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北方工業大學的優勢學科是什麼
機械製造及其自動化 自動化 計算機科學 等等
建築學 城市規劃因為就業不錯也很熱門
⑵ 請問天津理工大學和北方工業大學各有什麼優勢專業
從地理位置上來說天津理工和北方工業大學(北京)都錯過天津理工大學2本還算錯大學;而北方工大三無大學實力也般從專業上來說天津理工大學電氣與自動化相當錯理工重視工科自動化和計算機也傳統優勢學科;北方工業大學機械還錯工學實力還強機械專業本來好業
還要看畢業希望去哪位置發展學校實力都錯希望幫
⑶ 北方工大的綜合實力怎麼樣此校「拿得出手」的王牌專業有哪些
最近幾天各省已經陸續出爐了高考分數,正所謂幾家歡喜幾家憂,有些考生發揮超常,有些考生卻發揮失常。決定不復讀的學生現在已經緊鑼密鼓地進入到志願報考的階段了,很多學生都想報考一所綜合實力雄厚的大學,也都很希望向比較發達的城市去報考,那麼位於北京市的北方工業大學就受到很多小夥伴的喜愛,那麼它的綜合實力怎麼樣呢?這個學校的王牌專業又有哪些呢?下面就讓小編來介紹一下吧。
如果有一些小夥伴對於北方工業大學有濃厚的興趣,那麼不妨上它的招生網站上去詳細了解。如果真心喜愛北方工業大學,小編認為這是非常值得報考的。
⑷ 石景山區成為重工業區的原因
現代製造業是現代科學技術與製造業相結合的產物,高度發達的現代製造業和先進的製造技術,已成為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綜合實力的重要標志,成為在日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獲勝的關鍵因素。石景山區發展現代製造業,適應了經濟全球化趨勢,符合我國經濟與社會發展的戰略需要,符合首都經濟和產業結構優化升級以及環境保護的內在需要,是石景山區的現實選擇。
一、石景山區發展現代製造業的優勢、劣勢與機遇、挑戰
1.優勢
一是區位優勢和交通優勢。石景山區在資產總量、人才和土地級差上有一定優勢,有利於加快發展現代製造業,如:可借中科院研究生院和高能物理所等科研院所人才智力優勢,可借首鋼等製造業產業優勢。石景山區是首都的西部門戶,距天安門16公里。地鐵一線橫貫全區,四通八達的交通網將本區與海淀區、豐台區等區域的科技園區和現代製造業基地相連。市政基礎設施日臻完善。
二是石景山區政府和企業已經形成發展現代製造業的共識。石景山區確定了建設具有首都經濟特徵的現代工業區的目標,與企業形成共識,區內的協調、聯合、合作進一步發展。駐區大企業向現代製造業轉型的力度加大。
三是製造業基礎較完備,擁有發展現代製造業的較多資源。石景山區是北京製造業重要基地,能源、材料、加工基礎較完備,區內製造業大企業擁有製造業生產技術、配套能力。這些大企業是影響製造業結構調整的關鍵性因素。
四是區域內高新技術產業具有一定規模。以高新技術為特徵的新的產業基礎正在形成。如首鋼高新技術產業已形成一定的規模,包括晶元製造、IC設計、軟體、自動化技術等方面的產業布局基本形成。成立於1992年的八大處高科技園區以及北京高新技術創業服務中心石景山孵化基地、首特科技孵化器等現在基本成型。
2.劣勢
一是傳統重工業比重過大,產業結構、產品結構調整緩慢。石景山區發展現代製造業是以重工業的調整、轉移為必要條件,以全區經濟結構調整為大背景。石景山區是北京市傳統重工業區,有經濟總量巨大的傳統工業企業群。面對經濟全球化、國內外市場變化和發展首都經濟的挑戰以及北京承辦奧運會對環保提出的更高要求,首鋼鋼鐵主業壓產、轉型和向外地轉移已成定局,但首鋼結構調整和發展規劃至今未得到國家的批准,不少發展設想不能付諸實施。
二是石景山區經濟發展後勁不足。企業是區域競爭力的主要載體。從石景山區的實際情況看,作為傳統的重工業區受各方面因素的制約,多年計劃經濟傳統的發展模式已使企業發展、產業結構調整以及科技創新等方面落後於其它一些城區,特別是近年來新增企業的數量、質量、科技含量、規模以及產業結構調整的速度遠慢於東城、西城、朝陽、海淀等區,以至於在全市經濟持續增長的發展形勢下,石景山區經濟發展後勁不足的趨勢顯現。
三是中小型製造業企業缺乏有力支撐。石景山區有現代製造業企業53家,從總體上看,規模有限,缺「大」少「強」,在結構上呈現「小企業、小產業」的局面。
四是可供開發建設的土地資源少。石景山區土地資源少,可供開發建設的土地更是有限。全區可供開發利用的建設用地僅為950公頃左右,且很少有集中成片的地塊。
3.機遇
