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工業生產 > 工業用水氣溫升高蒸發量大約多少

工業用水氣溫升高蒸發量大約多少

發布時間:2022-08-09 06:57:01

❶ 水在不同溫度下的蒸發的量 20℃時每小時的蒸發量是多少97℃時每小時的蒸發量是多少(不沸騰)

蒸發都是不斷進行的,只是不同溫度下的水蒸發速度不一樣打一個很好理解的比喻;水是在20度氣化時帶走的熱量多,還是在97度氣化時帶走的熱量多呢?顯然是97度了.

❷ 高分物理題——蒸發:求水分蒸發與溫度、相對濕度、風速的函數或變化數值表

最簡單可行的方法是實驗法,「折肱散人 - 護軍統領 十二級」的公式雖說變化太多,但是沒有問題的。你需要好多次試驗才能得到一組數據,進而推演公式中的各個參數,即a、b、c和x、y、z,屬於解6元不知多少次指數方程組,這東西好像不簡單。我有個更容易可行的辦法。

實驗法:

實驗1: 選取1平方米、風速1米/秒、氣溫10攝氏度(最好換算成熱力學溫度)、相對濕度50%的水面,測得每小時蒸發量為A1;

實驗2:其它參數不變,把氣溫提高為20攝氏度,測得每小時蒸發量A2;

實驗3:其它參數不變,把氣溫提高為30攝氏度,測得每小時蒸發量A3;

實驗4:其它不變,風速變為2米每秒,測得B1;

以此類推,你會得到一組表格數據,這樣就不用公式了,比如你實際的實驗是要知道100平方米的水面相對濕度30%下風速5米每秒氣溫32攝氏度下的蒸發量,只要把表格裡面數據簡單的加減乘除就可以了,當然由於風速影響和氣溫影響的非線性性,你做預備實驗時候可以選取和你實際實驗一樣的風速值和氣溫,這樣就沒有什麼偏差了。

你不需要推導出一個萬用公式,而是夠自己用就可以了。

其實還可以更簡單,只要確定你需要的風速、氣溫、相對濕度,在1平方米的水面做個實驗,看蒸發量多少,之後你要多大面積的蒸發量都可以直接乘出來了。

❸ 氣溫變化對蒸發能力的影響

蒸發是水循環的重要環節,水面蒸發量是反映當地蒸發能力的重要指標。氣溫是流域蒸發能力的重要影響因子[97],研究氣溫對蒸發能力的影響時,通過確立氣溫和蒸發能力的線性回歸關系,在此基礎上估算氣溫升高對蒸發能力的影響。

6.3.1.1 資料的收集

窟野河流域內蒸發站點稀少,實測氣溫資料殘缺不齊,考慮流域分布和資料情況,選取東勝、榆林和興縣3個站點氣溫資料,收集王道恆塔、新廟和溫家川月水面蒸發、氣溫資料,分析氣溫變化對蒸發能力的影響。

目前,黃河流域多採用口徑20mm的蒸發皿和E601蒸發器觀測水面蒸發。據多年觀測研究,認為以E601蒸發器觀測的數值接近大水體的蒸發量,故以E601蒸發器的觀測值作為當地蒸發能力。據調查,窟野河流域內各站的水面蒸發量觀測從1975年起,5~10月採用E601蒸發器觀測水面蒸發,其他月份採用口徑20mm的蒸發皿稱重法觀測水面蒸發量,因不同時期觀測水面蒸發量採用的蒸發器不同。為使資料序列一致,將口徑20mm的蒸發皿觀測的月份數據統一轉換成E601蒸發器觀測值。根據同期不同器皿的實際觀測值資料,定出不同器皿在各月的轉換系數(表6.19)。

表6.19年內各月蒸發轉換系數表

6.3.1.2 窟野河氣溫與蒸發能力的關系

(1)高橋浩一郎公式[49]

