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工業生產 > 騰訊工業雲有哪些

騰訊工業雲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2-08-30 05:24:17

『壹』 國家有哪些工業雲製造基地

北京市工業雲平台、德陽裝備製造工業雲平台、山東濰坊工業雲平台等15家工業雲平台

『貳』 工業雲平台解決方案有哪些比較好的企業

解決方案一:UAP平台。這種平台採用的架構是J2EE,主要是致力於構建先進、開放的集團,企業雲平台給企業提供了建模、開發、運行、管理為一體的解決方案。「高智能、高性能、高可用」是它非常明顯的特點。它屬於一種綜合性的信息化平台。
解決方案二:彈性虛擬計算。這種解決方案通常都是需要根據企業不斷變化的組織架構及其管控模式來進行,它可以為企業提供非常快速、靈活的服務。而且是非常高效的,這種服務通常屬於計算機資源方面的服務。
解決方案三:智能監控方面的運行維護服務。這種解決方案中,涉及的東西比較多,比如說「三個資源」,分別是計算機資源、存儲資源、網路資源。把這三個資源綜合運用之後,將會進行7*24小時全時區、多領域、全方位、三維式、智能化地進行IT方面的運行維護的監控。這種解放方案最好的地方就是可以保障IT系統安全、穩定而可靠地進行運行。
解決方案四:移動技術。移動技術是通信中常常使用的一種技術,它可以是一種基於無線電通訊或者廣播的技術,也可以是一種基於蜂窩電話的移動語音方面的服務,更可以是一種基於移動設備的服務。總之,移動技術在通信行業中,用途非常廣泛。

『叄』 前兩天同時向我介紹了一個工業雲叫酷伴,不知道有沒有知道是做什麼的啊可以給我普及一下嗎

酷伴工業雲是由酷伴科技(北京)有限責任公司 自主研發的工業雲平台(簡稱:酷伴雲 Cooban Cloud)秉承「為工業價值創造而生」的理念,致力成為「全球領先的工業雲服務平台」,全力打造「中國工業雲核心品牌」

酷伴工業雲平台由酷伴開發完成,作為高性能計算及虛擬應用雲平台,提供fluent,abaqus,dyna,ansys等工業軟體的集群計算及虛擬應用服務,並提供3D列印及工業威客

『肆』 工業4.0革命的成敗,雲計算扮演著什麼角色

對於「世界工廠」這個稱謂,很多中國人讀起來多少有些五味雜陳,其中有過去三十年的輝煌和成就,也有當下中國製造業所面臨的焦慮與危機。

因為長期處於國際分工鏈的末端,依靠廉價的勞動力、土地、能源等低成本的支撐下,國內很多從事製造的企業賺的盆滿缽滿。可自2014年以來,隨著市場紅利的逐漸消失,不少製造業企業關門倒閉,不乏往日巨頭,似乎要引發實體行業新一輪的破產倒閉潮。

轉型圖存,成為這個巨變的時代中不變的主旋律,走在浪尖的互聯網行業是如此,製造業亦是如此。把脈中國製造業,國家開出了「中國智造」的葯方。可如何從「製造」升級到「智造」,是每個從業者需要思考的難題,也是賀東東這位製造業老兵試圖給出的答案。

少壯派賀東東的工業互聯網理想

「工業很重,它是物理的東西,是鐵疙瘩。可一旦物理的物體變成一個數字化的鏡像以後,虛擬化以後,就可以廣泛採用ICT技術跟互聯網對接起來,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等就可以反向作用於工業,為整個製造業帶來快速的發展。」從三一重工到樹根互聯,賀東東繼續著他對工業互聯網的理解,而樹根互聯就是他為中國重工業走向智能製造拿出的解決之道。

除了樹根互聯CEO的身份,賀東東還是三一集團高級副總裁和首席流程信息官,三一集團獲首批國家智能製造試點示範單位,其中離不開賀東東的功勞。作為一個有國際視野的少壯派,賀東東有著很好「嗅覺」,雲計算作為基礎設施,不僅僅是互聯網的專利,在物聯網甚至在國民經濟中都將扮演重要的作用。如今,樹根互聯作為面向工業的行業雲,不難看出賀東東改變行業現狀的理想。

