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各行業的毛利率標準是多少
各行業的毛利率標准都不一樣,下面為兩種測算結果:
一、根據國家稅務總局企業所得稅稅源報表統計數據測算。各行業平均利潤率測算結果如下:工業:7%;運輸業:9%;商品流通業(包括批發和零售):3%;施工房地產開發業:6%;旅遊飲食服務業:9%;其他行業:8%。
二、分不同地區進行測算。為了慎重起見和准確掌握實際情況,選擇山西、山東、廣東、黑龍江、重慶、甘肅等6個不同經濟發展程度的省市,對各行業平均利潤率進行測算。測算結果如下:工業:5%-13%;交通運輸業:9%-14%;商業(批發):4%-7%;商業(零售):4%-9%;建築業:6%-15%;餐飲業:8%-15%;服務業:9%-15%;娛樂業:15%-25%。
毛利率(Gross Profit Margin)是毛利與銷售收入(或營業收入)的百分比,其中毛利是收入和與收入相對應的營業成本之間的差額,用公式表示:毛利率=毛利/營業收入×100%=(主營業務收入-主營業務成本)/主營業務收入×100%。
從構成上看毛利是收入與營業成本的差,但實際上這種理解將毛利率的概念本末倒置了,其實,毛利率反映的是一個商品經過生產轉換內部系統以後增值的那一部分。也就是說,增值的越多毛利自然就越多。比如產品通過研發的差異性設計,對比競爭對手增加了一些功能,而邊際價格的增加又為正值,這時毛利也就增加了。
分類方式:
按商品大類分:單項商品毛利率、大類商品毛利率、綜合商品毛利率
按行業分:工業企業的產品銷售毛利率、商業企業的商品銷售毛利率、建造施工企業毛利率、交通運輸業毛利率、旅遊飲食服務業毛利率
按區域劃分:區域銷售毛利率、按項目劃分的項目毛利率
.
㈡ 工業企業正常毛利率應該是多少
1.大宗批發稅後毛利率在15%-20%是合理的。
2.常規流通企業稅後毛利率在30%左右為合理。 零售企業稅後毛利率在45%左右是合理的如果稅後毛利率超過60%,那就屬於暴利行業了。
3.毛利率(gross profit margin)是毛利與銷售收入(或營業收入)的百分比,其中毛利是收入和與收入相對應的營業成本之間的差額,用公式表示:毛利率=毛利/營業收入×100%=(主營業務收入-主營業務成本)/主營業務收入×100%; 從構成上看毛利率是收入與營業成本的差,但實際上這種理解將毛利率的概念本末倒置了,其實,毛利率反映的是一個商品經過生產轉換內部系統以後增值的那一部分。也就是說,增值的越多毛利自然就越多。比如產品通過研發的差異性設計,對比競爭對手增加了一些功能,而邊際價格的增加又為正值,這時毛利也就增加了。
拓展資料:
毛利率的定義很簡單,銷售收入扣除銷售成本,就是銷售毛利,毛利除以銷售收入就是毛利率。毛利率越高,表明公司產品或服務的盈利能力超強,一般而言,毛利率當然是越高越好。但是,毛利率並非越高越好,相反,毛利率越低越好。低毛利率的數字背後,隱藏著商業零售龍頭企業的成功模式:比對手更低的價格,比對手更多的數量。中國古人早已總結出來:薄利多銷。價越低,利越薄,銷量越多。銷量越多,采購成本更低,零售價格可以更低,盡管利更薄,但銷量更多。每件商品上的薄利,卻通過龐大銷量的累積,成就整個商場的高利。毛利率越高那麼就說明公司產品盈利能力越強,公司服務盈利能力越好,它是一種很直觀的通過銷售收入減去銷售成本而得到的結果。
㈢ 毛利率是多少合適
毛利率有多種分類方式,不同的分類方式得出的結論可能不同: 大宗批發稅後毛利率在15%-20%是合理的. 常規流通企業稅後毛利率在30%左右為合理. 零售企業稅後毛利率在45%左右是合理的.
