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工業生產 > 應城市有多少工業園

應城市有多少工業園

發布時間:2022-08-24 01:32:49

A. 武漢市6大工業園是哪幾家

武漢7個市級都市工業園包括:1 硚口漢正街
2 江岸堤角
3 漢陽黃金口
4 武昌白沙洲
5 青山工人村
6 江漢現代
7 洪山左嶺

B. 荊州市一共有哪幾個工業園,分別分布在哪裡,每個工業園重點是什麼行業

荊州區的九陽業園、學學堂洲工業園、城南紡織工業園、拍馬工業園和川店紫荊工業小區、太湖工業小園的「四園兩區,沙市區的開發區,關沮工業園,江陵的江陵工業園,下面縣市的就不知道了荊州市一共有哪幾個工業園,分別分布在哪裡,每個工業園重點是什麼行業?

C. 武漢一共有幾個工業園 每個工業園的基本情況是什麼 請幫忙做個介紹 資料越詳細越好呢

7個市級都市工業園包括硚口漢正街、江岸堤角、漢陽黃金口、武昌白沙洲、青山工人村、江漢現代、洪山左嶺7個園區。2004年至2006年,其工業總值從41.72億元增至204.22億元,均產值達到10.1億元/平方公里;稅收從1.92億元增至11.27億元;就業崗位從7460個增至67249個。

都市型工業屬於勞動密集型、技術密集型、研究開發型和輕加工型企業。目前,武漢7個都市工業園的企業大多以加工製造為主,創意、設計、研發等產業也開始起步。

按規劃,「十一五」期間都市工業園工業產值將過1000億元,成為武漢市五大經濟板塊之一。

在為都市工業園擴容的同時,武漢市明確了各園區產業定位,以避免重復競爭。漢正街園區以機電產業為主,堤角園區以創意產業為主,黃金口園區以食品業為主,白沙洲園區以船舶製造加工業為主,工人村園區以鋼鐵產業為主,現代園區以光機電產業為主,左嶺園區以化工產業為主。

武漢做同軸射頻連接器的公司:
1、武漢華邁科技有限公司,位於武漢中國.光谷,是武漢東湖開發區注冊的一家生產製造型的高新技術企業。027-87490031
2、武漢中光連接器有限公司,武漢市白沙洲都市工業園·武漢市武昌區白沙洲堤東街70號 027-88113977 027-88115360
3、武漢利豐科技有限公司 ,中國.武漢.東湖高新開發區光谷創業街 027-87451870

