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41個工業大類是什麼
現代的工業體系中,所有的工業總共可以分為39個工業大類,191個中類,525個小類。完整的工業體系更注重的是大而全,而非高精尖。
按照工業體系完整度來算,聯合國產業分類中全部工業門類,39個工業大類,191個中類,525個小類,而中國擁有聯合提到所有工業門類成,為全世界唯一擁有聯合國產業分類中全部工業門類的國家,聯合國產業分類中所列舉的全部工業門類都能在中國找到。
按照工業體系完整度來算,聯合國產業分類中全部工業門類,39個工業大類,191個中類,525個小類,而中國擁有聯合提到所有工業門類成,為全世界唯一擁有聯合國產業分類中全部工業門類的國家,聯合國產業分類中所列舉的全部工業門類都能在中國找到。如果一家製造業廠商在中國打半小時電話就能完成的配套工作,到其他國家可能要半個月才能搞定。
在對外貿易競爭中,更完善的工業體系能夠減少工業配套生產成本,有利於生產質優價廉的產品,加強國內產品在國際貿易中的競爭優勢。由於全球化的影響,很多原材料、半成品、產品等從國外進口比國內生產更有優勢,所以保持一個完全100%的工業顯的沒有必要,反而會加重產品的成本。這就是除中國外其它國家工業體系並不絕對完整的原因。
2. 工業門類有哪些
我國工業行業分類名稱
1】煤炭開采和洗選業
2】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
3】黑色金屬礦采選業
4】有色金屬礦采選業
5】非金屬礦采選業
6】其他采礦業
7】農副食品加工業
8】食品製造業
9】飲料製造業
10】煙草製品業
11】紡織業
12】紡織服裝、鞋、帽製造業
13】皮革、毛皮、羽毛(絨)及其製品業
14】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製品業
15】傢具製造業
16】造紙及紙製品業
17】印刷業和記錄媒介的復制
18】文教體育用品製造業
19】石油加工、煉焦及核燃料加工業
20】化學原料及化學製品製造業
21】醫葯製造業
22】化學纖維製造業
23】橡膠製品業
24】塑料製品業
25】非金屬礦物製品業
26】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
27】有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
28】金屬製品業
29】通用設備製造業
30】專用設備製造業
31】交通運輸設備製造業
32】電氣機械及器材製造業
33】通信設備、計算機及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
34】儀器儀表及文化、辦公用機械製造業
35】工藝品及其他製造業
36】廢棄資源和廢舊材料回收加工業
37】電力、熱力的生產和供應業
38】燃氣生產和供應業
39】水的生產和供應業
40】房屋和土木工程建築業
41】建築安裝業
42】建築裝飾業
43】其他建築業
3. 我國是僅次於美國的全球第二的產業分類最齊全的國家對嗎
是的,我國是經濟總量僅次於美國的國家,但是我國是產業分類最齊全的國家。70年來,我國工業增加值增長超970倍,形成了獨立完整的現代工業體系,是全世界唯一擁有聯合國產業分類中所列全部工業門類的國家,用幾十年走過發達國家幾百年所走工業化歷程。
新中國成立70年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工業實現歷史性跨越。據世界銀行數據顯示,按現價美元測算,2010年我國製造業增加值首次超過美國,成為全球製造業第一大國。2018年,我國製造業增加值佔全世界份額28%以上,成為驅動全球工業增長的重要引擎。
「以鋼鐵為例,1949年我國鋼產量只有15.8萬噸,只佔當年世界鋼產量的0.1%。2018年,我國鋼產量已超過9億噸,長期占據世界鋼鐵半壁江山。」苗圩說。
苗圩說,我國高度重視工業體系的建設,經過70年的發展,已經擁有41個工業大類、207個工業中類、666個工業小類,是全世界唯一擁有聯合國產業分類中所列全部工業門類的國家。
此外,技術創新水平不斷提升。2017年全國規模以上工業有效發明專利數達到93.4萬件。一些技術已經從過去的「跟跑」到「並跑」甚至向「領跑」邁進。黨的十八大以來,工業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進一步加快,智能製造發展取得了積極成效。2018年,數字經濟的規模達到31.3萬億元,居全球第二位
目前,我國擁有41個工業大類、207個工業中類、666個工業小類,是全世界唯一擁有聯合國產業分類中所列全部工業門類的國家。產業門類齊全,基礎設施完善,各個行業的上中下游產業形成聚合優勢,加上我國擁有的世界上最大規模的科技和專業技能人才隊伍優勢,將中國打造成了全球的製造基地,成就了「中國製造」。
產業鏈大而全是基礎,大而強、大而優則是我們的努力方向。在新一輪科技革命的重大機遇下,產業結構正在面臨深刻調整。隨著不少發達國家「再工業化」戰略陸續實施,製造業重新成為全球經濟競爭的一個焦點。作為製造業大國,面對全球經濟放緩、生產成本上升和資源環境約束,我國正著力補短板、強弱項,抓緊攻克「卡脖子」技術和高端裝備,朝著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的方向邁進。工業發展加速邁向中高端,先進製造業和現代服務業加速融合,新興產業正逐漸成為我國經濟增長新引擎。
