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海淀區的地理環境
海淀區位置在北京城區和近郊區的西部和西北部。地跨北緯39°53′~40°09′,東經116°03′~116°23′。面積為426平方公里,約佔北京市總面積的2.53%。
海淀區轄域,在1949年至1964年間進行過多次調整,劃進劃出,反復變動,與四屆毗鄰的各城區幾乎都有邊界的調整,直到1965年以後,才基本穩定下來。 到1995年,轄區分別與朝陽區、西城區、宣武區、豐台區、石景山區、門頭溝區和昌平縣接壤。具體界線是:東以清河河道(清河大橋以東)、昌平路(清河大橋以南)與朝陽區相鄰;東和東南方向自馬甸橋起向西,沿北三環路、新街口外大街、西北護城河,繞過北京北站(屬西城區),沿南長河、北京動物園西牆、向南沿三里河路經木樨地大橋、永定河引水渠,順公安大學西牆與西城區交界;南沿蓮花池東路南側、蓮花池西路東南側,至吳家場向南形成一個尖角,再沿吳家場居民區西側折向北,沿蓮花河向西至玉泉路,與宣武區、豐台區接境;西南以玉泉路、七二一醫院南側、田村山南路南側、廖公庄西側、南辛庄西側,向西北方向沿白塔山、香爐峰南坡、白石崗到克勤峪,與石景山區相鄰;西從克勤峪起,向西北方向沿打鷹窪、五台山、蘑菇帚、東山、鋸齒山、馬鞍山、蘿芭地、陽台山,與門頭溝區交界;西北、北和東北方沿大風口、小風口、老爺山西北側,再向東經梁家園、後沙澗、辛力屯和雙塔村等地北側,沿北沙河河道,向南經昌平縣老牛灣西側、南沙河河道,再經袁家墳、小牛房、唐家嶺和西二旗等村東側,向東沿新都路、新都居民區、「建材城」、華都啤酒廠北側,折向西南經西小口、黑泉、河北村東側,與昌平縣毗鄰。轄區呈不規則平行四邊形,東、西兩邊長於南、北兩邊。東極點河北村與西極點陽台山相距約29公里,北極點雙塔村與南極點吳家場相距約30公里。
區政府駐海淀大街17號,東南距天安門廣場11.4公里。
地處華北平原的北部邊緣地帶,系古代永定河沖積的一部分。地勢西高東低,西部為海拔100米以上的山地,面積約為66平方公里,占總面積的15%左右;東部和南部為海拔50米左右的平原,面積約360平方公里,占總面積的85%左右。區內最高峰為陽台山妙高峰,海拔1278米;最低處為清河鎮東的黑泉村,海拔35米左右。西部山區統稱西山,屬太行山余脈,有大小山峰60餘座;整個山勢呈南北走向,只有香山北面的打鷹窪主峰山巒向東延伸,至望兒山止,呈東西走向,把海淀區分為兩部分,習慣上以此山為界,山之南稱為山前,山之北稱為山後。
境內有大小河流10條,總長度119.8公里,主要水系有高粱河、清河、萬泉河、南長河、小月河、南沙河、北沙河及人工開鑿的永定河引水渠和京密引水渠,還有昆明湖、玉淵潭、紫竹院湖、上庄水庫等水面,佔北京市湖泊總數的20%;水域面積4平方公里,佔北京市水域面積的41.28%,湖泊數量和水域面積均列北京市各區縣之首,昆明湖是北京市最大的湖泊,水域面積1.94平方公里。 根據海淀區規劃,該區產業布局形式概括為:兩中心四區網路型開放式產業空間布局。
(一)兩中心,即:中關村科技園區和海淀新區科技創新中心。
(二)四區,即四大功能區,即東部科教文化產業區、北部城市新區、南部現代服務區和西部生態休閑旅遊區。東部科教文化產業區是海淀區長期發展形成的產業核心區,主要發展高新技術研發、創新產業、教育文化業和配套的現代服務業,強化核心產業區綜合化和新開發產業空間定向化。北部城市新區是海淀區未來的城市發展新區、新型城市化地區,主要發展高新技術研發、創新產業、教育文化業、生態觀光休閑業等現代服務業。南部現代服務區是海淀區城市生活功能核心區、高度城市化地區,主要發展旅遊、高新技術研發、金融等產業和文化、體育、教育、醫療等社會事業。西部生態休閑旅遊區是海淀區的生態屏障。在保護山水生態環境的前提下,主要發展以山水游覽、休閑度假、文化體驗和觀光農林業為主的休閑旅遊業。
四季青鄉(後調整為四季青鎮),該鄉地區歷史上一直是歷代北京城的近郊,清代劃入「城屬」地區。又地處西山風景區,北部清代建香山靜宜園,有多處名勝古跡。農業開發歷史悠久。農業以精品高效農業和旅遊觀光農業為主。
玉淵潭鄉(2005年底撤並),該鄉地區臨近歷代北京城區,清代劃入「城屬」地區。近代又是郊區最早開發建設的地區。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該鄉地區早在50年代就在開始轉向開發工業和其他非農產業。1956年起,興辦了京郊最早的鄉村工商企業。該鄉一直是京郊農民收入最高的地區之一。20世紀90年代,開始採用多種方式招商引資引進人才、技術,發展房地產開發業和高新技術產業。
海淀鄉,農業開發歷史悠久,明清以來成為「京西稻」和「北京鴨」的主要產地。清代六郎庄一帶產的「京西稻」米曾是進獻皇家的「貢米」。當地又是京郊風景區,清代皇家園林暢春園、圓明園、頤和園、靜明園(玉泉山)都在現鄉域內,周邊還有多處私家園林、宅院,並興起海淀、青龍橋兩大集鎮。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西北郊文教區的建設涉及鄉域。
