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江西,瑞金怎麼樣
瑞金市位於江西省南部,武夷山脈南段西麓,贛江東源貢水上游。東與福建省長汀交界,南與會昌縣毗鄰, 西連於都縣,北接寧都、石城二縣。地理坐標:東徑115°42′~116°22′,北緯25°30′~26°20′。 總人口60萬,國土面積2448平方公里。以市區為中心,323、319、206國道為主幹的公路網可直達贛州、 南昌及閩粵,交通極為便利。已開通的贛龍鐵路與京九線連接,將成為瑞金另一條通往外界的快捷通道。 市內郵政、通訊、電力等基礎設施齊全。
瑞金地處華中氣候區與華南氣候區的過渡帶,屬亞熱帶季風濕潤型氣候。熱量豐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 四季分明,平均無霜期286天,年平均氣溫18.9℃.最熱以7月平均氣溫28.5℃,最冷的1月平均氣溫7.6℃。 年平均降雨量1710毫米,年均降雨天數163.7天。不寒不熱,不濕不燥,宜人宜物。
優越的地理條件,使瑞金擁有豐富的天然資源。全市水能理論儲量達10萬千瓦, 可開發量4萬千瓦,全市現有耕地面積35.69萬畝,山地面積280萬畝,宜養殖水面2.6萬畝,草坡地8萬畝, 森林覆蓋面積724平方公里,系贛南林區和長江防護林區之一。市內動植物種類較多,屬於珍稀者有: 金環蛇、銀環蛇、獺、龜、油杉、黃綿木、紅豆杉、楠木、銀杏、觀音竹、四方竹等等。地下礦藏豐富, 已探明的礦產資源有13類26種,主要有白雲岩、石灰石、螢石、金礦、鉭鈮、稀土、鎢、銀、鐵、錳、粘土、 無煙煤、磷、鈾。特別是優質石灰石儲量達9億噸以上,氧化鈣含量55.08%,且大部分裸露於地面,易於開采; 白雲岩儲量達1億噸以上,C+D級為1900萬噸,其金屬鎂含量為20.9%;螢石儲量達134萬噸,品位65%以上。
一、文化狀況
瑞金是江西省首批歷史文化名城,1999年被江西省文化廳授予「群眾歌舞之鄉」稱號。
(一) 歷史文化淵源
瑞金是舉世聞名的紅色故都,於公元953年設縣,1994撤縣設市.歷史上,因瑞金地處贛南東部山區,交通閉塞,屬「八閩百越蠻荒之地「,文化的孕育形成起步晚,相對中原地區較為滯後.後來,漢、晉、唐、宋時期,中原人(指後來的客家人)大舉南遷,瑞金為客家人的重要聚居地。在漫長的歷史歲月中,客家人帶來的中原文化與當地土著文化相互激揚,相互揉合,相互同化,孕育形成了獨樹一幟的客家文化,瑞金是客家文化的主要發祥地.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瑞金作為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所在地,曾一度改名為「瑞京」,是全國蘇區政治、文化中心.當時,毛澤東、周恩來、朱德等一大批當代中國先進文化的締造者和傳播者長期生活戰斗在瑞金,他們創造傳播灼先進文化與瑞金本土文化又一次相互激盪,互相濡養,推動了蘇區文化的繁榮,孕育形成了獨具特色的蘇區文化.這一文化現象的沿續和發展, 形成了輝煌燦爛的紅土地文化、客家文化、紅土地文化是瑞金文化的主要構架,滲透在瑞金人民社會生活方方面面。崇文重教、敬祖睦鄰、愛國愛家:奉獻創新是瑞金市文化內蘊的主要特質,作為文化的主要載體--語言,瑞金人講客家方言,在文字語匯上較接近普通話,但語音又與鄰近縣市區的客家語言有差異。
(二)歷史文化名人與文化遺址
1、歷史文化名人
