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簡述中國汽車工業發展的特點和未來發展趨勢。拜託各位大神
汽車產業是建設製造強國的重要支撐,更是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我國當前汽車產業發展的規模水平較高,但存在著關鍵核心技術掌握不足、創新體系仍需完善、國際品牌建設滯緩、汽車保有量較大等實際情況帶來的環境、能源等問題,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國汽車產業呈現出以新能源汽車與智能網聯汽車為重點的政策形勢,進入質量型發展的市場態勢,圍繞電動化技術與智能網聯技術展開的技術趨勢。
(一)政策形勢:汽車工業發展的頂層設計完善,智能網聯與新能源為政策重點
在汽車產業的頂層設計上,國家先後出台了《汽車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智能汽車創新發展戰略》和《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其中《汽車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提出我國汽車產業發展的一個總目標、六個細分目標、六項重點任務和八項重點工程,其中一個總目標即建設汽車強國,總目標可以被進一步細化為六個細分目標,分別是關鍵技術取得重大突破、全產業鏈實現安全可控、中國品牌汽車全面發展、新型產業生態基本形成、國際發展能力明顯提升、綠色發展水平大幅度提高;為支撐汽車產業目標的實現提出了相應的重點任務與重點工程。其中在重點任務中明確提出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重點領域包括新能源汽車、智能網聯汽車、節能汽車三個重點領域,重點工程也提出了新能源汽車研發和推廣應用工程、智能網聯汽車推進工程。
《智能創新汽車發展戰略》明確了智能汽車已經是全球汽車產業發展的戰略方向,對於我國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同時進一步提出了中國標准智能汽車的技術創新、產業生態、基礎設施、法規標准、產品監管和網路安全體系等方面的目標,以及在智能汽車在技術創新體系、產業生態體系、基礎設施體系、法規標准體系、產品監管體系等方面的主要任務。《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圍繞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部署了提高技術創新能力、構建新型產業生態、推動產業融合發展、完善基礎設施體系、深化開放合作的5項戰略任務。
具體目標上,《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提出,到2025年純電動乘用車新車平均電耗降至12.0千瓦時/百公里,新能源汽車新車銷售量達到汽車新車銷售總量20%左右,高度自動駕駛汽車實現限定區域和特定場景商業化應用。《智能網聯汽車發展戰略》提出,到2025年中國標准智能汽車的技術創新、產業生態、路網設施、法規標准、產品監管和信息安全體系全面形成,新車基本實現智能化,高級別智能汽車實現規模化應用。《汽車產業的中長期發展規劃》中提出,到2025年新能源汽車骨幹企業在全球的影響力和市場份額進一步提升,智能網聯汽車進入世界先進行列。
總體來看,我國汽車產業將緊緊圍繞新能源汽車與智能網聯汽車兩個重要發展方向展開,電動化、智能網聯化將成為我國汽車產業未來較長一段時間的發展主題,發展目標既體現出規模的要求,同時也包含對技術高度的期望。
(二)市場態勢:規模速度型向質量效益型轉變,新能源汽車細分領域表現突出
1.銷量規模大幅增長概率較低且自主品牌能力不高
市場規模方面,我國汽車銷量連續多年均處於世界首位,具備較高的汽車市場規模,但通過近年來我國汽車銷量的規模變化與增速變化可以發現我國汽車產業當前的市場規模增速放緩,甚至近年來汽車銷量規模出現了負增長。根據當前市場規模趨勢,可初步判斷出未來幾年汽車市場出現銷量規模大幅度增長的幾率不大。
自主品牌方面,一汽、比亞迪、吉利、長安、長城等自主品牌車企近兩年迅速崛起,但綜合來看,我國當前汽車產業的自主品牌的實力仍顯不足,我國自主品牌的汽車市場份額近五年的數據顯示均不足一半,約佔40%左右;而德系、日系、美系、韓系、歐系的汽車品牌在我國汽車市場中占據較大的比例,尤其是在豪華車領域,國外汽車品牌當前仍占據主導地位。
❷ 汽車企業管理應該從哪些方面進行創新
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創新:
1.組織結構創新
