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工業生產 > 余江區工業新城規劃圖在哪裡

余江區工業新城規劃圖在哪裡

發布時間:2022-08-23 04:52:27

Ⅰ 哈南工業新城屬於哪個區

工業新城總規劃面積462平方公里,包括經開區哈平路集中區、平房區全部和南崗、香坊、阿城、雙城、五常等部分區域。
哈南工業新城(以下簡稱「新城」)是哈爾濱市 「北躍、南拓、中興、強縣」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產業定位為打造國家重要的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區,以航空、汽車為主的國家重要交通運輸設備製造基地;以核電、風電為主的國家重要新型裝備製造基地;以鋁鎂合金、航空復合材料為主的國家知名材料產業基地;以農產品加工、生物制葯為主的省內著名食品醫葯產業基地;以汽車、電子、軟體、服務外包為主的省內重要電子信息產業基地;以現代物流、信息服務、動漫創意為主的省內最大現代服務業產業基地。哈南工業新城空間定位為東北亞物流的公路和空中節點、哈爾濱市副中心、哈爾濱南部門戶。同時,「新城」還將建設滿族風情、動漫影視和現代娛樂等產業。

Ⅱ 我想知道未來幾年廣州-梅州產業轉移的規劃 具體點!

廣州(梅州)產業轉移工業園,是由省「雙轉移」政策催生、穗梅兩市合作共建的,也是全省首個兩次競得省產業轉移競爭性扶持資金共10億元的示範園。

園區規劃為梅州次中心城市,位於梅州市區西南部30公里,地處梅州市區、梅縣、興寧、五華、豐順5個城區的幾何中心位置,緊鄰畲江中心鎮鎮區;梅揭、興畲兩條高速公路及廣梅汕、梅坎兩條鐵路在園區交匯,206國道穿園而過,距梅縣機場和在建的潮汕國際機場約30分鍾和50分鍾車程。

園區參照廣州科學城的規劃理念,結合梅州「推動綠色崛起,實現科學發展」戰略,以「生態園區、工業新城」的發展定位進行高標准規劃。工業新城總體規劃面積約47.73平方公里,由生態園區、畲江中心鎮和生態保留區3部分組成。其中,生態園區規劃面積約22.37平方公里,是工業新城的核心區。

圍繞全省實施《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結合梅州自身的產業基礎,確立了汽車零部件及配件製造業,通信、電子設備製造業,電氣機械製造業,金屬製品製造業等4個主導產業,其中重點發展汽車零部件及配件和通信電子設備製造業2個主導產業。

園區開發的理念是「融山、諧水、建園、造城」,強調在保育原生態的基礎上進行建設。

園區建設的思路是「統一規劃、分步實施、梯度推進、協調發展」,整個園區分3期建設:在2009年底前完成首期4.03平方公里開發;2011年完成二期約14平方公里的開發;再用3-5年的時間完成餘下區域的開發。

為加快園區開發建設,梅州市委、市政府專門制訂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規定投資廣州(梅州)產業轉移園,工業用地按最低限價掛牌出讓,並可享受下列優惠:一是對按合同約定並在2011年底竣工驗收的兩層以上的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廠房及倉庫,給予每平方米200元獎勵;層高7米以上的鋼結構廠房及倉庫,給予每平方米100元獎勵;二是對年納稅在50萬元以上的企業,給予相應的財政扶持;三是租賃園區標准廠房的,在2011年底前月租金每平方米1元;四是實行水、電費優惠;五是實行養老保險費補貼;六是對進園企業實行零收費;七是成立擔保公司為進園企業提供融資服務;八是為職工提供免費交通服務等生活便利。

目前,首期開發已初具規模,二期開發正抓緊准備,明年初即可啟動。現有進園企業61家,合同投資總額30.05億元,其中投產企業19家,合同投資總額8.32億元,吸納用工1750多人。

整個園區全面建成、入園企業全部達產後,可以實現工業產值613億元、稅收61億元以上,在工業發展上再造一個梅州工業,在城市發展上再造一座15萬人口的宜居宜業的工業新城。