東升鄉,鄉域南部早年是北京近郊,清河以南清代即劃入「城屬」地區,北部清河地區是京北交通要沖和衛戍重地,又較早建成近代工業企業。當地形成北下關老居民區和清河集鎮。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清河以南規劃為西北郊文教區的一部分,清河地區規劃為工業區。到六七十年代,鄉域內大專院校、科研院所、企業、機關密集,並形成村莊、耕地和現代化高大建築相互交錯、環繞的態勢,被稱為「都市裡的村莊」。80年代以後,工業加快發展,還陸續創辦商場、賓館、批發市場等第三產業。其中有京郊第一家村辦高檔賓館———薊門飯店,第一家村辦大型批發市場———大鍾寺農副產品批發市場。1989年大鍾寺市場是當年北京蔬菜成交量最大、經營面積最大的市場。房地產開發是鄉里新興產業。20世紀90年代時有諸多聯營企業、三資企業。
永豐鄉(已撤並),鄉域是傳統的農村地區,一直以種植業為主。70年代開始興辦鄉鎮企業,80年代後有較大發展。其中燕山絲綢廠規模最大,是北京市同行業第二大廠,20世紀90年代時產值佔全鄉工業總產值的三分之一以上。1988年5月,北京市新技術產業開發試驗區建立,在鄉域中部劃定「永豐中試基地」,面積2平方公里。1994年3月起在東部建設「中國航天城」。
蘇家坨鄉(已撤並),鄉域是傳統的農村地區,一直以種植業為主。在鄉域內北京分析儀器廠是一家國有大型企業,是我國研製、生產分析儀器的主要廠家。1992年,海淀區劃定「溫泉中心集鎮經濟開發區」,佔地590公頃,其中一半在蘇家坨鄉域內。歷史上當地有多種花會。
北安河鄉(已撤並),該鄉地區風景秀麗,金章宗時在西山一帶建有「西山八院」,其中清水院即今大覺寺,香水院在七王墳。鄉域多為山區,歷史上經濟比較落後。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種植業和林果業發展迅速,利用當地旅遊資源,還積極發展旅遊業和相關的商業、服務業。
溫泉鄉(溫泉鎮),鄉域內主要是傳統的農業地區。80年代後有了較大發展。自白家疃以西至溫泉村以北的公路沿線形成較繁華的商業區。「溫泉中心集鎮開發區」主體在鄉域內,是一個集高新技術產業、房地產開發、旅遊休閑為一體的綜合性經濟開發區。
東北旺鄉(已撤並),該鄉鄉域是傳統農業地區。1957年農大農場成立,成為北京農業大學的科學實驗基地。20世紀70年代末命名為「中日友好公社」後,成為中日農業、農民交流的一個窗口。1992年11月,東北旺農場成為國內第一個糧、菜、果綜合性綠色食品基地。鄉里的非農產業中房地產開發成為新的支柱產業。70年代末以後,先後與日、美、港商合資建立多個企業。鄉域東南部有上地信息產業基地,及「北大生物城」。
上庄鄉(鎮),區是傳統的農業地區。自20世紀50年代末起,鄉域內興修水利,進行農田基本建設,1960年建成上庄水庫。自20世紀60年代後期起改以水稻種植為主,所產京西稻1992年被認定為綠色食品。20世紀80年代以後陸續引種絲苗米、紫香糯、黑香糯、烏金稻、紅香粳米等名優品種,並率先採用推廣水稻拋秧技術,地下管道灌溉技術。農場畜牧業發達,奶牛、肉雞、蛋雞飼養在全區名列前茅。
聶各庄鄉(已撤並),20世紀90年代,鄉域是傳統農業地區,經濟以「果樹為主,農牧並舉,多種經營」。90年代起,以旅遊業為龍頭發展發展觀光農業、特色農業和旅遊食品加工業。
萬壽路街道,該地區與北京舊城區之間距離適中,又有開發建設基礎,地區經濟以商業、服務業為主。
羊坊店街道,該地區是海淀區距市中心天安門廣場最近的地區,1949年解放以後,該地區即開始大規模開發建設,大量單位入駐。地區經濟以商業、服務業為主。西部翠微大廈(正在改建中)、城鄉貿易中心一帶,形成北京市區西部最大的商業區。北京西站的建設,帶動周邊建設新的商業、服務業經濟區。
甘家口街道,該地區臨近城區,交通便利。20世紀50年代起,即開始全面開發建設。釣魚台國賓館位於地區東南部,是我國接待國家級貴賓的地方。地區內的北京輕型汽車有限公司,為國家開發輕型載重汽車的骨幹企業。地區東北角「進口大樓」集中了國家經貿部所屬的6家外貿專業公司。
八里庄街道,轄域內大中型企業有北京橡膠一廠、百花彩印有限責任公司、西郊砂石廠、麗源日化廠、天壇傢具公司、王致和腐乳廠、北京葡萄酒廠、北京西郊糧庫、北京大型運輸公司二場等,有北京市重要的公用事業單位北京自來水三廠、液化氣西郊灌瓶廠、田村山凈水廠、八里庄變電站等。
紫竹院街道,該地區屬北京市新技術產業開發試驗區范圍,是當年「中關村電子一條街」的「南大門」。有上百家新技術企業在當地興辦,其中京海集團是20世紀80年代初最早創建的新技術企業之一。地區內有北京無線電廠、北京制葯三廠、北京第一皮鞋廠(現名百花鞋業公司)、民族印刷廠、豆製品六廠等知名企業。還有香格里拉飯店、皇苑大酒店等大型賓館。
北下關街道,該地區接近舊城區。20世紀90年代,地區經濟以商業、服務業為主。東部依託京包鐵路倉儲區,形成若干大型批發市場,如大鍾寺農副產品批發市場、四道口果品批發市場等。西南部有天成商品批發市場。西北部沿北三環路形成以雙安商場為中心的繁華商業區。20世紀80年代末起許多高新技術企業在地區內創辦,如中軟總公司、用友公司等。還有中苑賓館、奧林匹克飯店、湖北賓館等大型賓館,北下關一帶中檔的賓館和普通旅店分布較多。
