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廣州哪個區工廠最多。
廣州白雲區工廠最多,因為是以城帶郊的中心城區,工作機會是很多的。
拓展資料:
白雲區,隸屬於廣東省廣州市,位於廣州市城區北部,東鄰增城區,西界佛山市南海區,南連荔灣區、越秀區、天河區、黃埔區4城區,北接花都區和從化區。總面積795.79平方千米。
白雲區名稱來源於境內的白雲山。三元古廟為國務院公布的第一批第一號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在第一次鴉片戰爭時期,三元里人民在三元古廟前誓師抗英,寫下了近代史上中國人民反對外來侵略自發斗爭並取得勝利的第一頁,
為廣州市、廣東省以及全國百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截至2016年,白雲區下轄18個街道、4個鎮,戶籍總人口94.36萬人。實現地方生產總值1640.8億元,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35.71億元,第二產業增加值334.07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1271.02億元。
2017年12月14日,獲評中國工業百強區。
2016年,白雲區生產總值1640.8億元,同比2015年增長7.6%。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35.71億元,增長1.6%;第二產業增加值334.07億元,增長4.5%;第三產業增加值1271.02億元,增長8.6%,占廣州市經濟總量的8.4%。
三次產業比重是2.2:20.3:77.5,與2015年的2.1:21.6:76.3相比,第一、三產業佔比分別提升0.1%、1.2%,第二產業佔比則下降1.3%。
參考資料:網路-廣州白雲區
Ⅱ 廣州越秀區有什麼工業區
沒有工業區,正正市中心,怎麼會有工業區。
Ⅲ 廣州有幾個區市區是哪幾個
問題:廣州這個城市是不是很大?哪幾個區算市區?有什麼好玩的啊?回答:
廣州市現在一共有十個區,分別是:白雲區、越秀區、荔灣區、海珠區、天河區、黃埔區,番禺區、南沙區、蘿崗區、花都區,兩個市:增城市、從化市
蘿崗區389.0614.12廣州開發區志城大道303號從白雲區劃出蘿崗街道辦事處的區域和鍾落潭鎮紅衛、鳳尾、浦心、蟹庄、楓下、佛朗、燕塘、蓮塘、山龍、重崗、黃田、何棠下、逕下、長庚14個村委會和九佛、穗北兩個社區居委會的區域。從黃埔區劃出夏港街道辦事處、荔聯街道辦事處的筆崗居委會、穗東街道的東基和西基兩個自然村,天河區新塘街道辦事處的玉樹村,增城市中新鎮的鎮龍居委會和鎮龍、逕頭、九樓、大坦、麥村、金坑、均和、福洞、福山、大涵、湯村、旺村、洋田、新田14個村,新塘鎮的賢江、新莊、永崗、禾豐4個村。廣州市東部城區未來的核心地區
南沙區544.12(不含海域面積)14.14擬駐廣州南沙開發區黃閣鎮鳳凰大道1號從番禺區劃出萬頃沙鎮、橫瀝鎮、黃閣鎮和南沙街道辦事處,以及靈山鎮的廟南村委會、七一村委會的區域和廟青村的部分區域,東涌鎮慶盛村、沙公堡村、石牌村的各一部分區域,設立新南沙區。廣州市工業區
天河區12548廣州市員村天府路1號現轄22個街道辦事處,調整後登峰街道、天河南街道的楊箕和中山一兩個居委會、沙東街道部分區域劃歸越秀區管轄。新塘街道的玉樹村歸蘿崗區管轄。廣州市未來城市中心
白雲區74770廣州市政通路28號現轄4個鎮、16個街道辦事處,調整後蘿崗街道辦事處、鍾落潭鎮紅衛、鳳尾、浦心、蟹庄、楓下、佛朗、燕塘、蓮塘、山龍、重崗、黃田、何棠下、逕下、長庚14個村委會和九佛、穗北兩個社區居委會的區域劃歸蘿崗區所有。礦泉街道劃歸越秀區管轄。依託機場發展物流,實現北優戰略
黃埔區10518黃埔區大沙地東路333號現轄10個街道辦事處,調整後夏港街道、荔聯街道的筆崗居委會、穗東街道的東基和西基兩個自然村劃歸蘿崗區管轄。東部城市副中心
越秀區32.82114.06廣州市越華路183號越秀區下轄22個街道辦事處。越秀區和東山區合並,將天河區登峰街、天河南街的楊箕、中山一路2個居委會的區域、沙東街部分區域,以及白雲區礦泉街所轄區域劃入新設立的越秀區。廣州市政治、文化中心
荔灣區62.4070.54廣州市中山七路328號轄22個街道辦事處,荔灣區和芳村區合並,定名為荔灣區。廣州市最具嶺南特色的中心城區
番禺區661.8775.37廣州市番禺區市橋清河東路319號從番禺區劃出萬頃沙鎮、橫瀝鎮、黃閣鎮和南沙街道辦事處,以及靈山鎮的廟南村委會、七一村委會的區域和廟青村的部分區域,東涌鎮慶盛村、沙公堡村、石牌村的各一部分區域,設立新南沙區。廣州新中心城區、科教資訊產業中心和航運中心
海珠區90.482.23寶崗大道1號海珠區現轄18條街道:南華西街、濱江街、昌崗街、素社街、海幢街、龍鳳街、沙園街、江南中街、赤崗街、鳳陽街、琶洲街、官洲街、南洲街、華洲街、瑞寶街、江海街、南石頭街、新港街。區劃調整前後無變化。廣州市南部的經濟、流通和科技中心
花都區96872新華鎮新都大道花都區下轄新華、花山、花東、赤坭、炭步、獅嶺、北興、芙蓉、梯面、花僑、雅瑤11個鎮。廣州市工業發展區和重要交通樞紐.