楊以任:字澹余,瑞金縣象湖鎮下坊人。明崇禎四年進士,授應天府教授,遷南京國子監博士。以「奇文令天下」,為「江西五大家「之一,著有《讀史四集》、《非非室文集》、《名臣言行集》、《皇明奏疏》等。
蘿有高(1743--1799)字台山瑞金九堡密溪人。清乾隆舉子,理學家。著有四卷本《尊聞居士集》
陳熾(1855--1990):清末愛國主義思想家、經濟學家.原名家瑤,字克昌,瑞金瑞林禾擴人。光緒舉子,歷任戶部郎中、刑部郎中軍機處章京。與康有為、梁啟超同倡戊戌變法。著有《續富國策》農書、礦書、工書、商書四卷,另有《四子詩集》傳世。
2、主要文化遺址:歷史文化遺址主要有漢代古墓葬、古窯址及明清古建築。蘇區時期,瑞金留下了一大批革命舊居、舊址,如:紅井、一蘇大禮堂、二蘇大禮查、紅色幣華毓在氰磕鑒玩有國家氫言支物補單仙5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4處。近年來,瑞金依託豐富的文化遺址資源,致力於創建全國最大的愛國主義革命傳統教育墓地,促進了紅色旅遊業的快速發展。
(三)主要藝術特色
(1)、戲曲(劇):瑞金歷史上沒有形成過自己的地方劇種,但很早就有地方民間戲曲班演出,但主要是廟會演出,演出過的劇種主要有崑曲、東河戲、祁劇、京劇和採茶戲等。蘇區時期,開創了紅紅火火的蘇區戲劇運動。蘇區戲劇取革命題材,用瑞金民音樂,蘇區時期戲劇對以後我國戲劇的發展起到探索、實踐和指導作用,有力地支援了革命戰爭.現瑞金主要戲曲為贛南採茶戲.
2、燈彩:瑞金燈彩品種繁多,有茶燈、龍燈、馬燈、船燈近30種,多演出於鄉村宗祠,也經賞組織集中調演。
3、歌舞:以前瑞金曾流唱山歌,但內容多不健康;現不多見。現民間歌舞主要有馬刀舞、鏈槍舞等『近年來,我市著力挖掘客家文化、紅土地文化資源,先後創排了《紅土魂》、《紅都頌》等具有地方特色的優秀劇節目,在全國各地巡演,觀眾反響熱烈。
4、建築:瑞金民問建築藝術,屬典型客家風格,客家圍屋隨處可見。
(四)主要文化活動
紅都之春藝術節:瑞金從1983年起舉辦「紅都之春藝術節」;一年一屆,現已舉辦了二十二屆,每年藝術節演出5-7個專場,上演節目150多個,千餘名演員參加演出。藝術節期間還舉辦商品展銷,美術、書法、攝影、花卉展覽戶客家燈彩踩街調演,.鄰~近縣市妙即(隊)卸一紅都乏春,一藝術節已成為具有濃郁瑞金特色的區域性文化品牌。
(五)機構設置及人員編制
瑞金市文化局設局長1名,總支書記1名、廠副局長4名、紀檢組長1名、系統工會主席1名,局機關設辦公室。
瑞金市文化局下轄文化館,主要職能為組織指導全市群眾性文化活動;
圖蕎館,主要職能為圖一書、情報信息的收藏借閱;
採茶歌舞劇團,主要職能為專業藝術的創作、演出;電影發行放映公司,主要職能從事農村電影的發行放映;
紅都影劇院,主要職能為舉辦影片放映、演出;文物所,主要職能為依法管理文物;
文化市場稽查大隊主要職能為依法繁榮和管理文化市場。
(六)農村文化情況
近年來,我市十分注重農村文化建設,積極推進農村文化"3122"及"6+1"工程建設。建立了600餘處村級文化活動室、圖書閱覽室、宣傳文化科技夜校。這些文化陣地經常開展文化活動,豐富了農民群眾的文化生活。
(七)文化產業情況 近年來,我市大力發展文化產業,2004年全市文化產業實現國內生產總值3000餘萬元,佔全市GDP 的1.2%言目前,全市共有文化產業經營戶210多家,從業人員800餘人;主要從事文物博覽、網路文化、音像製品、歌舞娛樂、文藝培訓等經營活動.