北太平庄街道,該地區臨近北京市中心區,是海淀區惟一與老城區直接交界的地區。該地區商業、服務業發達,網點遍布全境,在北太平庄一帶(即新外大街和北三環路交會路口)形成繁華商業區。該地區城市集貿市場較早發展,1984年初建成當時全市最大的室內集貿市場。沿京包鐵路倉儲區有西直門糧庫、北京木材貿易中心,街道所屬企業具有較強實力,京京肉食廠、華恆玻璃公司等在全市同行業都有重要地位。
學院路街道,該地區是文教區建設的重點地區。20世紀90年代,地區經濟以新技術產業發展最快,商業、服務業日漸繁榮。地區內有大中型工業企業10多家,包括電視機、儀器、儀表、計算機等生產廠家。其中牡丹電子集團公司是首都主要的電視機生產廠家。
中關村街道,該地區處在海淀區政治、經濟、文化事業的中心地帶。科技人才匯聚,科研機構密集。地區經濟以新技術產業為主,各類企業沿主要街道密集分布,形成繁華的科技貿易商業區。20世紀80年代以後形成的「電子一條街」大半在中關村街道範圍內。1988年5月,設立北京市新技術產業開發試驗區,當地成為開發試驗區的核心地帶。
海淀街道,新技術產業和普通商業、服務業是地區經濟的主要產業。該地區地處開發試驗區核心地帶,有新技術企業數百家,主要分布在海淀路、海淀大街、海淀南路沿線。在海淀鎮內,主要道路形成繁華商業區,南部的友誼賓館是亞洲地區最大的花園式賓館。20世紀90年代,街道所屬集體經濟中具有較強實力的有海淀鍋爐廠、海聲公司、北海建築公司等。
青龍橋街道,該地區是歷代北京地區風景名勝之地,是以頤和園為中心的風景名勝游覽地區。
清河街道,該地區是軍事單位分布較多的地區,還是首都毛紡織工業、建材工業的重要基地。有中央、市屬企業60多家。其中,清河毛紡廠前身即建於1909年的溥利呢革公司。還有北京毛紡織廠、北京制呢廠、北京長毛絨廠、北京絲綢總廠等紡織企業。北京新型建材集團是建材開發區最大的企業,還有北京陶瓷廠、北京輪胎廠、長城高級潤滑油公司等。
永定路街道,產業以科研、設計、生產為主,地區內的第二研究院和第一研究院部分單位承擔著國家高新技術開發和國防科研、設計、生產的重要任務。北京市模擬中心是世界上規模最大、技術最先進的模擬工程群體之一。
清華園街道,以高新產業為主,20世紀80年代以後興辦了多家高新技術企業,如北大方正集團、中國北大生物城、北大未名生物集團、北大青鳥集團、北大資源公司等。
燕園街道,轄區主要部分原為燕京大學校園,經濟以高新產業為主。
雙榆樹街道(2005年底並入中關村街道),以工商業為主,自20世紀50年代起,在該地區中部、東部一帶陸續建立青雲儀器廠等大中型企業。當地處在海淀區和開發試驗區的中心地帶,地區內新技術企業密集,多分布在海淀路、知春路和科學院南路沿線。商業服務業繁盛,在雙榆樹西一至西三街之間和科學院南路南口一帶形成了較大規模的商業區,與西三環路南側雙安商場一帶連成一體。其中1995年9月開業的當代商城是規模宏大、服務優良的現代商業設施。有燕山大酒店、翠宮飯店、知春大廈等大型賓館。
香山街道,是首都重要的風景游覽地區,名勝古跡密集。經濟以農業和旅遊業為主。 園區經濟
自20世紀80年代起,中關村迅速發展鹽業,完成了由「電子一條街」到「新技術開發試驗區」,再到「一區十二園」科技園區的演變,一大批擁有核心技術的民族品牌在中關村發展壯大,「中關村」成為中國高新技術產業的代名詞,聚集著全國重要科技戰略資源,蘊涵著技術創新的強大動力,是中國規模最大、自主創新能力最強的高新技術及企業的聚集地。到2007年底,海淀園高新技術企業實現總收入3940.6億元,新入駐海淀園的企業2613家。海淀園每年的總收入均以20%-30%的速度增長,海淀園在中關村科技園區所佔的企業數和經濟總量繼續保持領先地位,總收入佔中關村科技園區的半壁江山,在全國53個高新區中也保持著領先位置。
2012年,中關村科技園區海淀園實現總收入10665.75億元,比上年增長21.4%;實現利潤822.36億元,增長16.0%;實繳稅費總額423.09億元,增長8.2%。
高端產業
海淀聚集了大批國際國內著名的高新技術企業,特別是信息服務業已經成為海淀區第一大新興行業,它的發展對海淀區優化產業結構,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意義重大。僅2007年前三季度,海淀區生產性服務業實現增加值587.8億元,同比增長19.4%,在全市生產性服務業增加值中佔22.7%,增速高於全市2.8個百分點;海淀區生產性服務業增加值在第三產業增加值中的佔比超過一半,達58.2%,這一比重高於全市1.9個百分點。信息服務業中的軟體業全國產業規模第一,約佔全國20%,是全國最大互聯網產業基地,全國百強商業網站海淀佔21家,新浪、搜狐、網路、網易、騰訊(北京)等都紮根海淀。海淀區通過整合區域資源,支持重點企業發展,支持產業鏈建設,構建了中關村創意產業先導基地、動漫遊戲設計產業帶、媒體內容製作產業帶、電視節目製作和廣告運營帶、創意人才培訓與表演藝術產業帶、工業與城市設計產業帶、新媒體產業帶等6條文化創意產業帶,形成區域文化創意產業整體發展的新格局。2007年,海淀區有規模以上文化創意企業2631家,僅1-11月實現收入1754.7億元,佔全市規模以上文化創意產業收入的45.8%,同比增長22.9%,高於全市增速3.5個百分點。
