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工業生產 > 靈石工業經濟指標有哪些

靈石工業經濟指標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2-08-31 10:11:29

⑴ 企業主要經濟指標有哪些

企業主要經濟指標有銷售收入、銷售成本、營業利潤、利潤總額、流動比率、速動比率、資產總額、負債總額、所有者權益等。

經濟指標是反映一定社會經濟現象數量方面的名稱及其數值。經濟現象的名稱用經濟范疇表述,經濟范疇的數量方面則通過數值反映。

例如,社會總產品和國民收入是經濟范疇,表現這些經濟范疇數量方面的名稱及其數值「社會總產值××億元」、「國民收入××億元」就是經濟指標。經濟指標在反映經濟現象及其發展規律的數量表現時,是以理論經濟學所確定的經濟范疇的涵義為依據。

(1)靈石工業經濟指標有哪些擴展閱讀

美國經濟指標

ISM指數是由美國供應管理協會公布的重要數據,對反映美國經濟繁榮度及美元走勢均有重要影響。

美國供應管理協會(,ISM)是全球最大、最權威的采購管理、供應管理、物流管理等領域的專業組織。該組織立於1915年,其前身是美國采購管理協會,目前擁有會員45000多名、179個分會,是全美最受尊崇的專業團體之一。

ISM指數分為製造業指數和非製造業指數兩項。

ISM供應管理協會製造業指數由一系列分項指數組成,其中以采購經理人指數最具有代表性。該指數是反映製造業在生產、訂單、價格、雇員、交貨等各方面綜合發展狀況的晴雨表,通常以50為臨界點,高於50被認為是製造業處於擴張狀態,低於50則意味著製造業的萎縮,影響經濟增長的步伐。

ISM供應管理協會非製造業指數反映的是美國非製造業商業活動的繁榮程度,當其數值連續位於50以上水平時,表明非製造業活動擴張,價格上升,往往預示著整體經濟正處於一個擴張狀態;反之,當其數值連續位於50以下水平時,往往預示著整體經濟正處於一個收縮狀態。