一是海外跨國公司和企業競相進入我國市場和產業領域,提供了利用更多資源發展現代製造業的機遇。自2001年底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以來,海外跨國公司和企業加快了參與中國市場競爭和產業發展的步伐,並呈現出一些新特點:①由進入下游產業為主轉向進入中上游產業和研究與開發領域為主,並向研究與開發本地化的目標前進;②由主要在東南沿海地區布局發展轉向積極在北京、沈陽等北方工業重鎮推進;③由參與中國消費市場競爭為主轉向參與中國生產資料市場、金融市場等全方位市場競爭。由於這些新特點等因素的影響,北京市進入全方位、寬領域的投資跨越期,成為海外投資者競相投資的熱土,外商投資企業已成為拉動北京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並正處於上升趨勢。外商對北京市競相加大投資,必然將具有較好製造業基礎的石景山區域列入自己的選擇視野。
二是北京市舉辦2008年奧運會和展開大規模的基礎設施建設,為石景山區發展現代製造業提供了良好的市場機遇。開展奧運會場館和基礎設施建設需要製造業提供大量技術含量高的產品和設施。
三是北京市有關政策將改善石景山區發展現代製造業的大環境。2003年上半年,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政府先後出台了《關於振興北京現代製造業的意見》、《關於進一步優化發展環境的意見》等一系列重要政策文件,圍繞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的目標,將加快振興現代製造業作為首都經濟的重要支撐點和突破口,確定了振興現代製造業的指導思想、基本思路、主要目標和重點領域,提出了有利於加快發展現代製造業的若干政策措施。最近,北京市又在研究制定新的城市規劃,其中京西區域大開發將成為重要內容。
四是大型製造業企業加快改革、發展步伐,有利於石景山區發展現代製造業。首鋼、北京重型電機、北京鍋爐廠等駐本區的大型製造業企業正加快改革、調整步伐,向發展現代製造業的方向邁進。
4.挑戰
一是體制機制挑戰。由於石景山區是重工業區域,國有企業眾多,國有經濟比重很高。改革以來,石景山區也同北京市其它區縣一樣,積極推進國有企業改革,但由於多種因素制約,與先進地區比,改革步伐還比較慢,在體制機制上存在著較多計劃經濟的痕跡,區域內大企業、中小企業的生存、發展受到不少非市場化因素的影響。
二是人才競爭挑戰。本區的教育培訓體系不健全,人才市場不發達,為人才提供的工作條件和生活條件有待進一步改進;且區域內和鄰近區域內的求職人員大多文化、技術水平較低,很難適應現代製造業的就業崗位,人才競爭挑戰的壓力很大。
三是區域競爭挑戰。隨著市場經濟發展和政策條件差異及對黨政領導幹部政績要求的提高,北京市各區縣在一些方面形成競爭。如:在吸引資金、技術、智力資源、人才等方面形成競爭;在改善投資和發展環境上形成競爭;在提供文化、衛生、醫療、教育、交通等綜合服務設施和條件上形成競爭。以財政稅收政策為例:國家對中關村高科技園區(包括一區五園)內的企業有明確的優惠政策,而非中關村科技園區的企業就不能享受這樣的優惠政策;前不久,北京不少區縣出台了對企業雙稅(所得稅和流轉稅)返還的政策,就比只返還所得稅的區縣對企業吸引力大。許多納稅大戶很在意流轉稅方面的優惠政策,不少有實力有規模的高科技企業落戶到實行雙稅返還政策的區縣。
二、石景山區發展現代製造業戰略選擇
1.指導思想
石景山區發展現代製造業的指導思想:適應發展首都經濟的要求和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戰略需要,抓住當前有利時機,學習國內外先進經驗,爭取國家、北京市給予重要政策支持,發揮政府與企業各自優勢,突出石景山區產業重點,充分整合利用內外各種優勢資源,堅持全面持續創新,實現跨越式發展,經過5-10年努力,使石景山區現代製造業躍上新台階,最終達到生態工業園區的發展目標。
全新的制度與經營理念是實現石景山區現代製造業的重要保證:要建立健全現代企業制度和現代產權制度;樹立國際化經營理念;營造產業文化;培育核心競爭力;走合作共贏道路;打造信息化基礎。
2.產業構架
以機電加工業、電子信息產業、鋼鐵產品深加工業和節能環保產業作為石景山區現代製造業的核心產業。通過不斷的科技投入和有效整合內外資源,做強做大核心產業。圍繞核心產業,結合汽車行業、現代建築業、家電業等行業需求,不斷延伸產業鏈,發展金屬製品、汽車零配件配套加工、光掩膜、新材料、生物工程等上下游相關產業,有效拓展現代製造業的產業規模。要將現代物流業、會展業作為石景山區現代製造業的重要補充,並通過發展「總部經濟」豐富全區產業構架。使現代製造業成為石景山區的支柱產業。
3.產業區域劃分
未來5到10年,石景山區將形成「二園三基地」的產業布局。
以八大處科技園區為核心地區建設石景山生態工業園。以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為主,形成以電子信息產業、新材料、光機電一體化、生物工程等高技術產業為主的現代製造業產業鏈,對進入園區的企業要求具備生態產業鏈的條件,八大處科技園區面積應隨著今後發展逐步擴大,並爭取在2005年前進入中關村科技園區。
以首鋼主廠區為核心建成首鋼科技工業園。重點發展機電加工業和鋼結構加工業,並在首鋼主流程生產中消納塑料廢棄物,為城市清潔環境做貢獻。同時,將首鋼特鋼公司廠區建成節能環保產業基地。