2012年,全區文化創意產業實現收入3914.4億元,比上年增長17.2%;生產性服務業實現收入17725.8億元,增長7.4%。全年工業高技術製造業總產值在工業總產值中佔比51.9%。
旅遊產業
海淀區的旅遊景點,按所處位置可分為3個區域:(一)名山名園觀光旅遊區。包括頤和園、圓明園遺址公園、香山公園、景泰陵、北京市植物園、碧雲寺、卧佛寺、團城演武廳等園林古跡。(二)北部大覺寺和鷲峰森林公園旅遊區。(三)新中國建立後拓展的山前旅遊觀光景點。包括玉淵潭公園、紫竹院公園、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大鍾寺(大鍾寺古鍾博物館)、五塔寺(北京石刻藝術博物館)、中央廣播電視塔、北京電影旅遊城等。還有:百望山森林公園、鳳凰嶺自然風景區等自然風景區,孫中山紀念堂、李大釗烈士陵園等革命紀念地。
旅遊接待設施方面,截至1995年,區內有釣魚台國賓館、香格里拉飯店和新世紀飯店等五星級飯店,西苑飯店、香山飯店、中苑賓館、友誼賓館貴賓樓等四星級飯店;友誼賓館、梅地亞中心、燕山大酒店、裕龍大酒店等三星級飯店。
到2009年底,海淀共有旅遊景區27個,其中3A級以上8個;有各類星級飯店110個,其中5星級飯店9個;旅行社94個,其中國際旅行社21個。2007年,海淀區旅遊收入130億元,接待規模處於全市前列。 2012年,全年接待總人數5899.1萬人,比上年下降0.1%。其中,住宿業接待1000.4萬人,增長8.4%;旅遊區點4833.2萬人,下降1.5%。營業收入409.6億元,增長10.9%。全年共有從業人員63522人,增長3.4%。
農村經濟
海淀農村經濟以特色農作物、鄉鎮工業小區、農產品加工、鄉村旅遊業為主,到2007年建立6個有機農業示範基地,打造了櫻桃、冬棗等特色農作物品牌。2007年農村經濟總收入159.7億元,農村經濟純收入32.5億元。 2012年,全年實現農村經濟總收入232.5億元,比上年增長6.8%。其中第二產業實現48.4億元,增長2.5%;第三產業實現179.8億元,增長8.3%。全區農業觀光園58個,與上年持平;觀光園總收入6911.8萬元,比上年增長4.1%。民俗旅遊農戶數72戶,與上年持平;民俗旅遊總收入297.4萬元,增加27.3%。
工業
海淀區工業主要以中在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幾個方面,2012年工業總值實現599.3億元;電氣機械和器材製造業實現169.9億元;專用設備製造業全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總產值1488.6億元,比上年增長3.1%。其中,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實現599.3億元;電氣機械和器材製造業實現169.9億元;專用設備製造業實現125.4億元。工業銷售產值實現1434.0億元,在工業銷售產值中工業出口交貨值實現84.5億元。
建築業
海淀區房地產開發發展較早,據統計,僅2012年,全年完成房地產開發投資344.7億元,其中住宅投資155.6億元,房屋施工面積完成1126.8萬平方米。相應的建築業的經濟貢獻值也很大,僅2012年全區總承包和專業承包施工資質等級的建築業企業實現總產值1346.7億元。累計竣工產值635.2億元。累計房屋施工面積9973.2萬平方米;竣工面積2017.9萬平方米。
商業貿易
海淀區是北京市重要的商業區,其中國內貿易佔比較大,形成了甘家口社區商業中心、公主墳商圈、卓展購物中心、凱德晶品購物中心等商業中心。中關村國際美食節、海淀品牌消費節、汽車置換節等促銷活動帶動了消費市場。 僅2012年,全區社會消費品零售額(產業在地)實現1504.8億元。其中,限額以上企業實現零售額1324.2億元,對海淀區零售額增長的貢獻率達87.7%。汽車、摩托車及零配件銷售行業實現的零售額是全區社會消費品零售額的重要組成部分,全年實現零售額260.3億元。
對外經濟,2012年全年進出口總額實現412.4億美元。其中,進口總額實現320.2億美元;出口總額實現92.2億美元。
B. 濟南金章會議服務有限公司怎麼樣
濟南金章會議服務有限公司是2012-03-05注冊成立的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注冊地址位於濟南市歷下區工業南路100號楓潤大廈A座1-610。