⑵ 請問衡量工業經濟的主要指標有哪些

一、工業 指從事自然資源的開采,對採掘品和農產品加工和再加工的物質生產部門。具體包括:(1)對自然資源的開采,如采礦、曬鹽、森林採伐等(但不包括禽獸捕獵和水產捕撈);(2)對農副產品的加工、再加工,如糧油加工、食品加工、軋花、繅絲、紡織、製革等;(3)對採掘品的加工、再加工,如煉鐵、煉鋼、化工生產、石油加工、機器製造、木材加工等,以及電力、自來水、煤氣的生產和供應等;(4)對工業品的修理、翻新,如機器設備的修理、交通運輸工具(包括小卧車)的修理等。1、輕工業 指提供生活的消費品和製作手工工具的工業。按其所使用的原料不同,又分為兩大類:�①以農產品為原料的輕工業。是指直接或間接以農產品為基本原料的輕工業。主要包括食品製造、飲料製造、煙草加工、紡織、縫紉、毛皮製作、造紙以及印刷等工業。�②以非農產品為原料的輕工業,是指以工業品為原料的輕工業。主要包括文教用品、工藝美術用品製造、化學葯品製造、合成纖維製造、日用化學製品、日用玻璃製品、日用金屬製造、手工工具製造、醫療器械製造、文化和辦公用機械製造等工業。�2、重工業 生產生產資料的工業,是為國民經濟各部門提供物質技術基礎的工業。按其生產和產品用途,可以分為下列三類:①採掘(伐)工業,是指對自然資源的開采,包括石油開采、煤炭開采、金屬礦開采、非金屬礦開采和木材採伐工業。②原料工業,是指提供國民經濟各部門使用的原料、動力和燃料的工業。包括金屬冶煉及加工、煉焦及焦炭化學、化工原料、水泥、人造板等原材料工業,以及電力、石油和煤炭等加工工業。�③製造工業,是指對原材料加工製造的工業。包括裝備國民經濟各部門的機械設備製造工業、金屬結構、水泥製品等工業,以及為農業提供的生產資料和化肥、農葯等工業。根據上述劃分原則,修理業中修理作業對象是重工業的劃為重工業,否則劃為輕工業。二、獨立核演算法人工業企業 是指從事工業生產經營活動的單位。獨立核演算法人工業企業應同時具備以下條件:①依法成立,有自己的名稱、機構和場所,能夠承擔民事責任;②獨立擁有和使用資產,承擔負債有權與其他單位簽訂合同;③獨立核算盈虧,並能夠編制資產負債表。三、工業活動單位 是指在一個場所從事一種或主要從事一種工業生產活動的經濟單位。它包括獨立核算工業企業按主營業務活動(即工業生產活動)劃分的主營業務活動單位和非工業企業所屬的工業生產活動單位(即原非獨立核算工業生產單位)。工業活動單位,一般應同時具備以下三個條件:①具有一個場所,從事一種或主要從事一種工業活動;②單獨組織工業生產、經營或業務活動;③單獨核算收入和支出。�四、工業總產值 是以貨幣表現的工業企業在一定時期內生產的已出售或可供出售的工業產品總量,它反映一定時間內工業生產的總規模和總水平,它包括:在本企業內不再進行加工,經檢驗、包裝入庫(規定不需包裝的產品除外)的成品價值,工業性作業價值,自製半成品、在產品期末期初差額價值(生產周期較長的企業計算)。工業總產值採用「工廠法」計算,即以工業企業作為一個整體,按企業工業生產活動的最終成果來計算,企業內允許重復計算,不能把企業內部各個車間(分廠)生產成果相加。但在企業之間、行業之間、地區之間存在著重復計算。�五、資本金 是指企業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登記的注冊資金。企業籌集的資本金主要分為國家資本金、法人資本金、個人資本金以及外商資本金等。�1、國家資本金 指有權代表國家投資的政府部門或者機構以國有資產投入企業形成的資本金。�2、法人資本金 指其他法人單位以其依法可以支配的資產投入企業形成的資本金。�3、個人資本金 指社會個人或者企業職工以個人合法財產投入企業形成的資本金。�六、資產 是企業擁有或控制的能以貨幣計量的經濟資源,包括各種財產、債權和其他權利。資產按流動性質一般分為流動資產、長期投資、固定資產、無形資產、遞延資產和其他資產。七、負債 是企業所承擔的能以貨幣計量、將以資產或勞務償付的債務。負債一般是按負債的償還期長短進行分類的,分為流動負債和長期負債。�八、流動資產 是指可以在一年或者超過一年的一個營業周期內變現或者耗用的資產,包括現金及各種存款、短期投資、應收及預付貨款、存貨等。流動資產的一個重要特點是它在參加生產經營時,其價值一次轉移到產品成本或費用中去。九、固定資產原值 指企業在建造、購置、安裝、改建、擴建、技術改造某項固定資產時所支出的全部貨幣總額。它一般包括買價、包裝費、運雜費和安裝費等。十、固定資產凈值 指固定資產原價減去歷年所提折舊後的凈額。�固定資產合計指企業固定資產凈值、固定資產清理、在建工程、待處理固定資產凈損失所佔用的資金。�十一、營運資金 指流動資產減流動負債後的凈額。
十二、產品銷售收入 指企業銷售產品的銷售收入和提供勞務等主要經營業務取得的業務總額。十三、產品銷售成本 指企業銷售產品和提供勞務等主要經營業務的實際成本。十三、產品銷售稅金及附加 指企業銷售產品和提供工業性勞務等主要經營業務應負擔的城市維護建設稅、消銷稅、資源稅和教育費附加。十四、應交增值稅 指企業在報告期內交納的增值稅額。�十五、工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 是衡量工業經濟效益各個方面在數量上總體水平的一種特殊相對數,是反映工業經濟運行質量的綜合指標。國家統計局依照指標體系能夠具有宏觀導向性、科學合理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則,選擇和設置了由總資產貢獻率、資本保值增值率、資產負債率、流動資產周轉率、成本費用利潤率、全員勞動生產率、產品銷售率等七項指標組成的指標體系。它是以每項指標的實際值分別除以該項指標的全國標准值,並乘以其權數,加總後再除以總權數而求得。其計算公式為:�工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Σ{(某項指標報告期數值/該項指標全國標准值)×該項指標權數}/總權數 由於資產負債率為逆指標,在計算綜合指數時需分別處理。如果指標值小於等於60%,即可得權數12分;如果指標值大於60%,其權數則按下面公式計算�即:{(指標值-不允許值100)/60-不允許值100}×12�七項指標的內容及計算公式:①總資產貢獻率。該指標反映企業全部資產的獲利能力,是企業經營業績和管理水平的集中體現,是評價和考核企業盈利能力的核心指標。計算公式為:�總資產貢獻率={(利潤總額+稅金總額+利息支出)/平均資產總額}×(12/累計月數) 其中:稅金總額為產品銷售稅金及附加與應交增值稅之和;平均資產總額為期初期末資產總計的算術平均值。�②資產保值增值率。該指標反映企業凈資產的變動狀況,是企業發展能力的集中體現。計算公式為:資產保值增值率=報告期期末所有者權益/上年同期期末所有者權益� 所有者權益等於資產總計減負債總計。�③資產負債率。該指標既反映企業經營風險的大小,也反映企業利用債權人提供的資金從事經營活動的能力。計算公式為:資產負債率=負債總額/資產總額� 資產及負債均為報告期期末數。�④流動資產周轉率。指一定時期內流動資產完成的周轉次數,反映投入工業企業流動資金的周轉速度。計算公式為:�流動資產周轉率=(銷售收入/流動資產平均余額)×(12/累計月數)⑤成本費用利潤率。反映工業投入的生產成本及費用的經濟效益,同時也反映企業降低成本所取得的經濟效益。計算公式為:�成本費用利潤率=利潤總額/成本費用總額其中:成本費用總額為產品銷售成本、銷售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之和。�⑥全員勞動生產率。該指標反映企業的生產效率和勞動投入的經濟效益。計算公式為:�全員勞動生產率=(工業增加值/全部職工平均人數)×(12/累計月數)由於工業增加值是按現行價格計算的,而職工人數不含價格因素,因此應將增加值價格因素予以消除。具體方法可採用總產值價格變動系數消除價格影響。�⑦產品銷售率。該指標反映工業產品已實現銷售的程度,是分析工業產銷銜接情況、研究工業產品滿足社會需求的指標。計算公式為:�產品銷售率=工業銷售產值/工業總產值(現價) 各項指標的權數及標准值權數是根據上述各項指標在綜合經濟效益中的重要程度確定的。其中:總資產貢獻率20,資本保值增值率16,資產負債率12,流動資產周轉率15,成本費用利潤率14,全員勞動生產率10,產品銷售率13。� 各項指標的標准值,是參考了我國近期工業經濟指標的實際水平及一般標准確定的。其數值分別為:總資產貢獻率10.7%,資本保值增值率120%,資產負債率小於等於60%,流動資產周轉率1.52次,成本費用利潤率3.71%,全員勞動生產率16500元/人,產品銷售率96%。