二、文化管理政策
1、瑞金對文化的管理全面推行依法管理,營造了良好的法制管理環境,管理方面主要法律依據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國務院《娛樂場所管理條例》、國務院《音像製品管理條例水一國務院《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管理條例》、國務院《營業性演出管理條例》、《江西省文化市場管理條例》以及新聞出版方面的有關法律法規等。對從事各類文化經營活動的企業,瑞金市文化行政部門對其實行許可證管理,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執行。
2、開辦文化產業項目的優惠政策。瑞金市文化行政部門對開辦文化產業項育的單位或個人、免收一切規費,其他稅收政策按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及瑞金市優惠政策執行。瑞金之名始於公元904年,古時這里盛產砂金,並設置淘金場,黃金為瑞氣盈門之意, 故名「瑞金」。1931年11月7日,中國共產黨創建的第一個全國性紅色政權----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在這里宣告成立,並把瑞 金定為首都,瑞金隨之更名為「瑞京」,成為全國蘇區的政治、經濟、軍事和文化的中心。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央蘇區廣大軍民,在以瑞金 為中心的紅土地上進行了長達三年的治國安民的偉大實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建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瑞金因此在中共黨史和中國革命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篇章。
建國後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在黨和國家的親切關懷下,在社會各界的關心支持下,瑞金經濟社會發展取得顯著成績,有著良好的發展基礎和廣闊的發展空間。瑞金資源豐富,是江西省重要的非金屬礦產地和出口創匯基地縣(市),境內白雲岩保有儲量4.5億噸,居全國第一;石灰石儲量8.546億噸,螢石儲量193萬噸;依託豐富的礦產資源,江西萬青年水泥有限公司與贛州華瑞集團合股,在瑞金投資6.1億元,建成了贛南最大的水泥企業——年產200萬噸水泥的江西瑞金萬年青水泥有限公司;贛州的氟化工基地也落戶在瑞金。瑞金區位優越,是贛閩邊際區域的交通樞紐,是贛州市規劃中的贛南東部次中心城市,境內有319、323、206三條國道通過;接軌京九鐵路的贛龍(贛州至龍岩)鐵路橫貫瑞金東西,在瑞金建有贛龍線上最大的客貨站——鐵路三級客貨站;贛龍高速公路瑞金至贛州段目前正在緊張籌備開工,將於2008年建成通車;濟廣高速公路(濟南至廣州)鷹潭至瑞金段也將於明年開工,2009年前後建成通車。
改革開放以來,瑞金先後榮膺「全國雙擁模範城」、「全國科普示範縣(市)」、「全國體育先進單位」、首批「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江西省首批歷史文化名城」、「江西省群眾歌舞之鄉」等殊榮。