濟南金章會議服務有限公司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3701025899196929,企業法人王健,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濟南金章會議服務有限公司的經營范圍是:會議服務;翻譯服務(不含外事服務);企業形象策劃;國內廣告業務;經濟貿易信息咨詢。(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准後方可開展經營活動)。
通過愛企查查看濟南金章會議服務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資訊。
C. 重慶市石柱縣下路鎮金章的郵編
409102
重慶市 石柱土家族自治縣 下路鎮
D. 金章宗(完顏璟)是庸才嗎﹖
完顏璟(公元1168-1208年)小字麻達葛,以生於金蓮川麻達葛山命名。金世宗孫,完顏允恭子。大定二十五年(1185)父死,封原王。次年拜尚書右丞相,立為皇太孫。二十九年(1189)世宗卒,即帝位。在位十九年,年四十一。廟號章宗,謚號天光運仁文義武神聖英孝皇帝。《金史》卷九至卷一二有《本紀》。璟善書法,知音律,雅尚漢文化。詞存二首,見劉祁《歸潛志》卷一。
金章宗生長於世宗執政的金朝盛世,自幼對祖父的文韜武略耳濡目染,加之對儒家文化的融會貫通。登位後,在繼行祖父"仁政"之治的同時,極力效法北魏孝文帝否定本族舊制的那種翻然改進式的漢化改革,不再因循世宗的復古主義作法。不斷完善各種政治、經濟制度,實現了女真族的徹底封建化。
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二月,章宗剛即位,就解決了金朝的奴隸又稱"二稅戶"的歷史遺留問題。這些奴隸既要向國家納稅,又要向寺院納租,地位最為低下,隨著封建制的發展,奴隸制的存在已成為發展生產的嚴重障礙,經過章宗的努力使絕大多數的奴隸變成了平民。
對於金朝獨具女真人特點的猛安謀克制,在大金國開疆拓土、滅遼伐宋歷史中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章宗繼承了世宗的某些整改措施,又作了許多新規定。這些規定有效地制止了猛安謀克的不務正業和自由散慢。之後章宗又以法律的形式,剝奪了猛安謀克在世襲制上的特權,並淘汰了一批平庸無能的猛安謀克,從而提高了猛安謀克的整體素質。
章宗即位後,大興郡學,提倡儒術,進一步採用漢族禮儀服飾,提倡女真族和漢族通婚,促進了民族融合。
此間,北方蒙古、塔塔兒等游牧部族不斷南下侵擾,他先後派兵征討漠北各部,大敗蒙古、塔塔兒部。為防禦北方游牧部族的侵擾,在北方邊界修建了界壕。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公元1206年,南宋丞相韓侂胄派兵北伐金國,章宗派仆散揆、完顏匡擊敗了宋朝的北伐,並逼宋朝殺死韓侂胄以議和。但金國也受到巨大損失。
同時,黃河還三次大決口,給金朝財政經濟造成很大困難。章宗為解脫困境,大量發行交鈔。同時採用通檢推排、括田等辦法,以增加賦稅。但這些作法都沒有什麼效果,金朝開始走向衰落。
章宗是金朝漢文化水平最高的一位皇帝,詩詞創作甚多,又愛好書法、繪畫,在朝中設立書畫院,搜集散佚的書籍和書畫名品。
公元1208年11月,章宗病死,遺詔說:「朕尚無子,賈氏、范氏已經懷孕,即將分娩,如果兩妃中生下男孩,就馬上立為皇帝。」
完顏璟死後廟號為章宗,謚號為英孝皇帝。
章宗時期,女真社會經歷了金朝自上而下、自外至內的封建化過程。在農業經濟高速發展的基礎上,手工業和商業也得到極大的發展,財政收入不斷增加,財富的積累也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明昌二年(1191年),金國庫存金一千二百餘鋌,銀五一五萬余鋌,財政收入不斷增加,稅收達到創紀錄的數字。使金朝出現了鼎盛時期。
在章宗末年,邊患不斷,北邊的韃靼和蒙古兵,不斷起兵抗金。南邊宋朝也不斷發動對金的戰爭,在戰爭中雖然取得了勝利,但也損失慘重。在戰亂頻繁的年代,自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至明昌五年(1194年),三次黃河決口,泛濫成災。大批農民死於水患或逃亡。金朝的賦稅收入急劇減少,對外作戰的軍費卻與日俱增,致使財政入不敷出,大量發行交鈔(紙幣),又造成社會經濟紊亂,所以說,章宗時期雖然是金朝發展的極盛階段,同時也是金朝由盛轉衰的轉折時期。
金章宗自幼接受女真文化和漢文化的良好教育。他被封為王時,能以女真語入謝,令堅持女真傳統的世宗著實感動。但他又是金朝諸帝中受漢化最深的君主,女真族的漢化也最終在章宗朝宣告完成。在這一方面,他起了多方面的作用。
章宗在完備漢制方面所頒布的措施,是女真族漢化的總結,在金朝女真封建化過程中具有積極意義。章宗禁止稱女真人為「番」,本人也宛然漢家天子。他雅好漢族士人的書畫作品,學得一手宋徽宗的瘦金體。他還設立書畫院,命應奉翰林文字、漢人王庭筠任都監,為他鑒定王羲之、顧愷之的書畫。章宗對漢文詩詞有精深的修養,有句雲:「三十六宮簾盡卷,東風無處不揚花」,詩風雖纖弱,卻是有意境的佳句。
在社會經濟上,章宗也是女真封建化的最後完成者。