4. 在全球產業鏈中,中國製造業擁有哪些顯著的比較優勢
我國形成了比較獨立完整的產業鏈體系,成為全球唯一擁有聯合國產業分類當中全部工業門類的國家,擁有41個工業大類、207個工業中類、666個工業小類。
隨著中國經濟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我國擁有世界上最大規模的科技和專業技能人才隊伍優勢,正全力打造市場化國際化法治化的營商環境,促進產業增值鏈條不斷延伸。
我國在全球產業鏈中的地位不斷鞏固提高,反映的是我國比較優勢和綜合實力的發展變化,體現了經濟全球化下的世界各國分工協作的深化,這一發展基礎和態勢不會因疫情的短期影響而改變。
當前,中國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第一工業大國、第一製造大國、第一貨物貿易大國、吸引外資第一大國和對外投資大國,在國際分工格局中,成為全球產業鏈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
5. 工傷行業分類表
目前,我國擁有41個工業大類、207個工業中類、666個工業小類,形成了獨立完整的現代工業體系,是全世界唯一擁有聯合國產業分類當中全部工業門類的國家。
41個工業大類一覽表
煤炭開采和洗選業
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
黑色金屬礦采選業
有色金屬礦采選業
非金屬礦采選業
開采專業及輔助性活動
其他采礦業
農副食品加工業
食品製造業
飲料製造業
煙草製品業
紡織業
紡織服裝、鞋、帽製造業
皮革、毛皮、羽毛(絨)及其製品業
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製品業
傢具製造業
造紙及紙製品業
印刷業和記錄媒介的復制
文教體育用品製造業
石油加工、煉焦及核燃料加工業
化學原料及化學製品製造業
醫葯製造業
化學纖維製造業
橡膠製品業
塑料製品業
非金屬礦物製品業
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
有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
金屬製品業
通用設備製造業
專用設備製造業
交通運輸設備製造業
電氣機械及器材製造業
通信設備、計算機及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
儀器儀表及文化、辦公用機械製造業
工藝品及其他製造業
廢棄資源和廢舊材料回收加工業
金屬製品、機械和設備修理業
電力、熱力的生產和供應業
燃氣生產和供應業
水的生產和供應業
雖然我國是一個製造大國,但是也只是大而已,與美日德等製造強國還是有很大的差距的。當然在某些領域我們還是很有優勢的,比如說龍門吊、挖泥船、火箭振動台等等。但是由於我國的工業化時間短,在某些的領域和製造強國之間還是有很大的差距的。就比如說華為事件,那是由於我國的半導體工業發展落後於世界的先進水平,使得在被封鎖時我們毫無辦法,因為國外的技術無可替代,我們只能卧薪嘗膽、默默努力,該苟的時候還是要苟。
總的來說就是我們在高端製造業方面有所差距,這也是我國實行《中國製造2025》的由來,有其必要性和無奈。帝國主義亡我之心不死,我們不可能引頸待戮,只能自我發展、默默反抗。這是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經之路,無可躲避。
中國的發展最終還是要靠我們這一代的努力,中國復興就在這幾十年了。
6. 39個工業大類行業包括什麼
中國擁有39個工業大類,有:煤炭開采和洗選業,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黑色金屬礦采選業,有色金屬礦采選業,非金屬礦采選業 ,其他采礦業 ,農副食品加工業,食品製造業,飲料製造業,煙草製品業,紡織業,紡織服裝、鞋、帽製造業,皮革、毛皮、羽毛(絨)及其製品業。
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製品業,傢具製造業,造紙及紙製品業,印刷業和記錄媒介的復制,文教體育用品製造業,石油加工、煉焦及核燃料加工業,化學原料及化學製品製造業,醫葯製造業,化學纖維製造業,橡膠製品業,塑料製品業,非金屬礦物製品業。
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有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金屬製品業,通用設備製造業,專用設備製造業,交通運輸設備製造業,電氣機械及器材製造業,通信設備、計算機及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儀器儀表及文化、辦公用機械製造業,工藝品及其他製造業。
廢棄資源和廢舊材料回收加工業,電力、熱力的生產和供應業,燃氣生產和供應業,水的生產和供應業。
(6)聯合國41個工業門類是哪些擴展閱讀:
現代的工業體系中,所有的工業總共可以分為39個工業大類,191個中類,525個小類。完整的工業體系更注重的是大而全,而非高精尖。
