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目前中國乙烯裝備和規模已經達到世界水平嗎
乙烯是合成纖維、合成橡膠、合成塑料的基本化工原料,75%的石油化工產品由乙烯生產。據專家測算,一個百萬噸級乙烯項目投產,可帶動下游1000多億元產業投資。同時,乙烯超長的產業鏈滲透到紡織、服裝、汽車、電子、建材、塑料和化工等絕大多數行業。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副秘書長馮世良認為,乙烯在我國石化行業居龍頭和核心地位,其產量已成為衡量一個國家石油化工工業發展水平的重要標志。 中國將為世界生產乙烯 從上世紀50年代末蘭州化學工業公司引進國外技術和設備建成年產2萬噸的乙烯生產裝置,到北京燕山石化1976年引進30萬噸乙烯裝備,中國人開始了發展乙烯工業之路。不過,乙烯工業的快速發展是近15年的事。現在,我國已建成了燕山、上海、揚子、齊魯、茂名、大慶、遼陽、吉林、盤錦、撫順、蘭州等以乙烯為龍頭的大型石油化工基地,根本改變了乙烯長期完全依靠進口的歷史。到2006年底,我國乙烯產量941萬噸,居世界第二位,已超越日本成為僅次於美國的全球第二大乙烯生產國。 近年來,中國快速的經濟增長對乙烯產生了很大的需求。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規劃總院副院長白頤接受記者采訪時指出,1997年全國乙烯產量為358.5萬噸,2005年我國已擁有乙烯裝置19套,生產能力為707萬噸/年,乙烯當量消費為1740萬噸,國內市場滿足率為43%。2006年底,我國乙烯產量已經達到941萬噸。過去15年,中國乙烯類產品消費處於快速增長期,當量消費量年均增長16.1%。白頤認為,「十一五」期間我國乙烯的需求仍將保持穩定增長,預計到2010年我國乙烯產能將達到1700萬~1800萬噸,產量為1450萬噸/年,乙烯自給率將達到58%。 現在,中國是「世界工廠」,中國製造的產品在供應全世界,所以從某種意義上講中國在為全世界生產乙烯。休斯敦SRI咨詢公司曾發布報告稱,中國乙烯工業總體水平迅速步入了世界先進國家行列。中國最近建設的現代化乙烯石化聯合裝置,對即使具有原料成本優勢的沙烏地阿拉伯生產商也極具競爭性。 裝備和規模達世界水平 「引進--消化吸收--集成創新--自主創新」是中國乙烯工業長期堅持的原則,而現代乙烯生產裝置的特點是規模越大成本越低。在引進最先進乙烯裝備的同時,中國乙烯工業巨頭--中石化集團,對過去引進的中小型乙烯裝置進行了技術改造和改擴建。不僅裝置平均規模翻了一番,而且實現了在吸收引進技術基礎上的自主研發,形成了一批自主的核心技術、專有技術和配套技術。因為有了自主技術,乙烯裝備的國產化率明顯提高,促進了重大裝備國產化。 乙烯工業是技術密集型產業,對裝備的可靠性要求很高。按照「工藝技術國內外並重、裝備以國產化為主」的思路,乙烯裝備國產化率達到80%以上,不少裝備質量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通過自主創新和合作開發,中石化已具備了採用自主技術建設百萬噸級乙烯裝置的能力。 近年來,我國乙烯工業技術裝備水平顯著提高,成功開發出大型乙烯裂解爐、聚丙烯、丙烯腈、重質原料催化熱裂解、SBS彈性體等成套技術,部分專用設備實現了國產化。百萬噸級乙烯裂解氣體壓縮機技術等接近或達到國際先進水平。「三劑」基本立足國內,達到或接近世界先進水平。大型乙烯工程建設由成套引進,轉為僅引進工藝包和部分關鍵設備;由國外總承包轉為國內自行設計、采購和組織建設,很多技術還出口到國外。目前,我國催化劑技術已出口到美國,中國石化與美國公司合作開發的裂解爐技術推廣了30多台。專家指出,目前中國乙烯工業的技術和規模達到了世界水平。 乙烯大型裝備的國產化,推動了石化裝備製造業的發展和產品結構調整,帶動了包括中國第一重型機械集團、沈陽鼓風機廠、杭州汽輪機廠、杭氧股份公司、蘭石機械設備有限公司等一批大型骨幹企業的發展。同時,乙烯大型裝備的國產化進程,為中國石化工業的工程建設培育了一批具有國際水平的戰略供應商,增強了中國石化裝備工業參與國際市場競爭的能力。