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汽車機油到底該如何選擇
怎麼選合適的汽車機油
有車的朋友都知道,自家汽車每行駛到一定的里程就要進行保養,而每次保養更換機油是必不可少的,機油的作用是為了保護發動機免受磨損合腐蝕,並且保持發動機清潔,防止雜質沉澱。那麼怎麼選合適的汽車機油呢?
1.選擇機油首先要考慮的就是機油粘度,按照廠家要求的機油粘度來選擇最合適,沒有比這個更合適的了,一般保養手冊或使用說明書上都有具體要求。
2其次需要選擇的就是機油等級,汽油發動機需要看SL、SM、SN,柴油發動機需要看CI、CH、CG,現在國三以上排放標準的汽油發動機,需要使用SL級以上的機油,只要不低於SL就可以。如果機油等級太低會損壞三元催化,降低三元催化使用壽命的。
3接下來就需要選機油的類型了,現在使用的機油主要有礦物油,半合成機油,全合成機油三大類,你需要根據發動機的類型進行選擇。比如渦輪增壓發動機就需要使用合成機油,自吸發動機用礦物油或合成油都可以。
4還有一個需要注意的是機油認證標准,雖然機油粘度一樣但機油的參數並不一定相同,不同發動機對機油高溫抗剪切能力的要求是有差別的,你需要按照廠家要求機油認證標准來選擇,這樣就可以避免使用不符合要求的機油粘度。
全合成機油可以一萬公里一換嗎
㈡ 汽車機油怎麼選擇適合的機油
機油能對發動機起到潤滑減磨、輔助冷卻降溫、密封防漏、防銹防蝕、減震緩沖等作用。被譽為汽車的「血液」。選擇適合的機油方法有機油粘度、機油等級、機油的類型、機油認證標准:
1、選擇機油要考慮的有機油粘度。
按照廠家要求的機油粘度來選擇最合適,沒有比這個更合適的了,一般保養手冊或使用說明書上都有具體要求。
自己平常用車的注意:
在平常的用車過程中,要注意每隔1000公里就檢查檢查機油,看看是否有損耗,機油少了要及時添加。對於機油來說,可以自己購買一些質量好的,然後找維修店更換就行,自己再買上機油濾芯即可。
㈢ 如何正確選擇機油
1、根據發動機性質需要選擇適合的機油。比如自吸發動機車型可以選擇礦物油,完全滿足自吸車的發動機。渦輪增壓選擇半合成或者全合成,能夠更好的保護發動機。當然,如果你不差錢,都可以選擇好的合成機油,更長久耐用。
2、根據機油特點進行選擇機油。每個不同的品牌都有不同的特點,比如有的機油特點是清潔型的,有的是性能是提升動力、有的是啟動保護好、有的是降低噪音等等功能不同。所以我們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進行選擇。
3、根據機油型號選擇,每個品牌車的發動機都是不一樣的,這個比較好選擇,直接看自己的車輛說明書就可以了,這是最標准最准確的方法。比如說明書寫的是SN5W-30,那就按照這個標准添加就好了。
4、根據車的年齡選擇機油型號,這個好理解,一般車的年齡比較久了,比如公里數比較多,由於磨損的原因,零件的裝配間隙會大,這個時候就要選擇粘度大一些的機油,避免燒機油的現象發生。這個根據需要自己選擇即可,一般比自己的標准大一個型號就行。
5、根據動力和省油需求選擇機油。機油對於動力的提升不是很大,但是你要說一點沒有也是不對的。比如你想省油,且要動力好一點,就要選擇稀一點機油,這樣氣缸在運動時候的阻力小,動力自然就要好,而且阻力小,自然也要省油一些。
㈣ 怎樣正確選擇汽車機油