D. 湖北應城發展怎樣,人口多少,經濟情況好不好

應城市位於湖北省中部偏東,地處江漢平原與鄂中丘陵過渡地帶,江漢平原北部,東以漳水和氵員水與雲夢縣為界,東北與安陸市毗鄰,西與天門、京山兩市接壤,南與漢川市為鄰,東西寬43公里,南北長45公里,跨東徑113° 19′至113° 45′,北緯30 °43′至31° 08′,中心城區東距武漢90公里。南及江漢漢宜公路穿境而過,漢丹、長荊鐵路橫貫東西,處在武漢、襄樊、荊州、宜昌大三角經濟區的中心,水陸交通便利,地理位置優越。境內地形為丘陵、崗地、平原與河湖相間,海拔高程25—110米,其中大部分海拔高程為41—80米,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年平均溫度15.8℃。全市現轄5個街道辦事處、10個鎮、1個良種場417個村,3246個村民小組,總戶數15.99萬戶,1個省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總人口67萬,漢族佔99%以上,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為595人。國土面積1103平方公里,耕地57.2萬畝。應城物華天寶,資源富集,素有「膏都鹽海」之稱,是一座新興的工礦城市。石膏、岩鹽、溫泉並稱「應城三寶」,名揚四海。石膏儲量達13億噸,已有400多年的開采歷史。纖維石膏儲量、品位居全國之冠,一級品纖維石膏佔全國儲量的82%以上,被譽為「亞洲纖維石膏王國」,岩鹽儲量大、品位高、埋藏淺、易開采;。岩鹽儲量280億噸,品位高,埋藏淺,易開采。湯池溫泉為全省五大高溫溫泉之一,地熱能儲量大、水溫高、水質好,常年水溫70 ℃以上,且富含鈣、鎂、鉀等20多種礦物質,適於發展旅遊、醫療、科研和特種養殖業,是旅遊度假、休閑療養勝地。應城境內地勢平坦,河湖密布,物產豐饒,亦有「魚米之鄉」美譽。應城是全國優質米生產基地、商品糧大縣(市),也是國家重點農業綜合開發區之一。
應城歷史悠久,人文薈萃,是古蒲騷故地,以「因地處要沖,應置城為守」而得名。自公元454年(南朝宋孝武帝孝建元年)始置縣,門板灣、四龍河等新時器時代遺址的發掘出土,展示了應城5000多年的悠久文化歷史;在出土的大量文物中,有遠古時代的動、植物化石、象乳齒化石,新石器時代的石斧、陶輪,商代的青銅器,周代的銅鼎、銅戈以及戰國時期的銅劍、玉器等;西河古渡、宋代孔廟、玉女溫泉、義馬文峰,更是應城古老文明的歷史見證。在這塊古老的土地上,唐代大詩人李白留下了「神女歿幽境,湯池流大川」的佳句。李白、歐陽修等歷史文化名人,在此留下不少膾炙人口的名篇佳句;劉少奇、彭德懷、賀龍、陶鑄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曾先後在這塊革命的熱土上印下了光輝的足跡。
建國以來,尤其是1986年經國務院批准應城撤縣建市以來,應城人民憑籍悠久的歷史文化,利用豐富的自然資源,堅持以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為動力,揚長避短,搶抓機遇,主攻特色,扎實奮斗,取得了兩個文明建設的豐碩成果。近年來,應城市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五大精神,堅持以加快發展為主題,以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為主線,以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科技創新為動力,腳踏實地,埋頭苦幹,發揮優勢,突出特色,保持了全市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綜合經濟實力不斷增強,1999年和2000年,全市經濟綜合實力連續兩年位居全省「十強」縣(市),2000年,經濟效益目標考核進入全省「十強」行列。2001年,全市實現國內生產總值68.1億元,財政收入30172萬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3.6億元。。應城工業依託豐富的礦藏資源,形成以鹽業化工、機械製造、石膏建材、食品飼料、紡織塑料五大支柱產業為主的特色工業經濟體系,建成全國最大的聯鹼生產、石膏開采加工和摩托車零部件生產基地,也是全省最大的鹽業化工和摩托車生產基地。 培植出「金鷹」摩托、「華中」系列啤酒、「白玉」面條、「義馬河」黃灘醬油、「玉蘭」膏粉、「熊貓」、「牡丹」碘鹽等一批暢銷海內外的名牌產品,建成全國最大的純鹼和摩托車零部件生產基地;農業結構調整步伐加快,集約化水平提高,以豪豐大米、三結豆皮、白湖蓮藕、人和荸薺等為代表的特色農副產品生產規模和市場覆蓋面不斷擴大;改革開放成效顯著,招商引進勢頭強勁,三資企業、民營經濟蓬勃發展,非公有制經濟在國民經濟中的份額穩步提高,發展後勁持續增強;基礎設施條件明顯改善,城市功能日益增強,城鄉一體化建設初具規模,城鄉面貌煥然一新。農業以生產糧食、棉花、油料、禽蛋、生豬、水產品為主,是全國商品糧生產基地和江漢平原農業綜合開發重點市之一。

E. 武漢周邊城市有哪些工業園

黃岡:黃梅經濟開發區大勝關山工業園 、英山經濟開發區 、麻城經濟開發區 、麻城市黃金橋工業園區、湖北團風經濟開發區、黃州工業園禹王工業區、浠水縣散花工業園、浠水縣洪山工業園 、浠水縣荷花湖工業園、紅安經濟技術開發區、羅田經濟開發區;

