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工業生產 > 永城市沱南工業區屬於哪個鎮

永城市沱南工業區屬於哪個鎮

發布時間:2022-08-02 00:47:29

1. 安徽永城市屬於哪個市

永城市是河南省下轄市。

永城市位於河南省最東部,地處豫、魯、蘇、皖四省結合部,素有「中原門戶、豫東明珠」之稱。全市總面積2020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80萬畝,人口163.8萬人,轄29個鄉鎮、769個村(社區)。

永城交通便利,區位優越。北依隴海、東傍京滬、西臨京九,連霍高速、永登高速、濟祁高速在境內形成「工」字型交通骨架,鄭徐高鐵在永城設站,國道311、343東西貫穿全境,沱澮河復航、三洋鐵路、引江濟淮等重大工程加快推進,立體交通通達四方。

改革開放40年來,在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打造並擁有了「漢興之地、能源之都、麵粉之城、生態之市、長壽之鄉」五張城市名片,享譽國內外。

(1)永城市沱南工業區屬於哪個鎮擴展閱讀:

永城市的建制沿革

永城境內有原始社會晚期人類聚落10餘處,王油坊遺址、造律台遺址、黑堌堆遺址等均屬龍山文化范圍。

夏,永城市境屬豫州之域。

商,境內出現了棘國、攸侯國兩個小國家,有永、酇和芒諸地。

西周,市境大部屬宋國,西南部屬焦國。春秋,大部屬宋國,西南部先後屬焦、陳、楚。戰國,先後屬宋國、楚國。

秦,境內設置碭縣(今芒山鎮),屬碭郡,芒縣(今陳集鎮劉寨村南)、酇縣(今酇城鎮)屬泗水郡。公元前206年,屬項羽西楚國。

漢,境內有芒縣、酇縣、敬丘侯國(今太丘鎮)、建成侯國(今侯嶺鄉二郎廟湖),屬沛國譙郡,而北部碭縣一部(今芒山鎮)歸梁國所有。東漢,光武年間改芒縣為臨睢,明帝時改敬丘為太丘。臨睢、太丘、酇縣屬沛國,碭縣屬梁國,建成侯國廢。

三國屬魏,境內臨睢、太丘、建平、酇縣屬譙郡,碭縣屬梁國。

西晉,臨睢、太丘、建平三縣並入酇縣,屬豫州譙國,碭縣並入下邑(今碭山縣),仍在梁國(亦稱梁郡)境內。另有部分屬於鄲縣(今丹城鎮)之地。

東晉十六國,太寧三年(325年),縣境屬後趙;昇平三年(359年)屬前燕,太和五年(370年)屬前秦;淝水之戰(383年)後屬東晉。

南朝宋,永初三年(422年),酇縣屬梁郡所轄;元徽元年(473年),「置徐州,立新昌郡,以酇縣屬之」。

北魏建立後,酇縣劃歸譙州臨徐郡,後廢。太和二十一年(497年),永城市境屬徐州粱郡;東魏武定四年(546年),市境西南部為南兗州馬頭郡下邑縣轄區,東北部為徐州碭郡碭縣轄區;

北齊時,境內置安陽縣(今芒山鎮保安山南),碭縣並入,屬彭城郡。這一時期,永城縣境所轄諸縣並入酇縣,縣域以酇縣為主。

隋,復置酇縣,屬譙郡。大業六年(610年),割彭城、睢陽二郡之地置永城縣,治所在馬甫城(今西城區)東北3里。芒碭山以北地區屬梁郡碭山縣。

唐,永城、酇縣屬河南道譙郡。武德五年(622年),永城縣治所遷於馬甫城(此地勢較高,為一山丘,又名無影山);貞觀十七年(643年),酇、永城二縣直接歸亳州管轄,碭山縣屬宋州轄區。

後梁,升碭山縣為輝州;後唐,廢輝州復置碭山縣,屬單州,永城、酇兩縣屬亳州。

北宋,永城市境所轄僅包含永城、酇二縣,永城、酇縣屬淮南東路亳州。

金,興定五年(1221年),因永城為淮北要地,在芒山地區設置保安軍鎮,升永城縣為永州,脫離亳州管轄,轄下邑、碭山、酇縣。碭山縣治曾沉於水,遷址於保安鎮(今芒山鎮)。

元,至元二年(1265年),酇縣入永州,降永州為永城縣,屬河南江北行省歸德府;至元二十五年,「歸德府」更名「汴梁路」,永城隨屬。

明,永城縣屬河南省開封府歸德州。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升歸德為府,永城隨屬。

清,置永城縣,屬河南省歸德府;宣統三年(1911年),改屬河南省開歸陳許鄭道歸德府。

民國二年(1913年),永城縣屬河南省豫東道,民國三年(1914年)6月,豫東道改名開封道,永城縣隨屬。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2月,永城縣劃歸河南省第二行政督察區管轄。

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至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的抗日戰爭期間,永城境內國民黨轄區仍屬河南省第二行政督察區,抗日民主政府轄區先後隸屬豫皖蘇邊區革命根據地、淮北第二行政區和蘇皖邊區第八行政區。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2月,更名雪楓縣,縣境南部劃歸雪渦縣,縣境西南部劃歸雪商亳縣。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12月,雪楓、雪渦、雪商亳3縣隸屬豫皖蘇邊區第三行政區。

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3月至11月,縣東部為蕭宿永縣轄區;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11月,縣北部成立碭南縣。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3月,雪楓縣復名永城縣,撤銷雪渦、雪商亳、碭南等縣,恢復原建制,隸屬皖北行政區宿縣專區。