選購機油必須先要懂「粘度等級」,粘度太大,太小,均會對發動機造成損害。
W後面所帶的數字是表示汽車行駛狀態,發動機出於高溫時機油的粘度值。有些製作精密的發動機,要求在高溫時,粘度20,30,有些製作工藝較低的發動機,粘度要求40、50,這主要根據汽車設計時所規定的值,購買機油時,這個數字建議參照《汽車使用說明書》要求的粘度值,否則可能對發動機有損,或導致油耗增加等問題。
㈤ 如何正確選購汽車機油
機油的選用要「因車而異」,每款車型都有自己的性能需求,每個駕駛員都有自己獨特的駕駛習慣。因此,在選擇機油的時候,需要考慮多方面的因素。下面我們就來說說選擇機油的一般原則和方法。
步驟一:選擇、確定機油的粘度級別,即SAE級別
如果是新購買的還在質保期之內的車輛,就直接選擇廠家推薦的機油就好了,想要升級機油也要按照 汽車 使用手冊上規定的機油粘度來選擇,不要自行的降低或升高粘度級別。
如果你的車已經脫保,想自己選擇機油,那麼就要綜合你的各種使用條件,參照使用手冊上規定的機油粘度值,來選擇機油的粘度級別。
1、如何選擇機油低溫粘度:機油的低溫級別主要決定 汽車 的冷車起動性能和低溫抗磨損能力以及機油的低溫流動性。
選擇低溫級別不僅僅要看機油的低溫粘度,還要看機油的傾點。不同品牌的同級別的機油,其傾點是不同的。比如同為5W30的機油,嘉實多金嘉護的傾點是-39°C而美孚一號的傾點是-42°C,二者相差三度。對於某些極寒地區來說,可能會造成冬季起動性能的差異。一般來說,北方車主建議選擇傾點比冬季最低溫度低10℃左右的機油,對於南方的用戶可以直接忽略這個問題。
2、如何選擇機油高溫粘度
高溫粘度等級是根據機油100℃動態粘度數值來標定的。它表達了機油在發動機暖機工況(一般為100℃左右)下機油的粘度。高溫粘度等級越高,發動機暖機工作時機油的粘度越大。100℃動態粘度低些能降低油耗並減少發動機噪音;100℃動態粘度高些對於發動機在超高速運轉時有更好的保護。需要注意的是,即使是同型號的機油,它的高溫粘度也可能是不一樣的。
選擇機油高溫粘度時要根據你車輛的實際使用狀況,如果你想要省油靜音,就選擇粘度低一點的;如果你經常急加速或經常高轉速,就選擇粘度高一點的。對於大眾車系來說,需要選擇高溫高剪切粘度在3.5cP以上的,及同型號的機油要選擇粘度相對較高的。
步驟二:選擇、確定機油的質量等級,即 API等級
選擇機油的質量等級的原則是:一定要遵循 汽車 使用手冊規定的級別,就高不就低。比如整車廠商規定選用機油的API質量等級為SM,那麼我們在選擇機油的時候,就必須選擇SM級或者是優於SM級的SN級機油。但是也不能盲目的升高,一般高一個等級就可以了,不能高太多。
步驟三:選擇、確定礦物油還是合成油
礦物油、半合成油、全合成油三者的區別並不是潤滑性能,而是機油的黏溫特性、穩定性、耐久性以及對發動機的潔凈性。越高級的機油這些性能越好。一般高性能車型最好選擇全合成機油,普通的家用車半合成機油就夠用了,而對於一些計程車、滴滴快車等營運車輛來說,由於較短的時間就會走很長的里程,換油周期短,使用耐久性不高,性能衰減快的礦物油比較劃算。
另外,還有些車型有指定品牌和型號的機油,我們一定要嚴格按照規定去使用;一些老舊車型不要輕易更換機油的型號,特別是不要輕易更換為全合成機油,因為這種機油內含有大量清潔劑等物質,有可能短時間內清洗下來大量的積碳和油泥,從而堵塞油道和濾芯,甚至引發發動機故障。
我是「旋轉的方向盤」,歡迎關注!