孝感:城南(毛陳鎮) 南大工業園、 城東(大會) 高新技術開發區、孝天工業園區 、城西(六合) 六合工業園、 長青工業園、共青工業園、小南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工業園;

天門:天門工業園、天門仙北工業園、天門(蘇州)紡織工業園;

黃石:黃石市海洲工業園、黃石港區貝通科技工業園、黃石新港(物流)工業園、黃石市英達公司工業園、羅強工業園、金橋工業園、美島工業園、東貝工業園、崇仁工業園、城西北工業園、東楚傳媒文化產業園、遠大醫葯富池工業園。

F. 孝感市有幾個工業區

大的一共六個:溫州工業園、孝天工業園、永安工業園,長興工業園、臨空經濟工業區,航天產業園。

G. 孝感市產業集群目前的發展情況(2011-2013年的),有誰知道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資料顯示去年8月,孝感高新區成為湖北第4個國家級高新區。為了輻射帶動區域發展,該區確立了「一區四園」發展模式,將孝南區、應城市和雲夢縣的經濟技術開發區一並納入,突出特色、錯位發展??高新區園區以光電子信息、高端裝備製造、特種汽車和生物醫葯四大產業集群為支柱;孝南區延長拉伸紙品產業鏈,占據了全國生活類紙品市場6%以上份額,「華中紙都」雛形初具;應城市打造全國鹽化產業基地、華中能源儲備中轉基地;雲夢縣打造「百億鹽化產業」、「百億食品產業」和鄂北物流中心。
孝感市委書記陶宏說,產業龍頭是高新區帶動經濟社會發展和輻射鄂東北的核心引擎。
據孝感市委常委、高新區工委書記孫兵介紹,多年來,孝感堅持把接受輻射、承接產業轉移作為融入武漢城市圈的著力點,持續實踐「五個雙在」,即研發、設計、銷售在武漢,生產在孝感;上游(產品)在武漢,配套在孝感;成果(科研)在武漢,轉化在孝感等。
借武漢產業轉移之東風,華工科技孝感電子產業園、武漢光谷孝感產業園、武漢汽車零部件孝感產業園、同濟科技園、漢正街商貿工業園等一大批「漢」字型大小產業園在孝感高新區落地開花,漢孝經濟一體化、空間同城化進程全面提速,累計引進武漢城市圈項目1700多個,到位資金近500億元,進一步夯實了孝感的產業基礎。
作為武漢城市圈副中心城市,孝感也共享著武漢的產業資源。孝感高新區擁有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和國際科技合作基地、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國家軍民結合產業化示範基地等3個國家級基地,是我國軍工企業的聚集地和武漢城市圈智力最密集地區之一。「藉助這些智力優勢,孝感高新區不斷提升區域自主創新能力,成為帶動區域經濟結構調整和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強大引擎。」
借智佔先,孝感高新區與華中科技大學、華中農業大學、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武漢理工大學等多所高校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建起了大禹電氣院士專家工作站等8個院士工作站,公共技術服務平台19個、研發機構35個,委託技術攻關160多項,一大批科研成果實現了產業化,已形成高端裝備製造、光電子信息、特種汽車及零部件三大高新技術產業集群。
高端裝備製造業研發和生產能力強大。以三江航天集團為主體,匯集了偉翔數控、九州數控、松林國際等40多家科技型中小企業,年工業總產值148億元,精密機械加工能力達國內先進水平。
光電子信息產業集群納入湖北省重點產業集群。自主研發的激光產品、光電子器件等產品,在用戶市場和業內已形成區域品牌。高精度光學測量儀器佔全國市場的70%;通信用微型放電管佔全國市場的65%,銷量全國第一。
汽車及零部件產業以「特」見長。高新區匯集了三江重工、萬山特種車、三江瓦力特3傢具有整車裝備能力的企業和50多家零部件企業,330噸重型礦山裝載車輛填補國內空白。
晉升「國家級」1年來,孝感高新區迸發出巨大的活力。今年1月至7月,主園區完成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108億元,同比增長20%;固定資產投資57.8億元,同比增長36%;今年以來共有37個項目開工建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個數由43家增加到55家,高新技術企業由19家增加到29家。