本稿由中國化工網www.chemnet.com.cn整理 將形成乙烯產業集群 縱觀我國乙烯工業發展歷程,首先發展的是規模,同時消化吸收引進技術自主創新,實現自主技術和重大裝備的國產化。如今,我國乙烯工業又面臨巨大的發展空間。目前,我國乙烯生產能力雖然躍居世界第二,但我國又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化產品消費市場,2010年我國乙烯自給率也才達到58%。 據馮世良介紹,按照我國《乙烯工業中長期發展專項規劃》中的要求,加快乙烯工業的發展將成為「十一五」時期的突出重點。據了解,我國乙烯工業發展的突出重點將是增加乙烯總量,形成一批世界級乙烯生產基地。 白頤則預言,今後中國的乙烯及下游石化裝置的建設和改造將選擇先進技術,加快乙烯重大裝備的國產化、產業化進程。同時,努力實現乙烯工業的關鍵技術和裝備的重點突破,推廣重質原料油制烯烴技術,還要實現用煤製取乙烯,能耗和物耗將達到世界先
進水平。 目前,我國珠三角、長三角和環渤海灣的「兩洲一灣」地區,集中了上海、南京、茂名三個百萬噸級乙烯生產基地,以及燕山、齊魯兩個80萬噸級乙烯基地。加上正在建設的福建、鎮海、天津三個百萬噸級煉油乙烯化工一體化基地,不久中國「兩洲一灣」地區乙烯產能將超過東京灣,成為位居世界前列的乙烯產業集群
⑵ 乙烯是什麼
環境保護風險。乙烯工業生產過程中存在一定程度的環境污染問題,但在當今的環保技術下,乙烯的生產會對大氣、水體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隨著新建項目的陸續投產以及中國政府在未來出台更為嚴格的環保標准,將對乙烯企業的環保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企業存在因增加環保治理費用而使經營成本上升的風險。此外還有石油進口風險。乙烯裝置的大量建設,也加大了對化工用油的需求。與中國面臨著石油短缺制約一樣,國內發展石化工業也面臨著資源制約矛盾,來國內原油產量一直在2億噸左右,遠低於石油需求的增長速度。隨著今後乙烯工業的發展,化工用油短缺的矛盾也將日益突出。
⑶ 工業上的乙烯主要來源於
石油長鏈烴裂解。
⑷ 誰能幫簡介一下乙烯工業
在19世紀末,出現了從焦爐煤氣中分離乙烯和由乙醇脫水制乙烯的方法,並在工業上得到了小規模的應用。在20世紀初,隨著石油化工的崛起,副產品乙烯的數量已經無法滿足生產的需要。在1920年,聯合碳化物公司在西弗吉尼亞州建立了第一個利用石油烴類裂解制乙烯的石油化工廠。 隨著乙烯的生產轉向以石油和天然氣為原料後,過去一些以乙炔或其他化學品為原料的有機化工產品,如氯乙烯、乙醛、醋酸、環氧乙烷、乙二醇等都相繼轉向為以乙烯為原料。 隨著石油化工的發展,以乙烯為原料製取的化合物越來越多。 目前,世界上已將乙烯產品作為衡量一個國家石油化工生產水平的重要標志之一。因此,世界各國的乙烯產量增長很快。1993年世界乙烯總生產能力達到71.5 Mt,1995年約81.0 Mt。近年來,世界乙烯的生產能力主要集中在工業發達的國家和地區的情況正在發生明顯的變化。中國從20世紀60年代初開始發展乙烯的生產和利用,20世紀70年代至80年代先後在燕山、大慶、齊魯、南京、上海等地引進了年產量為30×104 t的乙烯生產裝置。近年來,我國自行設計和建造的大型乙烯生產裝置已陸續投入生產,有的已經達到48萬噸/年。在進行技術改造後,每套裝置的生產能力將達到70萬噸/年左右。1999年乙烯生產能力為4.35×106 t。 2.乙烯用作植物生長調節劑 研究表明,乙烯與生長素、赤黴素一樣,都是植物激素,不少植物的器官都能分泌出微量的乙烯。人為地使用乙烯,可以起到與植物體自行分泌的乙烯相同的效果。由於乙烯是氣體,難於用在大田生產中,而一種人工合成化學調節劑──乙烯利也能被植物吸收,並在植物體內釋放出乙烯,起到與使用乙烯相同的效果。 乙烯利對多種作物都有促進成熟、早熟增產等效果。例如,可促進香蕉、梨、番茄、西瓜等早熟。乙烯利還可刺激橡膠樹、漆樹等吐膠、泌液,增加產量。乙烯利的化學名稱為2 氯乙基膦(lìn)酸。
滿意請採納
⑸ 求詳細的 乙烯化工的危害
