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貴州省貴陽市有幾個區商業最繁華的是哪個區
一個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6個區(雲岩區、南明區、白雲區、烏當區、花溪區、小河區),貴陽市人流最多雲岩區和南明區,中華路就是貴陽市的商業中心地帶,最熱鬧的一條街。大十字、噴水池這些地方最繁華。
❷ 貴陽有幾個工業區
截止2020年,貴陽的工業區有:
1、貴陽白雲經濟開發區:
貴陽白雲經濟開發區是我國務院確定的黔中產業帶和「南、貴、昆經濟帶」的核心區域,開發區已形成以鋁及鋁加工、新材料生產、信息產業、機械製造、食品醫葯等產業為骨乾的工業體系。
已吸引了娃哈哈、江蘇法爾勝、天津電纜廠等東部大企業及韓國可林普、新加坡德義鋅業、加拿大華加礦業公司等外商獨資企業來投資建廠。
2、小孟工業園區:
小孟工業園區是貴陽市重點建設的一類工業園區和貴州省重點打造的國家級新型工業化基地。園區規劃范圍北至西南環線及南明河,南至花溪區青岩鎮楊梅村,西至將軍山,東至鳳凰山,總面積約83平方公里。
3、貴陽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貴陽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是1992年經國務院批准建立,全國53個國家級高新區之一,也是貴州省內唯一的國家級高新區。建設用地面積為6.52平方公里,分為金陽科技產業園和新天科技工業園,分別位於貴陽市金陽新區和新天園區。
(2)貴陽砂文化工業園是哪個區擴展閱讀:
面對西部大開發的機遇,貴陽白雲經濟開發區提出四三三四 即搶抓西部太開發、建設大貴陽、金陽建新區、第二輪經濟強縣建設四大機遇、打造鋁及鋁加工、新材料、電子信息三太支柱產業。
力爭實現經濟總量三年翻一番,把自雲建成經濟發達和杜會進步的城市中心。現代化的工業區,市優美的園林生態居住區、具有文化特色的休閑旅遊貿易區的發展思路和建設。
「競爭力白雲、實力白雲、魅力白雲、富裕白雲、平安白雲和生態白雲」的目標為實現這一目標,白雲將在加強投資環境建設,突出產業聚集和產業配套等方面下功夫,為白雲跨越式發展打下基礎。
❸ 貴陽高新區包括哪幾個園區呢順便跪求貴陽高新區的最新動態!
貴陽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1992年經國務院批准設立,是貴州省唯一的國家級高新區和人才特區,由金陽科技產業園、新天高新技術工業園、沙文生態科技產業園、青山環保生態園區、羅格生態科技園區、綜台保稅區、鋁及鋁加工園區、雲麥產業園、白雲現代生態高效農業示範園區「一區九園」組成,總規劃面積83.8平方公里。
圍繞「一區九園」的戰略布局,高新區提出了「一體四區」戰略定位和「五五四三」總體任務,圍繞「科技創新驅動區」加快建設科技研發、技術交易、科技金融、孵化加速和雲數據「五大中心」,圍繞「高新產業聚集區」全力打造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裝備製造、生物醫葯、軟體與信息、光電「五大產業基地」,圍繞「現代商務服務區」著力構築產城互動、文化創意與數字內容、現代商貿和第2.5產業「四大功能板塊」,圍繞「人才特區」積極實施人才優選優育、人才多樣性和人才棲息環境「三大工程」。
「十二五」末期.高新區將確保在全國國家級高新區綜合排位中進入前50強,力爭進入前30強,在西部高新區排名中進入前5位。
至於最新動態:主要是工程進度和入駐企業,還有政府政策這方面的吧。工程進度倒是很快,可以說是如火如荼。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建設非常快,有一些已經封頂了,有些甚至外立面都出來了。而金陽產業園引進了很多企業發展也非常順利,諸如中國水電顧問貴陽院、貴陽火炬軟體園、創業大廈、天一國際、德福中心、金利大廈、海歸中心及高新資本運營中心等。而現在入駐的企業越來越多,很多有能力的名企都是拿地自建,諸如中航工業貴陽航空、振華集團、南車集團等。政策方面優惠弧度很大,具體的可以去看政府頒發的政策,不光是對企業有優惠,對企業的高管人才買房也可享受商品房契稅全額補貼優惠。
