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四川重慶在九龍坡建立核電站什麼時候建成的現在還有嗎
重慶乃至四川,從來就沒有核電站。目前國內核電站也只有大亞灣、以及秦川等為數不多的核電站,核電並不是中國發展的重點。
你大概想說的是上世紀五六十年代三線建設的時候,在重慶以及四川等偏遠山區搞的一些核工業基地吧?不過也沒有在九龍坡啊,最起碼都在綦江去了,而且早就廢棄轉移了。
2. 重慶巫山核工業項目是中鐵一局中標嗎
沙坪壩區,雲陽縣,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縣,合川區,江津區,南岸區,萬州區,南川區,巫溪縣,渝北區,巴南區,重慶巫山核工業項目是中鐵一局中標呀。
3. 涪陵816核工廠怎麼去
重慶市涪陵區白濤街道。在涪陵新車站坐車直達白濤的車就可以了
工程簡介
2010年4月份,被稱為「世界第一大人工洞體」的重慶涪陵816軍工洞體,首次作為旅遊景點對外開放。該工程1967年開工,前期由工程兵進行開鑿打洞,1975年後由816工廠建設隊伍進行廠房建設,前前後後共用人力6萬多人。由於國際形勢變化和國民經濟戰略調整需要,該工程1984年停工。2002年4月解密。
地理位置
重慶市涪陵區白濤街道。
編輯本段洞體構造
山體外景
軍工洞體緊靠烏江,背靠武陵山。山高林密的小山包下,隱匿著工程浩大的地下核工廠,但從外貌看,除筆直高大的排風煙囪外,看不出任何工程的痕跡。
內部聯接
為修建該工程,整座大山被挖空,洞廳共9層高達79.6米,總長21公里。洞體施工挖出的石方量有151萬
立方米,如果將這些石渣築成一米見方的石牆,可長達1500公里;山體周圍共有大小19個洞口,根據不同規劃,人員出入口、汽車通行洞、排風洞、排水溝、倉庫等應有盡有;裡面共有大小洞室18個,道路、導洞、支洞、隧道等130多條。到80年代停工,洞體已完成建築工程量的85%,安裝工程量的60%;總投資達7.4億元人民幣。當年工程停止後,有些洞口被封,因此目前沒有人知道洞口的確切數字。
編輯本段核反應堆
主廠房
核洞內最大洞室為反應堆主廠房,側牆開挖跨度為25.2米,拱頂跨度為31.2米,高69米,總面積1.3萬平方米,核反應堆大廳從3層直通9層。
反應大廳
位於8層的核反應堆大廳,二三十米高的大廳內,當年反應堆的支架部分依然保存,將近1米寬的「工」 816地下核工程大門
[1]型鋼做成的支架,繞成一個正四方型,支架下諾大的工藝管的圓形插孔密密麻麻,有1984個工藝管道,旁邊1米多寬防輻射溝內,鋪滿了從雲南運來的重晶石沙,空盪盪的大廳頂部,布滿了圓形的窟窿,每個直徑有10厘米左右。就在反應大廳四周的牆上布有兩層鋼制的走廊,乳白色油漆漆成的牆面依然閃閃發亮。厚重的鐵大門足足有兩寸厚。
反應大鍋
核反應堆大廳的底部,也就是816核軍工洞內的三層,走過一個狹窄的迴廊,穿過一個彎著腰才能進入的兩寸多厚的鐵門,有一個圓形鍋狀的池子。 該池子的上口直徑在20米左右,深有5米,有負責正常生產的生產泵、負責調控溫度的控制泵以及可對「失控」者及時制止的安全泵等。
中央控制室
位於9層的中央控制室,大廳中央放著一個灰色的控制台,控制台上寫著「出廠日期:1980年7月,中華人民共和國長城開關製造廠」的字樣,頂上一個1983年造的紫光燈依然亮著。最讓人吃驚的是控制室的計算機系統,佔了三面牆,面積達150平方米左右,計算機高達兩米左右,中間許多電線裸露在空空的鐵制架子上,一張發黃的裝置顯示屏的產品證明書上,寫著製造日期:1978年6月30日。幾個直徑兩米左右的圓形顯示屏上,有各個部位的分布標志。洞內四季恆溫,溫度均在25℃左右。
編輯本段建造歷史
歷史背景
1958年中蘇決裂,1964年8月2日北部灣事件爆發,美國驅逐艦馬克多斯號與越南海軍魚雷艦發生激戰,並延燒到中國南部地區。毛澤東隨後在中共中央書記處會議上兩次指出,中國經濟命脈都集中在大城市和沿海地區,不利於備戰,各省要建立自己的戰略後方。
選址批復
20世紀60年代,國家決定在大後方西南地區建一個核工廠,有關部門多次考察、論證後,在重慶涪陵白濤鎮選址。為了保密,從此白濤的地名也隨之從地圖上消失。 1966年,周恩來批准在涪陵白濤建造中國第二個核原料工業基地——「三線建設」進洞的原子能反應堆及化學後處理工程,即為製造原子彈提供核原料的地下核工廠,中央軍委特調8342部隊擔負主要施工任務。這被列為絕密級軍事機密。
秘密興建