如何選購 汽車 機油並不是什麼難問題,稍微了解一些基本知識就可以自主選擇。 需要注意的是在機油的選擇上應合適而不是一定非得用最好的。 好的機油雖然適用范圍更廣、品質更高但由於我國 汽車 保養的平均頻率略高會造成好機油的有效利用率降低,從而加大車主的養車開支。
從實際用車經驗總結:家用車個人選購機油時還是比較推薦國外品牌,主要原因就是國內機油品牌的質量標准要求相對國際標准還是低一些。(僅供參考)
機油分類的概況
機油按種類分為礦物油、合成油,合成油包含半合成機油和全合成機油;機油按黏度來分遵循的是SAE(美國工程師學會)黏度等級,這種等級劃分是經過國際ISO認證的,算是國際通用表達形式;機油按性能和質量等級劃分應用較多的是API(美國石油學會)的等級劃分原則以及更為嚴格的ACEA(歐洲 汽車 製造協會)。
機油種類
礦物油: 就是開采出來的有機物原油,經過蒸餾提煉後加入特定添加劑。雖然這種油的成本低、潤滑效果也不錯但是由於雜質較多以及分子結構雜亂的特性導致其實用范圍較窄,並且在清洗、保護、耐用性上不佔優勢。
全合成機油: 完全是由化學分子人工合成的機油,由於人工合成所以它的適用性會按照人為需求的方向來,然後根據使用方向的不同添加不同的添加劑。由於全合成機油分子成分相對統一,所以其適用范圍更寬,且不僅潤滑效果好,黏度、耐溫、耐用度和保護性都要比礦物油有更大優勢。
半合成機油: 可以說是礦物油經過人工化學成分的添加達來彌補礦物油的劣勢、增加合成油的優勢,旨在提升效果的同時降低成本算是一種折中性的機油,其關鍵作用在於添加劑的成分和比例。
在選擇機油種類的時候應該考慮車型和經濟性兩大因素,如果半合成機油能夠滿足一個保養周期的使用就沒必要使用全合成機油。雖然全合成機油會更好但是成本也會提高,而對於定期保養的車主來說選擇適當的機油不僅不影響車輛性能反而提高機油利用率、節省養車開支也是不錯的。(主要還需參考廠家說明說)
機油黏度區分
黏度區分依據SAE黏度等級劃分原則,分別包含低溫和非低溫兩種大類,這個標准基本適用我國絕大多數地區。 適用低溫標准
SAE0W、5W、10W、15W、20W
標號越低的代表機油能適應更低溫度的寒冷環境,表明溫度越低黏度越低,有利於發動機在低溫下的啟動運行。 這里有個小技巧就是低溫標准數字加上-35℃就是此標號機油的最低適應溫度。比如0W代表0+-35℃=-35℃,代表滿足受最低零下35度的用車情況,再比如我們常見的10W代表10+-35℃=-25℃下可以滿足機油正常發揮作用。
適用非低溫標准
SAE20、30、40、50、60
標號越大代表此機油在高溫時能保證更高的黏度,起到更好的潤滑、流動、清洗、降溫、保護等作用。對於我們來說高溫機油黏度可以作為一個參考,但數值越高高溫黏度越好。
以「0W-20」為例,0代表的是此機油正常發揮可以滿足的最低溫度,W就是英文Winter冬季的意思,20代表機油在發動機高溫運行的黏度標准。翻譯過來就是「此標准機油可以在最低-35度時保證機油系統正常運行,發動機高溫時黏度標准在7.5厘斯」
機油質量等級標准
表示方法:SA、SB………SM、SN(排除i)
以API(美國石油協會)為標準的參考,隨著發動機技術的不斷提升機油等級標准也是不斷升級。此標准以「S」開頭代表汽油車機油質量等級和以「C」開頭代表柴油車機油等級,以字母A起始到字母N為目前最高標准。
現在使用的機油最好還是在SL級別以上的,因為SL的實施也都是二十年前左右的標准,很多現有新款發動機可能並不適合,可以說它在全球范圍內算是很基本的質量等級標准了。當然質量等級越高的機油自然代表其各項性能都非常出色,比如最高SN級別機油的耐用性抗氧化性、高溫穩定性、抗磨損性和潤滑性都比低一等級的機油綜合性高出15%左右,在更換周期、環保性和節油性上也有一定優勢。
