工業固定資產投
資前期項目(含利用外資項目)的申報和審批工作;組織落實國家有關卷煙、糖精生產計劃;承擔中葯材生產扶持項目
管理、省級葯品儲備管理工作。
(十三)電子信息處。
承擔電子信息產品製造行業管理工作;研究擬訂電子信息產品製造業發展戰略、規劃和重點專項規劃;編制行業投資指
南,承辦需國家和省平衡建設條件的電子信息產品製造業固定資產投資前期項目(含利用外資項目)的申報和審批工作
;提出電子信息產品製造業專項資金安排建議;組織協調重大系統裝備、微電子等基礎產品的開發與生產,組織協調國
家和省有關重大工程項目所需配套裝備、元器件、儀器和材料的國產化;促進電子信息技術推廣應用。
(十四)軟體與信息服務業處。
指導軟體業發展;研究擬訂軟體和信息服務業發展戰略、規劃和重點專項規劃;組織實施軟體、系統集成及服務的技術
規范和標准;推動軟體公共服務體系建設;承辦需國家和省平衡建設條件的軟體與信息服務業固定資產投資前期項目(
含利用外資項目)的申報和審批工作,提出軟體與信息服務業專項資金安排建議;推進軟體服務外包;負責軟體企業認
定、軟體產品登記備案、信息系統集成和信息系統工程監理等相關資質管理;指導、協調信息安全技術開發。
(十五)信息化推進處(電子政務處)。
指導推進全省信息化工作,協調信息化建設中的重大問題,協助推進重大信息化工程;提出信息化專項資金安排建議;
組織規劃黨政機關網,指導協調電子政務和電子商務發展,協調推動跨行業、跨部門的互聯互通;推動重要信息資源的
開發利用、共享;促進電信、廣播電視和計算機網路融合。
(十六)網路信息安全處。
協調全省信息安全保障體系建設;指導和協調跨行業網路與信息安全管理工作;協調推進信息安全等級保護等基礎性工
作;指導監督政府部門、重點行業的重要信息系統與基礎信息網路的安全保障工作;承擔信息安全應急協調工作,協調
處理重大事件;參與擬訂網路技術發展政策;統籌協調通信業規劃的組織實施。
(十七)對外經濟合作處。
承擔對外經濟交流與合作、技術引進有關事宜的綜合協調工作;指導和推動工業企業開展國際化經營和海外投資,協調
解決外商投資工業企業運行過程中的有關問題;負責機關外事工作。
(十八)人事處。
擬訂並組織實施工業、信息化人才隊伍建設發展規劃;組織開展工業工程類、經濟系列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評審工作
;承擔工業、信息化專家管理有關工作;組織開展培訓教育工作;負責機關及直屬單位機構編制、人事管理、隊伍建設
等工作。
機關黨委。負責機關和直屬單位的黨群工作。
離退休幹部處。負責機關離退休幹部工作,指導直屬單位的離退休幹部工作。