變環境條件下的水資源保護與可持續利用研究

式中:E為地面月實際蒸發量,mm;P為月平均降水量,mm;t為月平均氣溫,℃。

根據各站實測降雨和氣溫資料計算月蒸發能力,結果表明高橋浩一郎公式能很好地計算月蒸發能力,蒸發能力的實測值與計算值相關系數為0.68,誤差較小。

(2)蒸發能力與氣溫的統計關系式

窟野河流域氣溫與蒸發能力主要對上游王道恆塔站和新廟站及下游溫家川站進行分析。因窟野河流域內神木縣氣象資料欠缺,選用榆林市氣象站氣溫資料。根據王道恆塔站、新廟站和溫家川站1970~1983年系列月蒸發資料和該地月平均氣溫資料點繪相關圖(圖6.34~圖6.36)。

圖6.34 王道恆塔站氣溫與蒸發能力之間的關系

圖6.35 溫家川站氣溫與蒸發能力之間的關系

圖6.36 新廟站氣溫與蒸發能力之間的關系

由圖6.34~圖6.36可以看出,氣溫和蒸發能力二者具有較好的指數關系。據此,構建蒸發能力和氣溫之間的關系式如下

Es=e(m+nt) (6.18)

式中:Es為實測月水面蒸發;t為月平均氣溫;m,n為經驗參數。

通過回歸分析法,分析各站蒸發能力和月平均氣溫的相關性,由式(6.18)和各站蒸發能力與氣溫的線性關系估算參數m,n(表6.20)。

表6.20 窟野河流域各站蒸發能力與月平均氣溫成果表

從表6.20可以看出,各站蒸發能力和氣溫關系密切,相關系數都在0.8以上,蒸發能力實測值與計算值比較接近,其誤差均在5%之內。計算蒸發能力時,主要採用蒸發能力與氣溫線性關系指數法進行分析計算。

6.3.1.3 窟野河氣溫變化對蒸發能力的影響

氣溫變化對蒸發能力的影響選取當氣溫升高+1℃、+2℃時,計算蒸發能力的變化量。以氣溫、蒸發能力的多年均值為背景值,在不考慮日照總輻射、風速對氣溫產生影響的條件下研究氣溫升高對蒸發能力的影響。由蒸發能力計算公式(6.18),計算當氣溫升高Δt時,蒸發能力的變化量(式6.19)。