2005年,全市生產總值31.78億元;三次產業比為25.3:29.5:45.2;財政總收入2.02億元;固定資產投資7.46億元;實際利用境內外資金17.8億元,其中外資4163萬美元;出口創匯5412萬美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0.2億元;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6908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769元。瑞金未來五年發展總的思路是: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堅定不移地實施「對接長珠閩、融入閩東南、建設新瑞金」的發展戰略,積極推進開放興市、工業強市、旅遊旺市,全麵塑造紅色故都城市形象,加快建設贛南東部和贛閩邊際區域中心城市,努力把瑞金打造成「江西的溫州」。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2010年,全市生產總值達60億元,年均遞增12.5%;三產結構調整為16:42:42;財政總收入5億元,年均遞增19.8%;實際利用外資1億美元,年均遞增19.2%;外貿出口2億美元,年均遞增29.8%;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6億元,年均遞增9.4%;農民人均純收入3800元,年均遞增6.5%;城鎮登記失業率4%。
主要戰略目標是:建設「一個中心」,推進「四個打造」。建設「一個中心」,即建設贛南東部和贛閩邊際區域的中心城市。充分發揮瑞金區位、交通等方面的綜合優勢,著力做強工業、做旺旅遊、做大產業,全面提升發展綜合實力;著重培育城市人才、科技、教育、文化、衛生、發展環境等軟實力,切實增強瑞金作為贛南東部和贛閩邊際區域中心城市的引力和張力,使城市不僅能夠滿足本市人民就業、就學、就醫的需求,而且具有吸納周邊地區的人過來購房居住、投資創業,以及就業、就學、就醫的承載力和吸附力,不僅能夠把有才幹、有本事、有經濟實力的人留下來,而且能夠吸引更多的人才為這里的經濟建設服務,具備對整個區域的市場要素、人才資源的吸附力,以及對這一區域經濟社會事業發展的輻射、帶動能力,努力成為贛南東部和贛閩邊際區域的商貿物流中心、文化教育衛生中心、人才金融資本的中心、旅遊休閑的中心。
推進「四個打造」,即努力打造國內外著名的紅色旅遊名城、打造贛南東部贛龍線上的瑞金工業板塊、打造「江西的溫州」、打造和諧平安誠信瑞金。
打造國內外著名的紅色旅遊名城。以創建中國優秀旅遊城市為抓手,認真實施瑞金紅色旅遊總體規劃和景區規劃,加快葉坪、沙洲壩舊址群旅遊項目的開發建設,重點推進集蘇區歷史紀念、軍事陳列、青年紀念林、游園休閑、城市天然氧吧五大主題於一體的中華蘇維埃歷史紀念園、城市蘇區歷史文化景觀等一批項目,積極爭取中影集團投資建設紅色中華影視城。按照江西省委常委、贛州市委書記潘逸陽對瑞金提出的建設現代化的山水田園風光和具有濃郁紅色歷史文化氛圍的新瑞金的要求,在著力塑造紅色景觀的同時,加強歷史人文景觀修復和山水田園風光的保護,把紅色旅遊與綠色、古色資源開發結合起來,提煉旅遊城市的主題形象和城市精神,豐富瑞金紅色旅遊內涵。按照特色化、體系化的要求,全面推進吃、住、行、游、購、娛等旅遊市場體系建設。以「紅色故都、共和國搖籃、中央紅軍長征出發地」為主題,藉助國家級媒體和中國(江西)紅色旅遊博覽會等平台,擴大瑞金紅色旅遊知名度,打響紅色故都旅遊品牌,逐步把瑞金紅色旅遊打造成國際知名、國內最具代表性的紅色旅遊品牌。