⑶ 工業企業主要經濟指標

1 資產類指標無正常原因不能起伏過大
2 流動資產平均余額應大於應收帳款加產成品
3 省外應收帳款不能為零
4 主營業務收入不應大於產值減產成品增加額
5 資產合計應大於流動資產平均余額
6 主營業務收入原則上不能大於產值
7 主營業務收入於銷售產值應大致相當,不能完全一樣
8 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應等於應交增值稅的10%
9中間投入占總產值的比重在65%-85%之間比較合理
10應付工資是把這個月的工資數填上

⑷ 七大經濟指標是哪七個謝謝,求七個各個的全稱

你好,七大經濟指標分別是:經濟增長、就業、價格、國際收支、固定資產投資、工業增加值、居民收入。
如果幫助到了你,望採納O(∩_∩)O

⑸ 工業經濟效益考核指標主要包括哪幾項

工業經濟效益考核指標體系的設置及內容,具有宏觀導向性,科學合理性,綜合性和可操作性等原則。
現由七項指標組成,即:
總資產貢獻率、
資本保值增值率、
資產負債率、
流動資金周轉率、
成本費用利潤率、
全員勞動生產率、
產品銷售率。
指標的選擇和設置,反映了企業的盈利能力、發展能力、償債能力、營運能力、產出效率、產銷銜接等六個方面的情況。