H. 應城市化工鎮附近還有其他工業區嗎

東城工業園

I. 應城的經濟

全市國民經濟繼續保持兩位數增長。初步核算,2013年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01.52億元,剔除物價因素影響實際增長10.8%(下同)。其中,第一產業實現增加值38.89億元,增長4.6%;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113.98億元,增長12.1%;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48.65億元,增長12.8%。三次產業比重為19.3:56.6:24.1,與上年相比,一產業下降1.3個百分點,二產業上升1.2個百分點,三產業上升0.1個百分點。
實現內聯引資88.25億元,增長19.1%;引進外資3720萬美元,增長15.5%。實施建設項目492個,其中新開工項目445個,新開工項目中3000萬元以上項目154個,增長123.2%。在建項目中,過億元建設項目42個,比上年增長40%。 全市實現農林牧漁業現價總產值70.7億元,按可比價計算比上年增長4.0%(下同),其中農業產值29.50億元,增長1.6%;林業產值0.62億元,下降10.1%;牧業產值27.29億元,增長2.9%;漁業產值15.03億元,增長12.75%;農林牧漁服務業產值0.74萬元,增長1.4%。
年末常用耕地面積57.31萬畝,農作物播種面積145.23萬畝。全年糧食產量36.2萬噸,增長2.5%;棉花產量0.43萬噸,下降18.9%;油料產量3.37萬噸,增長13.1%;蔬菜產量54.86萬噸,水果產量1.82萬噸,分別下降0.9%和增長15.2%。
人工造林面積4.08萬畝,育苗面積0.34萬畝,成林撫育面積3.07萬畝。茶葉產量486噸,增長11.5%。
牲豬存欄47.86萬頭,出欄48.13萬頭,分別增長5.4%和2.4%;大牲畜存欄3.53萬頭,減少9.9%;家禽出籠1976.4萬只,增長3.3%;畜禽肉產量7.61萬噸,禽蛋產量11.35萬噸,分別增長8.1%和9.0%。
淡水養殖面積19.36萬畝,增長4.1%。水產品產量6.68萬噸,增長3.7%,其中淡水養殖產量6.12萬噸,增長4.8%。農用塑料薄膜使用量239噸,與上年持平;農用化肥施用量12.38萬噸,下降2.8%;農葯使用量529噸,下降0.2%;農用柴油使用量10001噸,增長12.5%。 工業經濟持速增長。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達到183家,比上年新增17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增加值122.1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增長14.7%;完成現價工業總產值479.5億元,增長19.7%,其中駐應中省屬工業企業實現總產值23.8億元,下降18.4%;市直工業實現總產值46.5億元,增長16.3%;辦事處和鎮辦工業實現總產值386.31億元,增長25.4%;開發區工業實現總產值22.8億元,下降5.1%,辦事處工業、鎮辦工業和開發區工業依然是支撐和拉動全市工業增長的主要力量。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電力消耗22.45億千瓦時,下降6.7%,萬元GDP能耗降低率超過5%。
規模以上工業主要產品產量: 產品名稱 單位 2013年 2012年 纖維石膏 萬噸 63.2 65.1 純鹼 萬噸 132.2 137.6 燒鹼 萬噸 2.9 2.86 氯化銨 萬噸 133.3 75.9 原鹽 萬噸 333.9 304.17 葯用瓶塞 億只 30 36 膏粉 萬噸 88.23 87.36 飲料酒 千升 24560 33016 水泥 萬噸 105 133.81 復混肥 萬噸 70.09 51.6 制衣 萬件 896.75 638.38 棉紗 噸 7497 9820 面條 噸 6679 6613 包裝袋 萬噸 7.87 7.65 大米 萬噸 56.3 36.57 服裝 萬件 896.75 638.38 食物油 噸 10063 11386.5 飼料 噸 37223.3 22618 機床 台 103 69 工業企業效益繼續提升。