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21.18萬起售賓士A級怎麼樣1.3T+7速雙離合,主動剎車+腿托調節
在以往,許多人一說到賓士首先想到的就是一個字,貴!作為BBA其中一個B,買台賓士車一直都是很多人的夢想。不過近些年來,賓士也開始推出親民車型,比如賓士A級,就是賓士轎車家族中最親民的一款。
不過雖然是最親民賓士,但賓士A級的售價依然是21.18萬起步。而21.18萬幾乎可以買帕薩特中高配車型了,為什麼我們要買一款賓士入門款車型呢?那麼這款在三月賣出6300台的賓士小車,究竟有什麼魔力呢?
首先我們來看賓士A級的前臉設計,雖然只是一款入門賓士車,但賓士外觀設計元素這款車可以說一點都沒少。尤其是它的中網設計,採用了類似星空的點陣設計,看上去非常獨特。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我測評的這款賓士A級是帶運動套件的,和普通版本最大區別就是進氣格柵兩側巨大的進氣道設計。
賓士A級的車燈採用了遠近光分離設計,光源則為LED光源。相比較主車燈尺寸比較小,日間行車燈卻比較大且粗壯,這是因為它的日間行車燈還集成了轉向功能,點亮之後白光和黃光切換很好看。
雖然賓士A級的定位是緊湊級轎車,而且它的外觀輪廓讓人覺得它的車內空間估計不大。但就紙面數據來看,賓士A級軸距為2789mm,只比漢蘭達的2790mm短了1mm而已。這足以說明,至少這車座艙在縱向空間上沒問題。
然而很多坐過賓士A級的人還是會說吐槽它的空間,這是因為這款車的橫向空間有問題。按照官方數據來看,它的橫向空間只有1796mm也就是不到1.8米!而入門緊湊型車車寬都在1.8米以上!難怪人們吐槽它的空間。
輪胎方面,賓士A級用的是普利司通泰然者,這款輪胎定位長途駕駛舒適性。從性能來看更多是偏重乘坐的,也很符合賓士車舒適性的定位。
輪轂方面,這款賓士A級用的是17寸輪轂,看上去和車身比例非常協調。另外這款輪轂輪輻非常窄小,可以最大限度給剎車盤散熱。
這款車的車尾設計明顯沒有車頭那麼耀眼,只有車尾的排氣管設計算是一個亮點,除了排氣管之外,就是後保險兩側的分流進氣道設計。雖然只是裝飾,但也突出了這款車的定位。
賓士A級的內飾很有賓士車型一貫的味道。作為一個德系品牌,賓士在內飾設計方面也有自己的一成不變。你比如飛機發動機空調出風口,還有賓士連接屏,這些都是它的內飾亮點。而當夜晚來臨,你打開它的車內氛圍燈的時候,那種豪華感油然而生。
配置方面,賓士A級全系標配8氣囊,並且還可以選裝後排側氣簾。選裝價格在3400元左右。
賓士A級的配置還有一個特點,那就是80%的配置入門和頂配共享。只有20%的配置是高配獨有的,你比如全景影像、車內氛圍燈以及柏林之聲音響系統等等。
和市面上80%車子手剎在檔把後面不同,賓士A級的電子剎車居然和燈光配置放在了一起!對於一個開慣了平民車型的人來說,這個位置可以用意想不到來形容,放置在此邏輯上有些說不通。
作為一款售價在20萬以上的豪華品牌轎車,方向盤調節居然還有手動,而且這個扳手做的也是相當沒有質感,感覺像是邊角料廢物利用。個人以為,與其花錢選裝柏林之聲音響,倒不如增加一個方向盤電子調節選裝。
對於賓士A級的儀表盤,說實話我是有點失望的,主要是因為這款儀表盤的界面設計依舊很傳統。只不過是雙炮筒儀表盤的液晶顯示模式,相對於國產車在儀表盤上所做的文章花的心思,賓士似乎還是願意保守一點。
和其他車型用觸控屏不同,賓士A級的電子屏不能觸控,但卻可以通過這樣一個控制板來操作。但控制板再精密也比不過手指頭好用,所以就我個人來說,我還是喜歡觸控屏。
賓士A級的座椅用料為仿皮,不過在和人體接觸的部分,卻用了類似翻毛皮材質,提升了乘坐體驗。而且從圖上我們可以看到,賓士A級座椅靠背為Y型設計,也就是駕駛員的肩部也能正好放在翻毛皮材質上。
後排座椅材質也是一樣,設計上也遵從和人體接觸部分用翻毛皮,只不過,後排座椅連和大腿根部接觸區域用了翻毛皮!可以說非常細致了。
發動機方面,賓士A級走發動機小排量化的信念非常足,這款車只有頂配車型用的是2.0T,其他的都是1.3T。而1.3T也分為兩個版本,一個是136馬力版本,一個是163馬力版本。考慮到小排量發動機後期動力衰減問題,個人建議大家選擇163馬力版本比較合適。
賓士A級採用懷檔設計,這種檔把設計很多人都沒見過。之前我只在進口雪鐵龍大畢加索上見過。
這款車用的是7速雙離合變速器,換擋速度快是這款變速箱的特點。當然換擋速度快也賦予了這款小車一定的運動性。