Ⅸ 河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的內設機構

根據上述職責,省工業和信息化廳設19個內設機構。
(一)辦公室。負責機關日常工作的協調和督查;負責機關文電、會務、機要、檔案等工作;承擔安全保衛、保密、信訪等工作;承擔政務公開、新聞宣傳工作;承辦對外合作交流有關事宜。
(二)政策法規處。研究新型工業化的戰略性問題;組織研究工業和信息化發展戰略,提出政策建議;組織工業和信息化建設地方性法規、規章草案的起草和協調工作;負責機關有關規范性文件的合法性審核工作;承擔相關行政復議、行政應訴工作;承擔重要文件的起草工作;承擔機關信息工作。
(三)規劃處。組織擬訂全省工業、信息化發展戰略、規劃;提出工業和信息化固定資產投資規模和方向(含利用外資和境外投資)、國家對口部門和本省用於工業和信息化財政性建設資金、技術改造資金安排的建議;承擔固定資產投資項目審核的相關工作。
(四)財務處。編報部門預決算,管理專項資金的使用,組織實施行業內部審計和績效檢查;提出有關行業財稅、價格、金融等政策建議;指導行業的財務管理,負責機關財務、資產管理等工作。
(五)產業政策處。組織擬訂並監督執行全省工業、信息化的產業政策,提出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工業與相關產業融合發展及管理創新的政策建議;擬訂和修訂全省產業結構調整目錄的相關內容,參與投資項目審核;制定並組織實施相關行業准入條件,會同有關方面實施汽車、農葯的准入管理。
(六)科技處。擬訂工業和信息化科技發展戰略、規劃;組織實施有關國家和省科技重大專項、重大產業化示範工程,推動技術創新和產學研結合;承擔行業科技成果和情報管理工作;組織擬訂行業技術規范和標准,負責技術基礎工作,指導行業質量管理工作。
(七)運行監測協調局。監測分析全省工業日常運行,分析國內外、省內外工業形勢;統計並發布相關信息,進行預測預警和信息引導;協調解決行業運行發展中的有關問題;承擔工業應急管理、產業安全和國防動員相關工作。
(八)節能與綜合利用處。擬訂並組織實施工業、信息化的能源節約和資源綜合利用、清潔生產促進政策;參與擬訂能源節約和資源綜合利用、清潔生產促進規劃和污染控制政策;組織協調相關重大示範工程和新產品、新技術、新設備、新材料的推廣應用。
(九)中小企業服務局。負責中小企業發展的宏觀指導,會同有關方面擬訂促進中小企業發展和非國有經濟發展的相關政策和措施;推動完善中小企業創業輔導、信用擔保等社會化服務體系;提出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資金安排建議;協調解決有關重大事項。
(十)安全生產處。指導工業、信息化行業加強安全生產管理;指導重點行業排查治理隱患,參與重特大安全生產事故的調查、處理。
(十一)原材料工業處(省稀土辦公室、省禁止化學武器公約事務辦公室)。承擔鋼鐵、有色、黃金、稀土、石化(不含煉油)、化工(不含煤制燃料和燃料乙醇)、建材等的行業管理工作;研究國內外、省內外原材料市場情況並提出建議;承擔省履行《禁止化學武器公約》的組織協調工作;承擔農業化學物質行政保護有關工作。
(十二)裝備工業處。承擔通用機械、汽車、民用航空、民用船舶、軌道交通機械製造業等的行業管理工作;擬訂重大技術裝備發展和自主創新規劃、政策並組織實施;依託國家、省重點工程建設協調有關重大專項的實施,推進重大技術裝備國產化;指導引進重大技術裝備的消化創新。
(十三)消費品工業處(省食品工業辦公室)。承擔輕工、紡織、食品、醫葯、家電、工藝美術等的行業管理工作;組織落實國家食鹽、糖精的生產計劃;承擔鹽業和國家儲備鹽行政管理、中葯材生產扶持項目管理、省級葯品儲備管理工作。
(十四)煤炭工業管理辦公室。承擔煤炭工業行業管理工作;研究編制煤炭工業發展規劃;組織擬訂行業政策、技術標准、煤礦准入條件和開辦標准;指導全省煤炭工業生產建設技術工作,監督煤炭企業執行生產建設規范和標准;指導全省煤炭、煤層氣資源開發及綜合利用;依法規范和整頓煤礦生產建設和經營秩序;統籌煤炭調運計劃;負責煤炭生產許可、經營許可管理工作。
(十五)高技術工業處(電子信息處)。承擔電子信息、生物醫葯、新材料、航空航天、信息產業等工業行業管理工作;組織協調重大系統裝備、微電子等基礎材料的開發和生產;組織協調有關重大工程項目所需配套裝備、元器件、儀器和材料的國產化;促進電子信息推廣應用;按規定許可權審核高技術產業建設項目有關事宜。
(十六)軟體服務業處。指導軟體業發展;擬訂並組織實施軟體、系統集成及服務的技術規范和標准;推動軟體公共服務體系建設;推進軟體服務外包;指導協調信息安全技術開發。
(十七)省信息化工作辦公室。指導推進信息化工作,協調信息化建設中的重大問題,協助推進重大信息化工程;指導協調電子政務和電子商務發展,協調推動跨行業、跨部門互聯互通;推動重要信息資源的開發利用、共享;促進電信、廣播電視和計算機網路的融合;協調信息安全保障體系建設;協調推進信息安全等級保護等基礎性工作;指導監督全省政府部門、重點行業的重要信息系統和基礎信息網路的安全保障工作;承擔信息安全應急協調工作,協調處理重大事件;承擔省信息化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的日常工作。
(十八)無線電管理局。貫徹執行國家有關無線電管理的法規和政策,編制全省無線電頻譜規劃;負責全省無線電頻譜資源的劃分、分配與指配;依法監督管理無線電台(站);協調處理軍地間無線電管理相關事宜;負責無線電監測、檢測、干擾查處工作,協調處理電磁波干擾事宜,維護空中電波秩序;依法組織實施無線電管制;負責無線電安全保障工作;承擔省無線電管理委員會辦公室的日常工作。
(十九)人事教育處(機關黨委)。指導行業隊伍建設、職工培訓、職業准入、職業技能鑒定和就業服務工作;負責機關、派出機構及直屬單位人事管理、機構編制等工作;管理直屬院校。負責機關和直屬單位的黨群工作。
離退休幹部工作處。負責機關離退休幹部管理服務工作,指導直屬單位的離退休幹部管理服務工作。

閱讀全文

與哪些單位屬於信息化工業廳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如何能擊碎汽車玻璃 瀏覽:752
賓士控制鍵在哪裡 瀏覽:464
怎麼除汽車甲醛 瀏覽:861
日產陽光汽車空調開關如何取下來 瀏覽:209
大學物理學完學什麼北方工業大學 瀏覽:131
賓士汽車前下擺臂哪裡有 瀏覽:75
賓士v和塞納哪個拉貨多 瀏覽:140
晶科能源廠在滁州哪個工業園 瀏覽:5
b利汽車多少錢 瀏覽:179
汽車一般加多少油合適 瀏覽:188
汽車四維是什麼意思啊 瀏覽:293
鈉的工業製法是什麼 瀏覽:48
21款寶馬x5有什麼金融優惠 瀏覽:251
東莞虎門哪裡有汽車後備箱 瀏覽:354
汽車上路被扣車子怎麼處理 瀏覽:570
創維新能源汽車充一次電能用多久 瀏覽:622
古代歐洲哪個城市手工業最發達 瀏覽:702
汽車電池充滿多久充一次 瀏覽:405
汽車密碼在哪裡 瀏覽:273
怎麼樣才能擁有一輛賓士 瀏覽: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