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國製造業最發達的是哪個省份
我國製造業最發達的是哪個省份,這個我們要從兩個方面去理解,一個是製造業的產值,另一個是製造業的質量。
如果從製造業的產值來看,目前廣東肯定是製造業最發達的一個省份。
衡量一個省份製造業是否發達,我們可以從工業企業數量,工業產值,進出口貿易等多方面去評價。
目前我國製造業最發達的幾個省份是廣東,江蘇,浙江,山東這些。
比如下圖的是2018年我國各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主要營業收入的排名情況。
2018年江蘇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總額達到8491.9億元,這個規模比廣東多出了182億左右。
如果從製造業質量的角度去看,目前上海才是我國最發達的一個省份。
雖然廣東的製造業產值和製造業企業數量非常多,從規模上能夠排在全國第一,但是如果從製造業質量的角度去看,我認為目前上海才是我國製造業最發達的一個省份。
而上海的製造業質量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工業門類齊全。
上海是我國工業的發祥地,製造業發展歷史比較悠久,不論是過去還是現在上海生產的很多產品門類都是非常齊全的,從重工業到輕工業,從一些低端產業到一高端產業都有所涉及。
第二、高端製造業比較厲害。
雖然上海的工業總產值沒有廣東和江蘇等其他省份高,規模以上工業產值只能排在全國第10位,但是上海以一個市的力量,每年能夠產生出38,000多的工業產值,已經是很厲害的了,如果單純從單位面積製造業產值來衡量,那麼上海目前的單位工業產值應該是所有省份當中最高的一個。
除了單位產值高之外,更關鍵的是目前上海是我國很多高端製造業的基地,也是我國一些核心工業的製造業基地。目前上海的高端製造業涵蓋了飛機製造,汽車製造,船舶航母製造,火箭衛星製造,潛艇製造,集成電路製造,電器製造等等,很多國之重器都是由上海生產製造的。
因此從製造業質量和影響力來看,我認為上海才是目前我國製造業最發達的一個省份。
2. 中國經濟發達的省份有哪些
中國的經濟在改革開放之後獲得了快速的增長,在2010年超過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之後,與世界第一的美國之間差距也越來越小。根據規劃,在2020年也就是今年我們要實現全面脫貧,因此扶貧工作是今年的重中之重,要說到我國經濟發達省份,首先就是廣東,中國經濟最發達的省份,其次就是江蘇,東南沿海經濟強省,還有就是浙江,也是中國東南沿海經濟比較發達的地區。
浙江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經濟比較發達的地方,因為河湖眾多,物產豐富,而省會杭州作為當今全球著名的電子商務平台阿里巴巴的根據地,也是催生了很多的淘寶賣家,義烏小商品批發市場也對促進國內的生產和貿易有很大作用,有過網購經驗的人都會知道,在網上買的很多東西都是從浙江地區發貨的,這也導致了江蘇經濟的快速發展,沿海城市對外溝通方便快捷,國際貿易也非常繁榮,因此浙江作為中國經濟水平靠前的省份,也是不得不提的,而且相比於江蘇和廣東,浙江省內各市的經濟水平算是比較均衡的,而且發展潛力也非常大。其實除了這三個省份,還有其他省的經濟發展也比較快,比如河南、福建等,但是沿海和內陸,東部與西部,南方與北方之間發展差距還是比較明顯。
3. 中國哪個省的工業最發達
工業包括重工業和輕工業,重工業最發達的應該是東三省,而輕工業最發達也不能說最發達是廣東,浙江也很強,不亞於廣東;城市肯定不是上海,上海是第三產業發達,而且其目標也是建立世界級的金融大都市!城市不好說,不過我建議你可以從工業分布來看,其實很多城市都有好的大企業,像我們景德鎮就有昌河集團生產直升機和汽車,南昌也有很多,不好比較,因為其涉及的領域不同。
4. 中國經濟最發達的10個省份
經濟發達的省份,通常是指那些經濟實力強,社會發展程度高的省/直轄市。那麼就目前而言,稱得上經濟發達、社會發展程度高的省份依次為廣東、江蘇、浙江和福建。
一、廣東
廣東的區域不平衡問題的確非常突出,但能由此認為廣東經濟不發達,廣東經濟比不過江蘇則是以點帶面想當然了。發達並非單純的搞均衡,而是指其經濟實力上到了哪一層次,以及隨著經濟實力的提升,社會發展方方面面達到了什麼水平。
1.廣東的經濟總量是全國唯一超10萬億的省份,如果作為單獨經濟體參考世界排名將位於西班牙之後世界排名第15名。隨著巨量經濟規模所產生的效應規模,廣東在全國經濟版圖中位置尤為重要。
外貿進出口總額佔1/4;
社會零售消費佔1/10;
吸引外資佔1/6;
港口貨物吞吐量超1/4;
機場客運量超1/10;
經濟總量佔全國1/9
…2.廣東的城市化水平全國最高,2019年達到了71.4,江蘇為70.6,浙江為70.0,福建則為66.5。面積最大,地型最復雜,人口最多,還能將城市化率推進到71.4。你能說廣東經濟不發達,社會發展程度不高?