章宗明昌、承安年間,是金朝社會經濟的鼎盛時期。全國戶口數在泰和七年達到金朝歷史上的峰值:7684438戶,45816079口。稅收也在章宗時期達到金史上的最高數字。故《金史·章宗紀》贊曰:「章宗在位二十年,承世宗治平日久,宇內小康,乃正禮樂,修刑法,定官
制,典章文物粲然成一代治規」。
不過,章宗朝也是金朝由盛到衰的轉折時期,而走向衰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女真民族的漢化和金朝社會的封建化,固然是歷史的進步和社會的發展,同時也帶來了嚴重的負面影響。一方面,女真貴族漢化以後,逐漸失去原先剽悍善戰的習性,他們熱衷於舞文弄墨,以考取進士為最高榮譽,以世襲猛安謀克的武夫官制為莫大恥辱。另一方面,隨著一般的猛安謀克屯田戶的封建化進程,女真軍隊的戰鬥力在抵抗北方韃靼的戰爭中已明顯減弱,軍中游惰,軍前怠慢,已不是個別現象,而須有法規才能有所制止。在與其後崛起的蒙古騎兵抗衡中,女真軍隊不僅沒有當年勃興時滅遼攻宋時的那種雄風,反而有一種難以克服的恐蒙心理,處於不斷挨打的被動境地,與女真民族的徹底漢化也有著必然的聯系。真可謂是也漢化,非也漢化。
天時似乎並不厚待章宗。他在位期間,中原地區水旱蝗災頻頻發生,而黃河三次大決堤在使河道南移奪淮入海成為定局的同時,也使金朝經濟一蹶不振。這是因為:一方面,兩岸農民流離失所,中原農業遭到嚴重破壞,中央財稅大受影響。另一方面,大規模的賑災和河防更令金朝財政雪上加霜,僅章宗即位那年修復河堤用工四百三十餘萬,每工錢一百五十文,日支官錢五十文,米一升半,可以想見開支浩大。
在外部環境上,章宗時期不像乃祖世宗那麼有利。北方的韃靼諸部,與金朝長期保持著臣屬關系。但自章宗明昌六年(1195年)至承安三年(1198年),不時侵擾金朝邊界。章宗採取攻防並舉的戰略。一方面派遣夾谷清臣、完顏襄和完顏宗浩多次北伐,給以重創。另一方面,由完顏襄親督軍士民夫,在臨潢(今內蒙古巴林左旗東南)至泰州(今黑龍江洮安東北)一線,開鑿綿延九百里的界濠。據考古勘測,界濠深三至四米,寬十餘米,內側還築有牆堡,這是一項規模浩大的防禦工事。韃靼諸部的南侵,雖打破了明昌承安之治的寧靜,好在蒙古諸部尚未統一成為強悍善戰、無堅不摧的游牧軍事帝國,還未對金朝形成真正巨大的威脅。
章宗對南鄰宋朝始終是一心維護和平局面的,但南宋權臣韓侂胄主動挑起戰端,發動開禧北伐,金朝被迫反擊,在全線獲勝的有利形勢下,迫使南宋訂立了嘉定和議。南北兩線的戰爭,雖然都以金朝占上風而告終,但大量的軍費卻使金朝財政入不敷出。
作為太平天子,章宗也奢用漸廣,完全不像世宗那樣節儉。他改造宮殿陳設,每日動用綉工一千二百,兩年才完工。官僚機構的完善和膨脹,使章宗末年的官員數額比世宗時期激增三倍,這些成本也必須打入國家財政開支。再加上剛才所說的賑災、河防和軍費,章宗深感財政上的窘迫。
為彌補財政虧空,金朝開始濫發交鈔。人民就拒絕使用這種貶值的紙幣,私下以銅錢交易,即便朝廷以行政命令來維持鈔法,也無濟於事。有些情況頗能說明交鈔貶值的嚴重程度:章宗在世時,萬貫交鈔只能買到一個燒餅;而去世後二年,有一次為了發軍賞,竟動用了八十四輛大車來裝運交鈔。
總之,章宗明昌、承安年間(1190-1200年),承世宗大定之治的余蔭,金朝社會經濟進入了鼎盛時期;而泰和年間(1201-1208年),金朝社會經濟逐漸開始由盛轉衰,通貨膨脹既是最直接的後果,也是最明顯的標志。
在朝政方面,章宗大體也可分前後兩個時期。前期,他勵精圖治,漢化和封建化的一系列法規措施大多頒布在這一階段。後期雖然也有這一方面的舉措,卻不思進取,安於現狀,追求浮侈,廣建宮闕,最終導致外戚小人紛紛干政,使金朝政局在其身後出現劇烈動盪,加速了衰敗的進程。
金章宗是金朝漢文化最高的一位皇帝,詩詞創作甚多,又愛好書法、繪畫,在朝中設立書畫院,搜集散佚的書籍和書畫名品。
章宗在位期間,加強了官制改革,為適應形勢和需要,又設立了許多新的機構。同時,章宗在法制建設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果,對於鞏固政權,安定社會,發展經濟,維護統治階級利益,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章宗繼承世宗大定盛世,使女真社會封建化最後完成,這是金朝最為繁榮興盛的時期,經濟發達,人口增長,府庫充實,天下富庶,史家評為「宇內小康」。
金章宗時期是金朝人口數量最多的時期,明昌六年(1206年),契丹,女真漢戶為7223400戶,48490400人,比世宗大定二十七年(1187年)增加了1623700多戶,8827000多人。章宗泰和年間人口最盛,總人口超過5600萬。人口增加如此迅速,沒有繁榮的經濟作基礎是難以維持下去的。
章宗時期,女真社會經歷了金朝自上而下、自外至內的封建化過程。在農業經濟高速發展的基礎上,手工業和商業也得到極大的發展,財政收入不斷增加,財富的積累也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明昌二年(1191年),金國庫存金一千二百餘鋌,銀五一五萬余鋌,財政收入不斷增加,稅收達到創紀錄的數字。使金朝出現了鼎盛時期。