變環境條件下的水資源保護與可持續利用研究

蒸發能力的變化率由公式(6.19)進行差分計算可得

變環境條件下的水資源保護與可持續利用研究

由公式(6.20)可知,隨著氣溫的升高,蒸發能力的變化率也隨之增大;由此計算各站因氣溫變化而產生的蒸發能力的變化(表6.21)。

表6.21 窟野河各流域控制站蒸發能力在不同氣溫升高情況下的變化單位:%

由表4.3可以看出,當氣溫升高1℃,窟野河流域蒸發能力平均約增加6.7%;氣溫升高2℃,蒸發能力平均約增加13.8%。在地域分布上,高緯度地區略大於低緯度地區。

❹ 55度水的蒸發速度 每小時蒸發多少

蒸發在一個相當大的深度,水蒸發期間的時間來計算,和「沉澱」相同的單位,其方向是相反的.
蒸發測定
?逸出到大氣中的過程稱為蒸發,蒸發的水的量由液體或固體狀態,變成蒸氣狀態.水層,在一個時間間隔中的特定區域的觀察,以確定水的深度的內部蒸發蒸發毫米的大小減少.
?常用儀器測量蒸發的蒸發器和大型蒸發桶兩種.
?小的蒸發器口徑20厘米,高約10厘米的金屬圓盆,鍋到一個刀片狀,以防止鳥類和動物喝的上半部分的設備埠設置一個向外張成喇叭狀的金屬絲網圈.在貨架上,和70厘米從地面到定量的清水,每天24小時,嘴,玻璃剩餘的水的量的測量的測量儀器,蒸發量的水的量減少.
小型蒸發器
?大的蒸發桶口面積為0.3平方米的圓柱形桶,桶底中心裝一直管,直管上端帶手寫筆的持有人,並埋在地下的水針桶,桶口略高於地面.每日觀察,20:00到的觸針保持器,手寫筆,閱讀的水位,根據水位和降水蒸發的每日變化.
你說的這些計算專業太強大了,不定量的專業回答,只是表面現象.
水溫.高的水的溫度,這意味著該溫度是高的,就大的水的蒸發.
米范圍內,.的水的蒸發量是單位面積的?蒸發,當然,較大的面積?蒸發更多.
空氣濕度大,.空氣濕度大,蒸發時間相同.
空氣溫度.上面已經說了,在高溫下,水的溫度自然就高了.
表面風速,.風速是蒸發量增加的一個重要因素.
大氣壓.有限的本地大氣壓力的變化,一般低氣壓,蒸發速度加快.
那為什麼空氣濕度越低,水分蒸發速率越
水分蒸發速率與周圍空氣含水量有關,空氣濕度越低,水分蒸發速率越快。
濕度越小,就是說空氣中的水分較少。水分較少,就會引發蒸發。
例:干濕球溫度差產生的原因
當空氣未飽和時,濕球因表面蒸發需要消耗熱量,從而使濕球溫度下降。與此同時,濕球又從流經濕球的空氣中不斷得到熱量。當濕球因蒸發而消耗的熱量與從空氣中獲得的熱量相平衡時,濕球的溫度就不再下降,從而出現一個干濕球溫度差,空氣濕度越小,濕球表面的水分蒸發越快,溫度下降得越多,干濕球的溫差越大。
如何加快水分揮發(蒸發)速率
如何加快水分揮發(蒸發)速率
: 1 加熱2 加快水面氣流速度(簡單地說就是吹氣)3 使水與空氣的接觸面積增大(如把碗里的水倒在盆里)
加快水蒸發的三種方法.
1.提高溫度
2.增加空氣流通速度
3.擴大表面積
水面蒸發(evaporation from water surface),指水面的水分從液態轉化為氣態逸出水面的過程。水面蒸發包括水分化汽(又稱汽化)和水汽擴散兩個過程。
自然條件下的蒸發是水分和熱量的綜合反映,一般來說,蒸發的發生取決於兩個條件:一個是將水由液態變為氣態的熱能;另一個是是否有水分的供應,以及水分供應的狀況。水面蒸發是最簡單的蒸發形式,屬於水分供應不受限制的蒸發面。因此蒸發主要受制於水面所接受的太陽輻射能量。對於一個自由水面來說,太陽輻射熱量進入水體使得水體表層溫度升高,水分子動能增加,運動加劇,且水面溫度愈高,水分子的運動愈活躍。由於水分子之間本身存在著一定的相互作用力,即內聚力,使得水分子聚集於水體。但當水分子運動的動能大於水分子之間的內聚能時,水分子就能從水體逸出而散失到大氣當中,此即為蒸發的物理機制。由於水體獲得的能量不是均勻的,只有表層那些動能足夠大的水分子才能突破水面進入大氣,所以蒸發主要在水的表層發生。通常將單位水量從液態變為氣態所吸收的熱量稱為蒸發潛熱或大氣蒸發能力。