1952年,永城縣劃歸河南省商丘專區,縣域大規模變更結束。1959年1月至1960年底隸屬河南省開封專區;1961年至1996年,隸屬商丘專區。

1996年,永城撤縣設縣級市,治所向東遷移8公里沱河北岸大謝庄建東城區。1997年商丘撤地設市,永城市由省直轄,由商丘市代管。

2014年成為省直管縣,仍隸屬原地級市商丘市。2016年永城被河南省規劃建設為商丘市域副中心城市。

2. 河南省永城市新城郵編

電話區號0370
郵政區碼476600
永城新城,又叫永城市東城區,位於永城市東部,是永城市政府所在地。永城新城西距商丘90公里,東距徐州100公里,距離鄭州300公里,距離南京320公里。青阜鐵路連接隴海鐵路,京九鐵路,京滬鐵路三大幹線和鄭徐高鐵共同形成三角形鐵路網;311國道、連霍高速、永登高速、濟祁高速穿境而過,區內公路四通八達,並通至省內外。永城市東城區西與永城市西城區一衣帶水,南與永城經濟技術開發區隔沱河相望,東南是沱南工業區,可謂永城市的核心地帶。也是永城市兩城區之一,永城市人民政府的駐地,是歷史文化名城與現代化繁華商城珠聯璧合的典範,是社會財富生長涌流的陽光地帶

3. 永城檯球桌

你好,永城應該不會有賣檯球桌的地方,一般省會城市賣檯球桌的比較多,所以你要開檯球廳的話,可以到鄭州看看,鄭州有個賣紳士檯球桌的地方,名氣好,知名度高!河南很多檯球廳用的就是他們的,全稱是「鄭州紳士檯球桌」,你上網搜一下就能找得到。
永城市是河南省最東部的城市,位於河南、安徽、江蘇、山東四省交界處,被稱為「豫東門戶」、「豫東明珠」。
「永城」意為「永遠之城」,隸屬於河南省直管,面積2068平方公里,人口153.12萬 ,是漢高祖劉邦斬蛇起義之地,隱王陳勝埋骨之地。隋大業六年(公元610年)置永城縣,1996年10月經國務院批准撤縣設市,2004年成為河南省五個重點擴權市之一,2011年成為河南省直管市試點。
永城是河南省加快城鎮化重點市、對外開放重點市;河南省重點建設的區域性中心城市,河南省距離出海口最近的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國家優秀旅遊城市、國家生態宜居城市、全國最具幸福感城市;國家現代農業示範區、全國六大無煙煤基地之一、河南省最大的煤化工基地,河南文明城市、河南衛生城市,是國家唯一授予「中國麵粉城」稱號的城市。
永城擁有兩家中國500強企業:永煤集團與神火集團;三家中國馳名商標企業:皇溝酒業集團、華星集團和遠徵集團。

「永城」意為「永遠之城」,1996年10月經國務院批准撤縣設市(省直管,民行批〔1996〕76號,見《國務院公報》1996年10月刊),2004年成為河南省五個重點擴權市之一,2011年成為河南省直管市試點(豫發〔2011〕7號)。
城市名片

永城是漢興之地。秦末,漢高祖劉邦義釋刑徒,斬蛇起義,以芒碭山為根據地,開創了大漢王朝四百年帝業。在芒碭山已發現漢代文物遺存300多處。中國秦漢史研究專家多次到芒碭山考察論證,認定永城芒碭山為漢文化發源之地,漢人、漢字、漢文化由此而興,在這里得以昌盛,故永城有「漢興之地」之稱。
永城是能源之都。永城地下儲煤面積1216平方公里,儲量達52.5億噸,是全國六大無煙煤基地之一、全國七大煤化工基地之一、全國鋁精深加工基地。永煤集團、神火集團全國兩大500強企業坐落在境內,9對礦井投入使用,年產原煤6000萬噸。
永城是麵粉之城。永城是全國現代農業示範區、全國糧食生產先進市、河南省無公害農副產品生產基地。小麥產量常年穩定在14億斤以上,麵粉加工企業200多家,年加工小麥60億斤,產品暢銷30多個省、市、自治區。2005年10月被授予「中國麵粉城」稱號,連續成功舉辦了七屆中國(永城)麵粉食品博覽會。
永城風光
永城風光(17張)


永城是生態之市。按照建設集聚帶動作用強的中心城市定位,率先在全省啟動了生態市建設,編制了「四位一體」的城市戰略發展規劃,和中國國土經濟學會合作,加強了城市生態環境建設,相繼建成了沱河風景帶、雪楓河風景帶、東方廣場、和諧公園等一批公園、綠地,永城市46平方公里的中心城區綠化覆蓋率達40.7%,人均公園綠地面積為9.4平方米,全年空氣API指數≤100的天數為333天。[2]
永城是長壽之鄉。永城區位優越,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水源豐富,森林覆蓋率高,空氣清新。完善的社會保障,悠久的長壽文化,優越的自然條件,良好的生活環境,造就了宜居宜業的勝地、健康長壽的福地。全市共有百歲以上老人158人,80歲以上老人3.5萬餘人。2011年12月被授予「中國長壽之鄉」稱號。
城市榮譽

