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誰知道歐洲工業革命的好處與壞處
1、工業革命引起生產組織形式的變化,使用機器為主的工廠製取代了手工工廠。
2、工業革命帶來了城市化和人口向城市的轉移。
3、工業革命給人們的日常生活和思想觀念帶來了巨大的變化。
4、但是,工業化和城市化也產生了新的社會問題。比如:貧富分化,城市人口膨脹,住房擁擠,環境污染等弊端。
5、工業革命同時引起社會結構的改變。
6、從根本上說,後來出現的波瀾壯闊的國際共產主義運動正是工業革命的直接產物。
7、生產力飛躍
8、出現了兩大直接對立的階級:工業資產階級與工業無產階級。
9、[粵教版]如同農業革命一樣,工業革命也引起了人類社會的第二次大變遷。
工業革命使人類跨入了機器時代,帶來了生產力的巨大發展,以及社會階級結構的變化,形成了近代工業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兩大對立階級。拉大了東西方社會進步的距離,完成了工業革命的西方國家,打開了亞、非、拉落後國家的大門,把整個世界納入了資本主義的商品經濟體系。
⑵ 工業革命的影響與意義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幫助你:(望採納,謝謝~)
版本一:
⑴、工業革命促進了社會生產力的迅速飛躍,使資本主義最終戰勝封建主義。
⑵、工業革命使社會日益分裂為兩大直接對立的階級:工業資產階級和工業無產階級,這兩大階級的對立和斗爭逐漸明顯和尖銳。
⑶、工業革命改變了世界的面貌,形成了西方歐美資本主義國家強大先進的工業國,東方亞非拉落後的農業國的格局。
⑷、工業革命使人們的價值觀發生巨大轉變。
版本二:
1、改進了生產工具和技術,促進了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生產力的提高。(機器代替手工勞動)
2、導致人口增加和城市化(大量人口流向城市)的進程。
3、促進社會經濟結構的變化,人們的生活方式和價值觀念也發生了變化。(第一產業下降、第二產業上升)
4、促使階級結構發生變化,推動資本主義國家生產關系的不斷調整。
5、導致東方從屬於西方,形成資本主義對世界的統治格局,形成不合理的國際政治經濟秩序。
6、加劇了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的不平衡。
7、英國成為「世界工廠」,是世界上第一個工業化國家,資本主義工業迅速發展。
版本三:
1.使生產力大大提高,市場上的商品越來越豐富,鞏固了資產階級的統治地位;
2.英國率先完成工業革命,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工業國家,機器生產代替了手工勞動,科學技術發揮了越來越大的作用,工廠取代手工工場,徹底改變了傳統生產方式,促進了美、俄、德、意的革命、改革,拉開了歐美實惠工業化及現代化進程,使資本主義世界體系初步形成;
3.在工業社會中日益分裂為兩大對立階級--工業資產階級和工業無產階級,19世紀30、40年代,工人運動興起;
4.開始了城市化的進程;先進的生產方式和技術傳播到各地,沖擊著舊制度、舊思想,改變了人們的生活觀念;
5.加快了整體世界的最終形成,東方從屬於西方,殖民侵略導致了民族解放運動高漲。
⑶ 工業革命給人類生活帶來哪些改變還有嗎
第一次工業革命:蒸汽時代;蒸汽火車、蒸汽船
19世紀三四十年代,蒸汽機在歐洲和北美被廣泛採用,人類進入蒸汽時代.蒸汽機促使工場手工業作坊轉變為機器大工業工廠,改變了人們的生活和工作環境,真正意義上的社會化大生產逐漸形成.在工業化進程中,形成了許多工業城市,英、法、美等國家成為工業國家.蒸汽動力在交通運輸工具上的應用,使得世界各地的聯系更加密切,世界日益成為一個整體.
(1)解決了工業發展中的動力問題.
自此以後,只要有煤作燃料開動蒸汽機,就可根據需要建立工廠,不再受河流的限制.工場手工業作坊轉變為機器大工業生產,改變了人們的生活和工作環境,真正意義上的社會化大生產形成.
(2)促使工業革命轟轟烈烈地展開,出現了發明和使用機器的熱潮.
瓦特蒸汽機應用於運輸業中,導致蒸汽輪船和機車出現,交通運輸業發生了徹底變化,人們的交往更加方便,經濟和文化聯系也日益密切,世界日益成為一個整體.
(3)推動人類社會由此進入「蒸汽時代」.