建廠伊始,816工程便作為國家高度保密的軍工單位,816當時對外稱是「國營建新化工機械廠」,廠區有一個團的部隊負責警衛,建設地點也絕不 老兵重回816
允許外泄,通訊地址只能寫重慶市4513信箱,職工家屬不能進廠,職工只能回家探視親屬。 816工程位於涪陵白濤鎮,這是烏江邊上僅幾千人口的一個小鎮,為了保密,凡是有「問題」的人一律遷出,白濤的地名也隨之從地圖上消失。1967年2月,工程兵第54師(「文革」代號「8342部隊」)所屬三個團入川,承擔起西南三線816工程的建設任務。1970年,54師參加抗美援越的一個團和留在酒泉基地的一個團全部歸建。國家核能工業部也陸續派出三個建築公司,主要任務是架橋鋪路、建廠房和住宅區。涪陵區縣調配的民工又有1萬人左右,加上從全國征調的人才和老廠轉調的技術尖子也近1萬人。在這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山溝里,一下聚集了將近6萬人。 1975年,54師完成坑道施工任務,奉命撤離白濤。[2]
停建封閉
1984年2月,由於國際形勢的變化,「816工程」被封閉了起來,始終沒有正式投入過生產。再後來,「816工程」中的極小一部分洞體被中國核工業建峰化工總廠作為物資倉庫加以利用。 停建時工程已完成大半1982年接到緩建指示時,816廠已完成85%的建築工程、60%的安裝工程、總投資達7.4億元人民幣。
解密開放
2002年4月8日,國防科工委以科工密辦(2002)14號文同意對816工程解密。 經過幾年的醞釀籌備,2010年4月底,作為世界第一大人工洞體、中國唯一解密核反應堆,816洞體工程的部分區域,開始成為旅遊項目。
編輯本段工程意義
備戰作用
816工程是作為甘肅404工廠(生產"重水"的高度機密的軍工企業)的後備核企業而籌建的。上個世紀60年代,前蘇聯對中國進行核威脅,中央決定在三線腹地建設第二個核原料工業基地,要求靠山進洞。1966年9月,中央選定在涪陵白濤鎮的大山裡建設816核工廠。
816工程規劃生產核燃料,而不是核原料。816廠的核反應堆為石墨水冷反應堆,是生產、發電兩用的洞內工程。洞體工程除了反應堆部分,還有另一重要組成部分--核廢料處理部分,包括廢水、廢燃料棒等有污染廢物的處理。1975年部隊完成坑道施工任務,之後廠房建設和設備安裝由816廠建設隊伍實施。 洞體內廠房進洞深度400米左右,頂部覆蓋層最厚達200米,核心部位廠房的覆蓋層厚度均在150米以上。816洞體可以預防100萬噸當量氫彈空中爆炸沖擊和1000磅炸彈直接命中攻擊,還能抵抗8級地震的破壞。[3]
觀光價值
專家論證,「816工程」是我國三線建設這段不能被磨滅歷史的重要代表性工程。同時,作為曾經的核工廠實體,「816工程」以旅遊產品的形式對大眾開放,無論在國內還是在世界上都是獨一無二的,「816工程」還是一個不可多得的國防教育工程。[4]
4. 重慶的八大兵工企業有哪些
長安、建設、望江、嘉陵、空壓、巴山儀表、江陵、長江電工廠。
拓展資料:
抗日戰爭開始後,西南地區以外的兵工廠、兵器科研機構、兵工專門學術、為兵工生產鋼材的工廠相繼向四川、雲南、貴州3省遷移,主要兵工單位集中在陪都重慶和重慶周圍的縣,構建起集兵器生產、科研、專業人才培養、原材料生產於一體的重慶兵工基地。這個基地生產的兵器,支撐了抗日戰爭的正面戰場;兵器生產的發展,催生了重慶這座工業城市。
戰爭時期,軍事工業是敵人打擊的重點之一。近代以來、特別是有飛機以來的戰爭更是這樣。日本蓄謀侵略中國,其間諜機關對中國軍事工業的情況早就弄得一清二楚;戰時軍事工業的動態他們也一一掌握。那時中國的軍事工業主要是兵器工業,因此日本侵略軍將中國的兵工廠、兵器科研機構、兵工署主管的鋼鐵廠列為轟炸破壞的重點。盧溝橋事變後10天,日軍飛機就開始轟炸廣東第二兵工廠。
接著對其他兵工廠和鋼鐵廠也進行轟炸。主要的兵工廠、鋼鐵廠先後被轟炸10多次。重慶兵工基地的單位在遷入基地前和遷入後被日機轟炸約計73次,炸死員工和家屬191人,炸傷343人,炸毀、炸壞的廠房、機器設備、住房和其他設施無法計算。
那時中國的空軍很弱,抗戰開始後不久就被日軍摧毀;防空火力也很弱,敵機肆虐如入無人之境。重慶兵工基地的工廠修建時都採取了防空措施:工廠建在靠山隱蔽的地方,廠房分散修建,盡可能建造地下廠房,開鑿藏人的防空洞。比如,第五十工廠建在兩山之間的山溝中,地上廠房隱蔽在樹林里,地下廠房建在岩壁中。建有生產用防空洞6個,面積12700.82平方米,安裝了所有的重要機器設備;掩蔽人員的防空洞14個,面積11363.72平方米,能容納全體員工和家屬。日軍大批飛機兩次猛烈轟炸這個廠,造成居住區不少房屋被毀和人員傷亡,但廠房和機器設備沒有受到破壞,生產沒有因此而停頓。其他各廠也有因地制宜的防空措施。「以柔克剛」成為應對轟炸的要策。
