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工業生產 > 三井府田工業園有多少平方

三井府田工業園有多少平方

發布時間:2022-08-26 15:47:05

⑴ 我沒去過蘇州.我想知道蘇州工業園區里有多大.裡面是干什麼的

蘇州工業園區於1994年2月經國務院批准設立,同年5月實施啟動。行政區劃288平方公里,其中,中新合作區80平方公里,下轄三個鎮,戶籍人口32.7萬(常住人口72.3萬)。 作為中新兩國政府間重要的合作項目,蘇州工業園區自開發建設以來一直得到黨中央、國務院的高度重視和親切關懷,中新雙方建立了由兩國副總理擔任主席的中新聯合協調理事會。1994年至今,已先後召開十一次聯合協調理事會、十一次中方理事會,國務院八次發文,在目標規劃、管理授權、政策扶持等重大問題上給予直接指導和具體幫助,並明確「凡是符合改革方向的可在園區先行,一時看不準的也可在園區試行」,為園區創造了「不特有特、比特更特」的發展環境。 多年來,園區開發建設保持持續快速健康發展態勢,主要經濟指標年均增幅超過30%,取得了GDP超千億元、累計上交各類稅收超千億元、實際利用外資(摺合人民幣)超千億元、注冊內資超千億元「四個超千億」的發展業績,綜合發展指數位居國家級開發區第二位。目前,園區以占蘇州市3.4%土地、5.2%人口創造了15%左右的經濟總量,成為了蘇州市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增長極。 2009年,在嚴峻的宏觀經濟形勢下,園區經濟社會繼續保持平穩較快發展,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120億元,比上年增長15.1%;地方一般預算收入107.5億元,增長13.1%;固定資產投資492億元,增長8.1%;實際利用外資18.億美元,進出口總額512.8億美元,其中出口241.6億美元,繼續保持了較大規模;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578元,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17118元,分別增長了13.1%和12.6%,區域發展呈現「經濟持續回升、轉型步伐加快、民生更加改善、社會和諧穩定」的良好局面。 今年以來,隨著宏觀經濟環境逐步回暖,園區經濟發展向好回升態勢更趨明顯,經濟運行呈現「高開」局面,外向型經濟指標明顯超過金融危機爆發前水平。今年1-6月,全區實現地方一般預算收入73.4億元,增長30.1%;工業總產值1715億元,增長27.5%;新增注冊外資17.52億美元,實際利用外資13.7億美元;實現進出口總額356.2億美元,其中出口162.7億美元,分別增長67.7%、58.5%;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62億元,增長15.1%;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77.6億元,增長21.9%。 近年來園區發展呈現以下特點: 1.轉型發展初顯成效。 堅持走新型工業化之路,較早啟動轉型,初步走出了一條經濟增長、資源集約、生態和諧的發展之路。先進產業高度集聚,82家世界500強企業在區內投資了132個項目,全區投資上億美元項目達101個,其中10億美元以上項目6個,歐美項目佔比達49%,並在IC、TFT-LCD、汽車及航空零部件等方面形成了具有一定競爭力的高新技術產業集群。經濟結構明顯優化,堅持先進製造業和現代服務業「雙輪驅動」,服務業增加值佔GDP比重、高新技術企業產值占工業總產值比重每年提高約2個百分點,去年底分別達到32.5%、63%,並形成「國家服務外包示範基地」、綜合保稅區等一批新的功能亮點,信息技術、集成電路、離岸外包產值分別約佔全國3%、17%和8.8%。發展質量持續提高,開展清潔生產、中水回用、節能降耗和綠色建築等循環經濟試點,萬元GDP能耗0.33噸標准煤,萬元GDP的COD、SO2排放量為全國平均水平的1/18和1/40,成為全國首批「國家生態工業示範園」。 