蒸汽機是工業革命時期最偉大的發明.蒸汽機的廣泛利用,使英國到處建立起大工廠.在工業化進程中,形成了許多工業城市,那些高聳入雲的煙囪,噴出縷縷煙霧,龐大的廠房,發出隆隆的轟鳴,打破了原來中世紀田園生活的恬靜──歷史已跨進了一個新的時代.
(4)加強了世界各地的聯系,使世界日益成為一個整體,但也造成了環境污染.
第二次工業革命:電氣時代:飛機、汽車
第二次工業革命,起於19世紀七十年代,以電力和內燃機的使用為主要標志,這一時期,科學技術的發展突飛猛進,各種新技術、新發明層出不窮,並被迅速應用於工業生產,大大促進了經濟的發展.又稱為是第二次工業革命.當時,科學技術的突出發展主要表現在四個方面,即電力的廣泛應用、內燃機和新交通工具的創制、新通訊手段的發明和化學工業的建立,第二次科技革命人類跨入了電氣時代.19世紀七八十年代,以煤氣和汽油為燃料的內燃機相繼誕生,90年代柴油機創製成功.內燃機的發明解決了交通工具的發動機問題,還推動了石油開采業的發展和石油化工工業的產生.
⑷ 第一次工業革命給西方國家帶來的巨大好處是什麼呢
第一次工業革命對西方國家的主要好處如下: 工業革命創造了巨大的生產力,人類進入了「蒸汽時代」,社會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工業革命後,給西方帶來的好處有:資本主義終於戰勝了封建主義,率先完成工業革命的西方資本主義國家逐步建立了對世界的統治,形成了西方先進、東方落後的局面。
⑸ 你認為工業革命對我們的社會帶來好的影響還是壞的影響
1.對生產力的影響:工業革命促進了社會生產力的迅速發展,使商品經濟最終取代了自然經濟,手工工場過渡到大機器生產的工廠,這是生產力的巨大飛躍〔1〕。
2.對資產階級的影響:工業革命極大提高了勞動生產率,為鞏固資產階級革命成果奠定了雄厚的物質基礎,使資產階級專政建築在社會化的大機器生產和物質財富空前豐富的基礎上,使資本主義方式擴展至世界各地,保證了資本主義完全戰勝封建主義〔2〕。
3.對階級階構的影響:工業革命使得使用機器生產和現代大工業(工廠制度)逐步代替了工場手工業,資本主義僱傭勞動制度普遍建立起來,引起了社會階級關系的深刻變化,工業資產階級和工業無產階級最終形成。
4.對全球交通和市場的影響:歐美國家為了促進商品交流,大規模從事交通運輸建設,為了擴大海外殖民掠奪和市場,致力於遠洋運輸網的開拓,逐漸形成了全球性的交通網路,世界市場開始形成。
5.對亞非拉國家的影響:工業革命加速了弱小國家淪為殖民地和附屬國的過程,同時,歐美列強對亞非拉進行殖民掠奪的時候,也不可避免地把歐美先進的工業技術帶到這些地區,使這些國家緩慢地走上了工業化的道路,改變了他們的歷史命運,將其捲入了工業文明的潮流之中。
此外,有學者指出,工業革命在發展生產力、在人同自然作斗爭方面具有劃時代的巨大歷史意義。同時,工業革命後,社會日益分裂和混亂,物慾橫流,金錢第一,物質享受至上成為許多人的生活目標,人剛剛有可能擺脫大自然的桎梏,但又陷入了社會本身纏結的羅網。如何解決這些問題,是每個正在實現工業化的國家都必須認真考慮的。」
⑹ 工業革命給人類生活帶來哪些改變
給人類生活帶來的改變實在太多了!簡單舉例說幾個,從網路上摘抄,你可以看看我提供的參考資料,那裡說得更詳細!