下面各項指標計算方法:
①總資產貢獻率:該指標反映企業全部資產的獲利能力,是企業經營業績和管理水平的集中體現,是評價和考核企業盈利能力的核心指標。
總資產貢獻率(%)=[(利潤總額+稅金總額+利息支出)/平均資產額]
×[(12×100%)/累計月份]
(稅金總額=產品銷售稅金及附加+應交增值稅)
②資本保值增值率:該指標反映企業凈資產的變動狀況,是企業發展能力的集中體現。
資本保值增值率(%)=(報告期期末所有者權益/上期期末所有者權益)×100%
所有者權益=資產總計-負債總計
③資產負債率:既反映企業經營風險的大小,也反映企業利用債權人提供的資金從事經營活動的能力。
資產負債率(%)=(負債總額/資產總額)×100%
④流動資金周轉率:指一定時期內流動資產完成的周轉次數,反映投入工業企業流動資金的周轉速度,是一個資金利用效果的指標。
流動資金周轉率(次)=(產品銷售收入/流動資產平均余額)×(12/累計月份)
⑤成本費用利潤率:反映工業投入的生產成本及費用的經濟效益,同時反映企業降低成本所取得的經濟效益。
成本費用利潤率(%)=(利潤總額/成本費用總額)×100%
其中:成本費用總額=產品銷售成本+產品銷售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
⑥全員勞動生產率:該指標反映企業的生產效率和勞動投入的經濟效益。
全員勞動生產率(元/人)=(可比價工業增加值/全部從業人員
平均人數)×(12/累計月數)
⑦產品銷售率:反映工業產品已實現銷售的程度,是分析產銷銜接的情況,研究工業產品滿足社會需求的指標。
產品銷售率(%)=[工業銷售產值(現價)/工業總產值(現價)]×100%

⑹ 經濟指標包括哪些

1,國內生產總值(GDP) 一個國家或一個地區所有常住單位在一定時期內運用生產要素所生產的全部最終產品(包括商品和服務)的市場價值。
2.國民生產總值(GNP) 一個國家或一個地區的常住居民在一定時期所擁有的生產要素所生產的全部最終產品(包括商品和服務)的市場價值。
3.基尼系數 :
(1)含義 在全部居民收入中用於不平均分配的百分比。該系數是義大利經濟學家基尼於1922年提出的測定收入分配差距程度的指標。
(2)基尼系數的數值 基尼系數的數值在0-1之間。等於0說明收入分配絕對平均;0-0.2收入高度平均;0.2-0.3收入比較平均;0.3-0.4相對合理;0.4-0.5收入差距較大;0.6-1收入差距懸殊;等於1說明收入分配絕對不平均。
4.恩格爾系數 恩格爾系數是食品支出總額占個人消費支出總額的比重。19世紀德國統計學家恩格爾根據統計資料,對消費結構的變化得出一個規律:一個家庭收入越少,家庭收入中(或總支出中)用來購買食物的支出所佔的比例就越大,隨著家庭收入的增加,家庭收入中(或總支出中)用來購買食物的支出比例則會下降。
5.CPI CPI是居民消費價格指數的簡稱。居民消費價格指數,是一個反映居民家庭一般所購買的消費商品和服務價格水平變動情況的宏觀經濟指標。它是度量一組代表性消費商品及服務項目的價格水平隨時間而變動的相對數,是用來反映居民家庭購買消費商品及服務的價格水平的變動情況。
6.PPI 生產者物價指數即生產價格指數。生產價格指數是衡量工業企業產品出廠價格變動趨勢和變動程度的指數,是反映某一時期生產領域價格變動情況的重要經濟指標,也是制定有關經濟政策和國民經濟核算的重要依據。
7.外匯儲備 外匯儲備,又稱為外匯存底,指一國政府所持有的國際儲備資產中的外匯部分,即一國政府保有的以外幣表示的債權。是一個國家貨幣當局持有並可以隨時兌換外國貨幣的資產。狹義而言,外匯儲備是一個國家經濟實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國用於平衡國際收支,穩定匯率,償還對外債務的外匯積累。
8.赤字率 赤字比率是財政上的一個專業術語,是衡量財政風險的一個重要指標。財政赤字是指財政支出超過財政收入的部分,意味著「花」的錢超過了「掙」到的錢。