以上是廣州市政府規劃藍圖:東山區合並到越秀區構築為廣州未來的政治、文化中心。芳村區合並到荔灣區構築為廣州未來的最具嶺南特色的中心城區。
Ⅳ 廣州哪裡的工業區最多最集中
廣州白雲區工廠最多,因為是以城帶郊的中心城區,工作機會是很多的。
白雲區是廣州第一生產製造區同時也是珠三角中基層人才最密集的工業區,其中有大小工廠4萬多家,可以說是廣州工廠最集中一個區。2017年12月14日,獲評中國工業百強區。
(4)廣東越秀區有哪些工業區擴展閱讀
白雲區,隸屬於廣東省廣州市,位於廣州市城區北部,東鄰增城區,西界佛山市南海區,南連荔灣區、越秀區、天河區、黃埔區4城區,北接花都區和從化區。總面積795.79平方千米。
白雲區名稱來源於境內的白雲山。三元古廟為國務院公布的第一批第一號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在第一次鴉片戰爭時期,三元里人民在三元古廟前誓師抗英,寫下了近代史上中國人民反對外來侵略自發斗爭並取得勝利的第一頁,為廣州市、廣東省以及全國百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截至2016年,白雲區下轄18個街道、4個鎮,戶籍總人口94.36萬人。實現地方生產總值1640.8億元,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35.71億元,第二產業增加值334.07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1271.02億元。
2017年12月14日,獲評中國工業百強區。
參考資料白雲區_網路
Ⅳ 廣州一共有多少個區,分別叫什麼
截止2017年底廣州有11個市轄區:越秀區,荔灣區,增城區,海珠區,天河區,白雲區,黃埔區,番禺區,花都區,南沙區,從化市,蘿崗區。
廣州,簡稱穗,別稱羊城、花城,是廣東省省會、副省級市、國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國際大都市、國際商貿中心、國際綜合交通樞紐、國家綜合性門戶城市,首批沿海開放城市,是南部戰區司令部駐地。
廣州地處廣東省中南部,珠江三角洲北緣,瀕臨南海,鄰近香港、澳門,是中國通往世界的南大門,是粵港澳大灣區、泛珠江三角洲經濟區的核心城市以及一帶一路的樞紐城市。
廣州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從秦朝開始,廣州一直是郡治、州治、府治的行政中心;一直是華南地區的政治、軍事、經濟、文化和科教中心,是嶺南文化的發源地和興盛地。
廣州從東漢時期起成為海上絲綢之路的主港,唐宋時期成為中國第一大港,是世界著名的東方港市;明清時期是中國唯一的對外貿易大港,是世界上唯一2000多年長盛不衰的大港。
自然資源生物資源廣州栽培作物具有熱帶向亞熱帶過渡的鮮明特徵,是全國果樹資源最豐富的地區之一,包括熱帶、亞熱帶和溫帶3大類、41科、82屬、174種和變種,共500餘個品種(其中荔枝有55個主要品種),是荔枝、龍眼、黃皮、烏(白)欖等起源和類型形成的中心地帶。
蔬菜向以優質、多品種著稱,有15類127種370多個品種。
花卉包括鮮切花類、盆栽植物類、觀賞苗木、食用與葯用花卉、工業及其它用途花卉、草坪、種苗等七大類。
傳統品種和近年引進、開發利用的新品種3000多個。礦產資源廣州市的地質構造相當復雜,有較好的成礦條件。已發現礦產47種,礦產地820處,其中大、中型礦床22處。
主要礦產有建築用花崗岩、水泥用灰岩、陶瓷土、鉀、鈉長石、鹽礦、芒硝、霞石正長岩、螢石、大理岩、礦泉水和熱礦水等。轄區內能源礦產和有色金屬礦產十分短缺,呈零星分布,規模較小,品位不穩定。