3.財政稅收超1.26萬億元,全國第一。在支出方面:無論是教育、衛生和民生保障均是全國第一。
4.在高新技術、優勢產業和科技研發方面,廣東有6個地級市進入前30強,總共3.9萬余家,全國第一。擁有包括華為、騰訊、大疆、中興,大族激光等一系列頭部科技公司。如此強悍的科技研發實力,沒有發達開放的市場和經濟是無法支撐的。
5.其他包括建成區面積,主城區人口,甚至城市建設面貌,交通等基礎設施建水平,就憑廣深二市打遍全國(除北京上海外)無敵手。大交通方面:白雲機場、寶安機場均是全國客運,貨運前5的國際樞紐機場,試問哪個省能做到?航運方面:廣東以一已之力占據全國1/4的吞吐量,還有哪個省能達到這種水平?沒有客流和產出,哪來的機場和航運吞吐量?這些不正是現代經濟發達的佐證么?
承然,廣東還有許多不足,區域發展不平衡問題非常之嚴重,但這並不影響廣東的經濟發展處於全國最高水平的層次。東西南北中,發財到廣東,每年廣東吸引的人口流入同樣是全國第一。
所以在我個人看來,單純的居民收入並不能成為某個省份經濟發達與否的唯一標准。經濟發達應該是一個綜合實力的評估。浙江和江蘇的民生做得比廣東好,居民富裕,但反映在整體發展水平方面,卻和廣東還是有不少差距的。
二、江蘇
江蘇是全國發展最為均衡的省份,相信無人不同意。全省13個地級市全部進入全國百強城市,就連最末的宿遷放在它省也是中上水平。以經濟的角度來看待,江蘇自然是第二,和廣東並稱國內雙巨頭。常住人口超8000萬,GDP總量超9萬億無,更是我國人均GDP第一的省份。從直接反映其經濟實力的財稅來看,去年上繳國家5157億元,僅次於廣東、上海和北京。上有天堂,下有蘇杭,江蘇自然環境優越,人文薈萃,物產豐富,歷史上就屬於富庶之地。
在產業布局方面,江蘇省高新技術企業高達1.4萬余家,全國前30強經開區江蘇占據7家。是中國除廣東外,經濟最具開放性和外向型的省份。嚴格來說,蘇南地區比大珠三角九市發展得更好。
三、浙江
要說哪個省的民富程度最高,非浙江莫屬。浙江在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水平,影響力,文化輸出,科技水平與科教文衛方面,全國第三強是實至名歸的。其它包括財政收入與支出僅次於廣東和江蘇(不含上海、北京),其中其於民生類的支出更是占財政支出的76.1%高佔比,說明浙江的民生保障做得非常厲害。
浙江民營經濟活躍,電商業、小商品交易發達。全省各類商品市場3783個,全年交易額為2.3萬億元。其中,十億級市場274個,百億級市場39個,千億級市場2個,全國無出其中。
去年進出口總額高達30832億元,僅次於廣東、江蘇和上海,全國排名第四。全省進出口總額佔全國1/10之多,屬於外貿強省。其中寧波港更是全球吞吐量(貨重)第一大港,裝箱量全球第三大港。
社會零售方面又是第四,僅次於廣東、江蘇和山東。2019年完成2.7萬億元的社會消費零售總額,人均消費4.6萬元。以人均來計在國內僅次於上海和北京,高於廣東、福建和江蘇。
四、福建
相比前面幾個,福建還是差點火候的,但也遠不中西部省份可比。福建經濟規模偏小,一方面是人口數量偏少,一方面是產業規模偏小。雖然也是以民營經濟為主,但遠沒有浙江的規模和效應。反映在財政收支方面更是全國10多名以後。在社會整體發展水平與基礎設施建設與投入方面,除了廈門外,幾乎看不到發達的影子。無論是進出口貿易、內銷,產業產值,人均可支配收入,福建確實離粵、蘇、浙確實還是有不少差距。
在我看來,也就以上這幾個省份可以稱得上經濟發達,社會發展程度較高。其它包括山東、河南和四川,雖然經濟規模排名前列,不過只能是大而不強,更多的是靠人口堆砌而成。