工業布局分散目前我國已建成的乙烯工業裝置分布在全國12個省、市、自治區,目前擬建和已建的乙烯裝置東到沿海諸省市,西到新疆,北到黑龍江,南到廣東,中部有重慶、湖北、陝西等,幾乎覆蓋全國。單遼寧一個省,已建和擬建裝置也分散在遼陽、盤錦、撫順、大連幾處。乙烯工業裝置布局過度分散不利於公用工程體系的合理有效利用、不利於資源的合理有效利用、不利於三廢治理與資源化利用。在缺水地區及長江、黃河中上游的水源地布建大型化工聯合裝置,將會造成當地生態惡化及生存危害。
乙烯生產技術簡介
(1)煤制烯烴。全球首個煤制烯烴工業化裝置工程-神華集團煤制油有限公司的煤制烯烴項目於2005年 10月28日舉行了奠基儀式。該項目的廠址位於內蒙古包頭市九原區哈林格爾鎮新規劃的工業基地內,總體工程包括180萬噸/年煤制甲醇裝置、60萬噸/年甲醇制乙烯加丙烯裝置、31萬噸/年聚丙烯裝置、30萬噸/年聚乙烯裝置等。整個項目消耗原料煤345 萬噸/年、燃料煤128萬噸/年。其關鍵技術將採用美國環球油品公司煤制烯烴技術,項目總投資124億元。規劃到2020年,將發展到3000萬噸/年煤制油、300萬噸/年煤制甲醇及衍生產品的規模。
(2)甲醇制乙烯。由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陝西新興煤化工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和洛陽石化工程公司合作進行的甲醇制烯烴(MTO)的試驗取得了實質性進展,並於2005年建成1萬噸/年甲醇制烯烴的工業化試驗裝置,為建設100萬噸/年大型化MTO工業化裝置打下可靠的技術基礎。MTO技術開發成功後,將有效緩解我國乙烯、丙烯等化工產品對石油輕烴原料資源依賴程度,開辟出一條嶄新的烯烴生產途徑。
(3)甲烷制乙烯技術。LG化學公司目前正在進行利用天然氣的主要成分甲烷生產乙烯的技術。這是目前世界上利用甲烷生產乙烯的首例技術嘗試。以甲烷為原料生產乙烯的新技術,可以降低乙烯的生產成本,其關鍵是開發出新催化劑。按計劃,LG化學公司將於2008年開發成功新催化劑,2010年實現商業化生產。
(4)重質渣油制乙烯。沈陽化工集團投資36億元建設國內首套50萬噸/年催化熱裂解 (CPP)制乙烯生產裝置。該裝置採用北京化工研究院開發的以重質渣油為原料富產烯烴的國際領先技術,是該技術研發後國內第1套生產裝置,被國家認定為乙烯新的原料來源承蘿項目。該項目於2005年11月29日開工建設,計劃於2008年竣工投產。
(5)干氣回收乙烯。由四川天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北京燕化股份公司共同開發的國內首套催化裂化干氣凈化回收乙烯工業化裝置在北京燕化股份公司開車成功,各項技術經濟指標全部達到設計要求。該技術屬國內首創,國外無類似工業裝置報道。
(6)甜高梁制乙烯。新疆農科院研製成功甜高粱制備生物質乙烯的新技術。生物質乙烯是利用甜高梁生產乙醇,然後通過脫水製造乙烯,從而達到節省原油的目的。據測算,6.7X109m3甜高梁可產95%乙醇280萬噸,可轉化成乙烯200萬噸,如果200萬噸乙烯用原油來生產,需原油600萬噸。因此該項目被譽為"再造一個地上綠色塔里木的油田"。2005年8月,中國石化集團公司對新疆發展生物質乙烯產業前期工作進行了調研,中國石化集團公司經濟技術研究院在完成該項目的經濟技術評估後,認為中國石化集團公司與新疆合作開發以甜高梁生產生物質乙烯是必要的。目前,新疆與中國石化集團公司達成了共同推進生物質乙烯產業化的合作意向。
參考資料
http://www.lrn.cn/miningmarket/miningtechnology/200704/t20070419_51996.htm
資源網
乙烯生產簡介
工業大量生產乙烯的主要製程有:
1.輕油裂解(Naphtha cracking)---如中油台塑的三輕四輕五輕六輕等從石油中的輕油餾分與蒸汽混合後經高溫觸媒裂解為乙烯丙烯和丁二烯等石化工業原料
2.乙烷裂解(Ethane cracking)---將天然氣液化後,以分餾法分離甲烷和乙烷,然後將乙烷與蒸汽混合後經高溫觸媒裂解為乙烯,此製程的乙烯選擇率比輕油裂解製程高,過去的中石化頭份廠就是以天然氣為原料製造乙烯