在國外,工業雲正迅速成為新的契機,尤其是在德國提出「工業4.0」的概念以後,在全世界范圍內掀起了新一輪工業化革命的浪潮。中國也不例外,從2014年「中國製造2025」概念的出現,在國內實行製造業升級已是大勢所趨。而無論是工業4.0還是中國製造2025,核心都是智能製造。

但現實和未來之間總有著這樣或那樣的距離。中國在核心技術層面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製造企業屈指可數,許多行業的對外技術依存度超過50%。無自主品牌、無自主設計、無核心技術的「三無」產品,仍是中國製造業主要的利潤來源,在售價10美元的芭比娃娃中拿35美分的加工費,一部售價為600多美元的iPhone,富士康也僅有4美元利潤。

為此,賀東東有著更為深刻的認識,在他看來,中國製造業仍處於工業2.0或者3.0的時代,要想進一步提升競爭力,在全球化格局中獲得更強的競爭地位,應該將時下流行的物聯網技術、雲計算等和製造業結合起來。打造一個工業互聯網雲平台,幫助更多的中國製造企業快速轉型升級,提升智能製造的水平,這也是賀東東創辦樹根互聯的初衷。

樹根互聯選擇借雲計算突圍

「現在製造業企業的困難在於,它要打造一個信息化的基礎門檻太高了,需要非常多的錢,需要一支很強的IT團隊,還得掌握各種各樣新的技術,比如AI、雲計算等等。唯一的解決方案就是通過雲計算把門檻消除掉,把我們所有的know—how連在雲上,直接可以進行使用,幫助更多的製造企業更早地享受互聯網或者互聯網代理的便利和轉型的能力。」賀東東如是說。而他眼中的know—how與三一重工在智能製造方面的實踐不無關系。

樹根互聯最早由三一重工物聯網團隊創業組建,早在2008年就打造了中國最早的工業物聯網平台。目前樹根互聯已接入近30萬台設備,實時採集近1萬個運行參數,基於自主研發形成的大數據分析及預測模型、端到端全流程運營管理體系,為客戶提供精準的大數據分析、預測、運營支持及商業模式創新服務。和互聯網巨頭們紛紛涉足雲計算一樣,樹根互聯可以看作是三一重工的對外技術開放,成為一個獨立的第三方雲服務平台,這在美國、德國不乏類似的案例。

國內有幾十萬家製造企業,其中97.4%為中小企業,在智能製造面前有著相似的困境。樹根互聯以雲服務的形式為這些企業提供解決方案,看似瞄準了一個新的藍海市場,但這場從0到1的創業讓賀東東回到了每天工作12小時的「創業者」狀態,並且不停的招攬優秀人才。

在賀東東做客《騰訊雲會客廳》的一期節目中,主持人曾佳欣問起創辦樹根互聯的挑戰,賀東東眼中的難點有兩個,一個是雲計算基礎設施該怎麼解決,另一個是工業大數據如何建模。

「樹根互聯和騰訊雲合作成立了一個叫根雲的平台,首先做了物聯接入,有專門的團隊和解決方案實現機器的聯網數據採集,然後底層採用了騰訊雲的IaaS和PaaS服務,藉助騰訊的公有雲的能力進行大數據的存儲和運算,再然後是工業特定的PaaS層,提供端到端的解決方案。而之所以選擇騰訊雲作為合作對象,看重的是騰訊的技術底蘊、專業性和響應速度,在聯合研發過程中,騰訊的團隊能夠非常迅速的完成我們的需求。」在解決雲計算基礎設施的問題上,樹根互聯沒有選擇自建,而是走了一條和騰訊雲合作的路。

不同於傳統對大數據的理解,工業大數據的核心是機器數據,包括企業的生產數據、研發數據、客戶數據等等。一方面機器數據的量非常大,機器的數據採集可能是每秒鍾採集一次,甚至是毫秒級;另一方面工業大數據要求准確性很高,如果作為消費趨勢的分析,可能百分之七十的准確率已經能夠滿足需要,但工業大數據需要精確到99.9%,一旦出現問題就會干涉機器的運營。