Ⅲ 李松_129工業區要拆遷嗎

目前沒有發布關於李松_129工業區要拆遷的通知。
深圳市光明新區公明辦事處李松_第一工業區129號工業園位於廣東省深圳市光明區,深圳市光明區公明鎮志康路36號b區6棟1樓。到2022年,沒有關於其區域要拆遷的公告。
李松_第一工業區前瞻產業研究院20年持續聚焦全國細分產業研究、產業規劃、產業園區規劃、產業地產規劃、特色小鎮規劃、產業新城規劃及產業園區招商引資等,助力地方產業發展,促進產城融合。

Ⅳ 江西鷹潭旅遊必去十大景點

1、鷹潭龍虎山

龍虎山龍虎山位於江西省鷹潭市西南20公里處貴溪市境內,是道教正一派的祖庭。東漢中葉,正一道創始人張陵曾在此煉丹,傳說「丹成而龍虎現,山因得名」。據道教典籍記載,張陵第四代孫張盛在三國或西晉時已赴龍虎山定居,此後張天師後裔世居龍虎山,至今承襲六十三代,歷經一千九百多年。

Ⅳ 鄱陽湖生態經濟區的發展規劃


江西在新型工業化的進程中,著力建設「三個基地、一個典範」——將鄱陽湖生態經濟區打造成為中國乃至世界有重要影響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重要成長基地、重要的先進製造業生產基地、獨具特色和極具優勢的資源型產業重要加工基地,走出一條經濟快速發展、資源高效利用、環境有效保護的可持續發展道路。
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建設規劃近期為2009年至2015年,遠期展望到2020年。2009年—2015年的任務是創新體制機制,夯實發展基礎,壯大生態經濟實力,初步形成富裕的生態與經濟協調發展新模式。
近期規劃
到2015年實現區域生態環境質量繼續位居全國前列,率先構建生態產業體系,生態文明建設處於全國領先水平,實現經濟的高速發展,達到富裕的現代化水平,努力打造輻射中東部的中國經濟重要增長極。
鄱陽湖區規劃范圍內38個縣(市、區)將努力實現以下目標: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年均增長20%,達到4500億元,佔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60%;主營業務收入年均增長30%,達到22750億元,佔全省規模以上工業主營業務收入的65%;利稅年均增長30%,達到2100億元,佔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利稅的60%。新興產業和高新技術產業占區內工業經濟總量50%左右。力爭10個優勢產業主營業務收入過千億元。39個工業園區主營業務收入達到16000億元,80%以上的工業園區建成省級或國家級生態工業園區。
中長期規劃
到2020年實現地區構建保障有力的生態安全體系,形成先進高效的生態產業集群,建設世界級生態宜居、經濟發達的新型城市群,打造中部崛起的象徵,中國現代化的縮影標志性區域。為到2025年前後基本實現高等現代化打下良好基礎。 光電產業基地:以南昌、九江為中心,重點建設硅襯底發光二極體(LED)晶元及器件項目、LED照明光源項目、高亮度LED顯示屏項目、LED背光源項目、有機發光器件(OLED)項目、計算機等終端電子產品項目、第三代移動通信產品研發及產業化項目。
