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阜陽在全國處於什麼地位
阜陽市(英語簡稱:FUYANG ,漢語拼音:fùyáng) 。簡稱:阜,別稱:潁州。阜陽市轄3個市轄區、4個縣,1個縣級市(潁州區、潁東區 、潁泉區、太和縣、臨泉縣、潁上縣、阜南縣、界首市)全市總面積9775平方公里。約占安徽省的7%。2007年全市總人口974.3萬,約占安徽省的15%,是安徽省人口最多的市,也是全國比較大的地級市之一。
阜陽位於安徽省西北部、黃淮海平原南端、淮北平原的西部。西部與河南省周口市、駐馬店市相鄰,西南部與河南省信陽市接壤,北部、東北部與亳州市毗鄰,東部與淮南市相連,南部緊靠淮河與六安市隔河相望。史志上曾這樣描述這片土地:「襟帶長淮,東連三吳,南引荊汝,其水洄曲,其地平舒,梁宋吳楚之沖,齊魯汴洛之道,淮南內屏,東南樞轄。」阜陽可謂物華天寶人傑地靈。這里曾是管仲、鮑叔牙、稽康的故里,宋代大詩人晏殊、歐陽修、蘇軾都曾在此為官,並留下了「未覺杭潁誰雌雄」等千年傳唱的詩篇。目前,阜陽市轄界首市和太和、臨泉、潁上、阜南四縣及潁州、潁泉、潁東三區,面積9775平方公里,人口974.3萬,是安徽省人口最多的市。潁上縣小張庄和八里河南湖公園先後被聯合國環境保護署命名為「全球500佳」。阜陽區位交通便捷。京九鐵路縱貫境內,與漯阜、青阜、阜淮鐵路一起,使阜陽成為五路交匯、八線引入的全國六大路網性鐵路樞紐之一。
鐵路交通未來發展趨勢
阜六鐵路建成和向蒲鐵路的修建將形成新的京福鐵路,其地位將比合肥重要,而這還不是阜陽的極點。直到洛寧客專和徐漢客專的建成,那時的阜陽應該說是中國的一個鐵路中心樞紐,其重要性不亞於現在的鄭州。洛寧鐵路和徐漢鐵路在優化和完善中國的鐵路網的重要性,是無可比擬的,無論是京廣、隴海交叉點的鄭州,還是京滬、隴海交叉點的徐州;也無論是滬昆、京九交叉點的南昌,還是滬昆、京廣交叉點的株洲;還是將來京廣、滬蓉交叉點的武漢,都無法和洛寧、徐漢交叉點的阜陽相比,因為像洛寧、徐漢這樣的交叉點可以說在中國鐵路網上是獨一無二的,它對完善和優化中國鐵路網是十分重要的,這樣西北方向的車到上海,東北方向的車到廣州,通過這兩條鐵路將縮短很大的距離和時間,節省了很大資金和勞力。洛寧、徐漢鐵路的建成可以看作是中國鐵路網完善的標志性工程。洛寧、徐漢鐵路將連接隴海、滬昆、滬蓉、沿江通道四條東西方向的干線,京滬、京九、京廣、大湛、沿海通道五大南北干線。其地位的重要行可想而知。加強了膠東半島和珠三角、西部和長三角,京津唐和福廈台之間的經濟聯系。而且將帶動整個中國經濟的全面開花,東南西北連成一片。
阜陽鐵路大樞紐,有希望發展成為輻射皖西北、豫東南的區域中心城市,成為徐州、武漢;鄭州、合肥、南京;之間最重要的城市。承東(膠東半島、長三角)啟西(鄭州、武漢、中南工業區),連南(珠三角、福州台北)接北(北京天津),在國家統一、東中西部協調發展的大棋局上發揮杠桿作用。阜陽機場距阜陽市約3公里。按4D級建設擁有國際先進的導航通信設施,可全天候使用,能起降波音757,麥道90等類型飛機。現已開通到上海、合肥、廣州、北京等地的航線。往返阜陽、廣州兩地的航班自09年四月開通以來上座率一直良好,最高時滿座,已引起了南航有關方面的注意。阜陽直飛北京的航線從10月12號開通後班班爆滿,為此阜陽將開通直飛上海的航班.
公路以阜陽為中心,105國道和省道為骨架,輻射全市城鄉、通往毗鄰省市的公路交通網路已逐步形成。南洛高速(界首-阜陽-蚌埠段)高速公路順利通車,與已經竣工的(合(肥)阜(陽)駐(馬店))(合肥-阜陽段)高速公路形成「十」字型布局。規劃中的商(丘)景(德鎮)高速公路阜陽-亳州段已經通車,阜陽-六安段近期將恢復施工。在城區西部建設界阜蚌與合阜駐高速公路連接線。規劃建設阜陽-新蔡高速
水運十分便捷,淮河、潁河等十多條航道可下長江、入海,是中原通往華東的水運要塞。現在正整治建設潁河、泉河及潁上船閘,使潁河達到Ⅳ級航道。現有阜陽港城區作業區規劃遷建至潁河閘下游,在潁河閘下游新建三十里鋪作業區。]綜合經濟 阜陽資源十分豐富,是國家重要的農副產品基地,同時也是安徽省乃至整個華東地區新興的煤炭能源基地。農業
阜陽地處黃淮海平原,在我國南北氣候分界線秦嶺、淮河一線的交界處,地勢平坦,四季分明,雨量適中,光照充足,適宜各類農作物和動植物的生長繁育,盛產小麥、水稻、紅薯、棉花、玉米、大豆和水果、蔬菜、薄荷、中葯材等,是國家重要的農副產品基地,全國秸稈養牛示範基地和山羊板皮重點產地。農業科技含量逐年提高,現已初步形成食品、中葯材、蔬菜、傳統工藝品、水產品、林產品、水果、名特優新稀農副產品系列的產供銷一條龍體系。太和縣薄荷產量佔全國三分之一以上,貢椿遠銷海內外。潁上縣水產養殖、立體種植等生態農業蓬勃發展。阜南縣會龍鎮的辣椒行銷全國。阜陽作為全國名列前茅的秸稈養牛大市,正逐步形成良種繁育、黃牛養殖、飼草飼料、疫病防治、肉類加工、皮製品加工等下多個鏈條組成的黃牛系列開發體系。阜陽農剩餘勞動力200萬人,還是全國重要的勞務輸出基地之一。
礦產
阜陽境內煤炭、石油、天然氣等礦產資源蘊藏也十分豐富。處於淮北與淮南「金三角」板塊地帶的阜陽,地下不但有煤而且儲量也不在小數。資料顯示,阜陽市的煤炭資源非常豐富,蘊藏量達100億噸,可采儲量80多億噸,而且皆為5700大卡左右的優質煤炭。謝橋礦是一座設計能力800萬噸煤炭的特大型現代化礦井,由國投新集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建設生產的。國投新集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是大型股份制煤炭企業,是國家重點支持的520戶大型國有企業之一,也是全國34家重點煤炭企業之一。國家開發投資公司、國家計委所是屬國華能源有限公司和安徽新集煤電集團公司,是公司的三家股東。2006年10月,由新集集團投資的潁上劉庄礦又喜出新煤。年產800萬噸的劉庄煤礦有兩個第一,有被譽為國內第一對數字化的礦井,有高度為90.8米的「亞洲第一井塔」。年產500萬噸的口孜煤礦預計將於2009年投產,年產300萬噸的羅園煤礦順利進入項目實施階段,據預測,到2010年,阜陽煤炭年生產能力將達3000萬噸,占安徽省煤炭總產量的五分之一。在2007年在潁東區口子鎮與楊樓鎮 發現大量煤礦 現在已經可以出煤N噸.由淮煤礦直接管理,
電力
阜陽煤炭資源的全面開發,帶動了火力發電的全面發展。2×60萬千瓦的阜陽電廠一期已建成發電,阜陽電廠二期項目正在實施,再加上劉庄坑口電廠和口孜坑口電廠以及潁上縣煤電一體化基地,發電總能力將達到480萬千瓦,屆時阜陽市電力裝機容量將佔全省五分之一。阜陽煤電煤化工業「五礦四電一基地」項目總投資近600億元,其中「十一五」計劃投資150億元,預計到「十一五」末,新增工業增加值達90億元。由於具有後發優勢,全市煤電煤化工業將走科技含量高、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經濟效益好的新路子。阜陽市擬在「十一五」期間開發建設一批煤炭氣化、熱電工程,未來將在潁泉周棚、潁東口孜、潁上劉庄一線形成沿潁河的煤電煤化工業集群,成為撐起阜陽市「工業大廈」的基石。2006年8月,武漢凱迪及中盈長江國際信用擔保有限公司共同投資300億元的阜陽凱迪煤化工公司成立。該公司投資的系列化工項目,主要致力於煤炭深度開發利用、環保和煤化工等項目。目前,80萬噸煤制大顆粒尿素、100萬噸MTP、200萬噸建材、2畛30萬千瓦發電廠等項目正在實施中。
工商業
阜陽工業門類齊全,開發區企業呈現勃勃生機。經過多年發展,阜陽已形成食品、紡織、機械、化工、醫葯、能源等門類齊全的支柱產業,孕育了金種子集團、安徽昊源化工有限責任公司、文王釀酒有限公司、華源紡織有限公司等一批骨幹企業。阜陽商貿市場繁榮,是中原商品集散地。目前,阜陽商貿市場呈南出經營主體多元化、經營方式多樣化的新局面,消費市場繁榮活躍,商業網點星羅棋布,擁有阜陽商廈、國貿商城、百貨大樓、千百意購物中心等多家大型零售商場,以及皖西北商貿城、瑤海大市場、元豐大市場、順昌商城等一批綜合性市場各類專業市場80多家,集貿市場500多個。臨泉縣廟岔皮毛市場、太和縣皮條孫繩網市場、潁上縣南照阜陽成為輻射面積十萬平方公里、人口約五千萬,對豫、魯、蘇、皖邊緣地帶有較強影響力的中原地區商品集散地。