打造贛南東部贛龍線上的瑞金工業板塊。充分把握區域經濟一體化步伐加快和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勢頭強勁的機遇,加快與長珠閩特別是閩東南地區體制機制對接、產業優勢互補、基礎設施互通、人才交流互動、要素市場一體化,努力使瑞金成為承接海峽西岸經濟區產業梯度轉移的「橋頭堡」和經濟協作區。積極調整工業園布局,拓展工業園發展空間,努力達到總體規劃萬畝、容納就業6—8萬人的規模。按照資本向優勢企業集聚、工業向園區集聚、人口向城鎮集聚的要求,圍繞食品葯品、輕紡織造、非水泥建築材料、機械電子等產業,著力培育關聯度高、配套力強的園內產業集群。集中支持江西瑞金萬年青水泥有限公司完成400萬噸生產線建設,努力發展成為江西省建材產業基地;加快氟鹽化工基地建設,努力實現100億元以上的生產能力,把瑞金建成具有國際水準的氟化工基地;積極扶持紅都水產、金瑞發製品等出口企業改進生產技術,增強應對國際技術壁壘和市場壁壘的能力,提高出口創匯水平。到2010年,瑞金工業園初步形成四個以上產業配套較為完備的產業集群,全市工業增加值達20億元,佔全市生產總值30%以上;工業創稅3億元以上,占財政總收入60%以上,瑞金工業在贛南東部工業發展中處於領先位置。
打造「江西的溫州」。大膽學習借鑒溫州人的創業精神,大力培育瑞金人「崇尚創業、自強奮進,敢於吃苦、善於經營,誠實守信、善謀實干」的時代新精神,走瑞金發展新路,把開放型經濟與內生型經濟有機結合起來,放膽放量發展民營經濟。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扎實推進「十大體系」建設,為經濟自主快速增長提供製度保障和硬體支持;切實推進政府職能轉變,大力改善和提升發展環境,著力打造誠實守信、開明開放的人文環境,公平公正、競爭有序的市場環境,勤政廉潔、優質高效的政府服務環境,安全穩定、和諧文明的社會環境,讓人們在良好的環境中放膽發展、安心創業;放寬政策,放開市場,引導人們大膽闖市場、投資創業;加強政策引導,鼓勵外出務工人員返鄉創業、返哺家鄉,鼓勵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服務創業、參與創業,努力在全市上下形成百姓創家業、能人創企業、幹部創事業的生動局面。
打造和諧平安誠信瑞金。著力營造讓人們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的良好社會、人文環境。大力弘揚「紅都精神」,深入開展以打造「誠信瑞金」為主題的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在全市上下形成文明誠信、和諧互助的社會風尚。集中整治、打擊「黃賭毒」、「兩搶一盜」和境外詐騙等違法犯罪行為,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重塑瑞金誠實守信的對外開放形象。健全「和諧110」聯動服務體系,形成多層面、廣覆蓋的全民維穩格局。突出抓好重點行業、重點企業、重點場所、重點環節和重點部位的嚴防控管,杜絕重特大安全事故的發生。積極開展「情系百姓、關注民生」社會救助活動,實施扶貧助學助殘工程,做好就業和再就業工作,實現社會和諧公平。實施「科教興市」戰略,深化文化和衛生體制改革,加強人口計生工作,統籌社會事業的協調發展。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實現資源的永續利用,建設環境友好型和資源節約型社會,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貳』 瑞金市更大還是於都縣更大
1、從行政區域上看,瑞金市面積:2448平方公里,於都縣面積2893平方公里,於都縣要大於瑞金市;
2、從人口上看,瑞金市人口69.4萬(2014年),於都縣人口105萬(2012年底),於都縣要大於瑞金市;
3、從經濟水平看,瑞金市GDP122.1億元(2015),於都縣GDP121億元(2012),相差不多
『叄』 於都和瑞金哪個繁華