拓展資料:
一、基本定義
毛利率(Gross Profit Margin)是毛利與銷售收入(或營業收入)的百分比,其中毛利是收入和與收入相對應的營業成本之間的差額,用公式表示:毛利率=毛利/營業成本×100%=(主營業務收入-主營業務成本)/主營業務收入×100%。
從構成上看毛利是收入與營業成本的差,但實際上這種理解將毛利率的概念本末倒置了,其實,毛利率反映的是一個商品經過生產轉換內部系統以後增值的那一部分。也就是說,增值的越多毛利自然就越多。比如產品通過研發的差異性設計,對比競爭對手增加了一些功能,而邊際價格的增加又為正值,這時毛利也就增加了
二、基本分類
按商品大類分:單項商品毛利率、大類商品毛利率、綜合商品毛利率
按行業分:工業企業的產品銷售毛利率、商業企業的商品銷售毛利率、建造施工企業毛利率、交通運輸業毛利率、旅遊飲食服務業毛利率
按區域劃分:區域銷售毛利率、按項目劃分的項目毛利率
三、計算公式
1.毛利率=(銷售收入-銷售成本)/銷售收入×100%=(不含稅售價-不含稅進價)/不含稅售價×100%
2.毛利率=(1-不含稅進價/不含稅售價)×100%
綜合毛利率資產凈利率,是凈利潤除以平均總資產的比率
綜合毛利率計算公式為:資產凈利率=(凈利潤/平均資產總額)×100%=(凈利潤/銷售收入)×(銷售收入/平均資產總額)=銷售凈利潤率×資產周轉率。資產凈利率反映企業資產利用的綜合效果,它可分解成凈利潤率與資產周轉率的乘積,這樣可以分析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資產凈利率的增加或減少。
㈣ 零售價與毛利率該怎麼計算
零售價和毛利率之間的計算公式:進貨價=零售價*(1-毛利率)
零售價格是「批發價格」的對稱。零星買賣的價格。我國目前是指零售企業或生產者直接向城鄉居民,社會集團供應生活消費品,公用消費品以及直接向農村經濟組織或農民個人供應農業生產資料的價格。它是商品的最終價格。零售價格的種類,按產品部門劃分,有工業品零售價格和農產品零售價格,按消費性質劃分有生產資料零售價格和生活資料零售價格;按價格管理方式劃分,有計劃零售價格和非計劃零售價格。我國按零售價格出售的商品主要有;日用消費品,多數農業生產資料和消費性材料,燃料等。零售價格是由當地批發價格(即零售商業企業的進貨價格),市內搬運費利息支出,零售損耗,零售企業的經營管理費,工商稅或營業稅和利潤構成。
毛利率(Gross Profit Margin)是毛利與銷售收入(或營業收入)的百分比,其中毛利是收入和與收入相對應的營業成本之間的差額,用公式表示:毛利率=毛利/營業收入×100%=(主營業務收入-主營業務成本)/主營業務收入×100%。
從構成上看毛利是收入與營業成本的差,但實際上這種理解將毛利率的概念本末倒置了,其實,毛利率反映的是一個商品經過生產轉換內部系統以後增值的那一部分。也就是說,增值的越多毛利自然就越多。比如產品通過研發的差異性設計,對比競爭對手增加了一些功能,而邊際價格的增加又為正值,這時毛利也就增加了。
拓展資料:毛利的計算
計算毛利率的毛利額和收入額通常指的是指按某種方式劃分的一定期間的毛利額和收入額,與某種劃分方式和一定的期間相對應,在計算毛利率時,收入和成本的計算口徑與會計上的計算口徑一致,對於工商企業,收入指的是不含增值稅銷項稅額的收入,對於建造施工企業,收入為含稅收入,特別注意的是,商業一般納稅人企業,成本是按不含進項稅額的單價計算確定的。
㈤ 毛利率的行業
1、一般大宗批發稅後毛利率在15%-20%是合理的。常規流通企業稅後毛利率在30%左右為合理。零售企業稅後毛利率在45%左右是合理的。如果稅後毛利率超過60%,那就屬於暴利行業了。
2、毛利率通常用來比較同一產業公司產品競爭力的強弱,顯示出公司產品的訂價能力、製造成本的控制能力及市場佔有率,也可以用來比較不同產業間的產業趨勢變化。但不同產業,則會有不同的毛利率水準。毛利率(Gross Profit Margin)是毛利與銷售收入(或營業收入)的百分比,其中毛利是收入和與收入相對應的營業成本之間的差額,用公式表示:毛利率=毛利/營業收入×100%=(主營業務收入-主營業務成本)/主營業務收入×100%。此項指標通常用來比較同一產業公司產品競爭力的強弱,顯示出公司產品的訂專價能力、製造成本的屬控制能力及市場佔有率,也可以用來比較不同產業間的產業趨勢變化。但不同產業,則會有不同的毛利率水準。
