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米東區的行政區劃
2007年,米東區行政區劃轄5鎮2鄉,6個街道,81個行政村,48個社區。 街道/鎮/鄉下轄社區/村石化街道中興社區、朝陽社區、安和社區、光明社區、老指揮部社區、奮進社區地磅街道東山社區、鹼溝社區、大洪溝社區、蘆草溝社區、小紅溝社區、金河社區、健民社區、卡子灣村卡子灣街道育林社區、佳園社區、利民社區、象新社區、創業社區、文化路社區、小水渠社區、虹橋社區古牧地東路街道新星社區、北苑社區、南苑社區、祥和社區、益民社區、永樂社區、振興社區古牧地西路街道新華社區、園藝社區、八方社區、新園社區、安居社區、明珠社區、西營社區、興業社區友好路街道龍泉社區、同心社區、眾和社區、常樂社區古牧地鎮上沙河村、大破城村、小破城村、鍋底坑村、下沙河村、西二渠村、太平渠村、西工村、園藝村、皇渠沿村、團結村、東工村、振興村、下大草灘村、菜園子村鐵廠溝鎮鐵廠溝社區、天山村、八家戶村、鐵廠溝東村、鐵廠溝西村、曙光上村、曙光下村、石化新村、大草灘村長山子鎮馬場湖村、鹼梁村、梁東村、吉三泉村、吳家梁村、萬家梁村、上樑頭村、解放村、黑水村、湖南村、六戶地村、土梁村、高家湖村、大莊子村、三個庄村、土窯子村、新莊子村、二灣村、下樑頭村羊毛工鎮牛莊子村、紅雁湖村、協標工村、羊毛工村、陝西工村、雷家塘村、東方村、卧龍崗村、西莊子村、留子廟村、新建村、柳樹庄村、蔣家灣村三道壩鎮塔橋灣村、天生溝村、西村、東村、頭道壩村、新莊子村、東灘村、大莊子村、二道壩村、上三道壩村、河南村、三道壩村、西陰溝村、四道壩村、杜家莊村、韓家莊村、皇工村柏楊河鄉梧桐窩子村、紅柳村、柏楊河村、獨山子村、玉西布早村、阿合阿德爾村蘆草溝鄉集鎮區社區、蘆草溝村、人民莊子村參考資料來源:米東政府網
⑵ 三道壩鎮住的外來人多嗎
外來人多嗎?定多了,現在那麼多流動人。
⑶ 米東區哪地方住的外來人最多
米東區外來人口居住最多的就是三道壩長山子的路口前後,還有輪胎東路停車場那裡怕,再就是一中分校西面也有很外來人口
⑷ 新疆米泉市有多少人口
米泉市現在已經不存在了,2007年經國務院批准已經和烏魯木齊東山區合並為:米東區。根據2010年的統計數據人口有333676人,經過5年的發展,米東區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當然人口也遠遠超過這個數字了。
⑸ 我是一位地道的農民工,我們一起十多人在米泉三道壩辛莊子村給老闆幹了活現在討不到工錢怎麼辦
要不到工資可以申請勞動仲裁。然後到法院去起訴。討回自己的工錢。
⑹ 米泉屬於哪個地區
米泉(即米東區)屬於新疆烏魯木齊地區。
米東區,別名米泉,隸屬於新疆自治區烏魯木齊市。2007年8月經國務院批准,由昌吉回族自治州原米泉市和原烏魯木齊市東山區合並成立。全區總面積3407.42平方千米,轄5鎮2鄉,8個街道,81個行政村,75個社區,2019年末,全區戶籍總人口279620人。
米東區位於歐亞大陸腹地,遠離海洋,屬中溫帶大陸性乾旱氣候。夏季炎熱,冬季寒冷,降水量少,蒸發旺盛,光照充足,熱量豐富,氣溫差日、年變化大。
歷史沿革:
中華民國十年(1921年),設置縣佐,取名乾德,仍屬迪化縣署。中華民國十七年(1928年),正式建立乾德縣治,縣治駐三道壩(今三道壩鎮)。
1953年11月20日,更名為「米泉縣」,因此地多泉又盛產大米而得名,縣政府駐地遷移到古牧地(今古牧地鎮)。1996年12月30日,經國務院批准,撤銷米泉縣,設立米泉市。
2007年06月30日,撤銷米泉市和烏魯木齊市東山區,設立烏魯木齊市米東區,以原米泉市和烏魯木齊市東山區的行政區域為米東區的行政區域。
2007年08月1日,米東區正式掛牌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