投資環境
阜陽投資環境優越,基礎設施日臻完善。阜陽經濟發展軟環境日趨完善。在不斷強化自身,改造「硬」環境的同時,也十分注重建設寬松的「軟」環境,廣攬合作夥伴,誠招天下賢士。阜陽市大膽借鑒和採用沿海、沿邊、特區出台的優惠政策,被譽為「內陸特區」,先後制定了《關於鼓勵外來投資的若干規定》、《關於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招商引資的實施意見》等一系列引進資金、技術、項目、人才和信息的文件。市委、市政府下大力氣治理經濟環境,設立行政服務中心,實行敞開式辦公、陽光式操作、一站式服務,大大提高了辦事效率,樹立了政府行政服務新形象。近幾年來,阜陽加大了基礎設施建設力度,相繼建成了一批水、電、氣、路、橋為重點的基礎工程,城市功能不斷完善。郵政電信業飛速發展,電話、多媒體通訊、網路服務等業務覆蓋城鄉,程式控制電話、移動通信位居全省膠列。金融保險業日漸活躍,機構遍布全市。賓館酒店布局合理,富麗堂皇,為海內外客商提供了良好的休閑娛樂場所。海關、商檢、口岸的建成,為阜陽融入世界構築了新的平台。豐富的資源,獨特的區位,便利的交通,優越的環境,使阜陽得天時、佔地利,有著發展的大好機遇。阜陽市委、市政府審時度勢,開拓進取,提出了「加快發展、富民強市、建設皖西北中心城市」的戰略目標和「優化一產、強化二產、繁榮三產」的經濟工作思路,進一步加大對外開放力度,制定了一系列招商資優惠政策,治理經濟環境,為海內外客商來阜投資創造廣闊空間和良好條件。
如今阜陽正以新的姿態,積極營造皖西北乃至豫魯蘇皖邊緣地區的交通營運中心、商貿中心、加工業中心、農副產品供應中心、物資儲備中心,使阜陽成為人流、物流、信息流、資金流的交匯點,輻射周邊地區的皖西北中心城市。 [編輯本段]歷史文化 阜陽歷史文化悠久,源遠流長,早在新石器時代就有人類居住,並創造了輝煌燦爛的古代文化。阜陽位於中原文化區的邊緣,在中原文化對周圍地區輻射過程中,受到了很大的影響。春秋戰國時期,這里長期屬於楚國,楚文化成了當時主流文化。先秦時代百家爭鳴,咋說橫流,阜陽大地上生成了諸多文化現象,並孕育了達則兼濟天下的政治主張和窮則獨善其身的處世態度,這在一定程度上豐富和發展了中華文化。阜陽重要的地理位置使其成為歷史上的兵家必爭之地。翻開歷史的畫卷不難看出,古代的阜陽戰事連連,硝煙不斷,戰爭的洗禮,使阜陽留下了戎馬文化的烙印。一部阜陽名人史那幾乎就是一部燦爛的戎馬文化史。阜陽文化既有熱情、奔放、浪漫、飄逸的一面,又有冷峻、深沉、朴實、厚重的一面。隨著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阜陽文化將更加茁壯成長,成為中華文化園林中一朵璀璨的奇葩。 [編輯本段]建置沿革 阜陽市歷史悠久,人文蔚盛。歷史上以潁州(今阜陽市區)為中心的南部開發較早。西周以後,在今阜陽境內即建立了媯姓的鬍子國,臨泉境內的沈子國,潁上境內的慎等。春秋戰國時,又出現了太和原牆的原陽,倪邱的新,臨泉的寢等縣邑。由此地域概念逐漸形成。秦代始置汝陰縣,漢屬汝南郡。三國魏置陰郡。北魏孝昌四年(公元532年)置潁州,隋設汝陰郡,唐設潁州,宋設順昌府,元屬汝寧府,明屬鳳陽府。清為潁州府。清雍正十三年,潁州更名阜陽。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設立阜陽地區專員公署,下轄八縣一個行政辦事處。
北部以亳州市為中心的區域,同樣經歷了氏族社會發展的歷史階段。商代為都城,「湯始居亳,從先王居」。春秋置焦邑、秦置譙縣、領有今亳州境內的譙、城父,屬泗水郡,漢屬沛郡,東漢屬沛國,三國設譙都,東晉屬譙郡,北周始置亳州,隋復置譙郡,唐置譙郡,宋歸淮南東路,元置歸德府,明降州為縣,後復升為州,清屬潁州府。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亳州為阜陽地區下轄一個縣,稱亳縣。一九八六年始改縣為市,稱亳州市,仍歸屬阜陽地區。
歷史上潁、亳兩州南北相望,隨著封建政權更迭,而隸屬不一,形成了兩個既互相聯系又相對獨立的經濟、政治、文化中心。明代洪武六年(公元1372年),潁、亳二州首次並為統一版圖,「省譙縣入亳州,尋降亳州的亳縣,屬潁州」。弘治九年(公元1496)亳縣復升為州,與潁州為潁州府,又降亳州為亳縣,正式納入潁州管轄之內,形成了東西四百里,南北七百里的廣大地域。不僅包括今阜陽市、亳州市全境,而且含今六安地區霍丘縣的大部分地界。
1998年2月,亳州市從阜陽市劃出,由省直轄。2000年5月,國務院批准設立地級亳州市、渦陽、蒙城、利辛三縣劃歸亳州市管轄。目前,阜陽市轄界首市和太和、臨泉、潁上、阜南四縣及潁州、潁泉、潁東三區。阜陽師范學院
阜陽師范學院位於安徽省西北中心城市——阜陽市,是皖西北地區唯一的省屬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學校。學校目前擁有"清河"和"西湖"兩個校區,佔地近1400畝,校園建築面積35萬平方米,其中教學用房16.5萬平方米,實驗室面積7.6萬平方米。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6804萬元,紙質圖書89.3萬冊,並擁有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超星數字圖書館、國際晶體劍橋資料庫(CCDC)及萬方數字資源系統等十幾個中外網路資源資料庫。《阜陽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被評為"全國優秀人文社科學報獎"和"安徽省高校文科優秀學報一等獎";《阜陽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入選美國《數學評論》(MR)、德國《數學文摘》(ZBL)國際資料庫,並成為《中國數學文摘》收錄期刊源。學校師資隊伍素質高、結構合理。在一千名教職工中,專任教師686人,其中高級職稱近300人,具有博士、碩士學位的教師274人,另有150餘位教師在職攻讀博士、碩士學位。41位教師入選省學術技術帶頭人後備人選和省優秀人才計劃,11人享受國務院或省政府津貼,24人被授予全國和省優秀教師稱號。學校聘請中國工程院鄭守仁院士、中國工程院副院長劉德培院士、中國科學院陳國良院士等兼職教授80餘人。
阜陽職業技術學院
阜陽職業技術學院是一所經國家教育部批准籌建、安徽省政府批准成立的公辦普通高等學校。學院重點培養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高等技術應用型人才,畢業生具有基礎理論適度,技術應用能力強,知識面寬,素質高等特點。大專層次,學制三年,國家承認學歷。學院嚴格的教學管理,優秀的師資隊伍,完善的教學設施,嚴謹的教風學風,優美的校園文化環境,為人才成長提供了可靠保證。 學院佔地面積 359 畝, 校舍建築面積 70000 平方米,實驗儀器設備 1200 萬元 ,館藏圖書 24 萬多冊,訂有各類報紙雜志 1000 余種,建立了校園網,擁有多媒體教室 18 個,語音室 3 個,已有機械、電子、數控、化工、生物、計算機、裝飾裝潢、藝術設計、辦公自動化等各類實驗室及實訓場所 60 多個 ,有綜合實驗樓、生化實驗樓、金工實習車間、鉗工實習車間、數控車間、 園藝實訓基地 等校內實訓基地,並建立了 22 個校外實習基地。
阜陽,一座生機勃勃的新興城市。勤勞、樸素的阜陽人民將憑借東西結合部、南北過渡帶的區位優勢,承東接西、呼南應北,竭誠與海內外朋友和有識之士通力合作,攜手發展,共創美好明天!