在解決第二個問題的思路上,賀東東的觀點顯示出了其作為業內人士的專業性,「根雲的定位是以機器為對象,我們要成為機器的專家,所以整個的大數據分析能力就是怎麼樣幫機器建模,基於機器的數據模型能夠把機器全生命周期的運營進行優化。」目前根雲平台的產品已經涵蓋智能設備、智能研發、智能製造、智能服務、預測性維護、租賃平台、物聯網金融、商業模式創新等八大服務。

中國有一句古語叫時勢造英雄,這句話用在樹根互聯身上似乎並不為過。2016年底的時候,樹根互聯做了一個簡單的上線發布會,採用的是節儉成本又比較流行的直播模式,盡管宣傳力度不大,也未曾投入任何廣告費用,仍然有很多企業主動上門咨詢合作,包括企業、解決方案供應商和政府。

可以想像,如果沒有雲計算的出現,三一重工多年累積的工業物聯網平台很難開放給合作夥伴,中國製造業的智能化水平將呈現出兩極化的格局,強者愈強,弱者愈弱,賀東東心中改變中國製造業現狀的理想也就無從落地。雲計算被稱作互聯網時代的水煤電,在樹根互聯身上不難發現雲計算的橋梁作用,在進行消費級市場革新的同時,雲計算正助推工業向智能製造的驚險一躍。

最後,談到為何以「樹根」命名,賀東東的回答寄予了他對中國製造業的期望:國內優秀的互聯網公司多是以小動物作為吉祥物或者Logo,我們也想從動物或植物中找到一個很好的意向,最終發現樹根和工業物聯網的理念很像,樹根深埋地下,吸收養分和水分,支撐參天大樹的成長,支撐整片茂密的森林。樹根互聯希望能夠幫助客戶採集機器、雲的數據,幫助客戶做高質量的決策,支持工業企業更好、更快地成長,使中國的製造業像茂密的森林一樣,茁壯成長。

Alter,互聯網觀察者,長期致力於對智能硬體、雲計算、VR等行業的觀察研究。

『伍』 什麼是工業雲

"工業雲"為中小企業提供購買或租賃信息化產品服務,整合CAD,CAE,CAM,CAPP,PDM,PLM一體化產品設計以及產品生產流程管理,並利用高性能計算技術,虛擬現實以及模擬應用技術,提供多層次的雲應用信息化產品服務。

"工業雲"幫助中小企業解決研發創新以及產品生產中遇到的信息化成本高、研發效率低下、產品設計周期較長等多方面問題;縮小中小企業信息化的"數字鴻溝",為中小企業信息化提供咨詢服務、共性技術、支撐保障、技術交流和高效服務,對加速中小企業轉型升級,推進"產品製造"到"產品創造"的轉變,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工業雲 是北京市計算中心在"祥雲工程"的引領下,在"兩化融合"政策實施和推動中小企業信息化發展指導思想下,建立的為中小企業提供的便捷雲應用和服務平台。

北京市計算中心本著"創新改變命運、智慧引領發展、計算成就夢想"的建設理念,響應國家工業與信息化部提出的信息化普及工程,以及兩化融合理念,聚集了眾多軟體行業優秀的戰略合作夥伴。以建立工業雲生態環境,提供一種MALL的信息化服務模式為目標,為中小企業,特別是工業企業提供SAAS信息化產品服務模式,為獨立軟體供應商提供IT環境部署和IT基礎設施建設服務。

『陸』 國內較好的分布式雲存儲產品有哪些

分布式存儲應用十分廣泛,在雲計算領域十分常見。因為業務特點和自身實力和資源等綜合原因,很多大型的雲計算廠商都會選擇自主開發或二次開發分布式存儲系統,這些廠商本身的產品性能也會比較穩定,在此我列舉一下這些廠商。
1. 公有雲方面:阿里雲的盤古和騰訊的PaxosStore,這兩個存儲系統分別支撐了大多數阿里雲和騰訊系產品的存儲和計算。
2. 私有雲方面:國外的有VMware的vSAN,谷歌的Google Megastore等;國內的有新華三的ONEStor、華為的FusionStorage、雲宏的WinStore等。
在這里特別提一下雲宏的WinStore存儲,他們的產品在金融領域應用非常廣泛,除了自主研發的虛擬化平台,他們也特別提到這個存儲技術,WinStore是他們自主研發的分布式存儲系統,使得他們的產品在數據存儲安全性和容災性能上有優勢。