大多數汽車企業有著其獨特的文化特徵,建立價值理念,規范員工的思想行為,營造出特有的企業文化,提高員工的責任意識和歸屬感,最大限度的調動主動性和能動性,形成向心力和凝聚力。眾所周知,文化也是企業提高核心競爭力的重要途徑。文化管理應當是一個企業最高層次的管理,在現代社會發展的背景下,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注重文化的建設,其不僅僅體現在口號、標語、儀式等等內容上,更體現在對員工的鼓舞和激勵上。但文化建設並不是一蹴而就的,其必須根據企業的自身特徵及發展需求逐步培養和建立,打造良好的企業文化,以此為企業的創新發展提供可靠的源動力。
❸ 推進上海智能汽車產業創新發展研究是什麼
1、中國高度重視智能汽車產業發展,已將發展智能汽車提升為國家戰略。戰略提出,到2025年,中國標准智能汽車汽車技術創新、產業生態、基礎設施、法規標准、產品監管和網路安全體系基本形成。汽車工業是上海市重點發展分支作為支柱產業之一的上海汽車製造業2020年實現產值6735.07億元,占上海市規模以上企業工業總產值的18.6%。具備汽車智能隨著工業化步伐加快,國內主要城市已將智能汽車作為本地區未來產業發展的戰略方向,出台政策大力支持智能汽車發展產業競爭進一步加劇。因此,加快智能汽車產業創新發展,將有助於上海汽車產業構建新的競爭優勢和佔領戰略。
4、中國智能汽車發展戰略有望實現智慧城市、智慧交通和智能汽車的深度融合。智能汽車屬於智能交通司系統是實現智能交通的重要載體,是智能交通技術的重要應用領域,智能交通是智慧城市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此前,各地都在積極探索智能汽車與智慧城市的協同發展。上海也成功入選住建部公布的首批智慧城市基礎設施和智慧網路聯合汽車協同發展6個試點城市。推動上海智能汽車產業創新發展,提高道路通行效率和安全,節約人力資源成本、減少污染和碳排放,方便弱勢群體出行,最終實現人、車、城的完美融合,充分發揮汽車革命造福社會的作用。
❹ 中國車商創變謀新 長安汽車助力賦能
為認真貫徹落實全國穩住經濟大盤電視電話會議精神,引導行業內企業用足用好國家相關汽車行業利好政策,助推汽車消費,提振發展信心,探討轉型方向,由全國工商聯指導,全國工商聯汽車經銷商商會主辦,長安汽車特邀協辦的以「著眼新機遇、迎接新挑戰、共謀新發展」為主題的2022中國車商轉型發展高峰論壇於2022年7月30日成功在長沙舉辦。
近年來,長安汽車更是不斷豐富產品譜系,產品煥新效果明顯, 2022年1-6月長安汽車集團銷量突破110萬輛!其中,長安系中國品牌乘用車1-6月累計銷量突破60萬輛,4-5月連續兩個月實現登頂中國品牌燃油車市佔率第一。
如今,國內汽車產業創新充滿活力,技術革命的新科技趕上了新時代,創新變革讓汽車產業煥然一新。面對新時代、新產業和新競爭,長安汽車始終堅守「引領汽車文明,造福人類生活」使命,奮力推進第三次創業——創新創業計劃,向智能低碳出行科技公司轉型,為實現世界一流汽車企業努力奮斗。
❺ 如何開創汽車產業轉型發展新道路
1、構建轉型智能控制塔,支撐供應鏈轉型,形成關鍵信息端到端可視化、運營分析、管理決策和執行的高效體系,提高供應鏈快速分析、決策和執行能力的機制,可以模擬、響應、協作和共享、可視化、診斷、預測、自學和構建智能控制塔。智能控制塔主要包括三個部分:一是搭建同步規劃業務平台。通過銷售、物流、製造、供應和售後與客戶訂單服務每個環節,依託ca-ddm數據中心實現大數據分析;二是構建綜合物流服務平台。以客戶為導向,全程配送供應商、供應商、服務商一體化包裝、運輸、倉儲、配送信息服務平台,可服務1300多家一級經銷商、1500多家供應商企業打造全價值生態供應鏈;三是建立全價值數據平台。以標准化、信息化為基礎,構建全價值鏈扁平化平台,實現服務的主神經,實現與供應商、製造廠、經銷商和客戶的互聯,提高效率。
3、汽車供應鏈的數字化轉型也需要軟硬體結合。 山數科技是一家專注於人工智慧決策優化技術的高新技術企業依託行業領先的大規模優化解決方案和復雜決策建模能力,幫助企業高效解決面向設備、生產、運營、產業鏈等一系列場景實現數據驅動的人工智慧決策。
❻ 我國汽車行業今後的發展需要注意些什麼
❼ 中國汽車行業目前面臨哪些問題該怎麼做
現在汽車行業形勢復雜,我們汽車行業正在面臨許多問題,這次我們從三個方面來看看這些問題。
❽ 新能源汽車應該如何健康發展有哪些相關措施
立足長期新能源汽車服務,結合精準對標的相關問題,分析中國新能源汽車未來發展路徑。具體來說,就是總結市場實際需求,基於技術發展趨勢分析政策,實施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打造完整的人才培養團隊,促進新能源汽車整體發展。
一、以市場供求為標准
根據新能源汽車的實際發展需求,需要在政府的指導下,理清主導思想,分析關系,制定政策標准。根據人們的需求了解新能源在社會、經濟和貿易中的地位。重點分析新能源汽車市場的指導思想,總結動力系統的創新和規范運行,完成電動汽車行業的環節管理,快速推動汽車行業的產業化,滿足市場的供需平衡管理。
五、加強自主品牌建設