新能源產業基地:以南昌、九江為中心,重點發展高性能且資源高效利用的高純硅材料、太陽能電池組件與發電系統、兆瓦級以上風電設備和螺桿膨脹發電機組等項目。
生物產業基地:以南昌、九江、宜春樟樹為中心,依託南昌生物產業國家高技術產業基地和樟樹中葯產業傳統優勢,重點推進中葯現代化,建設治療艾滋病新葯、抗癌原料葯、新型功能糖、血細胞分析儀器、磁共振成像系統等產業化項目,積極培育生物醫葯、生物農業等新興產業,形成從生物醫葯到生物醫療器械、生物醫學工程、生物農業的完整產業鏈。
銅冶煉及精深加工產業基地:以鷹潭為中心,以江銅集團為龍頭,提高銅冶煉水平,重點開發銅引線框架、銅板帶、銅箔、特種漆包線等高精度、高性能產品。
優質鋼材深加工基地:以超量或等量淘汰省內落後鋼鐵產能為前提,依託新鋼、萍鋼、南鋼現有生產能力,以區域市場需求為導向,重點發展船板、彈簧鋼、建築用鋼、線材等鋼材深加工產品,提升鋼材深加工水平。
煉油及化工產業基地:以九江為中心,實施九江石化油品質量升級工程,適時實施化肥原料路線改造項目,落實環保措施;以永修為中心,重點發展有機硅單體和有機硅系列深加工;以樟樹、新干為中心,積極開發離子膜燒鹼、純鹼以及無機氯產品和有機氯產品。航空產業基地:以南昌、景德鎮為中心,積極參與民用飛機製造,承擔國際航空轉包生產任務,重點建設南昌中國國家航空工業城。
汽車及零部件生產基地:以環湖中心城市為重點,重點開發乘用車、商用車、特種車、混合動力汽車和純電動汽車,以及小型高速柴油機、汽油發動機、變速器、柴油車超低排放後處理裝置。 南昌:全面提升中心城區的高端要素集聚、科技創新、文化引領和綜合服務功能。強化昌北經濟開發區、高新技術開發區和出口加工區的引領作用,重點發展汽車、航空、醫葯食品、電子信息、新型材料等產業,全面提升先進製造業基地水平;加快發展金融、商貿、物流、會展、旅遊、服務外包等現代服務業,建設全球商貿物流、金融、旅遊集散中心,全球重要的服務外包示範基地。加快形成以南昌為中心的一小時經濟圈,聯動發展新建、安義、進賢、余干、余江、南昌縣城和豐城、樟樹、高安市區。
九江:進一步發揮通江達海的區位優勢,加快臨港產業開發,積極發展商貿旅遊業,建成江西省省域副中心城市、江西省次中心城市、贛北區域中心城市、現代化港口旅遊城市、區域性物流樞紐和長江沿岸重要工業基地。以九江城區為中心,聯動發展瑞昌、沙河、湖口、彭澤沿江城鎮板塊以及德安、共青、永修、星子、都昌南部城鎮板塊。
景德鎮:依託千年瓷都的產業基礎和品牌優勢,積極推進資源枯竭城市轉型,大力發展功能陶瓷、結構陶瓷、生物陶瓷、工藝陶瓷和精品建築陶瓷,培育陶瓷文化創意產業,建設世界瓷都、贛東北工業重鎮和文化生態旅遊城市。以景德鎮城區為中心,聯動發展浮梁、鄱陽、萬年縣城和樂平市區,形成以鷹潭、景德鎮、上饒為中心的贛東北城鎮群。
鷹潭:發揮銅產業基礎、交通樞紐、旅遊資源優勢,建設世界銅都、贛東北物流中心和道教文化旅遊城市;依託中心城區,向東逐步與貴溪城區連接成片,向南逐步建成寶山片區,進一步建設余江縣城。
新余:著力發展光伏、鋼鐵和旅遊產業,建設光伏產業基地、特種鋼材製造基地和贛西區域中心城市;以主城區為依託,重點建設下村、羅坊工業基地。
撫州:大力發展特色農產品加工、醫葯輕紡和文化產業,創建工業新城和文化生態旅遊名城;以新城區為依託,聯動建設東鄉縣城,加快融入南昌一小時經濟圈。