建立石景山現代機電製造基地。以北京重型電機廠、北京鍋爐廠、北京巴布科克?威爾科克斯有限公司等駐區大企業為基礎,建設現代機電製造基地。
在劉娘府地區建立石景山現代製造業研發基地。以生態工業理念開展研發工作。
建立石景山中小企業創業基地。對中小製造企業相對集中的地區進行統一規劃,形成若干中小企業創業基地。
三、石景山區現代製造業發展規劃設想
1、生態工業園建設
生態工業園是工業生態學的典型實踐形式。它謀求工業群落的優化配置,節約土地,互通物料,提高效率。最大限度地謀求經濟、社會和環境三個效益的統一。生態工業園區通過成員間的副產品和廢物的交換、能量和水的逐級利用、基礎設施和其他設施的共享來實現整體在經濟環境上的良好表現。石景山區從規劃、政策、服務等方面促進:以首鋼高新技術企業和其它發展前景好的高新技術企業為基礎,進行資源優化整合,將八大處高科技園區著力打造成生態工業園,嚴格規定進入園區的企業必須具有可行的生態產業鏈。
2、首鋼科技工業園建設
首鋼科技工業園重點發展機電加工業、鋼結構加工業、新材料和環保產業。
首鋼機電業發展以汽車配套產品板塊為主的重型機械產品、施工工程機械、液壓電氣產品和電站設備四大板塊。
通過對鋼鐵產品進行深加工,發展鋼結構產業。鋼結構加工能力將在現有2�5萬噸生產能力的基礎上繼續增加,到2005年形成年產15萬噸輕重配套的鋼結構生產規模,用於現代場館、橋梁、廠房、住宅建設。
鎂合金製品是目前最輕的金屬結構材料,強度優於鋁合金和鋼材,易加工且加工成本低,是國家和北京市當前工業重點發展的產業化技術。首鋼特鋼公司投資組建鎂合金製品有限公司,到2005年,成為具有年生產能力500萬件的國內最具影響力、生產規模最大的專業生產企業,打造國際一流的鎂合金產業化基地。
利用特鋼停產後的土地,發展節能環保產業。
3、現代機電製造基地建設
北京重型電機廠、北京北重汽輪電機有限責任公司進一步擴大與國外先進企業的合作,引進、吸收、消化國外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並加以改進和創新,以實現大功率汽輪發電機組國產化為主帶動技術裝備升級。北京鍋爐廠、北京巴布科克?威爾科克斯有限公司的產品結構繼續向高節能和環保型調整,發展環保產業,保持生產技術水平在全國的領先地位。
4、現代製造業研發基地建設
掌握尖端核心技術是持續發展現代製造業的關鍵。不斷創造有利條件,建設好劉娘府地區研發基地,使石景山地區不僅成為製造中心,還要成為設計中心和創新中心,盡可能將有限的發展空間向研發機構傾斜,吸引眾多國內外著名研發機構入駐基地。
5、中小企業創業基地建設
在政策導向上,石景山區中小製造業企業的發展關鍵在於找准產業定位,整體發展的定位應由分散式的自由發展向集中式的集聚發展、由配套式發展向裝配製造式發展邁進。通過著力打造中小企業群,逐步形成若干中小企業創業基地。
四、政策措施支持
國內工業園區的發展實踐表明,政府應在發展環境建設中發揮重要作用。環境建設包括軟環境和硬環境,軟環境指制度與政策,硬環境指基礎設施建設。石景山區發展現代製造業的環境建設同樣應在這兩方面加以完善。
1、積極推進創新,形成有利於發展現代製造業的體制機制
(1)區委、區政府積極向北京市建議,由一名副市級領導牽頭,組成京西地區開發領導小組,該小組主要負責組織制定京西地區經濟、社會發展規劃,經國家批准後組織實施,並協調解決規劃執行過程中出現的問題。該領導小組由國務院和北京市有關部門代表、京西地方領導、駐區大企業領導及專家組成。
(2)北京市對京西地區政府進一步下放權利,將京西地區作為將傳統製造業改造為現代製造業的試點,並爭取國務院給予類似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的政策支持。
(3)區政府借鑒德國魯爾區的經驗,做好規劃指導、法制保障、招商引資優化等工作,還要強化為企業服務工作,加大鼓勵現代製造業發展的政策力度,如批准實行對現代製造企業雙稅(流轉稅和所得稅)返還政策。
(4)考慮發行京西開發債券(地方債券)。
(5)駐區大企業在本區域內的發展要與區域規劃發展相協調,駐區大企業在區域內發展規劃內容發生重大變化和調整,應及時告知京西開發領導小組和所在區政府。
2、石景山區將發展現代製造業作為重大戰略任務來抓
區政府將振興石景山地區現代製造業工作當作重大戰略任務來抓,建立發展石景山區現代製造業工作聯席會議制度,研究全區部署現代製造業發展的重大決策和重大項目,統一協調、服務、幫助企業解決發展現代製造業所遇到的立項、資金、市場、信息等問題。要完善發展現代製造業的信息服務,在區政府網站中設立專題欄目。要利用首鋼等大企業進行結構調整的機會,做好有關項目配合工作,爭取國家、北京市的資金支持,以形成科學合理的產業布局,早日將石景山區發展成為極具現代製造業特色的新型工業區。
3、結合石景山地區產業優勢打造產業鏈
