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工業生產 > 工業化的基礎有哪些

工業化的基礎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2-08-24 16:14:03

① 社會主義工業化主要是包括哪些方面有什麼作用

社會主義工業化是逐步對農業的發展和手工業的發展以及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發展,要能夠開展規模比較大的,經濟建設,能夠對完成生產資料私有制的社會主義改造的問題,就對第一個五年計劃做出更大的經濟建設,這一改善的作用是能夠建立工業化的初步基礎,為落後的農業國家的轉變,對先進工業國家的進取跨出更大的台階。

總之,發展社會主義工業化對整個國民經濟的發展和對工業化的實現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們就要走通常的工業化道路,這是社會主義建設和工業化建設的指導思想和方針,要能夠為社會主義的發展做出貢獻,要能夠為人民的發展作出貢獻,更要為人民的生活幸福作出更大的貢獻,所以工業化的發展對我們國家來說是非常重要的道路,也是不可能磨滅的,堅持工業化道路是正確的發展道路。

② 在社會主義工業化起步時期,奠定了中國工業化的初步基礎的是什麼

基礎是第一個五年計劃的完成。

第一個五年計劃,簡稱「一五」計劃(1953—1957),是在黨中央的直接領導下,由周恩來、陳雲同志主持制定的,1955年7月經全國人大一屆二次會議審議通過。

至1957年,「一五」計劃超額完成了規定的任務,實現了國民經濟的快速增長,並為我國的工業化奠定了初步基礎。第一個五年計劃的制定與實施標志著系統建設社會主義的開始。

(2)工業化的基礎有哪些擴展閱讀:

完成成就:

1、社會主義改造

生產資料公有制社會主義改造的基本完成,使社會主義經濟成分在國民經濟中佔了絕對的優勢。在國民收入中,1957年同1952年相比,國營經濟所佔比重由19%提高到33%,合作社經濟由1.5%提高到56%,公私合營經濟由0.7%提高到8%,個體經濟則由71.8%降低到3%。

2、基本建設

五年內全國完成投資總額為550億元,其中國家對經濟和文教部門的基本投資總額為493億元,超過原來計劃427.4億元的15.3%。五年新增加固定資產460億元,相當於1952年底全國固定資產原值的1.9倍。

3、工業發展

1957年工農業總產值達到1241億元,比1952年增長67.8%。1957年的國民收入比1952年增長53%。1957年工業總產值超過原計劃21%,比1952年增長128.5%。原定五年計劃工業總產值平均每年增長14.7%,實際達到18%。

1957年手工業總產值比1952年增長83%,平均每年增長12.8%。1957年的鋼產量為535萬噸,比1952年增長近3倍,原煤為1.31億噸,比1952年增長98.596,發電量為193億度,比1952年增長164.4%。

③ 工業化的兩種基本途徑是什麼各有什麼特點

工業化的兩種基本途徑傳統工業化和新型工業化,具體如下:

一、傳統的工業化

傳統的工業化是以大規模機器生產為特徵的工業生產活動向原有的生產方式和狹小的地方市場提出挑戰,特點有:

1、消極方面

伴隨大規模工業化而產生的日益嚴重的大氣、海洋和陸地水體等環境污染,大量土地被佔用,水土流失和沙漠化加劇等,對社會、自然、生態造成巨大破壞,甚至危及人類自身生存,迫使各國對工業化的發展進行某種限制和改造。

2、積極方面

促進了傳統的農業社會向現代化工業社會轉變,農業勞動力大量轉向工業,農村人口大量向城鎮轉移,城鎮人口超過農村人口,社會生產得到極大地提高。

二、新型工業化

所謂新型工業化,就是堅持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信息化,就是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的工業化道路,特點如下:

1、以信息化帶動的、能夠實現跨越式發展的工業化。以科技進步和創新為動力,注重科技進步和勞動者素質的提高,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以質優價廉的商品爭取更大的市場份額。

2、能夠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的工業化。要強調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強調處理好經濟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之間的關系,降低資源消耗,減少環境污染,提供強大的技術支撐,從而大大增強中國的可持續發展能力和經濟後勁。