全國最具幸福感城市 中國麵粉城 河南省衛生城市
中國長壽之鄉 中國國際旅遊目的地 河南省文明城市
國家園林城市 全國百強縣(市) 全國生態宜居城市
中華詩詞之鄉 中國書法之鄉 中國優秀旅遊城市 河南省生態建設市
全國科普示範市 中國產業能力發展百強市 國家現代農業示範區
全國知名品牌創建示範區 浙商最佳投資城市 台商最佳投資城市
中國金融生態城市 全國計劃生育優質服務先進市 河南省精細化管理先進城市
全國糧食生產先進市 全國科技進步先進市 中國承接產業轉移最具優勢城市

永城處在東經115°58′~116°39′,北緯33°42′~34°18′之間,處於豫皖蘇魯四省結合部,東距徐州不足90公里,西到省會鄭州320公里左右,與合肥、南京、濟南等省會城市的距離都在300公里左右。「芒碭北峙,澮水南環,東接淮徐,西連梁宋,閉關則兩河鎖鑰,設險則西楚咽喉,雖偏邑之輿圖,實豫東之門戶。」自古是進出中原的戰略要地。
市境的北、東、南及西南部分別與安徽省的碭山縣、蕭縣、濉溪縣、渦陽縣、亳州市毗鄰,西部和西北部與河南省的夏邑縣緣連。[3] 全境近矩形,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微傾,平均海拔31.9米,除東北有方圓16平方公里的芒碭山群外,大部分為平原地區,永城最高海拔為芒碭山主峰159米。
全境屬暖溫帶季風性半濕潤氣候區,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14.3℃,年降水量為874mm,無霜期207天。永城屬淮河流域,黃淮平原腹地,境內澮河、包河、沱河、王引河等貫穿全境注入淮河。
歷史沿革

永城城市風光
永城城市風光(12張)
據考古發掘,永城市境內有原始社會晚期人類聚落10餘處。王油坊遺址、造律台、黑堌堆等均為龍山文化范圍。境內有史記載的地名有永(今西城區)、棘(今十八里鎮柘樹集東)、酇(今酇城集)、龍亢(今龍崗集)、鄪(今新橋集)、犬丘(今太丘集)、芒(今陳集鎮劉寨村南)、碭(今芒山鎮山城集)、檓(今茴村集)、焦(侯嶺鄉二郎廟湖)。永城原名馬甫城,隋大業六年(公元610年)置縣,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
先秦
在酇城鎮出土的王油坊遺址說明早在原始社會末期就有人在永城居住,並且有了較為發達的農業、漁獵和手工業。
大禹定九州,永城屬於豫州,商朝這里出現了棘國、攸國兩個小國家,西周,永城市境大部屬宋國,西南部屬焦國。東周,大部屬宋國,西南部先後屬焦、陳、楚國。
秦漢
秦始皇滅魏國後在芒碭山地區設立碭郡,治碭縣(今芒山鎮),境內設置有芒縣(今陳集鎮劉寨村南)、酇縣(今酇城集)兩縣屬泗水郡。前206年,屬項羽西楚國。
漢代,境內有芒縣、酇縣、敬丘侯國(今太丘集)、建成侯國(今侯嶺鄉二郎廟湖),屬沛國譙郡,而北部碭縣一部(今芒山鎮)歸梁國所有。[3]
魏晉南北朝
魏晉南北朝時期,永城境域所轄臨睢、太丘、建平、酇城、碭五縣之地,變動頻繁。漢末至魏,永城縣境屬譙郡;西晉初年,臨睢、太丘、建平三縣歸並入酇,屬譙國所有,碭縣並入下邑,仍在梁國(亦稱梁郡)境內。
十六國時期,縣境先後分屬後趙、前燕及前秦,淝水之戰後,重歸東晉所轄;南朝宋永初三年(422年),酇縣屬梁郡所轄;元徽元年(473年),「置徐州,立新昌郡,以酇縣屬之」;北魏建立後,酇縣劃歸譙州臨徐郡,後廢;太和二十一年(497年),永城縣境屬徐州粱郡;東魏武定四年(546年),縣境西南部為南兗州馬頭郡下邑縣轄區,東北部為徐州碭郡碭縣轄區;北齊時,境內置安陽縣(今芒山鎮保安山南),碭縣並入,屬彭城郡。這一時期,永城縣境所轄諸縣並入酇縣,縣域以酇縣為主。
隋唐
隋大業六年(610年),割彭城、睢陽二郡之地置永城縣,治所在馬甫城(今西城區)東北3里。
唐初,酇縣屬沛郡,唐武德五年(622年),永城縣治所遷於馬甫城(此地勢較高,為一山丘,又名無影山);貞觀十七年(643年),酇、永城二縣直接歸亳州管轄,碭山縣屬宋州轄區。
五代宋金元
後梁,升碭山縣為輝州;後唐,廢輝州復置碭山縣,屬單州,永城、酇兩縣屬亳州。
宋元時期,永城縣境所轄僅包含永城、酇二縣,金時,永城、酇縣同屬南京路亳州管轄;興定五年(1221年)十二月,因永城為淮北要地,在芒山地區設置保安軍鎮,改永城縣為永州,脫離亳州管轄,下轄永城、下邑、碭山、酇四縣;至元二年(1265年),「酇縣入永州,降永州為永城縣」,芒碭山劃歸永城縣管轄;至元二十五年,「歸德府」更名「汴梁路」,永城隨屬。
明清
明清時期,永城縣域變動不大,行政區劃主要在開封府和歸德府之間變動。
洪武元年五月,永城隸屬河南行省隸屬於開封府,十一月改屬歸德州;嘉靖四十四年封朱載圻為永城王,萬曆四年朱載圻薨,無子,除。
清朝置永城縣,屬河南省歸德府;宣統三年,改屬河南省開歸陳許鄭道歸德府。
共和時期
民國二年(1913年),永城縣劃歸河南省豫東道;自1933年2月起,永城縣劃歸河南省第二行政督察區管轄。1945年2月,更名雪楓縣。1947年3月至11月,縣東部為蕭宿永縣轄區;1947年11月,縣北部成立碭南縣。1949年3月,雪楓縣復名永城縣,撤銷雪渦、雪商亳、碭南等縣,恢復原建制,隸屬皖北行政區宿縣專區。
建國以後至1952年,永城縣劃歸河南省商丘專區,縣域大規模變更結束。1996年,永城撤縣設市由省直轄,暫由商丘市代管,治所向東遷移8公里沱河北岸大謝庄建東城區。
行政區劃