2.創新活力顯著增強。 實施科教興區戰略,以獨墅湖科教創新區為主陣地,大力推進科技跨越計劃和「科技領軍人才創業工程」。創新資源日益豐富,國際科技園、生物納米園、創意產業園等創新載體建設集群推進,建成和在建面積超過300萬平方米,形成了國家電子信息產業基地等10大國家級創新基地。創新功能加快完善,建成了IC設計、軟體評測等20多個公共技術服務平台,擁有美國冷泉港會議亞洲分會等10餘個國際科技合作交流平台,集聚各類創投機構90多家,創投資金規模超180億元,形成了較為完整的風險創投、產業投資、融資擔保資金扶持體系。創新主體快速集聚,擁有各類研發機構160個、高新技術企業384家,中科院創新工程三期—中科納米所揭牌投運並通過預驗收,全國第三個國家級創新園——國家納米技術國際創新園掛牌成立;2000多名海外歸國人才在園區工作,各類留學生創辦企業達250多家,創新型園區建設實現跨越發展。 3.東部新城快速崛起 。主動融入蘇州中心城市發展,高標准推進各功能板塊建設,東部新城初具雛形。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從一開始就秉承「先規劃後建設、先地下後地上」與「執法從嚴」、「適度超前」的開發理念,按照「九通一平」標准實施基礎設施開發。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900多億元,動遷民房5萬多戶,集中建設了一批高標准源廠設施,城市承載能力不斷增強。完善城市功能,國際博覽中心、科文中心、摩天輪等地標工程相繼建成,九龍倉、新鴻基等多幢超高層建築開始啟動,集聚金融和准金融機構142家,其中外資金融機構13家,引進知名商業品牌20多個,環金雞湖區域正在成為蘇州新的商業商務和文化中心。優化城市環境,以環金雞湖區域為重點,積極實施美化亮化綠化工程,累計新增綠地2800多公頃,綠地覆蓋率超45%,區域環境整體通過ISO14000認證。 4.中新合作持續深化。 始終高舉中新合作旗幟,深入推進中外經濟技術互利合作,被兩國領導人譽為中新合作典範。借鑒新加坡經驗取得積極成效,累計派出2000多人次赴新加坡學習培訓,編制現行規范有效文件103件,確立了全新的「親商、親民、親環境」理念,構建了「公開、公正、公平」和透明規范的法制化環境,初步建立起「精簡、統一、效能」的服務型政府。先行先試探索不斷加強,在物流通關、科技創新和生態環保等方面進行了一系列改革探索,創造了多個全國「第一」和「唯一」,例如:全國首個中外合作辦學試點、首家保稅物流中心(B型)、首個SZV空陸聯程雙向通關模式、首個綜合保稅區、首個鼓勵技術先進型服務企業發展試點等,較好地發揮了改革開放試驗田功能。園區經驗加快輻射,國家商務部去年專門發文推廣園區發展和借鑒新加坡軟體經驗,「借鑒、創新、圓融、共贏」的園區經驗成為蘇州市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三大法寶」之一。積極實施「走出去」戰略,江蘇省南北共建項目—蘇宿工業園開發初見成效,跨江聯動項目—蘇通科技產業園正式啟動。 5.各項事業和諧共進。 始終堅持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方針,統籌推進經濟建設、社會建設和黨的建設。城鄉發展更趨協調,加快推進老鎮區改造、新鎮區建設、社保並軌以及富民惠民等實事工程,居民收入持續穩定增長,所轄三鎮綜合實力均位居全市前列,基本完成農村民房一次動遷,基本實現城市化。社會事業更趨繁榮,教育現代化水平躍居全省前列,醫療衛生服務網點實現全覆蓋,建立了以鄰里中心和社區工作站為依託的新型社區服務管理體系,開發建設成果惠及全區居民。黨的建設更趨加強,高度重視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和新型社區黨建工作,設立了「中心區—社區—企業」三級黨員服務中心,基本做到了「有人管事、有錢辦事、有章理事、有陣地活動」,基層黨建實現了「有效覆蓋」。重視廉政建設,通過完善責任體系、健全監督網路,重點規范財務管理、政府采購、建築有形市場招投標與土地公開拍賣等各項制度,有效提高了黨風廉政建設水平。 