1、工業革命引起生產組織形式的變化,使用機器為主的工廠製取代了手工工場。
2、工業革命帶來了城市化和人口向城市的轉移。
3、工業革命給人們的思想觀念帶來了巨大的變化。
4、但是,工業化和城市化也產生了新的社會問題。比如:貧富分化,城市人口膨脹,住房擁擠,環境污染等弊端。
5、工業革命同時引起社會結構的改變。
6、從根本上說,後來出現的波瀾壯闊的國際共產主義運動正是工業革命的直接產物。
7、生產力飛躍
8、出現了兩大直接對立的階級:工業資產階級與工業無產階級。
9、工業化及其隨同的變化增高了世界多數人們的生活標准。較之過去,有更多的貨物可以供用,成本也較低廉。但是,增加對貨物的需求,就意味著原料的消耗和環境的沾污。由於大量生產技術更加強的採用,世界若乾地區的文化特徵在食物,衣著,住房,娛樂,及生活方式上,就趨於標准化。
10、工業化也改變了政府。許多國家行使帝國主義以支配各種原料和市場,俾能支持工業的發展。工業工人(無產階級)學會了組織與談判的技術。因此,民主的過程加速,因為工人要求對於社會的管理,有更多的發言權。
⑺ 工業革命的利弊
1、利:
(1)、工業革命極大地提高了生產力,鞏固了資本主義各國的統治基礎。
(2)、客觀上傳播了先進的生產技術和生產方式,猛烈沖擊著殖民地的舊制度、舊思想。
(3)、密切了世界各地之間的聯系,改變了世界的面貌,確立了資產階級對世界的統治。
(4)、促進近代城市的興起,城市進程加快,人口迅速增長,人們生活方式和思想觀念發生改變。
2、弊:
(1)、工業化和城市化產生了新的社會問題,比如:貧富分化等。物質的大量富餘和人民的相對貧困,使社會矛盾加劇。
(2)、工業發展使二氧化碳,氟利昂,一氧化碳排放量急劇增加。增加生產用地,使大量動物瀕臨或已經滅絕,生物鏈遭到破壞,惡性循環。
(3)、西方殖民掠奪加強,殖民地人民更加貧困,艱難,使東方從屬於西方。如中英鴉片戰爭,使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7)工業革命有哪些好處擴展閱讀
第四次工業革命將要到來:
18世紀中葉以來,人類歷史上先後發生了三次工業革命,發源於西方國家及衍生國家,並由他們所創新所主導。
第一次工業革命所開創的「蒸汽時代」(1760-1840年),標志著農耕文明向工業文明的過渡,是人類發展史上的一個偉大奇跡。
第二次工業革命進入了「電氣時代」(1840-1950年),使得電力、鋼鐵、鐵路、化工、汽車等重工業興起,石油成為新能源,並促使交通的迅速發展,世界各國的交流更為頻繁,並逐漸形成一個全球化的國際政治、經濟體系。
兩次世界大戰之後開始的第三次工業革命,更是開創了「信息時代」,全球信息和資源交流變得更為迅速,大多數國家和地區都被捲入到全球化進程之中,世界政治經濟格局進一步確立,人類文明的發達程度也達到空前的高度。第三次信息革命方興未艾,還在全球擴散和傳播。
前三次工業革命使得人類發展進入了空前繁榮的時代,與此同時,也造成了巨大的能源、資源消耗,付出了巨大的環境代價、生態成本,急劇地擴大了人與自然之間的矛盾。
進入21世紀,人類面臨空前的全球能源與資源危機、全球生態與環境危機、全球氣候變化危機的多重挑戰,由此引發了第四次工業革命「綠色工業革命」,一系列生產函數發生從自然要素投入為特徵,到以綠色要素投入為特徵的躍遷,並普及至整個社會。
⑻ 請說說20世紀工業革命帶來哪些好處
說20世紀工業革命指的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第二次工業革命,交通工具的創制(如汽車、飛機),促進了交通運輸業的發展;信息傳遞工具的發明,提高了信息傳遞的速度;同時電視機、收錄機等豐富了人們的精神生活,洗衣機、電冰箱等減輕了人們的家務勞動等 ~
⑼ 工業革命給人類帶來了什麼影響
1、 第一次工業革命極大地提高了生產力,鞏固了資本主義各國的統治地位。隨著資產階級力量的日益壯大,他們希望進一步加強自身的經濟和政治地位。
2、 第一次工業革命要求進一步解除封建壓迫,實行自由經營,自由競爭和自由貿易。資產階級通過革命和改革,逐漸建立第一次工業革命鞏固自己的統治。
3、 第一次工業革命引起了社會的重大變革,是社會日益分裂成為兩大對抗階級即工業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無產階級辛勤勞動,直接創造財富,卻相對日益貧困,他們為了改善自己的處境,同時在和資產階級進行斗爭,工人運動興起。工業革命還促進了近代城市化的興起。