⑺ 經濟指標有哪些

數量指標是指在經濟活動中用以反映規模大小和數量多少等數量特徵的各種指標。它用絕對數表示。如,工農業主要產品產量、基本建設投資額、房屋竣工面積、職工人數等。數量指標對反映國民經濟計劃的實現程度,並據以規定各種具體比例關系等具有重要作用。它為各種有關質量指標的計算提供依據。

⑻ 山西靈石縣的經濟

靈石縣,隸屬山西省晉中市。位於山西省中部,晉中市最南端,北臨介休市,南接霍州市,東靠沁源縣,西連交口縣、孝義市,總面積1206平方千米。2019年,靈石縣地區生產總值增長4.3%,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7.7%,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6.8%和8.7%。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40億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2%。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0億元,增幅10.9%。 2020年,靈石縣地區生產總值完成243.4億元,年均增長6.7%;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年均增長11.6%,固定資產投資累計完成497.3億元,年均增長7%。
溫馨提示:以上內容僅供參考。
應答時間:2021-11-18,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⑼ 經濟指標有哪些具體指什麼意思

經濟指標有哪些?具體指什麼意思
經濟指標是指反映一定社會經濟現象數量方面的名稱及其數值。經濟現象的名稱用經濟范疇表述,經濟范疇的數量方面則通過數值反映。例如,社會總產品和國民收入是經濟范疇,表現這些經濟范疇數量方面的名稱及其數值「社會總產值××億元」、「國民收入××億元」就是經濟指標。經濟指標在反映經濟現象及其發展規律的數量表現時,是以理論經濟學所確定的經濟范疇的涵義為依據。
經濟指標體系由一系列相互聯系的、反映社會經濟現象的經濟指標所構成的有機整體。在社會主義國家,根據各種經濟事物在經濟生活中的作用和在時間、空間上的位置不同而存在不同聯系。與之對應的經濟指標可劃分為不同的體系。

綜合平衡宏觀經濟指標體系按照經濟指標在社會產品擴大再生產過程中的作用,分為下列前後銜接、計算配套的指標體系:

①生產要素和生活條件指標體系。分為人口、自然資源、勞動力、生產性固定資產和流動資產、消費資料、物資儲備等指標體系。

②社會生產成果指標體系。即農業、工業、建築業、運輸業(包括郵電業)、商業(包括外貿)五個物質生產部門的實物產量或實際工作量、總產值、凈產值(即國民收入)等指標體系。

③國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指標體系。前者包括生產部門勞動報酬和構成社會純收入的利潤、稅收等指標體系,後者包括國家財政部門和金融機構的收支、非生產部門的經費收支等指標體系。

④國民收入的最終使用指標體系。包括國民收入經過分配和再分配,最後形成可以用於購買實物的消費基金和積累基金指標體系。前者又分為居民個人消費基金和社會集體消費基金;後者分為生產性積累基金和非生產性積累基金等指標體系。

⑤社會產品實物的流通和消費指標體系。包括運輸和交換指標體系,以及表明最後用於補償原材料燃料消耗、固定資產維修和更新、擴大再生產需要增加的固定資產和流動資產、非生產性固定資產和流動資產的增長、物資儲備的擴大、居民個人消費和社會集體消費、出口等各種用途的產品指標體系。

⑥人民生活指標體系。包括吃、穿、用、住等消費水平和教育、科學、文化、體育、衛生等指標體系。

以上各種經濟指標體系既有實物量的又有價值量的,兩套指標體系應該各自綜合平衡並相互對應。為了考核經濟效益和實際管理的需要,還應該按性質、時間、空間等因素層層細分和補充,成為各種互相獨立而又互相聯系的指標體系。

