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西安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的歷史沿革
西安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前身是1937年始建於西安市東大街的私立上海醫院。1951年被西北工業部接收後更名為西北工業部職工醫院。1954年11月經紡織工業部批准在西安市東郊籌建,1956年建成後命名為灞橋紡織職工醫院。1969年陝西省輕工與紡織合並,成立紡織工業局,醫院更名為陝西紡織職工醫院。1979年9月陝西省經委成立陝西省紡織工業總公司管理該院。改革開放以來,為適應我國市場經濟建設,經有關部門批准,醫院於1988年12月更名為陝西省紡織醫院。2005年12月經省編委批准更名為陝西省輔仁醫院。2008年4月29日被陝西省政府劃轉西安醫學院作為第二附屬醫院。
㈡ 西安市醫保定點醫院有哪些
1、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軍醫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地址:西安市長樂西路127號。
2、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軍醫大學第二附屬醫院
地址:西安市東郊新寺路
3、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地址:西安市雁塔西路277號
4、西安交通大學第二附屬醫院
地址:西安交通大學第二附屬醫院
5、陝西省人民醫院
地址:西安市友誼西路256號
6、西安市中醫醫院
地址:西安市鳳城八路69號
7、西安市結核病胸部腫瘤醫院
地址:西安市長安南路127號
8、西安市第一醫院
地址:西安市碑林區粉巷30號
9、西安市第三醫院
地址:西安市鳳城三路東段10號
10、西安市第四醫院
地址:西安市解放路21號
(2)灞橋紡織工業園有哪個醫院建設擴展閱讀
定點醫療機構實施分級分類管理辦法的具體操作程序是:
按定點醫療機構級別,根據其醫療保險管理及醫療費用發生情況分別劃分為A、B、C三類,將管理規范、收費合理、醫療服務優良的定點醫療機構確定為A類。
而把各項費用指標完成情況及管理工作較差的定點醫療機構確定為C類。對納入B類管理的定點醫療機構,實行自查和檢查相結合的管理方式,根據自查和審核情況進行比較,累計積分,積分較高的逐步改變費用審核方式,變普查為抽查。
㈢ 紡織城的歷史沿革
紡織城古稱郭家灘,清代為沙谷堆社駐地。建國前,這里溝壑縱橫,雜草叢生。建國後,1953年,國家批准在此籌建棉紡基地,先後建起國棉三、四、五、六廠、西北第一印染廠等,逐步形成以輕紡工業為主的工業基地。1955年元月,劃歸西安市灞橋區管轄。1955年5月鄉劃調整,改為第九鄉(駐郭家灘)。1956年,鄉劃調整,設郭家灘(街道)辦事處。1958年公社化,並入紅旗公社,1960年4月大辦城市公社,成為紡織城公社的分社。1961年4月調整公社規模,建立紡織城人民公社。1965年10月,劃歸新城區管轄。1978年改名紡織城街道辦事處。1980年復歸灞橋區。紡織城街道辦事處共轄25488戶,86929人(其中男43758人,女43171人),其中少數民族1334人。轄區內有紡正街、紡西街等18條街、路。8路、11路、105路、230路、241路、242路、508路、511路、715路、907路公共汽車和一條鐵路專用線貫通城區,108國道、312國道穿境而過。城區有紡織城郵政局、紡織城電話分局,通訊網路聯接國內外各地。有中小學校21所(其中區屬中學2所,廠辦中學8所,區屬小學1所,廠辦小學10所),設489個班,教師2470人,在校學生21686人。1993年有中西醫院和廠辦職工醫院及各類診所、衛生院15個,567張病床,醫護人員785人。有電影院和各廠影劇院11個,廠俱樂部10個,工作人員400人。1958年創建的紡織城工人文化宮,內有影劇院、圖書、科技、象棋、美術、歌舞廳、兒童活動室、航空車、電火車、籃球場、溜冰場等設施,有工作人員20人,系當地職工群眾主要文體活動場所之一。1993年有百人以上的商場、店4個,百人以下的10個,有旅館、招待所10所,飯館5個。照相館3個、職工澡塘10個,主要分布在紡正街、紡南路,職工總數600人。街道企業發展迅速。從1971年開始,由家屬、居民、社青組辦各類來料加工、服務性社辦企業遍地開花。1993年有各類廠、店、社60餘家,佔地總面積13200平方米,建築面積2萬平方米,職工500餘人。主要有機械修理、冶煉鑄造、化工電子、印染織帶、捻線等,產品遍銷全國十幾個省、市、區。1980年,灞橋區人民政府駐紡織城後,進一步加快了各方面的建設工作,紡織城已成為灞橋區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㈣ 紡織城街道的歷史面貌
紡織城古稱郭家灘,清代為沙谷堆社駐地。建國前,這里溝壑縱橫,雜草叢生。建國後,1953年,國家批准在此籌建棉紡基地,先後建起國棉三、四、五、六廠、西北第一印染廠等,逐步形成以輕紡工業為主的工業基地。1955年元月,劃歸西安市灞橋區管轄。1955年5月鄉劃調整,改為第九鄉(駐郭家灘)。1956年,鄉劃調整,設郭家灘(街道)辦事處。1958年公社化,並入紅旗公社,1960年4月大辦城市公社,成為紡織城公社的分社。1961年4月調整公社規模,建立紡織城人民公社。1965年10月,劃歸新城區管轄。1978年改名紡織城街道辦事處。1980年復歸灞橋區。