瑞金繁華。我是於都人,但是於都也不是很差,最起碼於都人要比瑞金人好,要文明,瑞金太多垃圾人了,太多太多了,一個字,壞,但是我沒說全部哦,哪裡都有好有壞,不過瑞金人特壞,這是有口碑的,大家都知道,
『肆』 江西萬年青水泥在贛州市哪個分廠的質量好有的人說於都生產的好,有的人說瑞金生產的好請問哪個可靠啊
以前是瑞金生產的好,自從國興被萬年青水泥廠收購後就於都生產的好,
『伍』 請教:江西省的各個城市經濟情況和特色,經濟最強的城市是哪個
想要在贛鄱大地尋求投資發展的客商們,不妨把眼光放得「敏銳」和「長遠」一點。為了加速江西在中部崛起的步伐,提高大城市特別是中心城市的經濟輻射吸納力,江西省有關部門正在考慮構築好以南昌為核心「牽手」9大地級市的五大城市經濟圈,以更好地帶動全省經濟的快速發展。
這五大城市經濟圈分別是:南昌城市經濟圈、九江城市經濟圈、贛州城市經濟圈、萍宜新城市經濟圈和景上鷹城市經濟圈。
南昌城市經濟圈
經濟圈范圍:南昌城市經濟圈的地域范圍大致覆蓋南昌市、南昌縣、新建縣、安義縣、進賢縣、永修縣、靖安縣、奉新縣、高安市和豐城市。
區位優勢:南昌市的經濟總量已佔到全省的1/4以上,在全省最有條件首先做大做強。南昌已按照建成現代區域經濟中心城市與現代文明花園英雄城的定位來規劃,把發展重點放在增強聚集和輻射功能上,加快現代製造業基地建設,做好產業置換,將高能耗、高污染、低附加值的產業遷出市區。
未來發展:今後擬充分發揮南昌省會城市的主導作用,以京九鐵路、浙贛鐵路為發展主軸線,重點發展汽車、電子、機械、食品等傳統優勢產業,生物制葯、信息工程、新材料等高新技術產業和旅遊、金融、商貿、科技教育、文化衛生等第三產業。逐漸形成全省經濟增長的核心區域。
九江城市經濟圈
經濟圈范圍:九江城市經濟圈的地域范圍主要包括九江市、瑞昌市、九江縣、星子縣、湖口縣、彭澤縣、都昌縣、德安縣、武寧縣和修水縣。
區位優勢:九江市位於長江和京九鐵路交匯處,是沿江開放城市和江西對外的主要口岸,歷來是贛北的中心城市。其最大的優勢是擁有得天獨厚的長江港口資源和廬山、鄱陽湖旅遊資源。
未來發展:九江城市經濟圈的今後發展方向是:在主動接受長江三角洲地區輻射、加強與武漢經濟區協作的同時,進一步拓展對外開放的領域,與國際經濟接軌。重視與南昌、景德鎮的協調發展,著重把九江市的產業發展放在石油化工、儀器儀表、輕工食品、紡織服裝等高科技或外向型產業上,以及旅遊、航運、商貿服務為主的第三產業上。
贛州城市經濟圈
經濟圈范圍:贛州城市經濟圈地域范圍包括贛州市、瑞金市、南康市、贛縣、興國縣、寧都縣、於都縣、石城縣、會昌縣、上猶縣、安遠縣、信豐縣、尋烏縣、大余縣、崇義縣、龍南縣、全南縣和定南縣。
區位優勢:贛州是贛南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也是贛、粵、閩邊界地區的最大城市,城市腹地廣闊,其輻射范圍不僅包括贛南,還涉及粵北和閩西。其有色金屬和稀土資源豐富,臍橙、沙田柚等農副產品生長條件得天獨厚,具備了成為區域中心城市的條件。
未來發展定位:這一城市經濟圈主動接受粵、閩發達地區和港澳地區的雙重輻射,積極吸引粵、閩、港、澳人士前來投資,逐漸使之成為在全國有一定影響的贛、粵、閩邊際地區綜合性現代化大城市。贛州城市經濟圈的產業發展應重點放在有色金屬礦業、有色冶金、機械電子、「三高」特色農業和創匯農業上,以及以商貿、旅遊、金融為主導的第三產業上。
萍宜新城市經濟圈
經濟圈范圍:萍宜新城市經濟圈地域范圍包括萍鄉市、宜春市、新余市、上栗縣、蘆溪縣、蓮花縣、萬載縣、宜豐縣、上高縣、銅鼓縣、分宜縣和峽江縣。
區位優勢:該經濟圈內有3座中等城市,規模相近、經濟實力相當,萍鄉市是面臨資源型轉型城市;宜春市腹地廣闊、農業比重大;新余市第二產業突出,但轄區面積過於狹小,三個城市互補性強,但均不完全具備中心城市的條件。
