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凌源紅山路西段莫西棚戶區用遠不拆遷了
按照凌源市城市總體規劃(2009-2030)中顯示,該片區域被劃入現代工業風貌區,未來有可能是工業建廠用,如果沒有好的項目,可能會一直保持目前的這種狀態。
凌源位於遼寧西部,由地級朝陽市代管。因大凌河發源地而得名,位於遼寧、河北、內蒙古三省(區)交匯處,是連接京沈兩大都市群、溝通內蒙古腹地與沿海港的重要交通接點城市。距沈陽428千米,距北京362千米,距秦皇島219公里。
凌源屬遼西丘陵山區的一部分,境內溝壑縱橫,山巒重疊。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全市總面積3278平方千米。下轄6個鄉,16個鎮,6個街道。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凌源市常住人口為540832人。2020年,凌源市全年地區生產總值完成206.1億元,按可比價計算,比上年增長3.3%。
② 關於遼寧朝陽或凌源市回遷或拆遷的最新法規和文件
1.關於收費問題:我也遇到過類似問題,我撥打了物價局舉報電話,物價局的回復是:只要是開發商能給你開具正規發票的收費就是合理的,只收費不給正規發票的收費項目物價局才會受理。
2.若要了解拆遷和回遷的政策,到當地政府去了解相關文件,各地區、各地段給的補償都是不一樣的!
③ 產業園區拆遷戶怎麼安置補償
法律分析:安置補償主要有兩種方式,被徵收人可以選擇貨幣補償,也可以選擇房屋產權調換。
法律依據:《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條例》
第十七條 作出房屋徵收決定的市、縣級人民政府對被徵收人給予的補償包括:
(一)被徵收房屋價值的補償;
(二)因徵收房屋造成的搬遷、臨時安置的補償;
(三)因徵收房屋造成的停產停業損失的補償。
第二十一條 被徵收人可以選擇貨幣補償,也可以選擇房屋產權調換。
④ 門面房拆遷如何補償,門面拆遷的最新補償標准是什麼
您好,門面房拆遷的補償包括土地的補償、房子的補償,設施設備的補償以及因搬遷造成的停產停業損失費等,具體的賠償標准需要由有評估機構評估確定,原則上是不能低於被徵收人原有的生活水平。
⑤ 購買的工業用地沿街門面和辦公樓,房拆遷怎麼補償
您好:辦公大樓的拆遷高於城市住房的拆遷補償,給您一個標准,您可以先看看。
城市的房子有兩種補償方式:1.房屋置換,相同地段最低拆多少補多少;2.貨幣補償,最低是周邊房地產市場價;
我只能提供上述法律規定的標准,沒有辦法給您確定具體的數額,具體多少錢一平米,需要根據當地的物價、地價來評估和計算,一般最低是重建成本價。
⑥ 工業用地拆遷補償標准明細2021
一、工業用地補償標准與其他的補償有區別,主要地上附著物的標准不一樣,因為工業用地一般地上有建築物,那就要按建築物拆遷的標准來算了,至於地價差額那是政府決定的。
如果這種情況還要繼續辦廠,可以要求政府還一塊等面積的地塊。
二、根據《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條例》第十九條規定:對被徵收房屋價值的補償,不得低於房屋徵收決定公告之日被徵收房屋類似房地產的市場價格。
第十條
房屋徵收部門擬定徵收補償方案,報市、縣級人民政府。
市、縣級人民政府應當組織有關部門對徵收補償方案進行論證並予以公布,徵求公眾意見。
徵求意見期限不得少於30日。
《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條例》第十九條規定:對被徵收房屋價值的補償,不得低於房屋徵收決定公告之日被徵收房屋類似房地產的市場價格。
第十條,房屋徵收部門擬定徵收補償方案,報市、縣級人民政府。
市、縣級人民政府應當組織有關部門對徵收補償方案進行論證並予以公布,徵求公眾意見。
徵求意見期限不得少於30日。
⑦ 房屋拆遷門面是房屋的幾倍補償
法律分析:並沒有一個門面拆遷是房屋的幾倍的規定,如果是國有土地上的門面房,按照周邊門面房的價格評估補償,如果是農村集體土地上的商業性質的用房,可以在住房基礎上適當上浮補償,如果該房屋已經劃入城市規劃區,或者處於城中村,地理位置較好,則可以參考周邊門面房評估補償。
法律依據:《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條例》 第八條 為了保障國家安全、促進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等公共利益的需要,有下列情形之一,確需要徵收房屋的,由市、縣級人民政府作出房屋徵收決定:
(一)國防和外交的需要;
(二)由政府組織實施的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礎設施建設的需要;
(三)由政府組織實施的科技、教育、文化、衛生、體育、環境和資源保護、防災減災、文物保護、社會福利、市政公用等公共事業的需要;
(四)由政府組織實施的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的需要;
(五)由政府依照城鄉規劃法有關規定組織實施的對危房集中、基礎設施落後等地段進行舊城區改建的需要;
(六)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公共利益的需要。
⑧ 工業園區拆遷補償標准
法律分析:工業園區征地補償方式的標准多樣,在規定上各地方都有不同,標准涉及到市場價格、地理位置、國家政策等相關的因素,所以各個地方出台的標准都會不一樣,在查詢時盡量到當地的政府的相關網站上出台的政策上去搜索會得到更准確的信息。一般來說,各項征地補償費用的具體標准、金額由市、縣政府依法批準的征地補償安置方案規定。土地被徵用前3年平均年產值的確定(有關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的補償標准):按當地統計部門審定的最基層單位統計年報和經物價部門認可的單價為准。國家征地補償標准最新土地法律中,政府徵收農民土地,應有合法項目,按照法定程序,給予被徵收人合理補償,先補償,再徵收,任何違反以上基本原則的徵收行為都屬於違法徵收。被徵收人可以拒絕簽訂征地補償安置協議,以申請信息公開,提起行政復議,行政訴訟等方式爭取自己的合法權利。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