按照工業體系完整度來算,聯合國產業分類中全部工業門類,39個工業大類,191個中類,525個小類,而中國擁有聯合提到所有工業門類成,為全世界唯一擁有聯合國產業分類中全部工業門類的國家,聯合國產業分類中所列舉的全部工業門類都能在中國找到。
如果一家製造業廠商在中國打半小時電話就能完成的配套工作,到其他國家可能要半個月才能完成。
在對外貿易競爭中,更完善的工業體系能夠減少工業配套生產成本,有利於生產質優價廉的產品,加強國內產品在國際貿易中的競爭優勢。由於全球化的影響,很多原材料、半成品、產品等從國外進口比國內生產更有優勢。
所以保持一個完全100%的工業顯的沒有必要,反而會加重產品的成本。這就是除中國外其它國家工業體系並不絕對完整的原因。
7. 工業有哪些分類
重工業可以分為下列三類:
1、採掘(伐)工業,是指對自然資源的開采,包括石油開采、煤炭開采、金屬礦開采、非金屬礦開采和木材採伐等工業;
2、原材料工業,指向國民經濟各部門提供基本材料、動力和燃料的工業。包括金屬冶煉及加工、煉焦及焦炭、化學、化工原料、水泥、人造板以及電力、石油和煤炭加工等工業;
3、加工工業,是指對工業原材料進行再加工製造的工業。包括裝備國民經濟各部門的機械設備製造工業、金屬結構、水泥製品等工業,以及為農業提供的生產資料如化肥、農葯等工業。
輕工業可分為兩大類:
1、以農產品為原料的輕工業,是指直接或間接以農產品為基本原料的輕工業。主要包括食品製造、飲料製造、煙草加工、紡織、縫紉、皮革和毛皮製作、造紙以及印刷等工業;
2、以非農產品為原料的輕工業,是指以工業品為原料的輕工業。主要包括文教體育用品、化學葯品製造、合成纖維製造、日用化學製品、日用玻璃製品、日用金屬製品、手工工具製造、醫療器械製造、文化和辦公用機械製造等工業。
(7)聯合國41個工業門類是哪些擴展閱讀:
電力工業主要包括5個生產環節。
1、發電,包括火力發電、水力發電、核能和其他能源發電;例如中國火電主要集中分布在中國北方產煤區,以利用煤炭為主。水電主要集中分布於南方水能豐富的河源區。核電分布還不是很典型。
2、輸電,包括交流輸電和直流輸電:例如,中國最大的輸電工程有西電東送工程等。
3、變電;
4、配電;
5、用電,包括用電設備的安裝、使用和用電負荷的控制,以及將這5個環節所存在的設備連接起來的電力系統,此外,還包括規劃、勘測設計和施工等電力基本建設,電力科學技術研究和電力機械設備製造。
8. 數據來說話,為什麼中國和美國是世界僅有兩個完整工業體系國家
如果要說完整的工業體系,目前世界上只有中國一個國家可以做到。按照聯合國對全球工業產業劃分,世界產業可以分為39個大類,19個中類,525個小類。目前中國是全球唯一一個擁有聯合國產業分類中全部工業門類的國家。中國不僅擁有完整的工業體系,而且產值規模高居世界第一。
「我國已成為全世界唯一擁有聯合國產業分類中所列全部工業門類的國家,工業增加值從1952年的120億元增加到2018年的30多萬億元,按不變價計算增長約971倍,年均增長11%。」
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苗圩20日在國務院新聞辦新聞發布會上說,70年來,我國成功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的新型工業化發展道路,走過了發達國家幾百年的工業化歷程,創造了人類發展史上的奇跡。
經過70年的不懈努力,我國躍升為世界第一製造業大國和世界網路大國。苗圩用5個關鍵詞來概括70年工業發展的成就和亮點。
一、第一製造大國
根據世界銀行數據,2010年我國製造業增加值超過美國成為製造業第一大國。2018年,我國製造業增加值佔全世界的份額達到28%以上,成為驅動全球工業增長的重要引擎。在世界500多種主要工業產品當中,中國有220多種工業產品的產量居全球第一。
二、完整的工業體系
目前,我國已擁有41個工業大類、207個工業中類、666個工業小類,形成了獨立完整的現代工業體系,是全世界唯一擁有聯合國產業分類中全部工業門類的國家。
三、創新驅動發展
2017年全國規模以上工業有效發明專利數達到了93.4萬件,比2004年增長了29.8倍。一些技術已經從過去的「跟跑」到「並跑」甚至向「領跑」邁進,發電設備、輸變電設備、軌道交通設備、通信設備等產業已經處於國際領先地位。
四、兩化深度融合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工業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進一步加快,智能製造發展取得了積極成效。2018年,我國數字經濟的規模達到了31.3萬億元,居全球第二位。
五、中小企業蓬勃發展
70年來,我國的中小企業、民營企業蓬勃發展,在增加就業、穩定增長、促進創新方面發揮了獨特的重要作用,作為國民經濟生力軍的作用也日益凸顯。
截至2018年底,我國中小企業的數量超過3000萬家,個體工商戶數量超過7000萬戶,貢獻了全國50%以上的稅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術創新成果和80%以上的勞動力就業。
參考資料來源:鳳凰網-中國已成為唯一擁有全部工業門類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