總結:作為賓士入門款轎車,賓士A級是典型的降價不降質。許多平民車型買入門款車型都不合適,但這款車即便是入門版配置也是很不錯的,所以我個人也推薦大家買入門款賓士A級。
而這款車最大的隱患或者瑕疵是它的1.3T發動機,畢竟國人都喜歡大排量,排量太小有時候會給人一種小馬拉大車的感覺。雖然賬面上看賓士A級的1.3T有200牛米扭矩,但依舊無法打消人們的疑慮。
競品方面,寶馬1系是賓士A級的主要對手,兩款車售價區間有重疊,不過寶馬1系起售價只有19.88萬,而賓士A級為21.18萬。再加上寶馬1系終端巨大的優惠力度(內蒙古地區綜合優惠4.89萬,但需要店內上保險貸款),賓士A級想擊敗它有些難度。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Ⅱ 20萬預算買豪華品牌,奧迪A3、賓士A級和寶馬1系怎麼選
如果你手握20萬左右的預算想要購買一款車,那麼可選擇的產品其實有很多。但是這些產品似乎缺少了一些個性和豪華感,並且對於年輕消費群體而言,一款好開好玩兒並且來自豪華品牌的車型,似乎更受他們的歡迎。
這其中,奧迪A3、賓士A級和寶馬1系便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車型,那麼來到購買層面,這三款車型到棚扒底該怎麼選擇呢?我們就從多角度來對它們進行對比,看看到底誰更加適合你吧。
全系標配的10.25英寸懸浮式中控屏帶來了不錯的科技感,只不過,並且寶馬1系還全系標配有:胎壓顯示、ABS防抱死、倒車影像、上坡輔助、無鑰匙啟動系統、道路救援呼叫、自動頭燈、大燈延時關閉、雨量感應式等,配置上倒也夠用,基本能夠滿足大部分朋友對於配置的追求。
動力對比
動力方面,2023款奧迪A3依舊搭載了代號為EA211的1.4T渦輪增壓發動機,傳動方面,與之匹配的是7擋雙離合變速箱,發動機最大功率可達110千瓦(150匹),最大扭矩為250牛·米,不少朋友都說奧迪A3是換殼版高爾夫,雖然有一定的道理,但經過奧迪的調校,開起來的感受與高爾夫大不相同。尤其是操控性以及減震過濾性,或許和主打舒適的車型對比沒有太大優勢,但奧迪A3那種富有韌性的底盤調校,放在20萬級別豪華品牌入門車型陣營中真的不多見。
相比外觀的運動調性,賓士A級在動力的搭配上則略微差點兒意思,全系搭載了1.3T+7DCT的動力組合,壓榨出100kW(136Ps)和120kW(163Ps)兩種功率,扭矩則為200N·m和250N·m,實際駕駛來看,雖然排量不大,但輕巧的車身加上跟腳且靈敏的油門設定讓整車的加速感並不慢,7DCT的動力的切換和銜接保持了高效平順的質感。實際駕駛感覺轉向手感保持輕盈,電子助力下讓駕駛員不會感受到太多的路面變化,敏捷的車頭反應和偏小的轉彎半徑讓這輛車在城市裡穿梭更為靈活。
動力方面,寶馬1系提供1.5T和2.0T兩種動力可選,1.5T最大功率103kW,在1480轉時可以輸出220N·m的最大扭矩,2.0T發動機最大功率141kW,最大扭矩280N·m,兩款發動機匹配的都是7擋濕式雙離合變速箱,動力輸出平順。但值得一提的是,1.5T發動機為三缸,如果你不喜歡三缸發動機,那麼不推薦購買。反觀賓士A級,即便只有1.3T的排量也是全系四缸發動機,足以證明,賓士似乎更懂中國市場。
綜合來看,三款車型都有著自己獨特的優勢,綜合而言,奧迪A3作為一款入門級豪華轎車,它真的十分好開,如果單論駕駛質感的話,我想奧迪A3一定是這三款車型之中最強的。而賓士A級在外觀設計和內飾質感方面確實做的不錯,如果你是一個外貌協會,那麼賓士A級是個不錯的選擇。總的來看,掛著寶馬車標的1系的確可以滿足很多人的藍天白雲夢,但是實話實說,它無論在駕駛質感,還是內飾氛圍感上都沒有太大的優勢,這也是寶馬1系沒有另外兩位對手銷量高的原因吧。
【本文來自易車號作者汽車品評,版權歸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轉載請聯系作者。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與易車無關】
Ⅲ 賓士gla200發動機蓋如何打開
主駕駛儀錶板下部有個機蓋拉鎖開關,一拉就開了。
賓士gla200外觀方面,作為一款入門級跨界SUV車型,我們可以從賓士GLA上看到賓士A級的設計風格。
細節之處,新車前大燈採用了賓士家族最新造型,並一如既往地融入了LED日間行車燈。發動機蓋上凸起的棱線,顯得動感犀利。
Ⅳ 賓士A級空調按鈕圖解,賓士A級空調除霧和暖風開啟方法
賓士A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