⑵ 安徽阜陽的現在生活水平是什麼情況
阜陽現在是一個發展中城市,這里的房價在2500左右,物價有點高,一個月工資有1000元也就可以了.
平均工資為750元,
學歷就不太好講了,高中吧.
現在阜陽開發區不斷擴大,各種商場,娛樂場所,應有盡有.
農村要點很大一部分.
全國百強縣,我沒有聽說過.
阜陽交通便捷,當地比較朴實.
你可以看一下我的空間.
hi..com\fyool
盡管臟亂依舊。阜陽是人口稠密的城市,但北京九龍干線只有一條。與一個大平原城市相比,交通十分不便。2019杭州杭州高鐵的生意會很好。我可以看到樓上有些人說阜陽不重視教育。我真的認為這句話很弱智。阜陽人越來越重視教育。太和縣在安徽省被稱為衡水。一個郡有兩所超級中學,很有傳奇色彩。特別是近年來,北安徽地區完全壓制了以安慶和黃山為首的安徽省南部地區。合肥雖然不如合肥好,但它還是省會。
但在我看來,它是一個消費品行業。不得不說,阜陽人在消費上確實有點對自己有點困難。什麼沃爾瑪,旺達都有,據說是要建一個旺達,你覺得這只是一個普通的城市,兩個萬達。至於賓館酒店,真是數不勝數,你要有高端明星,你想去路邊小攤也有很好吃的路邊小攤。真的不得不承認,阜陽人都在吃飯,真的,我覺得這是一個境界。
⑷ 介紹阜陽
阜陽
大京九樞紐城市——阜陽
阜陽市地處安徽省西北部,總人口900萬人,面積9775平方公里,耕地58.5萬公頃。轄界首市和太和、臨泉、阜南、潁上四縣及潁州、潁東、潁泉三區。是安徽省人口最多的城市,農村富餘勞動力200多萬人,是全國重要的勞務輸出基地。
阜陽歷史悠久,名人輩出。這里是春秋時期政治家管仲故里,詩人嵇康的桑梓。中國文學史上著名的「唐宋八大家」中歐陽修、曾鞏、蘇軾曾在這里為官多年。區內古跡遍布,人文蔚盛,交相輝映。潁州西湖歷史上曾與杭州西湖齊名,潁上縣小張庄和八里河南湖公園先後被聯合國環境保護署命名為「全球500佳」。
阜陽交通便捷,四通八達。京九鐵路自北向南貫穿全境,與商阜、漯阜、青阜、阜淮四條鐵路在境內構成「米」字型框架,直接與隴海、京廣、京滬等鐵路干線接軌,形成八線引入、五路交匯的鐵路網,京九鐵路阜陽編組站是京九線上最大的鐵路樞紐。4C級阜陽民航機場可起落大中型客機,已開通合肥、北京、上海等航線。東連京滬高速、西接京珠高速的界阜蚌高速公路一期工程竣工,二期工程正在建設;山東東營至香港高速的重要組成部分阜六高速公路將於2006年建成通車;合阜高速公路也將在「十五」期間建成通車。境內淮河、潁河、泉河、茨淮新河等六條航道可入江達海,是中原通往華東的水運要塞。
阜陽氣候適宜,資源豐富。這里氣候溫和,四季分明,雨量適中,光照充足。是國家大型商品糧、棉、油、肉生產基地,全國秸稈養牛示範基地和全國山羊板皮重點產地。境內煤炭、石油等礦產資源蘊藏豐富。
阜陽經濟快速發展,綜合實力逐年增強。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1992年以來,阜陽經濟步入了快速發展的軌道,對外開放不斷擴大,城鄉面貌日新月異,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各項社會事業全面發展。輕工、紡織、機械、化工、食品、醫葯工業等已成為阜陽經濟崛起的支柱行業。優越的投資環境,使數百家「三資」企業、近千家內聯企業如魚得水,蒸蒸日上。
阜陽的經濟發展軟環境日趨完善。市委、市政府下大力氣治理經濟環境,專門設立行政服務中心,實行一站式服務,簡化辦事程序,提高行政效率,2003年全市共引進市外資金24.5億元,招商引資實現了良性循環。
阜陽發展潛力巨大,前景美好。未來5至10年,阜陽人將按照「優化一產、強化二產、繁榮三產」和「建設皖西北中心城市」的總體思路,努力把阜陽建成區域性的優質安全農產品供應中心、加工製造業中心和現代商貿物流集散中心。
阜陽,一座生機勃勃的新興城市。勤勞、樸素的阜陽人民將憑借東西結合部、南北過渡帶的區位優勢,承東接西、呼南應北,竭誠與海內外朋友和有識之士通力合作,攜手發展,共創美好明天!
歡迎海內外客商來阜陽考察指導、投資興業,我們將竭誠為您提供最優質的服務!