截至2012年12月31日,河南省永城市轄有東西2城區、23鎮6鄉,732
永城市地圖
永城市地圖
個行政村,3706個自然村。所屬鄉鎮有:城關鎮、演集鎮、芒山鎮、酇城鎮、高庄鎮、十八里鎮、薛湖鎮、馬橋鎮、裴橋鎮、陳集鎮、蔣口鎮、太丘鎮、李寨鎮、順和鎮、苗橋鎮、茴村鎮、卧龍鎮、侯嶺鎮、酇陽鎮、馬牧鎮、龍崗鎮、王集鎮、劉河鎮;雙橋鄉、條河鄉、陳官莊鄉、城廂鄉、黃口鄉、新橋鄉。[4]
2經濟建設

根據《永城市政府工作報告》[5] ,2013年全年生產總值402.439億元,同比增長9.1%,總量突破400億,再上新台階。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600090萬元,增長4.5%;第二產業增加值2452666萬元,增長9.8%;第三產業增加值971634萬元,增長9.7%。三次產業結構為14.9:60.9:24.2。[6] 2013年全年居民消費價格比上年上漲2.7%,其中,食品類價格上漲5.4%,商品零售價格上漲2.4%。2013年永城市地方財政總收入463399萬元,同比增長3.6%。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278766萬元,同比增長18.1%,其中,稅收收入202431萬元,同比增長10.7%,稅收佔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的比重為72.6%。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支出522801萬元,增長25.5%,其中,教育支出140636萬元,同比增長15.6%;社會保障與就業支出68722萬元,同比增長20.1%;醫療衛生支出57709萬元,同比增長20.0%。[6-7]
黑色經濟

「黑色經濟」,即以豐富的煤炭資源為基礎,把永城建設成為我國中西部地區重要的煤炭能源生產基地、煤化工基地、鋁製品加工基地。永城市總面積為2000平方公里,716平方公里的永城礦區佔全市國土面積的35.9%,遠景儲量100億噸,精查儲量52.5億噸。絕大部分為低磷、低硫、低灰分、高發熱量的優質無煙煤,為全國六大無煙煤基地之一、全國七大煤化工之地。永煤集團、神火集團兩大集團雙雙進入中國500強。產原煤年產量1300萬噸以上。今日的永城礦區已經發展成為全國五大工業用煤基地和全國六大無煙煤基地之一。上海寶鋼集團、巴西CVRD公司、泰國正大集團等世界500強企業紛紛落戶永城,以煤炭為龍頭的永城「黑色經濟」的開發浪潮正一浪高過一浪。
總投資40億元的神火工業園已經正式投產;年產160萬噸甲醇、佔地1400畝、總投資120億元的煤化工基地,以及規劃面積14平方公里的沱南工業園區,已經對永城市發展發揮作用。沱南工業園區建成後,將同煤化工基地聯為一體,成為永城的核心工業基地。
作為全國六大無煙煤基地之一,永城堅持以產興城、以城促產、產城融合的發展思路,按照煤化工產業園、鋁精深加產業園、裝備製造產業園、食品產業園和鋼鐵鑄造專業園「一區五園」的基本構架,進一步加大投資和建設力度,形成了煤化工、鋁精深加工、裝備製造和食品加工四大產業集群。[6]
2013年全年全部工業增加值2248100萬元,同比增長9.5%。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2128059萬元,增長9.9%,其中,輕工業增長17.0%,重工業增長9.7%,輕、重工業比例為18.2:81.8。規模以下工業增加值120041萬元,同比增長3.5%。[6]
白色經濟

被授予中國麵粉城
被授予中國麵粉城
「白色經濟」指麵粉經濟。永城是國家、省小麥優良品種生產基地,年產小麥6—8億公斤,且處黃淮平原小麥產區腹地,小麥原料充足。麵粉企業帶動相關產業,促進了結構調整和運輸業、飼料業、養殖業、編織業等;集中連片發展,麵粉企業靠城沿路,促進規模,僅西城區工業路兩側就有麵粉企業24家;2009年,全市已有麵粉企業138家,年生產加工能力15億公斤,年銷售額40多億元。產品六大系列,30多個品種,暢銷全國30多個省市、20多個國家。永城市成為全國最大的麵粉生產基地,全國唯一的「中國麵粉城」。一座國家級麵粉質量檢測中心已經在永城投入運行。永城「白色經濟」已經形成兩條相對完整的產業鏈,一條是由麵粉向食品加工的延伸,一條是由麵粉向飼料加工的延伸,有力地拉動了養殖業、運輸業、塑編業、印刷業、服務業的發展,食品企業有眾品食業、華星民生食品、永盛食品等,其中皇溝集團已發展成為全國大二型企業,華星集團的「宇花」,遠徵集團的「遠征」被評為中國馳名商標。永城是全國唯一被授予「中國麵粉城」榮譽稱號的城市,已成功舉辦第七屆中國(永城)麵粉食品博覽會,這里還建設有全國麵粉監測中心。2013年,全市糧食生產量達24.05億斤,實現「十連增」,位居全省第三位,榮獲「全國產糧大縣」、「小麥粉知名品牌創建示範市」等稱號。
綠色經濟

