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鞏義有幾個鎮
鞏義市轄5個街道、15個鎮:新華路街道、杜甫路街道、永安路街道、孝義街道、紫荊路街道、米河鎮、新中鎮、小關鎮、竹林鎮、大峪溝鎮、河洛鎮、站街鎮、康店鎮、北山口鎮、西村鎮、芝田鎮、回郭鎮、魯庄鎮、夾津口鎮、涉村鎮。市人民政府駐鞏義東區行政中心(隴海東路)。
新華路街道 面積:3.8平方千米 常住人口:47968人(2003年) 代碼:410181001
2006年,轄10個社區:通橋路社區、文化街社區、育英街社區、新華北路社區、新華中路社區、貨場東路社區、拖廠社區、開普社區、廣陵路社區、鋼廠社區。辦事處駐新華路236號。
2003年設立新華路街道辦事處:東至石河道;南至人民路;西自人民路與431鐵路專用線東線交匯處,沿431鐵路專用線東線向北至通橋路,沿通橋路西折至嵩洛路,沿嵩洛路向北至隴海鐵路;北至隴海鐵路。轄通橋路、交通路、文化街、育英街、新市街、新華中路、貨場東路、新興中路、拖廠、化工廠、桐本路、廣陵路、鋼廠13個居委會,轄原孝義鎮孝北、孝南、西溝、南地4個村劃入該辦事處的部分區域和人口。
杜甫路街道 面積:15.5平方千米 常住人口:51136人(2003年) 代碼:410181002
2006年,轄9個社區、4個村委會:人民西路社區、新華南路社區、宋陵社區、安樂街社區、園丁街社區、和平路社區、建設南路社區、學前街社區、杜甫路社區、常庄村、和義里溝村、和義外溝村、東黑石關村。
2003年8月設立杜甫路街道辦事處:東至原北山口鎮常庄村和原孝義鎮和義里溝村東邊界;西至伊洛河;南至原孝義鎮東黑石關村、和義里溝、和義外溝村南邊界;北至人民路。轄人民路、新華南路、宋陵路、安樂街、園丁街、和平路社區、建設南路、學前街、南環路9個居委會和原北山口鎮常庄,原孝義鎮和義里溝、和義外溝、東黑石關4個村委會,轄原孝義鎮孝南、廿里鋪2個村劃入該辦事處的部分區域和人口。
永安路街道 面積:4.9平方千米 常住人口:8844人(2003年) 代碼:410181003
2006年,轄2個村委會:後泉溝村、高山村;市工業示範區。
2003年設立永安路街道辦事處:東至原芝田鎮後泉溝村和工業示範區已征地東邊界;南至310國道;西至工業示範區已征地和原芝田鎮後泉溝、高山村西邊界;北至原孝義鎮東黑石關、和義里溝、和義外溝村南邊界。轄原芝田鎮後泉溝、高山2個村委會和市工業示範區。
孝義街道 面積:19.2平方千米 常住人口:44752人(2003年) 代碼:410181004
位於鞏義市區西部偏北。2006年,轄4個社區、18個村委會:光明路社區、嵩洛路社區、火車站社區、城西社區、孝北村、孝南村、西溝村、南地村、二十里鋪村、小溝村、橋上村、石灰務村、烈姜溝村、龍尾村。
2003年設立孝義街道辦事處:東至原孝義鎮烈姜溝、龍尾村的東邊界;南至石河道、隴海鐵鐵路及廿里鋪村南邊界;西、北至伊洛河。轄光明路、嵩洛路、火車站、城西、部隊5個居委會和原孝義鎮的孝北、孝南、西溝、南地、廿里鋪、小溝、橋上、石灰務、烈姜溝、龍尾10個村委會。
紫荊路街道 面積:12平方千米 常住人口:26156人(2003年) 代碼:410181005
2006年,轄1個社區、4個村委會:紫荊路社區、新溝村、大黃冶村、北官莊村、高尚村。
2003年設立紫荊路街道辦事處:東至原站街鎮新溝、大黃冶和原北山口鎮北官莊村的東邊界;西至石河道和原孝義鎮烈姜溝、龍尾,原北山口鎮常庄村的東邊界;南至原北山口鎮北官莊村南邊界;北至原站街鎮新溝村北邊界。轄原站街鎮新溝、大黃冶和原北山口鎮北官莊、高尚等4個村委會及鋁廠工業園區:北官莊村,人口3035人;高尚村,人口1438人;大黃冶村,人口3510人;新溝村,人口3289人。
米河鎮 面積:54平方千米 人口:5.2萬人 代碼:410181100
位於鞏義市東部,東經113度,北緯34度,南北長13.2千米,東西寬9.2千米。2006年,轄19個村委會:草店村、趙嶺村、小里河村、鐵山村、支石村、匯龍村、劉源溝村、高廟村、兩河口村、東竹園村、半個店村、米北村、米南村、雙樓村、菜園村、葦園村、魏寨村、明月村、水頭村。(190個村民組)