由於歷史的原因,石景山區工業始終以鋼鐵業為主導產業,鋼鐵業對全區經濟起著首要的支撐作用,是名副其實的鋼城。因而也致使區內製造業資源豐富。首鋼發展非鋼產業幾十年,至今大部分非鋼產業仍然依賴鋼鐵業生存。因此,要從鋼鐵生產上游、過程中和鋼鐵產品深加工等方面尋找契機,近期應重點結合奧運場館建設、汽車產業騰飛等首都經濟新特點,在鋼結構、汽車零配件加工等領域拓展產業規模。
根據石景山區鋼城的特點,改變區內鋼鐵產品有物流無交易的現狀,創建鋼鐵產品交易市場。在鋼鐵產品交易的基礎上,逐步將石景山區發展成製造業交易中心,形成鋼鐵產品、汽車、醫療器械、金屬製品等多種交易平台,如可設立鋼材物流港、汽車物流港等,由物流交易促進產業發展,放大產業效應。
4、從制度和政策上鼓勵擴大開放,吸引更多的海內外資本和資金
區人大、政府完善對內對外開放的制度、政策措施,使內外開放建立在全面、系統的制度保障之上,形成穩定、透明和可預見發展的擴大開放的體制機制。政府要大力推進法律法規和政策規章的統一實施。進一步提高投資、生產、貿易、研發等活動的市場化自由度和便利程度,加強服務功能,減少行政干預。要按照擴大開放的指導思想,考察、借鑒北京其它區縣的先進經驗,研究整理已出台的政策措施,徵求區類各類企業、研發機構的意見,找出不足,確定新的突破口,出台新的政策措施。要從打造現代製造業產業鏈的視角,改進現行招商引資工作,形成全方位吸引海內外資本和資金的服務體系。近期引資的重點應是大外資企業和大民營企業(特別是世界500強企業和國內民營100強企業)。
5、促進民營經濟快速健康發展
要鼓勵民營企業大力發展製造業,發揮民營經濟機制靈活、決策快捷等特點,形成石景山區現代製造業不可忽視的重要力量。石景山區中小製造企業應是民營經濟的主力軍。
6、進一步明確鼓勵現代製造業發展的產業、財政政策
北京市政府將適當增加工業發展資金規模,專項用於扶持重點行業、重點產品,推進重點產業基地建設。石景山區首先要用好用足國家和北京市發展現代製造業的相關政策。加強有關產業和人才政策的研究和宣傳,對企業進行有針對性的政策和信息服務。爭取區內有更多的項目列入國家和北京市支持的投資項目和技術改造項目。其次是盡快出台石景山區的支持政策。主要包括:每年拿出財政增量的一部分用於發展現代製造業的市政基礎設施建設;拿出財政增量的一部分對進入科技園區的企業進行場地租金減免和獎勵;拿出財政增量的一部分對處於創業期的中小企業提供技術改造、貸款貼息、貸款擔保支持;拿出財政增量的一部分作為政府跟進資金,支持前景好的現代製造業項目。
7、增強石景山區製造業的技術創新能力
石景山區著力將劉娘府地區的現代製造業研發中心建設好,吸引著名跨國公司在本地區建立研發基地,鼓勵支持大型企業和民營企業集團將研發中心建在區內,為企業與科研機構合作創造優厚條件,為石景山區現代製造業積蓄後勁。
8、加大用高新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改造傳統產業的力度
積極採用信息技術、網路技術、數控技術和其他先進適用技術,重點改造、提升石景山區現代製造業核心產業的工藝製造水平,使傳統製造業增添科技含量,更具競爭力。
9、實施廣聚人才戰略
解放思想,學習先進經驗,建立人才競爭和激勵機制,從現代製造業的需要出發,廣聚人才。針對石景山區人才年齡偏大、學歷偏低、缺乏學術帶頭人和人才隊伍不穩定、市場配置人才資源力度不夠等問題,要解放思想,學習先進經驗,建立人才競爭和激勵機制,從現代製造業的需要出發,廣聚人才。
10、努力為現代製造業創造一個良好的經營、政策服務環境
一是生產經營環境。要充分發揮石景山區交通便利的優勢,重點抓好物流環境。現代製造業已從設計、管理、加工生產等技術孤島發展為集成的CIMS,大量的原輔料、能源、零部件、產品和人員、資金等形成企業內部和外部兩個流,包括物的采購、儲存、搬運、運輸、分撥、集散、通關、檢驗、銷售、結算和服務等物流、信息流和價值流,現代製造業基地要有現代、可靠的供應鏈和現代物流為支持系統的環境保證。
二是政策服務環境。重點是加強政府服務職能。發展石景山區現代製造業,區政府的主要職能是制定規劃、制度建設和環境建設。完善和規范「服務大廳」的服務,深化「一站式」、「首問制」、「代辦制」服務,進一步完善土地、人才、技術等要素市場的建設。
⑸ 北方工業大學優勢專業排名及最好的專業有哪些
必須合工大,那是211,北方工業大學占著北京的地理優勢,但是只是一所市屬大學,普通一本,重點學科是機械類,,,真心比不過211的學校,我是北方工大的學生,但是必須說北方工大在北京的地位確實不怎麼好
⑹ 北方工業大學好不好
挺好的。
北方工業大學位於北京石景山區,不僅交通便捷,地鐵直達,而且近鄰香山、八大處等景點,雖居繁華盛世,享有一流的資源、平台,但又可在清幽寂靜的環境中淡泊明志,實為讀書治學的好去處,坐享天時、地利、人和等一眾優勢。
關於學校的實力,很多人因為校名多少會心懷疑惑,但是小編可以確切的告訴大家:北方工業大學確實是一本學校。不僅如此,學校在學科專業上的實力不同凡響,絕對是超乎大家預期的存在,一經深入了解,絕對會引起很多考生的注意。