阜陽市物華天寶 自然資源非常豐富
阜陽市物華天寶,自然資源非常豐富。主要有潁上謝橋的煤礦;潁上縣淮河北岸陶壩子一帶的鐵礦;阜南、潁上 2縣淮河段數百萬立方米的石英砂礦;界首、太和2縣沙河流域地下的石油礦及遍布全市的制陶器用的膠粘土等。土壤有棕壤土、砂礓黑土、潮土、水稻土。森林資源主要是由落葉、闊葉樹種組成的夏綠林,境內約有銀杏、泡桐、側柏、香椿、桑、榆、柳、楊、槐等51科160多種樹木3億余株。動物資源則有陸棲脊椎動物53科146種,如天鵝、鴛鴦、杜鵑、喜鵲、蟾蜍、黃鼬、刺蝟、蛇、鱉、燕、雀、珠頸斑鳩、黃眉柳鶯等。
歷 史 沿 革
阜陽市歷史悠久,人文蔚盛。歷史上以潁州(今阜陽市區)為中心的南部開發較早。西周以後,在今阜陽境內即建立了媯姓的鬍子國,臨泉境內的沈子國,潁上境內的慎等。春秋戰國時,又出現了太和原牆的原陽,倪邱的新,臨泉的寢等縣邑。由此地域概念逐漸形成。秦代始置汝陰縣,漢屬汝南郡。三國魏置陰郡。北魏孝昌四年(公元532年)置潁州,隋設汝陰郡,唐設潁州,宋設順昌府,元屬汝寧府,明屬鳳陽府。清為潁州府。清雍正十三年,潁州更名阜陽。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設立阜陽地區專員公署,下轄八縣一個行政辦事處。
北部以亳州市為中心的區域,同樣經歷了氏族社會發展的歷史階段。商代為都城,「湯始居亳,從先王居」。春秋置焦邑、秦置譙縣、領有今亳州境內的譙、城父,屬泗水郡,漢屬沛郡,東漢屬沛國,三國設譙都,東晉屬譙郡,北周始置亳州,隋復置譙郡,唐置譙郡,宋歸淮南東路,元置歸德府,明降州為縣,後復升為州,清屬潁州府。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亳州為阜陽地區下轄一個縣,稱亳縣。一九八六年始改縣為市,稱亳州市,仍歸屬阜陽地區。
歷史上潁、亳兩州南北相望,隨著封建政權更迭,而隸屬不一,形成了兩個既互相聯系又相對獨立的經濟、政治、文化中心。明代洪武六年(公元1372年),潁、亳二州首次並為統一版圖,「省譙縣入亳州,尋降亳州的亳縣,屬潁州」。弘治九年(公元1496)亳縣復升為州,與潁州為潁州府,又降亳州為亳縣,正式納入潁州管轄之內,形成了東西四百里,南北七百里的廣大地域。不僅包括今阜陽市、亳州市全境,而且含今六安地區霍丘縣的大部分地界。
1998年,亳州市劃出為省轄市,2000年,渦陽、蒙城、利辛三縣劃歸亳州市管轄。今天阜陽市的轄區格局為三區、四縣、一市。
地 理 概 況
阜陽市歷史悠久,人文蔚盛。歷史上以潁州(今阜陽市區)為中心的南部開發較早。西周以後,在今阜陽境內即建立了媯姓的鬍子國,臨泉境內的沈子國,潁上境內的慎等。春秋戰國時,又出現了太和原牆的原陽,倪邱的新,臨泉的寢等縣邑。由此地域概念逐漸形成。秦代始置汝陰縣,漢屬汝南郡。三國魏置陰郡。北魏孝昌四年(公元532年)置潁州,隋設汝陰郡,唐設潁州,宋設順昌府,元屬汝寧府,明屬鳳陽府。清為潁州府。清雍正十三年,潁州更名阜陽。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設立阜陽地區專員公署,下轄八縣一個行政辦事處。
北部以亳州市為中心的區域,同樣經歷了氏族社會發展的歷史階段。商代為都城,「湯始居亳,從先王居」。春秋置焦邑、秦置譙縣、領有今亳州境內的譙、城父,屬泗水郡,漢屬沛郡,東漢屬沛國,三國設譙都,東晉屬譙郡,北周始置亳州,隋復置譙郡,唐置譙郡,宋歸淮南東路,元置歸德府,明降州為縣,後復升為州,清屬潁州府。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亳州為阜陽地區下轄一個縣,稱亳縣。一九八六年始改縣為市,稱亳州市,仍歸屬阜陽地區。1998年,亳州市劃出為省轄市,2000年,渦陽、蒙城、利辛三縣劃歸亳州市管轄。今天阜陽市的轄區格局為三區、四縣、一市。
歷史上潁、亳兩州南北相望,隨著封建政權更迭,而隸屬不一,形成了兩個既互相聯系又相對獨立的經濟、政治、文化中心。明代洪武六年(公元1372年),潁、亳二州首次並為統一版圖,「省譙縣入亳州,尋降亳州的亳縣,屬潁州」。弘治九年(公元1496)亳縣復升為州,與潁州為潁州府,又降亳州為亳縣,正式納入潁州管轄之內,形成了東西四百里,南北七百里的廣大地域。不僅包括今阜陽市、亳州市全境,而且含今六安地區霍丘縣的大部分地界。
名 勝 古 跡
文峰塔
文峰塔位於阜陽城中心幹道潁州路附近。近史志記載,因奎星樓不高,文星不太顯露,所以當地文風不振,功名不多。康熙三十五年(1796年)於此建文峰塔,以振興阜陽文風。塔為全磚結構,七層八邊形,高31.8米。各層有塔心室,一層獨為一室,北門為階梯入口,有盤旋梯道貫頂。一、三、五、七層四方有四券形門;二、四、六層,在南、西、東三面各有三門。塔為密檐樓閣式,每層疊澀出桅,有仿木結構的磚雕斗拱支承挑出的密檐。頂部起脊挑角,三疊珠式寶劍,由鐵制五叉剎桿貫串攢尖,造型樸素庄嚴。
文峰塔與奎星樓,都建在城之東南方,即巽方。《山海經圖贊》說:「地虧巽維,天缺乾角」。阜陽地形西北高東南低窪,據《潁州志》記載:堪輿學家認為東南窪而地輕,地氣外溢而難出人才,須建塔以鎮之。《易·巽》說巽象風:「隨風,巽」。疏去:「風既相隨,無物不順」。按儒學家說法,巽為文章之府,塔有卓筆之形。故稱「文峰塔」。
文峰塔既與「文」相關又極富道教色彩,該塔一些磚雕,有表示吉祥如意的長壽鹿、靈芝草、龍、鳳,有文人祈求的鯉魚跳龍門,還有陰陽魚圖案。這對研究當時人們的思想意識、審美心理和阜陽歷史等方面都提供了形象生動的寶貴資料。總之,這類塔屬於舊時所謂風水塔。
奎星樓
奎星樓,位於阜陽市老城東南城牆交結處,又稱拐角樓。據傳晴日登樓可望霍山,故舊縣志又稱「望霍樓」,俗稱「三篷塔」。
原為明萬曆二年(1574年)知州趙世相擴建南城所建敵樓。清同治九年(1870年)重修。全磚結構,三層六邊形,通高9.93米,疊澀出檐,起脊翹角,結頂飾鐵制舞鳳,六角制銅制響鈴(1981年重修時改鐵制鈴)。鳳舞而有容儀,古人以為有瑞應,故頂飾具有傳統文化性質。
奎星樓三層均室,但互不貫通。一層朝南開一半圓形券門,二層一門四圓形券窗,三層南門楣額為「奎壁聯輝」。「奎」、「壁」、「斗」均屬二十八宿星座。「奎星」是二十八宿中白虎七宿的首宿,因其「屈曲相鉤,似文字之畫」,所以《孝經·援神契》有「奎主文章」之說。《春秋元命苞》更認為漢字起源也與奎星有關,說蒼頡「仰觀奎星圜曲之勢,俯察魚文鳥羽、山川指掌,而創文字」。《歷代名畫記》說:「奎有芒角,下主辭章」。由於古籍中常把奎星與文字、文章聯系在一起,所以歷代文人都崇拜奎星,各地為之建樓奉祀,以祈禱本地文人輩出,文風昌盛。
潁州西湖
潁州西湖位於阜陽城西北一公里新泉河兩岸,是古代潁河、清河、小汝河、白龍溝四水匯流處。因阜陽在北魏以後稱潁州而得名,為唐、明、清歷代名勝。
明代《正德潁州志》載:西湖「長十里,廣三里,水深莫測,廣袤相齊」。《大清一統志》雲:「潁州西湖聞名天下,亭台之勝,觴詠之繁,可與杭州西湖媲美。」潁州西湖景色之美,四時俱佳,招徠不少文人志士出守潁州,更是文人墨客吟詩作畫之旅遊勝地。從寧代起有北宋詞人、宰相晏殊,北宋文學家、史學家歐陽修、蘇軾、宋代中書侍郎呂公著等七大名人知潁州,為古潁州西湖建設立下了不朽的功勛,並留下了113首著名詩篇,加之71名古代和近代詩人的詩篇共259首。其中唐宋八大家佔四人,還有南宋四大家之一的楊萬里,與蘇軾齊名的黃庭堅。蘇軾曾在詩中將潁州西湖與杭州西湖相媲美,「大千起滅一塵里,未覺杭潁誰雌雄」。可見,潁州西湖在古代確為天下西湖之冠。但後來由於黃河泛濫,西湖被泥沙填平,昔日美景,已不復存在。現僅存「會老堂」等建築。
