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讀「環渤海地區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兩大工業基地的名稱分別是:①________________工業基
(1)遼中南;京津唐 (2)山東 (3)B (4)華北平原;大連;天津 (5)①環渤海地區鐵礦、石油、天然氣、海鹽、海洋生物資源豐富。②地理位置優越;多優良海港。③交通發達、便捷。 (6)水資源 (7)西南方向,無論吹冬季風,還是夏季風,都不會對城市造成大氣污染。 |
Ⅱ 環渤海經濟圈有我國哪兩大工業區
遼中南工業區。
Ⅲ 渤海沿岸的工業基地有 [ ] A、滬寧杭地區 B、遼中南地區 C、珠江三角洲 D、京津唐地
BD |
Ⅳ 什麼是環渤海經濟發展圈
環渤海經濟發展圈:狹義上的環渤海經濟圈是指以京津冀為中心、遼東半島、山東半島為兩翼的環渤海濱海經濟帶,京津冀地區是環渤海經濟圈的核心;從更大的范圍來說,包括河北、山東、遼寧、山西以及內蒙古中東部五個省區加上北京和天津兩個直轄市。環渤海經濟圈發展特色主要表現在:形成了中國重要的工業密集區和密集城市帶。
Ⅳ 渤海經濟圈
環渤海地區是指環繞著渤海全部及黃海的部分沿岸地區所組成的廣大經濟區域。黨的十四大報告中提出要加快環渤海地區的開發、開放,將這一地區列為全國開放開發的重點區域之一,國家有關部門也正式確立了「環渤海經濟區」的概念,並對其進行了單獨的區域規劃。區域間的經濟合作,橫向聯合,優勢互補為環渤海地區開拓了廣闊的發展空間。
環渤海地區包括北京、天津兩大直轄市及遼寧、河北、山西、山東和內蒙古中部地區,共五省(區)二市。全區陸域面積達112萬平方公里,總人口2.6億人。環渤海地區共有城市 157個,約佔全國城市的四分之一,其中城區人口超百萬的城市有13個。
也有觀點認為 ,環渤海地區是以京津冀為核心、以遼東半島和山東半島為兩翼的環渤海經濟區域,主要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東、遼寧,也就是三省兩市的「3+2」經濟區域。面積51.8萬平方公里;人口2.3億,佔全國17.5%;地區生產總值達到3.8萬億元,佔全國28.2%。
雖然兩者關於環渤海經濟區域「外延」的看法不一,但都認為與珠江三角洲和長江三角洲不同的是,環渤海經濟區是一個復合的經濟區,由三個次級的經濟區組成,即京津冀圈、山東半島圈和遼寧半島圈。
黨的十四大報告中提出要加快環渤海地區的開發、開放,將這一地區列為全國開放開發的重點區域之一,國家有關部門也正式確立了「環渤海經濟區」的概念,並對其進行了單獨的區域規劃。區域間的經濟合作,橫向聯合,優勢互補為環渤海地區開拓了廣闊的發展空間。
地理優勢
地理區位
環渤海地區處於東北亞經濟圈的中心地帶,向南,它聯系著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港澳台地區和東南亞各國;向東,它溝通韓國和日本;向北,它聯結著蒙古國和俄羅斯遠東地區。這種獨特的地緣優勢,為環渤海區域經濟的發展、開展國內外多領域的經濟合作,提供了有利的環境和條件,成為海內外客商新的投資熱點地區。
自然資源
環渤海地區擁有豐富的海洋資源、礦產資源、油氣資源、煤炭資源和旅遊資源,也是中國重要的農業基地,耕地面積達2656.5萬公頃,佔全國耕地總面積的四分之一之多,糧食產量佔全國的23%以上。
海陸空交通
環渤海地區擁有40多個港口,構成了中國最為密集的港口群;環渤海地區是中國交通網路最為密集的區域之一,是我國海運、鐵路、公路、航空、通訊網路的樞紐地帶,交通、通訊聯片成網,形成了以港口為中心、陸海空為一體的立體交通網路,成為溝通東北、西北和華北經濟和進入國際市場的重要集散地。
工業和科技
環渤海地區是中國最大的工業密集區,是中國的重工業和化學工業基地,有資源和市場的比較優勢。環渤海地區科技力量最強大,僅京津兩大直轄市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科技人員就佔全國的四分之一。科技人才優勢與資源優勢必將對國際資本產生強大的吸引力。
骨幹城市群
環渤海地區以京津兩個直轄市為中心,大連、青島、煙台、威海等沿海開放城市為扇面,以濟南、沈陽、太原、石家莊、呼和浩特等省會城市為區域支點,構成了中國北方最重要的集政治、經濟、文化、國際交往和外項型、多功能的密集的城市群落。在全國和區域經濟中發揮著集聚、輻射、服務和帶動作用,有力地促進了本地區特色經濟區域的發展。在國際經濟中心不斷向亞太地區轉移的大趨勢下,環渤海地區蘊藏著巨大的發展潛力。
Ⅵ 圖中環渤海地區的兩大重要工業基地是()A.滬寧杭、珠江三角洲B.滬寧杭、京津唐C.遼中南、京津唐D
我國的四大工業基地是遼中南、京津唐、滬寧杭、珠江三角洲,其中位於環渤海地區的兩大重要工業基地是遼中南、京津唐.
故選: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