『柒』 工業雲平台是什麼

Predix工業雲平台是GE面向行業推出的一個工業雲平台。不同的組織,能在上面控制數據的連接,並使用第三方開發者的分析軟體。 一方面Predix為大量開發者提供便利,開發各種工業級APP。開發者只需關注如何解決問題,而無須關心如何獲取以及連接數據;另一方面用戶作為數據託管方,則可以使用這些APP,進行設備管理、運營維護等。
傳統意義上OT技術是用於對機器設備的監視和控制,但GE眼中的OT技術已經超越這些概念,將機器設備與雲服務連接,通過數據的分析可以幫助進行設備故障預測和整體健康程度的評估。通過融合IT和OT技術,GE正在重新定義工業自動化。GE通過內置的感測器對機器設備的數據採集已有多年,但這些物聯網前的感測器主要用於對設備運行實時性能的監測,比如顯示某一特定測點的壓力值,設備專家通過監視各測點的數值從而推斷設備的性能,然後這些實時數據就被丟棄,不再進行收集存儲[1] 。
機器設備產生的海量時間序列數據與社交數據和交易數據差別很大,針對工業數據的存儲、分析必須針對性地進行優化,以幫助理解機器設備的行為表現。為了處理這些海量的數據集,GE需要一個新的平台來安全連接設備並分析數據,就這樣在2013年,一個基於雲計算的軟體平台Predix被開發出來。不僅僅通過運營數據分析降低設備的服務成本,也通過這些運營數據有效指導產品研發的改進。受到Amazon提供S3、EC2等雲服務的啟發, GE的管理層意識到他們也可以將Predix以雲服務的形式推向市場,從而開啟設備運營的聯接、分析服務市場。Predix正式誕生。
Predix是GE推出的全球第一個專為工業數據與分析開發的雲服務平台,負責將各種工業資產設備和供應商相互連接並接入雲端,並提供資產性能管理(APM)和運營優化服務。Predix承擔的角色類似個人電腦中的Windows和智能手機中的IOS、Android操作系統。對於紛繁復雜的工業設備和工業數據類型來講,Predix與其說是通過操作系統來運營工業互聯網,不如說是為海量的工業數據找到了一種相對標准和統一的承載和呈現形式。傳承於GE工業化基因,Predix提供標準的方式來運行工業級的分析能力,連接機器、數據和人,提供分布式計算、大數據分析、資產數據管理、機器和機器通信和應用移動性,「端到端」的安全訪問機制確保數據、設備、網路和系統的授權訪問。

『捌』 工業互聯網平台有哪些

工業互聯網作為新一代信息技術與製造業深度融合的新興產物,正在成為新工業革命的關鍵支撐和深化「互聯網+先進製造業」的重要基石,對未來工業經濟發展將產生全方位、深層次、革命性的影響。加快工業互聯網發展,對推動製造業與互聯網深度融合,促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和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建設製造強國、網路強國意義重大。工業互聯網通過系統構建網路、平台、安全三大功能體系,打造人、機、物全面互聯的新型網路基礎設施,形成智能化發展的新興業態和應用模式。

工業互聯網下的數字化管理,是設備層的互聯,通過邊緣計算等技術將網路、採集、傳輸、計算融合,部署到雲端形成工業互聯網平台。工業互聯網與智能製造融合發展是必然趨勢。

鑫海智橋公司相應國家政府號召,適應市場需求,積極研發工業互聯網平台——鑫海智橋工業互聯網數字化管理平台。通過平台技術模塊化和知識經驗軟體化,將大企業成熟有效的技術、管理、應用等方面的知識經驗,快速向中小企業復制推廣,降低技術門檻和應用成本,帶動其轉型升級。中國互聯網發展理念、商業模式、應用實踐都較成熟,基本形成覆蓋了全員、全社會的互聯網生態,具備推進工業互聯網平台、搶抓工業發展「換道超車」機遇的獨特優勢。