歷經70多年的辦學歷程,北方工業大學形成了顯著的工科優勢,優勢學科眾多。目前學校的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控制科學與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電氣工程、機械工程、數學、土木工程等熱門學科和基礎學科在全國排名為50至90名,優勢還是非常突出的。此外,學校現有13個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7個北京市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這對於想要學習工科的考生,不失為很好的選擇。
七十年風雨,鍛造了學校更加堅韌的精神,沉澱了更深厚的底蘊,但卻磨滅不了學校堅守「工業報國、工業興國、工業強國」的情懷,改變不了學校投身於新中國從傳統工業到現代工業的發展歷程,已成為地方經濟和社會發展提供高級創新人才和先進技術研發的中堅力量的事實。時間可能抹平一切,但也可能記錄一切,北方工業大學顯然是後者。
⑺ 有誰知道我國南方和北方的人文特點
歷史地理是歷史文化的一個載體和基礎。作為巨大復雜的文化實體,中國文化中的地域性差別是非常大的。對這種差別最簡單的劃分是把中國劃分為南北兩大塊。按照自然地理,以秦嶺淮河一線為界(淮河是中國結冰的河流中最靠南的一條大河)。而按照文化地理,那麼明清以來以長江為界大概更為合理,更有說服力。
巴克爾說:有四個主要自然因素決定著人類的生活和命運,這就是:氣候、食物、土壤、地形。除此之外,長期性的文化基因傳承和沉澱也極大地影響了中國南北文化的差異。民國大學者劉申叔說:「大抵北方之地,土厚水深,民生其間,多尚實際。南方之地,水勢浩洋,民生其間,多尚虛無。」北方遼闊的黃土地和黑土地,景色壯麗,氣候乾燥寒冷,天空高曠凄涼,植被貧乏,在這種環境下,人物的性情多厚重、強悍、豪爽、嚴謹。而南方水流縱橫,山色清華,植物華麗,氣候溫暖濕潤,雲霞低垂清靈,在這種環境下,人物的性情多柔婉、細膩、靈捷、浪漫、精明。北方人的主食是高粱、大豆與白面,所以培育出了北方人魁偉與剛健的體魄,同時,這些作物的耕作需要人們之間的協作,所以人與人之間的合作精神與政治意識就突出出來了。
而南方人以稻米為主食,所以有著靈巧的心性,同時,「水稻栽培往往促進分散的離心力而不是合作的向心力」(喬伊斯·懷特語),所以南方人散淡的漠視政治的個性就較為突出。魯迅曾說:北人的優點是厚重,南人的優點是機靈,但厚重之弊在愚,機靈之弊在狡,從相貌上看,北人長南相或南人長北相者為佳。王國維對南人和北人的評價是:「南方人性冷而遁世,北方人性熱而入世,南方人善幻想,北方人重實行。」
下面林語堂的這段話,是比較能抓住南北人文差異特點的:「北方的中國人,習慣於簡單質朴的思維和艱苦的生活,身材高大健壯、性格熱情幽默,喜歡吃大蔥,愛開玩笑。他們是自然之子。從各方面來講更像蒙古人,與上海浙江一帶人相比則更為保守,他們沒有失掉自己種族的活力。他們致使中國產生了一代又一代的地方割據王國。他們也為描寫中國戰爭與冒險的小說提供了人物素材。
在東南邊疆,長江以南,人們會看到另一種人:他們習慣於安逸,勤於修養,老於世故,頭腦發達,身體退化,喜愛詩歌,喜歡舒適。他們是圓滑但發育不全的男人,苗條但神經衰弱的女人。他們喝燕窩湯,吃蓮子。他們是精明的商人,出色的文學家,戰場上的膽小鬼,隨時准備在伸出的拳頭落在自己頭上之前就翻滾在地,哭爹喊娘。他們是晉代末年帶著自己的書籍和畫卷渡江南下的有教養的中國大家族的後代。
那時,中國北方被野蠻部落所侵犯。」感覺中,北方文化像高山一樣崇高、庄嚴、敦厚、朴實、壯闊,南方文化像流水一樣靈秀、柔情、細膩、飄逸、夢幻。這實際上是同一文化的兩種異質,就像一個英偉豪爽的大丈夫和一個溫婉美麗的柔女子,組成了一個完美的家庭。若以區域文化詳細劃分中國文化的話,可以劃分出很多,主要類型有燕趙文化、三秦文化、三晉文化、吳越文化、齊魯文化、關東文化、荊楚文化、草原文化、嶺南文化、青藏文化、巴蜀文化、滇雲文化、西域文化、台灣文化等。在本書中,我們將對其中一些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區域文化進行一次深度的觀照及巡禮。