米河原名泥河,清道光年間易為現名。約1676年形成鎮區。解放初期,米河老街曾成為滎、廣、汜縣(區)所在地。1975年鎮區移至兩河口。
新中鎮 面積:53.3平方千米 人口:2.3萬人 代碼:410181101
位於鞏義市東南部,距鞏義市區30千米。2006年,轄1個社區、15個村委會:新中礦區社區、茶店村、新中村、溫堂村、嶺溝村、靈官殿村、亞溝村、楝樹口村、池溝村、石店村、楊樹溝村、峽峪村、老廟村、桃花峪村、天井坑村、教練坑村。
新中古屬東周鞏縣,明朝屬趙封保,清朝為仁里,民國初期為仁里小關區。1948年解放,1958年為新中人民公社,1960年劃屬上街區,1964年復歸鞏縣,1983年設立新中鄉,1996年9月經省政府批准撤鄉建鎮。
小關鎮 面積:65.9平方千米 人口:3.6萬人 代碼:410181102
位於鞏義市城東面16.5千米。2006年,轄13個村委會:小關村、馮寨村、龍門村、南嶺新村、樓子溝村、口頭村、杜溝村、段河村、水道口村、張家莊村、鄭溝村、山懷村、豐門溝村。
古代入洛的大道名關虎牢關小,故叫小關,鎮以得名。鎮址在關口西,鳳凰山北,曾叫鳳山鎮。小關鎮古屬鞏縣。1948年6-11月屬臨時建立的滎汜廣縣。1950年1月至1964年6月屬鄭州行區。其餘時間均屬鞏縣管轄。1990年10月,撤鄉建鎮。
竹林鎮 面積:7.5平方千米(其中城鎮建成區面積3.2平方千米) 人口:1萬人 代碼:410181103
位於鞏義市東部。1994年撤村建鎮,轄4個居委會。2006年,轄4個社區、3個村委會:竹林街社區、鎮東街社區、鎮北街社區、順河街社區、孫寨村、丁煙村、張溝村。
大峪溝鎮 面積:96平方千米 人口:4.6萬人 代碼:410181104
位於鞏義市東部,距市區15千米。原轄1個居委會、23個行政村,219個村民組。2006年,轄2個社區、22個村委會:大峪溝鎮中社區、大峪溝礦務局社區、新山村、民權村、薛庄村、鍾嶺村、黑龍潭村、橋溝村、海上橋村、杏花村、楊里村、柏林村、王河村、大峪溝村、寨坡村、將軍嶺村、董陵村、韓碼村、三官廟村、和溝村、岳寨村、玉皇廟村、磨嶺村、胡家溝村。
河洛鎮 面積:131.55平方千米 人口:47510人(2005年) 代碼:410181105
位於鞏義市東北部,南依嵩山,北臨黃河。2006年,轄29個村委會,256個村民小組:七里鋪村、雙槐樹村、灘小關村、仁存溝村、沙魚溝村、洛口村、金溝村、源村、英峪村、胡坡村、魯村、寺溝村、黑葉溝村、官殿村、西石溝村、柏溝嶺村、榮腦村、神北村、神南村、南河渡村、寺灣村、康溝村、石關村、廟碼村、五龍村、古橋村、蔡溝村、水峪村、石板溝村。鎮人民政府駐石關村。
1996年8月,經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撤銷沙漁溝鄉設立河洛鎮。2005年撤銷河洛鎮、南河渡鎮,設立新的河洛鎮。原南河渡鎮轄12個村委會,127個村民小組,總人口22325人,面積59.71平方千米;原河洛鎮轄17個村委會,129個村民小組,總人口25185人,面積71.84平方千米。
站街鎮 代碼:410181106
2006年,轄14個村委會:倉西村、老城村、賀堯村、王溝村、集溝村、小黃冶村、南瑤灣村、北瑤灣村、巴溝村、柏茂村、駐駕河村、岳嶺村、山神廟村、東站鎮村;西嶺工業園區。
康店鎮 面積:93平方千米 人口:5.3萬人 代碼:410181108
位於鞏義市西部,東依伊洛河與市區隔河相望,西臨黃河與偃師相鄰。2006年,轄22個村委會:黑南村、黑北村、葉嶺村、康南村、康北村、焦灣村、庄頭村、禮泉村、裴峪村、扎峪村、楊嶺村、張嶺村、山頭村、於溝村、馬峪溝村、井溝村、北油店村、趙溝村、董柏坡村、曹柏坡村、徐柏坡村、倆溝村。
北山口鎮 面積:62.7平方千米 人口:4.4萬人 代碼:410181110
位於鞏義市中部。原轄16個行政村,162個村民小組。2006年,轄13個村委會:老井溝村、山川村、東碼村、西頭村、西河村、底溝村、北灣村、北山口村、南官莊村、鐵匠爐村、白河村、水地河村、白窯村。
西村鎮 面積:90.8平方千米 人口:6萬人 代碼:410181111
位於鞏義市城區西南10千米處。2006年,轄16個村委會:西村、東村、塢羅村、羅口村、常封村、滹沱村、堤東村、桂花村、李窯村、山東村、趙窯村、窯嶺村、張溝村、聖水村、車元村、五嶺村。鎮政府駐西村。