永城是河南第一個開展生態市建設的城市。生態城市的建設不僅包括「黑白經濟」,還涵蓋了「綠色經濟」。
永城風光
永城風光(5張)
作為漢文化發祥地之一,永城市歷史悠久、文化底蘊豐厚,發展旅遊業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芒碭山景區在不足14平方公里的范圍內,分布著漢梁古文化景觀29處。其中,梁孝王王後墓被稱為「天下石室第一陵」,柿園墓藏「四神壁畫」被譽為「敦煌前之敦煌」,漢高祖斬蛇碑被稱為千古奇觀。該市投資1億多元,著力打造芒碭山精品旅遊景區和陳官莊淮海戰役紀念館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永城市在新老城區之間的採煤塌陷區因地制宜建造的中國最大的人工湖也正發揮對環境與經濟建設的積極作用。芒碭山文物旅遊區被評為國家「4A」級景區和中北部10省「網民和遊客最喜愛的十大超級景區」。陳官莊革命紀念館被評為國家「4A」級景區,入選全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二期名錄。[8]
據統計,2013年永城市全年接待遊客180 萬人次,實 現綜合收入 1.8 億元。,拉動了第二、第三產業的快速發展。[6]
產業集聚區

永城市產業集聚區位於河南省永城市東城區南部,規劃面積19平方公里。規劃范圍北至永宿路、南臨南環路、西為西外環路南段、東至中原路以及沱河以北區域。永城市產業集聚區以鋁精深加工、裝備製造、煤化工為三大特色主導產業,是全省50個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之一。2010年5月,被河南省人民政府評為2009年度發展又好又快的產業集聚區。
「永城市產業集聚區鋁精深加工產業2010年實現營業收入80億元,園內有總投資超過40億元的5個在建項目,其中河南中瑞有色金屬材料有限公司的鋁棒、鋁型材項目已試生產,年營業收入達25億元。鋁精深加工產業2011年營業收入突破100億元。
農業

2013年全年糧食種植面積189774公頃,同比增長1.8%,其中,小麥種植面積103097公頃,增長0.7%;棉花種植面積1959公頃,下降27.6%;油料種植面積5689公頃,下降20.0%;蔬菜及食用菌種植面積27879公頃,增長3.0%。
2013年全年糧食產量1194956噸,同比增長1.8%;棉花產量1910噸,下降28.8%;油料產量23799噸,下降18.3%;肉類總產量90693噸,增長1.7%;禽蛋產量50400噸,增長0.01%;奶產量5300噸,與2012年持平。
2013年年末農業機械總動力178.3萬千瓦,同比增長0.4%;農用拖拉機46274台,增長1.1%;農用運輸車46006輛,下降0.1%;農村用電量37032.6萬千瓦時,增長1.2%。
3旅遊

永城境內旅遊資源豐富,氣候宜人,擁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5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6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33處。2009年12月25日,在北京中央電視台梅地亞中心舉行的第二屆中國國際旅遊文化建設與推廣大會上,永城市被授予「中國國際旅遊文化目的地」和「中國最受歡迎的旅遊文化名城」稱號。[9]
明代著名詩人李先芳游永城途中寫到:三月輕風麥浪生,黃河岸上晚波平;村原處處垂楊柳,一路青青到永城。
宋代翰林宋玉留下了《過永城》的詩篇:行盡江南數十程,故園風物倍關情;棗花零亂槐陰合,一路清香過永城。
芒碭山漢文化旅遊區 (AAAA)

芒碭山
芒碭山(27張)
永城自古以來就是「春風拂楊柳,秋禾遍地金」的旅遊勝地。在眾多的景區點中,當首推芒碭山漢文化旅遊區。芒碭山漢文化旅遊區位於永城市芒山鎮,是豫東邊陲一座新興的漢文化旅遊勝地。2002年被納入河南省「三點一線」的黃金旅遊帶,2012被列為河南十大旅遊集聚區。2006年9月,景區被評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2009年被列入河南省文明旅遊風景區。被中華文化發展促進會授於「中國國際最具發展潛力的旅遊景區」。[10]
芒碭山文物旅遊區文化內函厚重,人文景觀遍布,不同時代的文物古跡幾乎涵蓋了中國歷史演變的全過程。這里有春秋時期孔子周遊列國在此避雨曬書的夫子崖,有中國歷史上第一位農民起義領袖陳勝之墓和郭沫若手書碑文;有秦朝古碭城的碭郡遺址,有三國猛將張飛在此築寨伐魏的張飛寨;有水滸英雄李袞、項充、樊瑞聚義的三聖殿,更有漢高祖劉邦在此斬蛇起義後成就大漢四百年帝業留下的眾多遺跡,如漢高祖廟、斬蛇碑、御龍泉、紫氣岩、皇藏峪、赤帝峰等,更有甚著為紀念高祖劉邦斬蛇起義而立的石碑夜晚用燈光直射即可看到高祖的靈光幻影,被譽為「天下奇觀」,還有令人嘆為觀止的是21座西漢梁國王陵墓群,斬山作廓,穿石為藏,結構復雜,氣勢恢宏,宛如龐大的地下宮殿,數量之多,規模之大、價值之高、分布之集中,可謂世界罕見,全國獨一無二。出土的壁畫、金縷玉衣、鎏金車馬器、騎兵俑、精美玉器等眾多文物,實屬稀世珍品,藝術瑰寶,具有較高的歷史、藝術、科研價值。其中柿園漢墓中出土的「四神雲氣圖」被中外專家、學者贊譽為「敦煌前之敦煌」,西漢梁孝王劉武之妻李王後陵以其龐大的規模及非凡的價值,被譽為「天下石室第一陵」。該陵墓群1996年被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淮海戰役陳官莊烈士陵園(AAAA)