根據理想氣體狀態方程和混合氣體壓強公式,溫度和體積一定時,氣體的壓力正比於氣體的分子數。在蒸發的初期,由於空氣中水汽分子的數量相對較少,因而水汽壓也較小。
水面與空氣中的水汽壓差則較大,由水面逸出的水分子數量較多。相反的,從空氣中返回水面的水分子數量較小。通常認為水面逸出的水分子數量與返回水面的水分子數量之差,就是實際觀測到的蒸發量或蒸發強度。
隨著蒸發的不斷進行,從水面躍入空氣中的水汽分子愈來愈多,以致水面以上大氣中的水汽含量越來越多,水汽壓也就愈大,水面與空氣中的水汽壓差減小,水汽分子由水面進人大氣的速率明顯減小,而空氣中的水汽分子返回水面的速率則明顯增大。對於一個封閉的系統來說,當兩者進行到一定程度時,必然會出現躍出水面的水汽分子數等於進入水面的水汽分子數,此時空氣與水面的水汽壓差為零,蒸發因此停止。水汽壓差為零時,空氣中的水汽分子達到飽和,此時的水汽壓稱為飽和水汽壓。如果水面的溫度繼續增加,空氣中的蒸發又開始進行,直到空氣中的水汽分子再次達到飽和為止。因此,對於封閉的自由水面來說,蒸發速率主要取決於水面和水面以上大氣之間的水汽壓差。
在自然條件下,由於空氣的體積是無限的,水面上空氣中的水汽分子存在一定的濃度梯度,由水面進入大氣的水汽分子會通過空氣對流、紊動以及水汽的擴散等作用不斷的沿梯度方向向上輸送,從而減少了水面以上空氣中的水分子數,降低了水汽壓,使其很難達到飽和狀態,因此實際上不可能出現空氣與水面的水汽壓差為零的情況。所以自然條件下的蒸發量不僅與飽和水汽壓差有關,還與空氣的對流和紊動以及水汽的擴散等作用有關,而影響這些作用的因素主要有風速、氣壓、濕度等氣象條件。
根據蒸發的發生機制,可將影響蒸發的因素分為兩大類:一類是物體表面以上的氣象條件,如太陽輻射、溫度、濕度、風速、氣壓等;另一類是物體自身的因素,對於水面蒸發來說,有水體表面的面積和形狀、水深、水質和水面的狀況等因素。以下分別就這些因素作簡單的分析。
(1)太陽輻射。太陽輻射直接供給蒸發所需的能量,尤其對水面蒸發來說,太陽輻射幾乎都用於蒸發,因此,太陽輻射是影響蒸發的主要因素。太陽輻射有日變化、季節變化和年際變化,水面蒸發也會隨著這些變化而發生相應地變化。
(2)溫度。隨著水溫的增加,水分子的運動速度會加快,從而更易於逸出水面,所以水面蒸發量會隨著水面溫度的增加而增加。而直接影響水溫的主要因素是氣溫,所以氣溫的變化會影響水面蒸發的變化。但由於水面蒸發的影響因素較為復雜,氣溫的變化有時與水面蒸發規律並不十分一致。
(3)濕度。水面上方大氣的濕度增加,其中的水汽分子數量增加,飽和水汽壓差減小,水面與大氣的水汽壓差越小,水分子由水面逸出的速度越慢。因此,在相同條件下,空氣濕度越小,水面蒸發量越大。同時,濕度的變化與氣溫也有著十分密切的關系。
(4)水汽壓差。水汽壓差是指水面的水汽壓與水面上空一定高度的大氣水汽壓之差。一般來說,空氣密度越大,單位體積的水汽分子數量越多,水汽壓就越大;反之,則水汽壓越小。大氣的水汽壓越大,水面與大氣的水汽壓差越小,水面蒸發量也越小,這與濕度變化對蒸發的影響基本一致。
(5)風速。風能夠加強空氣之間的對流和交換,使水面上空的水汽分子不斷被帶走,從而保證蒸發面與上空始終保持一定的水汽壓差,使得蒸發持續進行。在一定范圍內,風速越大,空氣流動越快,越有利於水汽在空氣中的對流和交換,從而增加水汽界面的水汽壓差,越有利於水面的蒸發。但當風速達到一定程度時,水面的蒸發趨於穩定,此時影響相對較小。同時當冷空氣到來時,風速增加不僅不會促進水面蒸發,相反還會減少蒸發,甚至導致凝結。