當然,還有一些企業建設來是為高新企型企業服務的,因為高新型企業能力和規模都有限,沒有必要自己建設一棟樓。這樣的企業也不少,比如現在已經使用的高新資本運營中心,比如正在建設中的高科國際,就是為這種高新型企業服務的。在沙文生態科技產業園的貴陽高新未來產業城也可以說是為這種小型的生產型企業及類似企業服務。
❹ 白雲區的行政區劃
1975年5月,白雲區設立大山洞、龔家寨、都拉營3個街道,1979年7月,增設艷山紅街道。
1984年1月,實行體制改革,撤社建鄉,建立鄉、村政權,鄉轄行政村,村以下建村民小組。全區共建5個鄉,56個行政村,273個村民組。將原艷山紅人民公社分建為艷山紅鄉、麥架鄉、都拉民族鄉(1988年6月18日,由白雲區人民政府更名為貴陽市白雲區都拉布依族鄉),並把原屬沙文人民公社所轄的上水大隊劃歸都拉民族鄉。將原沙文人民公社分建為沙文鄉、牛場鄉(1984年8月8日,省政府批復,撤銷牛場鄉,建立牛場布依族鄉)。
1996年,白雲區轄4個街道、5個鄉(其中2個民族鄉):大山洞街道、都拉營街道、龔家寨街道、艷山紅街道、牛場布依族鄉、都拉布依族鄉、艷山紅鄉、麥架鄉、沙文鄉,區政府駐大山洞街道。
2002年4月,沙文、艷山紅撤鄉設鎮,同年7月麥架鄉撤鄉設鎮。調整後,全區轄4個街道、3個鎮、2個民族鄉:大山洞街道、龔家寨街道、艷山紅街道、都拉營街道、艷山紅鎮、麥架鎮、沙文鎮、都拉布依族鄉、牛場布依族鄉。
2011年2月,貴陽市開展城市基層管理體制改革嘗試,將龔家寨街道改制為鋁興、白沙關兩個新型社區。
2012年4月,撤銷白雲區大山洞、艷山紅、都拉營3個街道,設立大山洞、艷山紅、紅雲、都拉營4個社區。改革後,白雲區由原來的4個街道變為6個社區。同年12月,都拉營社區更名為都新社區。 2013年白雲區地區生產總值完成122.05億元,同比2012年增長18.2%。全年固定資產投資233.97億元,同比2012年增長27.5%。全年財政總收入19.60億元,同比2012年增長23.0%,其中公共財政預算收入9.73億元,同比2012年增長19.3%。公共財政預算支出15.49億元,同比2012年增長21.9%。全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617元,同比2012年增長10.0%。農民人均純收入11429元,同比2012年增長11.4%。農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11052元,比上年增長22.9%。
2013年白雲區在貴州省88個縣(市、區、特區)經濟發展增比進位綜合測評中,居第4位,較2012年提升8位。 農業方面,由於白雲區土壤肥沃,氣候濕潤,條件優越,糧食經濟作物產量居高。地區實行一年兩熟制,多以種植稻米、玉米、薯類、油菜等為主,由傳統化耕作向高度現代化機械耕作邁步。林木多是加以保護,水果蔬菜種植基本能實現自足,鮮花種植頗有名聲,規模龐大的花卉生產基地使地區贏得「鮮花白雲」的稱號。畜牧以雞、豬、牛為主,猶以養雞場極為出名,已從散戶養殖向集體科技自動機械化養殖過渡。
2013年白雲區第一產業增加值3.68億元,同比2012年增長8.0%,第一產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的比重為3.0%。
2013年白雲區種植業增加值30490萬元,同比2012年增長9.6%。主要農作物種植面積有所減少,糧食作物種植面積2594公頃(38910畝),同比2012年減少9.4%;油料種植面積747公頃(11205畝),同比2012年減少2.6%;蔬菜種植面積5489公頃(82335畝),同比2012年增長12.1%。主要農產品中,蔬菜、稻穀等產品產量增長較快,分別比2012年增長12.9%和7.6%;油料產量比2012年減產4.4%;水果比2012年減產20.2%。全年林業增加值342萬元,同比2012年增長71.0%。