參考資料
http://tw.knowledge.yahoo.com/question/question?qid=1007032805730
奇摩知識
⑹ 煉油和乙烯發展前景預測是什麼
2009年世界煉油能力達到43.61億噸/年,比上一年增加了8099萬噸/年,同比增長1.9%,增幅超過2006—2008年增量的總和,創4年來增長新紀錄。新增煉油能力主要來自亞洲、北美和中東地區,分別新增產能5448.5萬噸/年、 1260.0萬噸/年和1045.7萬噸/年,分別佔全球新增煉油能力的67.3%、15.6%和12.9%;其他地區僅新增344.8萬噸/年,佔4.3%。截至2009年,全球共有煉油廠661座,與1999年相比減少94座,其中亞太地區由203座減至161座,北美地區由182座減至154座,其他地區合計由370座減至346座。
未來幾年世界乙烯工業發展趨勢:
(1)產能過剩的局面仍在持續。
受全球經濟低迷、乙烯新增產能投產以及市場需求疲軟的影響,2008年以來乙烯裝置開工率一直處於較低水平。2009年,世界乙烯產能達到1.33億噸,需求量為1.12億噸,裝置開工率為84.2%,產能過剩約1500萬噸,占需求量的13.4%。乙烯需求的60%左右用於非耐用品(如塑料瓶、塑料袋等)領域,其餘用於耐用品(如建材)領域。通常情況下,當經濟低迷時,由於消費者缺乏信心,耐用品的消費會下降,但非耐用品的消費不會下降。但在此輪經濟衰退中,非耐用品需求也有所下降。其中一個原因是經濟下行的嚴重性和持久性,使得消費者的消費能力下降;另一個原因是包裝耗材減少,塑料瓶和塑料袋質地更薄,瓶蓋環扣更少,而此轉變可能是永久性的。預計約600萬噸的乙烯產能,將在經濟下行的背景下關停,部分產能將永久關停。
(2)新增產能主要集中在中東和亞太地區。
未來5年世界乙烯產能還將穩定增長,新增產能主要集中在中東和亞太地區。到2015年,中東產能將佔全球乙烯產能的23%,其中大部分是為了支持乙烯衍生物(尤其是乙二醇和聚乙烯)的出口。亞太地區(特別是中國)產能的增加,主要是為了滿足國內不斷增加的聚乙烯和其他乙烯衍生物的需求。
(3)東北亞成為世界乙烯需求量最大的地區。
2008年,全球乙烯需求首次出現負增長,2009年全球乙烯需求再次增長。此輪增長主要由中國、印度等發展中國家拉動。近年來,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中產階級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中國對乙烯衍生物市場終端產品的需求在快速增長;印度的市場需求也在同步增長,但基數相對較小。2010年,東北亞地區將成為世界乙烯需求量最大的地區,佔全球乙烯市場需求比例由2000年的21%增長到25%;中東乙烯需求也有大規模增長,佔全球比例由2000年的7%上升到16%;北美所佔比例由2000年的33%降至24%。預計2014年中國乙烯需求將佔世界總需求的26%,中東將佔世界總需求的19%。發展中國家的乙烯需求增長,將緩解全球乙烯供應過剩的局面。預計2014年乙烯產能過剩量佔全球總需求量將下降至8%。
(4)乙烷在中東地區乙烯原料構成中的比例下降。
近年來,中東新建乙烷裂解裝置的陸續投產以及經濟衰退期間原油產量的削減,導致該地區乙烷供應不足,液化石油氣(LPG)和石腦油在乙烯原料中的比例不斷提高,加上煉化一體化項目的增多,中東石化下游產業將得到發展,產品也更加多樣化。從資源分布看,沙烏地阿拉伯、阿聯酋、科威特等國家的資源儲量和產量以石油為主,而伊朗、卡達的天然氣儲量更豐富,其在石化原料方面更有優勢。未來幾年,盡管乙烷在中東乙烯原料構成中的比例將下降,石化產品的成本優勢有所降低,但與世界其他地區相比,其輕質原料仍保持較高比例,乙烯裝置在原料成本和乙烯收率方面仍保持非常強的競爭力。
⑺ 我國乙烯原料來源
工業上所用的乙烯,主要是從石油煉制工廠和石油化工廠所生產的氣體里分離出來的。
通常情況下,乙烯為無色稍有氣味的氣體,密度為1.256g/L,比空氣的密度略小。不溶於水,微溶於乙醇、酮、苯,溶於醚,溶於四氯化碳等有機溶劑。
