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為什麼貴州在全國長期處於落後地位
貴州之所以在全國處於落後地位,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包括貴州所處的地理位置、交通、歷史、政策等多方面。
有心的朋友肯定會發現,全國人均GDP排名貴州排名總是在倒數行列,甚至比青海排名靠後。
此外貴州長期以來形成的官本位、世故人情等觀念濃厚,缺乏競爭意識和規則意識,看重眼前利益,短期消費開支過度。
最近幾年貴州的發展可謂是日新月異,在旅遊、教育等方面有了進一步的提升,尤其是在旅遊業上做了大量的工作,相信只要保護好當地的旅遊資源,整合集中資源建設,在不久的將來貴州的發展有了新的進步。
(文章圖片來自網路)
B. 貴州不發展工業嗎
1 貴州省工業發展存在的問題
1.1 工業結構不合理,缺乏科技創新能力
目前貴州省主要以勞動密集型產業、傳統產業以及重工業產業為主,盡管近幾年貴州省高新產業和輕工業產業的發展有了一定進步,但仍處於起步階段,且規模較小。貴州省的特色產業規模較小,主導產業發展較為緩慢,拉動力相對較弱。此外,工業的發展對技術管理水平、科技創新能力以及信息化程度要求較高,尤其是製造業,必須靈活應對市場需求,然而貴州省作為西部欠發達地區,交通比較落後,市場化程度不高,嚴重製約了貴州省工業經濟的發展。並且貴州省整體工業企業的科技創新能力不高,科研投入力度不高,工業技術水平較低,造成貴州省工業經濟發展的效率並不高。
1.2 工業產品結構低層次
長期影響貴州省工業經濟發展的問題主要表現為產業層次低、產業發展滯後,競爭力不高,基礎相對薄弱,產業和產品結構不合理,結構矛盾突出。貴州省能源原材料豐富,但技術落後,缺乏可持續發展能力,高能耗和低附加值為貴州省工業經濟的基本特徵,原材料工業比重大,工業上主要依賴能源原材料工業,導致在支柱產業上表現單一,同時也缺少配套產業和相關聯的輔助產業。工業產業鏈短,導致貴州省工業產品鏈得不到延伸。在工業產品方面
1.3 企業組織結
2 改善貴州省工業化發展現狀
2.1 優化產業和產品結構
結合貴州省當前工業經濟發展的實際情況和在「十二五」中發展工業經濟的總體思路,堅持以市場為導向、企業為主體和政府推動,建立貴州省新型工業化體系。擴大企業規模,擴大總量,加速企業的發展,在擴大總量的同時優化產業結構。充分利用貴州省豐富的能源原材料,引進先進技術,優化產業結構和現實產品升級,發展貴州省資源型工業經濟,走可持續發展的循環工業經濟道路。在加強貴州省內部經濟發展的同時,引進外資,並與東中部經濟發達地區加強合作,延長產業鏈,創造延伸產品,增加產品附加值,實現可持續發展,提升整體競爭力。
2.2 用市場力量調整工業企業組織結構
根據貴州省目前的實際情況,國有經濟應從戰略上進行調整,對基礎產業、支柱產業、高新技術產業的國有經濟可吸收非國有的加入,現實產權多元化,建立規范的法人治理結構。制定適合貴州省中小工業企業發展的政策,積極引進外資,加強自身管理模式,逐漸拉長產業鏈。
C. 貴州經濟社會發展欠發達、欠開發的原因分析
我個認為有一下幾個原因:
一:地理環境所限制,貴州地處內陸,無臨海優勢。
二:交通條件不發達,這是重要因素。因為壹個身份的發展和它的交通特別是公路鐵路的建設里程是正相關的。
三:因為長期以來的條件滯後,導致人們開發性思維和思想觀念滯後。也就是本土人口素質的相對落後。
四、地理條件的限制,貴州大多為山地,在工業化開發上不具備其他省份的自然優勢。
簡單就以上幾點!你可以根據這既方便展開論述。
但要看到的是,今年來貴州的發展是不容忽視的,特別是交通建設的和旅遊業的發展,以及地產業的興起。
D. 貴州區域經濟發展的情況
樓上說的很好,我補充幾點 貴州省處在中國內地,然而其特殊的地理條件卻決定了它是一個被邊緣化的省份。畢竟,貴州省是全國唯一一個沒有平原的省。它處在雲貴高原的東部,是一個喀斯特地貌大省。這樣的地形地貌特點決定了他是一個自然風光秀麗,人文景觀多樣的大省,然而這對他的經濟發展貢獻不大。尤其是在中國經濟大展宏圖的進程中,貴州的地理條件為它拖了後腿。
而發展經濟又成了貴州崛起的唯一道路。但是貴州走什麼樣的道路才能較快較穩定發展經濟呢?
