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焦作市有哪些區
焦作市內實質分為4區:山陽區、解放區、中站區、馬村區。現在還有一個高新區,但是此區行政區劃為山陽區。
解放區 面積 62平方千米,人口29萬人。郵政編碼454000。區人民政府駐商業街184號。
中站區 面積124平方千米,人口12萬人。郵政編碼454000。區人民政府駐解放西路與紫荊路交叉口。
馬村區 面積121平方千米,人口16萬人。郵政編碼454000。區人民政府駐光明路789號。
山陽區 面積 74平方千米,人口26萬人。 郵政編碼454000。區人民政府駐人民路1969號
高新區 面積45.38平方千米,人口5萬人。 郵政郵編454000。(高新區管委會為市政府派出機構,行政區劃屬山陽區)
焦作是一個工業基礎非常堅實的城市。有明確的發展方向,壯大鋁工業、汽車及零部件、煤鹽聯合化工、裝備工業、食品、生物等六大戰略支撐產業規模,扶持風電裝備、光伏、光電、新材料等四大新興產業快速發展,形成了戰略支撐產業和新興產業協調發展的新格局。有眾多的龍頭企業,擁有世界輪胎24強、國內歐洲市場佔有率第一的風神輪胎,世界第二、亞洲最大的汽缸套生產企業中原內配,冰晶石和氟化鋁出口量全國第一的多氟多,世界最大的羊剪絨生產廠家隆豐皮草等一大批國內行業的領軍企業。有良好的承接載體,規劃建設了面積達180平方公里的焦作新區,全市9個省級產業集聚區初具規模,產業集聚效應日益顯現。
焦作是一個經濟發展非常迅速的城市。圍繞建設更具活力新型城市的目標,焦作市委、市政府強力實施「工業強市」戰略,項目拉動、開放帶動、科教推動,經濟實現了持續快速健康發展。2009年,全市GDP實現1115.9億元,增長11.6%;財政一般預算收入54.4億元,增長10.7%;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實現583.2億元,增長13.4%;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803.6億元,增長26.3%;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263.7億元,增長18.9%。
焦作是一個投資環境非常優良的城市。有高效的政務環境,牢固樹立「創新、規范、務實、簡捷」的行政理念,建立了市、縣、鄉三級行政服務中心,堅持為外來投資者提供「零距離、保姆式」服務。有良好的政策環境,是河南省享受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政策的5個重點城市之一、是商務部確定的中部9個加工貿易梯度轉移重點承接地之一,是中部地區國家首批典型資源枯竭城市之一。有豐富的資源環境。焦作毗鄰晉東南煤海,地下水儲量可觀,南水北調國家重點工程穿越焦作,被譽為「晉煤焦水、天賜良緣」。西氣東輸工程和正在建設的煤層氣開發項目將為焦作提供充足的燃氣供應。已經開工建設的2×60萬千瓦龍源電廠項目、正在推進的2×100萬千瓦焦作電廠項目,將為焦作提供充足的電力保障。有誠信的社會環境,加強政府、企業、社會、個人等全方位、多層次誠信體系建設,榮獲「中國投資環境百佳城市」、「跨國公司最佳投資城市」稱號。
② 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分局