紡織城街道辦事處共轄25488戶,86929人(其中男43758人,女43171人),其中少數民族1334人。
轄區內有紡正街、紡西街等18條街、路。8路、11路、105路、230路、241路、242路、508路、511路、715路、907路公共汽車和一條鐵路專用線貫通城區,108國道、312國道穿境而過。城區有紡織城郵政局、紡織城電話分局,通訊網路聯接國內外各地。
有中小學校21所(其中區屬中學2所,廠辦中學8所,區屬小學1所,廠辦小學10所),設489個班,教師2470人,在校學生21686人。
1993年有中西醫院和廠辦職工醫院及各類診所、衛生院15個,567張病床,醫護人員785人。
有電影院和各廠影劇院11個,廠俱樂部10個,工作人員400人。1958年創建的紡織城工人文化宮,內有影劇院、圖書、科技、象棋、美術、歌舞廳、兒童活動室、航空車、電火車、籃球場、溜冰場等設施,有工作人員20人,系當地職工群眾主要文體活動場所之一。
1993年有百人以上的商場、店4個,百人以下的10個,有旅館、招待所10所,飯館5個。照像館3個、職工澡塘10個,主要分布在紡正街、紡南路,職工總數600人。
街道企業發展迅速。從1971年開始,由家屬、居民、社青組辦各類來料加工、服務性社辦企業遍地開花。1993年有各類廠、店、社60餘家,佔地總面積13200平方米,建築面積2萬平方米,職工500餘人。主要有機械修理、冶煉鑄造、化工電子、印染織帶、捻線等,產品遍銷全國十幾個省、市、區。
1980年,灞橋區人民政府駐紡織城後,進一步加快了各方面的建設工作,紡織城已成為灞橋區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㈤ 灞橋熱電廠的轉型
2002年之前,灞橋熱電廠歷經半個多世紀的發展,先後經過了五期改擴建工程,企業裝機規模最多時達到7機9爐,總裝機容量卻僅為26.9萬千瓦,始終處於邊生產、邊擴建、邊改造、邊完善的艱難拼搏境況,供熱能力亦總是滯後於熱力市場和經濟發展的需要。灞橋熱電廠正式歸屬中國大唐集團公司。此時,該廠承擔著西安市東部地區軍工、航天、科研、紡織、醫葯、學校、醫院等132家企事業單位的生產、生活用汽和近15萬戶居民冬季採暖及部分用戶夏季集中製冷任務,占據西安市集中供熱市場半壁江山。
按照西安市2004-2020年第四次城市規劃和集中供熱規劃,到2020年,該市城市集中供熱普及率要由2003年的24.6%力爭達到50%。而到了2003年,該廠除了五期擴建的2台10萬千瓦供熱機組外,其餘裝機均列入國家發改委小火電機組逐步關停容量之列。如果後續大容量供熱機組上馬建設跟不上,提高東郊城市集中供熱普及率就無熱源支撐,西安發展集中供熱規劃將出現停滯甚至倒退的局面,東郊部分工業、民用採暖用熱也將出現斷供或缺供現象。與此同時,該廠1400餘名在職職工,僅20餘萬千瓦的裝機容量,每年近5千萬的巨額虧損,企業的生存處於極其尷尬的境地。做好機組關停准備、新機組開工建設,成為企業發展工作的當務之急。
集團公司積極推進企業裝機規模與地方經濟建設的協調發展,大唐陝西發電有限公司適時提出「優化火電項目,用發展解決老企業出路」的工作思路,這都給了灞橋熱電廠發展工作強有力的支持。2004年7月,以該廠廠長吳彥君為帶頭人的新一屆領導班子 ,全面啟動六期技改工程前期工作,擬在拆除1-4期機組原址上建設2台30萬千瓦熱電聯產機組。
通過召開工作會議、職工代表大會等形式,該廠迅速向職工宣講企業發展工作的重大意義,在職工中深入開展「企業發展我該怎麼辦」等大學習、大討論活動,大力營造心氣足、人氣旺、風氣正的企業氛圍,舉全廠之力加快發展工作。
六期技改工程不需征地,採用城市中水,具有投資省、見效快、增容減污、集中供熱、社會經濟效益突出的特點,完全符合國家關於優先發展城市熱電聯產項目的政策支持。在大唐陝西發電有限公司的直接領導下,該廠前期項目分為11個專業小組,工作不斷取得新進展。
「上大壓小」爭機遇,大幹快上促投產 2006年下半年,全國電力工業掀起上大壓小、節能減排的浪潮,拉開了中國改革開放以來力度最大的一次電力工業結構調整行動的帷幕。陝西發電公司以實際行動積極響應,按照集團公司部署,2006年10月,提前關停灞橋熱電廠2-4期小機組,關停機組總容量6.9萬千瓦,僅保留五期2台10萬千瓦供熱機組。
2006 年11月14日,西安市市長陳寶根專程來到該廠,希望企業克服經營困難,保證冬季供熱,加快項目前期工作,盡早開工建設供熱大機組,造福古城人民。
在集團公司、國家有關部委、陝西發電公司和陝西省、西安市政府以及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 2007年1月,國家發改委辦公廳同意該廠技改工程按照「上大壓小」方式開展前期工作。2007年2月,該廠克服時間緊、搬遷改造極其復雜等困難,完成了生產系統改造、設備及人員搬遷安置、老廠房1-4期場地拆除工作,為六期技改工程做好了場地准備。
集團公司、陝西發電公司的鮮明態度和企業的果斷行動,得到了陝西省政府的支持。2007年3月7日,陝西省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趙正永主持在該廠召開「陝西省電力工業節能減排暨上大壓小工作會議」,會上,大唐陝西發電有限公司與陝西省發改委簽訂了「關停小火電機組目標責任書」。當天,以該廠小火電機組廠房實施爆破拆除為標志,打響了陝西省關停小火電機組,實施上大壓小、節能減排第一炮!這次會議和行動由於具有特殊意義,2007年3月21日,中央電視台「新聞聯播」欄目頭條進行了報道。2007年全國「兩會」期間,集團公司黨組書記、總經理翟若愚在京與陝西省省長袁純清會晤,專門就灞橋熱電廠技改項目及大唐在陝電源建設項目進行了商榷和會談。