未來發展:若論區位條件,宜春不失為首選培育中心城市目標;若論經濟實力、發展前景,新余也可考慮;萍鄉作為贛西歷史上原有的重要城市,目前仍可以發揮一定的作用。省政府應在「十五」期間,根據三市之間競爭和發展情況,擇一重點,在確保公平的前提下,予以必要的引導和扶持。
景上鷹城市經濟圈
經濟圈范圍:景上鷹城市經濟圈地域范圍主要包括景德鎮市、上饒市、鷹潭市、樂平市、德興市、貴溪市、浮梁縣、波陽縣、婺源縣、萬年縣、上饒縣、廣豐縣、玉山縣、鉛山縣、橫峰縣、弋陽縣、余江縣和余干縣。
區位優勢:該經濟圈鄰接閩皖,是沿海發達地區向中西部挺進的前沿陣地,區位條件較好。龍虎山、三清山、婺源等旅遊資源豐富,交通便利。但實力在五大城市經濟圈中最弱,關鍵在於缺乏主導型城市,城鎮體系層次分散,難於形成合力。
未來發展:在目前,景德鎮陶瓷工業不景氣、產業結構調整轉型,上饒、鷹潭短期內難以培育成區域中心城市的情況下,最有效的方式是以景、上、鷹三城市各為中心,組織協調生產力布局,形成景(德鎮)—樂(平)—波(陽)、上(饒)—德(興)—廣(豐)、鷹(潭)—貴(溪)—弋(陽)三個多核城鎮群組,組群之間優勢互補、相互涵蓋,形成整合優勢和綜合競爭力,共同構築綜合型區域中心。
『陸』 於都和寧都的發展哪個比較好
我做為大贛州人,說一句公道話,於都要比寧都好,2018年於都GDP183.2億元,財政收入16.9億元,寧都GDP142.38億元,財政收入10.42億元這就是明顯的差別,高速公路,動車這方面,城市建設,寧都要落後於都!於都人口115萬,贛州地區排第一的人口大縣,GDP排名第三,GDP高於瑞金,贛縣,所以說於都發展比寧都要快,治安管理,交通建設方面也非常不錯,所以很多企業願意投資在於都工業園。
『柒』 贛州哪個縣發展最好
不包括市轄區和功能區,龍南縣發展水平最高。
贛州市經濟欠發達地區。即使在江西這個經濟欠發達省份,贛州的經濟發展水平也是排在後面的。2018年贛州全年人均地區生產總值32429元,相當於全省平均水平的68%,全國平均水平的50%。
一個地方發展得好不好,最核心的就是經濟發展水平。經濟發展水平上去了,基礎設施、教育、文化、醫療也會隨之發展企業。怎麼衡量一個地方經濟發展的怎麼樣呢?稅收收入是一個相對客觀的數據。一般來說,在稅率相同的情況下,誰的經濟發展的好,他的稅收收入也就更高。
我們對贛州15個市縣2019年1-4月稅收收入做個排名。
1.瑞金市4.96億元,
2.信豐縣4.21億元,
3.龍南縣3.87億元,
4.於都縣3.80億元,
5.大余縣2.91億元,
6.興國縣2.77億元,
7.尋烏縣2.21億元,
8.寧都縣2.20億元,
9.崇義縣2.16億元,
10.定南縣1.88億元,
11.石城縣1.86億元,
12.會昌縣1.788億元,
13.安遠縣1.783億元,
14.上猶縣1.74億元,
15.全南縣1.67億元。
對比可以看出,瑞金、信豐、龍南是贛州15個市縣中稅收收入排名前三位的。其中瑞金市最高接近5億元,已經超過了3個市轄區中的贛縣區(贛縣區1-4稅收收入4.17億元)。
但是要對比發展水平程度,龍南縣還是要高於瑞金和信豐的。因為龍南的人口遠遠少於瑞金和信豐縣。2018年龍南縣人口只有34萬左右,而瑞金和信豐都超過了70萬,後兩者是前者的2倍還多,但稅收收入卻不及人家2倍。
龍南縣經濟發展主要是依託該縣的經濟技術開發區。江西龍南經濟技術開發區前身為江西龍南工業園區,始建於2000年7月,2006年3月8日升級為升省級工業園,2009年2月13日更名為江西龍南經濟技術開發區,2013年3月,升級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
『捌』 瑞金人更牛還是於都人更牛
瑞金人更牛。更團結,更勇敢,更敢於創新。不管在哪個領域。呵呵!
『玖』 瑞金和於都哪個繁華
應該是瑞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