Ⅵ 南寧市江南區規劃圖有嗎江南區是如何進行規劃的

南寧市江南區規劃圖:南寧市江南區是南寧市的老工業城區,由於歷史原因,江南區此前一直存在缺錢、缺地、缺產業、缺人才等「四缺」問題,經濟水平落後一直制約著江南區的發展。 隨著泛北合作的不斷深化,中國與東盟合作的不斷加強,處在中國與東盟合作「橋頭堡」位置的廣西南寧市江南區看到了發展的機遇。江南區針對工業、服務業發展落後的限制,在狠抓工業化發展、壯大城市經濟脊樑的同時,充分利用轄區倉儲企業眾多、區位交通優勢的有利條件,全力加快現代物流產業的發展。如今,南寧市江南區已從昔日的「老工業城區」成功轉型為今日的「大物流樞紐」。 三大轉變」讓傳統老工業區煥發新活力 隨著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正式建成和泛北部灣合作的不斷深化,具有「橋頭堡」優勢的廣西區位優勢已日漸凸顯。南寧市江南區委書記魏鳳君說,為了抓住難得的機遇,江南區委、區政府乘勢而上,提出了「工業化、城市化」的發展戰略,不僅使江南區工業區的地位得到了進一步鞏固,同時也使江南區的城市建設和第三產業走上了快速發展的軌道,現代物流產業在江南區快速崛起,江南區這個傳統老工業區重新煥發新的活力。 「如今的江南區,有大批億元項目、自治區級項目落地建設,客商絡繹不絕。」南寧市江南區常務副區長甘誠說,江南區之所以能有如此大的發展,主要得益於招商的三大轉變: 一是項目招商向產業招商轉變。「工業園區開發需要三個條件:資金、土地指標、基礎建設。這三要素是制約項目建設的關鍵點。」邱健說,以前城區招商是小項目一大堆,但缺乏產業定位。後來城區想到要把項目招商向產業招商轉變,結合市、自治區、北部灣發展優勢,找准江南的定位。經過在全國的考察,江南區領導發現,引進物流項目最合適,而且要引全國最大、最好的物流企業進來。 二是被動招商向主動招商轉變。邱健說,以前是看土地指標做事,現在要主動找大項目。江南區有土地,抓住了這個優勢,談大項目就有了籌碼,同時招來的項目要符合發展要求,這樣資金、土地指標也就能跟著進來。 廣西海吉星農產品國際物流有限公司總經理俞新說,廣西海吉星農產品國際物流中心目標是成為中國-東盟生鮮農產品貿易的會展中心、交易中心、信息中心和價格中心,公司落戶江南區正是看中了江南區交通便捷、土地資源豐富的優勢。 三是政府招商向市場招商轉變。江南區在招商工作上,先把大項目招進來,其下面的一系列子公司、配套工程就會跟著進來,形成一個產業鏈。一些小公司看到有名的大公司進來,也會主動落戶江南區,這樣就能形成一個良性循環。 突破制約瓶頸,打造南寧市現代物流示範基地 雖然江南區發展物流業有著許多其他城區不可比擬的優勢,但城區現代物流業的發展,目前還處於起步階段,存在著諸多問題和制約因素。江南區已針對存在的困難和問題,制定了詳細的規劃: 一是目前江南區的物流企業仍存在規模小、服務方式和手段單一的問題,多數從事物流服務的企業只能提供簡單的倉儲和運輸服務,而在流通加工、信息處理、成本控制等更高層次的物流服務方面還沒有全面展開,沒有完全意義上的第三方物流企業。 為了支持物流企業的發展,江南區已建議上級政府及物流行業主管部門加快制定、完善各項與發展現代物流業有關的政策、法規,尤其是進一步加快制定和完善導向性法規和規范性法規,強化政府對現代物流產業可持續發展的引導作用。 二是針對部分企業和部門,還沒有充分認識到現代物流對降低成本、增加利潤、改善投資環境的重要意義,江南區在加強日常的學習和交流的同時,還會不定時請物流專家進行專題的演講和教學。 三是江南區物流基礎設施建設還比較滯後,物流資源散亂,物流管理體制條塊分割,物流資源整合難度大。針對上述情況,江南區已力爭盡快把佔地面積25平方公里的江南區物流園建設成為集倉儲、運輸、第三方物流等企業以及各類大型專業批發市場、配送中心等於一體,以倉儲加工、運輸配送、代理分銷、連鎖配送為優勢業務的組合式物流園區。

Ⅶ 臨浦新城規劃在哪裡

摘要 臨浦單元浦南未來社區實施范圍新建地塊選址(規劃條件)暨浦南片區控規局部調整進行了公示,公示截止日期為2021年8月9日。

Ⅷ 哈南工業新城的地理區位

哈南工業新城:南起運糧河規劃路;北至四環路;東起新華工業園東側規劃路;西至哈雙南線,總規劃面積462平方公里,包括經開區(哈平路集中區)、平房區(全部)、南崗區(紅旗鄉)、香坊區(朝陽鎮和黎明鄉)、阿城區(新華鎮和舍利鄉)、雙城市(新興鄉和周家鎮)、五常市(牛家鎮)等區域。
新城規劃范圍內,建成區面積34.7平方公里,未開發用地面積335.3平方公里,城市規劃楔形綠地76平方公里,國家級農業科技示範園區16平方公里。