(6)水面面積。水體蒸發表面是水分子汽化時必經的通道。一般來說,水面面積越大,則蒸發量越大,蒸發作用進行得越快。對於局部區域來說,水面面積越大,其上空的水汽越不易被帶離水面區域,水面上空的水汽含量越多,越不利於水面蒸發的進行。
(7)水深。水體的深淺對水面蒸發也有一定的影響。總的來說,春夏兩季淺水比深水水面蒸發量大,秋冬兩季則相反。這是因為若水深較淺,水體的上、下部分交換相對比較容易,混合充分,水體各部分溫差小,幾乎相同,並與氣溫變化基本一致,對水面蒸發的影響較為顯著。春夏兩季氣溫較高,水溫也較高,水面蒸發量大,秋冬兩季水面蒸發量則較小。水深較大,水溫在0~4。C變化時,水體存在「熱縮冷脹」的效應,從而使水體上下部分產生對流作用;當水溫超過4℃時,對流作用停止。此外,水深大,水體蘊藏的熱量也大,這對水溫將起到一定調節作用,使水面蒸發量隨時間的變化顯得比較穩定。
(8)水質。水面蒸發不僅會受水量影響,而且還受到水質的影響,即水中溶解溶質多少的影響。一般來說,水中溶質的濃度越大,水體蒸發量越小,比如海水比淡水的蒸發量就小2%~3%。這是由於溶質的存在而減小了單位水面面積內水分子的數量,即在本質上減小了純水面蒸發面積,從而減小了水體的蒸發量。
此外,水體蒸發表面若有雜物等覆蓋,水體表面接受的太陽輻射就會減少,水體蒸發量也會隨之減小。
蒸發速率計算
當液相和飽和蒸氣相平衡共存時,在單位時間內從單位液體表面蒸發出去的分子的數目(蒸發的分子通量 )應該和在單位時間內凝結到單位液體表面的分子的數目(凝結的分子通量 )相等。如果忽略飽和蒸氣分子碰到液體表面時的反射,認為碰到液體的分子都要凝結,就可以用飽和蒸氣的分子通量 J來表示在單位時間內凝結到單位液體表面的分子的數目(凝結的分子通量 )。u可以稱為液體的蒸發速率,其實就是在單位時間內從單位液體表面蒸發出去的液體的體積,它等於蒸發的分子通量除以液體的分子數密度,也等於凝結的分子通量除以液體的分子數密度。設飽和蒸氣可以視為理想氣體,飽和蒸氣的壓強為 p、熱力學溫度為T 、分子的平均速率為v、分子數密度為ng、密度為ρg,分子的質量為m,摩爾質量為μ,液體的分子數密度為nl、密度為ρl,普適氣體常量為R,圓周率為π,則有
u=J/nl=ngv/(4nl)
=mngv(4mnl)
=ρgv/(4ρl)
=[μp/(RT)]
=[8RT/(πμ)]^(1/2)/(4ρl)
=(p/ρl)[μ/(2πRT)]^(1/2)
對於20℃的水,已知T=293K,p=2.34*10^3Pa,ρl =1.00*10^3kg*m-3,μ=18.0*10^-3 kg*mol-1,R=8.31J*mol^-1*K-1. 將這些數據代入上式得
u =(p/ρl)[μ/(2πRT)]^(1/2)
=(2.34*10^3/1.00*10^3)[18.0*10^-3/(2π*8.31*293)]^1/2 m*s^-1 
≈2.54*10^-3m*s^-1 
≈15.2 cm*min^-1.
風速影響的應該是飽和蒸氣的壓強,但是貌似沒有公式吧!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水分蒸發的三個階段是什麼
第一階段 當潮濕時,蒸發是在土壤表面進行的,土壤中的水分沿毛細管上升,到達土壤表面進行蒸發。此時,土壤的蒸發速率近似於水面蒸發速率,蒸發強度主要決定於土壤溫度、飽和差、風等氣象因子。第二階段 土壤含水量減小到田間持水量70%以下,土壤表層變干,含水量減少,表層形成一個乾涸層。水分在土壤中進行蒸發之後,通過土壤孔隙擴散到土壤表面。由於水汽在土壤中的擴散比大氣中慢得多,所以,這時的蒸發速率要比水面小些,土壤水分的蒸發速率主要決定土壤中的含水量。第三階段 當土壤表層非常乾燥時,土壤毛細管的供水作用停止,蒸發僅發生在深層土壤中,水汽通過土壤孔隙,再擴散到大氣中去,蒸發的速率比同樣條件下水面的蒸發小得多。