雖然蘇州工業園區開發建設取得了一些成績,但與中央和省市的要求相比,與國內外先進開發區相比,在不少方面還存在差距:如產業結構還有待進一步優化;自主創新能力有待進一步增強;民生改善與社會管理水平有待進一步提高;服務業發展和城市繁榮步伐有待進一步加快;高端人才引進和培育力度有待進一步加大等等。 當前,園區進入了「實踐科學發展、塑造國際品牌」的重要階段,正處在轉型升級關鍵時期。今後一個時期,我們將按照中新兩國領導人指示和理事會要求,瞄準創建「生態、科技、物流、服務外包四個示範區」和「全國水平最高、競爭力最強園區之一」的目標,進一步深化中新友好合作,加快實施「四大行動計劃」(製造業升級、服務業倍增、科技跨越、生態優化),努力打造「三大高地」(產業高地、創新高地、人才高地),及早把園區建設成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高科技工業園區和國際化、現代化、信息化的生態型、創新型新城區。 一是全力塑造先進產業品牌。始終把產業升級作為轉型發展的龍頭工程來抓,全面落實「3+5」產業規劃,推進製造業向高端攀升,堅持高端化、高效益、高增值的產業發展之路,加快構築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先進產業體系。力爭形成液晶面板、集成電路、機械製造、現代服務業等4個千億級優勢產業,培育納米光電新能源、生物醫葯、融合通信、軟體及動漫遊戲、服務外包、生態環保等一批百億級新興產業,不斷提升產業規模度和競爭力。 二是全力塑造自主創新品牌。大力發展創新型經濟,以培育自主知識產權、自主品牌和創新型企業為導向,加快推進開放優勢向創新優勢轉變。聚焦科技跨越計劃,實施「科技領軍人才創業工程」,推進海外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基地建設,加快打造生物納米園、光電產業園、創意產業園、服務外包產業園、環保產業園等一批新興產業基地,著力推進企業上市,力爭用3年左右時間形成500萬平方米創新創業載體、6-8個百億級新興產業,培育成功20家以上自主創新型領軍企業、30家左右科技上市公司,加快打造創新型科技園區。 三是全力塑造新城建設品牌。抓住蘇州建設「三區三城」的有利時機,積極融入中心城市發展,進一步優化城市設計、完善功能、豐富內涵、提升品位,加快城市轉型。重點加快環金雞湖金融商貿區、獨墅湖科教創新區、陽澄湖生態旅遊度假區等重點板塊建設,全力打造服務外包經濟、總部經濟、金融商貿經濟、物流會展經濟、旅遊文化經濟五個特色現代服務業,力爭3年內服務業年均增速超30%,服務業增加值佔GDP比重每年提高2個百分點,進一步提升國際技術產業新城的功能形象。 四是全力塑造中新合作品牌。始終維護發展好中新合作優勢,與時俱進加強雙向學習交流,完善互利合作機制,鞏固提升園區項目在中新合作中的「旗艦」地位。充分發揮中新聯合協調理事會機制,按照「第一性、唯一性」要求,加強先行先試探索,努力爭取更多政策支持。不斷深化內部體制機制創新,建立健全科學發展考評機制,完善「精簡、統一、效能」的管理體制,弘揚「借鑒、創新、圓融、共贏」的園區經驗。繼續加大「走出去」探索力度,加快蘇宿工業園、蘇通科技產業園開發,不斷提升園區競爭力。 五是全力塑造和諧社會品牌。以社會民生為根本,積極探索城鄉一體發展新模式,按照「功能對接、產業對接、建設對接、管理對接」的思路,提升區鎮協調發展水平。更加註重社會和諧,提高群眾生活質量、發展潛能和幸福指數,積極塑造多元多彩、開放包容的園區文化,努力構建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人間新天堂」。 在新的發展時期,我們將牢固樹立和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居安思危、勵精圖治,與時俱進、爭先進位,努力實現又好又快發展,為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事業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⑵ 我想知道深圳松崗鎮有哪些大型的工業區