淮海戰役陳官莊烈士陵園
淮海戰役陳官莊烈士陵園
位於永城市東北25公里陳官莊村南,311國道北側,為紀念淮海戰役第三階段陳官莊地區殲滅戰中犧牲的烈士而建。該陵園1974年奠基,1978年建成,佔地約200畝,坐北向南,正中為花崗岩烈士紀念碑,高25米,上刻周恩來手書「淮海英雄永垂千古」八個大字。碑前為廣場,碑後有烈士陳列館和殲滅戰紀念館分列兩側,北部樹蔭下有烈士公墓和單人墓,墓周有周恩來、朱德、鄧小平、劉伯承、陳毅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題詞。
1996年,烈士陵園被國務院批准為全國重點烈士紀念建築物保護單位;1999年,被河南省民政廳命名為文明服務窗口示範單位;2005年,被河南省民政廳、國家民政部定為紅色旅遊單位;2009年,被中宣部命名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

4. 河南省永城縣包括什麼鎮

截至2005年12月31日,永城市現轄11個鎮、18個鄉,744個行政村,3706個自然村。所屬鄉鎮有:演集鎮、城關鎮、永城縣地圖芒山鎮、高庄鎮、酇城鎮、裴橋鎮、馬橋鎮、薛湖鎮、蔣口鎮、陳集鎮、十八里鎮、城廂鄉、候嶺鄉、黃口鄉、新橋鄉、雙橋鄉、王集鄉、李寨鄉、卧龍鄉、龍崗鄉、馬牧鄉、酇陽鄉、太丘鄉、順和鄉、條河鄉、劉河鄉、陳官莊鄉、苗橋鄉、茴村鄉。
鄉鎮簡介
城關鎮
位於永城西城區,總面積14.2平方千米,總人口10萬人。鎮政府駐利民居委會。
2002年底,轄18個居委會(解放、塔東、塔西、岳山、中山、健康、人民、淮海、紅旗、紅學、勝利、西南、永和、花園、雪楓、利民、東方、白洋)、8個村(東關、西關、南關、北關、南園、大營、馬崗、董橋),41個村民組,22個自然村。
演集鎮
位於永城市東城區,面積59.8平方千米,總人口9.8萬人,其中農業人口4.1萬人。鎮政府駐演集村。
2002年底,轄8個居委會(車站、百花、永興、沱濱、文化、菊花、月季、歐亞)、26個村(演集、黃庄、豆樓、胡閣、謝樓、曹樓、張大庄、陸樓、李樓、時庄、代王樓、關庄、李林、劉樓、劉庄、韓寨、梁油坊、天齊、朱小庄、丁樓、豐庄、武庄、胡樓、張樓、郭樓、李庄),250個村民組,210個自然村。
高庄鎮
位於永城市東部。總面積78平方千米,人口5.5萬人。鎮政府駐高庄村。
2002年底,轄31個村(高庄、程元、曹庄、王莊、陳庄、王樓、大廠、車集、賈庄、韓庄、郭寨、申樓、閆瓦房、坡里、黃李、謝庄、謝店、蔣窪、冀庄、前張、大張、孫樓、單庄、郭庄、黃屠、葛店、高台、邵庄、洪樓、周庄、練庄),271個村民組,154個自然村。
陳集鎮
鎮政府駐陳集村。2002年底,轄34個村(陳集、郭庄、劉寨、雙樓、代井、大朱庄、東風、孟寨、丁西、丁東、侯庄、張莫庄、張王莊、劉樓、望庄、豆油坊、大陳庄、賈庄、張庄、王善庄、劉河、朱寨、胡井、趙樓、花園、李古洞、馬古洞、漢陳、香庄、高廟、蘆庄、松元、練油坊、練樓、姚樓、道南),307個村民組,169個自然村。
薛湖鎮
鎮政府駐薛南村。2002年底,轄35個村(薛南、曹大庄、薛北、朱坑、金頂、崔廟、康廟、陳小廟、徐營、侯樓、洪路口、聶廟、丁廟、程大庄、陳寨、董閣、宋樓、王橋、周閣、黃營、豆樓、聶四樓、董庄、班寨、李草樓、李庄、張七樓、洪寨、宋河、劉家廟、張白元、聶寨、候寺、陳樓、付樓),313個村民組,139個自然村。
2005年,撤銷灤湖鄉,將其行政區域劃歸薛湖鎮管轄。
芒山鎮
位於永城市北部。總面積71平方千米,人口5.3萬。鎮政府駐雨亭村。
2002年底,轄26個村(山城、前堯、後堯、僖山、夏庄、雨亭、磨山、周橋、張庄、柿元、馬山、陶山、劉廠、關庄、朱廠、松元、大庄、劉庄、彭廠、鄭樓、丁樓、趙樓、姜樓、陳樓、種庄、周庄),211個村民組,98個自然村。
蔣口鎮
鎮政府駐蔣南村。2002年底,轄33個村(蔣北、蔣南、張廟、趙庄、崔油坊、凡集、北李樓、後板橋、四口樓、張菜園、常灣、前板橋、西李樓、張窪、葛窪、蔣型坊、喬樓、車樓、張集、謝庄、南李樓、王莊、謝集、九千米、陳樓、北李庄、田水井、秦灣、張梨園、劉集、仟佛、洪樓、劉庄),282個村民組,170個自然村。
酇城鎮
位於永城市西部。總面積70.6平方千米,人口5萬。鎮政府駐酇東村。
2002年底,轄33個村(酇東、王莊、雙樓、龔庄、喬集、張庄、中樓、王樓、薛庄、宋庄、肖閣、菊庄、王寨、夏三樓、劉庄、袁庄、酇西、酇南、夏庄、侯寨、花園、丁閣、張樓、柏元、姑庵、丁橋、曹庄、五里、卞莊、馬六、李集、肖樓、胡樓),284個村民組,146個自然村。
裴橋鎮
位於永城市西南部。總面積126.4平方千米,人口5.6萬。鎮政府駐裴橋村。
2002年底,轄29個村(裴橋、任樓、王閣、孫母庄、朱庄、胡小寨、和順、田樓、張店、前老家、李閣、梁堰、程庄、劉井、夏平樓、夏橋、周閣、崔庄、蘇樓、邵庄、楊樓、鹽店、蘇溝、書案、劉庄、萬樓、黃樓、喬庄、趙樓),243個村民組,185個自然村。
馬橋鎮
鎮政府駐馬北村。2002年底,轄30個村(馬北、鄭庄、洪寺、何庄、閻廟、梅廟、馬南、龐樓、陳庄、陳灣、小蘇庄、田樓、龐庄埠、劉樓、沈樓、侯寨、王橋、孫庄、同溝、馬彭、常集、武庄、王莊、朱庄、洪溝、唐庄、李庄、鐵塔、菜園、果園),289個村民組,196個自然村。
十八里鎮
鎮政府駐十八里村。2002年底,轄19個村(十八里、曹庄、祝庄、成樓、單閣、彭樓、陳樓、孫元、劉崗、七里店、郭李庄、三座樓、王雙樓、十里廟、柘樹、望堂、李窯、大李庄、陳土樓),131個村民組,67個自然村。