新的西湖在阜陽城西15公里處,周長11.5公里,湖面約5.74平方公里,水深 1-2米,是在原三十里河的基礎上興修而成的。湖中有島、島中有潭,綠柳盈岸,芳菲夾道,花木扶疏。主要景佔有:碑林公園,建有碑林長廊、碑林八卦陣,薈萃了當代名書畫家真跡五百餘幅。百龍亭、八仙、十二生肖等石雕,惟妙惟肖,令人拍手叫絕。紫竹院,建有假山、游泳室等。隱閑堂,是拜祭歐陽修、蘇軾之處。清漣閣,系仿古建築,五層樓閣。九曲橋,由潁州西湖第一個漢語拼音字母組成,非常巧妙。魚宮,為兩個鯉魚伏,內有現代化的電動聲像裝置,如入仙境。另有遊艇、遊船、老虎等,更是讓人留連忘返。
按照總體規劃,潁州西湖將建設成為既有古人文景觀的風景名勝,又有現代化游樂設施的重要景區,也是皖西北最有游覽價值,最有吸引力的旅遊勝地之一。
南湖公園
潁上南湖公園位於潁上縣城南10公里處,距阜陽60公里,整座公園建在一個有一萬多畝水面的自然湖面上。公園分南北兩大部分,北部建有三個面積 40-60畝的人工島,每島一景,各具特色,中西合壁,古今輝映,創意新穎。南部湖中以十二生肖形象為特徵零星散布十二小島。以各式遊艇穿行其間。南北園景以逶迤曲堤和卧波拱橋分界。曲堤兩側綠柳披拂,參差夾道,漫步堤上橋畔,大有杭州西湖韻味,雖無山水相映而成趣,卻有水天相接之奇觀。尤具特色的是北園口之卧波於清澈水面的長廊,長廊兩端各以九曲橋連通大島景點,長廊造型及廊中彩繪與北京頤和園相仿,幾百幅山水人物圖布滿雕梁畫棟,廊中留有 150個碑位,擬請中國著名書法家將唐詩三百首書寫後刻於碑上,造成中華唐詩三百首長廊碑的絕景。
進入南湖公園,在大壩的高坡上突兀起七層塔和望湖亭。登高瞭望,水天一色,在湖中的島上,中西建築交相生輝,將歷史與現實、華夏與世界濃縮起來。希臘的宙斯廟、法國的凱旋門、德國的教堂與市政廳,荷蘭的風車及挪威的鄉村教堂把你帶入異域風情。中式的飛檐斗拱的庭院,彎如長虹的拱橋,遮風避雨的風雨橋,曲曲折折的玉帶橋,橫卧碧水之上。長數百米的凌波橋,各種各樣的雕塑象一組組變幻畫面展現在遊人的面前。岸邊與路旁的垂柳在微風的吹拂中,舞資婆娑,野鴨、鷺鴛時而可見。這里有鳥類12科57種,是皖北重要的鳥類與水禽棲息地,在湖中,開辟了野生禽類和動物養殖場,又從外地引進了孔雀、駝鳥、山雞等。在園中另一側水中孤島上建有一橢圓形的跑馬場供遊客騎賽,與之相配套,湖邊興建了十來幢休閑別墅,形成了一個集游覽、休閑、會議為一體的好去處。
張庄公園
張庄公園位於潁上縣謝橋鎮小張庄,距縣城20公里,始建於一九七八年,由小張庄村投資興建。一九九五年進行擴建改造,現佔地面積為120畝。
公園仙花草茂盛,樹木蔥綠,四周壁畫人物栩栩如生,漢白玉雕婷婷玉立,彩光噴泉波光閃爍,樓台亭閣古樸典雅,環境清幽,風景宜人。望富山是一座人工堆砌的假山,高37米,山坡綠蔭環抱,山頂涼亭可供遊人遠眺小憩,人工河如同一條玉帶環繞公園。公園南部是動物園,內有猴山熊館,幾十種珍奇動物供遊人觀賞。公園西部為游樂場,內有各種大型游藝機、電動火車、飛機等,供人游樂。公園外聳立一座高十三層的環保塔,登上塔頂,聯合國評選的生態環境「全球五百佳」小張庄村盡收眼度,美不勝收。公園高有停車場、小吃部、攝影部,為遊人提供優質服務。
小張庄為聯合國評選出的生態環境「全球五百佳」。
淮上公園
淮上公園座落在潁上縣城西五里湖畔,建於1923年,原系豪紳尤蔭軒的私人花園,名為「游園」,人們又可以其姓而名其園,俗稱「尤家花園」。解放後,改名為「淮上花園」。1954年,公園曾被洪水淹沒,「十年動亂」中,它又遭到嚴重破壞。但經過多次撥款整修擴建,恢復了園容,豐富了園景,面積由原來的二萬六千餘平方米擴大到四萬余平方米,使公園面貌煥然一新。
公園三面綠水縈繞,北面花牆高峙。大門上方,鑲嵌著「淮上公園」四個金色大字,招引著遊人。園內,三條溪水橫貫東西,把公園自然分為四個景區。第一景區以盆景、花木為佳,景色秀麗宜人。有「太極石」、「地龍松」、「三環套月」、「風宜亭」、「月季池」、「十三太保」、「江心亭」等景點。第二景區以山石亭閣稱勝,別具一番風光。「迎賓軒」、「荷花亭」、「荷花池」、「鴛映池」、「靜生堂」、「九嶺十八峰」、「樓上樓」、「白石塔」等美不勝收,令人流連忘返。第三景區是一片茂密的松林,風景獨具特色。景區內,松亭、松塔、松棚、松傘、松扇,松型生動、布置得體。第四景區是新建的花圃和植物園,終年繁花似錦,四季飄香。園中有「展望亭」和「看花樓」,建造新潁,園內培植著各種名貴花木。
淮上公園面積雖小,但園內長廊水榭、亭台假山、松柏竹林、繁花綠草,布置井然有序,風景雅緻潔新,很富有山林自然之美和簡朴大方之態,成為潁上著名的游覽勝地。
歷 史 人 物
管仲
管仲( ?-公元前645年),名夷吾,字仲,春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潁上縣人。管仲少時喪父,老母在堂,生活貧苦,不得不過早地挑起家庭重擔,為維持生計,與鮑叔牙合夥經商後從軍,到齊國,幾經曲折,經鮑叔牙力薦,為齊國上卿(即丞相),輔佐齊桓公成為春秋時期的第一霸主。
管仲注重經濟,反對空談主義,主張改革以富國強兵,他說:「國多財則遠者來,地辟舉則民留處,倉稟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齊桓公尊管仲為「仲父」,授權讓他主持一系列政治和經濟改革:在全國劃分政區,組織軍事編制,設官吏管理;建立選拔人才制度,士經三審選,可為「上卿之贊」(助理);按土地分等征稅,禁止貴族掠奪私產;發展鹽鐵業,鑄造貨幣,調劑物價。管仲改革的實質,是廢除奴隸制,向封建制過渡。管仲改革成效顯著,齊國由此國力大振。對外,管仲提出「尊王攘夷」,聯合北方鄰國,抵抗山戎族南侵。這一外交戰略也獲得成功。後來孔子感嘆說:「假如沒有管仲,我也要穿異族服裝了」。
管仲之所以能相齊成霸,是與鮑叔牙的知才善薦分不開的。管仲晚年曾感動地說:「我與鮑叔牙經商而多取財利,他不認為我貪心;同鮑叔牙謀事,我把事情辦糟了,他不認為我愚蠢;我三次從陣地上逃跑,他不認為我膽小怕死;我做官被驅逐,他不認為我不肖;我輔佐公子糾敗而被囚忍辱,他不認為我不知羞恥……。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鮑子也!」
管仲的著作,收入《國語·齊語》和《漢書·藝文志》。《管子》共24卷,85篇,今存76篇,內容極豐,包含道、名、法等家的思想以及天文、輿地、經濟和農業等方面的知識,其中《輕重》等篇,是古代典籍中不多見的經濟文作,對生產、分配、交易、消費、財政、等均有論述,是研究我國先秦農業和經濟的珍貴資料。
管仲的傳記,載於《史記·管晏列傳》。
甘羅