重視大力發展自主汽車新能源品牌,建立新能源汽車產業領先指標。北汽、比亞迪等新能源汽車在銷售市場具有一定的競爭優勢。全年增長形勢逐年好轉。在產業戰略發展方面,已成為新能源汽車行業的領頭羊。同時,公司還應大力支持創新,發展能源汽車產業,重視新能源汽車推廣,擴大產業布局,鼓勵優秀新能源汽車廠商開展代理業務,推動我國新能源汽車快速發展。
以上就是關於促進新能源汽車健康發展的一些個人見解,供大家了解參考和學習。
❾ 現階段,新能源汽車如何進行創新
我國的新能源汽車需要不斷提升自身的競爭實力與核心技術研發創新能力,具備更加雄厚的創新模式與創新能力基礎,只有這樣,才能夠躋身於世界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樹立自身的形象品牌,推動科學技術的進步與經濟實力的發展。我認為我國的新能源汽車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創新:
合作創新在我國的汽車行業中得到了較好的反響。合作創新的各企業之間有著相同的目標與共同的利益,需要共同承擔研發新產品、新技術的責任,同時享有共同的利益與風險承擔責任。所以,合作創新就是將企業的利益聯繫到一起,共同規劃與制定出相同的發展目標,共享研發的新技術與新產品成果,共同面對產品研發過程中所面臨的困境與投資風險。這種多方共贏的合作模式下,合作企業能夠分擔風險、共享成果,還能夠取長補短,最大程度的減少產品研發過程中的成本費用,有效實現資源共享與互補,為全面提升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提供更良好的技術基礎。
❿ 長城汽車王鳳英:中國汽車品牌創新是一項特別關鍵的任務
6月18日,以「新起點、新戰略、新格局」為主題的2021中國汽車論壇在上海開幕。
在主題為「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時代中國的機會與挑戰」對話環節中,長城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長、總裁王鳳英發表了對汽車行業未來發展的建議,以及長城汽車面向未來十年的發展方向。
在建議中,王鳳英提到四點:
第一,關於品牌創新。
無論是在智能科技和網聯科技方面的創新,以及性能品質、品位等全方位的創新,我國車企所達到的水平已經超越了外資品牌和合資品牌的汽車產品。但是,在用戶的認知當中,品牌的價值是認知價值低於事實價值的,中國汽車品牌創新是特別關鍵的一項任務。
「你造了這么好的車,但是依然沒有在認知當中形成應有的價值。所以關注品牌價值,是長城汽車頭等大事」。
第二,關於出海創新。
中國汽車既然能在中國的市場上已經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中國汽車的出口「走出去」就成為一個特別重要的任務。因為品牌的全球化、市場的全球化才能真正的建立起長期的戰略競爭力。「現在如果不是在出海戰略上進行創新,只是被動地說我能做什麼就做什麼,實際上出海的這條路、這個步伐就不會走得很快,即使是出海,也應該是大力的創新,比如說你如何在產品上創新,營銷上創新,包括資源上,全方位的創新才能實現中國汽車出口的一個全新局面、全新格局。」
第三,關於突破創新。
王鳳英認為,國家應該聚焦最重要的資源,大家也講到,針對最關鍵的核心技術進行突破式的創新,支持中國汽車產業整體向上發展,提升全球競爭力。
第四,關於中國汽車戰略的創新。
王鳳英表示,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席萬鋼在會上提到5大項特別重要的建議,完全可以支持中國汽車戰略創新。如果上升到戰略的高度去推動每一個領域的創新和發展,中國汽車全球化的競爭力就會很快突出出來。
長城汽車面向未來10年,王鳳英表示,在戰略上有四點新的定位。
第一,長城汽車的企業大變革。長城汽車真正以用戶為中心,重構了所有的組織和流程,重構了企業生態。長城汽車是以品類打造品牌的一個企業,所以每一個品牌都是一個作戰群,每一個產品都有一個作戰單元去負責。其實這樣做的目的是完全為了真正的實現以用戶為中心的、全方位、全領域的創新。
第二,長城汽車的研發大投入。本月28日是長城汽車科技節,這將能夠呈現出長城汽車的全球大研發,比如氫能、電能,所有的新能源、新智能,所有領域的全球化創新,實際上是為了支持長城汽車的全球戰略,就是全球科技以及全球製造。
第三,長城汽車的用戶大運營。長城汽車旗下的多個品牌,用戶運營的平台已經是上千萬個用戶人群,日活量達到上百萬。長城汽車想圍繞用戶,打造全生命周期的豐富多彩的用戶運營體系,為用戶提供更有創新的用戶體驗和用戶服務。
第四,長城汽車的全球大布局。長城汽車認為在未來10年,中國汽車「走出去」是特別重要的路徑。長城汽車在全球多個國家投資了本地化的工廠,從全球化的產品、科技的全球化,到全球的研發布局到製造工廠的布局,都是為了全球戰略,實現長城汽車全球的大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