芝田鎮 面積:44.4平方千米 人口:5萬人 代碼:410181112
位於鞏義市區西南10千米處。2006年,轄14個村委會:芝田村、官莊村、費窯村、喂庄村、蔡庄村、寇家灣村、益家窩村、稍柴村、東溝村、北石村、南石村、寨溝村、八陵村、羽林庄村。(171個村民組)
民國元年(1912年)為芝田區,區址設在芝田鎮。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為第三區,區址設芝田鎮。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為第二區署,區署設蔡庄,下設聯保處。民國三十年(1941年)為芝羅鄉,鄉址設塢羅,芝田是中心寨。1948年,全縣解放,為第三區,區址設芝田。1956年,改為中心鄉,鄉址設芝田。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社址設西村,芝田屬西村公社。1962年大公社分為小公社,改為芝田公社,下設大隊。1963年,為芝田人民公社管理委員會,下設大隊。1968年為芝田人民公社革命委員會,下設大隊。1983年,改為芝田鄉,鄉政府設芝田,下設村委會。1993年,撤鄉設鎮。
回郭鎮 面積:50平方千米 戶籍人口:8.3萬人 代碼:410181113
位於鞏義市西南部,東鄰芝田鎮、西毗偃師市、南與魯庄鎮接壤、北靠伊洛河。全鎮東西長9千米,南北寬7千米。2006年,轄21個村委會:小訾殿村、清東村、清中村、清西村、柏漫村、南羅村、北羅村、東廟村、馬口村、李溝村、蘆醫廟村、北寺村、向陽村、駐家莊村、前庄村、北楊庄村、李邵村、劉村、柏峪村、柴溝村、干溝村。(226個村民組)
魯庄鎮 面積:93平方千米 人口:6.4萬人 代碼:410181114
古稱桑林鎮,魯義姑庄。位於鞏義市西南部。南北長25千米,東西寬8千米。2006年,轄29個村委會:魯庄村、蘇家莊村、念子庄村、斜里村、羅彥庄村、李家溝村、南村、南村寨村、桑家溝村、後林村、四合村、小相村、東庄村、趙城村、邢村、李家窯村、張庄村、關帝廟村、王瑤村、丁峪村、里河村、外河村、五頂坡村、虎山坡村、東候村、南候村、北候村、西候村、安頭村。(51個自然村,242個村民小組)
夾津口鎮 代碼:410181115
2006年,轄1個社區、13個村委會:夾津口北營社區、鐵生溝村、夾津口村、韓溝村、雙河村、石井村、紙坊村、丁溝村、王溝村、申溝村、宋嶺村、公川村、韻溝村、卧龍村。
涉村鎮 面積:103.31平方千米 人口:41275人(2005年) 代碼:410181116
位於鞏義市東南山區。2006年,轄29個村委會,185個村民小組:羊角溝村、凌溝村、南溝村、西涉村、後村、東涉村、前窯村、東安村、西坡村、南庄村、北庄村、羅泉村、淺井村、上庄村、洪河村、桃園村、北坡村、王莊村、湧泉村、大南溝村、吳溝村、西溝村、郭峪村、方家碼村、寺坪村、五指嶺村、三峪河村、黑溝嶺村、桑樹溝村。
1992年涉村撤鄉建鎮。2005年撤銷桃園鎮,並入涉村鎮。原桃園鎮轄14個村委會,67個村民小組,總人口11553人,面積41.12平方千米;原涉村鎮轄15個村委會,118個村民小組,總人口29722人,面積62.19平方千米。
2. 滎陽大概有多少個村
轄2個街道、9個鎮、3個鄉、1個風景區管委.滎陽市轄2個街道、9個鎮、3個鄉(其中1個民族鄉):索河街道、京城街道、崔廟鎮(國家級重點鎮)、喬樓鎮、豫龍鎮、廣武鎮、王村鎮、汜水鎮、高山鎮、劉河鎮、賈峪鎮、城關鄉、高村鄉、金寨回族鄉、環翠峪風景名勝區。302個行政村,2439個村民組,4個居委會。共有135000多戶,57萬多人,其中農業人口127000多戶,52.8萬多人;非農業人口7000多戶,4.1多萬人。有漢、回、滿、土家、壯、羌、侗、布依8個民族,漢族59.8多萬人,少數民族2.1多萬人。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597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