林園選擇的公司的產品毛利率要高、而且具有穩定上升的趨勢,若產品毛利率下降,那就要小心了——可能是行業競爭加劇,使得產品價格下降,如彩電行業,近10年來產品毛利率一直在逐年下降;而白酒行業產品毛利率卻一直都比較穩定,例如:山西汾酒連續5年毛利率保持上升,從2001年的59.7%至2005年達到72.1%,中端產品的平均價位在50元以上,毛利率超過70%,高端產品的毛利率超過80%。但由於高端產品在公司產品銷售中所佔比例僅為3%~4%,因此業績並不是最好的。
林園的標準是選擇產品毛利率在20%的企業,而且毛利率要穩定,這樣他就好給企業未來的收益「算賬」,增加投資的「確定性」。比如貴州茅台的產品毛利率驚人,高度與低度茅台酒的毛利率分別達到了83.28%和81.67%。這主要得益於產品漲價和銷售渠道的拓展。做為商人,毛利率越高越好,關鍵是要看市場價與進價的差額來定。毛利空間是有限的,並不是由人來定,想定多少就定多少的。
行業不同,銷售毛利率也不相同。
首先,你要看你們企業貸款的利率是多少,如果貸款利率5%(其實考慮因素有很多,還要包括股東期投資期望的回報率,所有支出等等)哪么,你的毛利率至少要在5%,這樣才能保證你這個企業不會導致入不敷出。我們是賣工程車的,稅種稅率如下增值稅:車價3%,城建稅:增值稅*7%教育附加:增值稅*3%地方教育附加:增值稅*2%現在老闆要讓我算算一台車的毛利率達到多少才能收支平衡,假設一台車的... 我們是賣工程車的,稅種稅率如下 增值稅: 車價3%,城建稅: 增值稅*7% 教育附加:增值稅*3% 地方教育附加:增值稅*2% 現在老闆要讓我算算一台車的毛利率達到多少才能收支平衡,假設一台車的費用為13000元,成本40萬元其實雖然你提供的數據蠻多的,但是其實也不完整。你可以根據自已的實際情況與該工程車在市場上的定價來核定他的銷售價格。一般這個還跟公司的市場導向與區域及銷售模式(批發呢還是零售)有直接關系,是想謀取高利呢還是細水長流(因為工程車不會經常性購買,所以利潤不能太低)。
當然商品嘛,要有人買才是商品,要不就是庫存了。這個你只需告訴老闆成本價+加上公司裡面的運營費用(場地租金,員工工資,辦公室租金,運輸費用,保養費用等)即可,如果非得讓你出個銷售價格。那我可能就是按照型號到市場上調研一下售價,然後做三個方案以供老闆參考。中間那個價格就是市場定價,兩邊的銷售價格正負5-10即可。因製造業涉及范圍十分廣泛,行業以及產品結構的不同,直接提現為各行業的毛利率的差別,製造業中毛利率平均在20%至30%都是比較合理的。大宗批發行業稅後毛利率在15%-20%是合理的;常規製造行業稅後毛利率在30%左右為合理;零售行業稅後毛利率在45%左右是合理的;如果稅後毛利率超過60%,那就屬於暴利行業了。具體還需看行業、科技含量等相關因素,例如:機械製造業 和電子產品製造業 相差的是很大的。機械製造原材料占的比率比較大,電子產品製造業原材料占的比率下對較小。
㈥ 一般情況下,工業企業毛利率是多少我公司是生產化工的企業,且是一般納稅人
一般情況下,工業企業毛利率是15%
㈦ 商業企業正常范圍的毛利率是多少
大宗批發稅後毛利率在15%-20%是合理的。
常規流通企業稅後毛利率在30%左右為合理。
零售企業稅後毛利率在45%左右是合理的。
如果稅後毛利率超過60%,那就屬於暴利行業了。
㈧ 請問,零售毛利和零售毛利率怎麼計算,請知道的告知具體公式謝謝
毛利率是毛利與銷售收入(或營業收入)的百分比,其中毛利是收入和與收入相對應的營業成本之間的差額,用公式表示:毛利率=毛利/營業收入×100%=(營業收入-營業成本)/營業收入×100%
㈨ 毛利率多少是正常的
1、毛利率=(營業收入—營業成本)/營業收入*100%。
2、銷售毛利率=(銷售收入-銷售成本)/銷售收入*100%。
3、不同行業毛利率也不一樣。一般來說,餐飲業的毛利率一般在35%—70%;商業一般在10—30%;大宗批發稅後毛利率在15%-20%;常規流通企業稅後毛利率在30%左右;零售企業稅後毛利率在45%左右。所以具體問題要具體分析,不能一概而論,也無法確定具體比率為正常標准。
㈩ 當前零售行業經營通常的毛利率是多少
毛利率是毛利占銷售收入的百分比,其中毛利是銷售收入與銷售成本的差。
大型超市的毛利率在11到12,而小型的超市毛利利率在10%左右吧、
以上特此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