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盈利額過百萬元以上企業達到153家,占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的83.6%。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達到350.4%。 指標名稱 單位 實績 比上年 工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 % 350.41 22.14 總資產貢獻率 % 19.11 1.85 成本費用利潤率 % 4.11 -0.25 資本保值增值率 % 105.61 2.84 全員勞動生產率 元/人 364534 23259.02 流動資產周轉率 次 3.93 0.54 資產負債率 % 59.52 0.61 產品銷售率 % 98.92 -1.41 工礦企業安全事故死亡0人,財產損失額0元。
質量興市,成果突出。2013年全市「湖北名牌產品」新增4個,復評1個;制定了《2013年質量振興工作計劃》,發放質量興企績效評價指南110份;全面履職、惠企惠民,免費為市民檢修家用血壓計62台,免費檢定市場公平秤196台,全年共完成檢定業務3490台(件),檢定合格率達98%,強檢覆蓋率100%;推廣服務標准化和農業標准化,4家被納入湖北省首批服務標准化試點單位,「應城糯米」成為應城市第一個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完成企業標准制訂、修訂21個,標准備案58個,標准注冊登記、年審82家,採用國家標准2家;計量合格確認1家;新辦理、換證、年檢、變更組織機構代碼1659家;新增商品條碼系統成員6家,辦理商品條碼續展注冊13家。狠抓重點產品執法打假和區域整治,共辦理各類行政執法案件26起,為企業(用戶、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42萬元,立案查處近百萬元的假冒偽劣產品,搗毀制假窩點1個;強化特種設備、食品質量和產品質量監管,對111家食品生產加工企業和231家特種設備使用單位在用特種設備3389台(套)進行重點巡查監管;督促企業自查備案196家,企業自查備案率100%;發現一般安全隱患28起,整改28起,整改率100%。 固定資產投資較快增長。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83.25億元,增長32%。50個重大項目預計完成投資140億元,佔全市固定資產投資總額的77%。在全部固定資產投資中,城鎮500萬元以上項目完成投資143.35億元,增長35.7%。農村500萬元以上項目完成投資26.49億元,農村私人完成投資6.9億元,分別增長14.2%和6.2%,房地產開發項目完成投資6.5億元,下降85.7%。
建築市場秩序好轉。嚴格市場准入,企業登記備案率100%,工程施工合同備案率100%,新建工程報建率100%,施工圖審查合格率100%,新建項目設計階段和施工階段節能達標率100%,推廣應用綠色建築項目1個(礦山公園博物館)。加強工程質量監管,工程監管率100%,查處整改率100%,驗收竣工項目合格率100%,竣工備案率90%,質量水平整體提升,創省「楚天杯」優質工程1項、孝感市優質工程2項。 交通建設投資快速增長,運輸能力大幅提升。完成交通投資1.65億元,比上年增長37.5%,實施了八湯線西十村至聯豐村段改造工程、雷(灣)潘(集)線改造工程,危橋改造6座,包括雷新線三台湖二橋、應雲線新顏橋、楊田線崗上橋、短港橋、雷潘線吳河橋、長江埠花子橋;完成八湯線路「刷黑」工程19公里、雲長線漢宜線路肩硬化工程全長12公里、大西線王井至鹽礦立交橋段改造、長江賽孚工業園兩條連接線道路及橋梁建設工程、中節能應城光伏太陽能項目道路工程、同村公路建設計劃60公里、漢宜線14.3公里大修工程。進一步提高運輸服務質量,新開通7路公交並投入10台運營,延伸3路公交;更新客車6台,新增貨車184台,營運客車、危險品貨車的車輛等級評定率達到100%。完成客運量1435萬人次,客運周轉量66913萬人公里;貨運量695萬噸,貨運周轉量58830.14萬噸公里;完成裝卸量876萬噸。