敵機的瘋狂轟炸,動搖不了兵工員工的抗敵意志。他們掩埋好死者的屍體,修理好被炸壞的機器設備,繼續夜以繼日地努力生產,沒有一個廠因被炸而停工一天。不屈不撓的民族精神,激勵中國人民堅持反侵略戰爭,直到取得最後勝利。
1、重慶市有特色工業園區30個,批准啟動區和拓展區用地面積63.4平方公里,園區分布為主城區10個,渝西經濟走廊10個,三峽生態經濟區10個。
2、進展較快的有:九龍園區(九龍坡)、空港園區(渝北)、茶園園區(南岸)、紳鵬園區(銅梁)、港城園區(江北),5個園區上半年完成投資7.33億元(累計11億元),土地整治5平方公里(累計8.6平方公里)。
3、其共同特點是:領導高度重視,管理機構比較健全;資金落實,基礎建設投入力度大;招商引資工作抓得緊。
(5)重慶核工業園基地在哪裡擴展閱讀:
重慶工業園區是各區縣(自治縣、市)結合地域資源優勢和產業特色形成的省級特色工業園區,是重慶市經濟發展、對外開放的重要平台和構建內陸開放高地的重要支撐體系。
重慶市除重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和重慶經濟技術開發區2個國家級開發區外,現有43個市級特色工業園區。其中,主城及渝西地區26個,渝東北地區11個,渝東南地區6個。到2009年底,全市特色園區實際利用土地面積352.35平方公里。
參考資料:網路-重慶工業園區
6. 重慶巫山有沒有核工業基地的建設項目
創新工商有沒有核工業基地建設項目,這個是沒有的。
7. 重慶巫山核工業基地項目土石方工程有哪家公司中標
有那家公司中標,中標單價如此之低
8. 816核工業基地為什麼廢棄了
由於國際形勢的變化,816核工業基地為什麼廢棄了。
2002年4月國防科工委下達解密令——816地下巨型核軍工洞重見世人。2010年,「816工程」首次作為景點向遊客部分開放。隨後,為了進一步完善升級景區設施,2015年涪陵區政府對「816工程」進行為期一年的全封閉打造。2016年9月25日,休整一年後重新開門迎客。
價值
據專家論證,816工程是中國三線建設這段不能被磨滅歷史的重要代表性工程。同時,作為曾經的核工廠實體,816工程以旅遊產品的形式對大眾開放,無論在中國國內還是在世界上都是獨一無二的,816工程還是一個不可多得的國防教育工程。
交通路線
路線一:重慶高速——走盤龍立交——走南涪路——涪陵南下道右轉到沿江公路——白濤鎮——816工程景區。
路線二:重慶火車北站(動車)——涪陵北站(乘坐121路公交車)——羅家花園(乘坐208到山窩方向公交車)——816工程景區。
路線三:重慶北站(普快)——涪陵站(乘坐101路公交車)——羅家花園(乘坐208到山窩方向公交車)——816工程景區。
路線四:重慶紅旗河溝汽車站——重慶涪陵客運西站(乘坐208到山窩方向公交車)——816工程景區。
9. 816核工業基地
816核工業基地信息如下:
816工程遺址總佔地面積45.2公頃,洞內規劃面積10.4萬平方米,大型洞室有18個,道路、導洞、支洞、隧道及豎井等達到130條,所有洞體的軸向線長疊加達20餘千米,其中,最大洞室高達79.6米,側牆開挖跨度為25.2米,拱頂跨度為31.2米,面積為1.3萬平方米。
建築特點:816工程遺址洞體內廠房進洞深度400米左右,頂部覆蓋層最厚達200米,核心部位廠房的覆蓋層厚度均在150米以上。816洞體可以預防100萬噸當量氫彈空中爆炸沖擊和1000磅炸彈直接命中攻擊,能抵抗8級地震的破壞。
中國工業遺產保護名錄
816工程遺址軸向疊加全長20餘千米,完全隱藏在山體內部,洞內冬暖夏涼,四季恆溫。總建築面積10.4萬平方米,主洞室高達79.6米,拱頂跨高31.2米,洞內有大型洞室18個,道路、導洞、支洞、隧道及豎井130多條,建築布局宛如迷宮,洞中有洞,洞中有樓,樓中有洞。
2009年12月,816工程遺址被列入重慶市文物保護單位。2017年12月2日,816工程遺址被列入「第二批中國20世紀建築遺產」名單。2018年1月27日,816工程(816景區)入選「中國工業遺產保護名錄」。2019年7月29日,被評定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