常溫下,乙烯極易被氧化劑氧化,而且易燃燒,並放出熱量,燃燒時火焰明亮,並產生黑煙。
(7)乙烯工業分布在哪些地區擴展閱讀
植物體的各部分(根、莖、葉、花、果、種子等)都能產生乙烯,它生物合成的前體物是蛋氨酸。氧是乙烯生成的必需條件,高溫、超適量生長素促進乙烯生成。
乙烯是促進果實成熟的激素,許多果實如香蕉、蘋果、番茄、芒果等,當果實長到一定大小開始成熟時,果實的色、香、味發生變化,達到食用品質最佳狀態,這與果實內乙烯生成急劇上升有關。
將未成熟果實在密封條件下通入乙烯,可催熟果實;採用低溫、降低氧濃度、提高二氧化碳濃度的方法來抑制乙烯生成或在容器中充氮,抽去乙烯,能推遲果實成熟,延長貯藏時間。
乙烯還有促進菠蘿開花,增加瓜類雌花的形成率,促進器官脫落,促進次生物(如橡膠等)排泌,抑制大多數植物莖的伸長生長,促進橫向生長等多種生理作用。
⑻ 乙烯的發展現狀
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中產階級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中國對乙烯衍生物市場終端產品的需求在快速增長;印度的市場需求也在同步增長,但基數相對較小。2010年,東北亞地區將成為世界乙烯需求量最大的地區,佔全球乙烯市場需求比例由2000年的21%增長到35%;預計2014年中國乙烯需求將佔世界總需求的36%。
前瞻產業研究院《2013-2017年中國乙烯行業深度調研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顯示,雖然我國乙烯行業發展迅猛,在世界乙烯市場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但依然有些不可規避的風險存在。
首先,市場競爭風險。中東乙烯企業主要以乙烷為原料生產乙烯,該地區的乙烷成本很低,即使加上運費,也比美國、西歐和世界其他地區包括中國的成本低得多,具有相當強的競爭力。廉價的中東乙烯下游產品聚乙烯、乙二醇等大量湧入亞太和中國市場,必將對我國市場相關產品構成嚴重的威脅。
其次,環境保護風險。乙烯工業生產過程中存在一定程度的環境污染問題,但在當今的環保技術下,乙烯的生產會對大氣、水體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隨著新建項目的陸續投產以及中國政府在未來出台更為嚴格的環保標准,將對乙烯企業的環保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企業存在因增加環保治理費用而使經營成本上升的風險。
此外還有石油進口風險。乙烯裝置的大量建設,也加大了對化工用油的需求。與中國面臨著石油短缺制約一樣,國內發展石化工業也面臨著資源制約矛盾,來國內原油產量一直在2億噸左右,遠低於石油需求的增長速度。隨著今後乙烯工業的發展,化工用油短缺的矛盾也將日益突出。
⑼ 乙烯是什麼
乙烯乙烯是由兩個碳原子和四個氫原子組成的化合物。兩個碳原子之間以雙鍵連接。乙烯是合成纖維、合成橡膠、合成塑料(聚乙烯及聚氯乙烯)、合成乙醇(酒精)的基本化工原料,也用於製造氯乙烯、苯乙烯、環氧乙烷、醋酸、乙醛、乙醇和炸葯等,尚可用作水果和蔬菜的催熟劑,是一種已證實的植物激素。
分子結構:C原子以sp2雜化軌道成鍵、分子為平面形的非極性分子。乙烯燃燒化學方程式:C2H4+3O2→點燃→2CO2+2H2O分子立體模型乙烯是世界上產量最大的化學產品之一,乙烯工業是石油化工產業的核心,乙烯產品占石化產品的70%以上,在國民經濟中佔有重要的地位.世界上已將乙烯產品作為衡量一個國家石油化工生產水平的重要標志之一.
這烴有4個氫原子的約束,碳原子之間以雙鍵連接。所有6個原子組成的乙烯是共面。H-C-C角是121.3°;H-C-H角是117.4°,接近120°,為理想sp2混成軌域。這種分子也比較僵硬:旋轉C-C鍵是一個高吸熱過程,需要打破π鍵,而保留σ鍵之間的碳原子。雙鍵是一個高電子密度的地區,因而大部分反應發生在這個位置。
它的構型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