總結: 如何選購機油應先根據車型確定是否選擇礦物油、半合成、全合成,每5000公里定期保養的自吸車型礦物油就可以滿足,渦輪增壓車型可根據保養周期選擇半合成或者全合成機油,其實每一萬公里一保養個人認為全合成是有物不盡其用,但也可根據預算選購。其次根據自己用車區域的環境溫度判斷選擇什麼黏度的機油,建議夠用即可沒必要都選最好的。最後根據情況選擇機油質量等級,個人建議是SL等級起步,如果是新款或者大改款發動機還是建議選擇SM級別及以上標准。另外啰嗦一句:廠家說明書給的機油標准一般都是比較合理的,實在不懂得就完全按照說明書走就行了。
我是湛藍我來回答
這個老話題了,機油的選擇其實不麻煩簡單幾項注意就不會出錯。
為自己的 汽車 選擇機油是大家比較關心的,說白了就是依照機油粘度來區分,機油的粘度理解起來就是說,液體在流動時它內部的摩擦力,即是流動阻力。
用那種粘度的機油,要看你所在城市的最低或最高溫度來決定,比如在東北那邊冬天天時比較寒冷那麼5W-30的機油就要比20W-40發動 汽車 時好發的多,也對發動機更加好一些。機油粘稠度選擇不正確的話,會使 汽車 費油,黏度高的機油摩擦力也高會使引擎內部機件的運轉產生更高的摩擦阻力,油耗也相應增加。會增加發動時對發動機的磨損的加大,所以選擇機油一定要根據自己所在城市的氣候環境來決定。
機油粘稠度的選擇在 汽車 的使用手冊中也會有提示,如果是自吸發動機的 汽車 ,而且你只有上下班時才會用的到,10W-40的一般礦物油就夠你用了。如果你是增壓發動機或者你想節省汽油費用,全合成的5W-40可以滿足你了,因為它的流速快,還可減少你發動時引擎的磨損。
再說說機油的更換周期
一般情況下大多數車主認為 汽車 的機油更換里程應該是5000公里,我們最好不要以這個為標准,更換里程可以依據車輛的發動機狀況以及使用環境來決定。
如果是台過首保的新車,由於發動機內部結構非常干凈所以更換里程就刻意相對的多一點,但也最好不要超過7500公里,因為在車在磨合當中也會產生少量的雜質。相對來說年代比較早的車更換機油的次數就要相對的高一些,發動機的內部不會很乾凈很容易造成新機油加入後被污染的情況,從而引發變質的情況所以要縮短更換時間。如果機油種類選用不當,換油周期掌握不好,長期使用將對車輛產生很大的影響。
一樣的車型有的車就可以行駛幾十萬公里仍狀況良好,除駕駛方法外,機油的使用也是十分重要的一步。只要能總結經驗,認真比較,嚴格地選用機油和掌握換油周期,你的車就會永保 健康 。
希望我的介紹能為你在對機油方面有所幫助。
歡迎使用全球通環保節能潤滑油,超強
㈥ 汽車機油怎麼選擇
機油選擇的方法:
選擇機油時使用多粘度潤滑油最好,潤滑油(又稱多等級潤滑油)低溫時具有輕質油的性質,而在高溫時又具有重質油的性質,在推薦使用多級油的場合,一種多級油就可以代替多種單級油。
雖然多級油可滿足極冷和溫暖季節和重負荷發動機用油,尤其是那些在冷天啟動不存在困難的柴油機用油,通常還是推薦使用單一粘度的潤滑油,有利於發動機的潤滑,延長發動機的使用壽命。
機油的功效:
1、潤滑性。在各種條件下,發動機油降低磨擦,減緩磨損和防止金屬燒結的能力,叫做發動機的潤滑性。發動機油的粘度是評定潤滑性的重要指標。
2、低溫操作性。從發動機油方面保證發動機在低溫條件下容易起動和可靠供油的性能,叫做發動機油的低溫操作性。
發動機潤滑油的低溫操作性包括有利於低溫起動和降低起動磨損兩方面。評定發動機潤滑油低溫操作性的指標主要有低溫動力粘度,邊界泵送溫度和傾點。
㈦ 汽車機油的選擇方法有哪些
機油被稱為汽車的「血液」,在發動機中起著重要的作用,但對於很多新手司機來說,他們往往不知道如何選擇機油,那麼如何選擇汽車機油呢?