歷史名人與文化地理一則幽默說:讓來自不同國家的人以大象為論題寫一篇文章,德國人寫的是《大象的思維》,法國人寫的是《大象的情愛》,俄國人寫的是《俄羅斯的大象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大象》,中國人寫的則是《大象的倫理道德》。另一則幽默說:一幢雜居著各種民族的大樓在失火後,猶太人首先背出了錢袋,法人立即搶救情人,中國人則奮不顧身地到處尋找老母。這兩則幽默形象地把隱藏在心靈世界中那種濃郁的民族文化特質渲染出來了。一方水土養一方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淮河以南的柑樹能結出又大又甜的柑果,移栽到淮河以北後只能結出又小又酸的枳果。作為人文地理秘密塑造出的塗滿油彩的標志性個體,歷史名人從來就不外在於人文地理的母胎。如果把歷史名人喻為魚,人文地理就是水,如果把歷史名人喻為樹,人文地理就是土地。離開一定區域的自然與社會交匯的總體背景去奢談歷史名人,無異於緣木求魚。歷史名人恰恰是區域性人文地理深境中「民族精神最大標記」的一種充分體現,同時它也進一步修補和深化了人文環境的外部功能。19世紀末年,泰納·勃蘭克斯等風頭強勁的文化歷史學派認為,種族、環境和時代是決定人文地理深境中民族文化的三大要素,其中特別突出的是種族因素,他們斷言種族因素中的天賦、情慾、本能、直觀是決定民族文化特徵的「永恆沖動」。
20世紀前期,弗洛伊德的高足奧地利心理學家榮格一生都在強調「集體無意識」的巨大影響力。在他看來,每個人一生的行為都受到背後一隻無形大手的控制,這支大手就是長期以來積淀在傳統中具有文化同構特徵的綜合價值觀念,它是人文地理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以齊魯文化為例,盡管如劉禹錫所說,齊魯人也有著較為明顯的地區差異,「鄒人東近沂泅,多質實;南近騰魚,多豪俠;西近濟寧,多浮華;北近滋曲,多儉嗇」,但從總的角度來看齊魯人給人的印象是壯實英偉、淳樸厚道、耿直重情、富有同情心,潛含著英雄主義的陽剛豪灑之氣。在今天,齊魯人被認為是保留中國北方傳統風尚最多的群落,提到北方人人們最先想到的首先是他們。在中國文化的主流思潮中,在早期儒家文化中我們更多地看到的是北方文化的特質。(節選)
附:原文
為什麼江浙一帶多美女?天府之地為什麼多文人?——「一方水土一方人」是中國人所熟知的常識,但是真要系統回答「人與地」的深層關系卻不是很簡單的事,為什麼說陝西關中自古帝王洲?為什麼紅色湖南鬧革命?為什麼江浙一帶多美女?天府之地為什麼多文人呢?哪個地方出梟雄?哪個地方出聖人?———由天津社會科學院出版社出版的《中國地脈》就是這樣一門老祖宗的「水土產人學」。
國外大家對中國人文精神的點評今天,中國民族精神的根脈和深境在很大程度上已被遮隱。從當代文明的角度看,中國傳統文化的缺陷、糟粕和種種價值體系的弊端是不容置疑的,但對於兩次世界大戰後深受物質文明泛濫之苦的人類來講,中國人文精神中那種與自然同體的世界主義的東西,無疑對未來的世界有著極大的啟示,因為對人類來說,「世界必須穩定下來,這才是避免陷於悲慘結局的惟一道路」(湯因比語)。
400多年前,義大利出版了一本轟動整個歐洲的書,這就是門多薩用西班牙文寫的《中華大帝國史》,該書用理想化的筆調,對中國這個「沉靜而有才智的民族」作了政治、經濟和文化上盡善盡美的描寫。現在看來,該書顯然不盡正確,甚至荒謬之處頗多,但書中對中國人文精神的頌詞,卻很值得引起注意。
在歐洲歷史上,伏爾泰、盧梭、黑格爾、康德、謝林、亞當·斯密、威爾斯、托爾斯泰、沙畹、雅斯貝爾斯、弗賴、托尼、李約瑟等等一些大思想家大歷史學家都高度關注過中國人文精神。湯因比是這些人中的代表,當有人問及如果允許他在世界歷史的某一瞬間重新降生,他願選擇何時何地時,他毫不猶豫地帶著嚮往的神情說願意降生於公元前一世紀的中國新疆(也就是那條剛剛興盛起來的聞名世界的絲綢商道上)。
湯因比生前曾多次提及,中國在未來將扮演人類文化主軸的角色,他之所以這樣說,主要是基於以下幾個方面的考慮:第一,中華民族的經驗。在已過去的21個世紀中,中國始終保持了邁向全世界的帝國實體,成為名副其實的地區性國家的榜樣。
第二,在漫長的中國歷史長河中,中華民族逐步培育起來的世界精神。
第三,儒教世界觀中存在的人道主義。
第四,儒教和佛教所具有的合理主義。
第五,東亞人對宇宙的神秘性懷有一種敬畏,認為人要想支配宇宙就要遭致挫敗。這是道德帶來的最寶貴的直感。
第六,這種直感是佛教、道教與中國所有哲學流派共同具有的(除去已滅絕的法家)。人的目的不是狂妄地支配自己以外的自然,而是有一種必須和自然保持協調而生存的信念。
第七,以往在軍事和非軍事兩方面,西方人雖然在把科學應用於技術的競爭中佔有優勢,但東亞各國將可以戰勝他們。
湯因比所強調的中國文化所具有的世界精神一點不假,有一件事情足以證明這一點:著名的義大利耶穌會教士利瑪竇於明朝萬曆年間來到中國時,他發現明朝軍隊是他周遊世界所見到的數量最龐大、裝備最精良的軍隊,與此同時他還發現這支強大的軍隊完全是防禦性的,中國人沒有想到過要用強大的武裝來侵略別國(見利瑪竇《中國札記》)。黑格爾認為世界歷史開始於中國。
萊布尼茨認為中國人的兩大特點是愛好和平與敬神尊祖。費正清強調中國的人文主義特點是:忍耐、愛好和平、講調和、守中庸、保守知足、崇拜祖先、尊敬老人與有學問的人等等,這一切體現了以人而不是以神為中心的人本主義;而與山水自然融為一體的「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式的保守安逸生活,正是中國人理想中的生活。另一個大漢學家李約瑟則認為中國人的特徵是道德倫理觀念較重,具有恭敬的自謙性處世心態和人道主義精神,另外,中國人的世界主義和大同思想也是非常突出的。在歌德看來,中國是一個在一切方面都保持節制的民族,這正是它的文化從不間斷地維持了幾千年之久的原因。