5. 關於中國十大工業省份這份榜單,你有何看法
許多人特別關注形形色色的“排名”。
固然,某方面的數據統計、尤其那些具體的企業財務數據,的確能夠幫助人們認識經濟活動的情況。
再看該份榜單,我們還能發現,北京、上海等城市,排名非常靠後。
那難道這兩座大城市的居民、工作者,日常真就因為“排名靠後”而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肯定不是。
最明顯一點,發布該數據該榜單的國家統計局,它們的工作人員,日常就選擇在北京辦公、生活,很可能一家子人都生活在北京;他們就能從各地收來數據,不配合上報數據的話會遭到罰款處罰;而且,他們弄一個榜單,媒體也會爭相報道。——試問,那些排名靠前的省份、舉全省之力能不能見到這類工作人員,舉全省之力有一個這樣的人嗎?
意思就是說,我們非常非常關注、更應該關注,數字背後的人的生活形態。
6. 中國哪個省工業最好
工業分為重工業和輕工業。
全國最大的綜合性工業基地:滬寧杭工業區(也就是常說的「長三角」),中心城市有上海、南京、杭州。
北方最大的綜合性工業基地:津京唐工業區。中心城市是北京、天津、唐山、秦皇島。
以重工業為主的綜合性工業基地:遼中南工業區,中心城市有沈陽、大連、鞍山等。
(津京唐工業區、遼中南工業區和山東的煙台等又合稱為環渤海工業帶)
以輕工業為主的綜合性工業基地:珠江三角洲工業區,中心城市包括深圳、廣州。珠海、東莞。(泛珠三角還包括香港、澳門
7. 中國經濟大省有哪些
1、廣東
廣東是中國第一經濟大省,也是第一經濟強省。數據顯示,廣東2019年GDP達到了10.76萬億元,連續30多年位居全國第一,同時廣東也成為我國第一個10萬億經濟大省,佔全國經濟總量的比重達到10%以上。
按照2019年人民幣與美元的平均匯率計算,廣東GDP約為1.56萬億美元,超過西班牙和澳大利亞等發達國家,逼近俄羅斯和韓國。按照目前的經濟體量,廣東GDP可以排名全球前15強。從人均GDP來看,廣東2019年人均GDP為9.64萬元,摺合1.40萬美元,位居全國省份第四名,排在江蘇、浙江、福建之後。
廣東擁有兩座全國一線城市:深圳、廣州,這一優勢足以讓其他省份羨慕無比。同時,廣東的區域經濟發展差距較大,珠三角對廣東的貢獻率達到80%以上,而非珠地區貢獻率還不及20%,努力縮小地區發展差距是廣東未來需要面對的難題。
8. 中國工業最發達的城市有哪些為什麼感覺沒有東北的了
中國工業發達的城市主要有重慶、佛山、天津、上海、蘇州,東北的工業為什麼不發達有多方面的原因,我們先依次介紹一下發達的城市。重慶大家因為其發達的旅遊行業被大家所熟知,成了一個網紅城市,但是他的工業技術也是相當發達的,他的工業園區就建了44個,每年的產量也是相當可觀的,重慶雖然以重工業為主,但是他的空氣質量還是蠻好的,因為背靠大山,周圍有很多河流,大自然有很強的自凈能力,重慶的美食也是聲名遠揚,所以大家如果想去旅遊的話,重慶是一個很好的去處哦。落後的思想也是影響東北發展的原因,很多人都抱著國企鐵飯碗的想法,反對改革,老幹部思想嚴重。後面國企也紛紛叫停,很多人才和勞動力就流出其他城市,沒有人才和勞動力,東北工業發展緩慢。東北一直靠消耗能源勉強維持,但是大自然的資源是有限的,環境承受的壓力太大,近些年我們對環境的保護意識加強,東北的經濟結構開始失衡,所以東北的工業發展不是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