什麼是機油?
機油,即發動機潤滑油,起潤滑、清潔、冷卻、密封、減少磨損、減震緩沖、防銹防腐蝕的作用。
機油標簽的含義
「SEA」和「API」這兩個詞經常出現在市面上品牌油的說明書上。其中,「SAE」表示油的粘度,以下數字范圍為5-50。數值越高,油的粘度越高。「API」表示機油的等級,後面兩個字母分別表示發動機使用的燃料(「Q」代表汽油,「C」代表柴油)和機油的等級(「A」是最低等級,「G」是最高等級-等級-等級,而「C、D、F」是常用等級)。
汽車油怎麼選?
1.不要相信「特種機油」這個說法
發動機機油只有類似的行業標准,如SAE和API。因為機油廠家不是按照某個型號來開發機油的,所以沒有「專用車專用」或者「原裝機油」這種說法。然而,那些包裝成「原裝機油」的產品實際上是由機油製造商代表他們製造的,甚至是市售的機油。
2.不同季節選擇不同的機油。
夏季:雖然夏季氣溫高,但與發動機內100℃左右的高溫相比還是相形見絀,所以夏季機油的選擇不受環境影響。目前合成機油的粘度受溫度影響較小,近年來生產的發動機技術更新,零部件更加精密,不需要太多的機油粘度。在我國大部分地區,都可以使用SAE 30產品。如果你的發動機老舊或者磨損很大,建議選擇SAE 40產品。
冬季:建議選擇低溫流動性好的類型。如果你在寒冷的北方地區,建議選擇標有0W的產品,比如金吉星J700U(0W-40/0W-50)。如果你在冬天不冷的南方,選擇5W、10W標簽的產品就足夠了。比如金吉星系列J500、J600、J700都有5W-40、5W-30產品。
3.石油不是越貴越好。
更換發動機機油取決於發動機機油型號。建議根據車輛使用說明書或發動機殼體選擇適合您汽車的機油。每個品牌的機油成分不同,混合使用可能會引起一些不良的化學反應,沒有特殊情況不建議混合不同品牌的機油。
如果油太少,會導致潤滑不足,從而拉動氣缸。但是如果機油過多,會影響車輛動力,增加油耗。此外,機油必須更換而不是添加。如果只加不換,發動機長期處於潤滑不良的環境中,會加速各部件的磨損。
如何區分油?
1.用肉眼識別
將油倒入透明杯中觀看。如果油的透明度好,沒有懸浮物,沒有沉澱,沒有雜質結塊,就是比較好的油。
2.聞聞油。
一般機油的氣味比較溫和。如果有刺鼻的氣味,特別是燃油氣味重,可能是回收油。
3.看油品質量等級的標志。
按照API標准,質量等級標識中英文字母越低,表現越好(例如SL等級優於SG等級,CF-4等級優於CD等級)。
4.看油的粘度等級標志。
在相同的質量水平下,用粘度等級標注的W前後的數字差異越大,適用溫度范圍越寬,油品性能越高。
㈧ 汽車機油怎麼選擇適合的機油
汽車機油選擇適合的機油方法如下:
1、根據發動機類型選機油。如果你是渦輪增壓發動機,建議選擇全合成或者半合成機油,好的流動性更利於發動機散熱。
2、根據車輛價格選機油。10萬元以下的微型車、代步車建議使用礦物油或者半合成機油。10-20區間家用車建議選擇半合成或者全合成機油等等。
3、根據你用車環境選擇機油。如果你是極端環境下用車,比如冬天的黑河、齊齊哈爾,比如說夏天的海南、吐魯番等等,建議使用全合成機油。
4、根據排量選機油。如果你是一輛小排量自吸發動機(小於1.5L),又對動力有要求,建議選擇全合成或者半合成機油,因為礦物油粘度大,會影響車輛動力。
㈨ 如何選擇合適的機油
如何選擇合適的機油?