按性質或作用劃分的指標體系

主要有:①為綜合計算全部物質財富和實物產品價值的各種產品的價格指標體系;②為綜合對比不同時期物質財富和實物產品達到的實際水平的各種產品的不變價格指標體系;③表明事物實際規模或水平的絕對數指標體系;④表明事物發展速度、構成或比例的相對數指標體系;⑤反映事物個別水平或總量的指標體系;⑥反映一般水平的平均數指標體系和指數體系;⑦考核生產成果的實物量和價值量指標體系;⑧考核素質和效益的各種指標體系。

從時間上劃分的指標體系

主要有:①說明社會經濟過去發展狀況、現有實際情況和當前經濟活動成果的統計指標體系;②根據統計指標體系反映的國情、國力和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生活需要,對未來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擬定的近期、中期和遠景戰略計劃指標體系。這兩種指標體系不僅在時間上有差異,在范圍上也有區別。計劃指標體系只包括計劃部分,而統計指標體系除包括計劃調節部分以外,還包括不作計劃的部分。但兩者都包括綜合平衡、質量、效益、速度、構成、比例等指標體系,在針對共同事物時,在涵義、口徑和計算方法上應該一致,以便相互對比。

從空間上劃分的指標體系

主要有:①按省、市、自治區以至地、縣的塊塊系統劃分的區域性指標體系;②按部、司(局)、專業公司到企業的行政領導條條系統劃分的指標體系;③按經濟部門、經濟類型層層下到企業的業務領導系統劃分的指標體系。

