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全國化工企業比較集中的工業園區有哪些
蘇州沿江化工園(在張家港)
② 上海市金山區化工廠集中在什麼地方
化工是金山的主導產業,但也不是全區都能搞化工。金山的化工區主要有2塊。一塊是老的石化總廠及金山為其配套的第二工業區,金山石化就是由此得名。第二塊是九十年代開始建設的上海市化學工業區,在杭州灣沿海金山和奉賢的交界處。目前世界五百強的化工企業在這里基本都有投資。
③ 在中國,化工行業比較多的地方有哪些
上海吧
,機會很多
在上海有金山化工基地,還有浦東高橋這一代的化工廠也很多.
像拜兒,
巴斯夫
等這些著名的國際跨國化工企業在上
海都
有很大的化工基地,每年也招收一批
應屆畢業生
.
如果你夠優秀的話可以到這些企業去試試.
④ 我國重要的老工業基地是什麼以什麼為中心包括哪些工業城市該基地發展工業的有利條件是什麼該基地
所謂老工業基地是指在計劃經濟時期,依靠國家投資建設形成的門類比較齊全、相對集中的工業區域(城市),主要包括:
東北老工業基地(以沈陽、長春、哈爾濱為中心)
西北老工業基地(以西安為中心)
西南老工業基地(以重慶為中心)
華中老工業基地(以武漢為中心)
以及上海老工業基地。
中國四大工業基地(一)之京津唐
京津唐工業基地是我國北方最大的綜合性工業基地。發展工業的主要有利條件:1.有豐富的鐵、石油、海鹽等資源;2.有統一的華北電網;3.有便利的鐵路、高速公路、航空和近海運輸;4.臨近山西能源基地;5.有輸油管道接連東北、華北和油田;6.有科技和人才優勢。 發展工業的主要不利因素:本區水資源嚴重不足,工業產品「高、精、尖」比重不足。 重要工業城市:1.北京、天津-綜合性工業;2.秦皇島-港口城市;3.唐山-採煤、冶金、陶瓷工業。
中國四大工業基地(二)之滬寧杭
滬寧杭工業基地是我國規模最大、效應最高的綜合性工業基地。發展工業的主要有利條件:1.工業的歷史悠久,工業基礎雄厚;2.地處長江三角洲,有豐富的工業資源;3.水陸空交通發達,有統一的電網;4.區內有眾多大學和科研院所,科技人才和科技力量雄厚(勞動者素質高);5.有廣闊的經濟腹地-長江流域(市場廣闊)。 制約工業發展的主要因素:本區能源資源不足,人口分布、城市化和工業化水平的發展不平衡。重要工業城市:上海、南京、杭州、蘇州、無錫、寧波。
中國四大工業基地(三)之遼中南
遼中南工業基地是我國最老的重工業基地。發展工業的主要有利條件:1.煤、石油、鐵、森林等資源豐富;2.有便利的交通,鐵路、高速公路、航空、海運均齊備;3.有廣闊的消費市場。 制約工業發展的主要因素:1.工業產品老化,競爭力不強;2.企業科技水平不高,消耗大、效率低。 發展出路:進行產業結構調整和技術改造,培養科技人才,提高管理水平。 重要工業城市:沈陽-機械製造和飛機製造;大連-造船、石油化工和高新技術產業;鞍山、本溪-鋼鐵工業;遼陽-化學工業。
中國四大工業基地(四)之珠三角
珠三角工業基地是我國南方以輕工業為主的綜合性工業基地。 發展工業的主要有利條件:背靠內地,毗鄰香港、澳門,面向東南亞的優越地理位置;便利的水陸交通;有科技和人才優勢。發展工業的主要不利因素:工業多為出口加工業,技術含量低。 重要城市:廣州、深圳、珠海、東莞、佛山
⑤ 東北地區的老重工業基地有哪些
遼寧省:
1、沈陽市:沈陽第一機床廠、沈陽航空工業學院、沈陽風動工具廠
2、撫順市:撫順西露天礦、撫順鋁廠、撫順勝利礦
3、阜新市:阜新平安(五龍)立井、阜新海州露天煤礦、阜新電站
吉林省:
1、長春第一汽車製造廠
2、中國石油吉林石化公司
3、吉林染料廠
黑龍江:
1、哈爾濱:哈爾濱電機廠、哈爾濱汽輪機廠、哈爾濱東安機械廠