Ⅵ 廣州一共有幾個區
截至2018年,廣州有11個區。
分別是:
越秀區、荔灣區、海珠區、天河區、白雲區、黃埔區、番禺區、花都區、南沙區、增城區、從化區。
廣州市總面積7434平方公里,市本級統籌區即越秀、海珠、荔灣、天河、白雲、黃埔、南沙,簡稱「老七區」。
東山、芳村、蘿崗原為老七區之一,後因合並而撤銷,南沙為新的老七區組成部分。
老四區原指越秀區、東山區、海珠區、荔灣區,但是區域調整之後,就採用老三區(老城區),指越秀、荔灣、海珠;新四區為番禺區、花都區、從化區、增城區。
(6)廣東越秀區有哪些工業區擴展閱讀:
截至2018年,廣州行政區劃情況:
1、越秀區:33.80平方千米。
2、荔灣區:59.10平方千米。
3、海珠區:90.40平方千米。
4、天河區:96.33平方千米。
5、白雲區:795.79平方千米。
6、黃埔區:484.17平方千米。
7、番禺區:786.15平方千米。
8、花都區:970.04平方千米。
9、南沙區:527.65平方千米。
10、增城區:1616平方千米。
11、化區:1974.50平方千米。
Ⅶ 廣州總共有幾個區,每個區各有什麼特色,哪個區更有利於找工作
廣州11個區,但主要從老四區延展出政治、文化、經濟等特點,所以暫且談談老四區的特點與代表性事物。
1.越秀區,政治中心,教育資源最為深厚的區,先後向東延展出東山區與天河區,這兩個區原本都屬於越秀區的東郊位置。越秀區是省、市人民政府所在地,也是公檢法廣播電視總部,政治地位無與倫比。因為機構的特點與屬於,也決定及影響著就業職工的特性,既而是周邊的居住特徵與教育資源傾向。在政治紅圈文化紮根於越秀區的前提下,越秀區與荔灣區交界處有一火車站與省級客運站,是早期省內人口到廣及離廣的集散地。因此,火車站及客運站周邊衍生出第一代對外交易會及中國改革開放後第一批五星級酒店中國大酒店與東方賓館等。越秀區與早年東山區(現在已並入越秀區)交界處有淘金華僑新村、花園酒店等最早期回廣發展的華僑聚居地,後繼蔓延出軍政經濟三者集交圈「東山口」。說經濟,東山口經濟比不上天河商圈,說政治地位東山口比不上東風路小北路與大北路形成的頂層政府圈。但東山口卻是有大量司令聚居的前軍事要地,所以三者結合的特點優勢,廣州11區無出其右。其後,東山區與天河區交界出衍生出廣州大道商圈,再發展出天河體育中心商圈及現亞洲數一數二的CBD珠江新城商圈。就教育資源而言,越秀區與東山區、天河區加起來的大中小學名校基本可以代表著廣東最頂尖的教育水平了。
2.海珠區,曾經是老四區中的工業大區。海珠區的地理位置是四面環江,呈現出離島狀態。海珠與越秀、荔灣區、天河區、番禺區、黃埔區均是一江之隔,也就是現今各區的中心島集散地。但早年的海珠在廣州只有老四區的時代,是屬於略微尷尬的工業區定位。工業區也是顧名思義的廠房區,也是工廠職工的宿舍區。工業區的優勢是人口眾多,小商品經濟繁盛。缺點是容易產生污染,及消費類型偏單一化,一般以剛需型商品經濟為主體。所以,早年的海珠區鮮見甲級寫字樓、五星級酒店、高檔的娛樂消費場所。但隨著大廣州的成型,海珠區逐漸從工業區進化為純生態住宅區域,而且分為西區和東區。西區以傳統居民生活習慣為主,東區以新貴們的智慧型集散地為主。西區有赫赫有名的白鵝潭,與芳村區、荔灣區、越秀區一江之隔。東區有琶洲會展中心等新興甲級寫字樓區及國內IT界大鱷魚們的總部集中營,還有如威斯丁五星級酒店等主流國際社交、宴會、住宿的工作配套場所,與天河區亞洲數一數二的CBD珠江新城一水之隔。海珠區的東西區分界線便是廣州最新一代地標「 Guangzhou tower(中文:廣州塔)」,廣州塔以東是東區,以西是西區。新一代海珠區可以說會成為最宜居的城市中心島,加上環島觀光輕軌的建成,橫穿東西區盡頭的8車道快速路「東、西窖路」全線通車,海珠區的路網建設在工業廠房大比例撤出後,得到了便利的施工優勢,建設速度也堪稱亞洲之最。