歷史評價
金章宗完顏璟在位二十年,上承世宗太平日久,國內小康,於是考正禮樂,修訂刑法,制訂官制,典章制度光彩奪目,成為一伐統治的典範。
又多次向群臣詢問漠宣帝綜合考核名實是否相符、唐代考查官員的方法,實在想超過遼、宋而與漢、唐比肩,也可說是有志於治理國家的人了。
然而寵婢獨攬朝政,繼承人沒有建立,疏遠猜忌宗室,而傳位授國又不得其人。
以前所謂維持鞏固到久遠,只是空文,而不能被後世子孫遵用一天,金源氏從此衰落了。
過去揚雄說遇:「秦的官員違背了秦的法度,秦的法度又違背了聖人的法度。」大概是有原因的吧。——《金史·章宗本紀》
E. 大連市沙河口區城市公元屬於哪個街道
普蘭店區
1.瓦房店市 、普蘭店市、 庄河市、旅順口區、金州區屬於大連管轄縣級市。大連市中心區域在中山區、西崗區、沙河口區。甘井子大部分地區和高新園區屬於郊區。但是房價還是縣級市便宜。 2.大連市分為六個市轄區,三個縣級市,一個縣。六個區為中山區,西崗區,沙河口區,甘井子區(這四個一般稱為市內四區)還有旅順口區和金州新區(即經濟開發區和金州區合並)。三個縣級市是瓦房店市,普蘭店市,庄河市,一個縣是長海縣。 3.瓦房店市隸屬遼寧省大連市,位於遼東半島中西側,介於北緯39°20′~40°07′,東經121°13′~122°17′。東與普蘭店市毗鄰,西瀕勃海,南與金州區隔海相望,北與蓋州市接壤。 1985年1月17日經國務院批准,撤銷復縣,建瓦房店市(縣級)。1985年4月1日瓦房店市正式成立,為遼寧省所轄的縣級市,由大連市代管。 全市屬暖溫帶大陸季風氣候區,總面積3793.53平方公里(包括長興島臨港工業區及其交流島街道,含炮台、復州灣鎮,不含元台、瓦窩鎮,下同),戶籍總人口93.66萬人(2015年末),轄9個街道辦事處,21個鄉鎮,擁有永豐塔、長興島、仙浴灣、湧泉寺、龍潭道觀、香洲田園城、將軍石等著名景點。 2018年7月,工信部賽迪研究院發布「2018縣域經濟100強榜單」,瓦房店市居榜單第79名。 4.瓦房店最早設置建制是在遼朝,契丹拿下遼東時,因俘獲大量的人口需要安置,就在原來沒多少人居住的瓦房店區域建置一個州。開始稱為扶州,隸屬於黃龍府,後來才改成復州。遼興宗耶律宗真剛繼位的景福元年,公元1031年,復州成為「副省級城市」,設懷德軍節度使,管著永康和德勝兩個縣。德勝,就是現在的大連市金州區。瓦房店的「副省級城市」的地位,保持了162年,金章宗完顏_明昌四年,公元1193年,取消了懷德軍的建制,繼續當復州。
F. 重慶市石柱縣南賓鎮金章工業園在哪
南賓工業園區:重慶市石柱土家族自治縣南賓鎮萬壽大道152號。
G. 黃金的價值在哪裡
黃金的價值與地位
首先,黃金是一種資產。黃金的稀有性使黃金十分珍貴,而黃金的穩定性使黃金便於保存,所以黃金不僅成為人類的物質財富,而且成為人類儲藏財富的重要手段,故黃金得到了人類的格外青睞。
黃金史學家格林就指出:「古埃及和古羅馬的文明是由黃金培植起來的。」掠取佔有更多的黃金是古埃及、古羅馬統治者黷武的動力。
公元前2000年至公元前1849年,古埃及統治者先後對努比亞(尼羅河上游一個小國,有豐富的黃金資源)進行了四次掠奪性戰爭,佔領了努比亞全部金礦。公元前1525年至公元前1465年埃及第十八王朝法王又先後發動了兩次戰爭,從巴勒斯坦和敘利亞掠奪了大量金銀。大量金銀流入埃及,使埃及財富大增,使他們有能力興建大型水利工程,發展農業,興建豪華宮殿和陵園,為人類留下了巨大的阿蒙神廟遺跡和金字塔。僅圖坦哈蒙陵墓中的金棺就重達110公斤。
公元前47年古埃及被羅馬帝國佔領,羅馬大帝愷撒凱旋羅馬時,展示了從埃及掠奪的2822個金冠,每個金冠重8公斤,共計22.58噸;還展示了白銀1815噸。抬著遊行的金銀重達65000塔蘭特,約1950噸。金銀的積累使羅馬帝國的國力大增,使他們有能力建起一批宏偉的建築。這些建築現在雖大多已是殘垣斷壁,但至今仍在文學、史學、法學、哲學諸方面給人類以深刻的影響。
黃金也是近代工業文明的物質基礎。
十六世紀新航線的開辟與新大陸的發現,對歐洲經濟生活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其中美洲、非洲的黃金及白銀流入歐洲,使歐洲資本主義的原始積累增加。在16世紀葡萄牙從非洲掠奪黃金達276噸;西班牙從美洲掠奪的金銀更多,16世紀末西班牙控制了世界黃金開采量的83%。金銀的大量流入,造成了歐洲物價的上漲,出現了第一次價格革命,對歐洲封建主義的解體和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建立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17世紀葡萄牙為了對抗西班牙,而與英國結盟,並向英國的工業品開放了市場。此時在葡萄牙控制下的巴西黃金開發高潮興起,巴西黃金完全有可能轉化為資本,而使葡萄牙完成工業革命,但由於統治者的封建專制,葡萄牙成了黃金漏斗,大部分黃金流向了英國。僅流入英國國庫的黃金就有600噸,再加上其他國家的流入,使英國迅速地積累了巨額的貨幣資本,率先1717年施行了金本位制,為英國的金融體制提供了可靠的經濟擔保。所以此時發生的第二次價格革命,不僅沒有影響英國的金融業,反而為英國商品的出口創造了條件,英國產品出口量佔了全世界總量的1/4。工業革命終於在英國發生了。