焦作新區是體現城鄉統籌、產業協調、產城融合發展的復合型功能性區域,空間上涵蓋城市、農村和生態用地。規劃區空間范圍以焦作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和西部工業集聚區為基礎,逐步向外圍拓展,西至中站區與博愛縣陽廟鎮、蘇家作鄉西邊界,東至規劃建設的東海大道,北至西部工業集聚區和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北邊界,南至濟焦新高速,遠期規劃面積180平方公里。在行政區劃上,焦作新區共涉及中站區、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博愛縣、武陟縣和修武縣。其中,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面積45平方公里;中站區面積24平方公里;博愛縣面積50平方公里,包括陽廟鎮和蘇家作鄉部分區域;武陟縣面積20平方公里,包括了寧郭鎮和三陽鄉部分區域;修武縣面積41平方公里,包括高村鄉、周庄鄉部分區域。
李虹 黨支部書記、局長(2010年9月任職)
陳文和 黨支部委員、副局長
殷萍 黨支部委員、副局長
劉海霞 黨支部委員、副局長
趙廣磊 副局長
李虹簡介:男,漢族,1964年10月出生,河南省鄭州市人,1981年5月參加工作,大專學歷,1994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82年5月~1987年9月,在焦作市蔬菜公司工作;1987年10月~1990年4月,在焦作市飲食服務公司工作;1990年5月~2010年8月,任焦作市國土資源局解放分局副局長、局長職務;2010年9月至今,任焦作市國土資源局高新分局局長。
【機構設置】現內設辦公室、政工股、規劃與地籍測繪股、法制信訪股、用地及耕地保護股、礦產資源股、高新國土資源中心所7個職能股室。
【土地資源】截至2010年底,高新區耕地面積為2018.73公頃,園地31.76公頃,林地76.19公頃,其他土地13.31公頃;居民點及工礦用地1717.41公頃,交通用地213.2公頃;水利設施用地239.94公頃;其他用地71.3公頃。
【基本農田保護】嚴格執行耕地佔補平衡制度,全年完成異地補充耕地61.4891公頃(合922.34畝),堅決做到「佔一補一」、「先補後占」。建立基本農田統計台賬和保護檔案,更新設立了保護標志牌,50公頃保護區全部落實到地塊、村委。著手研究制定《高新區基本農田保護補貼辦法》,對劃入基本農田保護區范圍內的村集體和保護責任人發放「基本農田保護補貼」,切實提高保護責任人的積極性和責任心。
【地政地籍管理】加強地籍變更調查工作,堅持月清季累,加大實地核對力度,著力在強化基礎數據轉換上做文章,切實增強地籍數據現勢性、翔實性和可利用性。規范土地登記行為,認真做好土地登記工作。全年共登記發放《國有土地使用權證書》201宗,其中分割登記191戶。
【土地利用管理】加強批後監管,促進集約用地。建立了項目批後監管台賬,完成了2010年度經濟開發區集約利用評價更新工作;全年共盤活使用存量建設地24.8969公頃。對兩宗閑置用地下達了《繳納土地閑置費通知》;申請市政府收回國有建設用地1宗;對1宗涉及改變土地用途的建設項目進行查處。
2010年,共組織上報劃撥供地手續1宗;完成掛牌出讓土地7宗,出讓面積30.775公頃(合461.63畝),實現土地出讓金34972萬元。土地支撐經濟發展能力進一步顯現。
【建設用地管理】2010年,共上報國務院批准城市批次一個,批准農用地轉用面積128.406公頃(合1926.09畝);上報省政府實施徵收面積90.6892公頃(合1360.34畝)。上報城市建設用地徵收一個批次,面積68.6566公頃(合1029.85畝)。積極推進農村生產生活安置項目建設。完成了永興屯、楊庄、仇化庄、秦屯等農村安置小區的農用地轉用報批。完成了永興屯香菇市場、大北張五交化市場、秦屯銀河汽貿等9個生產安置項目的用地報批的前期工作。