在種種利好海珠區的現狀下,海珠也是有痛處的。曾經的工業區定位,遺留下來的有人口成熟度優勢,但也有尷尬難處。現今的海珠區新型建築住宅群,保守估計有80%以上是工業廠房搬遷後的地皮,也是目前海珠區樓價較高的住宅群。如工業大道沿線的光大花園(原橡膠廠地塊)、保利花園(原廣州造船廠與海關地塊)、富力千嬉(原硫酸廠地塊)、江南花園(原機床廠地塊)、恆大金碧(原農業廠地塊)等,都是工業用地轉住宅用地的成功案例。當工業廠房搬遷讓出地塊後,原工業廠房周邊同期配套一起建設的職工住宅樓還在,大多是黃皮樓建築,與新興現代建築住宅小區在一牆之隔,既是一道風景線,也形成了格格不入的兩種群體間的交融問題。新樓的住戶大多是高昂價格購入的新一代住戶,黃皮樓則多是年近百歲的退休職工,按照正常的城市發展趨勢,這兩群不同喜好及消費習慣的住戶是很少會聚居在一個地域上的,如在越秀、天河、東山較為有可比性。新舊建築之間、新舊兩代人群,如何調和群體間的相處與消費喜好需求,以及如何把殘舊建築修飾成帶有藝術風格的城市建築物,是新時代下對地方政務系統的一道考驗題。總而言之,海珠區在大廣州時代的優勢很明顯,但尷尬點也不少。
3.芳村區,芳村區原本在老四區時代是廣州的工業與農業混合定位區域,與荔灣區一江之隔,與海珠區隔岸對望,與佛山南海區一路之遙。芳村是廣州與佛山交界的重要區域,也是歷來廣州最為馳名的商品集散地,如花鳥魚蟲市場、傢具采購中心等。早年在芳村與天河區都能見到不少農田的,但隨著市中心的不斷擴大,老四區其實早已渾然一體不可能再見到農田的了。但雖然芳村區的農業外移(現主要在南面番禺南沙及東北面的黃埔區、從化區、增城區等地)工業撤場的規劃與海珠區還是有一定時間差的。客觀而言,在芳村廣鋼新城未成形之前,芳村還是屬於比較復合的一個區,不能算得上有很強的住宅遷移吸引力,大多是原居民就近居住或者原居民二代就近購置物業為主。但廣鋼新城的超大型住宅群成型後,應該有望把芳村的區域形象定位再往新貴的氣味上塑造出來,吸引更多高知、高薪人群入住,提升整體區域經濟的消費力與立體性。目前,花地大道一帶的住宅區也是走高大上路線的,加上花鳥魚蟲片區的重新打造與升級,芳村區的整體吸引力在不斷提升。向好的前提下,芳村區的難題還是與海珠相似,有很多新的規劃與部署,都會因原工業與農業配套的住宿條件建築形成時代差,如何既照顧舊有的,又能推動新的,想必是芳村要告訴大家它將來是要著重往哪個方向發展的區域。如果說越秀就是政、商、教重區,天河是沖亞洲頂峰的CBD,海珠是最適合居住的生態島,那芳村應該是?
4.荔灣區,廣州騎樓文化發源地,老廣聚居人數最多的區域。上下九聽過?人民路聽過?樓上兩三層住人,樓下開個鋪,慢慢形成了商業圈,而那些就是騎樓文化商業圈的代表作品。一提到西關,很多朋友就會想到荔灣區,一提到荔灣區,就會想到騎樓文化和西關小吃。如果說廣州一定要選一個地方出來保留水鄉文化和嶺南特色的生態居住環境的話,那首選必定是荔灣區。如果你也特別喜歡這一些氣味,那到荔灣區居住一定能飽嘗這種風土人情。荔灣區沒有天河的高大上,也沒有越秀的政治權力感,地理位置不及海珠容易打造生態系統,但它有一個先天優勢,很多廣州人的祖宗都曾住在這里,或者從這里走出去,所以荔灣區的祠堂文化也是較為濃厚的。特別傳統的荔灣區,如果要建設成如天河般的現代都市,難度非常大,而且他們不一定喜歡,那不如就來個一城11區11種風貌如何?互不排斥又能互補長短,多好!要尋根問底的到荔灣區逛一下,要看現代高大上發展的到天河區,想找領導人見個面的到越秀區,想住得優休閑閑的到海珠區,如何?
其它7個區的特點和特色,歡迎大家繼續補充啊哈:)
Ⅷ 廣州市越秀區有哪些工業區
越秀區一般是辦公的多。工業區都搬出去了。政府行業比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