㈥ 西安市紡織工業園是市上管還是霸橋區管
一、截止到2016年10月,西安市紡織工業園是霸橋區管轄。西安紡織城綜合發展區位於西安市主城區以東,規劃面積約37平方公里。南以繞城高速滻河橋為界,北以華清路,東以西康鐵路,西邊咸寧路以北以東三環為界,咸寧路以南以滻河為界。
二、西安現代紡織產業園是西安市紡織城地區綜合發展辦公室和西安市灞橋區人民政府於2009年4月批准設立的以承接西安地區紡織企業外遷改造為依託、以全省紡織產業鏈企業入園提升為基礎,以吸引東南沿海紡織產業梯度轉移為目標的專業化、新型綜合產業園區。
㈦ 西安部隊醫院有幾個
西安部隊醫院主要有:
1、西安323醫院,位於西安市建設西路6號,中國人民解放軍蘭州軍區駐西安地區的一所中心醫院,地處西安市城南,與世界著名的古建築大雁塔毗鄰,交通便利。1996年被總後衛生部評為三級甲等醫院,是一所集醫療、教學、科研為一體的綜合性現代化大型醫院。
2、武警陝西總隊醫院]組建於1958年,位於西安市南二環東段,緊鄰西安交通大學、背靠曲江唐文化區和高新技術開發區,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是一所融醫療、教學、科研、急救醫學、預防保健為一體的綜合性三級甲等醫院,設有31個科室。
3、中國人民解放軍518醫院,又名「西安解放軍518醫院」、「解放軍第518醫院」、「西安518醫院」等,位於陝西西安市新城區公園南路11號,始建於1983年,1996年評為「二級甲等」醫院,是陝西省和西安市醫療保險定點醫院之一,東高新區定點醫院。
4、第四軍醫大學唐都醫院。又名空軍軍醫大學第二附屬醫院,位於西安市灞橋區新寺路1號,創建於1939年,前身為延安中央醫院,1958年經總參批准為空軍軍醫大學第二附屬醫院,1984年經總後批准對外稱「唐都醫院」。是一所集醫療、教學、科研為一體的大型現代化三級甲等醫院。
5、空軍軍醫大學西京醫院,位於新城區長樂西路127號,前身是1939年在延安成立的中央醫院,1954年原第四、第五軍醫大學合並,其附屬醫院也相應合並為第四軍醫大學第一附屬醫院,1984年對外稱「西京醫院」,2017年轉隸空軍。
(7)灞橋紡織工業園有哪個醫院建設擴展閱讀:
中國部隊醫院名錄:
1、中國人民解放軍沈陽軍區疾控中心醫院
2、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醫院
3、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陸軍醫院
4、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中心醫院
5、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十七醫院
6、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五十九醫院
7、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八十一醫院
8、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八十五醫院
9、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八十八醫院
10、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八十九醫院
11、南京軍區福州總醫院(原解放軍九三醫院)
12、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九四醫院
13、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九七醫院(徐州醫學院附屬淮海醫院)
14、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〇二醫院(常州和平醫院)
15、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〇七醫院
16、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一七醫院杭州空軍醫院
17、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五〇中心醫院
18、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五三中心醫院
19、中國人民解放軍廣州軍區一五七中心醫院
20、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五九醫院
21、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六〇醫院
22、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六一中心醫院
23、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六三醫院