3、能夠充分發揮人力資源優勢的工業化。

④ 加快和實現國家工業化得基礎和前提是

B 處於工業中心地位的製造業,特別是裝備製造業,是國民經濟持續發展的基礎,是國家工業化、現代化建設的發動機。國民經濟各行業生產技術水平和競爭能力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製造業提供的技術裝備的性能和水平。必須深刻認識到,沒有自己強大的製造業,不用先進的製造業武裝、改造各個產業,提升它們的裝備和生產技術水平,要實現我們國家的工業化和現代化,是不可能的。因此,大力振興製造業特別是裝備製造業,既是改造和提升傳統產業的重要內容,也是加快實現國家工業化、現代化的基礎和前提。

⑤ 實現單一的社會主義經濟和社會主義工業化的初步基礎分別是指什麼事件

主要是指進行三大改造和實行一五計劃,建立社會主義公有制和建立社會主義工業化。

⑥ 新中國工業化奠定基礎的是什麼

第一個五年計劃。
解放初期,我國工業基礎極端落後。1949年工業總產值140億元,工業產品中鋼15.8萬噸,原油12萬噸,原煤3200萬噸,發電量43億度,水泥66萬噸。不僅工業資本存量小,工業生產技術落後,工業結構也不合理:工業總產值中生產資料工業只佔26.2%。

經過三年經濟恢復,1953年新中國開始實施「一五」計劃,並確立了以重工業優先發展為主導的新中國工業化發展的主要方向。

「一五」時期,我國工業總產值年均增長18.4%,其中原煤產量增長98.5%,原油、發電量、鋼、機床產量分別增長1-3倍,全社會勞動生產率平均每年提高6.3%,其中工業勞動生產率提高15.5%,工業企業百元資金實現利稅由1952年的25.4元增加到1957年的34.6元。

據統計,「一五」期間,開工的工業建設項目達1萬多個,其中以156項工程為中心的重點建設,建立了我國社會主義工業化的初步基礎,被譽為新中國工業的奠基石。飛機、汽車、重型和精密機器等一大批基礎工業部門從無到有建立起來。「一五」時期,被公認為新中國前30年發展穩定、投資效益最高的時期。

⑦ 實現國家工業化的主要基礎是社會主義性質的國營經濟

實現國家工業化的主要基礎是社會主義性質的。國家經濟性質的理論基礎就是以國家為基礎,以個人的和集體為輔助的一種。如果你要是違背理念的話,那就會把你淘汰。甚至與社會脫節了。
拓展資料:
工業化(instrialization)通常被定義為工業(特別是其中的製造業)或第二產業產值(或收入)在國民生產總值(或國民收入)中比重不斷上升的過程,以及工業就業人數在總就業人數中比重不斷上升的過程。
工業發展是工業化的顯著特徵之一,但工業化並不能狹隘地僅僅理解為工業發展。因為工業化是現代化的核心內容,是傳統農業社會向現代工業社會轉變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工業發展絕不是孤立進行的,而總是與農業城市化和服務業發展相輔相成。
概述
雖然在馬克思和恩格斯的著作中沒有出現「工業化」這個術語,但這個概念還是顯然存在的。馬克思把「現代工業」、「工廠制度」或「機器體系」跟工場手工業作了區分。現代工業其所以區別於工場手工業,是由於機器起了主要的作用。「只是在工具由人的機體的工具變為機械裝置即工具機的工具以後,發動機才取得了獨立的、完全擺脫人力限制的形式。於是,單個的工具機,就降為機器生產的一個簡單要素了」(《資本論》第1卷,第415頁)
在跟工場手工業進行對比之下,馬克思把機器體系的發展劃分為兩個階段。
在第一個階段里,是「簡單協作」,即僅僅是「同種並同時共同發生作用的工作機」在工廠中的「集結」,它們使用著一個單一的動力來源。
在第二個階段里,是一種「有組織的機器體系」,這時候通過各局部機器之間不斷地交接工作,產品便從一個生產階段傳送到另一個生產階段。當這種有組織的體系臻於完善,並且只需要工人從旁照看就能夠進行整個生產過程的時候,它就成為「自動的機器體系」。