1、首先要看懂機油的標號
機油都有標號,基本上用XW-XX來表示,比如5W-20 、0W-30等這樣的格式,W表示Winter冬季,一般W前的數字越小,說明低溫下的流動性就越好。目前機油耐低溫性最好的就是0W開頭的機油。而W後的數值越大,說明機油的耐高溫性能就越好。
2、南北方冬季溫差,機油選用不同
對於南方而言,大部分地區冬天溫度最低也就在零度左右,所以在機油的選擇上沒要求那麼嚴格,一般選用5W即可,就連北京、天津等華北地區,5W也同樣適用,而在零下幾十度的東北,為了保險起見,最好還是選擇0W型號的機油。
3、根據《汽車保養手冊》選機油
若車況良好,選擇油品的黏度參考《汽車保養手冊》上的推薦粘度即可。
因為每個汽車製造商所設計的發動機,技術要求都不一樣,對油品粘度的要求也各不相同,老司機經常說的按車系選機油,大夥也可以參考參考:
日系車的發動機比較精密,內部件摩擦比較小,對機油粘度依賴小,一般在冬季選擇5W-30就夠了;
韓系車跟日系車使用的機油相差不大,也可以用30粘度的機油,比如5W-30;
德系車發動機間隙大,至少選擇5W-30的機油,用40粘度的會更好;
美系車建議選擇5W-30的,這樣比較省油;
歐系帶渦輪的以及大馬力車推薦使用40粘度的,如:0W-40、5W-40。
4、根據發動機的狀況來選擇機油
如果是新車的話,發動機狀況比較良好,可選擇粘度比較低的機油,比如5W-30等,這樣機油流動性會更好,能有效減少發動機的磨損。
如果車齡比較大的車,發動機肯定有了一定的磨損,那就選擇更粘稠的機油,比如10W-40等,這樣能形成比較厚的油膜來保護發動機。
Ps:要注意在汽車廠家要求的基礎上,根據發動機來選擇合適的機油,另外還要選擇質量好的機油。
因為冬天氣溫低,如果機油質量不好,那麼流動性會變差,從而影響潤滑效果,會加劇發動機的磨損。
換機油雖然很簡單,但是裡面學問也不小。冬季換機油,按照正常保養周期進行保養就可以,現在的機油都四季通用機油,只要不是極寒地區沒必要刻意更換粘度型號。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㈩ 機油該如何選擇
1:單級油與多級油的選擇:單級油如5W、30、40,只符合SAE發動機油粘度分類(SAEJ300Apr。84)中的某單一級別,對適用的環境溫度有嚴格要求,如SAE40適用的最低氣溫為0℃;多級油則能同時滿足多個粘度級別,如SAE15W/40,系指其低溫性能可滿足15W,高溫粘度可達到40的指標,其間跨越5個粘度級別,因此多級油可四季通用。由於多級油既具有良好的低溫流動及泵送性能,又具有高溫潤滑能力,因而選用多級油是最佳之選,如北方地區選用SAE5W/30,中原地區選用SAE15W/40,南方地區選用20W/50;但多級油的價格要比單級油貴很多,從經濟性考慮,在某些季節也可以選用單級油,如在北方地區春秋季使用SAE30,夏季使用SAE40;在中部地區除冬季外都使用SAE40;在南方冬季使用SAE30,春秋季使用SAE40,夏季使用SAE50。對於行駛區域遍及南北的汽車則必須使用多級油,如SAE15W/40。2:機油粘度級別的選擇,從汽車製造技術發展的角度看,發動機的製造越來越精密,其輸出向高功率高負荷發展;從汽車使用環境變化的角度看,隨著高速公路的不斷發展,汽車在高溫高速環境中運行的時間不斷加長,這些都對機油提出了更加苛刻的要求。從保養的經濟性看,高中檔機油的潤滑性能優良,機件不易磨損,修理費用下降,且高中檔機油的換油周期可達8000~10000km,合成機油更是高達15000~25000km;多方面綜合,選用中高檔機油還是合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