❺ 如何計算循環水的蒸發量

可以通過公式計算

蒸發損失E(m3/h)

E=a(R-B)

a=e(t1-t2)

a—蒸發損失率,%;

R—系統中循環水量,m3/h;

B—系統中排污量,m3/h

t1,t2—循環冷卻水進、出冷卻塔溫度,℃;

e—損失系數,與季節有關,夏季(25~30℃)時,為0.15~0.16

冬季(-15~10℃)時,為0.06 ~0.08

春、秋季(0~10℃)時,為0.10 ~0.12

風吹損失D(m3/h)(包括飛濺、霧沫夾帶)

D=(0.2%~0.5%)R

排污損失B(m3/h)

B=E/K-1

K-濃縮倍數

(5)工業用水氣溫升高蒸發量大約多少擴展閱讀:

水面蒸發影響因素

根據蒸發的發生機制,可將影響蒸發的因素分為兩大類:一類是物體表面以上的氣象條件,如太陽輻射、溫度、濕度、風速、氣壓等。

另一類是物體自身的因素,對於水面蒸發來說,有水體表面的面積和形狀、水深、水質和水面的狀況等因素。以下分別就這些因素作簡單的分析。

(1)太陽輻射。太陽輻射直接供給蒸發所需的能量,尤其對水面蒸發來說,太陽輻射幾乎都用於蒸發,因此,太陽輻射是影響蒸發的主要因素。太陽輻射有日變化、季節變化和年際變化,水面蒸發也會隨著這些變化而發生相應地變化。

(2)溫度。隨著水溫的增加,水分子的運動速度會加快,從而更易於逸出水面,所以水面蒸發量會隨著水面溫度的增加而增加。而直接影響水溫的主要因素是氣溫,所以氣溫的變化會影響水面蒸發的變化。但由於水面蒸發的影響因素較為復雜,氣溫的變化有時與水面蒸發規律並不十分一致。

(3)濕度。水面上方大氣的濕度增加,其中的水汽分子數量增加,飽和水汽壓差減小,水面與大氣的水汽壓差越小,水分子由水面逸出的速度越慢。因此,在相同條件下,空氣濕度越小,水面蒸發量越大。同時,濕度的變化與氣溫也有著十分密切的關系。

(4)水汽壓差。水汽壓差是指水面的水汽壓與水面上空一定高度的大氣水汽壓之差。一般來說,空氣密度越大,單位體積的水汽分子數量越多,水汽壓就越大。

反之,則水汽壓越小。大氣的水汽壓越大,水面與大氣的水汽壓差越小,水面蒸發量也越小,這與濕度變化對蒸發的影響基本一致。

(5)風速。風能夠加強空氣之間的對流和交換,使水面上空的水汽分子不斷被帶走,從而保證蒸發面與上空始終保持一定的水汽壓差,使得蒸發持續進行。在一定范圍內,風速越大,空氣流動越快,越有利於水汽在空氣中的對流和交換,從而增加水汽界面的水汽壓差,越有利於水面的蒸發。

但當風速達到一定程度時,水面的蒸發趨於穩定,此時影響相對較小。同時當冷空氣到來時,風速增加不僅不會促進水面蒸發,相反還會減少蒸發,甚至導致凝結。

(6)水面面積。水體蒸發表面是水分子汽化時必經的通道。一般來說,水面面積越大,則蒸發量越大,蒸發作用進行得越快。對於局部區域來說,水面面積越大,其上空的水汽越不易被帶離水面區域,水面上空的水汽含量越多,越不利於水面蒸發的進行。

(7)水深。水體的深淺對水面蒸發也有一定的影響。總的來說,春夏兩季淺水比深水水面蒸發量大,秋冬兩季則相反

這是因為若水深較淺,水體的上、下部分交換相對比較容易,混合充分,水體各部分溫差小,幾乎相同,並與氣溫變化基本一致,對水面蒸發的影響較為顯著。

春夏兩季氣溫較高,水溫也較高,水面蒸發量大,秋冬兩季水面蒸發量則較小。水深較大,水溫在0~4。C變化時,水體存在「熱縮冷脹」的效應,從而使水體上下部分產生對流作用;當水溫超過4℃時,對流作用停止。

此外,水深大,水體蘊藏的熱量也大,這對水溫將起到一定調節作用,使水面蒸發量隨時間的變化顯得比較穩定。

(8)水質。水面蒸發不僅會受水量影響,而且還受到水質的影響,即水中溶解溶質多少的影響。一般來說,水中溶質的濃度越大,水體蒸發量越小,比如海水比淡水的蒸發量就小2%~3%。