鑫海智橋工業互聯網數字化管理平台通過對生產製造全流程信息的數字化集成,真正讓自動化與製造管理、企業管理、供應鏈管理建立無縫連接,為打造數字化「智慧工廠」提供了堅實的技術和產品基礎,並通過不斷創新為更多客戶帶來更高的生產率和靈活性,縮短上市時間,降低成本,取得了可觀的效益。根據對公司現有服務案例實施效果的統計數據,公司服務客戶平均生產製造總體效率提升了25%,數據實時性提高了85%;異常挺線下降了15%,各類浪費及損失下降30-47%,產品不良率下降25-43%,生產書面作業及人力下降56-85%,計劃排產響應時間縮短2小時,投資回報率小於2.5年。

工業文明推動著人類步入現代,並持續暢想著未來。在兩次工業革命之後,當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浪潮再次在全球范圍內湧起時,「工業互聯網」作為新一代信息技術與製造業深度融合的產物,鑫海智橋陪您在新的時代一同探索。

『玖』 中國有哪些工業互聯網平台

國內工業物聯網平台很多,不同的物聯網應用程序差異很大。如果平台提供商做過與之前應用程序類似的工作,那麼這是一個很好的選擇指標,用它來衡量是否滿足自己的具體需求。
工業物聯網平台選擇SAP思愛普,SAP是德國「工業4.0」的核心發起單位之一,也是其中的唯一一家軟體公司,是「工業4.0」技術標準的制定者之一。過去多年SAP一直致力於推動德國「工業4.0」與「中國製造2025」的對接,幫助中國製造實現數字化轉型。
企業選擇工業互聯網平台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1、平台的穩定性

選擇那些已經經營多年的平台尤為重要,否則如果平台提供商都倒閉了,投資也就跟著打水漂。詢問平台現在和以往客戶的使用情況,如果他們不能提供,那可能就不是一個好的選擇。當然平台的穩定不僅僅是指經營的穩定性,工業環境在數據的採集是多變的,在復雜的現場環境採集數據是對技術的考量也是對平台性能等多方面的要求。

2、平台的可擴展性和靈活性

企業需求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改變,確保企業剛開始規模較小的時能夠使用這個平台,當企業快速增長、規模變大時也能使用這個平台。除了可擴展性外,平台還應具有足夠的靈活性,用以適應快速變化的技術、協議或功能。

靈活的平台通常是基於開放標准之上的,並且承諾跟上不斷發展的物聯網協議、標准和技術的步伐。平台對網路開放也很重要,這意味著它可以與外部的重要技術、系統集成和合作,而不是局限於一個供應商。

3、平台提供商的以往工作

不同的物聯網應用程序差異很大。如果平台提供商做過與之前應用程序類似的工作,那麼這是一個很好的選擇指標,用它來衡量是否滿足自己的具體需求。

工業物聯網平台選擇SAP思愛普,SAP是德國「工業4.0」的核心發起單位之一,也是其中的唯一一家軟體公司,是「工業4.0」技術標準的制定者之一。過去多年SAP一直致力於推動德國「工業4.0」與「中國製造2025」的對接,幫助中國製造實現數字化轉型。

閱讀全文

與騰訊工業雲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長春汽車開鎖哪裡招學徒 瀏覽:949
2009款寶馬x6藍牙怎麼連接 瀏覽:438
寶馬x5國產什麼時候可以預定 瀏覽:401
汽車都有哪些新技術 瀏覽:564
奧迪q3怎麼開近光燈 瀏覽:350
文藝復興和工業革命哪個貢獻大 瀏覽:777
北京賓士220價格多少錢 瀏覽:66
廣州從化哪裡有工業區 瀏覽:633
買輛奧迪a6需要多少錢 瀏覽:560
汽車南站到溫州多久 瀏覽:22
工業機器人工程就業怎麼樣 瀏覽:471
汽車噴漆可以檢測多久 瀏覽:639
工業設計室怎麼推廣 瀏覽:229
青海汽車零配件公司都有哪些 瀏覽:77
奧迪a4雙離合和q3哪個好 瀏覽:216
100目工業不銹鋼篩管怎麼選 瀏覽:134
汽車公司如何復課 瀏覽:623
汽車轉向節壞了有什麼症狀 瀏覽:753
汽車的操控哪個好 瀏覽:76
賓士c調音響怎麼找 瀏覽: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