【地質環境與儲量管理】加強地質災害防治,填補業務空白。成立了礦產資源股,制定了《高新區地質災害防治方案》,完善應急處置預案,加強日常與汛期地質災害巡查工作,確保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國土資源規劃】2010年,新一輪鄉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經市政府審批備案。
【國土資源規劃科技管理】2010年,上報申請了「開發區土地集約利用評價科技成果」一個科技項目立項;申請了「焦作市國土資源電子檔案管理系統」科技項目鑒定,並通過省專家組評審鑒定。
【人事教育】全年共組織集中理論學習30餘次。加強業務培訓。全年共組織45人次到省國土資源廳、市國土資源局參加各類業務培訓;組織全體人員進行了3期法律法規知識考試。
【國土資源宣傳】2010年,強化法制宣傳教育,不斷優化依法行政環境。制定了《2010年高新區國土資源法制宣傳工作方案》,藉助《中國國土資源報》、《焦作日報》、《高新區快訊》等媒體廣泛宣傳國土資源新政法規。不定期組成送法小分隊,深入農戶,現場解答群眾關心的問題。充分利用各類主題日開展宣傳。在「5·12」防災減災日前後,製作了一批形象生動、內容實用的宣傳版畫發放到學校、企業和農村。2010年6月初,為配合市局紀念第20個全國土地日,先行與河南理工大學政法學院的師生們攜手舉辦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土地法律法規知識辯論賽。在市國土資源局舉辦的國土資源法律法規辯論賽中,榮獲了二等獎的好成績。組織開展「6·25」土地日專題宣傳活動,設立咨詢台,製作宣傳版面兩幅,發放《中國國土資源報》宣傳特刊100份,宣傳單200餘張,接受群眾法律咨詢10餘次。
【信息化建設】2010年,以硬體助推信息化建設。購置6台電腦設備,全部實現內外網隔離,高配置完全滿足建設用地監督管理系統等業務審批系統的運行要求。指定專人管理網站,定期更新,增添欄目,完成了分局網站的升級改版工作。
【信訪工作】2010年,立足於構建和諧信訪,堅持把信訪維穩工作當作一項民心工程來實施,通過暢通信息渠道、嚴格信訪制度、健全調解網路、加大宣傳力度、服務農民安置項目等注重引導、預防的工作方法,以維護民利為宗旨,誠心誠意為群眾排憂解難,有效化解了涉地信訪。全年共接待群眾來電來訪20批56人次,受理信訪案件5起,市國土資源局轉辦案件2起,全部處理到位,結案率為100%。在「兩會」、「世博會」、「十一」、十七屆五中全會等重大節日和活動期間未發生赴省、進京上訪事件。2010年2月獲河南省國土資源系統「信訪穩定工作先進單位」,開創了高新區國土資源信訪工作新局面。
【第十次全市衛星遙感執法監察】扎實開展第十次衛星遙感執法檢查和違法違規用地專項整治活動。將兩項專項工作有效結合,同部署、同推進。2010年3月初,提請管委會召開了「高新區違法違規用地專項整治暨土地衛片執法檢查工作大會」,聯合多部門組建了專項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深入村莊、企業等地方廣泛宣傳,會同紀檢監察等部門,堅持「查事查人相結合」,整體工作推進有力。
全年共組織巡查100餘次,下達停工通知書37份。其中,當場制止23宗,立案查處14宗;下達處罰決定8宗,正在查處6宗。
【國土資源協管員隊伍建設】加強國土資源協管員隊伍建設。在兌現各項補助和獎勵政策的基礎上,嚴格管理制度,全年共扣減協管員補助8人次,分別扣減補助20~50元;申請管委會解聘1名協管員。全年共召開了土地協管員工作會議3次、組織集中培訓2期,在強化協管員自身素質的同時,也為群眾提供了及時有效的服務。
【「項目服務年」活動】成立了「項目服務年」工作領導小組,制訂了活動實施方案,在《高新區快訊》等媒體上多次刊登項目服務年信息,編制項目服務年簡報22期。形成了政府支持、國土主抓、部門配合、群眾擁護的良好局面。
