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玻璃大王曹德旺:新能源是有錢人玩的,靠補貼只有等死
前幾天,第十二屆中國汽車藍皮書論壇在武漢開發區舉行,作為行業重量級汽車論壇,吸引了超過200名汽車界「大咖」參與,其中就包括玻璃大王曹德旺。
眾所周知,曹德旺在汽車行業頗有熱度,甚至可以說是一個「網紅」企業家。
實際上,最近幾年國家雖然大力扶持新能源車企,但真正活下來的卻鳳毛麟角,在2015年前後,打著「互聯網+電動」的標簽的造車新勢力,至少有50家,如今也只有約8家公司有量產車,其他的不是夭折就是暫停。
而至於一下基於傳統車企下的新能源品牌,在政策和資金的大力扶持下,產出也極為有限,特斯拉一個國產化的Model3,就迅速將它們打回原形。
因此,曹德旺說新能源汽車只靠補貼的話就是在「等死」,其實不無道理。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㈡ 引入6名戰投,恆大汽車籌資260億港元
1月24日,恆大汽車發布公告稱,公司與六名投資者分別簽訂認購協議,以每股27.3港元定向增發共9.52億股新股,占公司擴大後總股數的9.75%,共籌集260億港元。該認購價較恆大汽車公司股票前五個交易日的平均收市價折讓8%,各投資方同意鎖定認購股份12個月,這也是新能源汽車行業最大規模的股權融資之一。以此計算,恆大汽車此輪估值達到2667億港元。
去年9月份,恆大汽車曾宣布引入戰投。當時,恆大汽車以先舊後新方式安排引入騰訊控股有限公司、紅杉資本、阿里巴巴的雲鋒基金及滴滴出行等多名知名國際投資者,籌集約40億港元。
目前,恆大汽車正同步研發14款新車型,打造全球最先進的十大智能製造基地,2025年前規劃總產量為100萬輛/年,2035年前規劃總產能為500萬輛/年。
㈢ 恆大汽車什麼時候上市
在2020年8月3日,恆大汽車集團分別發布六款車型,發布地點是在上海和廣州。
這六款車型分別為恆馳1、恆馳2、恆馳3、恆馳4、恆馳5、恆馳6、車型包括轎車、轎跑、SUV、MPV、跨界車等等。
恆大新能源汽車全球戰略合作夥伴峰會召開,峰會現場,恆大新能源汽車投資預算為三年450億元,恆馳第一款車——「恆馳1」將亮相。
秉持「核心技術必須世界領先、產品品質必須世界一流」的發展定位,已構建覆蓋整車製造、電機電控、動力電池、汽車銷售、智慧充電、共納逗享出行等領域的新能源汽車全產業鏈,在各關鍵環節擁有領先的核心技術。實施全球一體化研發模式,在全球九大國家協同研發。擁有瑞典和中國廣州、上海、天津、沈陽等多個高端製造基地,打造高品質的「恆馳」全系列產品。
恆大新能源汽車全球研究總院下轄汽車研究院、動力研究院和電池研究院。其中汽車研究院招聘正副院長、造型研究院院長、首席總工程師,整車架構平台、動力總成、整車集成、車身、底盤、電子電器、車聯網、自動駕駛總工程師/副總工程灶茄差師,首席造型設計師,外觀/內飾總設計師,各領域的技術總監、工程師和設計師等。
動力研究院招聘首席科學家、副院長,電力電子、電控軟體、動力總成、電機研發、變速與傳動技術總工程師/副總工程師,各領域的技術總監、副總監、工程師等;電池研究院招聘正副院長、動力電池首席科學家,以及電隱皮芯研發、材料研發、電池包系統研發、設備工藝研發、固態電池研發、氫能源動力電池研發總工程師/副總工程師,各領域的技術總監、副總監、工程師等 。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恆大新能源汽車
㈣ 國家出手:重點調查恆大、寶能等造車項目
電動知家消息,11月25日上午,據等多家媒體報道,網傳一份由國家發改委下發的《關於開展新能源汽車整車生產及項目情況調查的通知》(下稱《通知》),要求各地發改委在11月18日前向國家發改委產業司上報各地新能源汽車的投資情況。《通知》重點提到了「詳細報告恆大、寶能等企業2017年以來在當地投資和擬投資建設的汽車整車及零部件項目情況,包括土地佔用、建設內容、項目進展、完成投資等情況。」
而針對網傳的消息,發改委相關人士表示,「這件事正在落實,現在還不方便講。」
2019年11月12日,恆大汽車在廣州舉行了一場聲勢浩大的新能源汽車戰略合作夥伴會議。在峰會上,許家印表示,恆大造車缺乏技術、人才、經驗,因此要走換道超車的路子,把能買的技術,能買的企業,都給它買了。恆大集團未來三年在造車方面的投資為450億元,依次為200億元、150億元與100億元。並且在現場闡述了恆大造車的五句三字經:買買買、合合合、圈圈圈、大大大、好好好。(霸氣!許家印總結恆大造車:買買買!)
一年之後,我們再來感受一下現場氣氛。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