松崗鎮有七大園區,分別為:大田洋工業園區、潭頭工業園區、燕羅工業園區、洪橋頭工業園區、塘下涌工業園區、沙崗工業園區、江碧工業園區,總佔地面積達560萬平方米。


高水準規劃建設的7個園區成為招商引資的龍頭,使松崗工業發展進入快車道,目前,已開發面積達530萬平方米,並引入一批有力拉動經濟的大企業。

如華美板材、富柏工業、岩田螺絲、嘉恆機械、禾昌電子、詮腦電子、亞洲電力、中台電熱等10多家企業投資額均超過1億元,產品主要涉及電子電器、精密機械設備、電腦接插件和輕度重型的鋼材鋼板。

街道工業發展迅速,位於大田洋工業區的華美鋼鐵集團是2004年引進的大型企業,佔地40萬平方米,第一期投資3.28億元,已於2005年投產,年產值約60億元;目前正投入4億元進行二期建設。

青島啤酒廠2005年共納稅7000多萬元,是街道納稅最多的企業。住友電工株式會社、美國確信電子公司、荷蘭阿克蘇﹒諾貝爾塗料有限公司、富士康集團、中興通信等國際知名企業已落戶松崗。

(2)三井府田工業園有多少平方擴展閱讀:

松崗街道(簡稱松崗街、另稱松崗鎮)位於深圳市寶安區西北部,北與東莞市長安鎮接壤,是深圳市的西北門戶。全街道總面積為64平方公里,轄下18個居委會,總人口約60萬人,其中戶籍人口1.9萬人。東部和東北部與公明相鄰,南連沙井,北部和西北部與東莞市長安鎮接壤,是內地由公路進入深圳的西北門戶。

松崗距深圳市區45千米,毗鄰港澳,背依富庶的珠江三角洲腹地,歷來是東(莞)寶(安)兩地的重要樞紐和物流中心,發展外向型經濟的條件十分優越,是外商投資的理想首選地之一。

街道第三產業發達,有松橋酒店、寶利來酒店、潭海酒店、聚豪酒店、中閣城酒店、金鳳梨酒店等多家高級酒店,並有天虹商場、星港城購物商場、寶利豪庭商業街、佳華商場、眾客來百貨、愛家超市等大型商場。建設銀行、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交通銀行、招商銀行、發展銀行、中國銀行、深圳農村商業銀行八大銀行。

目前共有股份合作公司50家,各類企業1500多家,其中三資企業500多家,三來一補企業600多家,年納稅額超千萬的企業有5家,主要涉及電子機械、塑膠玩具、傢具、製鞋、五金燈飾、包裝材料、化工電鍍等行業,廠房、宿舍面積超過1000萬平方米。

2006年,全街道生產總值81.6億元,同比增長20.5%;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產值169億元,同比增長14%;兩稅收入13億元,同比增長28.2%;工繳費結匯54555萬港元,同比增長2%;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1.45億元,同比增長19.2%;外貿進口總額8.1億美元,同比增長8.5%;外貿出口15.5億美元,同比增長12.2%。

⑶ 請問株洲的工業園在哪

株洲金山科技工業園(荷塘工業集中區)位於株洲市的東大門荷塘區;

北臨滬昆高速,東接城市快速環道,荷塘大道貫穿園區而過,地理位置優越,交通十分便利。園區總規劃面積近62平方公里,包括金山新城、荷塘商貿城、荷塘月色三大片區。

2014年,經省發改、科技、經信、財政四部委聯合授予了金山科技工業園國家火炬計劃硬質合金特色產業基地、國家高技術產業基地株洲新材料產業園區。

(3)三井府田工業園有多少平方擴展閱讀

園區重點發展醫學健康、復合新材料和軌道交通配套三大產業。園區「三大產業基地」初步形成。

①醫學健康養老基地加速推進。在金山新城北部片區按照「一城一園一基地」的模式,加速推進醫學健康產業基地建設。

②新材料產業基地初具規模。荷塘區有全亞洲最大的硬質合金生產企業,新材料產業具有較好的基礎。已成功引進企業43家,其中建成投產的有31家。2015年,被省政府確定為全省的復合新材料特色產業園區。

③軌道交通配套產業基地基本形成。園區軌道交通產業產值已突破50億元,除株洲車輛廠及其9大主輔分離企業以外,株洲車輛段一期340畝已建成投產。

⑷ 廈門有哪些個工業園區

廈門有以下工業園區:

1、象嶼保稅區

該區是西太平洋區域性國際中轉港的主要組成部分,閩西南、閩粵贛區域性航運集散中心,是海峽兩岸貨物集散中心。

2、火炬高新技術產業區

廈門火炬高新區高舉「發展高科技、實現產業化」旗幟,以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為基礎,努力實現科技成果的商品化、產業化、國際化,取得又好又快的發展成就。

3、廈門出口加工區

廈門出口加工區內企業不僅享有海關提供的簡單、快捷的通關便利,還享有出口加工區和廈門經濟特區特有的稅收等優惠政策。區內建有'七通一平'的市政基礎設施及部分通用廠房海關、檢驗檢疫、銀行、運輸、存儲機構一應俱全,落戶企業不出園區即可辦理一切進出口手續。

4、集美台商投資區

集美區(古屬泉州府同安縣、漳州府海澄縣)是福建省廈門市所轄的一個區。地理上稱集美半島,位居廈門市的幾何中心和廈漳泉三角地帶中心位置。324國道、319國道過境。

5、海滄台商投資區

海滄的基礎設施已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現在投資區內水電供應充足,水陸交通四通八達,郵電通信方便快捷,公益設施配套齊全,具備了投資興業的良好條件。

(4)三井府田工業園有多少平方擴展閱讀

象嶼保稅區的主要功能:

· 企業可選擇在區內從事貨物拆裝箱、貨櫃堆存、進口貨物分撥、境外貨物寄倉。

· 進口貨物在區內存儲可緩征關稅,實行保稅管理。

· 區內貨物分撥可實行批量進口、分批銷售、售後核銷。

· 海關對區內企業貨物實行直通式監管,通關迅速、快捷。

廈門出口加工區位於福建省東南部經濟最繁榮、工業最發達、最具有發展潛力的廈漳泉金三角地區突出部,是中國沿海珠江三角洲與長江三角洲經濟發達地區的之間連接點,與台灣島隔海相望。與內外市場聯系方便,內陸腹地輻射范圍可擴展到福建、浙江、江西、湖南等省。

海滄鐵路和與廈門本島相連的海滄大橋已建成通車。日處理10萬噸的污水廠也已竣工投入使用;配套建成高爾夫球場、中學、小學、國際幼兒園、職業培訓中心、市級醫院及野生動物園各一座,各商業銀行、證券、電訊、郵政、公交均已在投資區設立了分支機構。

參考資料:象嶼保稅區-網路

廈門火炬高技術產業開發區-網路

廈門出口加工區-網路

集美區-網路

廈門海滄台商投資區-網路

⑸ 重慶市巴南區工業園區有多少個

巴南區的經濟園區有四個部分組成,第一個是花溪工業園區。第二鹿角工業園區,第三金竹工業園區,第四,花溪的界石工業園區這四個工業園區組成的巴南區的經濟工業園區,整個規劃面積是60萬平方公里,其中花溪和金竹60公里,其他共計54平方公里。這是花溪工業園區情況。花溪工業園區主要是以汽車摩托車機械製造服裝生產加工為主導產業。這是鹿角工業園區,鹿角工業園區的主導產業是裝備製造電器製造和機械製造。金竹工業園區是第三塊,產業定位主要是汽車、摩托車及零配件以及機械加工製造業。這是第四部分界石拓展區,界石拓展區的規劃產業第一是機械加工,第二節能建材製造業,中國西部節能建材園就規劃在界石拓展區。第三個是物流運輸以及傢具製造產業。下邊我重點介紹一下我們規劃的傢具產業園,我們規劃的傢具產業園這個布置在我們花溪工業園區的界石工業園區,整個規劃面積一萬畝,預計投資150億元,成品產出300億,材料產出200億元。那麼這四條高速公路就是我們重慶的外環高速公路、界石高速公路、渝黔高速公路以及渝湘高速公路,這四條高速公路使我們界石拓展區這個園區的交通區位優勢非常的便利。

⑹ 蘇州工業園區包括哪些地方,具體的

蘇州工業園區地處蘇州城東金雞湖畔,行政區域面積288平方千米,戶籍人口25萬人。現轄4個街道:婁葑街道、斜塘街道、唯亭街道、勝浦街道。

蘇州工業園區是中國和新加坡兩國政府的合作項目,開創了中外經濟技術互利合作的新形式。於1994年2月經國務院批准設立,同年5月實施啟動;位於江蘇省東南部,蘇州市區東部,東接崑山市,南連吳中區,西靠姑蘇區,北隔陽澄湖與常熟相望;行政區劃278平方公里,其中,中新合作區80平方公里。作為中新兩國政府間重要的合作項目,中新雙方建立了由兩國副總理擔任主席的中新聯合協調理事會。