開展走訪企業活動,發放項目服務年徵求意見表20份,徵求好的意見建議10餘條。通過走訪,解決了一些企業長期存在的困難。突出項目報批跟蹤服務工作,採取「前期督促」、「過程把關」、「全程緊盯」等手段,最大限度發揮科室所的合力作用,確保項目「快報出、快批回」。
會同區招商、經濟發展局等相關部門,科學謀劃供地、做地計劃。召開用地座談會兩次,每季度固定進行用地意向交流,形成了「區—分局—市局」的季報制度。
③ 產業集聚區的豫北地區
15、安陽高新技術產業集聚區(含安陽高新技術產業園區)——所在市:安陽市——規劃環評面積(km2): 23.88 ——主導產業:以先進裝備製造業、電子信息(含光伏產業)為主導,以物流業為補充
16、林州市產業集聚區—— 所在市:安陽市——規劃環評面積(km2): 33.68 ——主導產業:裝備製造、汽車零部件加工
17、安陽縣產業集聚區—— 所在市:安陽市——規劃環評面積(km2): 19.53 ——主導產業:鋼鐵和焦化產業為主導,以焦化深加工、裝備製造、新型建材等產業為支撐
18、滑縣產業集聚區—— 所在市:安陽市——規劃環評面積(km2): 15 ——主導產業:農副食品加工、服裝加工為主,輔助產業為光伏高科、機械製造、物流商貿
19、湯陰縣產業集聚區—— 所在市:安陽市——規劃環評面積(km2): 17.2 ——主導產業:現代食品產業、醫葯產業、商貿物流產業和城市服務業
20、內黃縣產業集聚區——所在市:安陽市——規劃環評面積(km2): 11 ——主導產業:農副產品加工、機械製造
21、安陽市產業集聚區——所在市:安陽市——規劃環評面積(km2): 17.4 ——主導產業:鋼鐵加工和機械製造為主導,現代物流業為輔助
22、安陽市新東區產業集聚區—— 所在市:安陽市——規劃環評面積(km2): 7 ——主導產業:現代服務業、現代商貿
23、安陽市紡織產業集聚區——所在市:安陽市——規劃環評面積(km2): 9.2 ——主導產業:紡織、服裝及紡織輕型裝備製造業 58、浚縣產業集聚區—— 所在市:鶴壁市——規劃環評面積(km2): 9 ——主導產業:食品、生物醫葯
59、金山產業集聚區—— 所在市:鶴壁市——規劃環評面積(km2): 12.4 ——主導產業:鎂產業、汽車零部件、光機電
60、鶴壁市鶴淇產業集聚區——所在市:鶴壁市——規劃環評面積(km2): 25 ——主導產業:光伏產業、先進製造業、食品產業等
61、鶴壁市寶山循環經濟產業集聚區——所在市:鶴壁市——規劃環評面積(km2): 17 ——主導產業:煤鹽化工、金屬鎂等有色金屬、建材等產業 62、新鄉市高新技術產業聚集區(含新鄉市高新技術開發區)——所在市:新鄉市——規劃環評面積(km2): 29.9 ——主導產業:電子電器、生物新醫葯
63、新鄉工業產業聚集區(含新鄉工業園區,小店)——所在市:新鄉市——規劃環評面積(km2): 22.8 ——主導產業:汽車及裝備製造、食品加工、環保產業
64、新鄉經濟技術產業集聚區(含新鄉經濟開發區)——所在市:新鄉市——規劃環評面積(km2): 20 ——主導產業:振動機械工業園以振動機械為先導;龍泉工業園以精細化工、醫葯、電子、電器為主;小冀工業園以高附加值、低污染一類工業為主
65、長垣縣產業聚集區(含長垣起重工業園區)——所在市:新鄉市——規劃環評面積(km2): 28 ——主導產業:起重機械及配件業、防腐、汽車及零部件業
66、新鄉平原城鄉一體化示範區——所在市:新鄉市——規劃環評面積(km2): 17.6 ——主導產業:電子信息產業、醫療健康產業、 印刷包裝產業
67、國家(新鄉)化學與物理電源產業集聚區規劃——所在市:新鄉市——規劃環評面積(km2): 7.4 ——主導產業:電源及其延伸產品製造業
68、新鄉市新東產業聚集區——所在市: 新鄉市——規劃環評面積(km2): 9.4 ——主導產業:現代物流服務業、特色裝備製造業
69、原陽縣產業聚集區—— 所在市:新鄉市——規劃環評面積(km2): 10.5 ——主導產業:建設現代化工業新城為目標,規劃以發展汽車零部件加工、農副產品深加工