第四十八條 徵收土地應當給予公平、合理的補償,保障被征地農民原有生活水平不降低、長遠生計有保障。徵收土地應當依法及時足額支付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以及農村村民住宅、其他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等的補償費用,並安排被征地農民的社會保障費用。徵收農用地的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標准由省、自治區、直轄市通過制定公布區片綜合地價確定。制定區片綜合地價應當綜合考慮土地原用途、土地資源條件、土地產值、土地區位、土地供求關系、人口以及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等因素,並至少每三年調整或者重新公布一次。徵收農用地以外的其他土地、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等的補償標准,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制定。對其中的農村村民住宅,應當按照先補償後搬遷、居住條件有改善的原則,尊重農村村民意願,採取重新安排宅基地建房、提供安置房或者貨幣補償等方式給予公平、合理的補償,並對因徵收造成的搬遷、臨時安置等費用予以補償,保障農村村民居住的權利和合法的住房財產權益。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將被征地農民納入相應的養老等社會保障體系。被征地農民的社會保障費用主要用於符合條件的被征地農民的養老保險等社會保險繳費補貼。被征地農民社會保障費用的籌集、管理和使用辦法,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制定。
第五十五條 以出讓等有償使用方式取得國有土地使用權的建設單位,按照國務院規定的標准和辦法,繳納土地使用權出讓金等土地有償使用費和其他費用後,方可使用土地。自本法施行之日起,新增建設用地的土地有償使用費,百分之三十上繳中央財政,百分之七十留給有關地方人民政府。具體使用管理辦法由國務院財政部門會同有關部門制定,並報國務院批准。
⑨ 2021年凌源哪些地方拆遷
會拆遷哪些地方要看政府出公告,最近都沒什麼消息,可能近一段時間不會拆遷。
第二十六條房屋徵收部門與被徵收人在徵收補償方案確定的簽約期限內達不成補償協議,或者被徵收房屋所有權人不明確的,由房屋徵收部門報請作出房屋徵收決定的市、縣級人民政府依照本條例的規定,按照徵收補償方案作出補償決定,並在房屋徵收范圍內予以公告。
補償決定應當公平,包括本條例第二十五條第一款規定的有關補償協議的事項。
被徵收人對補償決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也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訴訟。
(9)凌源工業園區哪裡拆遷門面徵收擴展閱讀:
1、房屋補償費(房屋重置費),用於補償被拆遷房屋所有權人的損失,以被拆遷房屋的結構和折舊程度劃檔,按平方米單價計算。
2、周轉補償費,用於補償被拆遷房屋住戶臨時居住房或自找臨時住處的不便,以臨時居住條件劃檔,按被拆遷房屋住戶的人口每月予以補貼。
3、獎勵性補償費,用於鼓勵被拆遷房屋住戶積極協助房屋拆遷或主動放棄一些權利如自願遷往郊區或不要求拆遷單位安置住房,房屋拆遷補償費的各項標准由當地人民政府根據本地的實際情況和國家有關法律政策加以確定。
4、由宅基地區位補償價、被拆遷房屋重置成新價構計算公式為:房屋拆遷補償價=宅基地區位補償價×宅基地面積+被拆遷房屋重置成新價。
1、告知征地情況。在征地依法報批前,當地國土資源部門應將擬征地的用途、位置、補償標准、安置途徑等,以書面形式告知被征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戶。在告知後,凡被征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戶在擬征土地上搶栽、搶種、搶建的地上附著物和青苗,征地時一律不予補償。
2、確認征地調查結果。國土資源部門會同交通、林業部門,對擬征土地的權屬、地類、面積以及地上附著物權屬、種類、數量等現狀進行調查,調查結果應與被征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農戶和地上附著物產權人、各市動遷辦公室共同確認。
3、組織征地聽證。在征地依法報批前,國土資源部門應告知被征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戶,對擬征土地的補償標准、安置途徑有申請聽證的權利。當事人申請聽證的,應按照《國土資源聽證規定》規定的程序和有關要求組織聽證。
4、簽訂征地補償協議。國土資源部門要按照本方案制定的補償標准,與被征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民個人簽訂征地補償協議,並將協議作為征地報件必備件附征地卷一同上報。
⑩ 凌源第3監獄棚戶區拆遷的事是真的嗎
不是真的。
凌源市2021年棚戶區改造任務400戶(套)。包括三個項目分別為:經濟開發區及佳城濱河南側區域棚戶區改造項目;凌鋼解凍庫大壩附近區域棚戶區改造項目;東城街道百貨平房區域棚戶區改造項目,目前已實現開工120戶(套)。
棚戶區改造是政府為改變城鎮危舊住宅、改進困難家庭住宅前提而提出的一項民心工程。我國從2009年初始,對我國國內可燃物采空區、林場以及農場等棚戶區實行大范圍改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