工業革命對19世紀科學發展及社會變遷產生了極為重要的影響,以前的科學研究很少用於工業生產,隨著工業革命的發展壯大,工程師與科學家的界限越來越小,更多的工程師埋頭做科學研究。
以前的科學家多是貴族或富人的子弟,現在則有許多來自工業發達地區和工人階級的子弟成為了科學家。他們更加對化學和電學感興趣,這也促進了這些學科的發展。
由於圈地運動和農業技術的改良導致鄉村許多剩餘的人口大舉移入都市,歐洲主導的資本主義經濟的世界大規模貿易,使得城市和工廠能夠吸收這些大量人口,由此造成了都市化的現象及都會區的出現;都會化的生活,讓知識與資訊溝通更為便利。而工業化使得出現現代化的交通工具,出行更加便利,使得人們更加見多識廣。
在商品經濟下利己的生活習慣里,於是人們的思想發生了許多改變,更多人追求個人的幸福,而非來世的幸福或集體的利益。
也因為自由經濟主義的興起,世界大規模自由貿易導致出現了一個新富階層,再加上人們思想上的變化,進而使得更多的人,當時主要是中產階級對民主政治的參與的興趣,由此導致歐洲各國選舉權與被選舉權,不斷擴大到社會上更多的人群中。
大量工廠的成立,工人悲慘的生活及工作環境也逐漸為人重視,許多的慈善機構於是成立,主張以社會福利制度改善窮人生活,也免費提供糧食及住所。由於資本主義的周期性經濟危機,也由於當時沒有任何政府提供的保障,許多工人在因經濟危機而失業的情況下過著食不果腹的生活。
在正常的經濟環境里,生產環境也十分惡劣收入也很微薄,這些有限的社會福利並沒有多大程度上改善工人的狀況,由此導致勞資雙方也就是所謂資產階級與工人階級的對立。如1811年,一個名叫盧德的英國工人搗毀機器,從而引發了反對機械化的盧德運動。
馬克思為首的左派學說正是在這樣的環境下產生,衍生出了共產主義的思想,對日後的人類社會影響甚鉅,有正面也有負面。不過也由於工業革命,才可能產生大量的工人,而農業社會中則不會出現這種情況。
工人階級在歐洲一些國家如英國,通過與資方的有限的斗爭以及恰當的妥協,而不是馬克思主義學說鼓勵的徹底斗爭與破壞,為自己爭取到了更多的利益,同時對社會經濟的破壞也不那麼大。
改善了自己的生活環境,不讓物質的大量富餘和人民的相對貧困,使社會矛盾加劇,革命思潮洶涌,英國等國通過改革實行「民主」,後來歐洲社會的穩定進步。
工業革命時期嚴酷的經濟環境造成了當時人類平均身高的降低,人類的平均身高並非是一成不變的,科學界普遍認為6000年前農業社會的形成與漁獵的生活方式被農耕取代,造成了人類平均身高的下降,土耳其境內8000年前遺跡所留下的屍骨平均身高超過今日土耳其的平均身高。
英國牛津大學里查德教授在分析了幾千具從丹麥、瑞典、挪威、英國和冰島挖掘出來的古代人類男性的遺骨後發現,人類成年男性平均身高在中世紀期間的公元9世紀到12世紀之間到達了一個自10萬年前現代智人誕生以來到20世紀中期前的平均最大值,平均身高為1.73米,然後逐漸變矮變低。
到了工業革命前夕的18世紀和19世紀,歐洲成年男性平均身高降低到1.67米,比9世紀到12世紀間減小了6厘米之多。
一直到了20世紀中期,人類男性平均身高才重新恢復達到9世紀到12世紀的最大值。羅馬帝國時期的遺址赫庫蘭尼姆城(在今土耳其境內)前後共出土了近二百餘具遺骸,美國史密森大學物理考古學家薩拉·比西爾對他們進行了深入細致的研究,了解到古羅馬男子一般身高一點七米,女子一點五五米」。
從1920年開始,特別是從20世紀中期以後,人類平均身高迅速增長,歐洲成年男子平均身高從167厘米增長到177厘米,其中比利時成年男子的平均身高從1920年的166厘米增長到1970年的174厘米,丹麥則從169厘米增加到178厘米。
(9)工業革命有哪些好處擴展閱讀:
生產制度的變革
航海時代的殖民公司制度逐漸成熟,並擴及到其他行業,資金的積聚及新機器的發明也是引發工業革命的其中兩個主要原因。18世紀時,歐洲本土的貿易發展蓬勃,使商人累積了大量財富。為了獲得更豐厚的利潤,他們便致力投資開設工廠、購置原料和發明新機器。
加上隨著各類型機器的發明及應用,舊有以人力為主的生產工序逐漸被由蒸汽推動的機器取代。生產工序的機械化,提高了工農業的產量。結合以上的種種原因,就成就了工業革命的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