郵政服務業快速發展。完成業務總收入4400萬元,郵政儲蓄余額突破24億元;代理儲蓄業務收入3000萬元,增長18.7%;代理保險業務保費188萬元,實現函件收入220萬元。分銷業務收入110萬元,增長10%,郵政代辦點覆蓋率達90%以上。 通信行業實現穩步升級。完成經營收入5131萬元,累計新增移動用戶26656戶,網上用戶達到48412戶,新增寬頻用戶7663戶,網上用戶達到40370戶,新增固話321戶,網上用戶達到64634戶。完成固定資產投資610.64萬,新增寬頻埠8364線,部分新建小區實現光纖到戶全覆蓋,成功改造老城區寬頻網路,實現所有行政村通寬頻目標;新建2處3G基站,實現3G網路覆蓋全市各鄉鎮、行政村。
電網基礎建設全面推進。加快推進35千伏田店、湯池輸變電工程建設;做好220千伏長江、35千伏義和輸變電工程各項前期工作。累計完成售電量9.75億千瓦時,同比增長22.3%;累計實現售電均價585.55元/千千瓦時,同比下降4.69元/千千瓦時;累計完成線損率3.9%,同比下降1.74個百分點;實現內部概念利潤1.14億元,同比增長39.78%;電費回收率100%。 市場銷售平穩較快增長。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96.49億元,增長13.4%,其中批發業完成17.96億元,零售業完成67.79億元,住宿和餐飲業完成10.75億元,分別增長7.4%、15.6%和10.5%,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進一步提高。
旅遊業蓬勃發展。新增旅遊接待飯店5家、星級農家樂13家。累計接待遊客183.5萬人次,實現旅遊綜合收入12.26億元,比上年分別增長22.2%和20.7%。旅遊宣傳形式多樣,項目建設進展順利,應城國家礦山公園項目完成主體工程,進入裝修招標階段;八湯線旅遊公路改造,形成一線串珠的旅遊格局;湯池溫泉運動拓展中心順利建成,規模賓館相繼開業,農家樂產業規模進一步擴大,白楊美食一條街完成美化工作。
外貿出口持續增長。完成各類產(商)品出口創匯7706.3萬美元,增長25.2%。 財政收入穩定增長。完成財政總收入17.29億元,增長26.9%;完成稅收收入12.82億元,增長27.9%;完成地方一般預算收入12.00億元,增長26.2%,各項稅收佔地方一般預算收入比重達到62.7%。
信貸總量保持合理適度增長。各類金融機構存款余額176.07億元,增長18.3%,其中居民儲蓄存款余額128.73億元,增長18.4%;發放各項貸款77.97億元,增長14.6%。
保險機構完成各類保費收入8419.9萬元,降低15.8%;其中財產險完成4239萬元,增長20.6%;人壽險完成4180.9萬元,降低61.9%。支付各類賠款3933.5萬元,賠付率46.7%。

閱讀全文

與應城市有多少工業園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航工業的產品有哪些 瀏覽:702
我的世界龍研能量塔怎麼轉換工業 瀏覽:467
汽車換水泵流出的是什麼 瀏覽:703
世界工業強國是哪個 瀏覽:243
寶馬1系三廂什麼時候出新款 瀏覽:528
有傳祺汽車嗎落地價多少錢 瀏覽:582
30厘米的汽車鈑金維修要多少錢 瀏覽:821
福克斯汽車二保多少錢 瀏覽:97
開民族工業的先河是什麼 瀏覽:34
工業上用什麼方法制備粗鉛 瀏覽:63
賓士精靈怎麼拆進氣歧管 瀏覽:908
別克汽車音響如何升級 瀏覽:3
奧迪改隔音玻璃多少錢 瀏覽:396
武漢哪裡有修寶馬525電子方向機的 瀏覽:635
汽車什麼坐墊好 瀏覽:627
汽車打蠟什麼天氣好 瀏覽:338
汽車冷凝在什麼位置 瀏覽:341
幫電寶怎麼幫賓士車搭電 瀏覽:950
如何買奧迪tt便宜 瀏覽:932
汽車油泵損壞怎麼解決 瀏覽: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