我國新國民經濟核算體系的主要指標
一、國內生產總值(一)國內生產總值的概念
國內生產總值(GDP)是一個國家或一個地區所有常住單位, 在一定時期內所生產和提供的最終產品的價值,它是社會總產品價值扣除中間產品價值後的余額,也是社會最終使用於消費、投資和凈出口產品價值之和。國內生產總值的核算范圍包括了國民經濟各行各業,在價值構成上避免了中間產品的重復計算,因而能全面地、確切地反映全社會經濟活動的最終成果,並具有國際可比性,所以成為社會生產與使用核算的核心指標。
(二)國內生產總值的計算方法和主要指標
1.生產法及有關指標
生產法是從生產角度計算國內生產總值的一種方法。即從國民經濟各個部門一定時期內生產的總產品價值中,扣除生產過程中投入的中間產品的價值,從而得到各部門增加值,各部門增加值的總和就是國內生產總值。計算公式為:
增加值 = 總產出-中間投入
(1) 總產出是常住單位在一定時期內生產的貨物和服務的價值總和,反映國民經濟各部門生產經營的總成果,即社會總產品。以工業部門總產出的計算方法為例加以說明:
工業總產出是工業企業在核算期內生產活動的總成果,即工業總產值。採用「工廠法」計算,即以工業企業作為一個整體,計算企業工業生產活動的成果,企業內部不允許重復計算。它包括核算期內生產的成品價值、對外加工價值和自製半成品、在製品期末期初價值差額等。
(2) 中間投入是常住單位在生產經營過程中消費和使用的所有原材料、 燃料動力和各種服務的價值。 計算中間投入必須具備兩個條件:一是與總產出的計算口徑范圍保持一致,即計算與總產出相對應的生產經營過程所消耗的中間產品的價值。二是一般為本期一次性使用的,即本期消耗的不屬於固定資產的非耐用品;低值耗品則按本期攤銷的部分計算。
中間投入分為物質產品投入和非物質性服務投入,一般按購買者價格計算。
物質產品投入是生產過程中消耗或轉換的物質產品。物質產品投入包括貨物和物質性服務(貨運、郵電通訊、商業和飲食等服務)的消耗,不包括固定資產折舊。
服務投入是在生產過程中消耗的除物質性服務以外的各種服務。包括金融保險、文化教育、科學研究、醫療衛生、行政管理等。
下面介紹工業部門的中間投入的計算方法:
工業中間投入是在工業生產活動中耗用的外購原材料、燃料、動力及其他實物產品和服務費用(物質性服務費和非物質性服務費)。外購材料指企業為進行生產而耗用的一切從外部購進的原材料及材料、半成品、輔助材料、修理用備件、低值易耗品等,不包括生產過程中回收的廢料的價值和自製交庫的材料的實際成本,以及計人材料采購成本的自營運輸費用;外購燃料指企業為進行生產而耗用的從外部購進的各種燃料,不包括生產過程中回收作為燃料的廢料的價值、自製燃料實際成本,以及計人燃料采購成本的自營運輸費用,也不包括燒油特別稅;外購動力是指企業為進行生產而耗用的從外部購進的各種動力;物質性服務費指企業為進行生產而耗用的除上述中間產品以外的物質性服務費用,如支付外單位的運輸費、郵電費、修理費、倉儲費等;非物質性服務費指工業企業在生產和經營活動中對外單位支付的各種非物質性服務,如金融服務費、保險服務費、廣告費、職工教育費等。
(3) 增加值是總產出減去中間投入後的余額,反映一定時期內各部門、各單位生產經營活動的最終成果,也就是本部門、本單位對國內生產總值提供的份額。
按生產法計算增加值應注意對增值稅的處理,如果總產出包含增值稅(銷項稅額),則中間投入也應包含增值稅(進項稅額)計算;如果總產出和中間投入均不含增值稅,則按此計算增加值還應加上企業在核算期內應交的增值稅額,即:增加值:總產出-中間投入+應交增值稅。 本期應交增值稅-本期銷項稅額-(本期進項稅額-出口退稅-進項稅轉出數)。
2.收入法及有關指標
收入法是從生產過程中各生產要素創造收入的角度計算國內生產總值的一種方法。即各常住單位的增加值,等於固定資產損耗、勞動者報酬、生產稅凈額、營業盈餘四項之和,這四項也稱為最初投入價值。各常住單位增加值的總和就是國內生產總值。
計算公式為:
國內生產總值 = 固定資產損耗 + 勞動者報酬
+ 生產稅凈額 + 營業盈餘
(1) 固定資產損耗是核算期內生產中因耗用固定資產而磨損的價值。按SNA的要求, 應按固定資產重估價的價值和使用年限計算,我國限於條件,暫以固定資產折舊代替。固定資產損耗雖然也是在生產過程中損耗與轉移的價值,但它是社會最終產品價值的組成部分,這是與中間投入不相同的。
(2) 勞動者報酬是指勞動者從事生產活動而從生產單位得到的各種形式的報酬,包括工費、福利費及實物報酬。個體勞動者通過生產經營獲得的純收入也列入此項。
(3) 生產稅凈額是指各部門間向政府繳納的生產稅與政府向各部門支付的生產補貼相抵後的差額。生產稅是政府向各部門徵收的有關生產、銷售、購買、使用貨物和服務的稅金,包括各種利前稅。生產補貼是政府為控制價格又要扶持生產而支付給生產部門的補貼,包括價格補貼和虧損補貼。實行增值稅後,生產稅中還包括本期應交增值稅(產品銷項稅額與中間投入進項稅額之差, 進項稅中要扣除出口退稅及進項稅轉出數)。
(4) 營業盈餘是指總產出扣除中間投入、固定資產折舊、勞動者報酬、 生產稅凈額後的剩餘部分, 是企業組織生產經營所得到的盈餘。
3.支出法及有關指標
支出法是從最終使用的角度來計算國內生產總值及其使用去向的一種方法。國內生產總值的最終使用包括貨物和服務的總消費、總投資和凈出口三部分。計算公式為:
國內生產總值 = 總消費 + 總投資 + 凈出口
(1) 總消費是指常住單位在核算期內用於貨物和服務的全部最終消費支出,包括居民消費和社會消費,前者指居民個人滿足物質與文化精神生活需要的消費,後者是社會公共服務部門提供給全社會享用的消費。
(2) 總投資是指常住單位在核算期內投資支出合計,分為固定資產形成和庫存增加兩項。 固定資產形成是指常住單位在核算期內購置、建造的固定資產價值,包括各種有形的固定資產和無形的固定資產投資。庫存增加是指常住單位在核算期內庫存實物量變動的價值。一般採用 「差額法」 計算,即期末與期初庫存價值差額作為庫存增加,如庫存減少則用負數表示。
總投資 = 固定資產形成 + 庫存增加
(3) 凈出口是指出口總額減去進口總額的差額,如進口大於出口則用負數表示。出口是指常住單位向非常住單位出售及無償提供的貨物和服務總值;進口是指常住單位從非常住單位購買及無償得到的貨物和服務總值。