2013年白雲區畜牧業增加值5556萬元,同比2012年增長6.3%。豬、牛出欄數繼續增長,肉類總產量5349噸,同比2012年增長5.1%;禽蛋產量有所增長,同比2012年增長1.5%。
2013年白雲區漁業增加值23萬元,同比2012年減少37.8%;水產品產量29噸,同比2012年減少3.3%。年末農用機械總動力14萬千瓦時,同比2012年增長7.7%。 工業方面白雲區得益於鋁土礦資源豐富,成為全國最大的鋁工業基地之一。作為全國重要的鋁工業基地和貴州省重要的新型工業化基地,同時,與貴州省唯一的高新區——貴陽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和貴陽綜合保稅區實行三區統籌,融合發展,擁有中關村貴陽科技園核心區等巨大的產業發展平台。白雲區內聚集有中國鋁業貴州分公司、貴州鋁廠、中航標准件、七冶建設等國有大中型企業和娃哈哈、燕京啤酒、美國岱高、華源鋁箔、人和集團、康師傅等一批世界500強和國內知名企業。2013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達134家,位居貴陽市第一,工業基礎和實力較為雄厚。初步形成了金陽園、新天園、中關村貴陽科技園核心區(CBD)南園(科學城)、中關村貴陽科技園核心區(CBD)北園(創新城)、現代製造產業園、鋁精深加工產業園、生物醫葯綠色食品產業園、文化創意產業園、生態環保產業園、大健康產業園、中小企業孵化園、現代物流園、綜合保稅園(圍網區)、科技創新園、休閑農業科技園等15大產業園區,並以高新技術產業、現代製造業、現代生產性服務業、現代農業、外向型經濟等「五大產業」為主攻方向,著力加快發展實體經濟,推動產業結構轉型升級。
2013年白雲區第二產業增加值66.16億元,同比2012年增長19.7%,第二產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的比重為54.2%。
2013年白雲區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60.07億元,同比2012年增長18.7%。按經濟類型分,國有企業增加值3.75億元,同比2012年增長1.6倍;股份制企業增加值45.52億元,同比2012年增長20.1%;外商及港澳台投資企業增加值9.81億元,同比2012年增長28.4%。從主要行業看,農副食品加工業、酒和飲料製造業等主要行業繼續平穩較快增長。規模以上工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265.15億元,同比2012年增長11.7%,利潤總額8.53億元,同比2012年下降32.2%。白雲鋁工業園區完成工業增加值44.60億元,同比2012年增長11.1%,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98.41億元,同比2012年增長5.5%,利潤總額7.18億元,同比2012年下降24.4%。
2013年白雲區建築業總產值7.82億元,同比2012年增長24.2%。房屋施工面積85.63萬平方米,同比2012年下降28.8%;房屋竣工面積66.06萬平方米,同比2012年增長52.5%,其中住宅竣工面積64.82萬平方米,同比2012年增長54.3%。 2013年白雲區第三產業增加值52.21億元,同比2012年增長16.8%,第三產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的比重為42.8%。
2013年白雲區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1.22億元,同比2012年增長15.6%。按單位所在地劃分,城鎮消費品零售額31.16億元,同比2012年增長16.3%;鄉村消費品零售額0.06億元,同比2012年下降68.1%。