2、其他:鶴崗東山1號立井、鶴崗興安台洗煤廠、雞西城子河洗煤廠
(5)化工老工業區有哪些地方擴展閱讀
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目標:
1、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經濟保持又好又快發展。在優化結構、提高效益、降低消耗的基礎上,實現人均地區生產總值比2002年翻一番。
2、經濟結構調整取得較大成效。服務業比重、非公有制經濟增加值佔地區生產總值比重均有明顯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增強,形成一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知名品牌和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優勢企業。
3、可持續發展能力明顯增強。資源利用效率顯著提高,生態環境惡化趨勢基本遏制,遼河、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和區域大氣污染治理取得顯著進展,海洋生態環境得到改善。
4、社會發展水平明顯提高。基本公共服務得到改善,教育、衛生、社會保障體系逐步健全,貧困人口繼續減少。防災減災能力增強,社會治安和安全生產狀況進一步好轉。
5、改革開放取得突破性進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不斷完善,體制機制創新取得重大突破,國有企業改制基本完成。形成以沿海、沿邊和主要城市為重點的對外開放格局。進一步發展對外經濟合作,對外貿易繼續保持較快增長,利用外資質量和水平有較大提高。
⑥ 國內有多少個國家級的化工園區
一共有十五個:
上海精細化工園區深圳化工園區江蘇如東縣洋口化學工業園
海門精細化工園區重慶(長壽)化工園區南京化學工業園區
常州國家級精細化工園區杭州灣精細化工園四川瀘州西部化工城
撫順國家級精細化工產業化基地中國--天津臨港工業區
北京精細化工基地惠東國際精細化工產業創新基地
中國精細化工(泰興)園長興島臨港工業區石化產業園區
化學工業園又稱化學工業區。化工產業一直是國家和區域經濟的主導和支柱。近年來,化學工業園的興起已經成為中國化工發展方向的主流模式。化學工業園主要是以石油化工產業為基礎,同時服務於石油化工產業。
中國主要的化學工業園有:上海漕涇化學工業區、南京化學工業園區、天津開發區化學工業園區、武漢化工發展區、重慶長壽化工區。
⑦ 中國有哪幾個工業區
中國有六大工業區:
1.東北區:
東北區是中國強大的工業基地,已形成以鋼鐵、機械、石油、化工等為核心的完整工業體系。工業區由南向北逐步推進,除原有的沈陽—撫順—鞍山—本溪重工業區外,還出現了以機械、化工為主的旅大工業區,以煤炭、化工等為主的遼西走廊工業區,以機械、化工、造紙等為主的長春—吉林中部工業區,以電機、石油、機械工業等為主的哈爾濱—大慶—齊齊哈爾工業區,以煤炭—森林工業為主的黑龍江西部工業區等。
2.華北區:
華北區以燃料動力、鋼鐵為主體的工業體系。原有的沿海津、京、唐工業區得到了加強和合理發展,成為綜合性工業區。在豐富的原料產區和內地建立了一系列新的工業區和工業中心,主要有太行山麓以石家莊、邯鄲為中心的輕紡、燃料動力工業區,以太原、榆次為中心的晉中重工業區,以包頭、呼和浩特為中心的鋼鐵、畜產品加工工業區等等,從而使整個工業區由沿海向內地擴展。
3.華東區:
是中國基礎雄厚的重要工業基地之一,機電、輕紡、化工在全國更有重要地位。以上海為中心的長江三角洲工業區,是中國原有基礎最好、規模最大的綜合性加工工業區,機械、化工、輕紡工業居全國之冠。解放後,加強和建設了以淮南、合肥、馬鞍山為中心的燃料動力、鋼鐵、機械工業區,以青島為中心的輕紡、機械工業區,以濟南、淄博為中心的冶金、石油、化工、輕紡、機械工業區,以徐州、淮北、棗庄為中心的燃料動力工業區。工業區位同樣由沿海向內地不斷擴展。贛、閩、浙三省工業生產也有了很大發展。
4.中南區:
中南區以京廣鐵路線為主幹。是解放後重點建設的地區之一。鋼鐵、有色金屬、電力、紡織、製糖工業在全國具有重要的地位。在中部和北部,工業區以武大(武漢—大冶鋼鐵、機械工業區)為基點,沿京廣線向南、北和西部推進。南部以長沙、株洲、湘潭為中心的湘中冶金、機械、化工工業區,北部以鄭州、洛陽、三門峽、平頂山、焦作、安陽、開封等為中心的綜合性工業區,西部以水電、汽車、有色冶金為主的鄂西、湘西工業區。在南部,以廣州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綜合性工業區為基地,向粵北(韶關為中心)、向桂中(柳州、南寧為中心)不斷發展。
5.西南區:
西南區是中國新興工業區之一,戰略後方的重要工業基地,冶金、機械、化工、燃料動力已具相當規模。本區工業在全國支持下,以重慶工業區為基點,逐步向西部和南部發展,建立了以成都為中心的機械工業為主、輕重工業結合的工業區,以自貢、內江、瀘州等為中心的川中天然氣化工、鹽業化工、製糖工業區,以渡口為中心的鋼鐵工業區,以貴陽為中心的機械、化工、有色金屬工業區,以及其它許多新的工業城市。
6.西北區:
以蘭州、西安為基點,重點發展了石油化工、機械製造、棉毛紡織等部門,兩地成為西北最大的兩個工業區。在作為省(區)中心的烏魯木齊、西寧、銀川等地,工業也有了很大發展,在石油、煤炭資源豐富的地區,發展了工礦業生產,形成了許多工業中心。在黃河流域的劉家峽、青鋼峽、鹽鍋峽、八盤峽等修建了水電站,為本區工業發展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條件。
⑧ 我國的四大工業區是什麼
中國的四大工業區分別是遼中南工業基地、京津唐工業基地、滬寧杭工業基地(長江三角洲工業基地)和珠江三角洲工業基地。
一、遼中南工業基地(含沈陽、撫順、鞍山、本溪、大連、遼陽、營口等一系列工業城市),是我國重要的重工業基地,也是我國最大的重工業基地。該地以鋼鐵、機械、石油化工等重工業為主。
二、京津唐工業基地(以北京、天津、唐山為頂點的三角地帶),有鋼鐵、機械、化工、電子、紡織等工業,它是我國第二大綜合性工業基地;也是北方最大的綜合性工業基地。
三、滬寧杭工業基地又叫長江三角洲(以上海、南京、杭州為頂點的三角地帶,也稱長江三角洲),它是我國第一大綜合性工業基地,輕重工業都很發達;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大、結構最完整、技術水平和經濟效益最高的綜合性工業基地。
四、珠江三角洲工業基地(含廣州、深圳、珠海、惠州、東莞、佛山、中山、江門等一系列工業城市),位於我國東南沿海,同香港、澳門毗鄰,靠近東南亞,同時是著名的僑鄉有利於吸引海外華人投資。該地以服裝、電子、玩具、食品等輕工業為主。
(8)化工老工業區有哪些地方擴展閱讀:
除四大傳統工業基地外,中國還有京津石、滬寧杭、珠三角三大高新技術產業帶。
沿海地區的主要城市一般經濟都比較發達,教育、科技人才集中,經過20年的發展,經濟上具有了相當的實力,傳統結構正面臨著根本性的轉變。這類地區選擇高新技術產業,是其結構轉變、增強效益的客觀需求。
我國目前有52個國家級高新技術開發區,分布於全國大部分省市自治區。高新技術開發區建立的主要目的,是加速高新技術成果的產業化進程,形成一定的高新技術產品的生產基地。
⑨ 中國建國來四大老工業基地是什麼