甘羅,甘茂之孫,戰國時著名的少年英雄。甘羅12歲任秦相呂不韋的侍從,朝野鮮為人知,一次秦欲派使赴燕,呂不韋請老臣張唐應命,屢勸無效。甘羅去見張唐,分析天下大勢。數列出使利弊,說得張唐嘆服,遂欣然應命使燕,呂不韋大加贊賞甘羅之才。此事不久,經呂不韋薦舉,甘羅作為秦王特使,奉命赴趙,以雄辯說服趙王發兵攻燕,秦不費一兵一卒,得城五座。甘羅立下奇功,滿朝為之震動,被秦昭王封為上卿,並把甘茂充公的田宅賜還給他。
明代,潁上縣建「二賢祠」,紀念甘茂、甘羅祖孫。後二賢祠擴建為「四賢祠」,增祀管仲、鮑叔牙。
《史記》第71卷載有《甘羅傳》。
呂蒙
呂蒙( 公元178年-219年)字子明,三國時期汝南郡富坡(今阜南縣城東南呂家崗)人,東吳著名將領。少時依屬孫策部將鄧當,鄧當死後,代領其部屬,跟從孫權攻戰各地。後隨周瑜、程普等東吳將領大破曹操於赤壁。呂蒙初不習文,後聽從孫權勸告,多讀史書、兵書,魯肅稱其「學識英博,非復吳下阿蒙」。魯肅卒,代領其軍。 公元219年,率奇襲荊州,致關羽父子敗走麥城,死於刀下,呂蒙遂聲名大振。曾歷任平北都尉、橫野中良將、廬江太守、漢昌太守、南郡太守,封孱陵侯。
呂蒙的傳記載於《三國志》。
常秩
常秩( 1019-1077年),字夷甫,汝陰(原阜陽縣)人,北宋學者。考進士不中,乃屏居里巷,專心研究經學。宋嘉祜、治平年間,皇帝多次詔授官職,常秩皆謝絕。熙寧三年(1070年),宋神宗詔令「以禮敦遣,毋聽秩辭」。翌年,常秩不得不進京參見。先任天章閣侍講,繼任太常侍,後任西京留司御史台,常秩學淵溥,為人忠誠,受到歐陽修、王安石、呂公著等明中大臣的賞識和推崇,因而名重一時。王安石變法,很多人反對,常秩「獨以為是,一召遂起」,堅決擁護變法。死後,贈右諫議大夫。《寧史》載有《常秩傳》。
張綸
張綸(?-1085年),字公信,汝陰(原阜陽縣)人,北宋。少豪俠任氣。考進士不第,補三班奉職,遷右班殿直。四川王均起義,朝廷遣軍鎮壓,張綸主張「曉諭召撫」,請官府與義軍會盟,立碑境上,多年相安。綸出任江淮制置鹽運副使,改革鹽稅舊制,增設鹽場,使鹽課扭虧為盈。後張綸代知泰州,三次上表,請修海堰,率民工修海堤75公里,使當地農業生產得以恢復和發展,受到百姓擁戴,為他建生祠以表敬重,張綸富有同情心,在江淮道上見到流離失所的騅民,他憤嘆曰:「此乃有司之過!」遂取奉銀置衣,發給受凍難民。《宋史》載有《張綸傳》。
劉福通
劉福通(1321-1365年),潁州(今界首市)人,元末紅巾軍領袖。
劉福通出生於今界首市境劉肖鎮的一個巨富之家。劉福通自幼性情豪爽,聰明過人,素懷大志。青年時任朱皋鎮巡檢,正直仗義,進值元末殘暴統治,豫南皖北百姓塗炭,怨聲載道,民族矛盾空前尖銳。在此社會背景下,元王朝欽差賈魯以修河為名,假公濟私(因勒索劉家珍獸白鹿未逞),改河道,毀劉宅。劉福通於國仇家恨,遂決心造反滅元。
劉福通與韓山童為起義做了大量准備工作。在組織上建立白蓮教,在輿論上把斗爭矛頭集中對准異族統治者。至正十一年(1351年)四月,韓山童、劉福通等在河北永年縣聚會。殺白馬黑牛,誓告天地,決定起義。不料消息走漏,遭官軍突襲圍捕,韓山童被捕遇難,劉福通逃回潁州。同年五月,劉福通在潁州率眾起義,迅速攻克潁州城,點燃了元末農民大起義的烽火。
劉福通率紅巾軍首破潁州,隨即進軍河南,占朱皋,據倉栗,連破羅山、真陽、確山,又克舞陽、葉縣等地,橫斷豫南。同年九月,劉福通揮兵南進,相繼攻佔汝寧府、光州、息州,義軍勝利壯大,隊伍擴充20萬眾。至正十二年(1352年),劉福通率紅巾軍先後大敗元軍主將赫斯虎赤,斬元大將鞏卜班,擊?⒁蠶忍?木兒30萬精銳之師,屢戰屢勝,威震元廷。此時,漢人地主李思齊勾結元軍,從背後偷襲義軍,劉福通從汝寧退守亳州,至正十三年(1352年),二月,劉福通與王八禿會戰,殺八禿,敗元軍,其後引軍各南,攻佔安豐,進圍廬洲(今合肥)。至正十五年(1355年),劉福通迎韓山童之子韓林兒到亳州,稱「小明王」,建立政權,國號大宋,年號龍鳳,劉福通與羅文素同為平章。同年二月,由於戰略失誤,義軍主力北上,亳州遭元軍圍困,劉福通保小明王血戰突圍,南奔安豐,這是紅巾軍起義以來遭到的第一次大挫折。
劉福通的過人之處,就在於他受挫不餒。退駐安豐不久,劉福通率軍北上反擊,連破元軍,聲威復振。至正十七年(1357年)六月,劉福通親率主力攻陷汴梁,劉福通孤軍無援,擁韓林兒敗走安豐。接著,北伐的三路大軍因各自為戰,互難支援,相繼失利。劉福通在極艱難的形勢下堅守安豐,時間達四年又九個月。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二月,張士誠派部將呂珍突襲安豐,劉福通與韓林兒被朱元璋接往滁洲,居宗陽宮。兩年後,朱元璋遣左丞廖永忠用船將劉福通、韓林兒溺死於瓜步。
呂霞光
呂霞光,1906年出生,臨泉縣呂寨人,旅居法國的著名畫家,古董鑒賞家。呂霞光幼年在本鎮私塾讀書,後就讀於北京四中,又轉學到南京市立美術專業學校,在上海藝術大學讀完大學的課程。呂霞光從二十年代起便開始了他的藝術生涯,他先後就學藝術大師田漢和美術大師徐悲鴻。隨後,在徐悲鴻的推薦下,與著名美術家吳作人一同赴法國留學,考入巴黎國立美術學院,專攻繪畫與雕塑,於三十年代初獲該院畢業文憑。三十年代初,他與吳作人一起到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皇家美術學院考取獎學金資格,其優異成績震驚了比利時整個美術界。在比學成後,又返回巴黎,深造於巴黎國立美術學院。
抗戰期間,他先後擔任了蘇州美術學院教授和上海美術大學及其重慶分校美術教授。同時,他又積極參加由周恩來和郭沫若領導下的抗日文化宣傳活動,在武漢和重慶參加了政治部文化工作委員會。
抗日戰爭勝利後,他重返法國,並在法國文化部的支持下,在巴黎舉辦了盛大的個人畫展,當時的法國總統溫松·奧里約爾親臨參觀並題詞祝賀。這次畫展在法國引起極大反響。隨後,他旋風般地在法國的里昂、聖艾迪安及其他城市舉辦了20餘次個人巡迴畫展,影響極大。
呂霞光晚年仍十分關心祖國的美術事業和中法美術的交流活動。為了促進中法文化交流事業的發展,鼓勵中國畫家深入研究西方藝術的精華,他於1964年捐款建立了中國畫室,專門供中國來法學習進修和研究西方藝術的中國畫家學習、工作之用。
呂霞光曾先後幾次回國探親訪問,都受到國家領導人的接待。
王克勤
王克勤( 1920-1947年),阜陽縣人,解放戰爭時期創造了「思想互助、生活互助、技術互助」三大互助運動而聞名全軍,是著名的戰斗英雄。
王克勤19歲被國民黨抓壯丁入伍,1945年在平漢戰斗中被解放,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1946年9月加入國共產黨。 在我軍歷任戰士、班長、排長。王克勤作戰英勇,戰績顯著。1945年10月至1946年報10月,他一人殲敵232名,俘敵14名,9次立功,被評為一級殺敵英雄。王克勤在戰斗中創造了一套帶兵經驗和團結互助運動。主要內容是:開展思想互助,組織戰士介紹個人家史、個人經歷和我軍戰斗傳統,提高戰士特別是新戰士的階級覺悟;開展生活互助,根據訓練、行軍和作戰之需,把全班分為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互助組,以老帶新,以長補短,訓練中互幫互學,生活上互相關照,戰斗中互相支持;開展技術互助,練兵學技術、戰術,相互高標准嚴要求,戰時靈活利用地形地物,根據敵人攻防方式而改變戰術。王克勤創造的三大互助運動在當時具有重大意義,為我軍提供了建軍經驗,特別對剛參加我軍的大量新兵(相當一部分是從國民黨軍隊解放過來的)的改造與提高,是行之有效的好辦法。因此,中國人民解放軍劉、鄧所屬部首先普遍開展了學習王克勤運動,第六縱隊先後授予王克勤「戰斗英雄」、「三大互助模範」和「模範共產黨員」的稱號。《解放軍日報》於194