24、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六九中心醫院
25、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七三醫院
26、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七四醫院
27、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七五醫院
28、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八〇醫院
29、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八一醫院
30、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九六醫院
31、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〇二醫院
32、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〇三醫院
33、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〇八醫院
34、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一一醫院
35、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二二醫院
36、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五一醫院
37、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五二醫院
38、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五三醫院
39、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五四醫院
40、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炮兵總醫院(原中國人民解放軍二六二醫院)
41、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六六醫院
42、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三〇一醫院)
43、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〇二醫院
44、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〇三醫院
45、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〇四醫院
46、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〇五醫院
47、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〇六醫院
48、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〇七醫院軍事醫學院附屬醫院
49、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〇九醫院
50、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二三醫院
51、中國人民解放軍三二四醫院
52、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第四〇一醫院
53、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一一醫院
54、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一三醫院
55、中國人民解放軍四一四醫院
56、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二一醫院
57、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二二醫院
58、中國人民解放軍四五一醫院
59、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五二醫院(空軍成都醫院)
60、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五四醫院(南京空軍總院)
61、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五五醫院
62、中國人民解放軍四五七醫院(原空軍漢口醫院)
63、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五八醫院(空軍廣州中心醫院)
64、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六〇醫院(原空軍鄭州醫院)
65、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六一醫院