70、獲嘉縣產業聚集區—— 所在市:新鄉市——規劃環評面積(km2): 7.95 ——主導產業:煤化工、農機及汽車配件製造
71、封丘縣產業聚集區—— 所在市:新鄉市——規劃環評面積(km2): 5.6 ——主導產業:食品加工業、紡織服裝業和生物醫葯製造業
72、衛輝市產業聚集區——所在市:新鄉市——規劃環評面積(km2): 5.8 ——主導產業:交通運輸設備製造業為主,同時發展新型建材、光伏產
73、延津縣產業聚集區——所在市:新鄉市——規劃環評面積(km2): 5.18 ——主導產業:食品加工
74、輝縣市產業聚集區——所在市: 新鄉市——規劃環評面積(km2): 12.37 ——主導產業:機械裝備、汽車及零部件 75、武陟縣產業集聚區——所在市:焦作市——規劃環評面積(km2): 16.42 ——主導產業:食品、造紙、紙製品、裝備
76、焦作經濟技術產業集聚區(含焦作經濟開發區)——所在市:焦作市——規劃環評面積(km2): 26.3 ——主導產業:裝備製造;生物科技;新能源新材料
77、沁陽市沁北產業集聚區—— 所在市:焦作市——規劃環評面積(km2): 15.8 ——主導產業:能源化工;有色金屬及加工
78、孟州市產業集聚區—— 所在市:焦作市——規劃環評面積(km2): 11.7 ——主導產業:汽車零配件為主的機械製造業基地、服裝皮革加工業基地、醫葯化工業基地
79、修武縣產業集聚區——所在市:焦作市——規劃環評面積(km2): 5.56 ——主導產業:食品加工、裝備製造業、紡織業
80、博愛縣產業集聚區—— 所在市:焦作市——規劃環評面積(km2): 11 ——主導產業:汽車零部件、裝備製造、食品加工
81、焦作循環經濟產業集聚區—— 所在市:焦作市——規劃環評面積(km2): 10.67 ——主導產業:新能源新材料、裝備製造、生物科技
175、溫縣產業集聚區—— 所在市:焦作市——規劃環評面積(km2): 8.69 ——主導產業:汽車零配件、醫葯、食品、製鞋、
179、焦作工業產業集聚區(包括萬方工業區和焦作西部工業區)—— 所在市:焦作市——規劃環評面積(km2): 51.8 ——主導產業:西部工業區:化工、機械製造、汽車零部件,萬方工業區:鋁工業、醫葯化工農副產品深加工 82、濮陽經濟技術產業集聚區(含濮陽經濟開發區)——所在市:濮陽市——規劃環評面積(km2): 18 ——主導產業:化工、裝備製造和高新技術產業
83、濮陽市產業集聚區(含濮陽工業園區)——所在市:濮陽市——規劃環評面積(km2): 35.95 ——主導產業:化工業(包括石油天然氣化工、煤化工、鹽化工、精細化工)和裝備製造業
84、濮陽市濮東產業集聚區—— 所在市:濮陽市——規劃環評面積(km2): 19.25——主導產業:原能機械裝備製造、現代商貿物流業、高新科技產業、綜合服務業
85、南樂縣產業集聚區——所在市:濮陽市——規劃環評面積(km2): 6.5 ——主導產業:食品加工業
86、清豐縣產業集聚區——所在市:濮陽市——規劃環評面積(km2): 9.38 ——主導產業:食品加工、傢具製造
87、台前縣產業集聚區—— 所在市:濮陽市——規劃環評面積(km2): 12 ——主導產業:羽絨及其製品加工
88、濮陽縣產業集聚區——所在市:濮陽市——規劃環評面積(km2): 7.8 ——主導產業:電光源、醫用新材料產業為主導,配套發展生活居住、金融商貿、現代物流等現代服務業
89、范縣產業集聚區——所在市:濮陽市——規劃環評面積(km2): 11 ——主導產業:電光源、醫用新材料產業為主導,配套發展生活居住、金融商貿、現代物流等現代服務業 172、濟源市高新技術產業集聚區—— 所在市:濟源市——規劃環評面積(km2): 3.99 ——主導產業:電子電器、新材料