5. 永城的行政區劃

1945年2月,為紀念在豫皖蘇抗日根據地犧牲的彭雪楓將軍,更名雪楓縣,縣境南部劃歸雪渦縣,縣境西南部劃歸雪商亳縣。秋,會亭集東半部及附近村莊劃歸夏邑。1947年3月至11月,縣東部為蕭宿永縣轄區;1947年11月成立碭南縣,縣北部為其轄區;1947年,鐵佛寺集屬永城部分及以北56個自然村和王引河以東魯樓、李樓等8個自然村劃歸宿西縣(今屬濉溪);宿西縣將王引河以南趙樓、王園等5個自然村劃歸永城。1952年12月,濉溪縣的趙庄、鍾庄等11個自然村劃歸永城;1954年9月,馬頭、新興兩區所轄28個鄉560個自然村劃歸夏邑;1956年,北鎮鄉76個自然村劃歸夏邑;1964年6月,洪河以東的何寨、王集、土山等54個自然村劃歸蕭縣,蕭縣洪河以西的竇樓等5個自然村劃歸永城;1964年和1966年,夏邑縣鐵匠棚以東的6個自然村先後劃歸永城;1966年7月,樊集公社所轄王莊、新橋大隊劃歸夏邑,夏邑縣火店公社的呂樓、張廠劃歸永城。
據2014年7月6日豫民行批〔2014〕30號,經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撤銷城關鎮、演集鎮、侯嶺鄉、城廂鄉4鄉鎮建制,設立沱濱、崇法寺、日月湖、侯嶺、雪楓、演集6街道辦事處。
截至2014年7月,河南省永城市轄6街道20鎮5鄉,732個行政村,3706個自然村。
街道:沱濱、崇法寺、日月湖、侯嶺、雪楓、演集。
鎮:芒山鎮、酇城鎮、高庄鎮、十八里鎮、薛湖鎮、馬橋鎮、裴橋鎮、陳集鎮、蔣口鎮、太丘鎮、李寨鎮、順和鎮、苗橋鎮、茴村鎮、卧龍鎮、酇陽鎮、馬牧鎮、龍崗鎮、王集鎮、劉河鎮。
鄉:雙橋鄉、條河鄉、陳官莊鄉、黃口鄉、新橋鄉。

6. 永城新城的郵政編碼

永城新城的郵政編碼
476600
永城新城,又叫永城市東城區,位於永城市東部,是永城市政府所在地。永城新城西距商丘90公里,東距徐州100公里,距離鄭州300公里,距離南京320公里。青阜鐵路連接隴海鐵路,京九鐵路,京滬鐵路三大幹線和鄭徐高鐵共同形成三角形鐵路網;311國道、連霍高速、永登高速、濟祁高速穿境而過,區內公路四通八達,並通至省內外。永城市東城區西與永城市西城區一衣帶水,南與永城經濟技術開發區隔沱河相望,東南是沱南工業區,可謂永城市的核心地帶。