1994年2月11日,國務院下達《關於開發建設蘇州工業園區有關問題的批復》;2月26日,中新兩國政府在北京正式簽署了合作開發建設蘇州工業園區的協議;同年5月12日,蘇州工業園區破土啟動。同年,將蘇州市郊區的婁葑鄉,吳縣的跨塘、斜塘、唯亭、勝浦四個鎮劃歸蘇州市人民政府直接管轄,由蘇州市政府的派出機構蘇州工業園區管委會行使行政管理職能。

2002年2月23日,經報請省政府批准,蘇州市政府同意撤銷蘇州工業園區斜塘鎮,將其原轄區域並入蘇州工業園區婁葑鎮,實行鎮管村體制,鎮政府駐婁葑。區劃調整後,婁葑鎮行政區域面積90.84平方千米,總人口8.04萬,轄10個居委會、28個村委會。

2002年7月,將蘇州工業園區婁葑鎮東環路以西3個居委會劃歸平江區,東環路以西2個居委會劃歸滄浪區。2003年,將跨塘鎮臨湖村劃歸婁葑鎮管轄。

2003年,跨塘鎮轄橋北、新鎮2個居委會和蠡塘、婁江、婁東、婁中、湖濱、劍湖、古婁、上樓8個行政村。唯亭鎮轄唯亭、亭南、涇巷、東亭家園4個居委會和浦田、夷陵山、施家濱、懸珠、陽澄湖5個行政村。勝浦鎮轄勝浦鎮街道、金苑新村、吳淞新村、園東新村4個居委會和金港、金東、吳巷、勝巷、旺坊、南盛6個行政村。婁葑鎮轄新蘇、葑誼、葑塘、團結、星灣、獨墅湖、斜塘7個居委會,蘇安南、蘇安北、官瀆、東港家怡、東港家樂、金益、蓮香7個社區和板陽、洋涇、倪庄、金厙、群力、東旺港、華蓮、周葑、宅前、墩頭、斜浜、金田、東巷、盛墩、建國、聯合、南旺、南夏涇、姚東、西馬、田巷、南沙里、臨湖23個行政村。(村居名錄根據江蘇省2003年底村及村以上代碼整理)

2004年9月30日,江蘇省政府(蘇政復[2004]89號)批准同意將吳中區甪直鎮車坊居委會和朝前、橫港、李家、大倉、金園、鄂田、旺浜、華雲、車漁9個村劃歸蘇州市婁葑鎮管轄。調整後,婁葑鎮面積120.08平方千米,人口14.35萬人,轄20個居委會、24個村委會。

2004年末,婁葑鎮面積72.56平方千米,人口228728人。跨塘鎮面積33.59平方千米,人口39751人。唯亭鎮面積82.15平方千米,人口32171人。勝浦鎮面積16.20平方千米,人口49266人。(數據來源於《江蘇省統計年鑒》)

2005年,根據江蘇省政府《關於同意調整蘇州市部分行政區劃的批復》(蘇政復[2005]33號),蘇州工業園區唯亭鎮和跨塘鎮實施合並設立唯亭鎮。調整後,唯亭鎮面積115.86平方千米,人口5.8萬人,轄11個居委會、11個村委會,鎮政府駐蠡塘路。

2009年末,婁葑鎮面積72.56平方千米、人口323310人,唯亭鎮面積115.74平方千米、人口202857人,勝浦鎮面積18平方千米、人口72910人。(數據來源於《江蘇省統計年鑒》)

2012年末,撤銷婁葑鎮,以星灣等36個居委會區域設立婁葑街道,以斜塘等38個居委會區域設立斜塘街道;撤銷唯亭鎮,設立唯亭街道;撤銷勝浦鎮,設立勝浦街道。

⑺ 嘉善中德產業園有哪些企業

摘要 您好。請問您問的是嘉興市嘉善縣的那個中德生態產業園嗎?