173、源市玉川產業集聚區—— 所在市:濟源市——規劃環評面積(km2): 11.58 ——主導產業:新能源、能源和有色金屬深加工
174、濟源市虎嶺產業集聚區——所在市: 濟源市——規劃環評面積(km2): 8.1 ——主導產業:煤化工、裝備製造業
④ 焦作西部工業聚集區北區在哪
位於中站區西部,東馮封村北,佰利聯公司生產區南,坐公交27路可到。
⑤ 焦作有高新區嗎
去年應該是有的,但是今年焦作高新區和中站的焦作市工業集聚區合並成立了焦作新區,所以么現在應該沒有了,有的是新區而不是高新區
⑥ 想知道: 焦作市 河南省焦作市中站西三公里工業聚集區 在哪
從焦作火車站出發--走民主路北上---銅馬左轉--建設路向西---普濟路向北--到第二個紅綠燈左轉向西----即可到中站西三公里工業集聚區
⑦ 焦作市華德瑞化工有限公司怎麼樣
焦作市華德瑞化工有限公司是2009-05-07在河南省焦作市中站區注冊成立的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注冊地址位於焦作市西部工業集聚區經三路北段。
焦作市華德瑞化工有限公司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410803688187183P,企業法人張成丹,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焦作市華德瑞化工有限公司的經營范圍是:生產、銷售氯化石蠟,氯乙酸,磷酸鐵鋰
⑧ 焦作下轄的幾個區 各有幾個街道和鎮,分別叫什麼
截止2019年,焦作市轄4個市轄區,即解放區、山陽區、中站區、馬村區、共有45個街道、36個鎮。
1、解放區
地處河南省西北部,太行山南麓。地理中心坐標為東經113°14′,北緯35°12′。轄區總面積達61.72平方千米,其中城區面積為20.5平方千米。
截至2019年解放區轄9個街道(民生街道、民主街道、焦北街道、焦西街道、新華街道、焦南街道、七百間街道、上白作街道、王褚街道),共19個行政村、32個社區。
2、山陽區
隸屬於河南省焦作市,北依太行山與山西接壤,南臨黃河,與鄭州、洛陽隔河相望,是焦作市經濟、文化、金融和商業中心。截至2019年,山陽區轄10個街道:東方紅街道、焦東街道、百間房街道、藝新街道、定和街道、太行街道、光亞街道、新城街道、中星街道、李萬街道。
3、中站區
隸屬於河南省焦作市,位於焦作市西部,太行山南麓,西北與山西晉城市郊區接壤,東北、東南與修武交界,東與解放區毗鄰,西與博愛隔河相望,總面積162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中站區下轄10個街道。中站區人民政府駐李封街道解放西路5號。
4、馬村區
隸屬於河南省焦作市,位於河南省西北部,焦作市區東北部。北依太行,南眺黃河。馬村區幅員總面積122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馬村區轄7個街道,馬村街道、北山街道、九里山街道、馮營街道4個街道,共7個街道。下轄64個行政村、14個社區。
(8)焦作市西部工業集聚區屬於哪個區擴展閱讀:
焦作市位於河南省西北部,北依太行山,與山西晉城市接壤,南臨滔滔黃河,與鄭州市、洛陽市隔河相望,東臨新鄉市,西臨濟源。
焦作古稱山陽、懷州,是華夏民族早期活動的中心區域之一,現存裴李崗文化、仰韶文化和龍山文化遺址。是司馬懿、韓愈、李商隱、朱載堉、許衡及竹林七賢山濤、向秀等歷史文化名人故里。
焦作是中國太極拳發源地。擁有雲台山、神農山、青天河等3個5A級景區,CCTV焦作影視城、圓融無礙禪寺等3個4A景區,韓愈陵園、群英湖、穆家寨生態農業觀光園、蒙牛乳業工業旅遊區4個3A景區,朱載堉紀念館1個2A景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