7. 河南永城市簡介

永城市位於豫、魯、蘇、皖四省結合部,素有「豫東門戶」之稱。隋大業六年(公元610年)置縣,距今已有1398年歷史。1996年10月撤縣設市。全市總面積2000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60萬畝。人口140萬。下轄29個鄉鎮(12鎮17鄉),732個行政村,6687個村民組。永城是河南省委、省政府確定的全省5個重點擴權縣市之一。 全市現有黨委(組)58個(市委1個,鄉鎮29個,市直企事業28個),黨總支29個,黨支部1613個(農村732個、鄉鎮直310個、市直560個),共有黨員38029名。二、永城優勢永城市地處中原腹地,是一個以煤炭、麵粉、旅遊、電力為主導產業的新興能源城市,河南省委、省政府確定的擴權(縣)市之一。全市地域面積2000平方公里,耕地162萬畝,總人口140萬人。市內土地平坦,光照充足,水源充沛,交通便利,商貿發達。同周邊縣市區相比,具有非常明顯的十大投資發展優勢:一是區位和交通優勢。永城位於河南省的最東部、豫魯蘇皖四省結合部的中心,素有「豫東門戶」之稱,是河南省東引西進的橋頭堡,北依隴海,東傍京滬,永青鐵路縱貫市境,311國道、連霍高速、永淮亳高速和已規劃的鄭徐高速鐵路橫穿東西,通訊發達,人口密集,是周邊10個縣市中最大的物資集散地。區位優勢非常明顯。二是礦產資源優勢。永城市地下礦藏豐富,有煤炭、磁鐵礦、高嶺土、大理石等,各種礦藏達17種之多,且儲量大,品位高,易開采,其中,以煤炭的儲量最大,全市優質煤儲存面積達621平方公里,遠景儲量100億噸,精查儲量50億噸,年開采能力已達1400萬噸以上,是全國六大無煙煤基地之一。三是麵粉資源優勢。全市盛產80多種農業作物,以小麥、大豆、玉米、棉花產量最為集中,是全國優質小麥和商品糧生產基地縣,糧、棉、油產量連續多年居全國百強、河南省20強,其中,小麥產量豐年可達8億公斤。近年來,依託豐富的原料,麵粉生產加工業異軍突起,截止目前,全市麵粉生產企業已達140多家,年生產加工能力達35億公斤,是目前唯一的「中國麵粉城」。2005年以來,已連續在這里舉辦了四屆中國麵粉食品行業經貿洽談會。今年將在這里召開第五屆中國麵粉食品博覽會。四是旅遊資源優勢。永城的旅遊資源在豫東一枝獨秀,特色突出,境內北部有國家4A級旅遊景區——芒碭山旅遊區,名勝古跡遍布其間,有孔夫子避雨處、中國第一位農民起義領袖陳勝之墓、西漢開國皇帝劉邦斬蛇起義處、三國名將張飛寨和西漢大型王室陵墓群等。尤其是西漢自梁孝王劉武以下八代梁王、王後及大臣的地下王陵,斬山作廓,穿石為藏,規模宏大,氣勢磅礴,被譽為「天下石室第一陵」。在其中發掘出土的金縷玉衣、四神雲氣圖等,被歷史學家稱為「敦煌前之敦煌」。南有代表龍山文化的中國第一部成文律典的誕生地——酇城蕭何造律台,王油坊黑固堆文化遺址;還有淮海戰役烈士紀念館、抗大四分校舊址等一批革命傳統教育基地。五是電力資源優勢。永城市境內已建成發電廠5座,總裝機容量已達到240萬千瓦,其中最大的裕東電廠裝機容量為180萬千瓦,電力供應充足,凡在永城境內的企業,均可按投資商要求送電到指定地點,年供電率在99.7%以上。由神火集團投資建設的60萬千瓦電廠項目已於近日奠基,這一項目建成後,將使永城境內的發電能力達到300萬千瓦。六是土地資源優勢。為搭建項目落地的平台,近幾年來,我們強力推進工業集聚區建設,現已初步形成了永東精鋁工業區、沱南綜合工業區和永西煤化工區等三個主園區和輕紡、羽絨加工、飼料包裝、皮革加工及瓷土開發等五個專業小區的發展布局。其中三個主園區的規劃面積約19.2平方公里,凡是投資規模大、科技含量高的項目,均可在園區落地建設。同時,我市廢棄廠房、採煤塌陷區、廢坑塘、廢窯坑、空心村等可改造用地面積很大,建設用地的挖掘潛力巨大。相對沿海經濟發達地區,企業發展用地問題可以較好地解決。

閱讀全文

與永城市沱南工業區屬於哪個鎮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嘉實智能汽車為什麼跌 瀏覽:395
汽車全車軟管多久換 瀏覽:324
工業塗層屬於什麼級別 瀏覽:388
代理電動汽車怎麼樣 瀏覽:784
賓士m271多久換發動機皮帶 瀏覽:549
潤東汽車上海分公司怎麼樣 瀏覽:325
如何查看汽車是否是國幾的 瀏覽:317
賓士電瓶多少年不換 瀏覽:446
汽車多久大保養費用 瀏覽:502
沈陽有什麼工業單位 瀏覽:20
汽車機油公里數超過多少 瀏覽:255
回收工業垃圾有哪些廠家 瀏覽:13
除了奧迪還有寶馬車還有哪些車 瀏覽:673
汽車前檔膜怎麼不太隔熱呢 瀏覽:90
寶馬3系csl哪裡買 瀏覽:203
奧迪的報價是多少 瀏覽:143
寶馬出產於哪裡 瀏覽:714
賓士c200l用的什麼電瓶 瀏覽:38
賓士員工在哪裡住 瀏覽:675
老款奧迪的手套箱怎麼打開 瀏覽: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