貴州如果想依靠農業來壯大自己,幾乎是不可能的結果。貴州人勤勞樸素,與天爭與地斗,最終改造了山地這樣的不利地形,發展了自己逐山而興的農業。當我們站在山頂遙望那成片的梯田是我們不禁會為人的力量而折服。可以說貴州在自己的農業發展上開辟了自己的道路,然而貴州省畢竟沒有農業發展的良好基礎,緊緊依靠梯田或者改造田發展農業還是相當艱難的事情。並且貴州正在遭受石漠化的侵蝕,其多滑坡和泥石流的現狀也為其農業發展增添很多不穩定因素。當然這只是其農業發展不利條件的一個方面,但是足以看出,貴州發展農業的現實狀況不足以讓貴州成為一個農業大省。或者說,盡管在氣候條件的方面貴州畢北方諸多省市要好得多,但是貴州難以把握這樣的條件。
工業呢?我個人認為貴州省發展工業的條件也很不利。其他的不說,暫且從交通方面來說就足以證明這一點。大凡一個工業區的形成,無論其或大或小,必然依賴於便利的交通。這樣工業原料的流入和工業產品的輸出才能得以保證,才有可能使工業區保持活力,進行源源不斷的生產活動。就這一點說,遍是山地的貴州給了工業很大的制約。交通不便使貴州發展處於劣勢。
況且,處於經濟不利地位的貴州即使發展了工業尤其是重工業,其拼經濟的過高理想難免不會時期忘記了環境和人文保護的重要性,其工業布局的盲目與工業廢物的不合理排放也是其有可能要經歷的,這樣貴州的自然風光和人文面貌也將會受到污染。
可以說,在國家宏觀的大力調控下,一些工業或者產業鏈已逐步進入貴州,貴州的工業發展已經走上了一條正軌。也可以說,貴州工業發展的前景還是很不錯的。但是其工業分布比較散亂,大型工業較少,工業產值也難以達到一個讓人十分滿意的水平,所以發展貴州的工業不一定不能有效解決貴州落後的問題。但是對於貴州工業,我們還是有所期望的,畢竟它也有其優越之處,比如豐富的勞動力等等。
E. 貴陽有幾個工業區
截止2020年,貴陽的工業區有:
1、貴陽白雲經濟開發區:
貴陽白雲經濟開發區是我國務院確定的黔中產業帶和「南、貴、昆經濟帶」的核心區域,開發區已形成以鋁及鋁加工、新材料生產、信息產業、機械製造、食品醫葯等產業為骨乾的工業體系。
已吸引了娃哈哈、江蘇法爾勝、天津電纜廠等東部大企業及韓國可林普、新加坡德義鋅業、加拿大華加礦業公司等外商獨資企業來投資建廠。
2、小孟工業園區:
小孟工業園區是貴陽市重點建設的一類工業園區和貴州省重點打造的國家級新型工業化基地。園區規劃范圍北至西南環線及南明河,南至花溪區青岩鎮楊梅村,西至將軍山,東至鳳凰山,總面積約83平方公里。
3、貴陽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貴陽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是1992年經國務院批准建立,全國53個國家級高新區之一,也是貴州省內唯一的國家級高新區。建設用地面積為6.52平方公里,分為金陽科技產業園和新天科技工業園,分別位於貴陽市金陽新區和新天園區。
(5)貴州哪裡工業嚴重不足擴展閱讀:
面對西部大開發的機遇,貴陽白雲經濟開發區提出四三三四 即搶抓西部太開發、建設大貴陽、金陽建新區、第二輪經濟強縣建設四大機遇、打造鋁及鋁加工、新材料、電子信息三太支柱產業。
力爭實現經濟總量三年翻一番,把自雲建成經濟發達和杜會進步的城市中心。現代化的工業區,市優美的園林生態居住區、具有文化特色的休閑旅遊貿易區的發展思路和建設。
「競爭力白雲、實力白雲、魅力白雲、富裕白雲、平安白雲和生態白雲」的目標為實現這一目標,白雲將在加強投資環境建設,突出產業聚集和產業配套等方面下功夫,為白雲跨越式發展打下基礎。
F. 貴州最貧窮的地方在哪裡
因為歷史以來的交通閉塞、土地石漠化、高寒等等客觀因素,導致貴州整體經濟發展滯後於其它地區,在歷史發展中形成了一些連片貧困地區:
烏蒙山區。沒錯,那句著名的詩詞「烏蒙磅礴走泥丸」說的就是這里。地處雲貴川交界地帶,溝壑縱橫山谷幽深,土地貧瘠,嚴重缺水,少田,土地以產土豆、玉米為主。當地人的住房以石塊堆砌、土磚為牆、毛草瓦。人口眾多。這是幾十年以前的狀況,最近幾年扶貧力度空前加大,面貌煥然一新,但是仍然有一些地方落後於山外。
麻山瑤山地區。這一說法也許很多80年後、90後沒有聽說過,在80年代以前,「麻山、瑤山」就是貧窮的代名詞。麻山地區說的是安順市的紫雲縣與黔南州的惠水縣、黔西南州的望謨縣交界一帶山區,這里的土地石漠化極其嚴重,缺水少糧,交通閉塞;你有沒有聽說過有個苗寨一百多號人在一個碩大的天然山洞裡住了上百年的故事?那個故事說的就是麻山腹地一處真實存在,至今仍在。
你有沒有聽說過「兩片瑤」?有沒有看過兩片瑤女子只用一塊土布搭住前胸後背而彎腰時啥也能被人看見的照片?這種服飾很奇特,形成原因之一就是窮,沒錢買布做衣服。這是瑤山,在貴州廣西交界地帶,那裡因為交通閉塞而保留下一片植被茂密的森林,形成了如今的荔波小七孔景區。
月亮山區。湖北神龍架野人傳說聞名世界,在貴州與廣西湖南交界的月亮山區也有很多關於野人的傳說。這里是苗嶺腹地,地跨貴州廣西兩地的榕江、從江、環江、荔波、三都、融水等6縣,居住著苗、侗、水、瑤等民族。十多年前,仍有零星村寨過著刀耕火種的生活。