2013年白雲區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增加值7.02億元,同比2012年增長14.7%。全年實現郵電業務總量11535萬元,同比2012年增長60.8%。其中,電信業務總量9737萬元,同比2012年增長52.0%;郵政業務總量1797萬元,同比2012年增長37.5%。
2013年白雲區金融業增加值6.97億元,同比2012年增長25.3%。年末,全區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存款余額263.47億元,比年初增加119.23億元,同比多增48.89億元,其中城鄉儲蓄存款125.21億元,比年初增加52.43億元;各項貸款余額242.08億元,比年初增加81.18億元,同比多增29.04億元。全年原保險保費收入7333萬元,同比2012年增長32.3%。
2013年白雲區旅遊總收入實現27.6億元,同比2012年增長32.6%。
❺ 貴陽白雲區的麥架鎮偏僻嗎環境怎麼樣
白雲區麥架鎮位於貴陽市西北郊,地處白雲經濟開發區中心地帶,距貴陽市中心21公里,距金陽新區8公里,距貴陽龍洞堡國際機場25公里。與清鎮市、修文縣、烏當區接壤。全鎮總面積42平方公里,轄九個行政村,一個社區居委會,總人口23990人。區位優勢明顯,境內交通便捷,社會服務機構健全,城市功能完善。是國家建設部、國家發改委等六部委命名的國家級重點建設小城鎮。2004年在全省32個重點小集鎮綜合考核中排名第一,2006年榮獲全國示範小集鎮和全省文明城鎮稱號。
上大學意味著離開家門獨自生活,有些人喜歡選擇離家近的學校,而有些人喜歡離家較遠可以鍛煉自己獨立生活的能力的學校,那麼這就意味著學校的地址非常的重要,貴州師范大學一直以來都是受到學生追捧的知名學府,但是對於貴州師范大學的地址卻不太了解,下面小編就給大家帶來貴州師范大學的具體地址。
2.貴州師范大學學校地址及乘車路線
貴州師范大學求是學院坐落在貴陽市白雲區麥架鎮,學校環境還算優美,比較安靜清幽,沒有大城市的喧囂和吵鬧,是一個適合學習的好地方。交通情況來說一般,可以乘坐58路公交車直接到貴陽市市區(寶山師大、噴水池、大十字等),還可以坐觀山湖3路公交車道金陽客車站,有多路公交車可以到白雲區,交通選擇上還是比較方便。
3.貴州師范大學校園環境
新校區的規劃突出兩個特點:一是山水環繞人景交融。以「天人合一、和諧融洽」的基本理念,依託自然形勢利用低凹地設東西兩湖,形成五山兩湖一水的大格局,南北形成主軸,東西形成交通和風景主軸,交匯於校園中心區,並串起五個廣場區域和三個風景區域,將人的活動空間有機地融入自然環境之中。教學區位於校區南部,分別為依山傍湖的藝術學院區、繞山而布的文科學院和臨湖展開的理科學院。公共區沿外緣高校聚集區幹道展開,包括體育場館、大學音樂廳、大學美術館、大學博物館、教學賓館、發展大廈等。行政區位於校園核心、依託最高峰龍文山,靠北朝南。學生生活區位於校園北部,劃分為4個組團。
4.貴州師范大學新聞簡述
教育科學學院舉辦青年教師教學技能大賽
為提升青年教師的教學技能,展示青年教師的教學風采。5月2日上午,教育科學學院於花溪校區學院樓三樓學術報告廳舉辦青年教師教學技能大賽。教育學系副主任張翔,教師袁鳳琴、卓毅擔任評委,邵征鋒、何玲等11位青年教師參賽,2017級部分本科生到場聆聽。本次比賽由創新創業教研室主任陳維擔任主持。
經過激烈的比拼,最終,邵征鋒、何玲榮獲一等獎,張義民、羅禹獲二等獎,袁會晴、炎艷獲三等獎,沈薇薇、漆濤、陳思迪、彭小凡獲優秀獎。依據第四屆青年教師教學技能大賽文件精神,此次獲得一、二、三等獎的青年教師將參加校賽。
本次青年教師教學技能大賽的成功舉辦,有利於提高青年教師的教學技能和教師職業、專業素養,在學院營造老師和學生共同學習、共同進步的良好氛圍!
5.小編總結
小編總結:
貴州師范大學校便並不偏僻,有直達的公交和地鐵路線,無論是去火車站,汽車站還是機場都十分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