⑸ 安徽蕪湖、淮南、阜陽、安慶、滁州、六安、銅陵、毫州、馬鞍山這幾個市工業排名
蕪湖第一,馬鞍山第二,安慶第三,淮南第四,銅陵第五,滁州第六,六安,阜陽,亳州。
⑹ 中國阜陽的發展狀況如何
阜陽是個農業大市,工業相對落後,隨著國家支持中西部的開發的號召下,阜陽工業得到了長足的發展,2010年,阜陽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完成總產值700億元,工業化率和城市化率均超過30%,工業首次超過農業比重,成為阜陽第一產業,阜陽已進入工業化加速推進新時期。 近年來,阜陽工業企業紛紛和大企業聯姻,中國航空工業集團、中國華潤集團、鄂爾多斯羊絨集團、雨潤集團、和記黃埔、晉煤集團、中糧集團 、安徽頂呱呱食品等國內知名企業集團,看好阜陽的區位和資源優勢,爭相牽手我市工業企業,金種子酒率先成為阜陽市唯一一家上市公司,為阜陽工業經濟快速起跳注入了強大活力
⑺ 阜陽基本概況
【基本概況】
市名
阜陽(英語:fuyang 漢語拼音:fùyáng) 。簡稱:阜。
經緯度
阜陽的經緯度:東經115°48′北緯32°54′
轄區
阜陽市位於安徽省西北部,轄潁州、潁泉、潁東三區和臨泉、太和、阜南、潁上四縣及界首市。
政府
市政府位於清河路。市委書記:宋衛平 市長:孫雲飛
面積
面積9775平方公里。約占安徽省的7%。
人口
人口950萬,約占安徽省的15%,是安徽省人口最多的市,也是全國比較大的地級市之一。
【區位交通】
鐵路:
阜陽區位交通便捷。京九鐵路縱貫境內,與漯阜、睢阜、淮阜、商阜鐵路一起,使阜陽成為五路交匯、八線引入的全國六大路網性鐵路樞紐之一。阜陽編組站是京九線上最大的編組站,也是亞洲現代化程度最高的編組站;阜陽編組站正在由三級四場改擴建為三級七場;新建漯阜線引入阜陽編組站的聯接線路。實施阜陽客站改擴建工程,將客站的貨運功能移至阜陽南站,原址擴建阜陽貨運南站,並在鐵路東規劃新建貨運外繞線;新建阜陽―六安―安慶的鐵路線路。鐵路連接東西南北,形成了阜陽這個中國鐵路新樞紐,阜陽被譽為大京九樞紐城市,年客流量達300多萬人次,是中國四大民工輸出源頭。經阜陽樞紐發運的貨物,可直接通過天津港、連雲港、上海港出海,也可直抵香港與國際市場接軌。
航空:
阜陽機場距阜陽市約3公里。按4D級建設擁有國際先進的導航通信設施,可全天候使用,能起降波音757,麥道90等類型飛機。現已開通到上海、合肥等地的航線。
公路:
公路以阜陽為中心,105國道和省道為骨架,輻射全市城鄉、通往毗鄰省市的公路交通網路已逐步形成。界首-阜陽-蚌埠高速公路一期順利通車,與已經竣工的合肥-阜陽高速公路形成「十」字型布局。規劃中的合(肥)阜(陽)駐(馬店)、商(丘)景(德鎮)高速公路將使阜陽交通更加便捷。在城區西部建設界阜蚌與合阜駐高速公路連接線。
水運:
水運十分便捷,淮河、潁河等十多條航道可下長江、入海,是中原通往華東的水運要塞。現在正整治建設潁河、泉河及潁上船閘,使潁河達到Ⅳ級航道。現有阜陽港城區作業區規劃遷建至潁河閘下游,在潁河閘下游新建三十里鋪作業區。
【資源優勢】
阜陽資源十分豐富,是國家重要的農副產品基地,同時也是安徽省乃至整個華東地區新興的煤炭能源基地。
農業:
阜陽地處黃淮海平原,在我國南北氣候分界線秦嶺、淮河一線的交界處,地勢平坦,四季分明,雨量適中,光照充足,適宜各類農作物和動植物的生長繁育,盛產小麥、水稻、紅薯、棉花、玉米、大豆和水果、蔬菜、薄荷、中葯材等,是國家重要的農副產品基地,全國秸桿養牛示範基地和山羊板皮重點產地。農業科技含量逐年提高,現已初步形成食品、中葯材、蔬菜、傳統工藝品、水產品、林產品、水果、名特優新稀農副產品系列的產供銷一條龍體系。太和縣薄荷產量佔全國三分之一以上,貢椿遠銷海內外。潁上縣水產養殖、立體種植等生態農業蓬勃發展。阜南縣會龍鎮的辣椒行銷全國。阜陽作為全國名列前茅的秸桿養牛大市,正逐步形成良種繁育、黃牛養殖、飼草飼料、疫病防治、肉類加工、皮製品加工等下多個鏈條組成的黃牛系列開發體系。阜陽農剩餘勞動力200萬人,還是全國重要的勞務輸出基地之一。
礦產:
阜陽境內煤炭、石油、天然氣等礦產資源蘊藏也十分豐富。處於淮北與淮南「金三角」板塊地帶的阜陽,地下不但有煤而且儲量也不在小數。資料顯示,阜陽市的煤炭資源非常豐富,蘊藏量達100億噸,可采儲量80多億噸,而且皆為5700大卡左右的優質煤炭。謝橋礦是一座設計能力800萬噸煤炭的特大型現代化礦井,由國投新集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建設生產的。國投新集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是大型股份制煤炭企業,是國家重點支持的520戶大型國有企業之一,也是全國34家重點煤炭企業之一。國家開發投資公司、國家計委所是屬國華能源有限公司和安徽新集煤電集團公司,是公司的三家股東。2006年10月,由新集集團投資的潁上劉庄礦又喜出新煤。年產800萬噸的劉庄煤礦有兩個第一,有被譽為國內第一對數字化的礦井,有高度為90.8米的「亞洲第一井塔」。年產500萬噸的口孜煤礦預計將於2009年投產,年產300萬噸的羅園煤礦順利進入項目實施階段,據預測,到2010年,阜陽煤炭年生產能力將達3000萬噸,占安徽省煤炭總產量的五分之一。
電力:
阜陽煤炭資源的全面開發,帶動了火力發電的全面發展。2×60萬千瓦的阜陽電廠一期已建成發電,阜陽電廠二期項目正在實施,再加上劉庄坑口電廠和口孜坑口電廠以及穎上縣煤電一體化基地,發電總能力將達到480萬千瓦,屆時阜陽市電力裝機容量將佔全省五分之一。阜陽煤電煤化工業「五礦四電一基地」項目總投資近600億元,其中「十一五」計劃投資150億元,預計到「十一五」末,新增工業增加值達90億元。由於具有後發優勢,全市煤電煤化工業將走科技含量高、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經濟效益好的新路子。阜陽市擬在「十一五」期間開發建設一批煤炭氣化、熱電工程,未來將在潁泉周棚、潁東口孜、穎上劉庄一線形成沿潁河的煤電煤化工業集群,成為撐起阜陽市「工業大廈」的基石。2006年8月,武漢凱迪及中盈長江國際信用擔保有限公司共同投資300億元的阜陽凱迪煤化工公司成立。該公司投資的系列化工項目,主要致力於煤炭深度開發利用、環保和煤化工等項目。目前,80萬噸煤制大顆粒尿素、100萬噸MTP、200萬噸建材、2畛30萬千瓦發電廠等項目正在實施中。
【工商業發展】
阜陽工業門類齊全,開發區企業呈現勃勃生機。經過多年發展,阜陽已形成食品、紡織、機械、化工、醫葯、能源等門類齊全的支柱產業,孕育了金種子集團、安徽昊源化工有限責任公司、文王釀酒有限公司、華源紡織有限公司等一批骨幹企業。阜陽商貿市場繁榮,是中原商品集散地。目前,阜陽商貿市場呈南出經營主體多元化、經營方式多樣化的新局面,消費市場繁榮活躍,商業網點星羅棋布,擁有阜陽商廈、國貿商城、百貨大樓、千百意購物中心等多家大型零售商場,以及皖西北商貿城、瑤海大市場、元豐大市場、順昌商城等一批綜合性市場各類專業市場80多家,集貿市場500多個。臨泉縣廟岔皮毛市場、太和縣皮條孫繩網市場、潁上縣南照阜陽成為輻射面積十萬平方公里、人口約五千萬,對豫、魯、蘇、皖邊緣地帶有較強影響力的中原地區商品集散地。