⑧ 建築工業化的基本內容

以工業化的方式重新組織建築業是提高勞動效率、提升建築質量的重要方式,也是我國未來建築業的發展方向。建築工業化的基本內容是:採用先進、適用的技術、工藝和裝備科學合理地組織施工,發展施工專業化,提高機械化水平,減少繁重,復雜的手工勞動和濕作業;發展建築構配件、製品、設備生產並形成適度的規模經營,為建築市場提供各類建築使用的系列化的通用建築構配件和製品;制定統一的建築模數和重要的基礎標准(模數協調、公差與配合、合理建築參數、連接等),合理解決標准化和多樣化的關系,建立和完善產品標准、工藝標准、企業管理標准、工法等,不斷提高建築標准化水平;採用現代管理方法和手段,優化資源配置,實行科學的組織和管理,培育和發展技術市場和信息管理系統,適應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需要。 一、設計和施工的系統性。在實現一項工程的每一個階段,從市場分析到工程交工都必須按計劃進行。
二、施工過程和施工生產的重復性。構配件生產的重復性只有當構配件能夠適用於不同規模的建築、不同使用目的和環境才有可能。構配件如果要進行批量生產就必須具有一種規定的形式,即定型化。
三、建築構配件生產的批量化。沒有任何一種確定的工業化結構能夠適用於所有的建築營造需求,因此,建築工業化必須提供一系列能夠組成各種不同建築類型的構配件。 傳統建築生產方式,是將設計與建造環節分開,設計環節僅從目標建築體及結構的設計角度出發,而後將所需建材運送至目的地,進行露天施工,完工交底驗收的方式;而建築工業化生產方式,是設計施工一體化的生產方式,標准化的設計,至構配件的工廠化生產,再進行現場裝配的過程。
根據對比可以發現傳統方式中設計與建造分離,設計階段完成藍圖、擴初至施工圖交底即目標完成,實際建造過程中的施工規范、施工技術等均不在設計方案之列。建築工業化顛覆傳統建築生產方式,最大特點是體現全生命周期的理念,將設計施工環節一體化,設計環節成為關鍵,該環節不僅是設計藍圖至施工圖的過程,而需要將構配件標准、建造階段的配套技術、建造規范等都納入設計方案中,從而設計方案作為構配件生產標准及施工裝配的指導文件。除此之外,PC構件生產工藝也是關鍵,在PC構件生產過程中需要考慮到諸如模具設計及安裝、混凝土配比等因素。與傳統建築生產方式相比,建築工業化具有不可比擬的優勢。
提升工程建設效率。建築工業化採取設計施工一體化生產方式,從建築方案的設計開始,建築物的設計就遵循一定的標准,如建築物及其構配件的標准化與材料的定型化等,為大規模重復製造與施工,打下基礎。遵循工藝設計及深化設計 標准,構配件可以實現工廠化的批量生產,及後續短暫的現場裝配過程,建造過程大部分時間是在工廠採用機械化手段、一定技術工人操作完成。
與傳統的現場混凝土澆築、缺乏培訓的低素質勞務工人手工作業對比,建築工業化將極大提升工程的建設效率。據資料顯示,發達經濟體預制裝配建造方式與現場手工方式相比節約工期可達30%以上。 建築工業化,首先應從設計開始,從結構入手,建立新型結構體系,包括鋼結構體系、預制裝配式結構體系,要讓大部分的建築構件,包括成品、半成品,實行工廠化作業。一是要建立新型結構體系,減少施工現場作業。多層建築應由傳統的磚混結構向預制框架結構發展;高層及小高層建築應由框架向剪力牆或鋼結構方向發展;施工上應從現場澆築向預制構件、裝配式方向發展;建築構件、成品、半成品以後場化、工廠化生產製作為主。二是要加快施工新技術的研發力度,主要是在模板、支撐及腳手架施工方向有所創新,減少施工現場的濕作業。在清水混凝土施工、新型模板支撐和懸挑腳手架有所突破;在新型圍護結構體繫上,大力發展和應用新型牆體材料。三是要加快「四新」成果的推廣應用力度,減少施工現場手工操作。在積極推廣建設部十項新技術的基礎上,加快這十項新技術的轉化和提升力度,其中包括提高部品件的裝配化、施工的機械化能力。
在新型結構體系中,應盡快推廣建設鋼結構建築,應用預制混凝土裝配式結構建築,研發復合木結構建築。在我國,進行鋼結構建設的時機已比較成熟,我國已連續8年世界鋼產量第一,一批鋼結構建築已陸續建成,相應的設計標准、施工質量驗收規范已出台;同時,鋼結構以其施工速度快、抗震性能好、結構安全度高等特點,在建築中應用的優勢日顯突出;鋼結構使用面積比鋼筋混凝土結構增加面積4%以上,工期大大縮短;在工程建設中採用鋼結構技術有利於建築工業化生產,促進冶金、建材、裝飾等行業的發展,促進防火、防腐、保溫、牆材和整體廚衛產品與技術的提高,況且鋼結構可以回收,再利用,節能、環保,符合國民經濟可持續發展的要求。
預制裝配式結構應積極提倡。基本上所有的混凝土結構都是現場澆築的,不僅污染環境,製造雜訊,還增加了工人的勞動強度,又難以保證工程質量。南京大地建築公司從法國引進的預制裝配式結構體系(簡稱「世構體系」),是採用預制鋼筋混凝土柱,預制預應力混凝土梁、板,通過鋼筋混凝土後澆部分將梁、板、柱及節點連成整體的框架結構體系。具有減少構件截面,減輕結構自重,便於工廠化作業、施工速度快等優點,是替代磚混結構的一種新型多層裝配式結構體系。該結構體系已在南京多個工程中應用,效果明顯。
復合木結構應盡快研發。復合木結構不僅適用於大跨度的建築中,還可適用於廣大村鎮建築和二至三層的別墅中。應該說,與混凝土結構不同,復合木結構作為今後新型結構形式之一,極具有人性化和環保的特點。針對楊樹快速生長和再生的特點,應著力開發楊樹木材的深加工技術,包括木材的處理、復合、成型等,製作成建築用的柱、梁、板等構件,並使其具有防蟲、防火、易組合的能力。大量使用復合木結構,可減少對鋼材、水泥、石子等建材的需求,這對資源是一種保護;同時,也為廣大種植楊樹的農民提供了一個優越的市場,不僅提升了楊樹的使用價值,而且還為廣大農民脫貧致富尋找到一個新途徑。可謂是一舉多得。可以預見,復合木結構的潛在能量將隨著技術的成熟日益顯現出來,必將會對我國的建築業帶來一場革命。