這一點,湯因比和池田大作也深刻地認識到了。在眾多點評中國民族精神的大家中,印度大學者出身的總統拉達克里希南的一段話值得注意:「中國人是愛美的。整個國家就是一座巨大的藝術宮殿。一切物體———城市與廟宇、田野與花園、桌子與椅子、小小的茶杯與筷子等等,中國人都想使它們變得美麗。最貧窮的僕人也以美的方式吃光剩飯。美是他們生活的面紗,是他們田園的色彩。」透過中國人文精神那陳舊靜美的闊大面龐,穿過中國深厚而古老的傳統大地,驀然回眸,我們實際上已經察覺到,無論是燦爛的榮光,還是沉重的恥辱,中國文化最動人之處,在於人與自然之間神秘而敞開的親密交流,以及這種交流所形成的生活和文化。對中國人來說,靈魂的拯救不是來自於上界的神,而是來自於腳下的大地。正所謂:「雲煙影里見真身,始悟形骸為桎梏;禽鳥聲中體自性,方知情識是戈矛。」南人與北人
歷史地理是歷史文化的一個載體和基礎。作為巨大復雜的文化實體,中國文化中的地域性差別是非常大的。對這種差別最簡單的劃分是把中國劃分為南北兩大塊。按照自然地理,以秦嶺淮河一線為界(淮河是中國結冰的河流中最靠南的一條大河)。而按照文化地理,那麼明清以來以長江為界大概更為合理,更有說服力。
巴克爾說:有四個主要自然因素決定著人類的生活和命運,這就是:氣候、食物、土壤、地形。除此之外,長期性的文化基因傳承和沉澱也極大地影響了中國南北文化的差異。民國大學者劉申叔說:「大抵北方之地,土厚水深,民生其間,多尚實際。南方之地,水勢浩洋,民生其間,多尚虛無。」北方遼闊的黃土地和黑土地,景色壯麗,氣候乾燥寒冷,天空高曠凄涼,植被貧乏,在這種環境下,人物的性情多厚重、強悍、豪爽、嚴謹。而南方水流縱橫,山色清華,植物華麗,氣候溫暖濕潤,雲霞低垂清靈,在這種環境下,人物的性情多柔婉、細膩、靈捷、浪漫、精明。北方人的主食是高粱、大豆與白面,所以培育出了北方人魁偉與剛健的體魄,同時,這些作物的耕作需要人們之間的協作,所以人與人之間的合作精神與政治意識就突出出來了。
而南方人以稻米為主食,所以有著靈巧的心性,同時,「水稻栽培往往促進分散的離心力而不是合作的向心力」(喬伊斯·懷特語),所以南方人散淡的漠視政治的個性就較為突出。魯迅曾說:北人的優點是厚重,南人的優點是機靈,但厚重之弊在愚,機靈之弊在狡,從相貌上看,北人長南相或南人長北相者為佳。王國維對南人和北人的評價是:「南方人性冷而遁世,北方人性熱而入世,南方人善幻想,北方人重實行。」
下面林語堂的這段話,是比較能抓住南北人文差異特點的:「北方的中國人,習慣於簡單質朴的思維和艱苦的生活,身材高大健壯、性格熱情幽默,喜歡吃大蔥,愛開玩笑。他們是自然之子。從各方面來講更像蒙古人,與上海浙江一帶人相比則更為保守,他們沒有失掉自己種族的活力。他們致使中國產生了一代又一代的地方割據王國。他們也為描寫中國戰爭與冒險的小說提供了人物素材。
在東南邊疆,長江以南,人們會看到另一種人:他們習慣於安逸,勤於修養,老於世故,頭腦發達,身體退化,喜愛詩歌,喜歡舒適。他們是圓滑但發育不全的男人,苗條但神經衰弱的女人。他們喝燕窩湯,吃蓮子。他們是精明的商人,出色的文學家,戰場上的膽小鬼,隨時准備在伸出的拳頭落在自己頭上之前就翻滾在地,哭爹喊娘。他們是晉代末年帶著自己的書籍和畫卷渡江南下的有教養的中國大家族的後代。
那時,中國北方被野蠻部落所侵犯。」感覺中,北方文化像高山一樣崇高、庄嚴、敦厚、朴實、壯闊,南方文化像流水一樣靈秀、柔情、細膩、飄逸、夢幻。這實際上是同一文化的兩種異質,就像一個英偉豪爽的大丈夫和一個溫婉美麗的柔女子,組成了一個完美的家庭。若以區域文化詳細劃分中國文化的話,可以劃分出很多,主要類型有燕趙文化、三秦文化、三晉文化、吳越文化、齊魯文化、關東文化、荊楚文化、草原文化、嶺南文化、青藏文化、巴蜀文化、滇雲文化、西域文化、台灣文化等。在本書中,我們將對其中一些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區域文化進行一次深度的觀照及巡禮。
歷史名人與文化地理一則幽默說:讓來自不同國家的人以大象為論題寫一篇文章,德國人寫的是《大象的思維》,法國人寫的是《大象的情愛》,俄國人寫的是《俄羅斯的大象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大象》,中國人寫的則是《大象的倫理道德》。另一則幽默說:一幢雜居著各種民族的大樓在失火後,猶太人首先背出了錢袋,法人立即搶救情人,中國人則奮不顧身地到處尋找老母。這兩則幽默形象地把隱藏在心靈世界中那種濃郁的民族文化特質渲染出來了。一方水土養一方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淮河以南的柑樹能結出又大又甜的柑果,移栽到淮河以北後只能結出又小又酸的枳果。作為人文地理秘密塑造出的塗滿油彩的標志性個體,歷史名人從來就不外在於人文地理的母胎。如果把歷史名人喻為魚,人文地理就是水,如果把歷史名人喻為樹,人文地理就是土地。離開一定區域的自然與社會交匯的總體背景去奢談歷史名人,無異於緣木求魚。歷史名人恰恰是區域性人文地理深境中「民族精神最大標記」的一種充分體現,同時它也進一步修補和深化了人文環境的外部功能。19世紀末年,泰納·勃蘭克斯等風頭強勁的文化歷史學派認為,種族、環境和時代是決定人文地理深境中民族文化的三大要素,其中特別突出的是種族因素,他們斷言種族因素中的天賦、情慾、本能、直觀是決定民族文化特徵的「永恆沖動」。