⑽ 經濟效益指標通常有哪些

商業企業主要經濟效益指標考核評比辦法。

一、考核的指標
1.營業收入總額
2.利稅額
3.商品流通費用率
4.補貼前虧損單位的虧損額
5.商業流動資金周轉次數
6.百元資金利稅額
7.人均商品銷售額
8.人均利稅額

二、指標范圍和計算方法
1.營業收入總額,包括商業企業的商品銷售總額和商辦工業、飲食服務、農牧、儲運等企業的產品銷售收入或營業收入額。
2.利稅額,包括全部企業的補貼前實現利潤額和交納的銷售稅金(稅金)額之和,不包括進行利潤分配和在成本(費用)中列支的各種稅金。
3.商品流通費用率,指商業企業的商品流通費用額占商品銷售總額的百分比。計算公式:
商品流通費額
商品流通費用率=--------×100%
商品銷售總額
4.商業流動資金周轉次數,指商業企業平均佔用流動資金的周轉次數。計算公式:
商品銷售總額
商業流動資金周轉次數=--------------
商業企業平均流動資金佔用額
5.百元資金利稅額,指全部企業的利稅額(即考核指標「2」)占流動資金平均佔用額與平均固定資產凈值之和的百分比。計算公式:
利 稅 額
百元資金利稅額=------------------
流動資金平均佔用額+平均固定資產凈值
6.人均商品銷售額,指商業企業的商品銷售總額與商業企業全部職工平均人數之比。計算公式:
商品銷售總額
人均商品銷售額=-----------------
商業企業全部職工平均人數
7.人均利稅額,指全部企業的利稅額(即考核指標「2」)與企業全部職工平均人數之比。計算公式:
利 稅 額
人均利稅額=----------
企業全部職工平均人數
(註:由於計算口徑的不一致,北京市飲食服務總公司和上海新亞(集團)聯營公司在填寫商品流通費用率、商業流動資金周轉次數和人均商品銷售額三項指標時,分別用飲食服務費用率、飲食服務資金周轉次數和人均營業收入額代替。)

三、考核評比方法
1.考核評比單位劃分,以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商業廳(局)為單位,共有34個考核評比單位。各計劃單列市商委、商業局的數字已包括在各商業廳(局)內,暫不單獨進行考核評比。
2.對各單位前述八項考核指標每季度考核一次,按各單位每項指標比上年同期的增減幅度,對34個單位統一排隊計分,最高者得34分,最低者得1分,依此類推,差距為1分。八項指標的得分之和為該單位本次考核的合計得分。
3.考核指標的數據來源,以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商委、商業廳(局)上報的季、年度會計報表為依據。每季度會計報表匯總後即公布各單位的指標實績和得分情況,根據年度各項指標的考核結果進行評比,按總得分由多至少排列名次。

四、表彰與獎勵
對總的得分排列在前十名的單位給予表彰和適當的獎勵。

閱讀全文

與靈石工業經濟指標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保時捷718和奧迪TT哪個經典 瀏覽:900
工業制氧氣是什麼行業 瀏覽:385
浙江工商與浙江工業哪個好 瀏覽:821
往上開門的賓士多少錢 瀏覽:421
賓士哪個e系最好 瀏覽:638
芷江羅舊工業園在哪裡 瀏覽:564
賓士s300輪胎怎麼卸 瀏覽:928
老式汽車打蠟多久一次合適 瀏覽:960
工業企業如何分配生產費用 瀏覽:935
什麼是汽車生產平台 瀏覽:413
魏橋工業園幾個廠區做什麼的 瀏覽:775
賓士e3004萬公里做哪些保養 瀏覽:308
賓士車主都用哪個模式開車 瀏覽:489
21款寶馬五系後視鏡怎麼加熱 瀏覽:430
工業豉油是怎麼做出來的 瀏覽:431
汽車去污劑有哪些 瀏覽:139
汽車停放多久啟動電瓶沒電了 瀏覽:752
蔚來如何設計汽車 瀏覽:385
哪些寶馬使用了中規主機 瀏覽:227
汽車被雨淋如何曬 瀏覽: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