66、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六三醫院
67、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六四醫院
68、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六五醫院
69、中國人民解放軍四六六醫院
70、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七三醫院(空軍蘭州醫院)
71、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七四醫院(空軍烏魯木齊醫院)
72、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總醫院
73、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總醫院
74、北京軍區總醫院
75、武警總醫院
76、武警天津部隊醫院
77、武警山東省總隊醫院
78、武警湖北省總隊醫院
79、武警重慶總隊醫院
80、武警貴州省總隊醫院
81、武警陝西省總隊醫院
82、武警山西省總隊醫院
83、武警河南省總隊醫院
84、中國人民解放軍廣州軍區第一直屬醫院
85、中國人民解放軍白求恩國際和平醫院
86、濟南軍區總醫院
87、沈陽軍區總醫院
88、沈陽軍區空軍中心醫院
89、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吉林醫院
90、上海市第二軍醫大學附屬長征醫院
91、上海市第二軍醫大學附屬長海醫院
92、上海第二軍醫大學附屬東方肝膽外科醫院
93、南京軍區南京總醫院
94、鄭州防空兵醫院
95、成都空軍機關醫院
96、廣州軍區武漢總醫院
97、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軍醫大學南方醫院
98、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軍醫大學珠江醫院
99、廣州軍區廣州總醫院
100、中國人民解放軍廣州海軍醫院
101、第三軍醫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重慶市西南醫院
102、第三軍醫大學第三附屬醫院重慶市大坪醫院
103、第三軍醫大學第二附屬醫院重慶新橋醫院
104、中國人民解放軍成都軍區總醫院
105、成都軍區昆明總醫院
106、中國人民解放軍西藏軍區總醫院
107、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軍醫大學(西京醫院)
107、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軍醫大學(唐都醫院)
108、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軍醫大學口腔醫院秦都口腔醫院
109、蘭州軍區總醫院
110、中國人民解放軍蘭州軍區烏魯木齊總醫院
111、中國人民解放軍駐上海松江部隊醫院(軍區會診中心)
㈧ 西安現代紡織工業園的園區概況
西安現代紡織產業園是西安市紡織城地區綜合發展辦公室和西安市灞橋區人民政府2009年批准設立的以承接西安地區紡織企業外遷改造為依託、以全省紡織產業鏈企業入園提升為基礎,以吸引東南沿海紡織產業梯度轉移為目標的專業化、新型輕紡產業園區。園區一期規劃5平方公里,二期擴區將達20平方公里,計劃總投資300億元,建成後將形成產值500億元,稅收10億元,可提供就業崗位8萬個以上,並輻射藍田、臨潼乃至商洛、渭南的灞河東岸工業長廊。11月6日,由中國紡織工業協會和西安市人民政府共同舉辦的西安現代紡織產業園區發展研討會暨授牌儀式上,西安現代紡織產業園被授予「陝西省新型工業化紡織產業示範基地」稱號。11月22日,西安現代紡織產業園又被中國紡織工業協會授予「中國紡織產業基地」,成為全國第十批紡織產業集群試點地區中被新授予的五個基地之一,也是全國28個紡織產業基地中唯一在西部地區的基地。西安現代紡織產業園區管委會主任劉國榮同時被授予「全國第二批紡織產業集群發展突出貢獻工作者」稱號。 按照國家、省、市賦予的產業布局、發展定位和在區域經濟社會發展中應承擔的歷史使命,建設國內一流專業園區,制定「三步走」戰略。 第一步,在2010年到2012年期間,初步建立適應國際化、現代化標準的園區管理體制、機制,形成國內一流專業園區的初步特徵,為建設一流示範園區奠定基礎。第二步,在2013年到2015年期間,形成紡織服裝產業集群,園區生產總值達到200億元以上。第三步,到2018年,建成功能完備,高科技產業集聚,高端人才薈萃,服務體系一流,全國獨具特色的創新型專業化園區,園區生產總值達到500億元以上。
㈨ 西安灞橋區的公立醫院有哪些
西安市灞橋區中醫整骨醫院
西安黃河醫院
西安市灞橋區人民醫院
陝西省紡織醫院
西安市亞西光電儀器廠職工醫院
西安市灞橋區紅十字會醫院
第四軍醫大學唐都醫院(唐都醫院)
㈩ 西安灞橋區惠東村是城中村嗎
不是,只是因為紡織工業園的建設進行拆遷,這不都已經動工拆遷了嗎?村民都陸續找地方過渡了,而且已經規劃了新的居住區,據說有4個村都在那裡聚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