⑨ 日本大規模工業化的經濟基礎是什麼

日本在現代大規模工業化的基礎來源於美國在朝鮮戰爭中的巨額軍事援助以及軍事采購,還有就是由於日美安保條約導致日本沒有安全顧慮,國家安全不是重要目標;第三,日本國民教育很發達,勞動力素質、科研實力極為強大,擁有世界級的生產能力和研發能力。如果說近代的話,即明治維新後的工業化,主要是因為政府政策的扶持,和壟斷資本主義的重要作用,還有一點就是甲午戰爭日本獲得的2.3憶賠款可以說是為日本近代化之路,提供了最重要的資金支持。

閱讀全文

與工業化的基礎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武漢哪裡有修寶馬525電子方向機的 瀏覽:635
汽車什麼坐墊好 瀏覽:624
汽車打蠟什麼天氣好 瀏覽:336
汽車冷凝在什麼位置 瀏覽:339
幫電寶怎麼幫賓士車搭電 瀏覽:948
如何買奧迪tt便宜 瀏覽:930
汽車油泵損壞怎麼解決 瀏覽:218
常州工業區有什麼工廠 瀏覽:284
汽車什麼座 瀏覽:596
汽車都有哪些最高限速 瀏覽:836
寶馬車用哪個玻璃水 瀏覽:550
什麼是第一工業第二工業 瀏覽:439
汽車輪轂怎麼烤黑 瀏覽:659
汽車隱私簾是要哪些組成的 瀏覽:432
如何去除汽車車門下面的膠條 瀏覽:455
小汽車能跑多少公里 瀏覽:495
賓士wis需要什麼配置的電腦 瀏覽:202
奧迪q3與銳際哪個提速快 瀏覽:166
賓士V260喇叭怎麼調節大小 瀏覽:146
16年的進口寶馬x3什麼配置 瀏覽: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