當代黃金所扮演的角色雖已有所改變,但是各國仍然儲備了約3.1萬噸的黃金財富,以備不測之需;還有2萬多噸黃金是私人擁有的投資財富。所以有人認為現在人類數千年生產的約14萬噸黃金中有4成左右作為金融資產,存在於金融領域,6成左右是一般性商品,主要的功能是用於消費。
其次,黃金是一種貨幣。黃金作為貨幣的歷史十分悠久,出土的古羅馬亞歷山大金幣距今已有2300多年,波斯金幣已有2500多年歷史。現存中國最早的金幣是春秋戰國時楚國鑄造的「郢愛」,距今也己有2300多年的歷史。但是這些金幣只是在一定范圍內、區域內流通使用的輔幣。黃金成為一種世界公認的國際性貨幣是在十九世紀出現的「金本位」時期。「金本位制」即黃金可以作為國內支付手段,用於流通結算;可以作為外貿結算的國際硬通貨。雖然早在1717年英國首先施行了金本位制,但直到1816年才正式在制度上給予確定。之後德國、瑞典、挪威、荷蘭、美國、法國、俄國、日本等國先後宣布施行金本位制。金本位制是黃金貨幣屬性表現的高峰。世界各國實行金本位制長者二百餘年,短者數十年,而中國一直沒有施行過金本位制。之後由於世界大戰的爆發,各國紛紛進行黃金管制,金本位制難以維持。二次大戰結束前夕,在美國主導下,召開了布雷頓森林會議,通過了相關決議,決定建立以美元為中心的國際貨幣體系,但美元與黃金掛鉤,美國承諾擔負起以35美元兌換一盎司黃金的國際義務。但是二十世紀六十年代相繼發生了數次黃金搶購風潮,美國為了維護自身利益,先是放棄了黃金固定官價,後又宣布不再承擔兌換黃金義務,因此布雷頓森林貨幣體系瓦解,於是開始了黃金非貨幣化改革。這一改革從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初開始,到1978年修改後的《國際貨幣基金協定》獲得批准,可以說制度層面上的黃金非貨幣化進程已經完成。
馬克思說過:「貨幣天然不是金銀,金銀天然是貨幣。」正如在金本位制之前,黃金就發揮著貨幣職能一樣,在制度層面上的黃金非貨幣化並不等於黃金已完全失去了貨幣職能:
——外貿結算不再使用黃金,但最後平衡收支時,黃金仍是一種貿易雙方可以接受的結算方式。
——黃金非貨幣化並未規定各國龐大的黃金儲備的去向,就連高舉黃金非貨幣化大旗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也僅規定處理掉1/6黃金儲備,而保留了大部分黃金儲備,顯然為自己留了一根貨幣黃金的尾巴。
——二十世紀九十年代末誕生的歐元貨幣體系,明確黃金占該體系貨幣儲備的15%。這是黃金貨幣化的回歸。
——黃金仍是可以被國際接受的繼美元、歐元、英磅、日元之後的第五大國際結算貨幣。大經濟學家凱恩斯揭示了貨幣黃金的秘密,他指出:「黃金在我們的制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作為最後的衛兵和緊急需要時的儲備金,還沒有任何其他的東西可以取代它。」現在黃金可視為一種准貨幣。
第三,黃金也是一種商品。做黃金飾品(包括首飾、佛像裝飾、建築裝飾等)和黃金器具,是黃金最基本的用途。如果說有什麼變化的話,那就是金飾日益從宮廷、廟宇走向了民間,由達官貴人們的特權變成了大眾消費。現在每年世界黃金供應量的80%以上是由首飾業所吸納的。
由於黃金價格昂貴和資源的相對稀少,限制了黃金在工業上的使用,工業用金佔世界總需求量的比例不足10%。但是有專家認為,今後首飾用金將會趨向平穩,工業用金的增長將是帶動黃金供需結構變化的重要力量,所以黃金的商品用途還需從多方面去開拓。
當前黃金商品用途主要是首飾業、電子工業、牙醫、金章及其他工業用金。應該承認,目前黃金的商品用途仍是十分狹小的,這也是黃金長期作為貨幣金屬而受到國家嚴格控制的結果。今後隨著國際金融體制改革的推進;金融黃金的商品屬性的回歸趨勢加強,黃金商品需求的拓展對黃金業的發展將具有更為重要的意義。
H. 石柱金章工業園區的榮耀還在招聘人事嗎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12-11
I. 黃金在國家經濟中為何如此重要
先,黃金具有經濟安全性。黃金的物理和化學特性保證了其永不變質,這是外匯儲備唯一可以保證始終如一的資產。其次,黃金能夠滿足意外需求。盡管可能性很低,但人們還是可能遇到一些具有嚴重破壞力的事情,比方說戰爭或者是通脹過高,這些會給主權債券造成嚴重影響,或者導致國家分裂。作為全球公認的最後支付方式,黃金是非常重要的保障機制。同時,它還可以應用於國際間的抵押活動。第三,黃金能給人帶來信心。雖然黃金已經退出了支持貨幣流通的時代,不過它仍然能夠給貨幣在國際上增添信心。最後,黃金能將風險分散。關於這一點,央行們比其他類型的投資者更為看重。很多研究顯示,將黃金納入投資組合對央行來說可以大幅削減資產的波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