20世紀前期,弗洛伊德的高足奧地利心理學家榮格一生都在強調「集體無意識」的巨大影響力。在他看來,每個人一生的行為都受到背後一隻無形大手的控制,這支大手就是長期以來積淀在傳統中具有文化同構特徵的綜合價值觀念,它是人文地理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以齊魯文化為例,盡管如劉禹錫所說,齊魯人也有著較為明顯的地區差異,「鄒人東近沂泅,多質實;南近騰魚,多豪俠;西近濟寧,多浮華;北近滋曲,多儉嗇」,但從總的角度來看齊魯人給人的印象是壯實英偉、淳樸厚道、耿直重情、富有同情心,潛含著英雄主義的陽剛豪灑之氣。在今天,齊魯人被認為是保留中國北方傳統風尚最多的群落,提到北方人人們最先想到的首先是他們。在中國文化的主流思潮中,在早期儒家文化中我們更多地看到的是北方文化的特質。
傳統儒家文化的正脈發跡於齊魯,除了文化聖人孔子以外,早期主要人物絕大多數都出現在這一帶,諸如孟子、子思、曾參、顏回、子路、子貢、曾皙、公冶長、原憲、伏生、主父偃、孔融等等。這一精英群體在齊魯文化中應運而生並非偶然現象,只有適合於營造儒家思想的人文地理模式中這一切才可能發生。另外一個不爭的事實是,齊魯自古出賢相。諸葛亮、管仲、晏嬰、王猛、王導、房玄齡等歷史上重量級賢相都是山東人。齊國的建立者姜子牙和魯國的建立者周公旦也是兩個充滿傳奇色彩的賢相。另外,有人推斷商代著名的賢相伊尹也是山東人。山東歷史上賢相輩出的情況與唐代以前這里發達的經濟、深厚的儒家氣脈、雄渾的人文情貌是分不開的。「文章不療山水癖、身心每被野雲羈」。這是一本關於中國區域文化的閑書,一本圖文並茂的文化隨筆集。書中浮現著的正是中國那無比古老、碩大漫長的鮮活身影。讀者手持一冊,坐於斗室帷幄之中,而能在綜羅百代的廣博細微中餐霞飲月、燕閑清賞,則本書的目的也就達到了。此中有深意,如清初文人張潮所說:能閑世人之所忙者,方能忙世人之所閑。瞄準「中國區域文化」這一靶心,我們大可以施展身手,因為中國實在是太大了,名山大川多得不得了,而歷史更是長得令人目瞪口呆。這和喜歡回憶歷史的美國人大不相同,美國歷史就算從1776年算起,到今天也只有200多年,難怪法國人譏諷說,美國人喜歡回憶歷史,但一回憶到他們祖父的父親那裡就再也回憶不下去了。
⑻ 衡水市桃城區北方工業園的園區概況
一期規劃面積8平方公里,規劃道路三縱六橫,全長33.67公里,建成道路6.5公里,已形成了二縱三橫的框架。框架內全部實現「五通一平」(供水、排水、供電、通訊、道路、場地平整)。基地規劃有橡塑工業園、化工工業園、高科技工業園、行政商務區等功能分區。二期規劃面積4平方公里,位於衡德高速公路以北,原106國道以西。目前,已進行道路設計和測量。
工業基地招商政策優惠、環境優美、服務周到,適宜國內外客商投資興業。同時,基地擁有精簡高效的管理和服務機構,為進區項目代辦項目審批、環評、土地、工商、稅務、開工等所有手續,實行一個窗口對外,全程一站式服務。到目前,共引進項目35個,總投資32億元,其中已竣工投產項目18個,正開工建設項目3個。最近引進了投資4億元的東風化工廠的癸二酸項目;投資3億元的衡水橡膠股份有限公司的工程橡膠項目;投資1.25億元的欣禹水處理設備項目;投資3億元的海江壓濾機系列產品項目。
⑼ 北方工業大學優勢專業推薦 什麼專業最好
山東建築大學是一所以建築、土木類專業為特色,並兼有文、管等學科專業門類的省屬高等院校。學校始建於1956年,其前身是山東建築工程學院。學校座落於山東省濟南市歷城臨港開發區。學校是國家「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高校,是首批山東省特色名校工程單位之一。截至2016年4月,學校建有新校區、和平校區兩個校區,總佔地面積2500餘畝。學校設有17個學院,擁有58個本科專業,有全日制在校生2.5萬人。學校建築學、土木工程、城鄉規劃、建築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給排水科學與工程等六個專業,自2013年起在山東省納入普通高等學校本科一批招生。工程管理、工程造價(文理兼收)、風景園林、建築電氣與智能化等四個專業2014年起在山東省再次納入本科一批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