這是由於溶質的存在而減小了單位水面面積內水分子的數量,即在本質上減小了純水面蒸發面積,從而減小了水體的蒸發量。

此外,水體蒸發表面若有雜物等覆蓋,水體表面接受的太陽輻射就會減少,水體蒸發量也會隨之減小。



❻ 水在多少溫度以上時就會開始蒸發

水在絕對0度以上都會蒸發,只是溫度越高蒸發越快。夏天晾衣服比冬天乾的快。

相關說明

蒸發量是指在一定時段內水分經蒸發而散布到空中的量,通常用蒸發掉的水層厚度的毫米數表示,水面或土壤的水分蒸發量,分別用不同的蒸發器測定。一般溫度越高、濕度越小、風速越大、氣壓越低、則蒸發量就越大;反之蒸發量就越小。

從微觀上看,蒸發就是液體分子從液面離去的過程。由於液體中的分子都在不停地作無規則運動,它們的平均動能的大小是跟液體本身的溫度相適應的。由於分子的無規則運動和相互碰撞,在任何時刻總有一些分子具有比平均動能還大的動能。

這些具有足夠大動能的分子,如處於液面附近,其動能大於飛出時克服液體內分子間的引力所需的功時,這些分子就能脫離液面而向外飛出,變成這種液體的汽,這就是蒸發現象。飛出去的分子在和其他分子碰撞後,有可能再回到液面上或進入液體內部。如果飛出的分子多於飛回的,液體就在蒸發。

❼ 25℃25平方能蒸發掉多少水

25℃25平方1小時能蒸發掉12.5kg水.

因為,在有足夠多水的情況下,25度1平方米1小時大約可以蒸發500克水.

以上,只是不定量的計算,只是表面現象.
一、精確計算是專業的計算,需包含因素有:
1、時間:時間越長,水的蒸發量越多.
2、水溫:水的溫度越高,水的蒸發量越多.
3、范圍:水的面積越大,水的蒸發量越多.
4、空氣濕度:空氣濕度越小,水的蒸發量越多.
5、空氣溫度:空氣濕度越低,水的蒸發量越多.
6、表面風速:風速越大.水的蒸發量越多.
二、蒸發測定:
逸出到大氣中的過程稱為蒸發,蒸發的水的量由液體或固體狀態,變成蒸氣狀態.水層,在一個時間間隔中的特定區域的觀察,以確定水的深度的內部蒸發毫米的大小減少.
三、常用儀器測量蒸發的蒸發器和大型蒸發桶兩種.
小的蒸發器口徑20厘米,高約10厘米的金屬圓盆,鍋到一個刀片狀,以防止鳥類和動物喝的上半部分的設備埠設置一個向外張成喇叭狀的金屬絲網圈.在貨架上,和70厘米從地面到定量的清水,每天24小時,嘴,玻璃剩餘的水的量的測量的測量儀器,蒸發量的水的量減少.

閱讀全文

與工業用水氣溫升高蒸發量大約多少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汽車上的水印怎麼去除 瀏覽:596
汽車上面的車牌是哪裡的 瀏覽:490
南京工業磷酸多少錢一噸 瀏覽:84
寶馬順風車app哪個好 瀏覽:116
汽車自噴漆怎麼去除 瀏覽:15
賓士gla的空間怎麼樣 瀏覽:855
寶馬車有耳扣包多少錢一個 瀏覽:738
工業可以做什麼東西 瀏覽:313
賓士唯雅諾油箱加滿要多少 瀏覽:366
寶馬x3和雷克薩斯rx300h哪個好 瀏覽:529
順義汽車報廢如何代辦 瀏覽:487
汽車夏天怎麼開空調 瀏覽:579
一汽賓士最低多少錢 瀏覽:766
寶馬老款機油蓋怎麼更換 瀏覽:671
大型工業排風扇怎麼樣 瀏覽:406
後驅和四驅的汽車哪個耐用 瀏覽:265
大眾汽車休眠要多久 瀏覽:680
寶馬的wifi怎麼續費 瀏覽:179
工業2里的刷子怎麼用 瀏覽:933
莒縣汽車站小姐多少錢 瀏覽: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