【歷史人文資源】
阜陽歷史文化悠久,生態旅遊環境獨特。阜陽古稱汝陰、潁州、順昌。是春秋時期政治家管仲的故里,詩人嵇康的桑梓,還誕生了鮑叔牙、甘羅、呂蒙、劉福通等歷史名人。中國文學史上「唐宋八大家」中歐陽修、蘇軾曾在這里為官多年。潁州西湖為唐、宋、明、清歷代名勝。經過重新修建,如今的潁州西湖綠柳盈岸、芒菲夾道、花木扶疏、水面清澈,灰鶴、野鴨等飛禽在此棲息。南湖公園是全國最大的農民公園,集水產養殖、立體種植和觀光旅遊為一體。南湖公園和以生態農業聞名的小張庄都被聯合國授予生態環境「全球500佳」稱號。
【投資環境】
阜陽投資環境優越,基礎設施日臻完善。阜陽經濟發展軟環境日趨完善。在不斷強化自身,改造「硬」環境的同時,也十分注重建設寬松的「軟」環境,廣攬合作夥伴,誠招天下賢士。阜陽市大膽借鑒和採用沿海、沿邊、特區出台的優惠政策,被譽為「內陸特區」,先後制定了《關於鼓勵外來投資的若干規定》、《關於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招商引資的實施意見》等一系列引進資金、技術、項目、人才和信息的文件。市委、市政府下大力氣治理經濟環境,設立行政服務中心,實行敞開式辦公、陽光式操作、一站式服務,大大提高了辦事效率,樹立了政府行政服務新形象。近幾年來,阜陽加大了基礎設施建設力度,相繼建成了一批水、電、氣、路、橋為重點的基礎工程,城市功能不斷完善。郵政電信業飛速發展,電話、多媒體通訊、網路服務等業務覆蓋城鄉,程式控制電話、移動通信位居全省膠列。金融保險業日漸活躍,機構遍布全市。賓館酒店布局合理,富麗堂皇,為海內外客商提供了良好的休閑娛樂場所。海關、商檢、口岸的建成,為阜陽融入世界構築了新的平台。豐富的資源,獨特的區位,便利的交通,優越的環境,使阜陽得天時、佔地利,有著發展的大好機遇。阜陽市委、市政府審時度勢,開拓進取,提出了「加快發展、富民強市、建設皖西北中心城市」的戰略目標和「優化一產、強化二產、繁榮三產」的經濟工作思路,進一步加大對外開放力度,制定了一系列招商資優惠政策,治理經濟環境,為海內外客商來阜投資創造廣闊空間和良好條件。
如今阜陽正以新的姿態,積極營造皖西北乃至豫魯蘇皖邊緣地區的交通營運中心、商貿中心、加工業中心、農副產品供應中心、物資儲備中心,使阜陽成為人流、物流、信息流、資金流的交匯點,輻射周邊地區的皖西北中心城市。
⑻ 我國工業化水平綜合指數大於多少
我國工業化水平綜合指數大於大於80。
現階段,我國已經具備了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的基本條件和能力。目前,我國總體處於工業化後期階段,人均GDP突破1萬美元,工業化水平綜合指數大於80,預計2025年達到最大值100。
2020年,全國第二、第三產業增加值佔GDP的比重上升至92.3%,非農業勞動就業人數份額約為80%,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63.9%。
這組數據表明,我國不僅到了可以不主要依賴農業實現經濟增長的階段,而且還可以用以工補農、以城帶鄉的方式,支持農業實現生產方式轉型,提升農村整體發展水平,從而推動農業農村現代化,促進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
農業農村現代化是農業現代化和農村現代化的有機融合,其含義內蘊在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之中。
⑼ 安徽省阜陽市在「一五」計劃中取得了哪些成就
你也是寫歷史基礎訓練的吧
我只做了後兩問,老師也打對了
⑽ 阜陽的經濟
阜陽是國家大型商品糧、棉、油、肉生產基地,2012年糧食總產達104.6億斤,實現「七連增、九連豐」。畜禽養殖業不斷發展壯大,黃牛、生豬出欄量分別佔全省的三分之一和六分之一。
2014年,阜陽市糧食作物種植面積1002.7千公頃,油料種植面積40.0千公頃,棉花種植面積11.8千公頃,蔬菜種植面積142.3千公頃。全年糧食產量548.1萬噸,油料產量8.0萬噸,棉花產量1.5萬噸,蔬菜產量529.2萬噸。全年肉類總產量63.1萬噸,禽蛋產量14.4萬噸,水產品產量10.0萬噸。
工業:2014年,阜陽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317戶。規模以上工業中,35個工業行業有33個行業增加值保持增長2個行業下降。其中,紡織業增長18.0%,電氣機械和器材製造業增長14.2%,非金屬礦物製品業增長13.2%,農副食品加工業增長12.2%,煤炭開采和洗選業增長11.8%,廢棄資源綜合利用業增長10.6%,化學原料和化學製品製造業增長9.9%,酒、飲料和精製茶製造業增長9.9%,煙草製品業增長6.0%,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下降2.7%。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71.3億元。規模以上工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304.8%。主營業務收入1522.3億元,實現利稅169.0億元。
建築業:2014年,阜陽市建築業完成增加值60.9億元。具有資質等級的建築業企業實現利潤5.2億元。房屋建築施工面積1682.8萬平方米,房屋竣工面積577.8萬平方米。
國內貿易:2014年,阜陽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73.3億元。按經營地統計,城鎮消費品零售額401.1億元,鄉村消費品零售額172.2億元。按消費類型統計,商品零售額479.6億元,餐飲收入額93.7億元。全年限額以上批發零售企業商品零售額311.4億元。 第三產業
對外經濟:2014年,阜陽市進出口總額16.1億美元。其中,出口14.5億美元,進口1.6億美元。從出口貿易方式看,一般貿易出口13.0億美元,加工貿易出口1.6億美元。進出口額超百萬美元的企業185家。全年新批外商投資企業5家,合同利用外資1927萬美元;全年實際利用外資16461萬美元。
金融業:2014年末,阜陽市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存款余額2047.5億元,其中,居民儲蓄存款余額1447.0億元;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貸款余額961.2億元。全年保險業保費收入61.1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