四大工業基地指的是中國遼中南工業基地、京津唐工業基地、滬寧杭工業基地(長江三角洲工業基地)和珠江三角洲工業基地。
1、遼中南重工業基地
遼中南重工業基地,煤鐵資源豐富,水陸交通便利,勞動力豐富,農業資源支持,又有國家政策支持,土地租金不高等。
2、京津唐工業基地
京津唐工業基地,資源豐富(華北油田、開灤煤田、長蘆鹽場、棉花等);交通便利,科技發達,勞動力豐富,市場廣闊;能源充足(靠近山西能源基地)。
3、滬寧杭工業基地
滬寧杭工業基地工業基礎雄厚,科技力量強,水陸交通便利,勞動力豐富,素質高,市場廣闊,經濟腹地寬廣,工業聯系好,有政策扶持。
4、珠江三角洲工業基地
海陸交通便利,勞動力豐富,靠近港澳地區便於引進外資和技術管理,地處僑鄉,藉助華僑和華人引進外資和技術,市場經濟發達。
(9)化工老工業區有哪些地方擴展閱讀:
滬寧杭工業基地依託上海市這個解放前的經濟中心,長期左右著華東地區乃至全國的經濟發展。尤其是九十年代,小平同志南巡之後,上海浦東地區迅速發展,帶動長三角其他城市的經濟發展。
滬寧杭工業基地地處我國中部,瀕臨黃海、東海,擁有得天獨厚的長江航運,以點連線,以線帶面,帶動東部地區,長江流域經濟的迅速發展。
所以,在中國市場上有這么句話,八十年代看深圳,九十年代看浦東。直至今日,長三角地區也散發著巨大的活力。
⑩ 中國化工廠分布
1949年以來,中國新建了多個化工中心。中國化工廠分布在全國形成了上海、北京、天津、南京、青島、大連、沈陽、錦西、廣州、重慶、武漢、衢州、太原、瀘州等化工中心。
1、硫酸工業。中國硫酸原料構成中,硫鐵礦約佔73%,冶煉煙氣約佔11%,硫磺約佔16%。全國最大的廣東雲浮硫鐵礦1983年開始建礦。硫酸工業主要分布在南京、上海、大連及白銀、株洲、 銅陵、 葫蘆島等地。1990年全國總產量為1196萬噸。
2、制鹼工業。純鹼工業主要有大連、天津、青島、自貢和應城
5座大型鹼廠和杭州龍山、湖南冷水江、上海浦東等20多座中小型廠,北方沿海占總產量85%。
計劃在江蘇連雲港、山東壽光、河北南堡、福建廈門、湖南衡陽等地興建純鹼廠,並加強內蒙古、黑龍江、吉林、河南等省天然鹼資源的開發利用。
3、化肥工業。70年代以前中國建立的氮肥廠多以煤為原料,如南京、衢州、石家莊利用無煙煤,大連、吉林利用焦炭和重油,蘭州用褐煤和重油。
4、石油化學工業。中國的石油化工中心建立在消費區的有北京、上海、 南京、岳陽、
遼陽等廠,其中以北京燕山石油化學總公司規模最大,上海石油化工總廠經濟效益最好,建在靠近油田的有大慶、吉林、齊魯、天津。
(10)化工老工業區有哪些地方擴展閱讀:
化學工業是屬於知識和資金密集型的行業。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最初只生產純鹼、硫酸等少數幾種無機產品和主要從植物中提取茜素製成染料的有機產品,逐步發展為一個多行業、多品種的生產部門,出現了一大批綜合利用資源和規模大型化的化工企業。
包括基本化學工業和塑料、合成纖維、石油、橡膠、葯劑、染料工業等。是利用化學反應改變物質結構、成分、形態等生產化學產品的部門。如:無機酸、鹼、鹽、稀有元素、合成纖維、塑料、合成橡膠、染料、油漆、化肥、農葯等。
化學工業是多品種的基礎工業,為了適應化工生產的多種需要,化工設備的種類很多,設備的操作條件也比較復雜。按操作壓力來說,有真空、常壓、低壓、中壓、高壓和超高壓:按操作溫度來說,有低溫常溫、中溫和高溫;處理的介質大多數有腐蝕性,或為易燃、易爆、有毒劇毒等。
有時對於某種具體設備來說,既有溫度、壓力要求,又有耐腐蝕要求,而且這些要求有時還互相制約,有時某些條件又經常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