⑻ 廣東東莞塘廈有幾個工業區

東莞塘廈主要有6大工業園區。

分別是:第一工業區,128工業區、宏業(138)工業區、高麗工業區、高科技工業區、科苑城信息產業園。

6個工業區詳細介紹:

1、宏業工業區,於1991年由鎮府投資動工開發,總面積193.74萬平方米,總投資達2.5億元。1992年,宏業工業區投入使用。1992年,成功引進了日本、韓國等國家和香港、台灣地區企業38家,其中有世界500強企業華強三洋馬達有限公司。

2、高麗工業區,佔地面積51.6萬平方米,1992年由鎮政府投資建成。高麗工業區是塘廈南部的工業基地,主要是電子、電腦、家用電器生產企業。1996年後,一批大型電子企業,如國巨電子(東莞)有限公司、智寶電子(東莞)有限公司、童園玩具廠(生產電子玩具)等大型企業先後落戶該工業園區。

3、科苑城信息產業園,是塘廈鎮規劃面積最大、建設檔次最高、配套設施最完善、引資功能最齊全、產業輻射功能最強、經濟效益最為顯著的現代化產業園區。科苑城產業園區於1996年由塘廈鎮政府投資動工興建,經過逐年建設,逐年完善,至2000年初具規模。

4、塘廈第一工業區,是最早改革開放後興建的第一個工業區,屬於最老的工業區。

5、塘廈128工業區,在廣東省改革開放之後,相應國家號召,於80年代創建的工業區。

6、高科技工業區,位於塘廈鎮四村高科技工業路,靠近大屏障國家森林公園,是最晚建設的工業區。新世紀以來,電子計算機、互聯網的發展,創建智慧科技城市成為了時代必須的重任。

(8)三井府田工業園有多少平方擴展閱讀:


建國初期,塘廈手工業仍佔主要地位,但其規模不大,設備簡陋,發展緩慢。1953年,工業總產值僅有3.5萬元。到1978年,塘廈公社先後建成規模較大的工廠有:塘廈石灰廠(日產石灰5噸)、塘廈糖廠(日榨量200噸)、紅磚廠(機制)、塘廈糧食加工廠、營盤水力發電站(600千瓦)、塘廈農機站(維修農機和出售農機零件);各大隊建有磚瓦廠15家,糧食加工廠16家。

全年(含各大隊)工業總產值258萬元。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塘廈外源型工業開始發展。1979年9月,港商首次在塘廈圩內解放街辦起塘廈毛織廠。

1982年4月,塘廈成立對外加工裝配辦公室,負責外資企業引進和管理。其後各村也陸續利用「三堂」(會堂、祠堂、飯堂)做廠房,引進「三來一補」外資企業。到1985年,先後引進一批毛織廠、制衣廠、鞋廠等企業共52家,全鎮工業總產值1743萬元,比1978年258萬元增長5.7倍。

1994年5月,對外加工裝配辦公室改稱為塘廈鎮對外經濟辦公室。1999年,鎮工交辦公室改稱為鎮財經辦公室,統管全鎮商貿、鎮辦、村辦以及個體私營等內資企業。1999年年底,全鎮共建成高麗工業區、宏業工業區等6個鎮級工業區和28個村級工業區,總面積達2183公頃。

2004年,全鎮利用外資221宗,協議利用外資額3.4億美元,實際利用外資1.7億美元,總量排全市第四位。2004年,全鎮共有工業企業4368家,總產值218.18億元(當年價),有從業人員24.57萬人,實現利潤12.72億元。

至2005年,共引進外資企業1083家,總產值267.3億元,民營製造業總產值25億元,鎮屬工業0.7億元(當年價,統計范圍為年產值500萬元的規模企業)。2005年工業總產值比1950年增長83.77萬倍。

2011年,全鎮全年實現生產總值約202.54億元,比2010年增長9.6%;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447.19億元,比2010年增長3.2%;各項稅收35.47億元,增長15.6%;鎮級一般預算可支配收入13.43億元,增長18%;社區居民人均純收入25726元,比2010年增長15.9%;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250.5億元,比2010年末增長11.1%,其中城鄉居民儲蓄存款余額160.97億元,比2010年末增長12.1%。