武陵山區。這里是黔東,貴州、湖南、重慶交界地帶。紅軍長征之前,賀龍的紅三軍曾奉命開拔至此,開辟了黔東革命根據地。細想一下,你會發現幾乎所有的根據地都是在貧困地區。
大婁山區。婁山關你肯定知道。大婁山脈地處黔北與重慶交界處。
最近一二十年以來,隨著國家扶貧開發工作的深入推進,這些地區的經濟有了長足發展,貧困面貌有了重大改觀,許多不宜人居的村寨得到整體生態移民搬遷,脫貧了,不再是衣不蔽體食不果腹的窮日子。
但是,這些連片貧困地區仍有不少人的生活處於困境,貧困程度仍是外人所無法想像的。
G. 貴州最窮的是哪一個縣
最窮的5個縣市(倒序)
1.雷山縣
雷山縣,位於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西南部,雷山縣以苗族為主的民族風情濃郁、古樸典雅,富有極其深遠的文化內涵。2004年,雷山被中央電視台等媒體評為「全國十大最好玩的地方」。2008年,雷山被評為「貴州十大影響力風景名勝區」和「中國苗族銀飾之鄉」稱號。
GDP總量23.53億元
人均15376 元
主要景點:雷公山、西江千戶苗寨、烏東苗寨、獨南苗寨等
5.施秉縣
秉縣位於貴州省中東部,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西北部,系黔東南、銅仁、遵義三地州(市)結合部,境內有巴施山和秉水,取山水之名而得「施秉」。施秉縣境內喀斯特地貌種類豐富且頗具代表性,成為世界自然遺產「中國南方喀斯特」的重要組成部分。
GDP總量30.84億元
人均18249 元
主要景點:杉木河、雲台山、舞陽河、黑沖等
H. 貴州經濟相對落後目前的經濟主要是以什麼為重點
以下都是貴州的支柱產業,全部是我從截取的公開報道名稱
煙稅------近代貴州經濟的支柱——煙稅
煤電-----為主的能源工業成為貴州最大經濟支柱
建築業已發展成為貴州國民經濟支柱產業
貴州經濟發展的支柱之一──磷及磷化工產業
貴州省的支柱產業是電力工業,和旅遊業
旅遊業成為貴州經濟的支柱產業
貴州:茶產業已成為現代農業經濟新支柱
貴州礦業經濟成支柱產業
I. 貴州省經濟發展的優勢和不足
答:
貴州的優勢在於其以後還將長期保持資源能源輸出型的省份,最大且最有潛力的當屬旅遊休閑度假行業,並由此帶動的消費和房地產,生態產業。
優勢資源:煤炭、磷礦,水力發電、有色金屬
民俗:侗族、苗族、布依族風情(千戶苗寨、侗族大歌)
飲食:有特色、種類多(辣子雞、豬腳、酸湯魚)
氣候:氣候宜人,四季如春
貴州的不足在於不宜發展工業。
J. 貴州經濟為長期落後的原因是什麼僅只是因為人口少嗎
2020年,貴州省地區生產總值17826.56億元,比上年增長4.5%。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539.88億元,增長6.3%;第二產業增加值6211.62億元,增長4.3%;第三產業增加值9075.07億元,增長4.1%。第一產業增加值佔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為14.2%,比上年提高0.6個百分點;第二產業增加值佔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為34.8%,比上年下降0.8個百分點;第三產業增加值佔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為50.9%,比上年提高0.1個百分點。
2020年,貴州省財政總收入3082.20億元,比上年增長1.0%。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786.78億元,比上年增長1.1%。其中,稅收收入1086.02億元,下降9.8%;全年全省一般公共預算支出5723.27億元,比上年下降3.8%。
2020年,貴州省城鎮新增就業61.64萬人,比上年下降21.5%。其中,失業人員再就業14.37萬人,就業困難人員實現就業7.59萬人。年末城鎮登記失業率為3.75%。
2020年,貴州省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4874元,比上年增長0.6%。按常住地分,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20587元,下降3.8%;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0818元,增長5.8%。
溫馨提示:以上信息僅供參考。
應答時間:2021-12-06,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