Ⅸ 瀏陽工業新城

瀏陽工業新城規劃范圍為永安鎮以東,106國道以西,至319國道以南1公里處,東西長約15公里,南北寬約4公里,總規劃面積約59.28平方公里。到目前為止,瀏陽工業新城總體規劃原則通過省、市有關專家評審。預計到2020年,新城城市人口將達20萬人,建成面積近60平方公里。

Ⅹ 杭州灣上虞工業園區有哪幾個 它們的地址分別是哪裡

字義上的杭州灣上虞工業園區只有一個,只是它的地址為園區地處杭州灣南岸,位於上海、杭州、寧波三大城市圈中心地帶。

園區自1998年創建以來,建成區面積已達21平方公里,形成了「九通一平」的基礎設施配套,聚集了來自歐美、日韓、港台等國內外的130餘家知名企業;

引進世界500強及國內外上市公司10多家,引進外資7億多美元,形成了精細化工、生物醫葯、五金機電、輕工紡織等產業體系。園區的工業經濟總量已佔上虞市的三分之一。

園區將以高新技術產業為先導,重點發展機電裝備、電子電器、高檔紡織、新材料等產業,努力打造成為環杭州灣產業帶的重要區塊,杭州灣南岸的重要物流中心,現代化生態型工業新城。

(10)余江區工業新城規劃圖在哪裡擴展閱讀:

杭州灣上虞工業園交通區位優越:

園區地處上海、寧波、杭州、溫州等城市群的中間位置,至滬杭甬高速上虞入口10公里,距杭州蕭山國際機場、寧波機場各40分鍾車程,距寧波北侖港84海里、上海港108海里。區內正在規劃建設5000噸級出海港口。

正在建設中的滬杭甬高速鐵路將於2013年全線建成通車,屆時園區到杭州、寧波18分鍾,到上海48分鍾。正在建設中的嘉紹跨江大橋,南面橋址就在園區內,將於2013年建成通車,屆時園區到上海僅需90分鍾。

園區交通便捷,對外交通道路為「三橫六縱」,「三橫」 中最北面的是濱海大道,也是園區連接跨江大橋的主要通道;中間為杭、紹、甬高速,西接杭州國際機場,東接慈溪杭州灣跨海大橋;南面為世紀大道,西接紹興,東連餘姚、慈溪。

「六縱」中最主要的為嘉紹跨江大橋連接線,南北貫穿整個園區,北接滬杭高速、南連上三高速,在園區設有兩個互通口。其他五條縱向道路也分別連接市區,園區到市區15分鍾車程。

閱讀全文

與余江區工業新城規劃圖在哪裡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航工業的產品有哪些 瀏覽:702
我的世界龍研能量塔怎麼轉換工業 瀏覽:467
汽車換水泵流出的是什麼 瀏覽:703
世界工業強國是哪個 瀏覽:243
寶馬1系三廂什麼時候出新款 瀏覽:528
有傳祺汽車嗎落地價多少錢 瀏覽:582
30厘米的汽車鈑金維修要多少錢 瀏覽:821
福克斯汽車二保多少錢 瀏覽:97
開民族工業的先河是什麼 瀏覽:34
工業上用什麼方法制備粗鉛 瀏覽:63
賓士精靈怎麼拆進氣歧管 瀏覽:908
別克汽車音響如何升級 瀏覽:3
奧迪改隔音玻璃多少錢 瀏覽:395
武漢哪裡有修寶馬525電子方向機的 瀏覽:635
汽車什麼坐墊好 瀏覽:627
汽車打蠟什麼天氣好 瀏覽:338
汽車冷凝在什麼位置 瀏覽:341
幫電寶怎麼幫賓士車搭電 瀏覽:949
如何買奧迪tt便宜 瀏覽:932
汽車油泵損壞怎麼解決 瀏覽: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