園區建設_陽光塘廈

⑼ 貴州省貴陽市長田工業區都是做什麼的

長田工業區不是在貴陽,在黔南州惠水縣,長田工業園分為A區(醫葯、食品包裝工業區)、B區(高耗能製造工業區)、C區(休閑、娛樂生活區)三個小區,規劃總面積14.8平方公里,建設用地總面積10.9平方公里。擬引進醫葯、食品工業和高科技、環保型企業25—30個,預定目標引進投資總額為15—20個億,目前醫葯工業區已引進貴醫制葯、博愛葯業、博方葯業、南木生物等企業葯品GMP生產線項目。在高耗能工業區,一大批實力雄厚的企業正在洽談入駐。在休閑、娛樂生活區多家生態樂園、農家樂園等項目正在興建。引進項目總投資達2.6億元。園區按「一園四區」進行布局和產業定位,分為長田區、大壩區、大龍區、七里沖區、永紅工業園五個區域,產業定位為食葯品加工、裝備製造、新型建材、精細化工、包裝印刷等五大產業。

⑽ 東莞哪裡工業區最多

東莞市東部工業園,其位於東莞東部常平、企石、橋頭、橫瀝四個鎮區的交匯處。

園區中心位於南方鐵路交通樞紐重鎮——常平,是目前全國唯一設有兩個大型鐵路客運站及鐵路客貨運口岸的鎮區。

(10)三井府田工業園有多少平方擴展閱讀:

東部工業園定位為以現代製造業生產加工為主的工業基地,兼有部分現代製造業的研發功能,同時兼有部分休假度假、文化、教育、娛樂等功能。

從東部工業園的四鎮現狀來看,常平、企石、橋頭、橫瀝四鎮共有人口72.27萬,常平既是東莞東部的支點城市,又是大京九、廣深、廣梅汕三大鐵路交匯的樞紐,經濟總量位居東莞各鎮前列。

橋頭、企石、橫瀝三鎮的經濟基礎則相對較為薄弱。東莞市政府牽頭建立的跨鎮區工業園區,在東莞是個嘗試,也是一個重大突破,最大突破就在於整合鎮區資源,形成一體化的發展態勢。

東莞市委市政府將以東部工業園的興建為龍頭,接受松山湖科技產業園區作為研發高地的輻射,通過產業的集聚提升,以常平為中心帶動東莞東部區域經濟平衡發展。

東部工業園將有效吸納周邊鎮區產業,強化周邊鎮區的城市功能,啟動東莞打造組團式城市的新格局。

初步規劃,園區內的生態綠地將控制在30%,即11平方公里左右,產業用地佔建設用地的總面積45%,即14平方公里左右,在園區內政府將投資興建「四縱六橫」共10條綜合性次幹道。

閱讀全文

與三井府田工業園有多少平方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汽車輪轂怎麼烤黑 瀏覽:657
汽車隱私簾是要哪些組成的 瀏覽:430
如何去除汽車車門下面的膠條 瀏覽:453
小汽車能跑多少公里 瀏覽:493
賓士wis需要什麼配置的電腦 瀏覽:200
奧迪q3與銳際哪個提速快 瀏覽:164
賓士V260喇叭怎麼調節大小 瀏覽:146
16年的進口寶馬x3什麼配置 瀏覽:725
比亞迪電動汽車一次能充多少電 瀏覽:806
汽車用什麼喇叭最好 瀏覽:760
賓士車門升降電機壞了怎麼拆玻璃 瀏覽:447
汽車紐扣可以做什麼 瀏覽:443
一般開奧迪a7的人是什麼身家 瀏覽:722
汽車抽油管插到底殼哪裡 瀏覽:459
美國最早形成的是什麼工業區 瀏覽:296
寶馬電動x5電池是什麼型號 瀏覽:27
汽車拉絲機多少錢一台 瀏覽:342
工業鋰電池能承受多少度高溫 瀏覽:52
工業區哪個店比較好 瀏覽:220
奧迪a61怎麼拆裝左前門 瀏覽: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